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仁 ppt课件
《论语》——论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情景导入
“仁”是君子人格的核心内容,《论语》20篇, 谈论“仁”的有58章,用“仁”字109次。
说说你对“仁”的理解?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交流:“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 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 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 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 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 学。
• 孔子认为,“仁”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主观有求仁 之心,仁即随我而至。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些都说明:仁要靠身体力行,时时处处尽己力量,一 点一滴地去做。长期坚持去做,就能修身达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说文解字
《说文》释为“从人,从二”,《礼记》郑玄 注释说为 “仁”是“相人偶”之意,即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樊迟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
孝悌,仁之根本
如何实践“仁”?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仁应当受“礼”的制约,应按照“礼”的规范来实行仁。
克己复礼 实践仁道的方法
孔子论仁ppt课件
△
28
巧言令色,鲜矣仁。
.
△
29
乡 愿 , 德 之 贼 也。
.
D
30
知者乐水,仁者 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
31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
32
子夏曰:博学而 笃志,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
.
△实现“仁”的途径D
33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 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人 由已,而由人乎哉!
.
21
△“仁”的制度基础:孝与 礼
.
22
有 子 曰 : 其 为 人 也 孝 悌 , 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 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 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 之本与!
.
23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 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 问之。”曰:“恭,宽,信,敏, 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 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 人。”
38
樊 迟 问 仁 : 仁 者 先 难而后获,可谓仁 矣。
.
△
39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 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己,不亦远乎?
.
△
40
志士仁人,无求 生以害仁,有杀 身以成仁。
.
41பைடு நூலகம்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儒者 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 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 禮,列夫婦長幼之别,不可易 也。
.
5
西周的政治模式:仁政礼治, 君圣,臣贤,民心 周礼: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 包括典章,制度,仪节,习俗
.
6
社会价值观的核心: 仁
.
仁
《论语 当仁,不让于师》ppt课件(41页)
孔子是否做了不正当的事是一回事,别 人是否相信孔子的清白是另一回事。尤其是 作为一个教人做君子的老师如果不能证明自 己没有做不正当的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 事情。 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避嫌的说法, 即“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孔子在无 奈之下只能用赌咒发誓来为自己表白,这也 无形中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不好的习惯方式。 我觉得我们自己应该远离用赌咒发誓的方式 来取信于人,也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赌咒 发誓的人。
这一段写子贡面 对叔孙武叔的诋毁, 运用比喻、对比的手 法,理直气壮地表达 了自己的观点,表现 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 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 仰的感情。
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 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 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 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 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 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如之何其可及也?”
这一段写子贡 面对陈子禽的挑拨, 运用比喻、排比的 手法,生动形象地 描绘了孔子的才德, 婉转表达对孔子的 无限敬仰之情。
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 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 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 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 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 忽然却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 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力, 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 得无路可走。”
注释:
1、南子:卫灵公夫人,淫 乱放荡,名声不好。当时把 持着朝政。
2、“说”通“悦”,高兴。
论语简介PPT课件
4
二.《论语》中的“仁”
1、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 ➢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 的友爱。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 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 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10
三.“仁”与“礼”的关系
➢孔子以“复礼”、“正名”作为他的救世方略,但他决不是盲目的复古 主义者。孔子从旧有的周礼中阐发出“仁”的精神,同时又把这一新精 神灌注在“礼”的旧形式中。 一、 礼的形式离不开仁的精神,仁是质而礼是文,没有质的文只是虚 文,不仁之人虽行礼乐,则更显其虚伪而已。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仁”是孔子及其 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其道德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它是人们处理各种道德关系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贯穿于儒 家伦理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也鲜明地、集中地体现着孔子及其家伦理思 想的本质和特点,其他的道德规范以及具体道德关系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 都是这个基本原则的补充、展开和具体表现。
下论 以孔子及其弟子致力于行道的思考、实践、心态为中心
首先是《先进篇》,此为下论提纲。孔子与弟子共同行道,本篇涉及诸多弟子, 展示了孔门之万千气象。
接下来三篇,《颜渊篇》、《子路篇》、《宪问篇》以孔子早期三大弟子为篇目。 颜渊最为孔子器重,故以颜渊为首。颜渊德行最出色,故本篇主要讨论政治的基本 原则。子路在孔门属政事科,本篇主要讨论行政原理。原宪也是德行出众的弟子, 故《原宪篇》篇讨论士君子的政治和行政伦理问题。
论语八则ppt课件
CHAPTER 02
论语八则解读
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总结词
学习与复习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这一则强调了学习后及时复习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复习,人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理 解,从而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则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总结词
友情与交往的喜悦
详细描述
这一则表达了与远方朋友相聚的 喜悦。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 友情是一种珍贵的情感,与朋友 的相聚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学思结合
论语八则强调学与思的结合,教导我 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总结,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事求是
孔子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告诫我们 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主观臆断、 不轻信盲从。
创新思维
论语八则鼓励创新思维,要求我们要 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提出新观点 、新方法。
终身学习
孔子提倡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导我们 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适应不断 变化的世界。
坚韧不拔
论语八则强调自我反省,要求我们经常审 视自己的言行,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以 达到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
孔子提倡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导我们要有 毅力、有恒心,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以 实现个人目标。
对人际关系处理的启示
尊重他人
