渝东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中稀有金属赋存状态
鄂西渝东区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气成藏特征分析
地, 但 都 可识 别 出众 多 的亚 相 , 包 括 局 限 台地 、 开 阔
台地 、 台内浅 滩 、 台地 边缘 滩和 生物 礁等 ] 。 通 过单 井 沉 积 相 分析 , 将 晚二 叠 世 吴 家 坪期 沉 积 分 为 3个 阶段 ( 图 1 ) 。 吴家 坪早 期鄂 西 渝 东 地 区发 育 泥 岩 为 主 , 沉 积 相 属 于潮 坪 一沼泽相 , 西北 部梁 平一 带 见玄武 岩 ; 吴 家 坪 中期鄂 西 渝东 地 区属 碳 酸 盐 台 地 相 , 主 要 岩 性 为 灰岩 ; 吴 家 坪晚期 鄂 西 渝东 地 区属 浅 水 陆 棚 沉 积
分布 在 吴家 坪组 上 部 的碳 质 页 岩 、 泥 页 岩 和 下 部 的
7
3 加
地
2 成藏 特 征 分 析
2 . 1 沉 积 特 征
∞
) 一 — — 源自八 潮 坪 螺 ‘ _ l 1 ' , r 沼
研 究 区二 叠 系属 台地 一台地 边 缘 沉 积 , 吴 家 坪 组 属局 限 台地 一台盆 沉 积 。台地 沉积 体 系为 分布最
石
2 0 1 7年 3月
油
地
质
与
丁 _
程
P E T R O l E UM GE O L O G Y AN D E NG I N E E R I N G
第3 1 卷
第 2期
文 章编 号 : 1 6 7 3—8 2 1 7 ( 2 0 1 7 ) O 2 ~0 0 1 3—0 4
鄂 西 渝 东 区二 叠 系吴 家 坪 组 页岩 气 成 藏 特 征 分 析
蔡 进
( 中 国 石 化 江 汉 油 田分 公 司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湖北武 汉, 4 3 4 0 2 3 )
东吴运动
引言东吴运动是李四光1931年发现和命名的,原指南京、镇江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与上二叠统龙潭组之间发生的角度不整合,认为这是“显著的造山运动”。
1939年李四光又提出东吴运动“是远东华力西运动中最强烈的一幕”(李四光,1931;1939)。
朱森等(1931;1939)在安徽也见到龙潭组与孤峰组、龙潭组与栖霞组的角度不整合关系,并明确指出是“造山运动”。
从此以后,关于东吴运动的争论就没有间断过,问题涉及东吴运动的性质、起始时间、构造界面位置及幕次等。
高平等(1941)在赣西,将鸣山段与茅口组、栖霞组的不整合,称为“鸣山运动”,认为“东吴运动”是指乐平组下段(官山段)与鸣山段之间的不整合,得到郭伯康(1959)的支持。
胡海涛(1951)认为赣西茅口组与龙潭组之间的不整合,是东吴造山运动的结果。
周茂成(1957)提出东吴运动位于鸣山层之下,阳新统之上(周茂成,1957;盛金章,1957)。
张文佑等(1941)在广西,将东吴运动分为3幕,即孤峰组与茅口组之间、茅口组与栖霞组之间、栖霞组与马平组之间。
王竹泉(1964)等否认孤峰组与官山组的不整合或假整合,并提出孤峰组沉积前的地壳运动为东吴运动的主幕,在华南引起普遍的上升,仅局部地段具有造山性质。
尹赞勋(1978)等否认华南地区上、下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指出东吴运动不是褶皱运动,而是升降运动。
张祖圻(1983)在分析了华南全区的有关资料后,也认为东吴运动是一种隆升运动,开始于茅口期之初,并具有自东南往西北波浪状渐次推进的不等时属性。
冯少南(1991)进一步将东吴运动分为4幕,前3幕产生于早二叠世之间,为升降运动,第4幕发生在吴家坪之下,为褶皱运动。
梁定益(1994)等人通过对扬子西缘二叠系中震积岩的研究,认为东吴运动实际是裂陷造槽运动,指出它是扬子西缘“晚古生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伸展构造事件”。
何斌等(2005)认为上扬子中晚二叠世之间的东吴运动是峨眉山地幔柱上升所造成的地壳快速差异抬升,东吴运动具有明显的时空演变规律,空间上西强东弱、南强北弱,时间上西早东晚、南早北晚。
重庆南武矿区煤中镓赋存规律及控制因素
重庆南武矿区煤中镓赋存规律及控制因素李聪聪;宁树正;乔军伟;魏云迅【摘要】上二叠统龙潭组是重庆南武矿区的主要含煤岩系,通过采集主采煤层C25样品,运用ICP-MS(稀土元素)、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重庆南武矿区龙潭组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南武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C25煤中Ga元素富集,平面上呈现东北高、西北低的分布规律,矿区东北部天宝煤矿和开发煤矿达到综合利用品位.统计分析表明,C25煤中Ga主要以无机态赋存于黏土矿物或硅酸铝盐矿物中.初步分析认为,南武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中Ga元素的富集主要受物源、沉积环境及构造热演化的控制.【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18(046)003【总页数】6页(P15-20)【关键词】南武矿区;龙潭组;Ga;赋存规律【作者】李聪聪;宁树正;乔军伟;魏云迅【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西安71019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100038;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西安710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煤是一种具有还原障和吸附障性能的有机岩[1],不仅具有能源属性,同时还是一种复杂特殊的多孔还原性介质,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在成岩与成煤作用中能够富集锗、镓、锂及稀土等多种金属元素,使得煤炭成为锗、镓、锂等金属元素的载体,并在有利条件下富集成矿,可与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煤炭的附加值。
近年来不断在煤层中发现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锗、镓、锂等新兴战略性矿产资源,煤层将成为我国“三稀”矿产资源的又一重要来源[2-6]。
目前我国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内蒙古乌兰图嘎煤–锗矿床、云南临沧煤–锗矿床及内蒙古准格尔煤–镓矿床。
煤与煤中金属的综合勘查与开发利用对实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重庆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中金属元素的研究已有报道[7-8],本文以重庆南桐煤田南武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 C25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样测试,分析煤层中稀有金属元素 Ga的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并基于物源、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等因素探讨煤中Ga富集的主控因素。
浅谈渝东南铝土矿成因及找矿勘查
浅谈渝东南铝土矿成因及找矿勘查[摘要]渝东南南川—武隆铝土矿成矿区位于黔北铝土矿区之北延部分,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铝土矿成矿区,分布于渝东南陷褶束中的一系列穹褶束、凹褶束之中,矿床类型属古风化壳沉积改造型。
铝土矿赋存于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统梁山组,控矿构造为近平行展布的北北东向向斜褶皱。
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于向斜两翼及转折端顺层产出。
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硬水铝石,软水铝石、胶铝石次之。
主要找矿标志是向斜构造的两翼及转折端,上覆地层为栖霞组厚层含沥青质灰岩,常形成陡崖;下伏地层为志留系韩家店组黄灰、灰绿、偶夹紫色的粉砂质页岩,常形成陡坡。
梁山组中上部产出铝土岩、铝土矿。
【关键词】铝土矿;地质背景;成矿特征;成矿因素;找矿勘查;渝东南地区1、区域地质背景渝东南南川—武隆铝土矿成矿区位处扬子陆块区、上扬子陆块、杨子陆块南部碳酸盐台地渝东南陷褶束中。
区域地层主要出露有下古生界至新生界。
下古生界最为发育,分布面积广,由下而上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厚度为4540m;上古生界发育不全,分布面积较小,仅有晚泥盆世及二叠纪的沉积,厚度约860m,下部为含铝岩系的赋存层位,含铝岩系一般厚5~15m,为一套粘土岩、铝土岩沉积建造;中生界三叠系分布广泛,厚度为1980m;侏罗系仅下统出露;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不甚发育,分布零星,面积较小,厚约200m。
各地层为假整合或整合接触关系。
区域主构造线呈北北东向,其直接压应力来自北西西一南东东,部分受南北向构造的干扰或与之联台,形成弧形构造。
北北东向构造对不同地层的出露分布及不同地块的隆起坳陷起了决定作用。
此类构造主要表现为北北东向褶皱及其伴生断裂,褶皱相互平行排列,长达数十至百余千米。
其中的向斜构造控制了含铝岩系的出露展布。
区域为沉积岩地区,无岩浆岩出露。
区域矿产主要有煤矿、铝土矿、铁矿、汞矿、铅锌矿及萤石重晶石矿,另外还有黄铁矿、磷矿及耐火粘土矿。
其中,铝土矿主要产出于武隆、南川地区,大型铝土矿床有南川市大佛岩一灰河、南川市柏梓山和武隆县自马山铝土矿床等,另有南川市菜竹坝等中小型铝土矿床十几处。
晚二叠世 古地 - Open Repository of National Natural
Sequencepalaeogeography and Coal Accumulation of Chongqing Area in Late Permian
2, 3 3 3 GAO Caixia1, ,SHAO Longyi1 ,ZHU Changsheng2, ,SHUANG Yan2, ,LI Changlin2 ,GAO Caihong1
、 岩相 古 地理[5 - 7] 和 层 序 地 层[8 - 10]、 腕
[11 ]
足长身贝类的形 态 演 化 等多方 面 对 该 聚 煤 盆 地 区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岩相古地理研究 是 重建地质 历 史 中 海 陆 分 布、 构造背景、盆 地 配 置 和 沉积 演 化的重要 途 径 和 手 。岩相古地理的 编 制 方 法, 前人已进 行 了总 。 结 岩相古地理研究主要 采 用在 单 剖 面 沉积 相 分 段 析和连井 剖 面 沉积 相 分析 的基 础 上, 统 计 出 各 种 能反映沉积 环 境 的 参 数, 且 结合 多 个单 因 素 等 值 线的分析,做出能独立 反 映沉积 特 征 的 单 因 素 图, 再通过各单 因 素 图 的 叠 加 和 综 合 判 断, 最 终 编 制 出岩相 古 地理 图
第3 期
高彩霞等: 重庆地区晚二叠世层序 - 古地理及聚煤特wer in the southwest,with the transgressive pulse of advancing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The sediment provenances were mainly from the Kangdian oldland to the west. The favorable coalforming facies units are mainly the baytidal flat facies, followed by residual plain facies, and in the two sequences these facies units controlled coal distribution and they moved towards southwest with a continuous sealevel rise. The thick FulingWansheng line to the east, coal zone in sequence Ⅰ is distributed in the area bordered by the Liangpingand by the TongliangJiangjinXishui line to the west,and the thick coal zone in sequence Ⅱ is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western area restricted by Guang'anChangshouNanchuan line to the east with the coalaccumulation center located in the HechuanChongqingQijiang zone. Key w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y;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Chongqing area; Late Permian
川南、滇黔桂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阶地层下部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及
