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新版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6.6、角的大小比较教案4

合集下载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教案

《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意义;掌握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会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用叠合法和度量法进行角的大小比较;会区别直角、锐角和钝角;会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角的计算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的大小比较与角平分线的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折纸片寻找角平分线的过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角的大小比较和角平分线的概念教学难点:例2的逻辑推理.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两种三角板、量角器、透明四方纸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我们知道,不同的角会有不同的角度,也就是说,不同的角之间会存在大小关系.师:(手拿两种三角板,并指着60°和45°的两个角)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生:当然是那个角(60°的角)师:有谁能说说理由?为什么认为这个角要大些呢?309教育资源库309教育资源库 生A :重叠一下生B :一个是60°,一个是45°(个别学生会记得角度)师:很好,已经有同学知道方法了.今天我们来更深入地去探究有关角的知识.二、新课展开1、角的大小比较师:刚才已经有同学说可以重叠一下便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了,对吗? 请问:你是如何重叠的呢?生:顶点重合,其中一边也重合,(学生可能会漏说:另一边要同侧)师:(按学生的说法,把两个角重叠)这样一叠,又如何去说明哪个角大呢?生:师:因为AB 边落在∠QPO 的内部,所以∠BAC 小于∠QPO记做∠BAC <∠QPO 或∠QPO >∠BAC .如果两个角完全重合,那我们就说这两个角相等.师:除了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角的大小外,还有其它方法吗?生:用圆规测量师:对,我们也可以用圆规分别测量出角的度数,然后再进行比较.(介绍圆规的用法,并让学生测量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2、角的分类师:用这两个三角板能拼出哪些不同度数的角?分别是什么角?生:师: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我们只讨论大于0°小于180°的角.周角和平角往往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A BC POQ图1 A B C(P)O Q 图2A B CDE。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比较说课稿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俞洋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平湖市稚川实验中学的数学老师俞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6节角的大小比较。

本节课我将从以下4个方面来阐述: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线段的长短比较”,“角与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这些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学好这一节可以为以后角度的计算和角与角的关系的认识及平面几何中的一些相关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对于几何图形中的角,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所接触,已经大致知道角的分类,大致辨别角的大小,但是非常肤浅。

通过七年级前面几个月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类比学习能力和数型结合的思想,但也尚未成熟。

3.教学目标的确定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结合课标要求,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理解角的大小的概念。

(2)会用度量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了解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叠合方法。

(3)理解角的分类(4)会用量角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4.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角的大小比较的概念和方法;由于还没有学习过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这就给理解、运用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用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分析在教法与学法方面,我将采用教师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归纳,坚持以学定教,来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

三、教学过程分析1.复习回顾,作好铺垫首先我将对6.3节线段的长短比较进行简要复习。

(1)给出三条线段cm c cm b cm a 5,3,5===,判断他们两两之间的大小关系。

揭示线段的大小比较的本质就是线段的长度的比较。

(2)给出两条线段如图所示,让学生回顾比较这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

6.6角的大小比较(教案练习)

