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体制自适应主动毫米波近距探测系统

合集下载

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

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

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的变革;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

作为典型的信息化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在近几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在精确制导武器研发和采购上的投入,精确制导武器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原有装备经过改进和改装后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升,新型精确制导武器不断涌现,使精确制导武器出现了综合化、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新时期新阶段,探讨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对研究信息化战争的对抗模式和作战样式,获取信息化战争的主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1、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单元、制导系统与作战信息平台相融合,提高整体作战效率。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战争形态,都要求能快速准确发现目标、及时决策和精确打击,信息化战争不仅是指挥控制系统的信息化,而且是武器系统的信息化。

精确制导武器作为典型的信息化武器,其获得信息的来源不能只限于自身的探测器,还应当充分利用战场中的多种信息资源。

对现有精确制导武器发射单元进行信息化改进,使其充分支持C4I、C4ISR、C4KISR等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使发射单元不但具备自身火力分布数据,还能共享上级的综合情报数据以共享敌方前沿阵地地形、布设、武器装备等情况,这些都对参战人员掌握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时机或者自动修正发射之前的参数提供必要的支持。

目前,精确制导武器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程度不高,弹上传感器的探测距离近,易受干扰,而且受体积质量的限制,弹上传感器的探测性能无法与其它探测平台的传感器相比。

如果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加装数据链,则精确制导武器之间、精确制导武器与其它信息平台通过数据链共享信息,能迅速察觉目标的机动和环境的变化,在飞行中进行数据交换,实时地对弹上数据进行修正,将极大地提高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还可以识别特定目标和对目标毁伤评价,如果原定目标被摧毁,制导系统能够重新选择新的航线攻击备选目标。

四创3821一次雷达简介

四创3821一次雷达简介

四创3821一次雷达简介摘要:3821一次监视雷达是民航等单位为机场配置的近程空管一次雷达。

该雷达能满足机场对飞机进近管制的需要,提供高精度、高数据率的雷达监视数据。

该雷达为固定站配置,采用全固态、全相参、脉冲压缩、AMTD技术体制,对飞行高度在40000英尺以下的目标,探测距离可达60海里以上,能给出连续实时的航迹信息,同时给出终端区危及飞行安全的气象信息。

关键词:AMTD;全固态;全相参1系统特点3821雷达是基于通用服务器软件化、精细化处理,高数据质量、高可靠性、高保障性的空管一次雷达,达到国际主流空管雷达先进水平,主要特点如下:a)数据质量高雷达采用软件化、精细化处理和全面的参数管理技术,数据质量高。

基于环境匹配的精细化处理,适应不同地理环境、气象环境、电磁环境的使用要求;基于全流程的精细化处理,结合39类500余项参数,覆盖脉压、滤波、恒虚警、杂波图、点迹、数据处理等各功能模块,所有参数可进行分级配置和管理;基于信号特征的精细化处理,对干扰、饱和、镜像、跨周期、固定等回波分类检测,有效抑制各类杂波干扰,基于回波和点迹特征的自适应跟踪模型算法,实现对高机动目标、慢速小目标稳定跟踪,对仙波能准确识别、隔离。

b)可靠性高雷达采用全固态器件、双套冗余架构、柔性自动重组,可实现无缝切换。

采用数据、视频、控制独立总线设计,实现稳定高速的数据传输。

发射机采用并馈式均衡高隔离大容量设计和独立供电架构。

平均致命故障间隔时间满足3万小时无停机故障。

雷达具备性能在线评估能力。

可实时监测状态信息,在线测系统参数,并采用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和评估。

可实时实现点航迹质量分析,实现性能在线评估。

c)生命周期维护成本低雷达采用基于通用服务器的全软件化平台,在线可更换单元检测覆盖率100%,自动对故障进行隔离、报警,具备在线维护和维修能力;全流程各节点信息可显示、输出、记录、重演,具有远程诊断和技术支持能力;采用货架化服务器,软件易扩展,生命周期维护成本低,便于持续提升雷达性能。

新体制雷达发展述评

新体制雷达发展述评

新体制雷达发展述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8研究所蒋庆全摘要无论在现代电子战还是在未来的信息战中,雷达皆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相控阵技术为基础的雷达新体制给整个雷达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本文将对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三坐标雷迭、双/多基地雷达、毫米波雷达、超视距雷达及预誓机雷达等新体制雷达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与评论。