矿床地质川南、滇黔桂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阶地层下部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及形成环境的探讨山克强,吕勇,林宇,潘明,廖家飞,陈扬(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西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阶下部广泛分布着一系列同煤层伴生的透镜状铝土矿。
川南、滇东北及滇东南西部矿床下伏基底为峨眉山玄武岩,为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经红土化作用残积发育而成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在滇东南、桂西一带铝土矿则发育于碳酸盐岩(上石炭统、茅口阶灰岩)岩溶不整合面之上,为半局限海碳酸盐岩台地上的碎屑性沉积型矿床。
对川南、滇黔桂含矿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锆石年代学及峨眉山玄武岩同铝土矿关系的研究表明,该区域铝土矿成矿物质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
1 风化壳型铝土矿的形成及成矿特征晚二叠世扬子板块西缘地幔柱上升,导致滇东及滇东南地区的地壳抬升形成穹状隆起构造带。
海水向西南方向退出,下伏碳酸盐岩暴露遭受风化剥蚀,吴家坪阶初期形成了一套河湖相的砂砾、粘土沉积物。
随着大陆裂谷型峨眉山玄武岩大规模的喷发,西南区域形成自西向东倾斜的玄武岩溢流高地,上扬子西侧松潘甘孜一带二叠纪海相玄武岩及云南金平、越南北部的二叠纪玄武岩都属峨眉山玄武岩大火成岩省的范围,而滇东南、文山-邱北-广南-富宁一线以北地区及百色-隆林-田阳-巴马一带(零星玄武岩)组成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外围区域。
该外围区域位于古赤道附近,气候湿热,玄武岩宜于发生红土化、钙红土化过程形成富铝风化壳层,同漳浦沿海等地玄武岩风化壳型铝土矿的形成具有可比性。
玄武岩经过粘土化、红土化、富铁化、富铝化四个主要的风化过程,自下而上形成未风化玄武岩、半风化玄武岩、红粘土层、铝土矿层的玄武岩风化壳结构,初期淋滤阶段矿物中的碱、碱土金属同二价铁离子首先进入游离态,Mg、Ca、K、Na和部分Si的淋失,Fe2O3及TiO2含量相对升高,随着水解及淋滤作用的加强,顶部矿化层Si 及K、Na、Ga、Ma持续流失,下渗的SiO2同铝凝胶、三水铝石结合富硅形成高岭石等,Al、Fe、Ti则相对富集,形成上覆铝土矿层,后期铁铝开始分离,铁开始向外扩散[10]。
贵州安龙海子地区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
贵州安龙海子地区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作者:陆建宝刘浩张钟华赵明峰来源:《西部资源》2020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比区内上二叠统岩性组合特征及变化情况分析,讨论了黔西南海子地区晚二叠世的沉积环境。
龙潭组主体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碎屑岩建造,再往南部到龙广一带相变为浅海台地相吴家坪组灰岩、礁灰岩夹少量碎屑岩建造。
在沉积厚度上,从北往南厚度有逐渐增厚趋势,再往南相变成吴家坪组,反应沉积时从北东往南西,海水由浅-深-浅的趋势。
认为龙潭期沉积时,可能存在一个北西向的凹槽或同生断裂,控制了龙潭组沉积厚度的变化。
关键词: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海子;贵州安龙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贵州省安龙鲁沟-白石坡地区矿产地质调查”(12120114084001)及贵州省地矿局科研项目“安龙县戈塘—海子地区金矿成矿规律与找矿远景研究”(黔地科合[2017]26号)联合资助。
1.前言近年来,随着矿产勘查工作的深入推进,龙潭组层序及沉积环境越来越受到地勘队伍及科研人员的重视。
目前在海子地区内开展了不同程度的钻探工作,多数是仅集中在矿区或点上的分析研究,对整个区域上未作系统的研究分析,对区内的沉积格局尚未厘清。
本文通过野外剖面、钻孔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区内上二叠统沉积特征研究,尝试恢复古地理特征,分析在龙潭期由于沉积环境的影响致使同期岩性组合及沉积厚度及沉积格架的变化情况。
2.地质背景海子地区位于贵州省安龙县,大地构造位于扬子陆块区上扬子陆块之南盘江—右江裂陷盆地北部。
区内中二叠世为开阔台地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晚二叠世为潮坪相含煤细碎屑岩沉积;早三叠世印度阶以浅海陆棚相为主,早三叠奥伦阶以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中三叠世以潮坪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图1)。
研究区上二叠统主要地层为龙潭与吴家坪组,其上覆地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下伏地层为中二叠统茅口组。
茅口组为开阔台地相碳酸盐岩建造,主要由泥晶灰岩建造、生物屑泥晶灰岩建造及少量白云质斑团块灰岩(豹皮状灰岩)建造组成,生物碎屑主要为有孔虫、藻屑、海百合茎及珊瑚等。
川西北部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的地层划分及有利储集岩分布
川西北部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的地层划分及有利储集岩分布曾琪1 胡欣1 屈海洲2,3 李泯星2,3 刘茂瑶2,3 李彦锋2,3 张祎蕾1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2.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3.中国石油碳酸盐岩储集层重点实验室沉积—成藏研究室摘 要 综合野外剖面、岩屑、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厘定了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顶、底界线特征,划分出各岩性段,并分析了各段地层分布及有利储集岩的平面展布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北部地区吴家坪组底部发育一套王坡页岩,顶界与上覆地层呈整合接触,从下至上依次划分为三段(吴一段、吴二段、吴三段)。
②吴家坪组厚度介于37~249 m,由南西至北东方向先减薄再增厚再减薄,在lg70井区附近厚度可达249 m。
③吴家坪组有利的储集岩主要有颗粒灰岩、白云岩与凝灰岩三大类,颗粒灰岩累计厚度2~48 m,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双鱼石—龙岗西一带,往周边逐渐变薄;白云岩累计厚度1~25 m,主要分布在双鱼石st12井-st10井一带;凝灰岩累计厚度2~82 m,较厚的区域在sy001-1井和lg70井一带,向南西、北东向厚度逐渐减薄。
本次研究将对后期遴选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川西北部地区 晚二叠世 吴家坪组 地层划分 储集岩分布 凝灰岩DOI:10.12055/gaskk.issn.1673-3177.2020.04.004Division of strata and distribution of favorable reservoir rocks ofthe Upper Permian Wujiapi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Zeng Qi1, Hu Xin1, Qu Haizhou 2,3 Li Min Xing2,3, Liu Mao Yao2,3, Li Yanfeng2,3, Zhang Yilei1(1. Branch of Chuanxibei Gas Field,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and Gas Field Company, Sichuan Jiangyou 621700.2. School of Geo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3. Branch of deposition and accumulation, PetroChina Key Laboratory of carbonate reservoir, Chengdu,Sichuan 6105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cuttings, logging, field profile, seismic and paleontolog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p and bottom bound-ary of Wujiaping formation in northwestern Sichuan are determined, each lithologic section is divided, and the formation distribution and plan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avorable reservoir rocks in each section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①A set of Wang-po shale is developed at the bottom of Wujiaping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The top boundary is in comformity contact with the underlying strata, and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members from bottom to top: Wu 1 member, Wu 2 member, Wu 3 member.②The thickness of Wujiaping formation is between 37 m and 249 m. The thickness of Wujiaping formation is thinned - thickened - thinned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and the thickness can reach 249 m near the lg70 well area. ③The favorable reservoir rocks of Wujiaping formation are mainly granular limestone,dolomite and tuff. The cumulative thickness of granular limestone is 2~48 m, the distribution rang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area of Shuangyushi-Longgangxi, and gradually thinned around. Tthe cumulative thickness of dolomite is 1~25 m, which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rea of st12-st10. The cumulative thickness of tuff is 2~82 m. The thicker area of tuff is in the area of sy001-1 and lg70, and the thickness decreases gradually in southwest and northeast direction.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ill be of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favorabl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reas in the later stage.Keywords: northwestern Sichuan; Wujiaping formation; stratigraphic classfication;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 rock.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702163、41702122)、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编号:2020CX010301)。
贵州省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因素浅析——以贵州省上二叠统含煤地层为例
杨科,王树全,刘全明.煤柱宽度对综放回采巷道围岩力学特
征影响分析[J].煤炭工程,
2005,12(3):50-52.
岳睿.西曲煤矿区段煤柱留设宽度的确定[J].煤矿现代化,
2018(4):6-9.
