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指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3.营寄生生活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或原生生物,称寄生虫。
4. 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5.寄生虫在生活史中,对人具有感染性的阶段。
6.有些寄生虫既可以感染人,又可以感染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情况下把其体内寄生虫传播给人,流行病学上,把这些脊椎动物称为包虫宿主。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4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统一填在表格中
三、简答题(共26分)
1、请分别写出寄生于人体的四种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三种组织器官内寄生的寄生虫(每个2分,共14分,多写不得分,少写或错写扣分)
答:肠道内寄生虫: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姜片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溶组织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
组织内寄生虫:肝吸虫、卫氏并置吸虫(肺吸虫)、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囊尾蚴,细粒棘球绦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弓形虫,疟原虫。
2、请列表比较牛带绦虫和猪带绦虫的形态区别(共12分)
区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
体长2-4米4-8米
节片700-1000节,较薄,略透明1000-2000节,较
厚,不透明头节球形,有顶突和小钩略呈方形,无顶突
和小钩
成节卵巢分3叶卵巢分2叶
孕节子宫分支不整齐,每侧7-13支子宫分支整齐,每侧
15-30支
囊尾蚴头节有顶突和小钩头节无顶突和小钩。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题及答案资料
.食入肌肉中含幼虫的囊包
.感染性虫卵通过饮水
.钩虫侵入人体的幼虫是:C
.杆状蚴
.微丝蚴
.丝状蚴
.蜡肠期蚴
.以上都不是
.哪种寄生虫的虫卵排出后即对人有感染力:D
.钩虫卵
.肺吸虫卵
.鞭虫卵
.蛔虫卵
.猪带绦虫卵
哪种蠕虫可以引起贫血:B
.蛔虫
.钩虫
.日本血吸虫
钩虫
.丝虫
.华枝睾吸虫
.牛肉绦虫
.旋毛虫
填空题
.人体寄
生的蠕虫中,虫卵最小的是 (华支睾吸
,最大的是(布氏姜片吸虫)。
.人是斯氏狸殖吸虫的 (非正常宿主),寄生阶段为(童虫),主要引起(幼虫移行症),临
)。人体感染阶段为(囊蚴)。
.日本血吸虫雌虫在肠系膜静脉产出的卵主要沉积于 (肝脏)及(肠);部分可从(肠腔)
弓形虫 B.蛔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D.蓝氏贾第鞭毛虫
猪带绦虫
能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有:( BDE )
布氏姜片吸虫 B.血吸虫
丝虫 D.杜氏利什曼原虫
弓形虫
下列寄生虫哪些能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BCE )
疟原虫 B.血吸虫
旋毛虫(猪) D.似蚓蛔线虫
.只需要一种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是: ( C )
丝虫 B. 弓形虫 C. 蛔虫 D. 疟原虫 E. 华支睾吸虫
.蓝氏贾第鞭毛成熟包囊核的数目通常是: (C )
个 B. 2个 C. 4 ( E )
人 B犬(黑热病) C. 猫 D. 牛 E. 猪
溶组织内阿米巴
下列哪些属于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 CE )
2024版医学生期末复习资料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保虫宿主
某些寄生虫可在人体内寄生,也 可在动物体内寄生,这些动物被 称为保虫宿主,如猪带绦虫的猪。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
机械性损伤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寄生和繁殖等过程中,可对宿主组 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如蛔虫在肠道内扭结成团可引起肠梗阻。
掠夺营养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寄生时,通过吸取宿主的营养物质来维持 自身生存和繁殖,导致宿主营养不良、消瘦和贫血等症状。
之处。
饮食卫生安全要求
食物煮熟煮透
肉类、鱼类等食品要煮熟煮透,避免食入未 煮熟的肉类感染寄生虫。
生熟分开
生食和熟食要分开存放和加工,避免交叉污 染。
不喝生水
生水中可能含有寄生虫卵或幼虫,要喝开水 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水。
疫苗接种及免疫预防
及时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疫情和自身情况,及 时接种相关疫苗,如麻疹、腮 腺炎等疫苗,预防由这些疾病
• 免疫学技术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应用免疫学技术,如抗体检测、免疫细胞分析等,研究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 答和免疫逃避机制,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新思路。
• 代谢组学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寄生虫和宿主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揭示寄生虫对 宿主代谢的影响和调控机制,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线索。
寄生虫生活史
包括感染、寄生、繁殖和传播等阶段, 不同寄生虫的生活史有所差异。
寄生虫分类
根据寄生部位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 外寄生虫;根据寄生时间可分为永久 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
宿主类型及其特点
中间宿主
寄生虫在其体内发育至感染期, 但无法完成整个生活史,如华支 睾吸虫的淡水螺。
终宿主
寄生虫在其体内完成整个生活史, 并产生下一代寄生虫,如人类是 血吸虫的终宿主。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资料(题库版)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资料(题库版)1、单选蛔虫并发胆道蛔虫症时应如何处理().A.立即驱虫B.立即行外科手术C.先驱虫,同时对症处理D.先安蛔,待病缓解后驱虫E.立即驱虫,并防止发生肠梗阻正确答案:(江南博哥)D2、多选关于保虫宿主叙述正确的是()。
