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海基能力作战概念和方案想定要点

合集下载

美军最新军事理念:作战顶点(图)

美军最新军事理念:作战顶点(图)

美军最新军事理念:作战顶点(图)最近翻阅美国军事理论资料时,发现美国陆军近几年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理论——作战顶点,细细读来后,感到很有价值,便想与网友们分享。

现代战争中,任何进攻作战都会达到这样一个时刻或时机:攻方的力量不再超过守方的力量,或者攻方综合考虑战争因素,认为作战已达不到预定的目的或不符合已方作战环境、条件。

超过这个时刻或时机后,如果继续实施进攻作战就要冒战线拉得过长、遭到反击和被击败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作战顶点。

这是美军当前和未来作战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这是作战力量极限的标志,既可用于进攻亦可用于防御。

进攻的艺术就是在顶点到来之前达成作战目的,避免因越过顶点而被迫转入防御或退却。

对防御而言则应采取一切手段加快进攻之敌顶点的到来,并且抓住有利时机转入进攻。

因此,作战顶点关系着攻防双方的根本利益,是攻防类型转化的分水岭。

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作战失败,或使军队陷入严重的危险局面。

一、作战顶点的概念美国陆军新的作战理论中明确提出,作战顶点是指:当进攻部队充分使用了力量,以致不再对防御之敌占有重大优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再保持进攻锐势时,进攻一方便达到了顶点。

防御时不再有能力继续实施反攻或不能成功地实施防御就达到了顶点。

在顶点到来之前,进攻一方应停止进攻,休整补充,调整部署,或改取其他作战方案,以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作战;反之进攻的一方若继续进攻,就会使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弱点暴露,耗尽战斗力,不能从容对付敌方的反击,最后必然遭到失败。

美军认为,进攻的艺术就是在作战力量到达顶点之前夺取规定的目标,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防御的艺术则是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进攻之敌加快出现顶点,正确判断和把握敌顶点到来的有利时机,随时准备在敌到达顶点时转入进攻。

朝鲜战争中,中朝与美韩双方争夺的“三八线”,是顶点转化的代表性产物。

战争中美军在跨过“三八线”之后,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不继,超过作战顶点,在遭到志愿军有力的反击后,退却已是不可避免。

美军空海一体战作战行动概念及其对未来电子战的技术挑战

美军空海一体战作战行动概念及其对未来电子战的技术挑战
etdi au berfr n e a d t r a e u iw o h t r se i av l a l eee c . n b o d n o rve f rt ef u eEW rnf r ain d v lp e t. n t o u ta s m t e eo m n s o o K e wo d : AiS a y rs r e Bat ; lcr n c t e ee to i waf e a t—s c w a a e i tg ae ee to a n tc ewo k l ra ; n i pae r f r r ;n e r td lcr m g ai—n t r
称能力, 比如战斗机对战斗机 , 或者舰船对舰 船等 , 我们
还 应 该 重视 其 妨 碍 我 们 自由行 动 以及 限 制 我 们 战 略 选
择的能力。 他们在赛博与反 卫星战 、 防空与反舰武器 , 以
及 弹 道 导 弹 方 面 的投 资 力度 威 胁 到 了美 国向 太平 洋 战
2 空海 一体 战 作 战行 动 方 案 设 想
2 1 年第 2 01 期
总第 14期 1




No 2 2 1 . 01 S m. 1 u 14
C OMMUN C I C NT RME UR I AT ON OU E AS ES
美军 空海一体 战作 战行动概念及 其 对 未来 电子战 的技术挑 战
蒋盘林 , 蒋春 山
s a ewa a e pc f r r
1 空海 一体 战作战行动概念解读
近年来 , 国政府 中的一些人总拿 中国来说 事 , 美 美 国军 方的一些人则更是把 中 国的发展看作是他们所面

美军分布式作战概念发展分析

美军分布式作战概念发展分析

军 事 纵 横美军分布式作战概念发展分析吴 勤分布式作战是美军着眼未来强对抗环境而提出的新型作战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昂贵的大型装备的功能分解到大量小型平台上,通过自主、协同等技术达到相同或更高的作战能力,其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强、对抗性强等优势。

近年来,美军积极探索分布式作战相关概念与技术,在海上、空中与空间领域均开展了相关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诸多开创性成果。

海上“分布式杀伤”美国海军的“分布式杀伤”是指“使更多的水面舰船,具备更强的中远程火力打击能力,并让它们以分散部署的形式、更为独立地作战,以增强敌方的应对难度,并提高己方的战场生存性”。

其核心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海上反舰、防空能力分散到更多的水面舰艇上;二是提高单舰作战能力,在“宙斯盾”舰上加装反舰导弹等进攻性武器,在两栖舰上加装“宙斯盾”系统。

美海军“分布式杀伤”概念目前处于方案论证阶段,仍在不断变化完善。

在美海军太平洋舰队《水面舰队愿景》、海军研究署《海军科技战略》、海军陆战队作战实验室《2016年创新计划》等文件中已提出要探索或研究分布式作战相关概念及应用前景。

海上“分布式杀伤”概念最初形成于2014年底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一次兵棋推演中,演习中加装中程面对面导弹的近海战斗舰令参演的红蓝双方均受到显著影响。

装备导弹后,蓝方指挥官立即以不同的方式使用近海战斗舰,将其从局部的军事存在性角色转化为进攻海军“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 All Rights Reserved.性作战角色。

这一变化使得红方不得不使用宝贵的情报、监视与侦察资源,试图发现这些更具威胁的舰艇。

最终也引出“分布式杀伤”概念,即水面上每艘舰艇均应给敌方构成威胁。

2015 年2月25日,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高级研究员·布莱恩·克拉克在国际海上安全中心的网站上发表了《拨开层级:一种防空新概念》的文章,对美国海军正在推动的最新概念—“分布式杀伤”进行了详细分析。

美军领导指挥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美军领导指挥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美军领导指挥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美国以军政军令分开为特色的领导指挥体制经过数十年的磨合,在战略规划、预算拟制、装备采办、作战计划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做法。