6.6角的大小比较(教案练习)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6.6 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课题 6.6角的大小比较单元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生活中的几何知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动口、动手、合作和探究启发学生的智慧,感受快乐数学.能力目标会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用叠合法和度量法进行角的大小比较;会区别直角、锐角和钝角.知识目标1、理解角的大小的概念;2、会用度量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了解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叠合方法;3、理解角的分类;4、会用量角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用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学法操作、发现、交流、反思.教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1、角的定义:由两条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2、角的表示方法: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用一个顶点的字母来表示,顶点处只有一个字母;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字母表示,要加弧线.角的度量:1°=60 ′,11()60'=︒;1 ′=60 ″,11()60"='.导入新课8:00与5:00这两个时刻,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哪个较大?你是怎样比较的?回顾角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度量.观察钟表指针.回顾角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度量,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角的比较:一般地,如果两个角的度数相等,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角相等.例如下图中,∠B与∠C相等,记做∠B=∠C.如果两个角的度数不相等,那么我们就说度数较大的角较大.例如下图中,∠B大于∠A,记做∠B>∠A;也可以说成∠A小于∠B,记做∠A<∠B.观察下列两图,考虑该如何比较∠1和∠2的大小?方法一:度量法,即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通过比较角的度数来比较角的大小.度数大的角大,度数小的角小;反之,角大度数就大,角小度数就小.例1 已知∠α,用量角器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α.方法二:叠合法.把一个角放到另一个角上,使它们的顶点重合,其中的一边也重合,并使两个动手测量比较角的大小.动手操作.动手操作,理解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了解度量法比较角的大小.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如何用叠合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角的另一边都在这一条边的同侧.如下图:如图把一块三角尺中的∠BAC与另一块三角尺的∠QPO叠放在一起,使顶点A与P重合,角边AC与角边PO重合,并使两个角的另一边AB与PQ都在重合的一边的同侧.此时,AB边落在∠QPO 的内部,表明∠BAC的度数小于∠QPO的度数,即∠BAC<∠QPO.如果把两个角叠在一起时,能使它们的两条角边都重合,就表明这两个角度数相等,即这两个角相等.∠ABC___∠DEF,∠ABC____∠DEF,∠ABC___∠DEF.BC和ED重合,BC落在∠DEF的外部,BC 落在∠DEF的内部.针对练习:请比较如图两块三角尺中角的大小,并用等号或不等号表示.(1)∠A与∠B.(2)∠P与∠Q.(3)∠A,∠Q与∠C.叠合法从“形”上比较,度量法从“数”上比较,不管用哪种方法比较,结果都是一致的.注意:1、角的大小只与开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书写时注意角的符号与小于号、大于号的区别.2、叠合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并使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重合边的同侧,再通过观察两个角的另一边的位置进行判断.角的分类:等于90°的角是直角.小于直角的角是锐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是钝角.下列角分别为哪类角?典例解析:例2 如图,点A、O、E在一条直线上,∠AOC=90°,∠BOD =90°,解答下列问题:(1)比较∠AOB、∠AOC、∠AOD、∠AOE 的大小.(2)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针对练习:如图,AO⊥OC,解答下列问题:比较∠AOB、∠AOC、∠AOD、∠AOE的大小,并指明其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及平角.理解角的概念,会对角进行分类.完成例题及针对练习.理解角的概念,会对角进行分类.通过例题及针对练习的完成掌握角的大小比较及角的分类.巩固提升1、已知∠α,如图,则∠α的度数约为()A.75°B.60°C.45°D.30°2、比较∠CAB与∠DAB时,把它们的顶点A和边AB重合,把∠CAB和∠DAB放在AB的同一侧,若∠CAB>∠DAB,则()A.AD落在∠CAB的内部B.AD落在∠CAB的外部C.AC和AD重合D.不能确定AD的位置3、∠α=44.4°,∠β=40°4′,则∠α与∠β的大小关系是()A.∠α>∠βB.∠α=∠βC.∠α<∠βD.以上都不对4、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以下两种方法(规则)①用量角器度量两个角的大小,用度数表示,则角度大的角大;②构造图形,如果一个角包含(或覆盖)另一个角,则这个角大.对于如图给定的∠ABC与∠DEF,用以上两种方法分别比较它们的大小.注:构造图形时,作示意图(草图)即可.完成练习.通过练习,掌握角的大小比较及角的分类.拓展提升:把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拼在一起.(1)写出图中∠A、∠B、∠BCD、∠D、∠AED的度数;(2)用小于号“<”将上述各角连接起来.针对练习:把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拼在一起,试确定图中∠A、∠B、∠AEB、∠ACD的度数,并用“<”将它们连起来.课堂小结1、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度量法、叠合法.2、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1、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度量法、叠合法.2、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例1例2。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教案6.6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既是对前一节“角与角的度量”内容的拓展,也是今后几何学习的重要基础。

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从活动中积累经验和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三角板的拼搭等活动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并会进行角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说明:七年级孩子是以感性认识为主,并逐渐向理性认识过渡,所以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探究等多种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从而引导其自主学习。