关键词雷达新体制雷达相控阵雷达一、引言现代战争中,军用雷达的作用无法替代,以雷达为代表的战场感知系统必将对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的获取能力、处理能力、综合能力及控制能力已成为现代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

未来海战将是海空一体化的多维空间立体战,不仅有水下、水面、岸基及空中硬杀伤兵器在有形空间展开的火力战,而且还有信息获取传感器与软杀伤兵器在无形空间展开的信息战。

无论在现代电子战还是在未来的信息战中,雷达皆占有重要的地位,因雷达不仅是夺取电磁频谱控制权的主要工具,亦是获取信息并控制信息的有效手段。

然而,雷达的生存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以舰载雷达为例,由于迄今为止反辐射导弹已发展至第三代,具有极宽的频率范围(1~20GHz),极高的灵敏度及颇强的抗干扰能力,射程远、飞行速度快(可达3Ma)、命中率高,直接对舰载雷达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无论是依靠特殊的赋形结构还是新型吸波透波材料,隐身技术已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作战平台及飞行武器的雷达截面(RCS),使舰载雷达探测目标的距离缩短了2/3以上,从而降低了舰载雷达的预警作战能力。

当前众多战机及导弹皆配有性能先进的地形跟随系统,具有颇强的超低空突防能力,使得舰载雷达无法对来袭目标作出准确而及时的反应。

如“战斧”巡航导弹,末端可在5~10m下掠海飞行,还有的反舰导弹甚至可在低于3m的高度上掠海飞行。

二、新体制雷达随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尤其是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技术及光纤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相控阵技术为基础的新体制雷达应运而生,给整个雷达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智能交通中毫米波雷达数据处理方法与实现》读书笔记模板

《智能交通中毫米波雷达数据处理方法与实现》读书笔记模板

1
2.1 CW体制
2
2.2 LFMCW体 制
3
2.3 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K体制
4
2.4 CW-FMCW 复合体制
5
2.5本章小结
3.2测速雷达角度 自适应算法
3.1去噪算法
3.3本章小结
3.1去噪算法
3.1.1基于EMD的去噪算法 3.1.2自相关检测法
3.2测速雷达角度自适应算法
3.2.1火车测速雷达系统 3.2.2基于样本统计特性的雷达摆角自修正算法
智能交通中毫米波雷达数据处 理方法与实现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作者介绍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车辆
系统
方法
跟踪
研究
技术
跟踪
雷达
雷达
数据 算法
数据
交通
雷达
测速雷达
目标
机器
小结
体制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ntput,MIMO)毫米波雷达是国内外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 MIMO毫米波雷达克服了传统雷达单发单收的缺点,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测角精度、杂波抑制能力,降低了截获率。 与激光雷达和视频检测相比,毫米波雷达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因此MIMO毫米波雷达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本 书从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检测、测速、跟踪技术出发,依据真实的MIMO毫米波雷达测量数据,介绍车辆跟踪系 统架构,以及常用的交通雷达体制,并对这些体制进行比较,得出FSK是最适合应用于测速的交通雷达体制。本 书重点介绍了处理毫米波雷达探测数据的方法,包括初期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去噪及利用获取的点云数据对 雷达摆角进行修正,中期的点云数据聚类处理,后期的车辆轨迹关联、跟踪技术。在介绍这些技术时,不仅应用 了经典的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还提出了一些改进算法,并对目前热门的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

车路协同路侧毫米波雷达技术要求

车路协同路侧毫米波雷达技术要求

车路协同路侧毫米波雷达技术要求
车路协同(V2X)路侧毫米波雷达技术要求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精度探测能力:要求毫米波雷达能够准确检测到道路上各种类型的目标物体,如车辆、行人、自行车等,并能够对目标物体进行快速、精准的识别和跟踪。

2. 高分辨率成像能力:要求毫米波雷达能够以较高的分辨率成像道路周围的环境,包括路面状况、交通标识、道路边缘等,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路况信息。

3. 多目标检测和跟踪能力:要求毫米波雷达能够同时检测和跟踪多个目标物体,以应对复杂的交通场景和多车辆行驶的情况,并能够进行目标的分类和分级识别。

4. 快速响应和高精度测量能力:要求毫米波雷达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能够在瞬间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并实时更新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以支持车辆的自动驾驶和安全决策。