深入研究美军领导指挥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层领导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美军高层领导管理体制即军政系统,主要职能是“养兵”,由总统和国防部长通过军种部统管军队建设。

包括制定国防政策、国防预算、兵力规划,负责部队的行政管理、战备训练、武器装备采购等。

其中,战略规划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国防预算机制和装备采办机制是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4个机制。

1. 高层领导管理体制:以职能细划为基本特征。

国防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其设置有两个特点:第一, 实行多部门体制,职能划分较细。

国防部编有1名部长、1名第一副部长、5名副部长、9名副部长首席帮办、13名副部长帮办、9名助理部长、17个业务局和11个直属专业机构。

这些单位和首长从职能分工的角度大致分为8个主要系列:①由负责政策的副部长领导的政策制定系列,包括国防安全合作局、战俘/战斗中失踪人员办公室、国防技术安全局。

②由负责审计的副部长(兼审计长、首席财务官)领导的财务与审计系列,包括国防财会局和国防合同审计局。

③由负责人力与战备的副部长(兼首席人力资本官)领导的人力与战备系列,包括国防给养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局、医疗保健管理局。

④由负责采购、技术与后勤的副部长领导的装备与后勤系列,包括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导弹防御局、国防后勤局、国防威胁化减局、国防合同管理局、国防企业转型局、经济调整办公室、试验资源管理中心。

⑤由负责情报的副部长领导的情报系列,包括国家安全局、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国防情报局、国家侦察办公室、国防安全局、反间谍局。

⑥由负责网络与信息一体化的助理国防部长(兼首席信息官)领导的网络与信息一体化系列,包括国防信息系统局、美国武装部队信息局。

⑦由总法律顾问领导的法律事务系列,包括国防司法局。

聚焦全域机动作战:美军新版联合作战顶层概念的框架与内涵

聚焦全域机动作战:美军新版联合作战顶层概念的框架与内涵

聚焦全域机动作战:美军新版联合作战顶层概念的框架与内涵顾伟李健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知远导读】2018年12月,新版美国《国家军事战略》经参联会主席签署并提交国会,参联会随即发布了联合作战顶层概念(CCJO)《联合部队2030:全球一体化作战》,对2030年左右美军的整体面貌进行了宏观规划。

新版CCJO颠覆了前4版按不同行动样式分别开发联合作战概念(JOC)的方式,回归了更为传统的针对单一特定威胁寻求军事解决方案的规划模式,以期体现美国战略重心总体转向的要求,进一步增强美军发展规划的战略指向性。

此外,新版CCJO对2012年版中倡议的“全球一体化作战(Globally Integrated Operations,GIO)”和“跨域协同(Cross-Domain Synergy)”等核心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全球一体化作战”是目标,“全域机动作战”是途径,美军期望以此将部队的联合作战水平快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联合概念(Joint Concept)是衔接美军作战需求与能力生成的中间桥梁。

早在2003年前后出台的《转型计划指南》、《军事转型:一项战略举措》、《联合转型路线图》等顶层军事转型规划文件中,美军就将联合概念的开发与试验作为支撑其推动信息时代军事转型的四大支柱之一。

在历经十余年发展后,联合概念对美军军事能力发展的引领作用在持续提升,特别是在2018年版《国家军事战略》发布后,美军更是将联合作战顶层概念(CCJO)定位为《国家军事战略》的姊妹篇,并将“概念驱动”作为军事能力发展和设计的逻辑起点。

迄今为止,美参联会分别于2003、2005、2009和2012年公开发布了4版CCJO,最新版CCJO也已于2019年由参联会主席签署批准,但并未像之前一样公开发布,包括与之配套的《联合作战环境(JOE)2040》也未公开。

联合作战顶层概念居于联合概念体系的最高层级,直接基于《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等战略指导文件确定的目标、途径和手段等战略要素,对未来5-15年左右(也有文件指8-20年)美军面临的作战环境、威胁和挑战、军事行动的基本样式、通用作战原则及顶层联合军事能力需求等问题进行顶层规划和设计,并以此来确立美军未来军事能力发展的总体框架。

浅析美军基于重心理论的联合作战筹划

浅析美军基于重心理论的联合作战筹划

浅析美军基于重心理论的联合作战筹划作者:姜超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1年第8期姜超美军认为联合作战筹划是一种方法论,是指挥员运用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来理解和解决作战问题的过程。

在海湾战争之后,美军逐步建立了以重心理论为基础的联合作战筹划方法,为联合作战指挥员提供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的逻辑推理机制和方法体系,同时也成为美军战役法的核心。

一、基于重心理论的联合作战筹划(一)重心理论的分析推理模型美军条令中“重心”这一术语来源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对“重心”的定义。

克劳塞维茨认为重心即所有力量和运动的中心,只要将我方的作战力量集中作用于敌方重心的同时有效保护我方的重心,那么就能取得胜利。

为了使指挥员能够更方便快捷的开展作战筹划,斯特兰奇博士将重心分析的推理模型分解为 4 个关键要素:重心、关键能力、关键需求和关键弱点。

其基本逻辑是:重心是提供士气或物质力量、行动自由或行动意志的力量源泉;关键能力是与重心相关并使重心发挥作用的能力;关键需求则是关键能力的物质基础;最后在关键需求当中寻找那些存在缺陷和易被攻击的关键弱点。

可以看出,重心分析的逻辑推理是由抽象到具体,由宽泛到精确的过程。

通过运用该推理模型,指挥员能够清楚认识达成作战目的的关键所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联合作战筹划的基本框架。

(二)美军联合作战筹划的要素联合作战筹划的本质,是在联合作战行动的目的、方法与手段之间构建概念化的逻辑联系,使指挥员及其参谋机关能够全面和系统的设计联合作战行动,此过程中涉及不同的筹划要素。

当前美军联合筹划纲要规范了联合作战筹划的15 个要素,包括终止、最终态势、目标、效果、重心、决定点、作战线与行动线、打击方式、预测、作战范围、顶点、作战部署、作战暂停、部队职能、阶段划分。