在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中,围绕三角板的拼搭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从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探索和创造的乐趣。

五、教学设计(一)多观察(多媒体展示交警指挥手势图)利用图片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角”,从而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平时要养成多观察,善发现的好习惯。

提问:这些角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从而揭示今天的课题——《6.6角的大小比较》(二)会比较利用三角板中的几个度数确定的角,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从中获得结论:度数确定的两个角能比较大小。

问:你猜这两个角哪个大?你的依据是什么?(手里展示老师自己用纸板做的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角)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两种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

特别针对叠合法强调:叠合的时候必须让两个角的顶点相互重合,一条边也相互重合!(教师总结:一放二齐三确定)(三)能探求活动1、利用两块含60°的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度数的角?活动2、利用两块不同的三角板,你又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活动目的: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从图形中体验角的和与差,并为后面学习角的分类、角平分线作准备)用幻灯片展示几种学生的拼法,并请学生指出每个角的度数。

6.6 角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6.6 角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角的比较与运算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角的比较与运算,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情分析和教学环节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请老师们指正。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6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度量以及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及相关性质。

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知识和思维上的准备。

同时它对学生下一节余角、补角的概念的理解进行了思维上的铺垫,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图形打下了基础。

所以本节内容取到了复习旧知识、承接新知识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比较角的大小,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试验、观察、交流、比较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总结、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几何识图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用新知识建构新体系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增强学生学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培养学生爱思考,善于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对角的大小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美。

3.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角的大小比较,角平分线的概念难点:理解角的和、差、倍、分关系二.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依照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从提高学生数学兴趣入手,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式教学。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问题解决---知识延伸---归纳概念”的模式。

(2)引导学生经历同化新知识、构建新意义的过程,从而更好的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刚刚从小学升人初中,还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

遵循这一特点,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他们已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方式,结合“观察、比较、操作、发现”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利用知识的迁移,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大小,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完成填空:
a. 30°和45°
b. 60°和90°
c. 120°和150°
(2)从生活中找出三个例子,说明角的大小比较在实际中的应用。
2.提高拓展题:
(1)运用作辅助线法或角度加减法比较以下角的大小,并简要说明解题思路:
a. ∠ABC和∠DEF,其中∠ABC = 100°,∠DEF = 80°,射线BC和射线EF平行。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角的定义及角的度量单位。
2.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建立角的分类概念,理解各类角的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1.角度概念的抽象性: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这一抽象概念并将其与具体图形联系起来存在一定难度。
2.提出问题: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讨论不同方法之间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讲授新知
1.概念讲解:介绍角的定义,强调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讲解角的度量单位——度,并引导学生理解度数与角度大小的关系。
2.方法讲解:
a.直接比较法:通过观察两个角的大小,直接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角的大小比较游戏、实际情境问题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变式和问题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b.作辅助线法:通过作辅助线,将两个角转化为同一直线上的角,从而比较它们的大小。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6.6 角的大小比较》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分类以及度量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分类,对角的大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运用角的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难点: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两个角的大小相等但形状不同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从而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演示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如“比较下列两个角的大小:(1)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2)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他们对角的大小比较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如两个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是基于角度的度量。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6角的大小比较》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6角的大小比较》

