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教案

合集下载

2023最新-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5篇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三峡》语文课教案设计篇一《三峡》语文课教案设计三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法学法1、教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拓展法。

2、学法:诵读、讨论、探究。

辅助教具小黑板、录音机、卡片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语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

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

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2、请同学介绍作者、作品等生A: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生B: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

二、出示目标1、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2、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3、品析课文,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伴乐(高山流水)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韵律及情调),学生初步领略三峡之美。

2、学生自读(伴乐),自由欣赏三峡之美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

第二段读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读慢,读出清幽;第四段略慢,读出凄美。

初二上册语文《三峡》教案(最新4篇)

初二上册语文《三峡》教案(最新4篇)

初二上册语文《三峡》教案(最新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二上册语文《三峡》教案(最新4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优秀3篇)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优秀3篇)

八年级语文三峡教案(优秀3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三峡》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三峡一、教学设想《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

语言精练,思路清晰。

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刚上初一的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

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本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文章的朗读、体味。

二、教学步骤(一)谈话启发,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吧?你都到哪儿旅游过?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设计说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引导)大家小小年纪,游览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游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免费的旅游,去欣赏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好吗?(二)播放《三峡风光》光盘师: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的诗文呢?【设计说明】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参与补充,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色。

(三)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师: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请教,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设计说明】既摆出困难,又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师:大家刚才自己读的都不错,哪些同学能给全班同学读一读?【设计说明】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体会文章精炼的语言,品味其中的意境。

(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师:大家通过刚才的朗读,已经初步体会到了作者笔下描述的三峡的美,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图。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鉴赏自然景观之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自然景观之美,分析课文中如何表达这种美,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4.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通过学习《三峡》,使学生了解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5.增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汇与句式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成语、特殊句式,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的“略无阙处”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三峡》,使学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增强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对文本的理解与解读能力。
3.提高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激发创意表达。
-例证解释:
-对于生字词,可以通过制作词汇卡片,列举例句,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词汇的用法。
-在分析课文结构时,可以绘制三峡的简图,标注出课文描述的各个部分,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空间顺序。
-鉴赏修辞手法时,可以选取几个典型的句子,对比分析使用了修辞手法前后的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其艺术魅力。
-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美丽景色的感受,进而引导他们理解作者的情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三峡》的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三峡》是郦道元对长江三峡自然景观的描绘,其结构清晰,描绘生动。这篇文章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人教版八年级上《三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欣赏三峡的景色,了解三峡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欣赏三峡景色。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案和教学PPT。

2.学生准备笔、纸以及工具书,如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三峡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学习新课:(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然后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生字词,由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成果,互相提问解答,共同理解文章内容。

(2)了解三峡的特点。

通过欣赏三峡景色的图片和视频,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描述,进一步加深对三峡特点的理解。

(3)体会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描述,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三峡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三峡人民勤劳、智慧的赞美之情。

同时,通过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背景,进一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3.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作业,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3)进行课堂小测验或课堂讨论,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掌握情况。

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峡》这篇文章,了解了三峡的特点和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之情。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我们掌握了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对这类文章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案设计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自然特点和人文景观。

2. 了解中国的三峡工程和它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意识。

教学重点:1. 三峡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

2. 三峡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和平衡问题。

2. 如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教学准备:1. 教材《三峡》课文。

2. PPT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三峡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三峡的兴趣,引发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二、学习课文(30分钟)1. 学生个人阅读和理解课文《三峡》。

2. 教师进行整体导读,解释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结构。

三、讨论和思考(15分钟)1.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 三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有哪些?b. 三峡的人文景观有哪些?它们有何意义?c. 三峡工程对于当地环境和民众生活有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集体讨论并总结。

四、学习三峡工程(30分钟)1. 教师介绍三峡工程的背景、建设过程和成就。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 三峡工程是如何进行环境保护的?b. 三峡工程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c. 如何平衡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2. 学生思考并讨论上述问题。

五、文化传承与保护(20分钟)1. 教师介绍三峡地区的文化遗产和历史。

2.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如何保护和传承三峡地区的文化遗产?b. 你认为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是什么?六、课堂总结和延伸(10分钟)1. 教师对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

