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同步奥数培优 第二讲 认识多位数(排列组合一)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以及了解多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多位数的读写、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多位数的组成和应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的基本知识,对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多位数的读写和组成,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写多位数。

2.让学生了解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比较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的大小。

3.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能够分析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代表的意义。

4.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多位数的组成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多位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位数的图片、卡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多位数的练习题和应用题。

3.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回顾三位数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多位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并进行简单的多位数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和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多位数的认识和运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

2.培养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多位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的理解。

2.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3.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多位数的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和理解。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多位数的知识。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位数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游戏等。

2.教学道具:准备多位数的卡片、计数器等教学道具。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位数图片,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等,引导学生对多位数产生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见过这些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如“1000是一个四位数,它的位值分别是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能正确进行多位数的加减运算。

本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对于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以及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逐步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识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能正确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理解。

3.多位数的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多位数的加减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加减运算的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生活情境图片、数学游戏道具等。

3.学习用品: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多位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意义,掌握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大数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交流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和比较多位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

2.教学难点: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和黑板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位数的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多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探讨,分享彼此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规律。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多位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多位数》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以及能够进行多位数的简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能够正确读写一位数和两位数,但是对于多位数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多位数时,可能会存在对数位顺序的理解不清晰,对计数单位的概念模糊,以及对多位数的读写规则掌握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

2.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进行多位数的简单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理解。

2.多位数的读写规则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多位数的学习材料和卡片。

2.计数单位的学习材料和卡片。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位数,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多位数代表的具体数值。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通过具体的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多位数的认识和运算游戏。

每组学生轮流抽取卡片,卡片上有一位多位数和一个运算符号,学生需要迅速正确地完成运算并回答问题。

通过这种游戏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运算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以及能够进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为后续的多位数乘除法以及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单位数加减法,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多位数的读写和运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他们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进行扩展和应用。

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会影响他们对多位数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

2.让学生能够进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的理解。

3.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多位数的卡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多位数的概念。

展示一张购物小票,上面有一个多位数的价格,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读出这个多位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一起读写一个多位数。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多位数的卡片,让学生相互练习读写多位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多位数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第2讲-认识多位数(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苏教版

第2讲-认识多位数(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巩固提升)苏教版

第2讲认识多位数知识点一:认识整万数和整亿数1. 万级的计数单位和整万数的读写(1)万级的计数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万、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整万数的读写:整万数的读法:先去掉末尾的4个“0”,前面是多少就读多少,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整万数的写法:“万”字前面是多少就写多少,再在后面添4个“0”。

(3)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级从右到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从右到左依次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 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1)读法:读数时,万级和个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写法: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3.亿级的计数单位和整亿数的读写方法(1)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2)写整亿数时,“亿”字前面是多少就写多少,再在后面添上8个“0”;读整亿数时,亿级上的数是多少就读多少亿。

4.认识含有亿级的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5.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亿以上数的写法与亿以内数的写法相同,写数时,四位分一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用0占位。

知识点二:多位数的改写和比较数的大小1.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与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相同,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依次比较各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也可分级比较数的大小。

2.整万数的改写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个级的4个“0”的同时,加上“万”字。

3.整亿数的改写先画分级线,将个级和万级上的8个“0”去掉,换成一个“亿”字。

知识点三:近似数1.认识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找准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多位数整理与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

2. 使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能够灵活运用数位表进行多位数的拆分和组合。

3. 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2. 多位数的组成3. 运用多位数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多位数的组成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多位数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多位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教学(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a. 引导学生观察多位数的特征,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b. 通过举例,让学生学会多位数的读写,并强调读写时的注意事项。

c.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组成a. 通过数位表,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学会拆分和组合多位数。

b. 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数位表进行多位数的拆分和组合,加深对多位数组成的理解。

c.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多位数的组成知识。

(3)运用多位数解决实际问题a.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多位数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 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及应用。

4.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及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实例和练习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及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同步奥数培优 第二讲 认识多位数(排列组合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同步奥数培优  第二讲  认识多位数(排列组合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同步奥数培优第二讲认识多位数(排列组合一)【知识概述】: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做一件事时,有几类不同的方法,而每一类方法中,又有几种可能的做法,那么考虑完成这件事所有可能的做法,就要用加法原理的知识去解决。

同样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间题:就是做一件事情时,要分几步才能完成,而在完成每一步时,又有儿种不同的方法,要知道完成这件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就要用到乘法原理的知识去解决。