其中很多要素自很久之前就沿用至今,如重心、作战线和顶点等。

而另一些要素,如效果、作战暂停则是随着美军作战实践和军事理论的发展而新近纳入的。

对美军海空一体战军事理论的思考

对美军海空一体战军事理论的思考

对美军“空海一体战”理论的认识和思考1992年5月,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兼北约最高盟军司令官海军上将詹姆斯就首次提出了联合海空作战的构想。

2009年9月,美空、海军签署备忘录,开始联合展开“空海一体战”理论研究。

2010年2月美国防部发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正式采用“空海一体战”概念。

2010年5月,美国智库“战备与预算评估中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海一体战”理论。

无疑,“空海一体战”是美军全新的军事理论,将会引领未来美军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美军的深度转型。

“空海一体战”理论的出台有何背景,基于什么战略目的,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对我有何影响和启示,美军为什么能够不断地创新其军事理论,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认识和研究。

一、美军“空海一体战”理论出台的背景和原因任何新军事理论的出台,都是客观因素的需求和主观愿望共同作用的结果。

“空海一体战”理论正是美国在深入分析了未来竞争对手、战略重点、战略目标、军事转型、军队发展等因素的基础上出台的。

(一)基于对未来潜在对手的明确认识美国有很强的优越感,但更有深刻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怎样转化,优越感如何保持,美国选择了给自己树敌的办法。

没有对手,就主动找对手。

美国的目标是要主导全球事务,决不允许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对其领导地位构成挑战。

冷战时期,美国以前苏联为对手。

苏联解体后,美国又先后列出了“无赖国家”、“邪恶轴心”等敌对国家。

而如今美国认为,中国快速崛起,特别是军事实力逐步增强,对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构成了挑战,那么中国就是“日渐崛起的军事竞争对手”。

未来的中国肯定会挑战美国的全球利益,正是基于对未来潜在竞争对手的明确认识,“空海一体战”构想才能横空出世,成为美国实现其战略企图的有力抓手。

(二)基于战略重心东移的必须选择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崩溃,美国一超独霸。

“9·11”事件后,美国把反恐和防止核武扩散作为其军事战略目标,并因此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

美军新版《联合作战纲要》研究-联合信息作战和特种作战

美军新版《联合作战纲要》研究-联合信息作战和特种作战

2006年9月17日,美国参联会主席佩斯批准颁布了新版《联合作战纲要》。

新纲要吸收了“网络中心战”和“基于效果作战”等新作战理论的精华,详尽阐述了美军实施联合作战的战略环境、指导原则、指挥控制,计划和实施大规模作战行动和战役、危机反应和有限应急行动,以及军事接触、安全合作和威慑等方面的内容,是今后5~10年从战役高度指导美军实施联合作战行动的指南。

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陆续颁发了112本联合出版物,共分为7个系列,即JP“拱顶石”系列、JP1系列(人事)、JP2系列(情报)、JP3系列(作战)、JP4系列(后勤)、JP5系列(计划)和JP6系列(C4系统)。

这些联合出版物是美军不断发展的联合作战理论的主要载体,也是计划、组织和实施联合作战行动的理论依据。

在上述7个系列中,作战系列虽只是其中之一,却是全部联合出版物的核心内容。

在112本联合出版物中,作战系列就占了68本。

JP3-0《联合作战纲要》是作战系列中最重要的出版物。

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在前言中指出:“本出版物是联合作战系列出版物的纲领性文件,它提供了指导美国武装部队在军事行动的范畴内实施联合作战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1993年,美军颁布的第一版《联合作战纲要》,总结了以海湾战争为代表的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联合作战的特点和规律。

2001年,美军颁布的第二版《联合作战纲要》,主要提供了战争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联合理论指导。

2006年的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吸收了“网络中心战”和“基于效果作战”等新作战理论的精华,详尽阐述了美军实施联合作战的战略环境、指导原则、指挥控制,计划和实施大规模作战行动和战役、危机反应和有限应急行动,以及军事接触、安全合作和威慑等方面的内容,是今后5~10年从战役高度指导美军实施联合作战行动的指南。

一、调整情况新版《联合作战纲要》共分七章,较之2001年版多出一章,且作了29处重大修改,具体可归结为以下7个方面:(一)确立了新的联合作战原则上一版《联合作战纲要》中规定的美军联合作战原则基本上沿用传统的9项军事原则,即目标、进攻、集中、节约兵力、机动、统一指挥、安全、突然和简明。

特别策划:美军新作战理论浮出海面

特别策划:美军新作战理论浮出海面

特别策划:美军新作战理论浮出海面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美军根据新的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借助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成果,正进行着一场以信息化为主线的广泛而深刻的军事变革。

在这场军事变革中,作战理论及作战概念的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的军事理论及作战概念牵引着美军体制编制的调整、武器装备的研发、演习训练的进行,并对未来作战样式的变化以及世界其它国家的军事变革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新作战理论及作战概念近几年,美军各层次提出了大大小小几十种作战理论及作战概念,其中已被美军普遍接受并正在实施的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在战争所依托的作战体系方面,提出了“网络中心战”理论。

“网络中心战”最早由美海军于1997年提出,经过几年的发展,该理论已经被美各军兵种所认可,并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得到实战检验。

所谓“网络中心战”,是将公布在不同地域的情报侦察系统、预警探测系统、电子对抗系统、通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武器系统和各种作战保障系统等作战要素通过网络形成一体,组成以网络为中心,以通信为基础,以计算机为重点,以武器系统充分发挥效能为目的的“综合作战平台”,协调诸军兵种的联合作战行动,从而大大提高作战效能。

在战争的组织与实施的重点方面,提出“效果为本”(也称“基于效果”)战役理论。

这一作战思想近几年来已融入美空军装备研发、部队训练及最近几次局部战争。

“效果为本”战役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三种战法”。

“一个核心”即“效果为本”。

“效果为本”指的是:围绕战役要达到的效果这一中心,制定军事行动方案,确定打击目标,合理配制兵力,运用部队的远程打击力量,对对敌方战争意志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军事及经济等战略重心实施快速大规模、高强度的精确打击,从而尽快达成战役目的。

