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新型肥料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沈

合集下载

新型肥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新型肥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新型肥料国内外研究现状世界化肥的生产和使用历经3次变革。

20世纪60年代之前,生产的化肥多为单质低浓度肥料;60至80年代,发达国家发展高浓度化肥和复合肥;最近20年,发达国家开始重点研究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料、功能性肥料,成为新型肥料研究与发展的热点。

1、缓/控释肥料缓/控释肥料最大的特点是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简化施肥技术,实现一次性施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要,肥料损失少,利用率高,环境友好。

世界各国都逐步认识到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是研究新型缓/控释肥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欧洲、以色列等发达国家都将研究重点有科学施肥技术转向新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制,力求从改变化肥自身的特性来大幅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缓/控释肥料被誉为21世纪肥料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目前,缓/控释肥料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包膜型缓/控释肥料主要是在肥料颗粒表层包被上控制养分释放的包膜材料,调节养分释放。

1957年,美国首先研究硫包尿素,1961年TVA在1~7k g/h 装置上进行了包硫尿素(SCU)小试,1978年在美建成10t/h SCU的示范生产厂。

此间,又进行了包硫氯化钾(SCK)、包硫磷酸二胺(SCP)的研究。

硫包尿素仍是当前美国主导产品。

美国也是第一个商品化生产树脂包膜肥料的国家。

1967年在加利弗尼亚生产出醇酸树脂包膜肥料Os mo co te,成为当今世界著名控释肥料品牌。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包膜控释肥料,70年代后,以研究热塑料型树脂聚稀烃包膜肥料为重点,简称POCF工艺,通过调节PE与EVA的比例,并以无机填料为开孔剂,可制得40天至360天释放期的薄膜控释肥料。

开发可降解的聚合物包膜材料及研究之具有不同养分释放模式的肥料代表了包膜肥的研究方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色列、德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印度等国也相继进行了包膜型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尝试用聚合物、草炭、木质素、石蜡、无机营养材料等包裹尿素等,制成缓/控释肥料。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肥料。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和途径、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展望进行综述。

国内外的微生物肥料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筛选和开发、对微生物菌剂的研究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

国内研究则主要包括对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和鉴定、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性研究等。

国内外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主要包括筛选、鉴定和应用性研究。

筛选方法主要有传统筛选和分子筛选两种方法。

传统筛选即通过培养基和生理生化指标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而分子筛选则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鉴定方法主要有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

应用性研究则是对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

然后,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主要是以菌剂的形式添加到土壤或种子表面,通过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的结合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微生物肥料具有增强植物抗逆能力、提高植物养分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环境等优点。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广泛。

未来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展望主要包括菌种研发、应用技术研究和市场推广三个方面。

菌种研发是未来微生物肥料发展的基础,需要进一步筛选出适合不同农业生产条件和作物需求的菌种。

应用技术研究则是对微生物肥料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索和改进。

市场推广则是将微生物肥料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未来的发展展望主要是优化菌种研发、提高应用技术、推动市场应用等方面。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将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新型肥料的开发进展及应用前景

新型肥料的开发进展及应用前景

新型肥料的开发进展及应用前景[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近期国内最新研制的生物酶活化磷肥、硝基腐植酸生态肥、多肽尿素、双酶尿素、水溶性肥料等5种新型肥料的开发进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肥料进展前景我国农业已进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阶段,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各种新型肥料正在迅速发展,正曰益得到市场认可。

从肥料品种到产业格局的角度,发展新型肥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在化肥产业调整大力发展新型肥料的机遇之下,新型肥料有望突破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

产业必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以下介绍国内近期生物酶活化磷肥、硝基腐植酸生态肥、多肽尿素、双酶尿素,水溶性肥料等一些最新研制品种的开发及应用情况。

1.生物酶活化磷肥生物酶活化剂是在生物酶解磷菌的基础上,加入了促进磷分解的活性有机物而制取的高效活化剂,生物酶活化剂与磷矿粉均勻混合后,即可生产生物酶活化磷肥,成为一种新型的低碳环保肥料产品。

生物酶活化技术的研制成功顺应了全球性的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突破了国内外的经典技术框架,在常温常压的温度条件下即可生产活化磷肥,这与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强酸、高温煅烧等激烈反应条件有很大区别。

与钙镁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磷铵相比,生物酶活化磷肥水溶性磷动态释放特性非常明显,靠需求拉动释放,从而大大提高磷的利用率。

