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背景抗生素选择

合集下载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耐药性防控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耐药性防控
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加强抗生素使用监测和 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行

推广抗生素替代疗法,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
加强抗生素耐药性监 测和研究,及时采取 措施应对耐药性问题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
建立抗菌药物 使用监测系统, 定期评估抗菌 药物使用情况
制定抗菌药物 使用指南,规 范抗菌药物使 用行为
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 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 等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对 万古霉素等抗生素具有
较强的耐药性
耐药性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耐药性导致抗生素治疗效 果下降,增加疾病传播风

耐药性导致抗生素滥用, 增加细菌耐药性进化速度
抗生素的联合使用与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抗 生素同时使用,可能产生不良 反应或降低疗效
联合使用的原则:根据病情、 病原体、药物特性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抗生素
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 生素同时使用,以增强疗效
配伍禁忌的原则:避免使用可 能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的
抗生素组合
联合使用和配伍禁忌的注意事 项:遵循医嘱,避免滥用抗生
耐药性的危害:耐药性的 产生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 下降,甚至无效,增加治 疗难度和成本,影响人类 健康和社会发展。
常见耐药菌种及其抗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 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
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 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具有
较强的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 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技术交流:各国之间 交流耐药性防控技术、 方法、经验等

抗生素使用原则2023版:临床指导

抗生素使用原则2023版:临床指导

抗生素使用原则2023版:临床指导
背景
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然而,由于过度和不当使用抗生素,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导致抗生素有效性下降。

因此,制定适当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对于保护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目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版的抗生素使用原则,以指导临床医生在抗生素治疗中作出决策。

原则
1. 临床判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仔细评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仅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或高度怀疑细菌感染时才应使用抗生素。

2. 抗生素选择: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患者的病原体和耐药
性情况、抗生素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应优先选
择窄谱抗生素,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

3. 抗生素剂量和疗程: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应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中的
推荐剂量和疗程,并避免过短或过长的疗程。

4. 联合用药:联合使用抗生素应慎重,并仅在特定情况下考虑,如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联合用药应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
和耐药性情况进行选择,并注意潜在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5. 抗生素预防性使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严格限制在符合指
南要求的情况下,并遵循推荐的剂量和疗程。

应避免滥用或不必要
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风险。

结论
抗生素使用原则的制定和遵守对于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减少抗生
素耐药性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应在临床判断的基础上,遵循本文档
提供的2023年版抗生素使用原则,以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最佳治疗效果。

细菌耐药趋势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策略

细菌耐药趋势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策略

细菌耐药趋势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策略细菌耐药是指细菌在抗生素使用不当或滥用的情况下产生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医疗领域造成了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细菌耐药的趋势,需要采取合理的策略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首先,了解细菌耐药的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细菌耐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类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在不断发展演变。

了解细菌耐药的变化趋势,可以根据不同的细菌耐药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的关键。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抗菌药物,不应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使用抗菌药物应遵循规定的疗程和剂量,不可随意中止或延长治疗时间。

及时完整地完成治疗疗程,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繁殖,减少细菌耐药的风险。

3.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应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和感染部位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根据细菌耐药的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联合用药方案来增加治疗效果。

4.保持用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应滥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不适用于所有的感染情况,对于一些非细菌感染或轻微感染,应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卫生、休息等。

另外,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和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策略。

通过监测细菌耐药的情况,可以及早发现细菌耐药的趋势和变化,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

此外,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卫生管理,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也可有效减少细菌耐药的风险。

综上所述,细菌耐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策略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只有通过了解细菌耐药的趋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耐药监测和控制,才能有效控制细菌耐药的发展,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医疗安全。

院感办检查常见问题解答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预防抗生素耐药性

院感办检查常见问题解答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预防抗生素耐药性

院感办检查常见问题解答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预防抗生素耐药性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院感办)检查常见问题解答一、抗生素耐药性的背景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增强,导致抗生素失去疗效的现象。