这里所说的“效果”不是要彻底摧毁敌人,而是要能够有效地控制敌人,使敌人的军事力量不能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被迫服从于美方的意志。

美军海基能力的五条战线

美军海基能力的五条战线

美军海基能力的五条战线2013年05月13日16:34作者:知远.接近“美军必须以最少踏足陆上基地的姿态对战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国防部正在调整美国基地全球化的政策,重点增强全球范围内向动荡地区快速部署的能力,使美军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远征能力。

新的挑战是更加快速的投送联合部队应对未知威胁。

”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2005年概述部队接近是与海上基地作战行动相关的五大海基能力战线之中的第一条战线,详见第1.7节。

本章及后续四章将详细讲述这五条战线(接近、组建、运用、维持、重建)。

这些战线代表了所有两栖作战各个阶段既独立又补充的独特功能。

1. 目标:在海上联合作战区内部署可扩展的、定制的、可调配的海上和/或联合部队分队(如:航母打击群、海军陆战队远征队、特种作战部队),夺取作战主动权,圆满完成作战任务。

2. 终态:指挥官确定有足够的人员和装备资源接近作战区域准备执行指定任务的时候即为终态。

部队接近是指一个部队抵达特定位置的过程。

部队接近通过按计划顺序和地点集合军事装备、军用物资和人员,生成战斗力,以支援部队任务。

只需建立有形且可靠的驻军,就能在某区域内调动海军兵力和建立海上基地,完成联合部队指挥官下达的任务。

该过程可能需要整合下列部分或全部资产:前沿部署的航母打击群(CSG);装载海军陆战队远征队(特种作战部队)的远征打击群(ESG);两栖冲击波;战斗后勤部队;海上预置力量;军事海运司令部(MSC)的其它部队、海军航运控制和导航(NCAGS)、海军远征作战司令部(NECC)分队(如海军沿海作战部队——包括港口防卫和海港防御分队)。

另外,美国陆军的海上预置资产以及多国舰艇将在联合部队指挥官的指挥下,按照参与海上基地的要求进行整合。

海基作战部队接近部队可利用前沿部署的远征打击群/海军陆战队远征队特种作战能力部队和航母打击群所创造的条件接近海上基地。

该部队可以组织先遣部队、执行有限的目标任务和实施初始进入/反应行动,为未来更大的作战行动创造必要条件。

美国新一轮全球战略的军事布局

美国新一轮全球战略的军事布局

美国新⼀轮全球战略的军事布局2019-04-15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呈现出“依托两约、⽴⾜两洲、控制海洋、挤压俄国、遏制中国、独霸世界”的明显特点。

近年来,战线过长、能⼒不⾜,称霸全球野⼼太⼤、资源有限等⽭盾,始终是制约美国安全与军事战略的重要因素。

⾦融危机、经济衰退,再加上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让美国的综合伤筋动⾻,⾯对诸多挑战“捉襟见肘”。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军事战略的调整⾮常重视,经过充分的酝酿,2012年初,美国政府公布了题为《可持续的美国全球领导:21世纪防务战略重点》的美国军事战略报告。

美国的全球军事战略呈现出“依托两约、⽴⾜两洲、控制海洋、挤压俄国、遏制中国、独霸世界”的明显特点。

“两约”是美国军事主导世界的基础,指《北⼤西洋公约》和《美⽇安全保障条约》;“两洲”指欧洲和亚洲;“控制海洋”则是美国在重视太平洋和⼤西洋的同时,⼜将势⼒延伸⾄印度洋,海洋在其全球军事战略中的地位⽇益增加。

为维护唯⼀超级⼤国地位,美国对任何可能威胁⾃⼰的对⼿都不放过。

对军事⼤国俄罗斯,采取挤压政策;对⾼速发展的中国,采取“经济上交往,政治上演变,军事上遏制”的战略,在这⼀战略的指导下,美国调整了它的⼀系列战略部署。

重新认识战略环境,着⼒应对全新领域出现的多元化威胁。

美国提出其⾯临的5种主要安全威胁为:极端主义暴⼒活动,⼤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多极化趋势对美国造成冲击,“失败国家”造成的全球性问题。

美国新军事战略特别强调太空、海洋、⽹络空间等“全球公共领域”对未来国家安全和繁荣的重要性,美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是“确保全球公共区域以及全球关联区域内的进⼊和⾃由调动”。

“全球公地”正成为美国维持其既有优势、谋求未来霸权的新领域。

今后美军的新使命和新任务,⼀是要确保美军在全球公地⾃由地进⼊和调动,这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核⼼要素,也是美军的永久性使命;⼆是要继续保持核威慑和常规⼒量的绝对优势,⼤⼒发展太空、⽹络空间等领域的威慑⼿段,以适应在这些领域出现的挑战和威胁。

美国海军建设向“大国竞争时代”转型系列研究文章 美国积极探索“大国竞争时代”海军作战新概念

美国海军建设向“大国竞争时代”转型系列研究文章 美国积极探索“大国竞争时代”海军作战新概念

美国海军建设向“大国竞争时代”转型系列研究文章美国积极探索“大国竞争时代”海军作战新概念作者:付为工李大光来源:《中国军转民》 2020年第3期付为工李大光作战理论创新一直是美军建设发展的灵魂,美军以概念和理论创新推动军事技术发展、武器装备建设以及军事力量建设。

近年来,美海军提出的作战概念包括海军的“分布式杀伤”“海军云作战”和海军陆战队的“远征前进基地作战”。

这些作战概念的核心是使美国军事力量在多个作战域(陆、海、空、天、电磁、信息、赛博)有效融合,持续保持美军先进的战斗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一、“分布式杀伤”作战新概念为了适应未来的作战,美国提出了“分布式杀伤”(Distributed Lethality)的作战新概念。

2017年1月9日,美国海军水面部队司令部发布《水面部队战略——重回制海》的战略文件,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分布式杀伤”概念内涵。