论语八则强调尊重他人,教导 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尊重 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建立和谐
则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总结词
心态平和与自我修养
详细描述
这一则强调了保持心态平和的重要性。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 ,不应当心生怨气,而是应该以君子的风度处世,保持内心 的平静和冷静。这种自我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
则四:吾日三省吾身
总结词
《论语全文及释义》课件
阐述做人的基本原则
详细描述
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主要讲述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何对待父母、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对待君主等。
为政篇
总结词
讲述政治理想和道德规范
详细描述
为政篇主要讲述了孔子的政治理 想和道德规范,强调了君子的品 德和行为,以及如何通过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理想社会。
八佾篇
详细描述
公冶长篇主要讲述了人才评价和治世 之道,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强调 了人才的重要性和治世的智慧。
03 《论语》全文释义
CHAPTER
学而篇释义
总结词
学而篇是《论语》的首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
详细描述
学而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提升个人素质和智慧的必经之路。同时,该篇 还提出了做人应具备的品德,如孝顺、诚实、友善等,认为这些都是成为优秀人才必备
文化传承的载体
人类文明的瑰宝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具有重要意义。
《论语》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 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瑰宝,对世界文化 产生了广泛影响。
智慧的结晶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思想的智慧 结晶,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世 之道。
05 《论语》的现代应用
感和忠诚度。
团队协作
孔子提倡的“和为贵”思想有助 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关系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战略决策
孔子的智慧对于企业战略决策具 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在面 临重大抉择时,企业可以借鉴“ 三思而后行”的原则,审慎思考
,避免盲目决策。
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修身养性
通过学习《论语》,个人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 境界,培养谦逊、宽容、自律等品质,更好地面对生活中 的挑战和困难。
论语简介PPT课件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 仁(2),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 恶(2)人。”
6
3、总称,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 敏、惠等内容.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 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4
二.《论语》中的“仁”
1、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 ➢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 的友爱。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 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 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仁”是孔子及其 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其道德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它是人们处理各种道德关系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贯穿于儒 家伦理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也鲜明地、集中地体现着孔子及其家伦理思 想的本质和特点,其他的道德规范以及具体道德关系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 都是这个基本原则的补充、展开和具体表现。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 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 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 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教育教学】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当仁不让于师PPT课件
•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 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 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 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 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夫子如果得国而为 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 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 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 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是十分荣 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我怎么能赶得 上他呢?”
• 【评析】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 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 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 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 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 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 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选段九
教育教学通用PPT
【教育教学】 【教学课件】【教育培训】【课文教育】【课文教学】
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Fra bibliotek必谦让.选段一
• 【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 “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 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 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多(1)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 (1)多: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
选段十二
• 【原文】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 天丧予!”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 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 呀!”
选段十三
• 【原文】 颜渊死,子哭之恸(1)。从者曰: “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2)人之为恸 而谁为?” 【注释】 (1)恸:哀伤过度,过于悲痛。 (2)夫:音f,指示代词,此处指颜渊。
《论语》与儒家仁学说PPT课件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作者并非一人,而是由孔子弟子及 再传弟子经过多代人的努力,最终整理成书。这一过程发生在春 秋战国时期,当时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 涌现,文化繁荣一时。在此背景下,儒家学派逐渐形成,并推出 了其代表性经典《论语》。
《论语》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总结词
《论语》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对话,内 容涉及政治、伦理、哲学等多个领域。其结构较为松 散,但逻辑清晰,孔子的仁学思想贯穿始终。
孔子强调智的重要性,认为 人们应该运用智慧去实现仁 的目标,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和发展。
孔子认为智是实现仁目标的 重要手段和工具,人们应该 运用智慧去实现仁的目标, 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智也是提升个人修养 和境界的重要途径。
04
现代意义与价值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道德建设
儒家仁学强调道德修养,有助 于现代社会道德建设,提升社 会文明程度。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行记录,阐述了儒家仁学说的基本理念和实践 方法,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儒家仁学说在历史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 际关系和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社 会,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我们 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践行儒家仁学说,以应对 挑战和解决问题。
家庭和谐
儒家仁学提倡孝道和家庭和睦 ,有助于现代家庭关系的和谐 与稳定。
社会责任
儒家仁学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 任和义务,鼓励现代人积极参 与社会公益事业。
对个人品德的影响
01
02
03
修身养性
儒家仁学提倡修身养性, 有助于个人品德的提升和 人格的完善。
谦逊有礼
儒家仁学强调谦逊有礼, 有助于培养个人的谦虚和 尊重他人的品质。
论语中的「仁」与「礼46页PPT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论语》导读第三讲————仁(共53张PPT)
从之,其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万
百
世
代
师
馨
表
香
道
德
贯
配
古
天
今
地
5
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 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
育才德, 桃李三千
.