《6.6角的大小比较》【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比较两个教的大小,丰富角的大小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在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大小关系.【教学难点】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是难点.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提出问题:8:00和5:00这两个时刻,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学生观察分析两个钟表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回答:5:00这个时刻钟表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大于8:00这个时刻钟表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分别算成各自夹角的度数,然后在比较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的比较---引出本课的课题:角的大小比较.二、新课学习(一)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1、如图,在三角形中,∠A=50º, ∠B=65º, ∠C=65º .请比较∠A , ∠B , ∠C 这三个角◆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的度数的大小,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根据个角的度数比较三个角的大小,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B=65º, ∠C=65º.记作:∠B=∠C.用语言叙述:如果两个角的度数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相等.∠A=50°,∠B=65°.记作:∠B˃∠A或∠A ˂∠B用语言叙述:如果两个角的度数不相等,那么度数较大的角大于度数较小的角.(或度数较小的角小于度数较大的角)根据以上的解题过程可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先用量角器测出角的度数,然后在比较大小.归纳:度量法:角的大小是由它们的度数确定的,所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然后根据度数的大小来比较.(从“数”上比较)做一做请比较如图两块三角尺中角的大小,并用等号或不等号表示.(1)∠A与∠B(2)∠P与∠Q(3)∠A,∠Q和∠C学生观察分析这两个三角尺,根据其特点,可知道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度数的大小比较如下:解:(1) ∠A=∠B.(2) ∠P˃∠Q.(3) ∠Q˂∠A˂∠C.2、量角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例1、已知∠α(如图),用量角器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α.师生共同完成,写出作法:作法:(1)用量角器量∠α=40°.(2)如图,作射线OA.(3)用量角器作射线OB,使∠AOB=40°.∠AOB=40°=∠α,A C E OB D∠AOB 就是所求的角3、提出问题,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师生共同回忆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找出比较角的大小的另一种方法:叠合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并使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重合边的同侧,再通过观察两个角的另一边的位置进行判断.(从“形”上比较)(动画演示比较的过程及语言叙述)(二)角的分类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类角?(包括小学)谁能告诉我这几种角是怎样判别的吗? 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注意:画图时通常在直角的顶点处加上符号“┓”,也可以用Rt 表示例2 根据图解下列问题,如图,点A ,O ,E 在一条直线上,∠AOC=90° ∠BOD=90°,(1)比较∠AOB 、∠AOC 、 ∠AOD 、∠AOE 的大小(2)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学生自主完成:解:(1)由右图可以看出:∠AOB ˂∠AOC ˂∠AOD ˂∠AOE ⎪⎪⎪⎩⎪⎪⎪⎨⎧︒=∠︒=∠︒<∠<︒︒=∠︒<∠<︒3601801809090900ααααα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角的分类(2)直角:∠AOC,∠BOD ,∠COE;锐角:∠AOB, ∠BOC ,∠COD, ∠DOE;钝角:∠AOD, ∠BOE.三、结论总结你本节课学习到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疑惑吗?四、课堂练习1、填空题:(1)1直角=____°=____平角=____周角(2)23平角=___ °,它是___角.(3)29周角=___°,它是___角2、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的边越长,则角越大。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与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与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角的定义及其分类的理解。
-角的大小的量度方法和比较方法的掌握。
-解决实际问题中角的大小比较和应用。
2.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比较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量角器的准确使用和角的度数的精确读取。
(二)教学设想
作业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重细节,确保量角器的准确使用和角的度数的精确读取。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3.对于作业中的疑问,鼓励学生主动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练习,如角的和差、倍角公式等,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如何用一张纸和剪刀制作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画出制作过程并解释原理。”
3.实践活动:
-布置一项小组实践活动,让学生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多边形,要求多边形中包含不同类型的角,并计算出每个角的度数。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介绍角的定义,讲解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顶点)和这两条射线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图形。
-讲解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介绍量角器的作用和用法,演示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读取角的度数。
2.教学方法:
-通过实物演示、板书和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角的概念和性质。
5.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6.6《角的大小比较》是学生在学习了角的初步知识后,进一步探究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本节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角的初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学生可能还停留在直观的层面,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进一步深化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运用角的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比较法、操作实践法、讨论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教学辅助工具(如三角板、量角器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特点。

教师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两个角,让学生比较大小。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比较,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比较不同角度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角度不同的角,让学生独立判断大小。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设计

角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理解角的大小概念,经历角的大小比较过程,会用度量和叠合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2.经历角平分线的发生过程,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的平分线;3.了解角的和差的意义,会进行角的简单计算.重点难点重点:对角的大小的认识及角的大小比较;难点:角的和差及其有关计算.教学程序教学过程(一)问题探索1.回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掌握了角的表示及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