文件指出“分布式杀伤”是美国海军实现和保持制海能力的重要措施,也因此确定了美国海军水面部队重回制海战略的方向。

5月17日,美海军作战部发布《未来海军》白皮书,首次从海军顶层正式提出重回制海战略,即“海军必须能在岸基火力范围外的蓝海实施舰队对舰队的作战”。

这是冷战后美海军一直实施的“由海向陆”战略的重大调整。

美国海军认为目前在制海作战上将迎来重大挑战。

其传统的航母打击大队、远征大队、水面行动大队进攻性海洋控制作战能力相对不足,在西太平洋地区生存或面临困难。

因此,美国海军需要开发试验新的“分布式杀伤”概念——海洋空间分散化部署并实现攻防兼备。

这是一种兵力分散、火力集中式的构想,是以“全新的队形”取代“传统的方阵”,其依托是三项基础性技术——“宙斯盾”系统、“一体化防空和导弹防御”和“海军一体化火控防空”,而核心是数据互联和协同作战。

如果这种构想能够实现,将给海战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美国海军正通过F-35B战斗机等新装备来试验这种概念。

“分布式杀伤”概念为美国海军提供了一种新的作战思路。

美军海军作战的基本要求

美军海军作战的基本要求

美军海军作战的基本要求美国海军从诞生到现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不同阶段,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海外扩张阶段。

称霸与争霸阶段以及冷战后阶段。

美国海军的战略理论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过程。

(一)美国海军战略的发展走势从1775年美国在独立战争中创建海军起,到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结束,为美国海军的初创阶段。

这一阶段的最初.20年,美海军从同于陆军领导,尚未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军种,其主要任务是:骚扰、破坏英国海上运输;与海盗作斗争,保护美国海上交通线。

18世纪末,美国海军部成立,海军随即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战略力量。

面对法国的威胁挑衅和北非等国海盗的骚扰袭击及英国的第二次入侵,美国海军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这个时期美国海军提出的战略目的是:保卫美国海疆;保护美国海上贸易。

当时主要依靠以炮台为主的海防体系和以小型炮艇为主的防御舰队来实现海军的战略目的。

其活动范围限于美国沿岸和通往欧洲的主要航线;主要作战形式是以单舰或小编队为主进行游击战和骚扰战。

可见,初创阶段的美国海军战略的性质基本属于近岸防御型。

从1815年第二次美英战争结束起,至美西战争爆发前的.. 19世纪末为止,为美国海军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美国工处于立国、建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卷入欧洲列强的争斗,赢得发展壮大的时间,提出了“门罗主义”。

美国海军在战略思想上亦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区域扩张主义的驱使和炮舰政策的诱引下,开始以若干小型分散的分遣舰队的形式,分别赴地中海、非洲、两印度群岛、巴西和东太平洋等地驻屯,甚至还到中国、日本等海域活动。

主要任务是保护日益扩大的美国贸易,对付海盗与半海盗的破坏。

但也开始运用炮舰帮助扩张领土;利用炮舰对美洲小国实行干涉;利用炮舰打开别国的门户,“扩大”海外贸易。

这种倾向在这个阶段的后期(南北战争以后)更加明显。

这个阶段的美国海军战略虽已带有区域扩张性质,但是,由于美国还不曾有需要保护的海外殖民地,守土保交思想的影响,还未完全肃清,故在整体上尚未形成完整的区域扩张战略,也未形成像样的、系统完整的战略理论。

美国海军的“全球作战概念”

美国海军的“全球作战概念”

负反 潜作 战任 务
,
一艘护 卫舰 主 要担 负反 潜作 战任 务 两 艘攻 击型 潜艇 主要担 负 反潜 和反舰 作 战任 务 一艘弹药 油 料补给 船 为航 母编 队 提供后 勤 支援

支航母 打 击 群

支远 征 打击
水 面 作战 群 海 基导弹防 — 御系 统将是美 国未 来海 军作 战力 量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念
命 在 联合 作 战中成为 国家和 战 区 的一 面 盾 牌
” “ , “ ” ,
,
将 有效地 把
牌 以及
“ ,

海上打击




就是 海上 盾
上力量 构想 的 补充 和完 善 接 着 美 国海军 根据 国 防部
” , “
年防 务评
,

海 上基地 是 海



种 作战 能 海上基地 力 联 成 一体 使 美海 军 对各种情 况 迅速 作 出反应 量
” ,

因此
,
为了


保 障 联合 作 战 目标 的 实 现 海 上盾牌 是 指 借 助于 制 海权 全

、 、
,
适应军事 战略 的调整 和未来作战需 美海 军 决定 在 全球作 战概念 之下 对 现有部 队重新进行
即一
球 兵力 存在
网络 化 情 报监视 侦 察
网络 中心 战

部队
,
以进一 步


编组
” 。


支水 面作 战 群和 艘 经 过 改
” 。 ,
,

,
在 全 球 作 战概

《作战概念探析》之十二:浅析美军作战概念

《作战概念探析》之十二:浅析美军作战概念

《作战概念探析》之⼗⼆:浅析美军作战概念作战概念探析通过强化原有的程序和能⼒已经不⾜以应付⾼端战争了。

————谢丽尔·索普,美国空军多域指挥控制能⼒办公室如果不是你设计战争,那么你将成为对⼿所设计未来战争的牺牲品。

————拉姆斯菲尔德战争⼀直是条变⾊龙,它是不断变化的,适应新的环境和伪装⾃⼰。

————克劳塞维茨多动脑花⼦,少动枪杆⼦。

————《我的团长我的团》未来已来。

————笔者A-10“雷电”攻击机,美国空军对地⽕⼒⽀援的主战装备,⽀撑“空地⼀体战”概念。

“空地⼀体化”概念在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动中得到验证。

随着先进ISR系统、⾼精度武器、隐⾝飞机、⽆⼈机、信息与⽹络等新型新质战⽃⼒迅猛发展,“空地⼀体战”作为主导和主流作战样式,在此后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局部战争中得到使⽤(图⽚来⾃互联⽹)“作战概念”的术语和⽅法源⾃美军。