把两种方法灵活地运用,考虑顺序关系,称为排列问题,只考虑选出来,不需要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去思考,称为组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关知识。

例1:从1到99的所有自然数中,不含有数字4的自然数有多少个?练习一:1.1~100的自然数中,一共有多少个数字0?2.从1到99的所有自然数中,含有数字5的自然数有多少个?3.从1到99的所有自然数中,不含有数字2的自然数有多少个?例2:由数字0,1,2,3组成三位数,问: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练习二:1.用0,3,4,6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2.用1,3,5,2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3.用1,2,3,4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并且是双数?例3:用1,2,3,4,5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练习三:1.用数字3,4,5,6,7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2.用数字2,3,4,7,6可组成多少个个位上数字是6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3.从黄、红、绿、蓝、紫、橙色这6种不同颜色的小信号旗中,每次取3种不同颜色作为一种信号,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信号?例4:从1,3,4,6,8,9这六个数中,任意选取两个数作乘积,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练习四:1.从1,2,4,5,6,7这六个数中,任意选取两个数作乘积,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数字和是6的两位数总共有多少个?3.在两位整数中,十位数字小于个位数字的共有多少个?练习卷一、填空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能够正确地读写和比较多位数。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多位数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多位数运算和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整数》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地读写和比较一位数和两位数。

但是,对于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理解,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和比较多位数。

2.帮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能够用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来解释多位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的理解。

2.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2.实践活动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的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卡片:准备多位数的教学卡片,用于学生读写和比较多位数的学习。

3.练习题:准备多位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于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多位数的图片,引导学生对于多位数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介绍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教案)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第2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第2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第2课时(1)-四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读写多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来读写多位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来改写多位数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来求多位数的近似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2. 数位顺序表的应用3. 多位数的改写和近似数求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改写和近似数求法2. 教学难点:多位数的读写、改写和近似数求法的灵活运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整数的概念,引入多位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多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讲解多位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多位数是由几个数字组成的整数。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并强调数位顺序表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改写和近似数求法。

引导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提高解题效率。

4.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讲解和纠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多位数的读写、改写和近似数求法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数位顺序表,提高解题效率。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提高解题能力。

3.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多位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读写、改写多位数的能力。

3. 评价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求多位数近似数的能力。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扬州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扬州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扬州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多位数》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能正确读写多位数,并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多位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方法和基本的数位概念,但对多位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意义,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学生对数的计数单位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方法,能正确读写多位数。

2.使学生了解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多位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多位数的图片、计数单位图片等。

2.学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等。

3.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出现的多位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多位数。

2.提问:这些图片中有哪些多位数?它们是什么样子子的?呈现(10分钟)1.出示多位数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多位数的特点。

2.引导学生发现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操练(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多位数进行读写练习。

2.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评价。

巩固(10分钟)1.学生自主完成多位数的读写练习。

2.教师选取典型作品进行讲评,指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多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小结(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多位数的认识方法、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2.强调多位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家庭作业(5分钟)1.完成课后多位数的读写练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理解多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以及初步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原理。

本单元的内容多位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等,为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对数的读写、比较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多位数的概念、组成和位值原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多位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

2.让学生理解多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了解数的组成和位值原理。

3.培养学生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组成和位值原理。

3.多位数的比较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多位数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位数的图片、卡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复习《100以内的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多位数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

接着,教师介绍多位数的概念、数位顺序和位值原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多种练习题,让学生读写多位数,巩固对多位数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位值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比较商品的价格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多位数的认识。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2章 认识多位数 苏教版(含解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2章 认识多位数 苏教版(含解析)