含煤地层的盖层,有的直接位于煤层底板之下或顶板
征知,结合含煤地层上覆及下伏地层的岩性组合关系
之上,有的则夹于各煤层之间,个别煤田由于多次构造
分析,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
运动的影响,使得含煤地层与灰岩地层多次叠置呈“互
贵阳、黔东北、黔南、黔东南等海相沉积煤田的晚二叠
层”状,或由于断层错动使煤层与灰岩强含水层直接对
含煤地层,也是目前工业开发的主要含煤层位(目前大
中,有 76 个蕴藏煤炭,含煤面积约 7.8×10 km ,占全省
约有 1000 对生产矿井)。上二叠统的煤层分布广泛,发
面积 44%。贵州省成煤时代及对应含煤地层有:下寒
育完好,大致在桐梓—遵义—安顺—兴义连线以西,为
武统牛蹄塘组,下石炭统祥摆组,中二叠统梁山组,上
过岩相组合在横向上展布和纵向上演化,各种岩相组
合代表了不同的沉积环境变化。一般情况下,海相沉
贵州省上二叠统含煤地层的含煤性最好,为主要
* 收稿日期:2020-07-15
积区的含煤地层(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岩性组合主要由
作者简介:曹细如(1969-),
男(汉族),
湖南双峰人,
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煤田水文地质工作。
况,主要分布在上二叠统含煤地层的煤田有六盘水煤
岩相大类。其中陆源碎屑岩中有砂岩类、泥岩类等,而
田、织纳煤田、黔北煤田、兴义煤田、贵阳煤田等,而黔
四川盆地西部晚二叠世吴家坪组沉积体系
四川盆地西部晚二叠世吴家坪组沉积体系何江;郑荣才;胡欣;张本健;尹宏;马华灵;王勇;冯春强【摘要】通过详细的野外剖面观察、地层横向追踪与对比、典型沉积剖面实测、系统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等方法,首次对四川盆地西部晚二叠世吴家坪组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研究,发现早二叠世末发生的东吴运动属拉张背景下的块断隆升,导致西南康滇古陆受古特提斯洋壳的推挤形成物源区,西北广元—旺苍一带伴生拉张沉降形成海槽地堑区,区内地势由南西向北东方向低角度倾斜,间接控制了吴家坪组沉积及岩相展布,显示宽缓渐变的沉积相带特征。
研究表明,晚二叠世吴家坪组为早期风化剥蚀界面基础上一次较高海平面北西-南西向海侵的产物,南西至北西方向依次发育剥蚀区及冲积平原-滨岸平原-滨岸沼泽-碳酸盐岩缓坡沉积体系。
其中,浅缓坡生屑滩发育区是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其厚度大、分布面积广,且位于广元-旺苍生烃中心附近,具备就近俘获油气的能力。
多轮数字地震详查也发现众多潜伏构造,为盆内碳酸盐岩气藏的扩大勘探展示了全新的后备领域。
%By means of detailed outcrop observation ,lateral formation tracking and correlation ,realistic writing of typical sedimentary section ,systematic sampling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analysis ,detailed study was perform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sedimentary system of the Late Permian Wujiaping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Sichuan Basi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ongwu movement at the end of the Early Permian was uplifting of fault block under tensional background .The Dong-wu movement turned the southwest Kang-Dian ancient land into a provenance under the pushing and shoving by the ancient Tethys oceanic crust .Meanwhile , a trough graben area was formed in the northwest Guangyuan-Wangcangarea due to the associated tensional subsidence .The relief in the area declines at low angle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and in-directly controls the formation and lithofacies distribution of Wujiaping Formation .The sedimentary facies zones feature in wide and gradual variation .The Late Permian Wujiaping Formation was resulted from an high sea level transgression from northwest to southwest above the early weathering erosion interface .A denudation area and alluvial plain-coastal plain-coastal swamps-carbonate ramp sedimentary systems are successively developed from the southwest to northwest .Among these sedimentary systems , the moderate-shallow ramp bioclast beach was the most favorable reservoir facies belt with large thickness ,wide distribution and near distance to the Guangyuan-Wangcang hydrocarbon kitchen ,and it is capable of trapping hydrocarbons generated nearby .Several rounds of detailed digital seismic investigation have revealed many bur-ied structures ,providing new domains for enlarged exploration of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in the basin .【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9页(P87-95)【关键词】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吴家坪组;晚二叠世;四川盆地【作者】何江;郑荣才;胡欣;张本健;尹宏;马华灵;王勇;冯春强【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四川江油6217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四川江油6217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四川江油6217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四川江油6217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气矿,四川遂宁629000;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研究区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峨眉市、成都市北东方向一直延伸至广元市境内。
解析贵州晚二叠世各煤田含煤性
解析贵州晚二叠世各煤田含煤性伴随四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煤炭开发也在增加,贵州煤炭资源的含煤面积很大,各煤田的含煤性差别较大。
本文分析了各煤田的含煤性以及影响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标签:贵州晚二叠世含煤性问题分析0引言贵州处于扬子地台的西南边,贵州的遵义、桐梓、安顺、贵阳、安顺、兴义、关岭连线西边的地区,广泛分布着晚二叠世含煤地层,且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类型多样,成为了南方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贵州西部晚二叠世煤田是典型的近海煤田,其聚煤规律和地质特征是同沉积构造、岩相古地理、地质事件、海平面升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晚二叠世煤田地质特征、控制因素以及聚煤规律,不但有利于区域煤田的远景预测、勘探、普查,而且还能丰富我国的煤田地质理论。
1贵州晚二叠世含煤概述含煤岩系位于下三叠统和峨眉山玄武岩之间,分上部长兴阶和下部龙潭阶,有三种类型,即陆相、海陆交替相以及海相。
由西向东,陆相渐变到海陆交替相,再渐变到海相的含煤岩系。
其中,含煤性最好、煤岩系分布最广的是海陆交替相,其特征是旋回大而明显。
2各煤田含煤性2.1毕威煤田毕威煤田可分为龙潭组和即宣威组。
其中,东块龙潭组含煤性较好,含煤23 层,平均总厚14.7米,含煤系数为8.1%,可采煤平均厚8.1米,可采煤4层,可采系数为4.5%;西块宣威组为陆相,含10到20 层煤,含煤总厚12.5米,含煤系数为6.9%,可采煤5 层,总厚 5.7米,可采含煤系数为 3.2%。
2.2织纳煤田含煤地层龙潭组由煤、泥质灰岩、碎屑岩组成,含煤50多层,平均含煤总厚为38.8米,含煤系数为11.7%,可采煤11层,总厚平均18.8米,本煤田处于过渡相区的中心位置,含煤性最好。
2.3六盘水煤田含煤地层龙潭组属海陆交互替相,由煤、泥质灰岩、碎屑岩组成,含煤24层,总厚度为29.8米,含煤系数为11%,可采煤8层,总厚度平均为20.8米,可采煤系数为7.6%。
2.4贵阳煤田含煤主要地层龙潭组为海陆交替相,含煤,11到16 层,平均厚138米,含煤总厚平均11.4米,含煤系数为8.3%,可采煤3层,总厚度平均为4.6米,可采含煤系数为3.3%。
二叠系的地层系统
6-3 二叠系的地层系统 ( Permian Stratigraphical System)
乌拉尔世
295—272.2Ma (最新国际地层表)
原采用:二分法(早、晚二叠世)
历经43.9Ma, 更进一步的划分: 乌拉尔世 :阿瑟尔期 萨克马尔期 亚丁斯克期 空谷期(国际
地层表)
瓜德鲁普世: 罗德期 卡匹敦期 乐平世:吴家坪期 长兴期
我国传统上是二分,早、 晚二叠世 早二叠世为,底部未命名 栖霞期 茅口期 晚二叠世为 吴家坪期 长兴期 各地区划分不同的期名,通过生物地层进行对比。
中国二叠系的柱状对比图
中国二叠纪地层对比表
6-3-6贵州的二叠系
贵州早二叠世古地理
贵州晚二叠世古地理
全省分布下统和 中统以灰岩为主,上统则为碎屑岩与灰 岩组成、黔南及黔西地区与上石炭统连续沉积,黔中、 黔北地区则假整合于下古生界的志层上。
下统:龙吟组,分布于龙吟---花贡一带 包磨山组 分布同上。
6-3-8 中国二叠系的矿产
二叠系 是我国重要的成煤地层,华北太原组中、 上部,山西组含重要的煤层。而石盒子组,仅 在豫西、淮南一带有可采煤层,显示了聚煤层 向南穿时抬升的特点。茅口期仅限在闽淅粤一 带;龙潭期是华南主要聚煤期;分布广,富煤 带是黔西、六盘水地区。
长兴期的煤层出现在藏东妥坝和藏北双湖,规模 小。除煤系外有铝土矿和耐火材料的粘土,北 疆准噶尔盆地二叠系是找油的目的层,川中盆 地的天然气,贵州的锑矿和滇黔桂“金”的 “金三角”。
重庆市晚二叠世含煤地层聚煤特征_向晓军
晚二叠世上扬子聚煤盆地是华南赋煤区主要的聚煤场所,聚煤作用主要发生于海陆过渡相区。
重庆市作为聚煤盆地的北东部分,主要是海湾-潮坪相带聚煤。
本文从控煤构造、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探讨其聚煤规律。
1成煤期区域构造控制作用中二叠世末的东吴运动使上扬子区抬升成陆,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剥蚀,至晚二叠世,海侵自北、东和南方进入上场子盆地,上扬子盆地周边有康滇、龙门山、淮阳、江南等古陆[1],由于康滇古陆抬升,康滇裂谷带的复活,并伴有大量玄武岩喷出,形成上扬子盆地西高东低成为一个不对称盆地,确立了康滇古陆东侧,包括滇东、黔西、川南及本市在内的整个区域,自西向东由陆相区、海陆过渡相区及海相区沉积相带的展布序次。
龙潭期展布序次如图1,本市主要聚煤区处于海陆过渡相区的东部碳酸盐潮坪相带。
其次,盆内的次级构造有将盆地一分为二的东西走向的黔北-川南隆起、北部的川中隆起以及北东走向的川东坳褶带三个次级构造单元[2]进一步控制了本市晚二叠世含煤地层的发育(图2)。
处于海陆过渡相带的垫江、巴县坳陷发育了綦江海湾,在其北西侧发育了华蓥山潮坪,南东侧发育了南桐潮坪,是本市主要聚煤区域。
2含煤地层沉积体系及沉积环境2.1沉积体系及沉积环境重庆市晚二叠世沉积体系包括残积平原、海湾(潟湖)潮坪、碳酸盐台地及次深海沉积体系。
①残积平原沉积体系。
于晚二叠世初期在区域上形成广阔的准平原化残积平原,主要是中二叠统重庆市晚二叠世含煤地层聚煤特征向晓军,程军,蒙丽,李长林,高彩霞,何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摘要:晚二叠世初期上扬子盆地西部康滇古陆的隆升,是形成其东侧区域西高东低构造格局的首要因素,并控制了各期由陆到海沉积相带与富煤带随海侵向西超覆的抬升迁移。
重庆市西部地区在龙潭期位于扬子盆地海陆过渡相区的东部,区内发育海陆过渡沉积相区-海湾潮坪沉积体系与浅海相沉积区,海湾潮坪沉积体系是本区主要聚煤场所。
从层序地层分析,将二叠系上统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1发育完整,主要煤层C 25煤形成于海侵域之海侵初期,C 18+19煤形成于高位域内次级层序的海侵期。
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