它是世界范围内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

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耐药性的产生,以下是针对抗生素预防使用的常见问题解答。

二、什么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为了避免感染的发生,给予未感染的患者或高感染风险人群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潜在感染的策略。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主要用于手术前后、器官移植、烧伤等感染高风险的病例。

三、为什么要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的目的是减少手术感染和其他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降低病患的罹患率和死亡率。

同时,它也能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有助于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扩散。

四、如何正确使用预防性抗生素?1.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性抗生素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感染风险因素选择,同时根据当地的药物敏感性监测数据进行选择。

2. 使用正确的剂量和时间:抗生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应根据预防性抗生素的具体指南和手术的特点来确定,遵守临床指南的推荐。

3. 注意给药时间: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应在手术开始前的适当时间内进行,以确保抗生素在手术开始时达到有效浓度。

4. 避免过度预防:避免在手术结束后过度延长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五、抗生素的副作用和不良事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虽然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但也可能引发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和不良事件。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

而过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耐药细菌感染的产生。

因此,在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医务人员应权衡利弊,遵守适当的使用时间和剂量。

六、如何评估预防性抗生素的效果?评估预防性抗生素的效果是了解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率、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指标来评估预防性抗生素的效果。

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现状与防控策略

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现状与防控策略

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现状与防控策略抗生素耐药性是当前全球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控策略。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防控策略。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现状(1)耐药性机制的研究: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揭示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多种机制。

比如,细菌通过改变药物靶标、降低细胞对药物的渗透性等方式来产生抗药性。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细菌耐药性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新型抗生素的发现:在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寻找新型的抗菌药物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重点。

科学家们通过对抗菌药物的筛选和修饰等方式,发现了一系列具有较高疗效的新型抗生素。

这些新药的研发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3)耐药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了解耐药细菌的流行规律对于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中耐药细菌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家们可以追踪疾病的传播途径、掌握耐药菌株的演变过程,并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抗生素耐药性的防控策略(1)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公众对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界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抗生素,防止滥用和过度使用。

(2)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医疗机构和医生应遵循临床治疗指南,合理用药,避免过度或错误使用抗生素。

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制止非法销售抗生素的行为。

(3)促进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鼓励科学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加大对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力度。

此外,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药物研发政策和激励措施,以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4)加强国际合作: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

各国可以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疫情和经验数据,共同研究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对策。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选择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抗菌药物的选择

开发新抗菌药越来越难
专家评论:最近25年来,FDA除批准利奈唑烷
外,基本上无新抗菌药问世。为此,我们要万分珍
惜目前临床正在使用、并很有效的抗菌药。(此药
2000年问市,目前己有2%∽3%肠球菌耐药) 。
JAMA 2001;285:601-605
现在十一页,总共一百一十页。
耐药性的严重性与复杂性
• 耐药的速度越来越快
现频率高达30%。一度被认为不治之症的结核病曾用
链霉素治愈,但近年来出现的对这些药物都产生耐药
性的结核分枝杆菌令人担忧。这些耐药菌成为临床医
生难以对付的“超级细菌”。
现在五页,总共一百一十页。
• 细菌耐药性变异的趋势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的耐药细菌的变迁有以下6个主要表现:

(1)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感染率增高;
1995年在临床发现的葡萄球菌有96%是耐药菌,1998
年60万耐药菌感染病人的医疗费增加370万美元。
• 国内的有关资料表明,1998年的MRSA出现频率比 1996
年高3倍,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ant Streptococcuspneu— moniae,PRSP)的出
假性耐药性:体外试验无活性而在体内有活性,如大
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肺炎杆菌对氨苄/舒巴坦;铜绿假单
孢菌对氨曲南可有假性耐药性;
交叉耐药性:耐药性在结构相似药物间传递所致。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一百一十页。
细菌耐药现状
-PRSP、MRSA/MRSE、VRE…
-ESBL、AMP-C、金属酶…
-MDR、TDR结核菌…
因来源于基因突变或获得新基因。
获得性耐药性:大多是抗微生物药物诱生,如MRSA,ESBLs,PRSP;