是一种长效缓释的肥料。

这种活化态肥料不仅在生产环节具有节碳低能效果,而且在使用环节也有节碳环保效果。

2.硝基腐植酸生态肥21世纪是绿色革命时代,开发及生产绿色生态肥料至关重要,近年来,经过众多的科研机构和腐植酸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利用腐植酸类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化肥肥效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腐植酸在农业上的科学合理应用及腐植酸产品开发与生产,是我国发展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切实可行的途径。

实践表明,腐植酸生产的复合肥在提高化肥利用率,改良土壤,增加作物的抗逆性能和改善农产品质方面的作用逐步受到人们重视,腐植酸绿色生态肥以实现农作物目标产量的同时追求肥料投入的最经济为目的,彻底改变传统肥料配伍观念、施肥应用模式,被称为是第三代化肥。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微生物肥料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通过利用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加速植物生长,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土壤结构的新型生态农业技术。

本文将介绍近几年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在中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技术和研究体系,主要集中在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微生物活性的测定、以及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等方面。

具体研究表现为:1.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和制备微生物菌剂是微生物肥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产生、筛选和制备技术直接关系到微生物肥料品质和效果。

目前,国内的微生物肥料研究中,已研发出多种微生物菌剂,如磷酸溶杆菌、吸盘菌和木霉菌等,用于提高植物的吸收能力和提高土壤肥力。

2.微生物活性的测定微生物肥料的活性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国内研究人员主要从微生物数量、代谢指标和生长特征等方面入手,对微生物肥料活性的测定进行了大量研究。

3.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是微生物肥料研究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实验室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微生物肥料在不同作物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以及微生物肥料在作物生长、抗病能力上的影响等。

在国外,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比国内更为广泛和深入,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微生物菌剂筛选体系,目前主要采用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群落的提取分离技术,筛选出新的微生物菌剂。

同时,一些国家也在研究菌剂加工工艺,以提高微生物菌剂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国外的微生物肥料研究关注微生物菌剂的菌群和菌群功能方面,研究者将重点关注神经系统和代谢产物等因素对微生物肥料活性的影响,以定量评估微生物菌剂的效果。

国外微生物肥料应用研究更为系统和全面,包括不同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效率比较、作物生长过程中菌群的动态变化以及微生物肥料的长效性等方面。

同时,也在研究微生物养分利用的促进因素,以提高微生物肥料的效果。

国内外新型肥料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教材

国内外新型肥料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教材

中国控释肥料研究--普及阶段及其成果
“九五”、“十五”是我国控释肥料研究普及阶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周建民研究员)
➢中国农业大学
(曹一平等教授)
➢沈阳生态研究所
(武志杰研究员)
➢华南农业大学
(樊小林教授)
➢中国农业科学院
(赵秉强研究员)
➢山东农业大学
(张 民教授)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徐秋明研究员)
二、新型肥料--包膜控释肥的研究历史
在20世纪30~40年代,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化合成缓释氮素产品,如:CDU、IBDU 、UF)在欧洲和美国得到了长足发展,之后的60、70年代,对颗粒肥料进行包裹 形成包囊肥料(包膜肥料)的技术开始广泛兴起,一般认为1961年美国的TVA研 制成功的硫衣尿素是包膜肥料研究的开端。Boller和Graver在1961年申请了主张 使用环氧/聚酯系统树脂包膜复合肥料的专利,专利申请者是美国的ADM公司, Sierra Chemical Company采用这些专利,注册商标名称为“Osmocote ™”并很快 变为“The Foundation for Plant Nutrition™”的控释肥料,“Osmocote ™”的商标 于1993年被美国The Scotts Miracle-Gro Company购买。Stansbury等人在1964年 申请的专利中描述了使用沥青和微晶石蜡(23wt%)和CaCO3包裹(NH4 )2SO4而 成的缓释肥料。1974年日本窒素公司在美国申请的专利中详细介绍了生产聚烯烃 包衣肥料的方法,并开发了商品名称为“Meister™”的控释肥料,1987年Moor发明 了“耐磨控释肥料”的方法,他们利用水溶性的含氨基的肥料作为核心,利用氨基 的亲核作用和一些含亲电基团的化合物反应结合,形成聚合物包膜层。1988年以 色列的Blank使用一些高粘性不饱和油和低粘性不饱和油,用转动盘设备进行反 应交接成膜。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微生物肥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提高土壤养分和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特点。