苏教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2章认识多位数【知识点归纳总结】1. 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 万.省略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 亿.【经典例题】例:四川雅安地震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据不完全统计总额达1058181200元,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解:1058181200=105818.12万≈11亿.故答案为:105818.12;11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2. 整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经典例题】例:下面各数中,读两个零的数是()A、606000B、6060000C、6060606D、6060600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个选项中的数,然后分析选择.解:A、606000读作:六十万六千,一个零也不读出;B、6060000读作:六百零六万,读出一个零;C、6060606读作:六百零六万零六百零六,读出三个零;D、6060600读作:六百零六万零六百,读出两个零;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注意零的读法.【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在“7□509≈8万”中,□里最小能填()A.0B.4C.5D.92.如图是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的部分数据,把表中“广州”的数据,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正确的是()排名城市级别省/直辖市自治区外来人口(人)1上海直辖市上海96970002北京直辖市北京81000003深圳计划单列市广东80630004东莞地级市广东62520005广州省会城市广东5339000 A.533万B.534万C.5339万3.9□7303308≈10亿,□里可以填()A.0﹣4B.5﹣9C.0﹣94.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A.90820B.8804320C.50750030D.40304025.下面三个数中,读出两个零的数是()A.606060B.660006C.6006066.读60050900这个数时,能读出()个零.A.一B.两C.三D.四7.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后都是42万,其中()最接近42万.A.424005B.420099C.419920D.4189998.下面各数中一个0也不读的数是()A.204000600B.240006000C.204006000二.填空题(共7小题)9.要使8□9898000最接近9亿,□里填.10.把258000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是万;省略4854000000亿位后面的尾数是亿.11.50084000用“亿”作单位写作;2358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等于.12.85274852读作,往左数第二个5在万位,表示.13.在512的后面添上六个0后,这个数是位数,写作,读作.14.由8个百亿,6个千万和4个百组成的数写作;读作.15.4080025读作;五亿零三十万写作.三.判断题(共5小题)16.八十万零三十写作:800030.(判断对错)17.最大的九位数加上1就是一亿.(判断对错)18.把605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605万.(判断对错)19.准确数79万和近似数79万相比,近似数更大一些.(判断对错)20.3□6000≈40万,则□里可以填的数有5、6、7、8、9.(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1小题)21.找朋友.五.应用题(共4小题)22.一个整数的个级有3个0,都不读出来,“四舍五入”到万位的近似数是8万.这个整数可能是多少?23.如果在一则报道中,有一个数据约为5万,实际数据可能是多少?写出它的范围.24.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0人,在下图中找到这个数的大致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么来的?25.一个地区,城区有251045人,郊区游128465人,这个地区一共有多少万人?(先把两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再计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7□509≈8万,显然是用“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空格里最小可以填5.【解答】解:在7□509≈8万中,□里可以填5、6、7、8、9,最小的可以填5.故选:C.【点评】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2.【分析】根据题意,表中“广州”的数据是5339000,把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据此解答.【解答】解:表中“广州”的数据是5339000,5339000≈534万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3.【分析】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亿位后面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如果比5小,则用“四舍”法,如果比5大,则用“五入”法.省略尾数后同时写上亿字.【解答】解:9□7303308≈10亿,说明应该用的是“五入”法,所以□的数比4大,所以,□里可以填5~9.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亿位后面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省略尾数后同时写上“亿”字.4.【分析】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读出各数再作选择.【解答】解:A、90820读作:九万零八百二十,只读一个零;B、8804320读作:八百八十万四千三百二十,一个零也不读;C、50750030读作:五千零七十五万零三十,读出两个零;D、4030402读作:四百零三万零四百零二,读出三个零.故选:A.【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0的情况.5.【分析】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读出各数再作选择.【解答】解:A、606060读作:六十万六千零六十,读出一个零;B、660006读作:六十六万零六,读出一个零;C、600606读作:六十万零六百零六,读出两个零;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0的情况.6.【分析】先把这个数分级,按照每一级中间连续的“0”只读一个,末尾的0都不读,进行求解.【解答】解:60050900读作:六千零五万零九百,能读出两个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位数的读法,有0时:每一级中间连续的“0”只读一个,末尾的0都不读.7.【分析】计算出各选项中的准确数与近似数42万相差多少,进而选出最接近42万的数即可.【解答】解:42万=420000424005﹣420000=4005420099﹣420000=99420000﹣419920=80420000﹣418999=1001因为80<99<1001<4005,所以419920最接近42万.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计算出各选项中的准确数与近似数42万相差多少,进而问题得解.8.【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分别读出各数,然后根据各数读出0的个数进行选择.【解答】解:2 0400 0600 读作:二亿零四百万零六百(读两个0)2 4000 6000 读作:二亿四千万六千(不读0)2 0400 6000 读作:二亿零四百万六千(读一个0).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数中“0”的个数.二.填空题(共7小题)9.【分析】最接近9亿就是与9亿的差最小,分析可知,9位数8□9898000比9亿少,□在千万位所以□里的数要进一,所以要用“五入”法,□里最大应填9;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要使8□9898000最接近9亿,□填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注意最接近就是与近似数的差是最小的.10.【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解答】解:258000=25.8万4854000000≈49亿故答案为:25.8,4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11.