第42卷 第5期2023年 9月 地质科技通报B u l l e t i n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V o l .42 N o .5S e p .2023王必金,包汉勇,刘皓天,等.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J ].地质科技通报,2023,42(5):70-81.W a n g B i j i n ,B a o H a n y o n g ,L i u H a o t i a n ,e t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c o n t r o l l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t h e o r g a n i c -r i c h s h a l e i n t h e W u j i a p i n gF o r m a t i o n o f t h e H o n g x i n g a r e a ,e a s t e r n S i c h u a n B a s i n [J ].B u l l e t i n o fG e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2023,42(5):70-81.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与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 川东地区重点层系页岩气成藏条件与评价技术研究 (P 23077)作者简介:王必金(1968 ),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工作㊂E -m a i l :w a n g b j .j h y t @s i n o p e c .c o m 通信作者:张 莉(1987 ),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油气地质研究工作㊂E -m a i l :z h a n g l 359.j h y t @s i n o pe c .c o m ©E d i t o r i a l Of f i c e o f B u l l e t i n o f G e o l og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h n o l o g y .T hi s i s a n o pe n a c c e s s a r t i c l e u n d e r t h e C C B Y -N C -N D l i c e n s e .发育控制因素王必金1,包汉勇2,刘皓天2,张 莉2,赵 帅2(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湖北潜江433124;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武汉430074)摘 要:川东红星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目前已取得勘探突破,但如何实现规模增储㊁效益开发亟待攻关㊂基于岩石学㊁地球化学和含气性等测试分析资料研究了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页岩源㊁储品质特征,探讨了优质储层发育控制因素㊂结果表明:吴家坪组页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1型干酪根为主,具有高T O C 含量㊁高碳酸盐含量和高含气量的特征㊂页岩w (T O C )普遍介于1%~11%之间,均值6.89%;岩性以硅质页岩和混合页岩为主,其次为灰质页岩,整体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储层有机质孔发育且物性较好,孔隙度普遍介于2%~5%之间,均值3.1%㊂研究区富有机质页岩的分布明显受沉积环境的控制,火山活动㊁古气候以及古生产力共同影响了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与分布㊂关键词:富有机质页岩;控制因素;吴家坪组;红星地区;四川盆地2023-03-21收稿;2023-03-27修回;2023-04-28接受中图分类号:P 618.12 文章编号:2096-8523(2023)05-0070-12d o i :10.19509/j .c n k i .d z k q.t b 2023014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c o n t r o l l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t h e o r ga n i c -r i c h s h a l e i n t h e W u j i a p i n g F o r m a t i o n o f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e a s t e r n S i c h u a n B a s i n W a n g B i j i n 1,B a o H a n y o n g 2,L i u H a o t i a n 2,Z h a n g Li 2,Z h a o S h u a i 2(1.S I N O P E C J i a n g h a n O i l f i e l d C o m p a n y ,Q i a n j i n g Hu b e i 433124,C h i n a ;2.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 I N O P E C J i a n g h a n O i l f i e l d C o m p a n y,W u h a n 43007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h e o r g a n i c -r i c h s h a l e of t h e U p p e r P e r m i a n W u j i a p i ng F o r m a t i o n i n th e H o n g xi n g a r e a o f e a s t e r n S i c h u a n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e p l a c e m e n t a r e a f o r s h a l e g a s e x pl o r a t i o n i n t h e S i c h u a n B a s i n ,a n d t h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b r e a k t h r o u g h s h a v e b e e n m a d e .B u t h o w t o a c h i e v e l a r g e -s c a l e s t o r a ge i n c r e a s e a n d ef f i -c i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n e e d s t o b e t a c k l e d .[M e t h o d s ]T h i s p a p e r i n v e s t ig a t e s th e s o u r c e a n d r e s e r v oi r q u a l i t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s h a l e o f t h e W u j i a p i n g F o r m a t i o n i n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o f e a s t e r n S i c h u a n b a s e d o n l i -t h o l o g i c a l ,g e o c h e m i c a l a n d g a s -b e a r i n g t e s t a n d a n a l y s i s d a t a a n d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f a c t o r s c o n t r o l l i n g t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r e s e r v o i r s .[R e s u l t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s h a l e o f t h e W u j i a p i n g Fo r m a -t i o n h a s a g o o d o r g a n i c m a t t e r t y p e ,d o m i n a t e d b y t y p e I I 1ke r o g e n ,w i t h h i g h T O C c o n t e n t ,h i g h c a r b o n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5期王必金等: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a t e c o n t e n t a n d h i g h g a s c o n t e n t.T h e s h a l e T O C c o n t e n t g e n e r a l l y r a n g e s f r o m1%t o11%,w i t h a n a v e r-a g e v a l u e o f6.89%;t h e l i t h o l o g y i s m a i n l y s i l i c e o u s s h a l e a n d m i x e d s h a l e,f o l l o w e db yc a l c a r e o u s s h a l e, a nd t he o v e r a l l b r i t t l e m i n e r a l c o n t e n t i s h i g h;t h e r e s e r v o i r o r g a n i c m a t t e r p o r e s a r e d e v e l o p e d a n d h a v eg o o d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a n d t h e p o r o s i t y g e n e r a l l y r a n g e s f r o m2%t o5%,w i t h a n a v e r a g e v a l u e o f3.1%.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h i g h-q u a l i t y r e s e r v o i r o f t h e W u j i a p i n g F o r m a t i o n i s s t r i c t l yc o n t r o l l ed b y t he d e p o s i t i o n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T h e r e s e r v o i r p o r e t y p e i s d o m i n a t e d b y o r g a n i c p o r e s.[C o n-c l u s i o n]U n d e r t h e c o n t r o l of t h i s d e p o s i t i o n a l m o d e l,s e a l e v e l r i s e a n d f a l l,v o l c a n i c a c t i v i t y a n d p a l a e o c l i-m a t e h a v e j o i n t l y c o n t r o l l e d t h e i n h o m og e n e i t y a n dhi g h-q u a l i t y s h a l e r e s e r v i o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K e y w o r d s:o r g a n i c-r i c h s h a l e;c o n t r o l f a c t o r;W u j i a p i n g F o r m a t i o n;H o n g x i n g a r e a;S i c h u a n B a s i nR e c e i v e d:2023-03-21;R e v i s e d:2023-03-27;A c c e p t e d:2023-04-28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天然气资源,具有分布面积广㊁发育层位多㊁资源潜力巨大等特点,多年来一直受到各国能源勘探开发的高度重视[1-3]㊂近10年,我国不断加大页岩气的勘探研究力度,在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二叠系茅口组㊁吴家坪组,以及侏罗系凉高山组-自流井组等多套富有机质泥页岩中取得了勘探突破[4-6],并提出了战略展开㊁战略突破和战略准备3个层次的页岩气勘探优选方向[3]㊂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作为战略突破方向,目前已有多口井在川东红星地区测试获得了良好产量[7-8],展现出巨大勘探潜力,成为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接替阵地㊂早期研究中二叠系吴家坪组主要是作为烃源岩层受到广泛关注,其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发育在川北-川东北地区的广元 巴中 达州 恩施 