国内外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农业生产和土壤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对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的进展和展望进行综述。

一、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制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活动,降解有机物质并释放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一种肥料。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养分利用率: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分解,释放出氮、磷、钾等养分,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2. 抑制土壤病原菌:一些微生物肥料中的益生菌可以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降低土壤病害发生的几率。

3. 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产生植物生长素等植物生长促进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4. 改善土壤结构: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二、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在国内,微生物肥料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微生物种类的筛选和应用:国内研究人员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筛选出了一些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微生物,并将其应用于微生物肥料的生产中。

(2)微生物肥料的制备工艺:国内研究人员针对微生物肥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3)微生物肥料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国内一些农业生产基地已经开始尝试微生物肥料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微生物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国外一些农业生产发达国家已经将微生物肥料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研究。

1. 加强微生物肥料种类和功能的研究: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型微生物肥料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发掘更多的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改善土壤肥力的微生物种类。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微生物肥料是一种以微生物为主要活性成分,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料,是一种经过科学发酵制成的高效肥料。

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的进展和展望出发,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微生物肥料根据活性微生物的不同种类和功能,可以分为固氮菌肥、磷酸菌肥、枯草芽孢杆菌肥、硝化细菌肥和枯草芽孢菌肥等。

这些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发挥较好的营养促生作用,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固氮菌肥主要包括根瘤菌肥和自由生活固氮菌肥,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氨态氮,从而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氮源。

磷酸菌肥则通过溶解土壤中的磷酸盐,提供植物所需的有效磷,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枯草芽孢杆菌肥主要是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的产孢囊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硝化细菌肥和枯草芽孢菌肥则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硝化过程,提高土壤中的氮素利用效率,从而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氮源。

二、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1.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微生物肥料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效果方面。

在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工艺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者主要从菌种筛选、发酵工艺、添加剂配方、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在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者主要从不同的土壤、气候和作物条件下,对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效果进行研究,以探索微生物肥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佳应用方法和用量。

当前,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制、微生物肥料的配方和配套技术、微生物肥料的市场应用等方面。

在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方面,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对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资源进行筛选,结合基因工程技术,挖掘和改良高效微生物菌种,以提高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效率和功效。

世界肥料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世界肥料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世界肥料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简介: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输入因素,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世界肥料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一、世界肥料产量与消费量现状肥料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对全球粮食供应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据统计,世界肥料产量和消费量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持续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 2019年全球肥料产量约为2.2亿吨,消费量约为2.3亿吨。

二、发展现状1. 主要肥料类型主要肥料类型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

氮肥在全球肥料产量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50%。

磷肥和钾肥分别占据约25%和15%的市场份额。

2.主要生产国家中国、美国、印度和巴西是全球最大的肥料生产国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肥料生产和消费国家,其肥料产量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

3.市场份额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肥料消费趋势不断增长。

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盟等的肥料消费相对稳定。

4.可持续农业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农业和环境友好农业的关注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逐渐增加。

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对肥料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肥料的研发和生产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例如,精确施肥技术可以根据土壤和植物需求提供精准的肥料供应,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未来趋势分析1. 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肥料的使用将在未来继续增长,以满足粮食需求的增长。

2.可持续肥料的需求人们对可持续农业的关注和对环境友好的要求日益增加,将促使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等可持续肥料的需求增加。

这些肥料可以提供养分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肥料施用技术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将在肥料施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远程传感器和智能化设备将能够帮助农民根据土壤和作物的需求进行精确施肥。

这将节约肥料使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1.国内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微生物肥料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不同类型的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一定固氮、腐解矿物质、解磷等功能。

相比化肥,微生物肥料对土壤和环境都更友好。

在中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农业界和科研界的重视。

通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土壤进行调理,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活性有机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目前,国内的微生物肥料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包括固氮菌肥料、磷解菌肥料、微生物有机肥等。

国外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同样也在不断深入。

在国外,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具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更是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对微生物的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培育出对土壤有益的微生物菌种,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目前,国外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对土壤矿质元素的促进作用、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降解作用等方面。

二、微生物肥料研究存在的问题1.目前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和效果评价还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微生物肥料具有多种功能,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具体表现仍需进一步详细研究。

2.微生物肥料在生产和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待解决。

比如复合微生物制剂的研发还较为薄弱,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技术还有待提高。

3.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问题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不同土壤和作物的适应性、应用方法和用量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