5. 高抗干扰和稳定性能:要求毫米波雷达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包括恶劣天气(如雨、雪、雾等)、强光干扰和其他电磁干扰等,并能够有效抑制背景噪声,以提供可靠的目标检测和跟踪结果。

6. 智能化和自适应能力:要求毫米波雷达能够通过智能算法和自适应控制策略,对不同场景下的目标物体进行自动检测和跟
踪,并能够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等实时变化的情况,调整雷达参数和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道路环境和需求。

总的来说,车路协同路侧毫米波雷达技术要求具备高精度、高分辨率、高速度、高稳定性和智能化的特点,以支持车辆的智能驾驶和交通管理等应用。

雷达技术简介及发展展望

雷达技术简介及发展展望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雷达技术发展简史和雷达技术在现代国防中的地位和作用,简述了几种先进雷达的体制和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外的先进雷达应用情况,提出了现代战争下雷达技术发展展望。

0 前言雷达(Radar)是英文“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缩写的译音,意思是无线电检测和定位。

近年来更广义的Radar的定义为:利用电磁波对目标检测/定位/跟踪/成像/识别。

雷达是战争中关键的侦察系统之一,它提供的信息是决策的主要基础。

雷达可用于战区侦察,也可用于战场侦察。

装有雷达导引头的导弹、灵巧炸弹能精确地、有效地杀伤目标。

在反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中,雷达是主要的探测器。

雷达技术在导航、海洋、气象、环境、农业、森林、资源勘测、走私检查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简要叙述雷达技术发展简史。

雷达技术首先在美国应用成功。

美国在1922年利用连续波干涉雷达检测到木船,1933年6月利用连续波干涉雷达首次检测到飞机。

该种雷达不能测距。

1934年美国海军开始发展脉冲雷达。

英国于1935年开始研究脉冲雷达,1937年4月成功验证了CH(Chain Home)雷达站,1938年大量的CH雷达站投入运行。

英国于1939年发展飞机截击雷达。

1940年由英国设计的10cm波长的磁控管由美国生产。

磁控管的发展是实现微波雷达的最重要的贡献。

1940年11月,美国开发微波雷达,在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生产出了10cm的SCR-584炮瞄雷达,使高射炮命中率提高了十倍。

二战中,俄、法、德、意、日等国都独立发展了雷达技术。

但除美国、英国外,雷达频率都不超过600MHz。

二战中,由于雷达的很大作用,产生了对雷达的电子对抗。

研制了大量的对雷达的电子侦察与干扰设备,并成立了反雷达特种部队。

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用雷达探测飞机、导弹、卫星、以及反洲际弹道导弹的需要,对雷达提出了远距离、高精度、高分辨率及多目标测量的要求,雷达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脉冲压缩技术、单脉冲雷达技术、微波高功率管、脉冲多卜勒雷达、微波接收机低噪声放大器(低噪声行波管、量子、参量、隧首二极管放大器等)、相控阵雷达。

盘点毫米波雷达的常见技能与应用场景

盘点毫米波雷达的常见技能与应用场景

盘点毫米波雷达的常见技能与应用场景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频段进行距离测量和障碍物探测的雷达系统。

它具有以下常见技能和应用场景:
技能一:高精度测距
毫米波雷达利用毫米波的短波长特性,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距离测量。

这使得它在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技能二:静态和动态障碍物检测
毫米波雷达可以检测静态和动态的障碍物,如墙壁、建筑物、行人、车辆等。

它能够实时监测周围环境,提供高精度的障碍物信息。

技能三:穿透能力强
相比于传统雷达系统,毫米波雷达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它可以穿透雨雪、尘埃等气象条件,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

技能四:低功耗和小尺寸
毫米波雷达具有低功耗和小尺寸的特点,适用于集成到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

应用场景一:自动驾驶
毫米波雷达在自动驾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提供高精度的距离和障碍物信息,帮助车辆进行智能导航和避障。

应用场景二:工业自动化
毫米波雷达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可以实现对生产线上物体和工人的精准定位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应用场景三:安防监控
毫米波雷达在安防监控中也有应用。

它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环境,检测是否有人靠近或潜入禁区,对于保护重要场所的安全非常有帮助。