美军新作战概念层出不穷,有⼒牵引了作战能⼒提升和武器装备发展。

美军依靠雄厚的作战理论研究基础,已形成⽐较成熟、系统性和层次性较强的作战概念体系,也代表着作战概念的发展⽅向。

常说,美军是“⼀场战争,⼀个打法”。

实际上,美军的每场战争同时也是对作战概念的实战验证。

例如,海湾战争的空地⼀体战和精确打击,科索沃战争的⼀体化联合空中打击,阿富汗战争的⽆⼈空战,伊拉克战争的⽹络中⼼战等。

⼆⼗五、美军对作战概念的认识美军对作战概念的认识⼆⼗五、美军认为,作战概念体现了作战思想在具体作战问题上的应⽤,通过为实现既定的作战构想和意图⽽对作战能⼒和任务的组织来进⾏表述。

在美军联合条令中,尽管尚未有作战概念的明确定义,但已进⾏了充分阐述——“概念是思想的表达,作战概念是未来作战的可视化表达。

”“通过开发作战概念,⼀体化作战思想可得到详细说明,然后通过试验和其它评估⼿段对作战概念进⾏进⼀步的探索,作战概念⽤来探索组织和使⽤联合部队的新⽅式。

”在军兵种层⾯上,作战概念⼏乎等同于作战样式。

空海一体战概念

空海一体战概念

目前,美军已将“空海一体战”定位为将来“反参与”环境下的焦点作战概念,计划从加强装备能力建设、加强战场协同能力和制定战术安排等三个层面来使成为事实“空海一体战”。

此中,熬头个层面为成长所需的装备和能力,主要包括:扩展远程打击能力、哄骗水下作战上风、加强美军最前沿基地基础设施的快速修复能力、确保步入空间并施用航天装备,加强关键C41SR能力的保存能力、确保在网络电磁空间中的步履自由、成长区域导弹防御体系、打击仇敌的传感器系统和作战系统、加强美国的海外驻军和响应能力。

第二个层面是成长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使成为事实数值规范化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相互沟通和互操作、制定通用的空景图和海景图、成立联合指挥节制机制和制订相应战术。

第三个层面是确定两个关键作战环节,即蒙受初始打击并夺取战争主动权、致盲中国军队的传感器系统并压制远程打击系统。

“空海一体战”概念下美军导弹武器装备的将来成长“空海一体战”是一个攻防兼备的概念,不仅要求美空军和水师密切共同,以主动进攻的方式击败对于手,还包括针对于手的进攻能力,凸起主动防御,夸大哄骗各类办法摧毁敌方飞机和导弹,以削减对于手进犯带来的侵害。

一种作战意见的实施必需要运用相应的武器装备。

盘绕实施“空海一体战”,美军导弹武器装备将会浮现出以下成长趋向:将提高空水师导弹力量的一体化程度为了实施“空海一体战”,美空军和水师各自的导弹武器装备及其搭载平台必需使成为事实一体化。

只有这样才气充分发挥海空军装备的作战优长,使成为事实海空作战步履的精密融合。

为此,美军首先将会进一步提高海空军导弹武器装备的一体化程度,主要办法如次:一是重视导弹武器系统的小规模化和集成化,夸大导弹武器的“一弹多能”,即一种导弹配备多样化弹头,以提高对于方针的顺应能力;一种导弹的发射平台多样化,以提高对于平台的兼容性和作战适用性,推进导弹装备的联合保障和运用。

二是推进导弹武器C41SR系统的互联相互沟通。

对美军新近发展作战理念的梳理与思考

对美军新近发展作战理念的梳理与思考

对美军新近发展作战理念的梳理与思考美军新作战理念的破晓之路:一场战术革命的深度洞察与思索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全球安全格局中,美军这位军事巨擘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调整其战略棋局,孕育出一套崭新的作战理念。

这场从"隐形战机到智能战场"的深刻转型,犹如一场战术领域的文艺复兴,引人深思。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美军最新提出的“全域战”概念。

这一理念摒弃了传统地域限制,强调海、陆、空、天、电、网多维度一体化联合作战,就好比一个全能战士,不仅能横刀立马,亦能驰骋网络空间,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这种全方位、全时段、全领域的作战模式,无疑是对现代战争形态的一次颠覆性重塑,使人惊叹:“这不啻为军事版的‘跨界融合’啊!”再者,“敏捷作战”作为美军新作战理念的重要一环,犹如疾风劲草,灵活应变,突出快速部署和迅速反应能力。

他们追求的是像特种部队那样,能在复杂环境中闪电般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任务。

此等"兵贵神速"的战术风格,既体现出对战场态势的精准把握,也透露出对未来战争节奏的深刻洞悉。

此外,美军还大举推进"人工智能与自主系统"在实战中的应用,意在通过无人化、智能化提升战斗力,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这些冷酷无情却无比精准的“钢铁侠”,在战场上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力量,让人不禁感慨:"这就是未来的战争面孔吗?科技,正在改写生死簿!"然而,无论是全域战的宏大构想,还是敏捷作战的灵动身姿,抑或是人工智能的冷峻高效,都离不开美军对于"信息主导"这一核心原则的坚守。

信息优势,如同战场上的一盏明灯,照亮前行道路,决定着战役的走向和结局。

在这场以数据驱动、信息决胜的新时代战斗中,美军显然是卯足了劲,意图在信息海洋中立起一面引领潮流的大纛。

综上所述,美军新近发展的作战理念,既有对传统军事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又有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前瞻与预判。

而这一切,无不透射出美军对未来战场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在军事变革上的胆识与魄力。

美军新作战概念的关键支撑——无人系统

美军新作战概念的关键支撑——无人系统
专题
美军新作战概念的关键支撑 ——无人系统
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基调重归大国竞争以来,为保持军事优势,美军 作战概念研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以智能化作战、决策中心战、联合全 域作战等为典型代表,其核心是使美军事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网等多 个 作 战 域 有 效 融 合,部队以 更 加 去中心化 和 分布 式 的 方 式 部 署,更 多 依 靠 网络技术使分散的部队融合为整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战概念都拥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无人系统 成为关键的能力支撑。本期专题从作战概念角度切入,全面分析无人系统 在美军主要作战概念中所发挥的支撑作用。
20 军事文摘
2021.10
Copyright©博看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ll Rights Reserved.