三、未来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展望1.加强对微生物肥料作用机理的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态功能和代谢途径,为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提供更加深入和准确的理论指导。

2.加强对复合微生物制剂的研发。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和筛选更多种类的有益微生物,并进行有效组合和配比,提高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产品质量。

新型化肥的发展趋势

新型化肥的发展趋势

新型化肥的发展趋势
新型化肥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绿色环保:在过去,传统化肥的使用经常导致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新型化肥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如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这些新型化肥具有较低的环境风险和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

2. 高效节能:新型化肥的研究和应用将越来越注重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例如,通过改进肥料的制备工艺,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或者开发出具有长效释放、缓释等功能的化肥,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减少施肥次数。

3. 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型化肥将越来越智能化。

例如,结合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测,为农民提供精准的施肥建议;或者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云平台,实现肥料的远程管理和控制,提高施肥的精准度和效率。

4. 综合利用资源:新型化肥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综合利用资源,实现循环经济。

例如,通过废弃物的转化和提取,开发出具有植物养分的有机肥料;或者通过农业废弃物的生物降解和转化,获取有机物质和肥料,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5. 低毒无害:新型化肥的发展趋势是降低毒性和害性,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例如,研发安全无害的肥料配方和制备工艺,减少对人体的损害;或者开发
出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友好的化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说,新型化肥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绿色环保、高效节能、智能化、综合利用资源和低毒无害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并保护生态环境。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近年来,随着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肥料受到了广泛关注。

微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的活性代谢产物,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同时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等特点。

本文将对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1.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微生物肥料源自于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资源,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具有促进作物生长的微生物菌株,如固氮菌、溶磷菌、溶钾菌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利用其活性代谢产物促进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

2.技术手段的提升: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技术也进行了改进。

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传统发酵、固态发酵、液体发酵等不同工艺,使得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更加规模化和工业化。

3.效果的验证和推广:国内外许多实验证明,微生物肥料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例如,部分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适应干旱或盐碱环境。

这些实验证明了微生物肥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肥料的展望:1.定制化配方的研发: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存在差异,微生物肥料的研发需要将其与不同作物的需求相结合。

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不同作物开展微生物菌株的优选和定制化配方的设计,实现对特定作物的最优化种植。

2.生态农业的应用:微生物肥料在生态农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可以结合有机肥、生物修复等技术,构建生态农业系统。

微生物肥料可以发挥其优势,保护土壤生态系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高效制剂的开发:微生物肥料的存储和使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存活率低、存储稳定性差等。

下一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开发高效制剂,如微生物菌剂的凝胶包埋、微生物菌种的固定化等,以提高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效果和存储稳定性。

综上所述,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微生物肥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肥料,其通过利用微生物促进植物吸收营养、增强植物抗逆性等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国内外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成果,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1.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微生物肥料主要包括生物有机肥、微生物发酵肥和微生物菌剂三大类。

生物有机肥是通过将有机物质进行腐熟发酵,形成稳定的有机质,并且具有微生物活性的一种肥料。

微生物发酵肥是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发酵,产生高品质的有机质,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和肥效。

微生物菌剂则是直接利用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种,如产氮菌、磷解葡菌等,来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和抗逆性。

2.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方法微生物肥料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定量分析、酶活性测定、肥料效应试验等几种常见方法。

微生物定量分析是通过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来评价微生物肥料的效果。

酶活性测定则是通过检测土壤中的酶活性来评价微生物肥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肥料效应试验则是通过田间试验或者盆栽试验来评价微生物肥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 国内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在国内,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一方面,国内的一些农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对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和制备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例如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和发酵条件,提高微生物肥料的品质和效果。

也有一些研究着重于微生物肥料的机理研究,探讨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具体促进作用和作用机制。

1. 发掘新的微生物资源未来的微生物肥料研究将更多地关注于微生物的功能特性和应用价值,包括寻找新的微生物菌株、发掘微生物菌种的多样性和功能性。

只有深入挖掘微生物资源,才能为微生物肥料的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2. 优化微生物肥料的配方和工艺微生物肥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对微生物肥料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微生物肥料是指利用各种有效微生物或微生物组合制成的一类新型肥料,其主要成分为各种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等微生物,是一种生物肥料。

近年来,微生物肥料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本文将对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展望未来微生物肥料的发展趋势。

国内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目前已经研发出多种藻类和微生物菌剂,包括植物生长促进菌剂、生物氮肥、生物磷肥和微生物有机肥等。