黔江一带[9-12]㊂高有机碳含量的形成与分布一直是页岩油气地质学家关注的重点[13-14]㊂前人对有机质富集控制因素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初级生产力㊁氧化还原条件㊁陆源输入㊁沉积速率和降解过程等一系列影响因素[15-18],并且指出古生产力和缺氧条件是有机质富集的关键[15,19-20]㊂部分学者认为,较强的古生产力是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的主控因素,缺氧环境只是有利于有机质保存[21-22];也有学者认为缺氧环境是优质页岩形成的先决条件[23]㊂然而,这些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不同沉积背景下各种因素的影响力存在差异㊂吴家坪组泥页岩中有机碳质量分数普遍较高,最高可达20%以上,并且纵向分布具有明显差异㊂前期对吴家坪组页岩的研究多集中在储层表征和勘探潜力评价[7-8,24],对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差异性分布的原因和富集保存机制的研究还较薄弱,制约了油气勘探和评价工作的深入㊂本研究将基于已有钻井,综合岩心㊁测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㊁岩石学特征㊁储集物性特征㊁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特征等研究,在此基础上阐明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控制因素,以期为吴家坪组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机制和优质页岩形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㊂1地质背景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中构造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其中,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㊁东吴运动以及海平面的剧烈变化,对二叠纪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25-26]㊂红星及周缘地区自中二叠世开始由克拉通内坳陷演化为台内裂陷[27-28]㊂晚二叠世,受东吴运动的影响,古地理格局总体表现为南西高㊁北东低[11,29-30]㊂在中上扬子地区北缘发育北东向及北西向裂陷,裂陷内鄂西渝东地区的红星㊁复兴㊁恩施一带,川北地区的广元㊁旺苍㊁南江一带为深水陆棚相区,暗色泥页岩广泛发育㊂红星地区地理位置上位于重庆市石柱县和湖北省利川市境内,在构造上隶属四川盆地东缘川东隔挡式褶皱带石柱复向斜带中部,夹持在齐岳山复背斜带和方斗山复背斜带之间,形态具有典型的 隔挡式 构造特征(图1-a)㊂红星地区二叠系自下而上发育梁山组㊁栖霞组㊁茅口组㊁吴家坪组以及长兴组5套地层㊂其中,吴家坪组受东吴运动影响,再次发生裂陷,沉积了2套不同环境的地层㊂吴一段早期为茅口期夷平后海侵初期,水体总体较浅,为滨岸沼泽相沉积环境;吴二段沉积时期水体进一步加深,发育一套深水陆棚相沉积,形成了一套广泛分布的黑色页岩(图1-b),该套页岩即为本次研究的目的层㊂根据岩性㊁电性㊁含气性等特征,将吴二段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小层,其中①㊁③~⑤小层为黑色页岩沉积,②小层为一套厚约1m稳定分布的灰岩㊁灰质页岩沉积㊂2实验方法本次研究基于红星地区4口探井,共计取样184块,开展薄片观察㊁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㊁X-衍射矿物含量分析㊁有机碳含量测试㊁孔隙度测试和主微量元素分析等实验测试㊂1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t t p s ://d z k j q b .c u g.e d u .c n 地质科技通报2023年图1 川东地区构造图(a )和二叠系综合柱状图(b )(据文献[24]修改)F i g .1 T e c t o n i c m a p (a )a n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P e r m i a n c o l u m n m a p (b )o f e a s t e r n S ic h u a n 薄片观察㊁X -衍射㊁有机碳含量和孔隙度测试均采用平行样品进行测试分析㊂薄片采用铁氰化钾+茜素红-S 混合试剂染色,运用莱卡D M 2500P 型光学显微镜开展页岩不同放大倍数下的矿物组分㊁纹夹层特征㊁生物碎屑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㊂X -衍射矿物含量分析采用日本理学公司S m a r t L a b 型X 衍射仪,将页岩样品粉碎至粒径小于40μm ,然后直接采用背压法制作测量试片,在室温18~28ħ,相对湿度小于70%,电压㊁电流分别稳定在20k V ㊁6m A 时开展实验测试分析㊂有机碳含量测试采用美国力可公司C S 848红外碳硫分析仪,将样品粉碎至粒径0.071mm (200目),称取0.01~1.00g 样品放入坩埚中慢慢加入已配好1ʒ7(体积比)的稀盐酸溶液,使样品与酸完全反应,随后在坩埚中再加满盐酸3~5次使之缓慢溶解;待无机碳去除之后,将样品烘干放入仪器内,调整氮气0.276M P a,氧气0.241M P a ,电压稳定至(220ʃ10)V 时进行测试分析工作㊂孔隙度测试采用美国岩心公司U i t r a po r e -300自动氦孔隙度测量仪,将页岩样品加工成直径约为25c m ㊁高度20~30c m 的圆柱体,然后进行烘干㊁称重等前期工作,控制室温10~30ħ㊁相对湿度小于80%,开展孔隙度测试分析㊂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样品是在前期物性测试㊁X -衍射等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不同矿物组分和不同孔隙度大小的样品进行观察㊂观察前先将样品制备成10mm (长)ˑ5mm (宽)ˑ5mm (高)的截面光滑的矩形块样㊂抛光后的样品采用德国蔡司公司的M e r l i n C o m pa c t 场发射扫描电镜进行电子成像,观察不同分辨率下页岩孔隙的形态㊁孔径大小与连通性等特征㊂主量元素测试采用熔铸玻璃片法,称取1g 预处理样品研磨至粒径小于0.71mm (200目),放入马弗炉中加热至1000ħ,持续3~4h 用来去除有机质㊂干燥后的样品加入偏硼酸锂(L i 2B 4O 7),并加入硝酸锂助溶剂,混合均匀后用坩埚加热至熔融状态,将熔融物倒入铂金模,形成扁平玻璃片,使用P A N a l yt i c a l P W 2424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测试㊂微量元素测试预处理工作与主量元素一致,煅烧去除有机质后,将粉末样品放入聚四氟乙烯密闭溶样瓶中,加入高氯酸(H C l O 4)㊁硝酸(H N O 3)和氢氟酸(H F )消解;样品混合均匀后,置于低温电热板上蒸干,蒸干后的样品加入稀盐酸溶解定容,使用A gi -l e n t V I S T A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与A gi l e n t 7900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分析;另外再取一份500m g 的烘干样品,加入偏硼酸锂(L i 2B 4O 7)后加热至1025ħ,干燥冷却并用盐酸定容后,用A g i l e n t 7900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分析,根据两次结果综合取值得到微量元素含量㊂3 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3.1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吴家坪组干酪根显微组分以腐泥组为主,含少量镜质组,其中腐泥组质量分数普遍在67%~75%2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5期王必金等: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之间,计算干酪根类型指数(T I 指数)主要分布在46~55之间,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分布在-27.5ɢ~-25.5ɢ之间,综合显微组分和同位素分析表明吴家坪组干酪根类型以Ⅱ1型为主,含少量Ⅱ2型㊂镜质体反射率(R o )普遍较高,主要分布在1.7%~2.3%之间,均值1.94%,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㊂吴家坪组总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根据173个页岩样品统计,w (T O C )普遍介于1%~11%之间,均值6.89%,最高可达28.94%(图2-A );其中,w (T O C )大于2%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84.4%,明显高于志留系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8]㊂从各小层总有机碳含量分布情况来看,①小层总有机碳含量最高,但分布范围较离散,主要分布在2.41%~13.23%之间,均值8.21%;③~⑤小层总有机碳含量分布范围较集中,均值略低于①小层,分别为7.35%㊁6.54%和5.98%(图2-B )㊂图2 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总有机碳分布直方图(A )和各小层总有机碳分布范围箱状图(B )F i g .2 H i s t o g r a m o f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o t a l o r g a n i c c a r b o n c o n t e n t (A )a n d b o x p l o t o f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r a n ge of t o t a l o rg a n i c c a r b o n c o n t e n t i n e a ch s m a l l l a y e r (B )o f t h e W u Ⅱs e c ti o n s h a l e i n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3.2页岩岩性特征3.2.1 矿物组分特征吴家坪组页岩的矿物组分以石英㊁方解石和黏土矿物为主,部分样品含有较高白云石质量分数,长石和黄铁矿质量分数普遍较低㊂基于194块X -衍射样品统计,石英质量分数分布在1.1%~86.1%之间,均值37.3%;方解石质量分数分布在0~95.6%之间,均值23.6%;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分布在0~72.8%之间,均值20.9%;其中,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并且伊蒙混层质量分数略高于伊利石质量分数,占比在65%左右㊂由各小层矿物组分质量分数对比可见,黏土矿物质量分数从①小层~⑤小层逐渐减少,虽然③小层部分样品黏土矿物质量分数较高,但大部分样品低于①小层(图3-A );石英质量分数在各小层中差异不大,④小层石英质量分数最高,均值达48.7%,其次为①小层,均值39.2%,③小层和⑤小层石英质量分数最低,均值分别为32.2%和35.5%(图3-B )㊂研究区吴二段页岩中碳酸盐质量分数普遍较高,矿物类型主要为方解石,其中⑤小层方解石质量分数最高,均值为40.1%,最高可达95.6%;其次为③小层和④小层,均值分别为18.3%和18.5%;①小层方解石质量分数最低,均值为13.4%(图3-D )㊂白云石质量分数普遍较低,主要分布在①小层,最高可达84%(图3-E )㊂长石和黄铁矿质量分数普遍较低,其中③小层长石和黄铁矿质量分数略高于其他小层(图3-C ,F )㊂3.2.2 页岩类型吴家坪组页岩矿物组分明显不同于志留系页岩,整体具有较高的碳酸盐含量和较低的黏土含量(图4)㊂根据矿物组分划分,吴家坪组页岩以硅质页岩和混合页岩为主,其次为灰质页岩㊂据统计硅质页岩占样品总量的32%,混合页岩占样品总量的38%㊂其中,硅质页岩包括含灰硅质页岩㊁混合硅质页岩㊁含黏土硅质页岩;混合页岩包括含灰/硅混合质页岩㊁含黏土/硅混合质页岩㊁混合质页岩;灰质页岩主要为含硅灰质页岩㊁混合灰质页岩㊂分层统计表明,吴家坪组各小层页岩类型具有一定差异性㊂①小层页岩岩性较复杂,页岩类型较多,以硅质页岩为主,含有少量混合质页岩㊁灰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③小层页岩中硅质含量较低,以混合质页岩为主,含有少量灰质页岩;④小层页岩中硅质含量较高,以混合硅质页岩为主,含有少量含黏土/硅混合质页岩和含灰/硅混合质页岩,整体灰质含量较低;⑤小层页岩岩性明显不同于④小层,整体灰质含量偏高,岩性以含灰硅质页岩㊁含灰/硅混合质页岩和灰质页岩为主,黏土矿物含量明显降低㊂3.3储集层物性与孔隙结构特征3.3.1 储层物性特征吴家坪组页岩孔隙度分布范围较宽,最小为0.11%,最大为7.84%,主要分布在2%~5%之间,均值3.1%㊂各小层储集物性具明显差异,其中③小3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t t p s ://d z k j q b .c u g.e d u .c n 地质科技通报2023年图3 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各小层矿物组分质量分数分布箱状图F i g .3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m i n e r a l f r a c t i o n s i n e a c h s m a l l l a y e r o f t h e W u Ⅱs e c t i o n s h a l e i n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层物性最好,其次为④小层,①小层储集物性最差㊂从孔隙度高值分布和均值统计情况来看,③小层孔隙度大于5%的样品占比最高,为19.4%,其中孔隙度大于7%的样品占6.5%,孔隙度均值为3.48%;而①小层孔隙度普遍低于5%,其中孔隙度小于1%的样品数量占40%,孔隙度均值为1.99%(图5)㊂3.3.2 孔隙类型与结构特征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吴二段深水陆棚相页岩储层以有机质孔为主(图6-a ,b ),无机孔和微裂缝较少(图6-c )㊂有机质孔发育载体主要为迁移有机质,原始有机质孔发育程度较低(图6-d)㊂镜下观察表明,吴二段页岩储层中迁移有机质通常呈团块状㊁条带状或絮状充填在矿物颗粒间,常见团块状有机质内部包裹黄铁矿或其他矿物颗粒(图-6a ,b),也可见黄铁矿和黏土矿物晶间充填有机质(图6-e ,f )㊂固体沥青内有机质孔多呈蜂窝状,孔隙形状主要为球粒状或纺锤状,孔隙边缘不规则,孔径大小分布不均,主要介于几到几百纳米之间㊂原始有机质形态通常为块状和条状,有机质边界比较规整,内部比较致密,有机质孔发育程度较低㊂多数原始有机质内部不发育孔隙,部分可见少量圆形或椭圆形孔隙(图6-d)㊂无机孔主要包括晶间孔和粒内孔㊂晶间孔主要发育在黄铁矿晶粒之间,孔隙形态多为四边形㊁三角形或其他任意多边形,孔径大小在100n m 左右,晶粒之间没有有机质充填(图6-g )㊂通常晶间孔保存较好的黄铁矿其内部结构较为致密,黄铁矿自身晶粒边界难以识别㊂粒内孔主要为方解石等矿物的粒内溶孔,孔径大小不一,部分孔径大于1μm (图6-h)㊂微裂缝在吴家坪组页岩中较为少见,仅见少量贴粒缝,缝宽通常小于1μm (图6-i)㊂通过低温N 2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综合定量表征吴家坪组页岩孔径分布范围,可以看出吴家坪组页岩的孔径分布范围较宽,大孔㊁介孔以及微孔均有分布,不同样品的页岩曲线形态虽存在一定差异,但4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5期王必金等: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S .