回想:前面认识了线段之后,发现线段有长短,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比较线段的长短的吗?(学生口述,课件简单回顾度量法和叠合法)2.联想:那么今天认识了角之后,自然会联想:角有大小吗?3.探索:活动一:任意画一个角∠AOB,和同桌画的角比一比,两个角的大小如何?(学生两人一组操作,而后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你(他)画的角较大?估计学生主要有三种说明方法:①借助量角器测量比较;②直接观察得到;③利用叠合比较。

当学生说是观察得到时接着呈现下列问题1;当学生难于想到用叠合比较时,可出示两个大小相差不多的纸片角,显然观察难于辨别大小,若又没有量角器,则如何说明这两个角的大小呢?)问题1:请你观察并估计下列哪个角较大?从而引导学生对“角的大小”达成共识:角有大小,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角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4.呈现课题,归纳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设计意图】回想既是顺应知识发展的需要,又为类比联想作好铺垫。

设计开放性探索活动一,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角的大小”的认知基础,从而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起点,引出课题,很自然地归纳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加深理解1.加深认识:借助三角尺先画直角∠AOB,再依次画射线OC.OD及反向延长射线OA 得到射线OE,通过比较∠AOC.∠AOD分别与直角∠AOB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小学时曾接触过的锐角、直角、钝角等有关概念。

【设计意图】从形的角度,通过和直角比较大小,既及时巩固了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又加深了对角的分类的认识。

浙江七年级数学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公开课课件

浙江七年级数学上册6.6《角的大小比较》公开课课件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302021/7/302021/7/302021/7/30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15
3 展示研讨 展学 15%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以“角的大小比较”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角的性质和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比较角的大小,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学习《角的大小比较》这一章节时,已经在小学阶段对角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感知能力。然而,对于角的精确测量和比较方法,以及角的性质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如果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你们解决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分类、测量方法和比较技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角的分类、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比较角的大小。谁能来说一说,我们今天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习题,巩固我们今天学习的角的分类和比较方法,注意在测量过程中提高准确性。"
2.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找出身边的三个物品,观察并测量它们之间的角度,然后记录下来,并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发现。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观察身边的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小组合作任务:每组设计一道关于角的和差运算的题目,并给出解题步骤。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思维。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测量和比较任务。
“同学们,你们在测量和比较角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技巧或者规律呢?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看看如何更准确地比较角的大小。”
(四)课堂练习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 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 教案