在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菌剂的筛选和培养微生物肥料的菌剂可以通过自然采集和人工筛选两种方式获得。

其中自然采集是在野外进行采集,人工筛选是通过室内实验筛选出最适合的肥料菌。

研究人员利用不同的培养基,筛选出了多种有益菌剂,如利用局部土壤中的菌株搭配传统肥料,可大幅度提高果树生长和产量。

(二)微生物肥料的配方和应用微生物肥料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合理的配方和应用可以使肥效更加显著。

研究人员在微生物肥料中应用了多种益生菌,这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

此外,针对不同作物的需求,也对配方进行了调整和改良。

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量越来越大。

在水稻栽培中,研究人员利用微生物肥料进行施肥,可以增加水稻的生长速度,提高稻谷的产量。

在果树栽培中,微生物肥料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微生物有机肥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并防止土壤侵蚀和地下水污染。

国外研究人员在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和培养方面经验丰富。

在真菌领域,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黑曲霉、黄杆菌等微生物菌剂,在保障作物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黄质菌等一些植物生长促进菌也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国外的微生物肥料应用技术很成熟,对菌剂的应用方法、施肥时间和剂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动态管理及多元化水平措施的组合应用下,微生物肥料对提高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效果更为明显。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微生物肥料是指通过应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新型肥料。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加,微生物肥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的进展和展望进行综述。

国内的微生物肥料研究主要集中在增效菌和固氮菌两个方面。

增效菌主要是一些能够固氮、溶磷、溶钾等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能够通过与植物的共生关系来提供养分,改善土壤肥力。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增效菌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肥力有明显的效果。

比如研究表明,施用具有固氮能力的根瘤菌对豆科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施用溶磷菌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作物吸收磷的能力。

还有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混合使用多种增效菌,可以进一步发挥肥料效果,提高作物产量。

国外的微生物肥料研究相对较早,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方面,国外已经有很多商业化的微生物菌剂上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方面,国外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菌株的配比和培养条件,可以获得具有更高活性和更好效果的微生物菌种。

在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技术方面,国外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施肥方式和时间,可以实现微生物肥料的最大效果。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微生物肥料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积累,下面将从微生物肥料的类型、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微生物肥料的类型。

微生物肥料主要包括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菌剂是指通过培养和纯化得到的具有一定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株,如固氮菌、溶磷菌等。

微生物菌剂可以通过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活性,提高土壤的肥力。

而微生物有机肥则是将微生物与有机废弃物混合堆肥而成的肥料,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特点。

其次是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

在国内,微生物肥料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及优化培养条件方面,通过筛选和改良微生物菌株,提高固氮、溶磷、溶钾和分解有机物等功能能力。

国内还开展了微生物菌剂与化肥的复合利用研究,通过微生物菌剂与化肥的协同作用,提高施肥效果。

国外的研究则相对较早,并且研究内容较为广泛。

除了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和优化外,国外还开展了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技术研究,如微生物菌剂的包埋技术、封闭式微生物菌剂的应用等。

国外还注重微生物有机肥的研究,通过不同的混合比例和堆肥工艺,提高微生物菌剂和有机废弃物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微生物有机肥的效果。

微生物肥料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比国外,国内在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和优化、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微生物有机肥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和优化技术,加强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技术研究,深入研究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制,并加强微生物有机肥的研究,以提高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国内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开展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工作。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应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微生物肥料生产和应用体系。

目前国内微生物肥料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生物肥料的种类与优化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优良的微生物菌株,不断开发新型微生物肥料。

例如,利用劳草根部寄生菌进行发酵制备的劳草菌肥,通过连续培养和优化剂配方的改良,优化了制备工艺和杀菌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

(2)微生物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研究表明,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增加植物根系活性,促进植物抗旱、抗病性能等。

例如,秸秆堆肥中添加的拮抗性细菌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优质细菌的数量,从而促进玉米生长。

(3)微生物肥料的实际应用效果。

研究表明,微生物肥料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可能存在差异,但相比传统肥料,微生物肥料仍然具有显著的优势。

例如,菌肥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土壤盐渍化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1)微生物肥料种类的开发。

发达国家已经研究和开发出了多种微生物肥料,如固氮菌肥、燕麦植物促生细菌肥、茶叶发酵菌肥等。

(2)微生物肥料对作物的影响。

国外研究表明,不同微生物菌株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

例如,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有助于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同时,微生物肥料还可以提高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效率,从而减少肥料的用量。