自适应多体制抗干扰毫米波引信技术

自适应多体制抗干扰毫米波引信技术

jm n e o new i eed ntesut no al e re ni n etjm igT a migprr c hc dpnso i ao fbte l t gt v om n/a mn .oi f ma h h t i tf d a /e r i m-
poeat— a igp r r a c fh ytm a dm k aeteav nae fne i n e te ue rv i j n mm n e o n eo ess n a e t v d a t s t l e c , h z fm t e ih h g o i lg f
特点。与微波相 比, 口径 的毫 米波 天线 , 同 波束更
0 引 言
引信是装备于各类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中最终直
窄, 低角探测多路径效应小 , 具有较强抑制地海杂波 和抗干扰能力。毫米波在穿透战场烟雾尘埃方面, 与红外 、 激光相 比, 明显的优势…。毫米 波在探 有 测隐身 目 标方面也显示出其显著的优点 , 因此毫米 波技术在各类灵巧弹药起爆控制和精确制导中得到 广泛应用 , 显示 出它在武器系统 中应用的强劲生命
L a I Xi o.YE n Ro g—q m ,u yn 7 0 9 C ia C iaA r r s l A ae y L oa g 0 , hn ) b se 41
Ab ta t A l mee sr c : mii tr—wa efz c nq eu e niicat si sit d c di hsp p r h l v et h iu sdi a t rrf misl i nr u e ti a e.T e u e n a e o n

a at ea t—jm ig h a e it d cscn grt n k ytcn l e n e i t no e dpi ni a m n .T ep pr nr u e o f ua o ,e eh o g sad ra z i f h v o i i o i l ao t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主动巡航控制系统与防撞预警系统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主动巡航控制系统与防撞预警系统
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角等信息。另外,毫米波雷达除了要 求测量的准确性,对测量的实时性要求也很高。如果算法繁 杂,计算缓慢,即使可以得到精确的结果。也已因为过长的
连续波(LFMCW)体制,连续波调频体制与脉冲雷达相比有
许多明显的优越性:
①可测量短距离,且能获得较高的测距精度和距离分
辨率。
②雷达接收机的带宽较窄,因此抗各种杂波干扰和噪
ACC和CWS的关键技术
作为应用于自动巡航系统和防撞预警系统的毫米波汽车
雷达,目前适用的主要有脉冲体制雷达、调频连续波(FM— CW)雷达两种雷达体制。脉冲体制的雷达应用于汽车,由于 测量距离很短,需要的发射脉冲非常窄,这将导致信号产生
的工作频段既要满足无线电频率管理,又不能与已用的某些
1044
SAE—C2007E616
道路情况相对比较简单的高速公路行车环境为例分析。当汽 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公路上一般有左中右三条行车道,
道路本身可以是平直的,也可能存在转弯和上下斜坡,在高
以及系统工程化实现所面临的关键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速公路的两侧存在有安全护栏、树木、标识牌等物体。车辆
参考文献
Waiter Nagy,Joseph Wilhelm,system and parametric
Cruise
Control,ACC)系统是利用雷达系统探测周围信息,
并自行调节自车的行驶速度,从而实现以设定速度行驶的一 种电子控制装置。与前导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自动跟 进。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时,打开该系统的自动操 纵开关后,恒速行驶装置将根据行车阻力自动增减节气门开 度,使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一定,省去了驾驶员频繁地踩加速 踏板的动作,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只要把住转向盘即可,可 以减轻驾驶员长途行驶的疲劳,也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由于巡航系统自动维持车速,避免了不必要的加速踏板

毫米波雷达测距原理

毫米波雷达测距原理

毫米波雷达测距原理毫米波雷达是一种以微波的形式运作的雷达,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出微波,再接收反弹回来的信号,从而计算出目标物体的距离。

毫米波雷达又被称为微波雷达,它使用的频段是底频微波,也就是30GHz至300GHz之间的频段。

毫米波雷达被广泛应用于机载雷达、车载雷达和船载雷达等领域,因为它能够对短距离、小目标进行精确测量。

毫米波雷达测距的原理是基于雷达设计的一条基本公式,即“距离=时间×速度”。

在毫米波雷达中,发射器会向目标发射微波信号,在信号到达目标后,它会被目标吸收或散射,一部分微波信号会返回雷达系统,由接收器接收。

测距公式的关键是计算信号往返时间,也就是信号从雷达系统发射到目标,再从目标反弹回来到雷达系统的时间。

毫米波雷达中的发射器和接收器是非常关键的组件,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时间差被称为“时延”,毫米波雷达可以通过计算“时延”来测量目标的距离。