细菌耐药及抗生素的选择

细菌耐药及抗生素的选择
细菌耐药及抗生素的选择
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基础网 监测结果
▪ 2010年,全国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的医院129 家,共收集27380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 菌83195株(占30.38%)、革兰阴性菌 190613株(占69.62%)。
▪ 在全部标本中,10.49%标本来自门急诊患 者,89.51%来自于住院患者(其中9.87% 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耐药菌感染,重在预 防
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手上的污染细菌 医务人员可通过下列简单行为,造成手上污染10 2 ~
10 3个菌落: -将患者抬上床 -测量血压或脉搏 -接触患者的手 -协助患者在床上翻身 -接触患者的床单 -接触各种设备如床档、IV泵
医务人员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措施
▪ 手部清洁 -是预防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措施中最简单、唯一
★近期抗生素使用史是PRSP 携带的危险因素。 ★PRSP的治疗: ▪ 美国胸科协会(ATS)建议: ▪ 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MIC≤2mg/L,可选用头孢呋
新、大剂量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新喹 诺酮类抗生素; ▪ 如果MIC≥4mg/L,建议应用新喹诺酮类抗生素、万古 霉素或克林霉素。
▪ 新喹诺酮类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其 抗菌谱覆盖G+、G-和非典型病原体。
★菌种: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洛 菲不动杆菌等。
★治疗: 首选亚胺培南或氟喹诺酮类加阿米卡星;替
代药有头孢他定 。 耐碳青霉烯不动杆菌属引起的VAP可考虑采
用多粘菌素(colistin)治疗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治疗: ▪ 首选:复方新诺明。 ▪ 候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环丙沙
星。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发展的现状

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使用策略

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使用策略

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抗生素是目前治疗感染疾病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然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对抗生素的使用提出了巨大挑战。

多重耐药菌指的是对多种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

为了有效应对多重耐药菌的威胁,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策略势在必行。

一、加强监管和管理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使用策略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医疗机构对抗生素的监管和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并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应培训,提高其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抗生素使用符合规范,并及时纠正不当使用行为。

二、推广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是遏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手段。

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推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指南,避免无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也是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关键。

三、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多重耐药菌抗生素使用策略中的核心。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菌的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应遵循以下原则:1.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2.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以达到足够的疗效。

遵循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书,确保使用正确。

3. 禁止患者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合理的使用行为。

4. 防止抗生素滥用和过度使用,例如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只在必要情况下使用。

四、加强抗生素监测和研究监测多重耐药菌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抗生素耐药机制对制定科学的抗生素使用策略至关重要。

相关机构应加强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对不同地区和时期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及时发布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

此外,加强抗生素研发和新药筛选也是解决多重耐药菌问题的重要方法。

五、加强国际合作多重耐药菌的抗生素使用策略不仅需要国内各方共同努力,也需要国际合作。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分享经验,联合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南,共同应对多重耐药菌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才能更好地应对多重耐药菌的挑战。

常见耐药致病菌及抗菌药物选择

常见耐药致病菌及抗菌药物选择

常见耐药致病菌及抗菌药物选择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和肠球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MRSA全身性感染可选用糖肽类的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依药敏加用利福平、磷霉素等。

虽然糖肽类抗生素是抗MRSA最有效的药物,但随其广泛应用和不合理用药,已有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

半合成链阳菌素类新药Synercid(由喹奴普汀quinupristin 和达福普汀dafopristin两药以30:70比例混合而成)对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MRSA(包括耐万古霉素的MRSA)有较好疗效。

Ⅲ期临床试验表明对MRSA感染有效率达91%。

新研究的碳青霉烯类BO-3482抗MRSA活性与万古霉素相同;唑烷酮类新药Linezolid对MRSA 同样有效。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肠球菌是人和动物肠内的正常菌群,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菌血症、腹腔和尿道感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肠球菌由于其细胞壁坚厚,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有耐药。