【分析】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在数的后面带上“亿”字;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带上“万”字.【解答】解:50084000=0.50084亿;2358000≈236万.故答案为:0.50084亿,236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12.【分析】整数的读法,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的读法是: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此数的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解答】解:85274852读作八千五百二十七万四千八百五十二,往左数第二个5在百万位,表示5个百万;故答案为:八千五百二十七万四千八百五十二,百,5个百万.【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意义和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0或读错位的情况,又能清楚地看出每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13.【分析】在512的后面添上六个0后,就是一个九位数,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解答】解:在512的后面添上六个0后,这个数是九位数,写作:512000000512000000读作:五亿一千二百万.故答案为:九,512000000,五亿一千二百万.【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整数的读、写法,分级读、写或借助数位表读、写数能较好的避免读、写错数的情况,是常用的方法.14.【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解答】解:由8个百亿,6个千万和4个百组成的数写作80060000400;读作八百亿六千万零四百.故答案为:80060000400;八百亿六千万零四百.【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写法,分级读、写或借助数位表读、写数能较好的避免读、写错数的情况,是常用的方法,要熟练掌握.15.【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解答】解:408 0025读作:四百零八万零二十五;五亿零三十万写作:5 0030 0000.故答案为:四百零八万零二十五,5 0030 0000.【点评】此题是考查整数的读、写法,分级读、写或借助于数位顺序表读、写可阻止读、写错数的情况.三.判断题(共5小题)16.【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各数.【解答】解:八十万零三十写作:800030故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写法,分级写或借助数位表写数能较好的避免写错数的情况,是常用的方法,要熟练掌握.17.【分析】最大的九位数是999999999,999999999+1=1000000000,1000000000读作:十亿.【解答】解:最大的九位数加上1就是十亿,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明确最大的九位数999999999,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分析】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添写上“万”字.据此解答.【解答】解:6050000=605万.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19.【分析】根据四舍五入法,近似数79万可能比准确数79万大,也可能比79万小或者和79万相等,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近似数79万可能比准确数79万大,也可能比79万小或者和79万相等,所以准确数79万和近似数79万相比,不能确定.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以及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问题的应用,要熟练掌握.20.【分析】3□6000≈40万,千位上是6,显然是用“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里只能填9;据此解答.【解答】解:3□6000≈40万,千位上是6,显然是用“五入”法求出的近似数,所以□里只能填9;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四.操作题(共1小题)21.【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各数,再根据读出的数中零的个数连线.【解答】解:找朋友:【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数中0个数的情况.五.应用题(共4小题)2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是个五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的近似数是8万,如果是用“四舍”法,那么原来万位上是8,则千位上是1、2、3、4,其他各位上都是0;如果是用“五入”法,原来万位上是7,则千位上是5或6、7、8、9,其他各位上都是0,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万位上是8,千位上是1、2、3、4,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 0000、81000、8 2000、8 3000、8 4000;万位上是7,千位上是5、6、7、8、9,其他各位上都是0时,这个数是7 5000、7 6000、7 7000、7 8000、7 9000;答:一个整数个级有3个0都不读出来,四含五入到万位的近似数是8万,这个整数可能是8 1000、8 2000、8 3000、8 4000、7 5000、7 6000、7 7000、7 8000、7 90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求近似数.注意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是由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得到的.23.【分析】根据题意,一个数约5万,则根据四舍法,这个数的万位为5,千位则为4其余为9,如果是用五入法求得,则这个数万位为4,千位则为5,其余为0,即这个数最大为54999,最小为45000,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这个数最大为54999,最小为45000,在45000﹣54999之间.【点评】主要考查了整数近似数的求法,属于基础题.24.【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万到30万一共有9个大格,所以每个大格的单位大约是1万,由此找到233480所表示的点,233480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就是20万,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从20万到30万一共有9个大格,所以每个大格的单位大约是1万,由此找到233480所表示的点如下图:233480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就是20万.【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近似数的求法.25.【分析】先根据求近似数的方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求出近似数,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城区和郊区的人数相加即可.【解答】解:251045≈25万,128465≈13万25+13=38(万人)答:这个地区一共有38万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加法和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的知识点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的知识点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中关于认识多位数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识整万数:能够正确读写整万数,理解并掌握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 认识数位顺序表: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数位顺序表分为个级、万级和亿级。