A、保虫宿主是指除人体以外的某些脊椎动物B、是绦虫幼虫阶段寄生的宿主C、是线虫幼虫阶段寄生的宿主D、是吸虫幼虫阶段寄生的宿主E、在保虫宿主内寄生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正确答案:A, E3、多选关于寄生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其他动物受益B、从其他动物获取营养C、不造成其他动物的损害D、使其他动物损害E、永久或暂时性生活在其他动物的体内或体表正确答案:B, D, E4、填空题根据传染来源的不同,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大致可分为(),()和()三种不同的类型。
正确答案:人源型、犬源型、自然疫源型5、填空题饱和盐水漂浮法、环卵沉淀反应分别主要是()、()的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方法。
正确答案:钩虫、血吸虫6、名词解释COPT正确答案:COPT即环卵沉淀试验,它是以血吸虫整卵为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血清学试验。
卵内毛蚴分泌排泄的抗原经卵壳微孔渗出,与检测的血清样本内的特异抗体结合,在虫卵周围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在光镜下判读反应强度,并计算反应卵的百分率,可作为血吸虫病的诊断及疗效判断、流行病学调查、监测疫情的方法。
7、填空题发生在早产儿及营养不良的虚弱婴儿的卡氏肺孢子虫病为()肺炎。
正确答案:间质性浆细胞性8、单选在人体内不存在的猪肉绦虫形态是()。
A、囊尾蚴B、六钩蚴C、棘球蚴D、孕节E、虫卵正确答案:C9、多选蚊从人体血液中吸入的间日疟原虫各期有()。
A、早期滋养体B、晚期大滋养体C、裂殖体D、小配子体E、大配子体正确答案:A, B, C, D, E10、单选脾肿大的寄生虫病患者最可能是罹患().A.线虫病B.姜片虫病C.疟疾D.牛带绦虫病E.肝吸虫病正确答案:C11、单选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疟疾发作的致病因素?()A.裂殖子B.红细胞C.疟原虫代谢产物D.变性血红蛋白E.疟色素正确答案:B12、填空题写出下列寄生虫在人体中的寄生部位:旋毛虫幼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鞭虫()。
寄生虫学复习资料考试版(最新整理)
低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就是带虫免疫。
26、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有些人体寄生虫可在脊椎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这
种寄生虫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27、乳糜尿
由班氏丝虫所致,由于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腰干淋巴结受阻由小肠吸收的乳糜液经
1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资料 05 临七编印
腰干淋巴侧支流至泌尿系统,有关淋巴管曲张破裂,乳糜随尿排出。
11、生殖营养周期 蚊虫类的吸血昆虫其从吸血到产卵的周期称为生殖营养周期。
12、异嗜症
钩虫患者常喜食一些粗硬的东西,如玉米、生果、甚至是木屑、泥土之类,其原
因不明,似乎与缺铁有关。
13、旅游者腹泻 由蓝氏贾第鞭毛虫引起的腹泻,在旅游者中曾爆发流行。
14、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必须在有关病媒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或发育到感染阶段后才能传播给新
21、免疫逃避
在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有些寄生虫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的现象。
22、土源性蠕虫 在线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线虫就是土源性线虫,即直接发育形。
23、中间宿主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宿主
24、带虫免疫
人类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能够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同时血液内有些
指疟疾发作后,红内期疟原虫已经消灭,未经第二次蚊虫叮咬,经过数周至年余,
又出现疟疾发作症状。
34、世代交替
寄生虫在同一宿主内既有有性生殖,又有无性生殖。
35、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相互依赖,彼此受益。
36、异位损害
由异位寄生引起的损害称异位损害,如寄生虫寄生在肺、脑组织。
37、生物源性线虫 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的线虫,称生物源性线虫,亦称间接发育型。
寄生虫复习重点
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和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它们和人体及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将生物的生活方式分为3种:1.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
例如人肠腔中的结肠阿米巴。
2.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相互依赖,彼此受益。
如白蚁消化道的鞭毛虫。
3.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获利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所有的病原生物,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都是寄生物,它们不仅能寄居人体,获取营养,而且能致病,甚至危及生命。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称为生活史。
直接型: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
(土源性蠕虫)间接型:生活史中需要在中间宿主吸血昆虫体发育。
(生物源性蠕虫)寄生虫的类型:(1)按寄生部位分类:体外寄生虫、体寄生虫(2)按寄生性质分类: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宿主类型:终宿主: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成虫寄生于除人外的脊椎动物,后者体的寄生虫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保虫宿主转续宿主: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至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