2. 通过展示一些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图片和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这些话题的理解和认识。

3. 布置课后作业:自选一篇关于环境保护或文化传承的新闻或文章,并写一篇读后感。

学生评价:根据讨论、展示和课后作业的表现,进行学生的综合评价。

《三峡》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三峡》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三峡》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三峡》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三峡》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中国大河长江上游地区的三峡工程建设的历程和意义。

文章结构清晰,通过文中多个小标题细致地介绍了三峡工程的意义、前期准备、建设过程、工程效益、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对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文章注重讲述三峡工程的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魅力,并在文末通过反问句的方式进行了发人深省的思考。

文章内容深刻,主题突出,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的价值理念。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分配、教学过程和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三峡工程的背景和成因。

(2)掌握三峡工程建设的历程和意义。

(3)理解三峡工程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意义。

2.道德与情感(1)培养学生爱国爱民、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学能与方法(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三峡工程的背景和成因、三峡工程建设的历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四、课时分配本教学设计分为两课时进行,分别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意义”和“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课时:1.欣赏三峡大坝的图片,让学生感知三峡大坝的壮观。

2.集体阅读《三峡》一文,引导学生了解三峡工程的背景和成因,内容重点包括三峡工程的背景与成因、三峡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三峡工程建设的过程、三峡工程的效益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三峡工程建设对国家和人民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课时:1.老师进行简要讲解,重点介绍三峡工程公共建设方案中的生态补偿政策和环保标准,引导学生了解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2.合作学习,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讨论,分享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三峡(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三峡(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4.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了解郦道元及其时代背景,认识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峡》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掌握:学生需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巘”、“滩”等,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应理解课文中对三峡自然景观的描绘,包括其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历史变迁。
举例解释:
-针对古汉语表达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汉语进行对比讲解,或通过图解、情景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对于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教师可以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或段落,进行逐步解析,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和欣赏这些写作技巧。
-对于体会作者情感态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作者在描述三峡时的词汇选择和句子节奏,从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倾向。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色分析:学生需掌握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使用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如对比映衬、动态与静态的结合等。
-作者背景与时代文化的认识:学生应了解郦道元的时代背景,理解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举例解释:
-生字词“滩”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实物图片或情境模拟,让学生直观感受滩地的特点,从而加深记忆。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关键句子的作用,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对三峡地形特征的描绘。
三峡(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教学内容
《三峡》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本节课选自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自然奇观》中的《三峡》一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作者背景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分析。具体涉及以下几方面:
1.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峡壮美的自然风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三峡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含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三峡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含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10三峡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感知文章内容。

2.品味典型语句,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3.借助联想和想象,走入课文情境,感受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三峡风光,美不胜收。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也写不尽长江的美。

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郦道元,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他酷爱自然,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著有地理名著《水经注》。

◎作品简介《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2.目标任务二:读通全文,梳理思路。

◎朗读指导。

从字音、节奏、情感等方面来进行。

读准字音:阙.处(quē)曦.月(xī)襄.陵(xiānɡ)沿溯.(sù)素湍.(tuān)绝(yǎn)飞漱.(shù)属.引(zhǔ)把握节奏: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师提示:本文句式骈散结合,多用四字句,间有五、六、七言,灵活多变,整饬华美。

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律感。

读出情感:注意处理语速、语调、重音,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教案【五篇】篇二一、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升鉴赏水平。

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

2.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背诵全文。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相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

2、收集相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1、网上搜集相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

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四、教学过程:1、导入:理解作者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着名地理学家。

《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代表性,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很多,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相关长江的诗句)2、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

(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多媒体展示:相关三峡的诗句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注】此设计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水平和判断水平。

3、看着现代的画面,读着古人的诗篇,我们知道,长江不但壮丽于现在,更壮丽于过去,你觉得三峡最美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还是朗读过后再来解决。

(学生齐读)①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三峡》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三峡》教案

《三峡》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正确认读“溯”等生字词,把握文章节奏,正确、流利地朗读。