(3)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

国外研究发现,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通过纳米技术和生物入侵技术制备微观和介观范围的微生物肥料,能够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和抗性能。

展望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我们可以预计微生物肥料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仍然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同时加强微生物肥料和传统肥料的比较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微生物肥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优缺点,并以此指导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研究进展及展望微生物肥料是指以微生物为主要活性成分的一类肥料。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视,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迅速,已成为肥料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来介绍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国内方面,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优化,二是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技术研究。

在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优化方面,国内研究人员通过传统的培养方法和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鉴定出了许多具有高效解磷、固氮和促生特性的微生物菌种。

在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国内研究人员开展了土壤固氮和有机肥利用的微生物肥料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例如,利用豆科植物与固氮菌共生的特点,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固氮微生物肥料,可以显著提高豆科植物的固氮效率。

此外,国内研究人员还研发了一种能够促进植物抗逆性和生长的微生物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展望未来,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一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优化将更加高效和精确。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的转型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技术将更加多样化和可持续。

例如,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质,可以生产出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肥料,以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此外,利用微生物菌株的多样性和生理功能,可以开发出一系列适应特定环境和农业需求的微生物肥料产品,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选择。

综上所述,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迅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未来,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将继续深入和广泛,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多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4-国内外新型肥料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沈)

4-国内外新型肥料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沈)