硅质页岩;S -1.含灰硅质页岩;S -2.混合硅质页岩;S -3.含黏土硅质页岩;C .灰质页岩;C -1.含硅灰质页岩;C -2.混合灰质页岩;C -3.含黏土灰质页岩;C M.黏土质页岩;C M -1.含硅黏土质页岩;C M -2.混合黏土质页岩;C M -3.含灰黏土质页岩;M.混合质页岩;M -1.含灰/硅混合质页岩;M -2.含黏土/硅混合质页岩;M -3.含黏土/灰混合质页岩图4 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与焦页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矿物组分三角图(划分方案据文献[31])F i g .4 T r i a n g u l a r d i a gr a m o f m i n e r a l f r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s h a l e s o f t h e W u Ⅱs e c t i o n o f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a n d t h e s h a l e s o f t h e W u f e n g -L o n gm a x i F o r m a -t i o n o f t h e J i a o ye 1w e l l 孔径峰值分布范围基本一致㊂孔隙类型以微孔和介孔为主,大孔占比较低,约占全孔径的12%(图7)㊂与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段相比,吴家坪组页岩中孔与大孔的占比明显少于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而微孔占比却高于龙马溪组储层[32-33]㊂3.4含气性特征从红星地区吴家坪组4口取心井的现场解析气含量测定情况来看,吴家坪组页岩整体含气性较好,含气量最高可达10.09m 3/t ,平均3.01m 3/t㊂其中,③小层含气性最好,含气量在0.50~10.90m 3/t ,平均4.89m 3/t ,含气饱和度在15.61%~85.11%,平均69.91%;其次为④小层,含气量在1.71~6.61m 3/t ,平均3.72m 3/t,含气饱和度在35.86%~90.32%,平均75.97%(表1)㊂②小层灰岩页岩层段含气性最差,含气量在0.11~1.39m 3/t ,平均0.38m 3/t ,含气饱和度在33.90%~73.80%,平均51.03%(表1)㊂从录井气测全烃和甲烷统计情况来看,③小层和④小层全烃和甲烷体积分数最高,⑤小层全烃和甲烷体积分数最低㊂其中,③小层全烃体积分数最高为16.13%,平均9.87%,甲烷体积分数最高为15.79%,平均8.90%;④小层全烃体积分数最高为图5 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各小层孔隙度分布直方图F i g .5 H i s t o g r a m o f t h e p o r o s i t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e a c h s m a l l l a y e r o f t h e W u Ⅱs e c t i o n s h a l e i n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23.25%,平均10.12%,甲烷体积分数最高为22.72%,平均9.26%(表1)㊂综合岩相㊁页岩品质㊁含气性等因素的分析认为,吴二段③㊁④小层为Ⅰ类含气页岩段,也就是优质页岩储层段,总厚度均值9.0m 左右;吴二段①㊁⑤小层为Ⅱ类含气页岩层段,厚度均值分别为2.0m 和4.5m ,吴二段②小层为Ⅲ类含气页岩段,整体以灰岩和灰质页岩为主,储集物性㊁含气性等页岩品质参数较差㊂5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t t p s ://d z k j q b .c u g.e d u .c n 地质科技通报2023年a .吴二段①小层,含黏土硅质页岩,团块状和絮状有机质,可见团块状有机质内部包裹泥粒级矿物质,有机质内有机质孔较发育,部分相互连通,孔径多在50~198n m 间;b .吴二段③小层,混合质页岩,团块状有机质内包裹黏土等矿物,有机质孔较发育,孔径多在63~175n m 间;c .吴二段③小层,混合质页岩,有机质内有机质孔较发育,贴粒缝㊁粒内孔少量;d .吴二段④小层,含黏土硅质页岩,局部见块状有机质内有机质孔零星分布,多为圆形;e .吴二段④小层,硅质页岩,黄铁矿晶粒间充填有机质内有机质孔较发育,部分相互连通,孔径多在63~225n m 间;f .吴二段④小层,含灰/硅混合质页岩,可见黏土矿物间分布有机质,有机孔质较发育,孔径多在79~196n m 间;g .吴二段④小层,黏土质页岩,黄铁矿晶间孔少量,孔径多在106~189n m 间;h .吴二段⑤小层,混合硅质页岩,方解石粒内溶孔,孔径大小不一,部分大孔孔径大于1μm ;i .吴二段④小层,混合硅质页岩,颗粒边缘可见贴粒缝,有机质内部有机质孔较发育图6 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照片F i g .6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 i c r o s c o p e p h o t o o f a r g o n i o n p o l i s h i n g o f t h e W u Ⅱs e c t i o n s h a l e i n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图7 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孔径分布曲线(a )及孔隙体积占比直方图(b)F i g .7 P o r e s i z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u r v e (a )a n d p o r e v o l u m e s h a r e h i s t o g r a m (b )o f t h e W u Ⅱs e c t i o n s h a l e i n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表1 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含气量与含气饱和度统计T a b l e 1 S t a t i s t i c s o f g a s c o n t e n t a n d g a s s a t u r a t i o n o f t h e W u Ⅱs e c t i o n s h a l e i n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层位含气量/(m 3㊃t -1)含气饱和度/%气测全烃φB/%气测甲烷φB/%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⑤小层0.765.812.7341.1184.7067.830.8114.316.700.7713.405.51④小层1.716.613.7235.8690.3275.974.1723.2510.123.9622.729.26③小层0.5010.904.8915.6185.1169.913.4916.139.873.2415.798.90②小层0.111.390.3833.9073.8051.030.8316.237.660.6815.767.05①小层0.566.333.3529.0880.4363.041.7515.887.331.5914.746.516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5期王必金等:川东红星地区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特征与发育控制因素4 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控制因素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非均质性较强㊂从纵向变化来看,页岩的矿物组成㊁有机碳含量㊁沉积构造等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㊂这些差异受火山活动㊁古气候以及古生产力等多重地质事件直接或间接影响[34-35],共同控制了页岩储层的纵向非均质性和有机质分布㊂火山活动是海洋表层水体富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表层水体营养指数增加,有利于硅质骨骼类生物繁衍[36]㊂此外,相对湿热型的气候条件增加了陆源供给速率,地表径流携陆上火山灰等富营养物质输入海洋,提高了表层水体的古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有机质的富集㊂4.1火山活动促进富硅富碳吴家坪组广泛发育凝灰岩沉积,说明火山活动在该沉积时期较为频繁(图8)㊂据统计吴二段凝灰岩层数在41层左右,单层厚度1~15mm ,普遍厚度在5mm (表2),其中吴二段③小层凝灰岩层最为发育,其次为④小层,说明该时期火山活动频发㊂火山活动的发育对页岩优质储层的形成具有双重促进作用:一方面,频繁的火山活动释放出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使得大气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7-38],促使海洋表层生产者在火山喷发后迅速繁盛,与藻类共生的硅质生物也获得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海洋生物生产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剧烈的火山活动形成极度缺氧的环境,海水性质恶化,某些生物不能适应而大面积死亡,遗体在氧化分解之前快速堆积埋藏,有机质得以保存[31]㊂所以火山活动在整个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发育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㊂a .③小层,两条薄层凝灰岩条带,厚度分别为1mm 和3mm ,凝灰岩条带中可见极细小黄铁矿呈散点状顺层分布;b .③小层,两条薄层凝灰岩条带,厚度分别为1mm 和3mm ,凝灰岩条带中可见黄铁矿呈条带状顺层分布;c .④小层,薄层凝灰岩条带中见极细小黄铁矿呈散点状顺层分布;d .④小层,两条薄层凝灰岩条带,厚度1mm 左右,薄层凝灰岩条带中见极细小黄铁矿呈散点状顺层分布图8 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中凝灰岩发育分布照片F i g .8 P h o t o g r a p h s s h o w i n g t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h e W u Ⅱs e c t i o n s h a l e i n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表2 红星地区吴二段各井凝灰岩层厚度统计T a b l e 2 T h i c k n e s s s t a t i s t i c s o f t h e t u f f l a y e r i n t h e w e l l o f t h e W u I I s e c t i o n i n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层位A 井B 井C 井D 井层数厚度/mm最小最大均值总厚层数厚度/mm最小最大均值总厚层数厚度/mm最小最大均值总厚层数厚度/mm最小最大均值总厚⑤小层30.510.82.43121.33.93121.75.0312.31.85.4④小层51.072.814.05132.010.05283.216.0516.03.517.5③小层302.073.5105.0312104.9151.931173.094.030115.03.9117.0①小层21.021.53.02576.012.02232.55.0228.05.010.0合计40124.441177.841119.140149.94.2古海洋生产力控制有机质富集沉积物中硅的来源主要为生物硅㊁陆源碎屑来源硅和热液成因硅㊂生物硅能很好地代表古生产力,通常称为生源硅(S i b i o )㊂这类硅质主要是由于后期成岩作用过程中硅藻㊁放射虫㊁海绵骨针等浮游生物的溶解转化而成,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提供者就是这些浮游生物㊂因此,沉积物中生物硅质的含量越高,说明生源硅的埋藏效率越高,古生产力越高[39]㊂生源硅含量可以用页岩中S i 元素的总含量减去陆源碎屑的S i 含量计算得到,因为A l 在成岩过程中较稳定,所以采用其他元素和A l 的比例(X/A