过程和方法:通过合作与交流,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感受其画面美,品味文中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诗词导入提问学生:同学们,想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和三峡有关的诗句呢?(“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雨,一夜猿啼月明中”)进而引出课题《三峡》。

四、初读1.初读诗歌,强调字音,把握节奏,明确体裁。

(1)学生自读诗歌。

(2)划分停顿的节奏,指名读,教师总结、评价。

2.走进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南北朝时北魏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

《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

五、析读层次一:赏山水,知特点小组合作讨论:找出文中描写三峡景物的句子,品味景物的特点,感受三峡之美。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主要描写三峡那个景物?(山)2.写出三峡山的什么特点?(连绵不断、遮天蔽日)3.哪些词可以精准的体现三峡山的特点?(连、无阙、重、叠、隐、蔽。

)4.想一想作者用上了什么写作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5.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用意?(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带来的四季景色做了铺垫)(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23最新-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优秀9篇

2023最新-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优秀9篇

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漂亮的编辑为大家分享的八年级上册《三峡》语文教案优秀9篇,欢迎借鉴。

《巴东三峡》教案篇一一、设计指导思想新课标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因此,我在学习理解新课标的这个思想的同时,努力将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即变“教”为“学”。

教师不仅是课堂各种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促进者,也是学生的对话者。

“教”是为“学”引路、架桥、引导。

新一轮课改的实施,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不仅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应当使用现代教学技术。

在《巴东三峡》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教师组织、启发、鼓励、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向、路线、探求未知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尽可能独自去开掘知识宝库,进行愉快教学。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游记,不仅带领学生去神游祖国的山川湖泊,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还引导学生去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拓宽视野。

《巴东三峡》是游记中的精品,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是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的景色。

另外,作者独有风格的语言,也是本文的精彩之处。

《巴东三峡》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游记以及景色的特征,而且从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由《巴东三峡》开始,继而学习后面的课文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同时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了解发达国家现代化状况,增强对外开放意识,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旅游景点方位并掌握游踪顺序,了解游记特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优质课教案

《三峡》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品味语言,学习文中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感受三峡风光的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描写景物特征的语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品味文章精巧的构思、精炼的语言、精美的画面。

【教学难点】品析文章的美点:构思、用材、布局【教学方法】诵读、讨论、分析归纳。

课前向学生下发译文,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交流,探究景物描写及其他方面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展现三峡优美风光的记录片,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进行说明。

2.欣赏完后教师指出:如今,高峡出平湖,这二十多年前的三峡美景正在渐渐散去,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只能在影片或在模糊的记忆中捕捉它曾经的险峻和美丽。

今天,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领略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峡风光。

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结合课文注释,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读懂文意。

补充解释:重岩叠嶂:即“重岩叠嶂”。

嶂:治理向屏障的山峰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

绝:断。

其:这。

或:“有”,不能做“有时”。

“或``````有时``````”含有假设的意思,可理解为“(如)有``````(则)有时``````”。

虽:在这里表假设,应译为即使。

不以:不如奔:在这里作名词用,指奔驰的骏马。

时:季节则:连接上下文,带有轻微的转折意思,可不译。

于:从。

其:它们,指怪柏。

漱:冲荡。

故:所以。

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

肃:寂静。

教师带着惊叹、赞颂之情吟诵课文,学生学读。

学生之间自由交流文中难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

三、问题情境设计,师生共同探究。

(一)问题情境。

1.文字优美,描绘传神,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峡的风景特点进行描写的?2.三峡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四季各异,追溯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你想到了什么?(二)交流对话1.教师与学生对话话题一:《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三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词,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

2.把握文章脉络,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难点词语:阙、叠嶂、曦、襄、溯、素湍、绝巘、啸、属(zhu)引、哀转课时形态:标准课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记得小学我们学过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写了三峡的风光,请同学们齐声朗诵。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今天我们走进另一篇文章,来更细致地领略三峡的景色。

二、介绍三峡:三峡是由巫峡、西陵峡、瞿塘峡组成的。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

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

西陵峡滩多流急,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整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险滩、暗礁。