角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学会比较角的大小.2.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会用量角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教学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从图形中寻找角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图片,提出问题:8:00和5:00这两个时刻,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学生观察分析两个钟表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回答:5:00这个时刻钟表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大于8:00这个时刻钟表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分别算成各自夹角的度数,然后在比较大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的比较---引出本课的课题:角的大小比较.新课学习(一)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1.如图,在三角形中,∠A=50º, ∠B=65º, ∠C=65º.请比较∠A,∠B,∠C这三个角的度数的大小,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根据个角的度数比较三个角的大小,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B=65º, ∠C=65º.记作:∠B=∠C.用语言叙述:如果两个角的度数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相等.∠A=50°,∠B=65°.记作:∠B˃∠A或∠A ˂∠B用语言叙述:如果两个角的度数不相等,那么度数较大的角大于度数较小的角.(或度数较小的角小于度数较大的角)根据以上的解题过程可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先用量角器测出角的度数,然后在比较大小.归纳:度量法:角的大小是由它们的度数确定的,所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然后根据度数的大小来比较.(从“数”上比较)做一做请比较如图两块三角尺中角的大小,并用等号或不等号表示.(1)∠A与∠B(2)∠P与∠Q(3)∠A,∠Q和∠C学生观察分析这两个三角尺,根据其特点,可知道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度数的大小比较如下:解:(1) ∠A=∠B.(2) ∠P˃∠Q.(3) ∠Q˂∠A˂∠C.2.量角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例1.已知∠α(如图),用量角器求作一个角,使它等于∠α.师生共同完成,写出作法:作法:(1)用量角器量∠α=40°.(2)如图,作射线OA.(3)用量角器作射线OB,使∠AOB=40°.∠AOB=40°=∠α,∠AOB就是所求的角3.提出问题,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师生共同回忆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找出比较角的大小的另一种方法:叠合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并使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重合边的同侧,再通过观察两个角的另一边的位置进行判断.(从“形”上比较)(动画演示比较的过程及语言叙述)(二)角的分类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类角?(包括小学)谁能告诉我这几种角是怎样判别的吗?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注意:画图时通常在直角的顶点处加上符号“┓”,也可以用Rt表示例2 根据图解下列问题,如图,点A,O,E在一条直线上,∠AOC=90°∠BOD=90°,(1)比较∠AOB.∠AOC.∠AOD.∠AOE的大小(2)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学生自主完成:解:(1)由右图可以看出:∠AOB˂∠AOC˂∠AOD˂∠AOE(2)直角:∠AOC,∠BOD,∠COE;锐角:∠AOB, ∠BOC ,∠COD, ∠DOE;钝角:∠AOD, ∠BOE.结论总结你本节课学习到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比较角的大小的基本方法:度量法,叠合法;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锐角:小于直角的角钝角:大于直角小于平角的角.并掌握了用量角器作一个角使它等于已知角的作法.并能熟练的比较角的大小和角的分类,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6角的大小比较课件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6.6角的大小比较课件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7.比较图中∠BOC,∠BOD的大小:因为OB和OB是公共边, ______O_C______在∠BOD的内部,所以∠BOC___<___∠BOD.(填 “>”“<”或“=”)
8.如果∠1-∠2=∠3,∠4+∠2=∠1,则∠3__=___∠4.(填“<”“>” 或“=”)
自主练习
9.把一副三角尺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拼在一起. (1)写出图中∠A,∠B,∠BCD,∠D,∠AED的度数. (2)用“<”将上述各角连接起来.
知识梳理
角的 大小
角的比较 角的分类
度量法: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出两个角的度数 ,通过度数大小来判断两个角的大小.
叠合法:移动一个角使它的顶点和一条边 与另一个角的顶点和一边重合,而其余的边 在重合边的同侧,通过不重合两边的位置来 判断两个角的大小.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自主练习
1.下面所标注的四个角中最大的角是( D )
B'
B (B' )
B
B B'
O(O' ) A(A' ) ∠AOB<∠A'O'B'
O(O' ) A(A' )
O(O' ) A(A' )
∠AOB =∠A'O'B' ∠AOB>∠A'O'B'
知识梳理
知识点二 角的分类
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定义
∠α的范围
小于直角的角 0°<∠α<90 °
等于90°的角
自主练习
12.任意作一个直角、一个大于60°的锐角和一个小于150°的钝角. 解:略 13.(1)用量角器量出图中△ABC的三个角的度数. (2)最大角为∠___C____,最小角为∠___B___. (3)求这三个角的和,再另外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三个角的度数,求 出和,比较这两个三角形的三内角和的大小.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6 角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6.6 角的大小比较》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部分,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并能够运用角的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初步知识,对角的概念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角的大小比较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运用角的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量角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推理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自主探究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实例图片、角的大小比较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角的大小吗?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量角器等教具,向学生展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角的大小比较。

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6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6章图形的初步认识6.6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新版浙教版

6.6 角的大小比较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2)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

情感目标: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难点:根据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估计一个角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线段的比较方法,进而引出角的大小比较观察节前语中的两个图,回答8:00和5:00这两个时刻,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完成书中的做一做。

(二) 探究新知: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的比较。

同学们已经知道一种方法:测量法。

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一副三角板(各指出每个三角板的一个锐角),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说明:由学生动手操作探讨出叠合法的比较过程,教师总结并板书出此方法的名称若两个角能完全重合,你们说说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相等)2、利用三角板提问: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三个内角各属于什么角?(锐角、锐角、直角) 在小学里大家还学过哪些角?(钝角、平角、周角)谁能告诉我这5种角是怎样判别的吗? 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3、例题讲解例1 已知∠α,用量角器画一个角,使它等于∠α。