l)来去除碎屑含量[40]㊂公式如下:S i b i o =S i 样品-[A l 样品ˑ(S i /A l )P A A S ]式中:S i 样品和A l 样品的数值为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样品中主量元素的含量;(S i /A l )P A A S 为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P A A S )元素比值,其值为3.11[41]㊂生源硅(S i b i o )与w (T O C )的相关性图显示吴二段③小层与⑤小层样品的生源硅(S i b i o )和w (T O C )具有较为一致的正相关性,而④小层样品的生源硅(S i b i o )和w (T O C )同样具有正相关性,且生源硅(S i b i o )含量较高(图9),推测是由于④小层页岩样品中具有较多的放射虫㊁海绵骨针等硅质生物碎屑,整7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t t p s ://d z k j q b .c u g.e d u .c n 地质科技通报2023年图9 红星地区二叠系吴二段页岩沉积环境判识图F i g .9 S e d i m e n t a r y e n v i r o n m e n t d i a g n o s i s m a p of t h e P e r -m i a n W u Ⅱs e c t i o n s h a l e i n t h e H o ng x i n g ar e a 体上表明了高的古生产力对有机质富集有促进作用㊂V /C r ㊁N i /C o ㊁U /T h ㊁T O C /P 都是可以指示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指标,S i b i o ㊁P /A l 指示古生产力,从各类指标与总有机碳含量的纵向分布图来看,有机质的富集与强烈火山活动㊁缺氧古海洋环境㊁高古生产力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图10)㊂这是由于强烈火山作用和陆源化学风化,大大提高了海洋中的营养盐含量,促使生物繁盛㊁生产力增高,并形成了缺氧㊁富硅的海洋环境,从而为有机质富集提供了优良的条件㊂红星地区吴二段页岩以深水陆棚沉积为主,水体安静还原,古生产力高,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㊂图10 红星地区典型井吴二段古环境判别指标变化图F i g .10 V a r i a t i o n i n p a l a e o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d i s c r i m i n a t o r y i n d i c a t o r s i n t h e W u Ⅱs e c t i o n o f a t y pi c a l w e l l i n t h e H o n g x i n g ar e a 4.3缺氧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火山活动也是造成吴家坪组缺氧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导致了硫化环境的形成㊂研究区吴二段页岩中广泛发育黄铁矿,并且黄铁矿普遍发育在凝灰岩层附近(图8),指示其来源上的相关性㊂火山活动导致气温升高,空气污浊,引发极端天气;洪水增多,陆源有机质输入增加,同时浓密的火山灰覆盖在海面上,形成缺氧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39]㊂从各类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指标来看,比值越大,说明水体的缺氧程度越强[42]㊂吴二段页岩样品的相关比值表明吴二段整体沉积于贫氧-缺氧的水体条件中,且与w (T O C )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图10),说明吴二段沉积时的缺氧还原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有机质富集㊂M o /T O C 比值可用于评估盆地的水体滞留程度[43]㊂吴二段页岩样品的M o /T O C 比值变化较大,但大部分都介于4.5~25之间,表明吴二段沉积时主要为弱滞留局限环境(图11)㊂U 富集系数(U -E F )和M o 富集系数(M o -E F )交汇图显示,③~⑤小层有一些样品的M o /U 比值大于3倍正常海水,推测是由于在弱滞留环境中,金属氢氧化物颗粒作为载体能加强水中的M o 进入沉积物中的速率,所8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右江盆地铝土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右江盆地铝土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前景梁文龙,林最近,符基卓,黄国有摘要:右江盆地沉积型铝土矿床是以陆地风化成因为主的矿床,成矿期为259Ma~253Ma前的晚二叠世吴家坪期,赋矿层位为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吴家坪阶地层。
在成矿期的陆地区域,全球性火山喷发产生的中酸性火山尘覆盖层经风化淋滤成矿作用形成三水铝矿床,因大海侵事件沉入海底而保存下来,经过海相改造和成岩变质作用后,最终形成了沉积型铝土矿床。
浅水沼泽和台缘浅滩区风化淋滤脱硅作用较弱,火山尘沉积层转变为高硅的铁铝岩或硫铁矿。
根据沉积型铝土矿的成矿特征、赋矿层位、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深部找矿靶区主要依据赋矿层位、地质构造和成矿古地理环境圈定。
赋矿地层保存完好的向斜或背斜翼部是寻找沉积型铝土矿的场所。
结合成矿期古地理环境,可以较准确地圈定沉积铝土矿的找矿靶区。
关键词:右江盆地;铝土矿;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右江盆地铝土矿集区主要在南盘江—右江裂谷盆地和富宁-那坡陆缘沉降带构造单元上。
本区磁力异常主要在右江相对磁力高异常区、那坡磁力低异常区,以负磁为背景。
重力异常主要在那坡重力低异常带、右江重力高异常带。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主要在桂西南铜、铅、锌、锡、锑异常区、大明山-西山铜、铅、锌、钨、锡、锑、砷异常带、凭祥-扶绥铜、铅、锌异常带上。
右江盆地早古代地层有零星分布。
晚古生代地层分布较广,以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为主。
中—新生代地层、下中三叠统大面积分布。
区内断裂北西及北东向两组为主,其中北西向较发育。
火山活动和岩浆侵入较强烈。
泥盆纪—早二叠世的早华力西期在桂百色市右江区、田林县及那坡至靖西县南侧的断褶内出现少量成份相近的粗玄岩、玄武岩、凝灰岩与辉绿岩、辉长辉绿岩。
晚二叠世的晚华力西-印支期:也以基性火山岩及侵入岩为主,酸性(花岗岩)也相对发育,主要分布于隆林县塘马及马雄、田林县利周及罗甸、西林县周邦、那坡县那塘、乐业、东兰、南丹等地的领好组地层中,崇左县布农及来宾县等地的合山组地层中,钦州市那隆、板城彭久组地层中。
重庆市地质图说明书
重庆市地质图说明书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二○○二年八月序地质科学和地质工作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先行性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重庆市域工作程度较低,基础性地质资料比较缺乏,以致建市多年没有一套能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地质图件。
在市政府领导下,市地勘总公司组织精干技术力量,从有限的地勘拨款中挤出资金,经过两年努力,编制了重庆市1∶50万地质、矿产、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等系列图件,并通过有关专家评审。
这套系列基础地质图件的问世,填补了重庆市的一项空白,向重庆市直辖五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重庆市地处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的特殊作用。
重庆市1∶50万地质系列图的出版和应用,不仅为基础地质研究、地质找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等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而且为政府部门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市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重庆市1∶50万地质系列图编纂委员会成员主任委员:李后蜀副主任委员:汪小昆委员:黎力刘安云袁兴平朱永琴邓富银吴时兴总编辑:黎力副总编:刘安云袁兴平图幅负责:朱永琴吴时兴重庆市1∶50万地质系列图审查委员会成员主任委员:雷尊宇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委员:胡绪清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李后蜀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叶辛重庆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工程师)委员:任明华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葛文彬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尹光志重庆大学资源和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赵纯勇重庆师范学院(教授)张伦玉重庆市建筑勘察质量监督站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雪龙重庆市地勘总公司川东南地质队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彭先进重庆市地勘总公司一○七地质队原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重庆市1∶50万系列地质图审查意见重庆市直辖后,市域范围内未有一套完整的小比例尺的系列地质图件,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和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需要,2000——2002年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编制了1∶50万系列地质图件。
西秦岭地区晚二叠世_早三叠世沉积相分析和沉积古环境再造
文章编号:100020550(2007)0320332211①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No .200228)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表计划项目(No .PCSI RT0546);中国地质调查局“I 48C001001(临夏市幅)、I 48C001002(定西县幅)1∶25万数字区域地质调查”(No .200413000007)资助。
收稿日期:2006206230;收修改稿日期:2006211220西秦岭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相分析和沉积古环境再造①罗根明1,2 张克信1,2,3 林启祥1 寇晓虎1,2 朱云海1 徐亚东1,2 施 彬1(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3.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摘 要 青海省同仁地区处于祁连和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
本次工作在该地区隆务河一带发现较好的二叠—三叠系剖面。
将该剖面从下而上划分为上二叠统石关组、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和江里沟组,其中江里沟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的浊积岩段和上部的风暴岩段,初步确定了二叠—三叠纪的界线。
沉积序列、沉积相和沉积物表明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下部为一套不纯的内碎屑浊积岩,而下三叠统江里沟组上部为风暴岩沉积。
根据沉积相和火山岩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地区上二叠统石关组和下三叠统果木沟组处于半深海的活动大陆边缘,下三叠统江里沟组早期的浊积岩段处于较稳定的半深海大陆边缘。
根据沉积相和遗迹化石,恢复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海平面变化特征。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环境 西秦岭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第一作者简介 罗根明 男 1984年出生 硕士研究生 古生物学及沉积学 E 2mail:l og m ing@ 中图分类号 P512.2 文献标识码 A1 引言研究区位于青海省同仁县以北,尖扎县以南的隆务河中下游地区(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b 主 要赋存 在锐 钦 矿 中
,
11 )
和 残渣 态 (
111
)
。
溶 态用 超 纯 水进 行 提 取
可交 换 态 用 N H 4
A C 进 行提 取
。
具 亲氧 亲硫性 其 地 球 化学 性 质 与 广 泛 分 布 的 造 岩 元 素 十分类 似 因 而呈
,
镶 是 典 型 的 分 散元 素
,
实 验 方 法 和 提 取 剂 如表 1所 示
杨海军
2
.