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机制为细菌产生一种特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5),与青霉素亲合力降低而导致耐药,此种耐药性以屎肠球菌多见。

近年来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严重,特别是由于临床上大量使用万古霉素及其不合理用药,导致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出现。

肠球菌对糖肽类耐药主要是由于靶位改变,通过质粒和转座子将耐药基因从一种肠球菌染色体转移到另一种肠球菌染色体中。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VRE感染药物,普遍采用联合用药,如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磷霉素等。

根据VRE临床药敏试验,如对西林类耐药可选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磷霉素;如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可用替考拉宁+环丙沙星。

对于多重耐药菌株可选用抗菌新药如喹奴普汀/达福普汀(Quinupristin/Dalfoprision),此药对VRE有良好活性。

2023年抗生素临床应用新原则

2023年抗生素临床应用新原则

2023年抗生素临床应用新原则背景抗生素是医疗领域中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适当使用,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2023年将推出一系列新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原则,以确保抗生素的有效使用,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新原则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原体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不应随意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无菌性疾病或病毒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原体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不应随意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无菌性疾病或病毒感染。

2. 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医疗机构应制定并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这些指南应基于当地的耐药性数据和临床实践经验。

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医疗机构应制定并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这些指南应基于当地的耐药性数据和临床实践经验。

3. 加强抗生素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抗生素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收集和分析使用抗生素的数据,并定期报告给相关部门。

这有助于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

加强抗生素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抗生素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收集和分析使用抗生素的数据,并定期报告给相关部门。

这有助于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

4. 推广抗生素替代治疗:医生应积极探索抗生素替代治疗的方法,如免疫疗法、抗菌肽等,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性。

推广抗生素替代治疗:医生应积极探索抗生素替代治疗的方法,如免疫疗法、抗菌肽等,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性。

5. 加强患者教育:医生应向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关于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教育,包括抗生素的作用、适应症和副作用等信息。

患者应了解抗生素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感染,并且不应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加强患者教育:医生应向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关于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教育,包括抗生素的作用、适应症和副作用等信息。

患者应了解抗生素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感染,并且不应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耐药背景抗生素选择(舒普深2016)

耐药背景抗生素选择(舒普深2016)
碳青霉烯、替加环素有效后的替换
非 ESBLs 高危因素、社区非重症患者
MDR 非发酵菌

碳青霉烯耐药铜绿(CRPA)和不动(CRAB)
Mபைடு நூலகம்R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
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Souha S. Kanj, Mayo Clin Proc. • March 2011;86(3):250-259
治疗 CRE 感染的联合方案 —2014中国 XDR 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两药联合
1.
三药联合
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
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 替加环素+氨基糖苷类
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
P值 < 0.001 0.001 < 0.001 < 0.001
中心静脉内插管
机械通气 既往抗菌治疗
45 (49.5)
15 (16.5) 58 (63.7)
14 (15.4)
1 (1.1) 16 (17.6)
5.38 (2.67–10.86)
17.76 (2.29–137.59)
< 0.001
< 0.001 < 0.001
Klebsiella pneumoniae( 肺炎克雷伯菌) Closridium difficile(难辩梭菌) AcinetobacterBaumannii(鲍曼不动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 Enterobacteriaceae (肠杆菌科细菌) Enterobacter species( 肠杆菌属)
进 入 多 重 耐 药 菌 的 时 代 抗生素后时代
ESCAPE
中 国

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

针对这一挑战,世界各国和科研机构纷纷展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研究工作,以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背景、目前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研究背景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然而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种抗药性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抗菌治疗逐渐失去了效果,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困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抗菌药物耐药性引起的感染,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升至千万以上。

因此,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进展1. 抗菌药物耐药性机制的探索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细菌的基因组,深入探索了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机制。

他们发现,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携带耐药基因传递等途径,获得了对抗菌药物的抵抗力。