美国“海上控制”战略剑指何方?

美国“海上控制”战略剑指何方?

自拜登政府上台,美国加大了在中国周边海域活动的力度。

2021年2月,美海军“罗斯福”号与“尼米兹”号两个航母打击群同时在南海活动。

6月5日,《国家利益》发文分析了美国海军新的“海上控制”战略;15日,美媒称五角大楼正考虑参照冷战时期的做法,在太平洋地区建立一支“海军特遣部队”,把矛头直接对准中国。

7月12日,美军方发布的航母与两栖攻击舰位置图显示,西太地区0航母,难道西太地区美国“航母真空”来了。

这几个看似不相及的事件其实环环相扣。

那么,美国海军“海上控制”战略指向何方?一、美军“海上控制”战略作用、目的、核心美国海军所谓“海上控制”战略,总的来说,就是着眼于迅速部署陆海空军力,控制咽喉要道和战略航道,研究新型两栖作战体系,阻止敌人在高价值海域进行活动。

(一)作用在于充分融合海上力量从名称就可以看出,美国海军放弃了“由海向陆”作战思想,开始回归到“制海型海军”的本源。

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将“分布式舰队作战、机动远征编队与海上控制和海上封锁能力相结合”,包括“从海面到海岸的低分布、低信号的海军陆战队……使用致命的远程精确打击”“……形成海军陆战队、海军陆基和海基火力紧密结合的新编队……旨在快速部署和增加杀伤力,以控制危机或冲突中的海洋”。

这项融合了海岸警卫队、海军陆战队和海军思维的战略,旨在“维持前置力量部署,进行海上控制和海上拒止,实现力量投送”——在陆地和空中兵力的适当支援下,使用海军部队在关键海区达到军事目的,如摧毁敌方海军部队、控制敌方海上贸易、保护海上重要航道以及在海军作战区域建立起军事优势。

在新技术研发方面,“海上控制”战略特别强调,“为了消灭敌人,我们将增加在先进、精确、远程和致命火力方面的投资,目标是保持足够的库存以应对旷日持久的冲突。

”海上控制的要点则是在于确保己方通过海洋达成战略目的。

这是海洋国家的常见海军战略,海洋是进攻的主要战略方向,而不仅仅是需要掩护的战略侧翼。

从大英帝国时代的英国海军到二战至今的美国海军,都是基于“海上控制”的战略路线,这是进攻性的,是马汉海权主义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海上基地向联合部队提供作战和后勤支援——美军海基能力作战概念和方案想定译自:兰德公司报告RAND_MG649号作者:Robert W. Button等编译:知远/子曰[知远导读]本文是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

本报告从海上基地的基本概念及功能出发,并提出了三种想定情况,以此来研究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对海上基地使用的不同需求和可能方式。

文章翻译如下:背景海基能力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航母打击大队(CSGs)和远征打击大队(ESGs)都是海上基地。

实际上,在二战期间,美军实施的几次大规模作战,其火力和后勤支援都是由停泊在海上的海军舰船提供的。

可扩展性是海基能力的关键组成要素:尽管一个远征打击大队可以支持一支陆战队远征部队,那么,未来的海上基地要支持一到两支陆战队或者陆军旅。

因此,后勤支援概念和它的实施是海基能力的关键。

对旅级规模部队的海上后勤支援的基础是海上预置部队(MPF)以及其未来的构想——未来海上预置部队(MPF(F))。

海上预置部队(MPF)目前,海上预置部队由16艘各类舰船组成,分别隶属于3个前沿部署的海上预置船中队(MPSRONs)。

每个海上预置船中队由5到6艘舰船组成,装满了提前预置的武器、补给品和装备,足以支援一支陆战远征旅规模的陆战队空地任务部队(MAGTF,大约由17,000名陆战队员组成)30天内的行动。

目前,对海上预置部队的基本要求是把补给物资和大型装备预置在战略位置上。

部队的行动要经过接收、分段运输、前运和整合(RSO&I)四个阶段。

在接收阶段,即将部署的联合部队被运抵战场,在一个负责卸运的航空港(APOD)着陆。

同时,满载部队需要的装备的海上预置部队的船只抵达卸运港口(SPOD)。

在分段运输阶段,部队在距离港口不远的集结地域接收装备。

当部队离开集结地域,向指定的作战地域机动时,前运阶段宣告结束。

最后,当作战指挥官对这些部队发号施令,实施指挥控制后,整合阶段结束。

一旦展开部署的部队被接收和运往集结地域的行动开始,对其支援的行动即已展开,直至战役结束。

“沙漠风暴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orm)充分说明了海上预置部队这个概念;海上预置部队在沙特阿拉伯北部投送了第一支自我维持的作战部队。

在10天之内,把装备和物资从运输船上卸下,并且与后续到达的部队结合。

第7陆战远征旅在其抵达后的4天内进入其防御阵地1。

在缺乏固定港口的情况下,现有的海上预置部队提供了战略和战术机动性和有限的浮动卸载能力。

海上预置部队的行动需要港口和机场来装卸货物,这时部队有可能遭受敌方的打击。

海上预置部队的概念在1990年的“沙漠盾牌”行动中得以验证,这次行动使用了一个固定港口系统。

海上预置部队运输船上装载的海军陆战队的装甲车辆是这次行动中第一批装甲车辆。

未来海上预置部队(MPF (Future) )未来海上预置中队将是一个单一的船队,替代现有的海上预置船中队(MPSRON)2。

未来的海上预置中队将由5艘船只组成,通常装载有支援海上远征旅作战行动需要的装备。

计划中的未来海上预置中队可以支援未来海上预置部队海上远征旅,该旅大约由14500名陆战队队员组成。

这些船只将提供海上预置部队不具备的功能:·从海上接收和集结远征部;·可以同航母打击大队和远征大队协同工作;1Headquarters,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Prepositioning Programs Handbook, Washing-ton, D.C., March 2005, p. 7.2The Marine Corps has stated a need for two MPF(F) MEB squadrons or one MPF(F) squadron plus two legacy MPSRONs. Ronald O’Rourke, Navy–Marine Corps Amphibious and Maritime Prepositioning Ship Programs:Background and Oversight Issues for Congress,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L32513, updated July 26, 2006, p. 18.·从海上对远征部队进行支援;·从海上对远征部队进行重新调整和重新部署3;一个未来海上预置中队将包括这样的装备:旋翼式飞机和水面连接器,这些装备对于后勤支援行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配置这样装备的海上预置中队被认为是一个海上预置大队(MPG)。