例2 如图6-35,点A ,O ,E 在一条直线上,∠AOC=90°,∠BOD=90°, 解答下列问题:(1)比较∠AOB 、∠AOC 、 ∠AOD 、∠AOE 的大小;(2)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3601801809090900ααααα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角的分类(三)课内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四)课堂练习:(五)作业布置:感谢您的下载,特赠送精品文章《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祝你学习进步,学业有成。

浙教版数学七上《角的大小比较》word学案

浙教版数学七上《角的大小比较》word学案

6.6.1.角的大小比较 【学习目标】1.理解角的大小的概念.2.会用叠合和度量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3.理解角的分类.4.会用量角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学习重难点】会用叠合和度量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课前导学】一.课前复习,完成以下各题1.(1)用度、分、秒表示37.46°;(2)用度表示121°54′36〞;2.计算:(1)90°-35°51′; (2)180°-(55°35′+63°47′); (3)35°46′×5.二.认真阅读第157页至158页完成下列各题1. 比较角的大小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的两个角的度数相等,则这两个角___________,如∠A 与∠B 相等,记做____________..如果两个角的度数不相等,度数大的角度就大,如∠A 大于∠B ,记做____________.∠A 小于∠B ,记做____________.2. 等于90度的角是_____________,小于直角的角是_____________,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3. 从一个角的__________引出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把这个角分成两个____________的角,这条射线叫作这个角的平分线。

如图:若AC 平分∠BAD ,则 ∠BAC=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 三.利用以上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两个锐角的和为(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角的和为180°,那么这两个角都是直角 (B) 一个钝角一定大于一个锐角(C) 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 (D)钝角与锐角的差为90° 3.如图,若∠AOB =∠COD ,那么( ) (A) ∠1>∠2 (B) ∠1 =∠2(C) ∠1<∠2 (D) ∠1与∠2的大小不能确定 4.如图,∠AOB 是平角,OD 平分∠BOC , OE 平分∠AOC ,则∠DOE =5.如图,∠AOC =50°,∠BOD =40°,∠AOD =60度,则∠1= ,∠2= ,∠3= .6.作一个∠AOB 等于已知角∠CDA21ODCB A DCE BA321OD CB A【课堂导学】例1 点A ,O ,E 在一条直线上,根据右图,解答下列问题: (1)比较∠AOB ,∠AOC ,∠AOD ,∠AOE 的大小; (2)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3)在如图的角中找出三个等量关系例2 如图,∠ABC =90°,∠CBD =30°,BP 平分∠ABD , 求∠ABP 的度数.例3 如图,OC 是∠AOD 的平分线,OE 是∠BOD 的平分线. 如果∠AOB =130°,那么∠COE 是多少度?【互动演练】1. 如图,∠AOC =30°,∠BOC =50°,OD 是∠AOB 的平分线, 求∠AOB ,∠COD 的度数.2.如图,OC 是∠AOD 的平分线,OE 是∠BOD 的平分线. 如果∠COE =55°,那么∠AOB 是多少度?3.已知∠AOB =50°,∠BOC =30°,OD 平分∠AOC ,求∠BOD 的度数.【方法总结】1.角的大小比较有两种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2.角的分类:除平角、周角外,还有直角、锐角、钝角.3.角平分线的概念: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引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4.运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作业布置】必做题作业本基础练习,选做题综合练习DCBEOA PDCB AOEDC BAOEDC BAODCBA。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 6.6 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 图形的初步知识 6.6 角的大小比较教案(新版)浙教版

6.6 角的大小比拟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角的大小的概念,会用度量法比拟两个角的大小,了解比拟两个角的大小的叠合方法; 会根据角的大小对角进行分类;会用量角器做一个角等于角;(2)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比线段的大小比拟的方法来学习角的大小比拟,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以及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领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

2学情分析1.心理特征来说,初中学生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需要形象思维的支持。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时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2.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角与角的,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本钱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根底,但对于叠合法比拟角的大小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重点难点重点:角的大小比拟的概念和方法。