这一发现为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针对传统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型抗菌药物。

他们通过筛选天然产物、合成新化合物等方式,发现了一些具有抑菌作用的化合物,并进一步研究其抗菌机制和药效。

这些新型抗菌药物为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3. 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除了药物的研发,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也是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的重要方面。

研究表明,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科研人员通过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提高医生和公众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三、未来发展方向1. 多学科合作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需要牵涉到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因此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

通过共同研究和交流,可以加速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相关问题的解决。

2. 抗菌药物使用监控和数据共享建立全球范围的抗菌药物使用监控系统,并实现数据共享,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病原体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

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耐受抗生素的能力,尤其是在长期或不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使得抗生素失去了对细菌的杀菌作用。

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因为耐药性的细菌使得治疗感染疾病变得更加困难,并增加了医疗成本和死亡风险。

一、背景介绍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1.1 过度使用抗生素:长期滥用或不正确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抗生素在人类医疗和兽医领域的过度使用,以及在农业中广泛使用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都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1.2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过度开具抗生素处方或患者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抗生素在人体内的滥用。

同时,患者可能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不按要求的频率或剂量服药,或者提前停药,从而使得细菌病原体暴露在低剂量的抗生素中,促进了细菌耐药基因的选择和传递。

1.3 医院传播: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可以在医疗机构中传播,感染和传播细菌的病人可能加剧抗生素耐药性的扩散。

二、影响与危害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对个人、社会和全球卫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危害。

2.1 治疗难度加大: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将使得原本常规使用的抗生素无法发挥杀菌效果,导致感染和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大了医疗资源和费用的负担。

2.2 增加死亡风险:由于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感染,抗生素耐药性可能导致更多的疾病并发症和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约有7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相关感染。

2.3 经济负担增加:抗生素耐药性不仅会增加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还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治疗耐药性感染需要更昂贵的抗生素和治疗方式,同时也需要更长时间的医疗护理。

三、应对策略为了应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挑战,国际社会和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

3.1 加强医疗管理:各国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南和规范,并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机制。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的选择对于每一组菌群所推荐的抗菌药物都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体外试验结果也可以接受。

将药物分配到特定的试验或者报告组时考虑了临床疗效、耐药性的流行、尽可能减少耐药性的出现、考虑价格、药物的临床适应症等。

(安全性、有效性、医学经济学原则)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规定,抗生素测试分为A、B、C、U、O、I nv组A组是首选药物,属于最经济、效果最显著、最安全的抗生素,A组包括常规报告、首选试验的药物组合,以及一些对特定菌群的常规试验报告B组包括一些可以用于首选试验的药物。

但是,他们只是被选择性的报告,当A组同类药物都耐药时,可以选择B组。

或者需要扩展微生物覆盖范围时所选用的药物。

C组包括替代性或补充性抗菌药物,是在A组和B组药物都耐药时需要的备选抗生素,在下列情况下使用:对一个或者多个首选药耐药的地区流行菌株感染,对少见菌感染的治疗,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获得耐药性的检测资料。

U组为备选药,仅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疗。

O组可考虑选择,但其适应症或者适应范围不属于常规报告,Inv (临床研究性)未得到药物委员会的批准肠杆菌科抗生素的选择:A组: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B组:阿米卡星加酶抑制剂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C组: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洛林氯霉素四环素U组:磷霉素呋喃妥因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的选择A组: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B组: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吡肟C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不动杆菌属抗生素的选择:A组: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B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U组:四环素O组: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多粘菌素B加替沙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抗生素的选择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KB法没有折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KB法没有折点)洋葱伯克霍尔德君抗生素的选择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KB法没有折点)米诺环素氯霉素(KB法没有折点)其他非肠杆菌科细(包括假单胞菌属除铜绿、非苛养菌葡萄糖非发酵菌革兰阴性杆菌等)菌抗生素的选择(均为MIC法,KB法没有折点)A组: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B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C组: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氯霉素O组: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U组:四环素。