从海基能力后勤概念来看,海上预置部队将向港口运输物资或者向岸上的陆战队空地任务部队提供援助。

海基平台主要提供维护、维修、医疗和补给。

海上预置部队将对后勤基础设施提供支持,来自美国本土或者靠近战场附近的基地的船只将向这些基础设施提供维护和补充服务。

目前计划一个海上预置中队包括以下舰船:两艘大甲板通用两栖攻击舰、一艘两栖攻击舰、多用途大甲板两栖船、三艘干货/弹药(T-AKE)船、三艘大型中速滚装(LMSR)货物船、三艘机动登陆平台(MLP)登陆艇气垫(LCAC)运输船、两艘密集装载的海上预置部队船。

详细情况见附录B。

关于海况问题在谈到未来海上预置部队概念时,必须正视几个技术性问题。

其中最大的挑战便是在高的海况下,船与船之间转移物资时很困难,这需要船只的精确配置。

如图2.1所示,对于机动登陆平台来说,要想获得下风保护,必须进行精确配置。

在高海况下,使用起重机来转移重的货物时,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来补偿船与船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及把握起重货物的摇摆趋势。

作为未来海上预置部队研发计划的一部分,项目执行办公室评估了自动船只航向和位置控制技术。

他们发现,这些技术有较低的技术风险:首先,这些系统已经应用于商业领域;其次,一个低速摇晃减缓系统,采用了被动的防滚箱,从而增加大型船只的稳定性,该技术同样已经应用于商业领域。

尽管上述技术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型船只之间或者大型船只和机动登陆平台之间转移重型货物仍然是一个挑战。

一项用于大型船只之间转运货物时的防撞技术,即深吃水综合防撞垫(Deep Draft Composite Fenders)正在研发中,并且已经进入海上试验阶段。

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商业集装箱运输3“Support Ships,” PEO Ships, 2007.船公司,比如,马士基(Maersk)有限公司和其它的公司,已经成功地演示了稳定起重技术和其它开放式海上防撞系统,这些技术允许运输船在高海况的情况下,在船与船之间转运国际标准集装箱甚至更大尺寸的货物。

因此,大型船舶之间转移中型货物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4。

稳定起重技术正在改善,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

图1.“李”号货船正在测试相对运动减少技术(资料来源:海军舰船计划执行办公室)海上基地在3级海况下(风速7到10节,或者8到12英里每小时,浪高2米)的可操作性标准已经制定出来。

4级海况下(风速11到16节,或者13到18英里每小时,浪高3米)可操作性的目标也有了详细的规定。

表1列出了各个濒海地区3级海况发生的百分比6。

4Naval Research Advisory Committee, Panel on Sea Basing, Sea Basing, Washngton, D.C.: Office of thSecretary of the Navy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cquisition), March 2005, p. 37.5Defense Science Board, Task Force on Mobility, Enabling Sea Basing Capabilities, Wash- ington, D.C.: Office of the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 for Acquisition,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September 2005, p. 60.6Defense Science Board, Task Force on Mobility (2005, p. 37).表1 各个濒海地区三级海况或者低于三级海况发生的百分比根据表1列出的三级海况的门限值,可以得出结论:即在波斯湾、北阿拉伯海、地中海、几内亚湾和朝鲜沿海这些重要海域,在70%的时间内,通过海上基地提供后勤支援还是可行的。

海基能力作战概念本节探讨几个概念性问题。

首先,研究海军陆战队关于海上基地使用概念的关键要素,尤其是未来海上预置部队这个概念。

其次,探讨了重要的陆军概念。

海军陆战队概念在“从海上实施机动”战略文件的指导下,陆战队视未来海上预置部队为它们取得新的作战能力的重要步骤。

今天的海上预置船中队需要安全、可使用的港口以卸放货物。

另外,今天的海上预置船中队的船只装载得满满的,这意味着需要在装载港口花费几天的时间来装载陆战队远征旅的装备。

然而陆战队远征小队可以从他们的三舰远征打击群上展开和获得补给,但是,陆战队远征小队毕竟是一个营级单位的任务部队。

未来,陆战队可以从海上预置部队下属中队的14艘船上展开整整一个旅的兵力(不含其固定翼飞机),并获得补给。

从陆战队作战开发司令部(MCCDC)的讨论可知,陆战队重视对陆战队远征旅的后勤支援,即一旦陆战队远征旅上岸,即通过运货飞机(比如MV-22和CH-53K飞机)来实施支援。

这样可以给陆战队远征旅带来以下好处:其一可以不用在岸上堆起如山一样的物资;其二方便陆战队远征旅上岸后向内陆快速机动。

另外,陆战队希望在海上基地上配备几架MV-22飞机,以用于伤病员的撤离。

陆战队也设想,把MV-22(或者CH-53K)飞机用于岸上兵力的战术机动任务7。

例如,根据战场情况,陆战队远征旅指挥官希望使用飞机实施空中打击,以支援连级或者营级规模的部队的行动。

根据我们的分析,可以这样理解陆战队对空中突击(采用MV-22或者CH-53K飞机)行动的重视,即可以通过海上基7These preferences are reflected in our analysis as rules and data.地向岸上的陆战队或者陆军官兵提供后勤支援,同时,陆战队远征旅指挥官还可以使用飞机完成其它任务。

目前,计划以一个未来海上预置中队来代替一个海上预置船中队(MPSRON)(现有三个海上预置船中队)。

未来的危机也许需要多个旅级规模的部队来应对,可能需要远征打击大队(ESGs)和未来海上预置中队组成最初的陆战队兵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