难点: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过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角,这就给理解和运用叠合法比拟两个角的大小是难点。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知1.说出两块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大小,并进行比拟;(度量法即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通过比拟角的度数来比拟角的大小.度数大的角大,度数小的角小;反之,角大度数就大,角小度数就小.)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扇子张开的角度按从大到小排列;3.根据线段的长短比拟方法,想一想,怎样比拟两个角的大小;(叠合法)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活动2【活动】观察分析,探究新知1、观察以下两图,考虑该如何比拟∠1和∠2的大小?方法一:度量法方法二:叠合法(一叠顶点,二叠一边)2、请比拟每组图中∠ABC和∠DEF的大小.∠ABC___∠DEF∠ABC____∠DEF∠ABC___∠DEFBC和ED重合 BC落在∠DEF 的外部 BC落在∠DEF的内部3、例1、∠1,用量角器作一个角,使它等于∠1.作法:1、用量角器得∠1=40°2、作射线OA3、用量角器作射线OB,使∠AOB=40°∠AOB=40°=∠1,∠AOB就是所求作的角.4、请观察以下图中的一组角,如果要把他们分类,你将怎样分?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呢?角的分类(1)锐角:小于直角的角.(2)直角: 等于90°的角.(3)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平角:周角:直角可以用Rt∠表示,画图时常在直角的顶点处加上“ 〞来表示这个角是直角.( 周角, 平角, 平角)5、例 2、根据右图解以下问题(1)比拟∠AOB、∠AOC、∠AOD、∠AOE的大小(2)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设计意图:猜测、交流、归纳,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角的大小比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既是对“角的测量”内容的拓展,也是今后几何学习的重要基础。

教学中从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从活动中积累经验和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丰富锐角、钝角、直角及大小的认识。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学思考
通过实际观察、操作体会角的大小,发展几何直觉。

◆◆◆◆解决问题
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难点:从图形中观察角的和、差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乐清地图
二、教学设计
(一)引入:[多媒体展示乐清地图]
(1)请同学们把我市的五大集镇(介绍)中的任何两个集镇之间都用线段连接,并用字母标出各个集镇。

(2)教师任选其中的两个角并提问:你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你是怎样比较的? 说明:由学生探讨出角的大小比较的一种方法———测量法。

(二)新课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大小的比较。

刚才同学们已经探讨出一种方法:测量法(板书)现在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一副三角板(各指出每个三角板的一个锐角),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说明:由学生动手操作探讨出叠合法的比较过程,教师总结并板书出此方法的名称 若两个角能完全重合,你们说说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何关系?(相等)
2、利用三角板提问: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三个内角各属于什么角?(锐角、锐角、直角) 在小学里大家还学过哪些角?(钝角、平角、周角)谁能告诉我这5种角是怎样判别的吗? 说明:由学生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 ⎪⎪⎪⎩⎪⎪⎪⎨⎧︒
=∠︒=∠︒<∠<︒︒=∠︒<∠<︒3601801809090900ααααα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角的分类
注:解释课本179页的注释
3、重新展示乐清地图。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刚才图中得到的角,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角?你能比较出这些角的大小吗?[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4、下面请大家各自在纸上任意画一个∠BOA ,再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你们发现了什么?(∠AOC=∠BOC )
像刚才这条折痕,它是由角的顶点出发,把原来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说明:①板书定义及几何语言描述②强调“射线”
问:你们能用量角器画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吗?
下面请大家完成课本180页的课内练习2(学生板演)
5、出示:课本例2的图7-31, (1)根据图形填空:
①∠DBA=∠DBC+
②∠DBC=∠DBP - =∠DBA-
③∠DBP+∠ABC -∠ABD=
(2)变式:Ⅰ:如图若∠ABC=90º,∠CBD=30º,你能求出哪些角的度数?
Ⅱ:若在Ⅰ的条件下再添上BP 平分∠ABD ,你还能求出哪些角的度数?
6、探究活动:利用一副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说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动画逐一演示过程及结论:15 º、30 º、45 º、60 º、75 º、90 º、105 º、135 º、150 º、180 º。

(三)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四)布置作业:课本181页作业题。

D C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