2019/11/19
6
一、孔子其人
2019/11/19
名著导读《论语》
13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论语》中的“仁”字共出现109次, 这里是“仁”第一次出现。
—— 孔子的仁
《论语》中的“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 含义宽泛:
一是孔子倡导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道德准则;
二是指具有仁德的人,即仁人; 三是指仁爱之政,即仁政; 四同于“人”。
仁的根本——孝弟
学而篇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 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评析】 钱穆先生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译为只要能 做到这样,便见天下全归我心之仁。
我们可以理解为“克己复礼”是进入仁境的充分必要条件,故 “仁”为道德境界。
“仁”可指仁心施政。
子路篇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 政。”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满乡村的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满乡村的人都厌恶、 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是满乡 村的好人都喜欢他,满乡村的坏人都厌恶他。”
《孔子论仁》课件
“”孔子论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战国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中心思想是“仁”,政治上提倡“德治”•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国家为忠,对朋友为信•他与弟子之间言行被收录在《论语》一书中。
•《论语》:一部语录体散文作品。
课文理解《述而》第30章•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欲:想要•斯:那么,就(连词)•至:到翻译:•孔子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心里想要仁,仁德就会来到了。
解释:•孔子认为,“仁”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中,所以他才说“仁,离我们不远”。
•怎样才算仁?•工作认真、态度温和等都算是“仁”•这里的“仁”指的是孔子理想中,人的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仁。
《颜渊》第1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克制、约束自己•一日:一旦•归:称赞•己:自己翻译:颜渊问怎么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依照礼法言行,就是仁了。
一旦这样做,天下人都服从(称赞)你这个仁人。
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还能靠人?”颜渊曰:“请问其目。
”•目:具体的条目、细节•颜渊说:“请问具体的行仁细节。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非:不是•非礼:不符合礼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回:指颜渊。
•敏:聪敏•事:从事、照着去做•语:话•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着(您的)这些话去做吧!”思考:•在这里,孔子强调“仁”难不难执行呢?•一个人能不能执行“仁”,不在于能不能或难不难,而在于他本身要不要。
•这里的“仁”指的是人的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仁”《雍也》第30章•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博施:给很多恩惠•济众:救济众人•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够给百姓许多恩惠,又能救济众人,他算怎么样呢?可以说他是仁人吗?”•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孝治天下 • 孝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 孝是“无违” • 孝是尊重与传承
四、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论语》开头就讲三种乐:“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 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并把“乐”作为 “知”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 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在“知”的问题上, 知之、好之、乐之三种 由浅入深的境界, 亦是由社会性向自然性转 化的过程, 用《老子》的话来表述就是“人 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论语》论“仁”
勇 仁知
——
《 者 者者
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语
子 罕
不 惧
不不 忧惑
》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 不惧。”
--《论语·子罕》 1. 【译文】
2.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
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
惧。”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泰伯》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 向远大,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 巨而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 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罢休.不 是很遥远吗?”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
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 zhì,同“智”;(2)乐,古音yào,喜 爱的意思。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 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 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 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所 谓人心都是肉长
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 自己 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 我们常开 展的“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 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
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 不是忠恕之道的体 现呢’?
三、孝悌为仁之本
--《论语·八佾》
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 之心,礼仪对他有什么用呢?做 人,没有仁爱之心,音乐对他有 什么用呢?”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孔子说:“不懂天命,不可 以成为君子;不懂礼义,不能立足 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是非,不 能了解别人。
题的两个方面,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 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 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 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 人飞黄 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 待人忠心的意思。
•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 “其恕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 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
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 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 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 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 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 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 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 《论语》始终。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 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 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 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 原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
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 语·卫灵公》) 曾参问同一个问题。“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 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 也?’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
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
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 诸?......”
“爱人”就是“泛爱众”,即博爱,“博施于民而能济 众”即是为广大民众谋福利。
二、推己及人
“忠恕”是“仁”的外显 • 如何实行“仁”?孔子谈“仁”很注重推己及人。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 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孔子曰:“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 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 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 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曾子曰:“土不可以不弘毅,任 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论语》20篇,谈 论“仁”的有58章,用“仁”字109次。“仁”字 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释为“从人,从二”, 古人造这个字,半边是“人”字,半边是“二”字 (指复数、多数),《礼记》郑玄注认为“仁”是 “相人偶”之意,即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 系。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仁学也可以说是一种人 际关系学。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 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 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 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 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 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 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仁又是孔子最高的理想人格,人的道德情操修 养的最高境界。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仁学又是道 德论。
在天下推行“仁”,是孔子的最高理想。一 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仁”的境界,被称作“仁 人”,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人;“天下归仁”,人人 都具有“仁”的道德情操,那便是天下为公,世界 大同。
一、仁者爱人
1、什么是“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2、“爱人“指的是爱什么样的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