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选择

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选择

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选择
抗生素的种类与作用
抗生素的种类与作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 膨胀、破裂而死亡。 2.这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 一。 3.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一些细菌已经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需要开发新的 抗生素来应对。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
1.CRE是一种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抗性的肠杆菌科细菌。 2.CRE感染常发生在医疗机构中,且病死率较高。 3.治疗CRE感染需要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并进行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
常见的耐药性细菌
▪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1.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多种抗结核药物具有抗性,导致治 疗困难。 2.多重耐药结核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 生问题。 3.治疗多重耐药结核病需要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严 格的管理和监测。
抗生素使用现状与挑战
▪ 抗生素使用监管与政策
1.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2.推动医疗机构和畜牧业合理使用抗生素。 3.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 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减少误用、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 的关键措施。同时,推动医疗机构和畜牧业合理使用抗生素也需要加强监管和政策引导。此 外,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也是提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意识的重要途径。
新型抗生素的研究与开发
1.加大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投入,鼓励创新。 2.探索新的作用机制和靶点,开发新型抗生素。 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挑战。 面对细菌耐药性的挑战,加大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投入和鼓励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探索新的作 用机制和靶点也是开发新型抗生素的关键。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共同应对细菌耐药性挑战的必 要措施。

耐药性与抗生素使用的指南

耐药性与抗生素使用的指南
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很多广谱抗菌药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或作用很弱,主要 是抗菌药物不能通过外排泵进入细菌细胞内。
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如链霉素可与原核细胞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细菌获得耐药性后,其30S亚基的结构发生改变,链霉素 不能与其结合,细菌得以存活。
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某些细菌可通过主动流出系统的作用将药物从菌体内排出 ,导致细菌耐药。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
1 2 3
明确感染类型和病原体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 测明确感染类型和病原体,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
根据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 素,遵循权威机构发布的抗生素使用指南,选择 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避免在没有明确指征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减少 不必要的用药和过度使用,以降低耐药性的风险 。
政策协同与标准制定
加强各国在政策制定、法规协同和标 准制定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 耐药性问题的解决。
THANKS
感谢观看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PCR、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 术,检测病原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 。
数据收集与分析
01
02
03
Hale Waihona Puke 耐药性监测网络建立全国性的耐药性监测 网络,收集各级医疗机构 、实验室等上报的耐药性 数据。
数据标准化处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 整理和标准化处理,以便 进行后续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学、流行病学等 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 示耐药性的流行状况、影 响因素等。
耐药性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治疗失败
当细菌产生耐药性时,原本有 效的抗生素可能变得无效,导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背景与解决办法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背景与解决办法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背景与解决办法近年来,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抗生素是现代医学的伟大发明,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在长期的使用中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抗生素的历史背景、耐药性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抗生素的历史背景抗生素这一伟大的药物类别源于二战期间的偶然发现。

在1941年,亚历山大·弗洛伊德医生不慎将一枚含有青霉素菌的实验培养皿遗忘在一侧,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发现实验培养皿周围的细菌全都死亡。

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医学的发展方向,也为后来的抗生素研究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科学家们在抗生素的研发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从最早的青霉素到后来的链霉素、红霉素以及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成为了医生治疗感染疾病的主要武器。

然而,就在人们开始依赖抗生素以解决各种感染问题的同时,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

耐药性问题的成因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能力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1. 误用和滥用:抗生素的滥用是引起耐药性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些患者需求强烈,或者医生为了迎合患者期望,滥用抗生素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

此外,在一些地区,抗生素可以自由购买,没有严格的药物使用监管,导致大量不规范的使用,从而加剧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2. 长期使用压力: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也是耐药性问题的一个主要源头。

长期使用抗生素增加了细菌暴露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的机会,使得部分细菌产生抗药基因,在繁殖和传播中逐渐形成耐药细菌菌株。