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侵入其正常宿主体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1)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2)消化道蠕动的物理作用(3)各种消化液的化学作用(4)白细胞的吞噬作用(5)补体系统的溶细胞作用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1)消除性免疫(2)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要消灭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
似蚓蛔线虫(蛔虫)蛔虫是最常见的人体肠道寄生虫,可引起蛔虫病。
生活史小结⒈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⒉感染阶段: 感染期卵⒊感染方式: 食入被感染期虫卵污染食物经口感染⒋幼虫移行途径: (血肺移行)口→小肠→门静脉→肝脏→右心→肺脏→肺泡→支气管→咽喉→食管→胃→小肠⒌成虫寄生部位:小肠⒍致病阶段:成虫(主要)、幼虫⒎诊断阶段:成虫、虫卵(粪检)并发症是蛔虫对人最严重的危害,常见的并发症有肺蛔虫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阑尾炎。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复习资料
【ABCD】阿米巴病: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人肠壁吞噬红细胞和组织细胞,引起肠阿米巴病。
伴随免疫(获得性免疫):宿主感染寄生虫后原发性感染继续存在,对再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现象;如血吸虫感染后,对再次入侵的童虫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对原发感染的成虫不起杀伤作用。
保虫宿主(储蓄宿主):寄生于其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可传给人的脊椎动物。
带虫者: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病原体却存在的感染者,他们能传播病原体。
肠外阿米巴病:主要有阿米巴肝脓肿和阿米巴肺脓肿。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在肠壁内侵入静脉,随血流到肝脏,大量繁殖并破坏溶解组织形成肝脓肿。
肺脓肿多数是因肝脓肿内滋养体穿破横膈、进入胸腔侵人肺而引起的,少数也可因血循环播散而致。
带虫免疫(获得性免疫):人类感染寄生虫后,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寄生虫。
【ORSW】偶然寄生虫:因偶然机会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的寄生虫病。
生活史:即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宿主的种类和数量,感染的阶段、方式和途径,移行途径,寄生部位、阶段,致病阶段。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或完成生活史中某一个环节后才具感染性,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人。
世代交替: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丝虫热:丝虫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的同时多伴有突然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头痛、乏力、四肢酸痛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称为丝虫热。
斯氏狸殖吸虫病:斯氏狸殖吸虫侵人人体大多不能发育为成虫而保持童虫状态;并在人体内移行造成皮肤和/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童虫侵入不同的部位而使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尾蚴性皮炎:禽类或兽类血吸虫尾蚴侵人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
局部皮肤出现丘疹、荨麻疹、瘙痒。
【FGHLN】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未经按蚊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形成的休眠体,经较长时间休眠后进行裂体增殖,来自肝细胞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为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人体寄生虫复习资料:寄生虫总论+线虫概论+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寄生虫总论1.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也称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研究寄生在人体内和体表上、有医学意义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包括阐述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致病机理、实验诊断、流行规律、防治原则。
2.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①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1.掠夺营养:引起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移行和定居可对宿主组织造成损伤或破坏3.毒性与免疫损伤:引起组织损害或免疫病理反应②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结果有三种:1.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并具有抵御再感染的能力2.宿主能清除部分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部分抵御能力3.宿主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甚至大量繁殖,引起寄生虫病3.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线虫概论4.线虫纲成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和生活史的共同特征;①一般形态特征:1.形状:线形或圆柱形,两侧对称,体不分节;雌雄异体,雌虫一般大于雄虫,雌虫尾端较直,雄虫尾端或向腹面卷曲或膨大成交合伞2.有原体腔,充满原体腔液3.体壁:①角皮层:无细胞结构,增厚形成唇瓣、乳突、翼、齿、交合伞、交合刺等特殊结构②皮下层:4条纵索③纵肌层4.消化道完整:口—咽管—肠—直肠—肛门5.生殖系统特点:大多数雌虫为双管型,雄虫为单管型。