`“
,
朱正 杰 华
,
柳天均
,
’
,
2 双 燕1
,
,
向 宇
闷 侧洲 抖2
,
外 生成矿 与矿 山 环 境 重庆市 重 点 实验 室
重 庆 地质矿产 研 究院
,
重 庆 《 力叫 2 ;
煤 炭 资 源 与安全 开 采 国 家 重 点实验 室 重 庆 研 究中心
,
重庆
重 庆晚 二 叠 世 含煤 岩 系 底 部
X 射线延伸
扫描 电 镜
高校地质学报 均 未发 现嫁 的 独 立 矿 物
。
1 年第 1 9 卷 增 刊
。
同时
,
对 凝灰 岩 中 粘 土矿 物进
,
稀 土 元 素则 因 较稳 定而 相对 富集
铝 矿 物 ( 一 水 铝石 等 ) 吸 附所致
在风 化 成 矿 过 程 中被
而凝 灰 岩 的 形 成 正是
行 了 扫描 电 镜测 试 未 出 现 富集 区 域 粘土 矿 物 中
族 组分 分 离 家 坪矿
7
.
,
色 谱 质谱 实 验 其 中辰 溪 煤 采 自湖南 蒋 其镜 质 体 反 射 率 为 0 7 % 其 中有 机硫 含 量 为
,
一
的 色谱 图 中可 以看 出其 母 质 类 型 既 有 高等 植 物也 有 水 生 只 是 对 于 不 同变质 程度 的 煤 其贡 献程 度
,
目前 人 们 对 其 结 构 性 质 尚 不是 十 分 清 楚
也还没
一 种适 宜 的 煤 阶参 数 侧 链醇 类 变化
因
。 。 。
。
他 们都 起 源 于 植 醇
,
即 叶绿 素 的
有 经 济 有 效 的 脱 除 方法
人 的研 究
,
因此
。
,
对 煤 中 的 有机 硫 进 行深
这 些化 合 物在 煤化 作 用 过 程 中 以 不 同 速率 起
间 的相 关关 系
,
在 硬水铝 石 和 软 水铝 石 含量 较高
a
,
稀土 元素含 量较低 的 结果 验证
的 凝 灰岩 样 品 中
硬 水 铝石 和 软水 铝 石 可 能是 G 的主要
G
a
载体
。
S EM
一
E D X 定量 测 试 结果 表 明
。
在 软水铝石 中的
表 , 凝 灰岩 中稀有 金属 赋存 状 态 的 提取剂 及其 提 取 条 件
和 稀 土 元 素 ) 共 同 富集 的 矿 床 力巨大
, ,
T a
,
、
Ga
杭是 典 型 的稀 散 亲石 元素
:
目前
、
,
已 知 抗 的独
,
分 布 面积 广 阔
。
资源 潜
立 矿物 仅 有 三 种 线 衍射
、
杭忆矿
。
并 达 到 可 利用 的 程 度 和 规 模
,
渝 东 南地 区 二 叠
自然 界 中 十分 罕 见
,
,
1 59和21 24 ;
.
.
Z 说明H o
分子 排列 紧凑
,
2X ( 为 14 0 2 1 1〕以垃
)
;
2 太 原 市科技项 目 ( 0 1 2
)
.
煤 岩学
、
煤 矿 物 学与 煤 地球 化 学 分会 场
.
渝 东 南 地 区 晚 二 叠 世 吴 家 坪 组 凝 灰 岩 中稀 有 金属 赋 存 状 态
铁硅 杭矿 和水 磷 杭矿 但 在 通 过 对 凝 灰 岩光 薄 片鉴 定 X 射
、 。
、
系 吴 家 坪组 含 煤 岩 系
与南 桐
、
天 府及 中梁 山 煤 田 的 龙
、
扫描 电 镜均 未 发现 杭 的 独 立 矿物
。
前人 在 铝 土
潭组 是 同 期 异 相 凝灰岩
REE
、
,
,
其 底 部 同 样 有 一层 基性 火 山 灰 形 成 的
能 为 合 理利 用 高有 机硫 煤 和 建 立有 效脱 除有 为 此选 取 了 四 个 地 区 的 不 同
,
因 此 可用姥 纹烷 与 植 烷 的 比值 表示 煤 化 作 用 的 起 通 过 对镜 质 体反 射 率 和 姥植 比 的 关 系 图 我 们 可 以
,
机 硫方 法提 供基 础 和 依 据 变 质程度 的 煤 为 研 究对 象
峰值 分 别为
8 .
2
6 .
用使得2 H 0 分 子 排列 时 周围H 别为
Z
其 氧 原子 规 律 地指 向煤 分 子 或
。
与C
H 4 围绕 煤表 面 含 氧 官能团 仅 出 现微 弱 的 分层
:
,
。
o
分 子 中 的氢 原 子
(
,
2
) 孔 隙 中e
0 和.
H4
、
C0
,
2
和H
Z
o
基 金项 目 (
国 家 自然 科学 基 金 资助 项 目 ( 4 1
1
.
其 中有 机 硫 含 量
.
高 等植物 为 辅
9
,
该比
,
;
贵 定 煤采 自贵 定 的 菜 苗
%
,
值 说 明 辰 溪 煤形 成 于 强 还 原 环境 藻 类 及 细 菌 类 有 机 质 的 保存 原 菌的 生 存 大
近 大
, ,
而 在 该 环 境下 有 利 于
。
煤矿
3 2 其 镜 质 体 反 射率 为 8 4 ; 占全 硫含 量 的 比 例 高达 9 0 % 合 山 煤 采 自合 山 煤 矿 其
,
4 1
.
,
有 机 硫 占全硫 的 比 例 为 7 6 %
,
.
;
汾 西 煤采 自 山 西 省
,
有所 不 同
主
,
。
湖 南辰 溪 的样 品 中显 示 母质 来 源 以 菌 藻 类 为
而其 对应 了 最低 的 姥植 比.0
,
河东 煤 矿
为2
89 %
,
其 镜 质体 反 射 率 为 1 1 9 % 占全 硫含 量 的 7 6 %
用C I
P-
类 质 同 象 置换 的 形 式 高度分 散 在 矿 物 中 地球 化 学 参数 相 似 象
。
,
。
稼尤其与铝的
、
M S 进行 测定 原 始样 品 以 及各 种 赋存 状 态 中稀 有 金属 元 素
二 者之 间 存 在着最 大程 度 的 类 质 同
、
通 过 对 凝 灰 岩光 薄 片 鉴 定
。
式存 在
点
。
,
S。
与川 2 0 具 有 一 定 的 正 相 关 性 也 证 实 了 这 一 都 是 典 型 的亲 氧 元 素 常共 存 在 同 渝 东 南地 区 凝 灰岩 中 N b 和 a T 呈强 烈 的正 相关
N b和 T
。
3
求 验
,
值得 我 们 进一 步 开 展研 究
X
因此
,
本 次采 取 渝 东南
口
有 一 层凝 灰 岩经 次 生
口
经 实 验数 据 得 出 在
。
,
在 所有 分析 的 样 品 中
, 、
,
稀 有金属 以 水
一
风 化残 积作 用 形 成 的 含 黄 铁矿 高 岭石 化 凝灰 岩 赋存 于 茅 灰岩风化残 积界面上
。
,
溶 态 和 离 子 交换 态形 式 存 在 的 较 少 利用X 射线衍射分析
Ga
、
矿 中 的 研 究结 果 认 为 c s 可 能 在 错石 中存 在
的 基性 凝 灰岩 中 不存 在 错 石
,
但 本 次 研究
L 我 们 前 期 的 研 究结 果 发现 其 中 的 i
c s
、
因 此c s 可 能 以离 子 吸 附形
N b门 、
及 Z 司叮较富集
,
部分 已 达 到 最低 工业 品 位要
0 2
年第
,
卷增 刊
高校地质 学报
。
0 6
Z
互作 用后
利用
产 生 溶胀 的 分 子 机 制
、
紧密 的 H
的最 佳 吸 附 构 型 及
:
O 分 子层
。
(
、
3
2 ) H 0 围绕 煤 表 面的 经基
、
毅基
M D 方 法 获 得 了 充 州 煤模 型 Co
Z 2 和H 0
与 碳基 在 .0 2 3 9 布
一
地 区 吴 家 坪 组 底部 凝 灰 岩样 品
、
,
进行 了 逐级 化 学提 取 实
SEM EDX
N b厅 a
:
a
,
射线 衍 射 分析
、
扫描电 镜 (
,
) 和 薄片
一矿物中 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