3. 环境因素:抗生素还广泛应用于养殖业和农业领域,为动物预防和生长促进提供便利。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导致了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问题,进而增加了环境中抗生素耐药基因的传播。

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办法面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科学家、医生以及政府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一挑战: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遵循准确的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抗生素耐药性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耐药性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耐药性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以至于抗生素无法对其产生预期的治疗效果。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抗生素的功效和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正确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一、了解抗生素的作用与适用范围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了解不同种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适用范围。

抗生素可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因此正确的抗生素选择至关重要。

以青霉素为例,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杆菌感染,而对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较差。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需根据病原菌的类型和耐药性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二、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在患病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应咨询医生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药物,包括剂量和用药时长。

不要随意更改药物的剂量或停止使用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和加重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病原菌完全消除。

三、不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几种情况为滥用抗生素的典型表现:1. 自行使用抗生素:未经医生诊断和处方,擅自购买和使用抗生素。

这样做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用药选择和剂量,增加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

2. 非细菌感染时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

因此,如感冒、流感等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不应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免增加耐药性。

3.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未经明确医学指示,在手术前或感染风险较低的情况下,滥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这样做可能会削弱人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加耐药性的风险。

四、加强个人卫生和预防感染正确的个人卫生和预防感染措施有助于减少细菌感染,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1. 频繁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进食前、接触病人后、接触动物后和使用洗手间后。

洗手有助于防止细菌传播和感染。

2. 避免接触污染源:避免接触致病细菌或病毒的环境,如污水、垃圾和动物粪便。

耐药肠杆菌的抗生素治疗(2022版欧洲指南)

耐药肠杆菌的抗生素治疗(2022版欧洲指南)

耐药肠杆菌的抗生素治疗(2022版欧洲指南) 2021年12月,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学会(ESCMID)发布了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治疗指南。

本文针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和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菌的靶向抗生素治疗提出指导建议,关于耐药肠杆菌的抗生素治疗,指南主要有以下推荐意见。

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肠杆菌(GCephRE)对于3GCephRE引起的血行感染(BSI)和严重感染患者,推荐应用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作为靶向治疗。

(强推荐,证据等级中等)对于3GCephRE引起的BSI且不存在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可应用厄他培南代替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

(有条件推荐,证据等级中等)对于3GCephRE引起的低危、非重症感染患者,考虑抗生素管理,推荐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喹诺酮类药物(有条件推荐,证据等级中等/良好实践声明)。

考虑应用复方新诺明治疗非严重性复杂尿路感染(cUTI)(良好实践声明)。

对于不存在脓毒性休克的cUTI患者,有条件推荐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体外活性)进行短期治疗((有条件推荐,证据等级中等/良好实践声明),或静脉注射磷霉素(强推荐,证据等级高)。

对于所有3GCephRE感染者,一旦患者病情稳定,应逐步减少碳青霉烯类药物应用,基于分离菌株的易感性,应用旧的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BLBLIs) 、喹诺酮类药物、复方新诺明或其他抗生素。

(良好实践声明,专家意见)对于3GCephRE引起的感染,不推荐应用替加环素。

(强推荐,证据等级极低)在所有3GCephRE感染者中,新型BLBLIs是广泛耐药菌的储备抗生素,因此出于抗生素管理方面的考虑,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治疗3GCephRE引起的感染。

(良好实践声明,专家意见)不推荐应用头霉素类抗生素(如头孢西丁、头孢美唑、氟氧头孢)和头孢吡肟治疗3GCephRE感染。

(有条件推荐,证据等级极低)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替莫西林和美西林,用于3GCephRE感染患者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注意到是,头霉素类易诱导细菌产生诱导(AmpC酶),从而出现 耐药。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均耐药,即使体外试验对某些青霉素 类、头孢菌 素敏感,临床上也应视为耐药,原则上不选用。
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选择的思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刘 进
抗生素:辉辉的历史!
In 1999, Time magazine named Fleming one of the 100 Most Important People of the 20th Century
抗生素:辉辉的历史!难堪的未来!?
在已上市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中,以头孢 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抗菌作用较强。
当细菌产生大量 β内酰胺酶时,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 剂复方的抗菌活性也会降低。
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6月24日第94卷第24期
针对产 ESBL 肠杆菌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地位
• 轻中度感染:可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需加大剂量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2g/3g,q8h;
当今对 MDR 肠杆菌科临床有效抗生素的认识
NDM-1