(卵黄膜)6.虫卵无卵盖,卵壳多由3层构成②生活史:生殖方式:卵生(oviparous)或卵胎生(larviparous)发育阶段:卵—幼虫—成虫最显著的特点:幼虫需蜕4次皮蛔虫总结【形态】成虫:圆柱形,头尖尾圆,体表细纹,口周有品字形唇瓣,生殖系统雌虫双管型,雄虫单管型,一对交合刺虫卵:受精卵宽椭圆形,卵壳较厚未受精卵卵壳与蛋白质膜均较受精卵薄,内含大小不等折光颗粒【生活史】【致病】幼虫致病:①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哮喘、荨麻疹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人体寄生虫学知识点
人体寄生虫学知识点一、名解1.寄生虫:在寄生生活中,获得营养(得利)的一方称寄生虫。
2.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期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终宿主。
3.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若幼虫期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中间宿主时则按寄生顺序先后称为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
4.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一代的全过程。
5.感染期:在生活史中对人具有感染性或感染力的时期。
二、选择填空(选择6*1’,填空2*1’)1.日本血吸虫:感染期尾蚴、致病期尾蚴、童虫、成虫、虫卵(虫卵是主要致病期)感染途径:人接触含尾蚴的疫水2.猪带绦虫:感染阶段囊虫——绦虫病,虫卵——囊虫病感染途径:生吃或半生吃含虫卵或囊虫的猪肉,经口食入)致病期成虫和幼虫囊尾蚴,成虫造成了猪带绦虫病,囊虫造成了囊虫病囊虫病(危害大于绦虫病)感染方式(三种):自体内重复感染,自体外重复感染,异体感染(自己看一下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区别)3.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期:虫卵感染途径:经口孕节片被人误食形成棘球蚴造成包虫病致病期棘球蚴4.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建成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统称钩虫)感染期丝状蚴致病期丝状蚴和成虫(成虫危害大)感染途径:经皮肤侵入人体贫血是钩虫病的主要症状(疟疾同样具有贫血症状)5.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感染期:感染性虫卵致病期:幼虫和成虫感染途径:经口(食入或饮入被感染性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成虫致病引发的合并症:胆道蛔虫症,肠梗阻等。
6.旋毛性线虫又称旋毛虫感染期:幼虫囊包7.疟原虫生活史中需要两个宿主:人和按蚊感染期(自然条件下)子孢子致病期: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期是确诊依据,期内期裂体增殖为致病的主要原因,配子体期与传播疟疾有关。
8.刚地弓形虫感染阶段:包囊、假包囊(速殖子和滋养体)和成熟卵囊感染途径:经口传染(自然条件下)皮肤黏膜、输血、器官移植感染、胎盘血流感染三、大题1.疟疾发作: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是对人体致病的主要阶段,裂殖体成熟后,红细胞破裂,裂殖子、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刺激体温中枢引起发热,称疟疾发作。
人体寄生虫学复习整理
人体寄生虫总论(一)寄生与寄生关系共栖;互利共生;寄生寄生生活: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得利,另一方受害。
获利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受伤害的一方称宿主。
(二)宿主的分类1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期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2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
中间宿主有第一和第二之分。
3储存宿主(保虫宿主):寄生虫的成虫除可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哺乳动物体内,这些脊椎动物具有保护虫种和起传染源的作用。
这些动物宿主称为储存宿主。
4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但可生存,以后若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即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正常宿主和非正常宿主)(三)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发育生长的过程及所需要的条件称生活史。
感染阶段:寄生虫的某一阶段离开传染源后,必须在外界环境中,或在中间宿主或在媒介生物体内发育和/或繁殖,才能达到具有感染性的阶段,称感染阶段。
直接发育:凡寄生虫需要在外界发育至感染阶段,再侵入人体继续发育,并完成生活史者,称直接发育。
间接发育:凡寄生虫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媒介体内发育至感染阶段,再侵入人体完成生活史者,称间接发育。
(二)、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在形态方面的适应性改变有:(1)体形;(2)器官:消失或退化,加强,新器官的产生在生理方面的适应性改变有:肠道寄生虫抗消化液的机能增强繁殖能力的加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能力的强化各种特殊向性的出现(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1、寄生虫的致病作用:1)摄取营养、影响吸收:是寄生虫对宿主造成最常见的危害之一。
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可通过穿刺、堵塞、压迫、破坏等作用,对宿主造成危害。
3)化学性损伤: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分泌物、排泄物及虫体死亡后的分解物等化学物质的刺激作用,对人体可产生各种不同的危害。
4)免疫病理损伤:寄生虫体内和体表许多成分,均可作为抗原诱导宿主产生免疫病理反应。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资料讲解学习
医学寄生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疟疾再燃疟疾病人停止发作后,血内还残存红內期无性体的疟原虫,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继续发育繁殖,血中的裂殖体密度升高后,又引起临床发作。
3、变态从幼虫到成虫的有性生殖阶段的整个发育过程叫做胚后发育,它经历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和功能的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总称为变态。
4、棘球幼砂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的内容物,包括原头蚴、子囊、生发囊等脱落后的结构。