这可以通过使用一个叫做“时间差测距器”的装置实现,其实现的原理是在发射和接收之间添加一个称为“时钟”的组件。

时钟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同步运行,它开始计时时刻并记录每次微波信号从发射器发出时间,并在接收器接收到微波信号后停止计时。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微波信号从发射器到接收器的时间差,从而得到目标物体的距离。

除了使用时间差测距器来计量时间差,在毫米波雷达中还可以使用频率测量器来计算时间差。

这种测量方式和时间差测距器不一样,它的原理是利用频率不同来计算微波信号的时间差。

具体来说,发射器会发出一定频率的微波信号,当它遇到目标时,它的频率会随着接收到的信号的频率变化。

那么,如果我们知道了发出的频率和接收到的频率,就可以计算出从发射器到目标,再从目标反弹回来到接收器的时间差。

除了测距,毫米波雷达还可以使用反射系数来测量目标的尺寸和轮廓。

反射系数是一个数值范围从0到1,它代表了目标物体反射信号的强度,这个数值越高,则目标物体的反射信号越强。

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及应用

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及应用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频段(30 GHz至300 GHz)进行探测和测距的雷达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发送和接收毫米波信号,并利用这些信号与目标物体进行相互作用,从而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

以下是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的一般步骤:
发送信号:毫米波雷达系统会产生一系列高频的毫米波信号,并将其发送到目标物体。

接收反射信号:当毫米波信号与目标物体相互作用时,一部分信号会被目标物体反射回来。

雷达系统会接收并记录这些反射信号。

信号处理:接收到的反射信号会经过信号处理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些算法可以提取出目标物体的特征,如距离、速度、角度等。

目标识别和跟踪:通过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分析,毫米波雷达系统可以识别目标物体,并跟踪其运动状态。

毫米波雷达具有以下应用领域:
遥感和气象预报:毫米波雷达可以用于大气中的降水检测和云分析,对气象预报和天气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车辆:毫米波雷达在自动驾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目标检测和测距功能,帮助车辆感知周围环境,实现障碍物检测和避障。

安全监控和边界保护:毫米波雷达可以用于安全监控系统,例如在机场、港口和边境等地进行人员和物体的检测、追踪和识别。

人体成像和生物医学应用:毫米波雷达可以穿透一些非金属材料,如衣物和皮肤,用于人体成像和生物医学应用,如人体安检、医疗诊断等。

无线通信和雷达通信:毫米波频段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大的带宽,因此毫米波雷达也可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和雷达通信。

毫米波雷达原理

毫米波雷达原理

毫米波雷达原理
毫米波雷达原理
一、什么是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以毫米波(波长为1毫米~10毫米)为主要传播媒质的雷达,它可以用于检测目标的方位、速度和距离等信息。

毫米波雷达可分为固定雷达、移动雷达和航向雷达。

固定雷达多用于大范围预警、侦察。

移动雷达可用于目标检测和跟踪,航向雷达用于指南设备。

由于毫米波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低损耗等特点,可用于检测细小目标。

二、毫米波雷达的原理
1、发射机原理
毫米波雷达发射机常用电子频率锁定、调制方式调制、触发时间戳技术等原理。

其中,电子频率锁定技术可使发射焦点形成精确的长度,从而提高雷达探测距离和分辨率;调制方式调制技术可提高雷达的检测性能,提高检测分辨率;触发时间戳可以有效地防止干扰。

2、数字化处理
接收机将接收信号反射回来后,需要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中频信号可通过相应软件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数据,包括目标方位、距离等尺寸参数。

3、图像显示
使用图形化软件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可将信号转化为图形,然后
在图形中提取需要的数据,可用于语音、文本等报警,以便保证安全。

四、毫米波雷达的应用
1、运输方面
毫米波雷达可用于引导船只、汽车和飞机进行安全行驶。

2、武器瞄准
毫米波雷达还可以用于武器瞄准,比如火箭炮、飞弹等,可提高其准
确性和命中率。

3、安全
毫米波雷达可用于边界和海上等安全领域,可检测窃贼、潜水者、禁
足者以及非法进入的船只等。

4、运动传感
毫米波雷达可用于体育项目中的运动分析,可以准确测量单位时间内
运动者运动的距离、时间、力量等参数,为运动传感提供有效支持。

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

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

精确制导武器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的变革;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