-15.81 18.84 20.21
-13.55 9.51 8.18
19.56 32.97 25.14
赵秉强等,2010
有机-无机复合(混)肥的生产
中国有机肥进行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 50、60年代,技术特点是总结农民传统经验,完 善有机肥积、制、保、用技术。研究重点,一是 高温堆肥的发酵条件,二是厩肥的积制方法,三 是沤制和草塘泥制有机肥。70、80年代,研究重 点一是沼气发酵,二是对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施用的肥料效应进行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90年 代之后,研究的重点在有机肥腐熟和有机-无机生 产工艺技术研究。
二、新型肥料之一缓/控释肥
缓/控释肥料生产消费情况
Region United states* Western Europ** Japan*** China Canada
1983 202,000 7,600 44,000
1995 356,000 8,700 119,000
2000 2004 414,300 108,200 92,600 569,000 120,900 97,000 200,000
二、新型肥料--包膜控释肥的研究历史
随后日本的Fujita在1991年以聚乙烯基醋酸纤维素为主要材料的可降解膜; 1992年美国的Thompson等人使用氯化聚偏二乙烯橡胶 作为主要包膜 材料, 并开发为现在的“Osmocate™”的控释肥料。Detrick于1993年、 1994年和1999年在开发了使用聚合二甘醇3,4-三乙酸胺多元等聚合物 或化合物包裹硫衣尿素的方法和设备 ,使用这些技术生产的控释肥料 包括“Polyon™”和“TriKote™”等品牌 。Goertz等人2000年的专利 中描述了二环戊二烯同一些醇酸树脂(比如亚麻油、大豆油)聚合成 膜生产树脂包膜肥料的方法 。2001年日本Hirano等人通过在聚乙烯材 料中添加填充剂的办法,发明了具有“S”型释放特性的热塑性聚烯烃 包膜尿素的生产方法,该研究成果标志聚合物包膜肥料技术迈上了一 个新的台阶 .2000年Geiger等人利用多元醇于肥料氮素中的氨基结合, 然后用异氰酸盐与多元醇反应成膜,之后包裹有机蜡,这样的方法使 包膜肥料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包膜肥料的大量应用成为可能, 该专利由Agrium所有,该公司开发的“ESN™”是使用这项技术生产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缓控释肥料的研究--探索阶段及其成果
缓控释肥料的探索阶段处于20世纪60年代至“十 五”计划以前。 主要成果如下:
1)20世纪60~70年代中科院南土所李庆逵院士主持的长 效碳铵。
2)1973年,辽宁盘锦农科所研制的沥青石蜡包膜碳铵 等。
3)1985年郑州大学工学院许秀成等人利用钙镁磷肥包 裹尿素,以氮磷泥浆为粘结剂,制得具有适度缓效的包 裹型复合肥料。
产品
技术特征
Osmocote®
淳酸树脂技术
ESN®
反应层包膜工艺
Plantacote®
树脂包膜
Basecote®
聚烯烃包膜
Multicote®
脂肪酸处理树脂包膜
Nutricote®
聚烯烃包膜
Kingenta, Susagri 聚烯烃包膜
Hanfeng, luxecote 硫包衣、肥包肥
包膜控释肥料生产工艺研究进展评述
高氮 (315kg/ha)
18.84 20.21
赵秉强等,2010
有机物料 (A)
-13.55
9.51
8.18
有机无机复混 (AU)
19.56
32.97
25.14
有机-无机复合(混)肥的生产
中国有机肥进行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 50、60年代,技术特点是总结农民传统经验,完 善有机肥积、制、保、用技术。研究重点,一是 高温堆肥的发酵条件,二是厩肥的积制方法,三 是沤制和草塘泥制有机肥。70、80年代,研究重 点一是沼气发酵,二是对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施用的肥料效应进行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90年 代之后,研究的重点在有机肥腐熟和有机-无机生 产工艺技术研究。
——等多所大学和科研所的科技工作者 ——承担了国家和地方的控释肥料研制课题
中国控释肥的研究突破-十一五期间
标 志:“十一五”国家科技部立项“新型高效肥料 创制”的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控释包膜技术研究”
(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 南京土壤所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农科院 施可丰、首创、隆源
“树脂包膜控释肥料关 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 (技术集成及产业化)
中国控释肥料研究--普及阶段及其成果
“九五”、“十五”是我国控释肥料研究普及阶段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周建民研究员)
中国农业大学
(曹一平等教授)
沈阳生态研究所
(武志杰研究员)
华南农业大学
(樊小林教授)
中国农业科学院(赵秉强研究员)来自东农业大学(张 民教授)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徐秋明研究员)
研究历史:膜材随整个科技进步在演变: 硫磺 树脂 肥包肥 聚乙烯
聚氨酯
乳液
硫包衣尿素
无机包裹肥料
聚合物包膜肥 料
稳定性肥料
有机无机复混肥
无溶剂表面 反应包膜技 术和工艺
特点
聚氨酯 2-4%包膜数量
植物油
固化剂
助剂 表面反应
控释肥料 CRF
原位反应成膜示意图
二、新型肥料之一缓/控释肥
缓/控释肥料生产消费情况
脲酶抑制剂——延缓尿素的水解
硝化抑制剂——抑制铵态氮(尿素水解产物)转化成硝态氮
在雨水比较少,淋失损失少和无大水漫灌的条件下能更好的
发挥效果。
NH3
N2O/NO/N
脲酶 抑制剂
硝化 抑制剂
尿素
NH4+
NO3-
尿基复肥
控制水解
控制硝化
减少挥发
减少淋失
硫包衣尿素(SCU/PSCU)技术和工艺
夹层(钾肥、微肥、调节剂、农药)
核芯(尿素、硝铵、磷铵、氯化铵)
包裹层(钙镁磷肥、磷矿部分酸化、 二阶金属磷酸铵钾盐)FCMP
研究机构-郑州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乐喜施
二、新型肥料之一有机-无机复合肥