5、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而保持幼虫期状态,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
只有当此幼虫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6、幼虫移行有的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该宿主体内移行,侵袭器官组织,引起局部或全身的临床症状,称幼虫移行。
7、先天性弓形虫病该病发生于初孕妇女,感染途径是经胎盘血流传播。
受染的胎儿或婴儿或隐性感染或是出现脑积水、视网膜脉络膜炎等症状,可造成孕妇流产、早产、死胎、畸胎。
8、机械性传播病原虫通过病媒节肢动物(的体表或消化道的派出而传播),其形态与数量均无变化,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只起携带传递的作用。
9、夜现周期性丝虫病患者体内的微丝蚴,一般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表现为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作夜现周期性。
10、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除了寄生在人体内,也可寄生在某系脊椎动物体内,这些动物成为人体寄生虫的病的传染源,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播给人,被称作保虫宿主。
11、生殖营养周期蚊虫类的吸血昆虫其从吸血到产卵的周期称为生殖营养周期。
12、异嗜症钩虫患者常喜食一些粗硬的东西,如玉米、生果、甚至是木屑、泥土之类,其原因不明,似乎与缺铁有关。
13、旅游者腹泻由蓝氏贾第鞭毛虫引起的腹泻,在旅游者中曾爆发流行。
14、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有关病媒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或发育到感染阶段后才能传播给新宿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
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
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主要概念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16.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17.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18.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19.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20.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21.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2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23.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24.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25.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26.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27.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28.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了免疫力,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被杀死,疟疾发作停止。
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残存的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大量繁殖,再次引起的发作称再燃,四种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29.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
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形成的休眠体复苏,进行裂体增值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复发。
只有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30.发热阈:疟疾的临床发作是由疟原虫的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所引起,而引起疟疾发作的原虫血症最低值称为发热阈数(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1、先天性免疫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1、异位寄生;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者其它: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
1.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请写出其致病阶段。
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有: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组织型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引起,间日疟原虫偶发)、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广州管圆线虫(成虫)。
2.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哪些请写出其感染阶段。
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日本血吸虫和钩虫,侵入皮肤的阶段分别为尾蚴和丝状蚴。
3.哪些寄生虫进入人体后有一定的游移过程似蚓蛔线虫、钩虫、日本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4.因输血不慎,可导致哪些寄生虫病的发生哪些寄生虫可输入人体,但却不会产生寄生虫病因输血不慎,可导致疟疾、黑热病和弓形虫病。
丝虫微丝蚴虽可输入人体,但在人体内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因而不会导致丝虫病。
5.能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杜氏利什曼原虫、刚地弓形虫、疟原虫、日本血吸虫。