作为典型的信息化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在近几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在精确制导武器研发和采购上的投入,精确制导武器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原有装备经过改进和改装后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升,新型精确制导武器不断涌现,使精确制导武器出现了综合化、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新时期新阶段,探讨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对研究信息化战争的对抗模式和作战样式,获取信息化战争的主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1、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单元、制导系统与作战信息平台相融合,提高整体作战效率。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战争形态,都要求能快速准确发现目标、及时决策和精确打击,信息化战争不仅是指挥控制系统的信息化,而且是武器系统的信息化。

精确制导武器作为典型的信息化武器,其获得信息的来源不能只限于自身的探测器,还应当充分利用战场中的多种信息资源。

对现有精确制导武器发射单元进行信息化改进,使其充分支持C4I、C4ISR、C4KISR等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使发射单元不但具备自身火力分布数据,还能共享上级的综合情报数据以共享敌方前沿阵地地形、布设、武器装备等情况,这些都对参战人员掌握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时机或者自动修正发射之前的参数提供必要的支持。

目前,精确制导武器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程度不高,弹上传感器的探测距离近,易受干扰,而且受体积质量的限制,弹上传感器的探测性能无法与其它探测平台的传感器相比。

如果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加装数据链,则精确制导武器之间、精确制导武器与其它信息平台通过数据链共享信息,能迅速察觉目标的机动和环境的变化,在飞行中进行数据交换,实时地对弹上数据进行修正,将极大地提高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还可以识别特定目标和对目标毁伤评价,如果原定目标被摧毁,制导系统能够重新选择新的航线攻击备选目标。

同时,弹上数据通过数据链也可以回传到指挥控制信息平台,指挥员可以根据数据链传回来的数据进行毁伤评估,对目标最易被破坏的区域实施攻击,从而显著提高作战效能。

国防军事-末敏弹技术

国防军事-末敏弹技术

末敏弹技术信息化战场作战“精灵”:炮射末敏弹它不是导弹,被称为灵巧弹药;它可由多种平台发射,能够自主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现代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又称“敏感器引爆弹药”(资料)点击浏览更多军事图片智能灵巧弹药准确实施顶攻击现代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简称,又称“敏感器引爆弹药”,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现代弹药,是将多种先进技术应用到子母弹药领域中所形成的一种灵巧弹药,可由多种平台发射,主要用于自主攻击装甲车辆的顶装甲,在21世纪信息化战场上具有作战距离远、命中概率高、毁伤效果好、效费比高和发射后不管等优点。

敏感器被誉为“火眼金睛”炮射末敏弹由母弹和发射装药组成。

母弹包括弹体、时间引信、抛射结构、末敏子弹等。

末敏子弹由减速减旋与稳态扫描系统、敏感器系统、中央控制器、先进战斗部、电源和子弹体等组成。

敏感器系统是末敏弹的“火眼金睛”,其功能是在复杂的电子环境中探测和识别装甲目标,通常包括红外探测器、毫米波辐射计和毫米波雷达等。

为克服单一体制敏感器性能的局限性,提高探测性能,一般采用复杂敏感器系统,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体制的敏感器结合使用,既可集合两者的优点,又可弥补彼此的缺点。

由于末敏弹所对付的装甲车辆都是长宽几米的较大目标,因此可以保证击中目标。

中央控制器堪称“智慧之脑”中央控制器是末敏弹的“大脑”,负责驱动控制、电源管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火力决策等一系列重要工作。

因此,也被称为有“智慧”的大脑。

EFP战斗部可完成对目标的最终毁伤。

EFP是“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的英文缩写,与破甲弹靠药型罩形成细而长的金属射流破甲,不同的是EFP战斗部爆炸后,药型罩被压垮变形,形成了一个短粗而密实的穿甲弹丸,其速度可达2000米/秒左右,小于破甲弹射流的速度(8000米/秒左右),侵彻深度不如射流。

其战斗部优点是对炸高不敏感,而且战斗部被抛射出去后可在100米距离上穿透80-100毫米厚的装甲,同时其穿透装甲后能崩落大量碎片,以杀伤人员、破坏装备,有良好的作战性能。