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以幽深秀丽称奇于天下。

巫峡两岸群峰,以十二峰为奇,它们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

巫峡以“长”著称,瞿塘峡雄踞长江三峡之首,西起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镇,全长8公里,以其雄伟壮观而著称。

瞿塘峡锁全川水的险要气势。

瞿塘峡以“雄”著称。

三、走近作者与作品郦道元,字善长。

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

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切钻研。

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

《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书中列举大小水道137条,内容简略。

《水经注》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地理有很大参考价值。

四、检查生字词的预习阙quē嶂zhàng 曦xī襄xiāng 御yù溯sù湍tuān 啸xiào 属zhǔ涧jiàn 巘yǎn五、听名家朗读,划分句子节奏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教案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教案3

9 三峡立足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准确翻译并背诵全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积累文言字词,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学会本文写景的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感受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奇丽的景色,领会课文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加强诵读,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培养核心素养落实目标任务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

其间全长193 公里。

三峡由瞿塘峡、西陵峡、巫峡组成。

瞿塘峡以雄名世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见长。

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三峡》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风光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挚爱之情。

文坛巨擘余秋雨曾对《三峡》作过高度的评价:此文用了最俭省的文字,描述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绘的词章。

此语足见《三峡》的艺术价值。

二、导学达标提升素养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

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

作品背景:《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

原文仅一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

为此郦道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亲自给《水经》作注,称为《水经注》。

它记叙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3单元 10《三峡》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3单元 10《三峡》 教案

10 三峡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体会作者总分结合的层次美和变化多姿的写景方法。

3.品味语言,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教学重难点: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课时计划】2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

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

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

2.作品背景。

《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

原文仅一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

为此郦道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亲自给《水经》作注,是为《水经注》。

其中,《三峡》一篇原本只是注释的一部分,但因其章法严谨,浑然一体而独立成篇,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骈散结合、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①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②学生学读古文,注意文中停顿,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3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第4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三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一些文言知识,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圈点勾画,学习古人写景手法;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重视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诵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2分钟)
导语设计: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之一。

去过三峡的人,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

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去吧!
播放有关《三峡风光》片,或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3分钟)
多媒体显示:
1、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人,出身于官宦世家。

自幼好学,博览群书,爱好游历,足迹遍布名山大川,著有《水经注》一书。

2、《水经注》:是我国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全书40卷,郦道元以深厚的文笔,形象生动的描写了祖国名山大川,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

它不仅具有地理价值,还具有
较高的文学价值。

三、诵读课文(15分钟)
(一)初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

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①读准字音
阙(que)叠嶂(zhang)曦月(xi)襄陵(xiang)
沿溯(su)素湍(tuan)绝巘(yan)飞漱(shu)
长啸(xiao) 属引(zhu)哀转(zhuan)
②通假字(略)
③古今异义(略)
④一词多义(略)
(二)再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理解文章大意。

①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划分节奏、注意韵律及情调;
②教师领读,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跟读。

③学生齐读,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整体感知(15分钟)
阅读课文,解决下面问题。

(一)三峡两岸的山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拔:连绵、高峻
(二)请概括课文第2--4段的文意?
交流点拨:2段写夏季三峡景色:水涨流速,交通阻断;
3段写冬春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4段写秋天三峡景色: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三)作者写了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交流点拨:抓住了代表性的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四)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交流点拔:文章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

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高峻美)
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奔放美)
春冬: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清幽美)
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凄婉美)
五、合作探究(10分钟)
(一)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交流点拔:因为“峡”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

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色。

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二)语言赏析: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大声诵读并认真体味。

交流点拔:文中描写春冬两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

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

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

“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

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姿,摇曳生姿。

而作者的情感在一个“趣”字上。

表达了见春冬之景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又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六、板书设计:
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七、拓展延伸:
背诵并书面翻译课文。

然后,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幻灯片显示《三峡》与《早发白帝城》,两文对照,请说说此诗与课文内容上的联系,让学生说出两文的异同点。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读诗思考,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是描写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

文章第二段与此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季三峡水流迅疾;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