6.因特殊的饮食习惯(生食或半生食)可感染哪些寄生虫为什么(1)因食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可感染链状带绦虫(因为猪肉内有囊尾蚴)、肥胖带绦虫(因牛肉内有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因蛙肉和蛇肉内有裂头蚴)、卫氏并殖吸虫(因猪肉、野猪肉内有幼虫)、旋毛形线虫(因动物肉内有囊包)、刚地弓形虫(因肉、蛋、奶中有滋养体、包囊或假包囊)。
(2)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可感染华枝睾吸虫(因淡水鱼、虾体内有囊蚴)。
(3)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蜊蛄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因石蟹、蜊蛄体内有囊蚴)。
(4)因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溪蟹可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因溪蟹体内有囊蚴)。
(5)因食生的(未洗干净)菱角、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可感染布氏姜片吸虫(因为这些水生植物表面有囊蚴)。
粪便:直接涂片法或沉淀饱和盐水浮聚法痰液检查幼虫粪便:直接涂片法或沉淀饱和盐水浮聚法粪便:直接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卵钩蚴培养法肛周物:透明胶纸拭子法棉签拭子法检卵或肛周检查成虫血液中微丝蚴检查;体液及尿液检查;活检;附:1.蠕虫中“曼氏迭宫绦虫、斯氏狸殖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犬、猫弓首线虫、巴西钩口线虫、棘颚口线虫、异尖线虫”可引起幼虫移行症2.蛔虫感染率居高不下的原因:①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②产卵量大③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④用未经处理的人粪做肥料和随地大便使虫卵污染土壤⑤疫区人群不良的卫生行为3.钩虫病慢性失血原因:①虫体吸血(量大)②血自消化道排出③咬附部位伤口渗血(量大)④更换咬附部位,原伤口渗血⑤组织血管损伤4. 线虫中蛔虫、钩虫、粪类圆线虫需要经肺移行5.引起腹泻的线虫:钩虫、鞭虫、粪类圆线虫、旋毛虫;6.幼虫经皮肤感染的线虫:钩虫、丝虫、粪类圆线虫;生活史为间接发育型的线虫:丝虫、旋毛虫、广州管圆线虫;7.灭鼠有助控制的线虫病:旋毛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8.蝇类、蟑螂可对蛔虫病起机械性传播直接涂片法(易漏检);水洗沉淀法集卵;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直接涂片法;沉淀集卵法(水洗自然沉淀法或离心沉淀法)直接涂片法沉淀集卵法;痰液检查虫卵;④摘下的皮下包块检查成虫、童虫直接涂片法;沉淀孵化法;定量透明发;哪些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感染性虫卵或四核包囊(1)感染性虫卵似蚓蛔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毛首鞭形线虫、微小膜壳绦虫、链状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2)四核包囊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
粪检检查孕节(子宫分支数);肛门拭子法查虫卵;寄生在人体肝、肺、脑、眼及皮下组织内的寄生虫各有哪些(1)寄生在肝脏的寄生虫有细粒棘球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2) 寄生在肺脏的寄生虫有卫氏并殖吸虫、细粒棘球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卡氏肺孢子虫。
(3) 寄生在脑部的寄生虫有卫氏并殖吸虫、细粒棘球绦虫、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溶组织内阿米巴。
(4) 寄生在眼部的寄生虫有链状带绦虫(囊尾蚴)、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结膜吸吮线虫(成虫)、蝇蛆。
(5)寄生在皮下组织内的寄生虫有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或成虫)。
作为病原体的医学节肢动物有哪些作为病原体的医学节肢动物有蝇蛆、疥螨、蠕形螨、尘螨。
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滋养体;粪便碘液涂片法检包囊;脓肿穿刺液涂片;阴道分泌物、尿液、前列腺液;生理盐水涂片法;涂片染色法;④培养法;粪便:急性期粪便检滋养体;慢性期成形粪便检包囊;小肠液检查、小肠活检脾、肝、骨髓穿刺涂片法;涂片法;培养法;④动物接种法附:⑴可引起脑部病变的原虫:恶性疟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刚地弓形虫;⑵引起腹泻的原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疟原虫;引起脾肿大的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⑶经口感染的原虫及其感染阶段:溶组织内阿米巴:成熟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刚地弓形虫:包囊、假包囊、卵囊;隐孢子虫:卵囊⑷中间宿主为人的原虫:疟原虫、刚地弓形虫⑸以二分裂法繁殖的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卡氏肺孢子虫⑹寄生与人肝的原虫致病阶段及其入侵途径:①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肠壁组织的滋养体随血行播散到肝组织②疟原虫,红内期疟原虫,子孢子随血流到肝细胞内发育繁殖(红外期)③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随受染巨噬细胞入肝内并侵入肝内巨噬细胞④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十二指肠内滋养体继续侵入肝胆管系统节肢动物学1、变态:节肢动物从卵发育至成虫,要经历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等的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2、危害:直接危害:骚扰、吸血;刺蛰,毒害;超敏反应;寄生间接危害: a、机械性传播: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仅起着携带、输送的作用,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或体表不发育或不繁殖,其形态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 b、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传播过程中,其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生长、发育与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或发育为感染阶段后才能传播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