氟喹诺酮类 头霉素类 头孢他啶、头孢吡肟 酶抑制剂复合剂 碳青霉烯类 氨基糖苷类
替加环素
Pitout JDD. Drugs 2010; 70 (3): 313-333
2014
2014
我国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碳青霉烯类对产 ESBLs 细菌敏感性很高,临床疗效显著, 在严重感染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可选择碳青 霉烯类抗菌药物。
抗生素后时代
中 国
2010
2012
2014
2030
2014 年 CHINET 耐药监测主要菌种分布
2014 年浙医二院临床分离细菌排名表
MDR 肠杆菌科细菌 及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肺克 大肠
ESBLs 为肠杆菌科当前最主要的耐药机制
➢ CTX-M-15对头孢他啶的催化能力明显增加,产CTX-M-15菌株对 头孢他啶高度耐药
大多临床医生倾向于运用碳青霉烯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 产 ESBLs 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但迄今尚无确切临床研究 证明。
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6月24日第94卷第24期
我国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药物可首选用于产 ESBLs 细菌所致的轻度至中度感染,但由于对产 ESBLs 细菌感染 的临床疗效不够理想,故对产 ESBLs 细菌严重感染的患者, 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q6h • 其他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不推荐使用
AJIC, Vol. 36 No. 4 Supplement 2013: S83
我国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其他抗菌药物 氨基糖苷类可作为产 ESBLs 细菌严重感染时的联合用药之一。 喹诺酮类可用于治疗产 ESBLs 细菌引起的轻、中度尿路感染。 头霉素类抗菌活性并不很强,可以作为产 ESBLs 细菌的次选药物,需
➢ 研究显示,与其他产CTX-M菌株相比,产CTX-M-15大肠埃希菌 更容易对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增加治疗困难
肠杆菌中产 ESBLs 菌株检出率呈高水平稳定
2005-2013年CHINET耐药监测结果显示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高
1、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5. 2、汪复.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年;8(1):1-9. 3、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5-333. 4、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5):321-330. 5、汪复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010;10(5):325-334. 6、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30. 7、胡付品,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5):321-330. 8、汪复 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21-330.
风险(RR:1.85 95%CI:1.39-2.47,P<0.001)
死亡风险因素(RR)
一项对纳入16项相关的研究,对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菌血症等重症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和延 迟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结果的影响的荟萃分析
A. Vasudevan et al. Journal of Glob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2013(1)123–130.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627-1631
近 10 年中国 CTX-M 型占ESBLs 所有基因型的 70%以上。CTX-M15型 ESBLs 比例明显上升。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3 Aug;57(8):4010-8.
产 ESBLs 肠杆菌科细菌重症感染显著增加死亡
社区感染产 ESBLs 细菌的比例
研究作者(年份)
产ESBLs大肠埃希菌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
(%)
(%)
Hayakawa K et al (2013)
10.9
-
Ling TK et al (2006)
16
17
Hawser SP et012)
-
38.8
赵德军 等(2008)
13.5
-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3 Aug;57(8):4010-8.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6 Jan;50(1):374-8.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9 Aug;53(8):3280-4.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2):113-119
产 ESBL 肠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 既往抗菌治疗(尤其是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治疗) ✓ 医院获得性感染 ✓ 住院时间>14天 ✓ 入住ICU ✓ 插管(包括胃造口术/经鼻胃管、尿路插管、中心静脉插管) ✓ 机械通气
Kang CI et al. Ann Hematol. 2012 Jan;91(1):115-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