50--60年代,技术特点是总结农民传统经验,完善有机肥积、 制、保、用技术。研究重点,一是高温堆肥的发酵条件, 二是厩肥的积制方法,三是沤制和草塘泥制有机肥。70— 80年代,研究重点一是沼气发酵,二是对有机肥与无机肥 相结合施用的肥料效应进行了大量应用基础研究。80年代 末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形势和方式发生料很大的变化。研 究的重点,一是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二是工厂化处理畜禽 粪便和农业加工企业生产的废弃物生产商品化有机无机复 合肥技术。 特别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实施,对有机 肥的理论和应用起到了积极 的推进作用。
二、新型肥料--包膜控释肥的研究历史
随后日本的Fujita在1991年以聚乙烯基醋酸纤维素为主要材料的可降解膜; 1992年美国的Thompson等人使用氯化聚偏二乙烯橡胶 作为主要包膜 材料, 并开发为现在的“Osmocate™”的控释肥料。Detrick于1993年、 1994年和1999年在开发了使用聚合二甘醇3,4-三乙酸胺多元等聚合物 或化合物包裹硫衣尿素的方法和设备 ,使用这些技术生产的控释肥料 包括“Polyon™”和“TriKote™”等品牌 。Goertz等人2000年的专利 中描述了二环戊二烯同一些醇酸树脂(比如亚麻油、大豆油)聚合成 膜生产树脂包膜肥料的方法 。2001年日本Hirano等人通过在聚乙烯材 料中添加填充剂的办法,发明了具有“S”型释放特性的热塑性聚烯烃 包膜尿素的生产方法,该研究成果标志聚合物包膜肥料技术迈上了一 个新的台阶 .2000年Geiger等人利用多元醇于肥料氮素中的氨基结合, 然后用异氰酸盐与多元醇反应成膜,之后包裹有机蜡,这样的方法使 包膜肥料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使得包膜肥料的大量应用成为可能, 该专利由Agrium所有,该公司开发的“ESN™”是使用这项技术生产 的。
缓/控释肥在国内的应用
缓释肥料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今天经历了探索起 步(20世纪80年代)、初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和 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
脲醛类肥料, 20
酶抑制稳定性 肥料, 60
肥料包裹肥 料, 35
脲醛类肥料, 10
树脂包衣肥 料, 55
酶抑制稳定 性肥料, 20
089339-005
新型肥料的发展进程
089339-005
新型肥料的界定
1. 是否能够提高传统化肥的性能、功能和效率 2. 肥料的理化性质是否改变,提高了产品的商品性 3. 生产工艺水平是否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4. 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5. 是否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 6.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特征,对土壤不会造成伤害
亚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亚硝态氮(NO2-)
由于脲甲醛不溶于水,所以在土壤中不易淋失,而被贮备 在土壤中,当条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和有利于植物生长时
,脲甲醛即可进入微生物分解和氮素释放过程。
主要企业—住商
稳定性肥料养分释放机理
稳定性肥料指添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或同时添加者两
种抑制剂的尿素或复混肥料。
Region
1983
1995
2000 2004
2006
2010
United states*
202,000 356,000 414,300 569,000 590,000 600,000
Western Europ**
Japan*** China Canada Total
7,600 44,000
253,600
国内外新型肥料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沈兵
2011-3-15
089339-005
汇报提纲
一、新型肥料的定义 二、主要新型肥料研究应用现状 三、新型肥料研究方向 四、新型肥料的几点思考
089339-005
一、新型肥料的定义:
为了与传统化肥相区别,把改性化肥、含微生物菌 剂的有机肥、添加功能制剂的有机或无机复混肥称 为新型肥料。因此可以这样定义:以能提供植物矿 质养分的物质为基础,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转化 作用,使其土壤和作物的营养功能得到增强的物质 叫新型肥料(新型肥料是指那些以提高养分利用效 率或改善养分利用条件为主要功效,而作为商品肥 料出售的物质)。新型肥料的含义超出了传统肥料 的范畴,是肥料家族中不断出现的新成员、新类型、 新品种,其内涵是动态发展的,它是肥料产业创新 发展的原动力。
有机-无机复合(混)肥的生产
对于有机无机肥的生产,难度要比单纯的有机 肥或无机肥难度大,两者的物性结合是难点,有机 物的添加如果超过30%,产品的强度下降,水分容 易超标,造成存储过程中无机肥料溶出,产品易结 块和粉化。
TVA 法 改良TVA 法 CIL 法 凝结包裹工艺 喷动床工艺 PCSCU 法 • 技术关键:将硫磺熔融后,在高压下喷涂在预热处理的
尿素表面,然后再在其表面喷涂蜡质或聚合物,密封硫 磺包裹产生的孔隙或裂隙。
• 典型企业—汉枫肥业
肥料包裹技术和工艺
肥料包裹技术,主要是利用有机的或无机的粘结剂等将具有巨 大表面积、内表面积无机矿物(如钙镁磷肥、膨润土、蛭石、 腐植酸、凹凸棒等)或碳粉(如竹炭粉)包裹在肥料表面, 形成一层包裹层以阻碍肥料的溶解,并吸附溶出的养分。
山东农业大学 金正大肥业
二、新型肥料之一缓/控释肥
缓/控释技术和已研发的缓/控释肥料种类
类型
产品
尿素和脲醛的缩合产物:
UF、IBDU、CDU
硝化和脲酶抑制剂:
DCD、HQ
包膜和包囊肥料(控释肥料):
PCF、SCU
主要的开发商及其生产的产品和采用的技术
公司 Scotts Agrium Aglukon Spezialdünge BASF Haifa Chisso-Asahi 金正大、首创 汉枫、乐喜施
肥料包裹肥 料, 5
树脂包衣肥 料, 5
硫包衣肥料, 80
2009年我国缓释肥料产能(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