3. 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万级包括万、十万、百万和千万,亿级包括亿、十亿、百亿和千亿。

4. 数级和数位:每一个数级包含四个数位,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是10。

5. 整万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万级的写法与个级的写法相同,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6. 整万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读法与个级的读法相同。

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多位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数概念,掌握整万数的读写技巧,提高数学素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教案

二 认识多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并掌握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会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能用大数目描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具体数量,用大数目描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具体数量,获得良好的数感;获得良好的数感;获得良好的数感;能有根有据、能有根有据、能有根有据、有条有条有理地思考和表达,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多位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题 认识整万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第1010——11页的例1,“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时间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基本目标 教学中充分利用算盘,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概念,认识记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独立地写一写、读读,从而初步理解整万数的意义和写法、读法。

提升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理解整万数的读写。

难点:理解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建立正确的数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课桌椅摆放示意图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过程二次备课 个别指导策略一、揭示课题二、启问导标1、读一读、读一读::456 2893 9030 6004 2、板书、板书: 5436: 5436提问提问:(1)6:(1)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表示什么(2)5436(2)5436它们分别在哪一位上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计数之间的进率是多少4、揭示课题。

看着这个题目,你想什么想了解的,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预设问题:三、自学调控四、反馈内化五、当堂训练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会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吗2、怎样表示整万数自学例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同步奥数培优第二讲认识多位数(排列组合一)
【知识概述】: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做一件事时,有几类不同的方法,而每一类方法中,又有几种可能的做法,那么考虑完成这件事所有可能的做法,就要用加法原理的知识去解决。

同样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间题:就是做一件事情时,要分几步才能完成,而在完成每一步时,又有儿种不同的方法,要知道完成这件事一共有多少种方法,就要用到乘法原理的知识去解决。

把两种方法灵活地运用,考虑顺序关系,称为排列问题,只考虑选出来,不需要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去思考,称为组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关知识。

例1:从1到99的所有自然数中,不含有数字4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练习一:
1.1~100的自然数中,一共有多少个数字0?
2.从1到99的所有自然数中,含有数字5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3.从1到99的所有自然数中,不含有数字2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例2:由数字0,1,2,3组成三位数,问: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练习二:
1.用0,3,4,6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2.用1,3,5,2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用1,2,3,4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并且是双数?
例3:用1,2,3,4,5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练习三:
1.用数字3,4,5,6,7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2.用数字2,3,4,7,6可组成多少个个位上数字是6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3.从黄、红、绿、蓝、紫、橙色这6种不同颜色的小信号旗中,每次取3种不同颜色作为一种信号,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例4:从1,3,4,6,8,9这六个数中,任意选取两个数作乘积,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练习四:
1.从1,2,4,5,6,7这六个数中,任意选取两个数作乘积,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数字和是6的两位数总共有多少个?
3.在两位整数中,十位数字小于个位数字的共有多少个?
练习卷
一、填空题。

1.从7,4,2,0四张数字卡片中,挑选三张排成三位数,能排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

2.从分别写有2,3,4,5的四张卡片中任取两张,作两个一位数乘法,有( )种不同的乘法算式,有( )个不同的积。

3.从1,2,3,4,5,6中选出三个不同的数,使得它们的和是偶数,共有( )种不同的选法。

4.用4,6,8能组成(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5.用4,6,0可组成(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6.用一个0、两个1、一个2共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四位数。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有7张卡片上写着数字2,3,4,5,6,7,8,从中抽出两张,组成的所有的两位数是奇数的个数是()。

A.21个
B.42个
C.24个
D.18个
2.恰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两位数有()。

A.10个
B.9个
C.99个
D.20个
三、解决问题。

1.取1,2,3,4四个数字,从小到大排成一行。

在这四个数字中间,任意插入乘号,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乘积?(最少插入一个乘号)
2.用3,4,7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小的三位数是多少?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
3.A,B,C三个自然数的乘积是6,求A,B,C三个自然数分别可能是几。

(A,B,C可以是不同的数,也可以是相同的数)
4.用9,8,3,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5.现有1克、2克、4克、8克、16克的砝码各一个,称东西时,砝码只能放在天平的一边,用这些砝码可以称出多少种不同的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