简述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一)

简述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一)

简述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一)毫米波雷达测距原理毫米波雷达是一种特殊的雷达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微波信号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实现空间目标检测和距离测量。

下面,我们来简述一下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

什么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利用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距,频率通常为30GHz到300GHz之间。

相比较于其他雷达技术,毫米波雷达具有更高的频率、更小的波长、更精细的分辨率和更强的穿透力,适用于工业检测、安防监控和无人驾驶等领域。

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毫米波雷达测距原理是基于雷达测量的时间差原理而实现的。

毫米波雷达将微波信号发射到空间目标上,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

通过测量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在毫米波雷达中,发射和接收的信号通常是由同一个天线完成的,称为同通道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系统简单,缺点是测量的精度不高,容易受到噪声干扰。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毫米波雷达采用了不同通道模式,即发射和接收的信号由不同的天线完成。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可以准确识别复杂目标,缺点是系统复杂,不易实现。

毫米波雷达的应用毫米波雷达广泛应用于车联网、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和无人驾驶等领域。

在车联网中,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车辆间通信和碰撞预警;在安防监控中,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人体检测和追踪;在智能家居中,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手势识别和智能控制;在无人驾驶中,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障碍物检测和自动驾驶。

总之,毫米波雷达作为一种新型的雷达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将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毫米波雷达的优势毫米波雷达相比其他雷达技术,有以下几点优势:•更高的分辨率:毫米波雷达具有更小的波长,可以实现更高的空间精度和目标分辨率。

•更强的穿透力:毫米波雷达在雾、雨、雪、尘土、烟雾等气象条件下具有较强穿透力,能够实现超视距检测和测距。

•更宽的带宽:毫米波频段的带宽较宽,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通信。

精确制导多体制探测技术新进展分析

精确制导多体制探测技术新进展分析

精确制导多体制探测技术新进展分析摘要:近些年,伴随着信息化处理、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技术等多元化的不断进步,精确制导技术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从精确制导对于多体系的信息探测技术需求角度着手,本文详细分析精确制导多体制探测技术新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精确制导技术;多体系探测技术;新进展0.引言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当前,精确制导技术所面临的要求与挑战也在不断提升,例如对于电磁干扰类型不断复杂化,对于精确制导技术在电磁环境中的抵抗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单一性模式与体系制导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精确制导武器的要求。

对此,多体系的探测技术在精确制导技术当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1.精确打击多体系的探测需求1.1目标类型与特征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目标主要涉及到垒打阵地、地面以及深埋地下的高价值目标、桥梁、港口以及大型舰船等。

在打击过程中,地方的雷击阵地与水面上的大型舰船等均具备较强的电磁辐射特征与红外辐射特征,所以应当采取被动探测的方式,例如航母舰队的雷达主要具备多种型号的对空、三坐标、对海、空中交通管制等雷达,频率覆盖较为广泛,从P至X波段均有覆盖,甚至更高,电磁辐射的特性与红外线辐射特性比较强[1]。

而对于地面或低下的目标,因为具备固定不动的特点,所以应当采取高分辨率的图像景象匹配修正制导方式,一般是以管型、侧视SAR雷达成像以及红外前视成像等为主。

对于水面上或部分慢性移动目标,虽然无法采取景象匹配的方式,但是可以采取红外复合、微波被动、微波主动与被动复合等,微波被动模式主要是应用在体对舰船的辐射源目标探测当中,微波主动模式主要是应用在舰船目标的搜索、单脉冲的跟踪、成像识别等方面,红外模式可以应用在舰船目标末端的前视红外成像当中。

1.2精确打击能力的需求在打击过程中至少需要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1、“看得到”。

这一能力主要是引头本身具备较强的探测性能力,必须达到作用距离员、目标检测能力强以及补获能力强等能力:2、“认得出”。

毫米波雷达及其应用

毫米波雷达及其应用

“长弓”毫米波雷达主要战术指标
战术指标 工作频段 作用距离 目标处理能力 目标分类 工作模式 参 数
Ka频段 8 km(运动目标), 6 km (静止目标) 发现、定位和分类128个静止或运动目标,按5种类型进行划分,按威胁等 级排序16个目标(小于1 min) 可分类坦克、轮式车辆、空防部署、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 空中目标模式(ATM):检测、定位、分类和优先排序固定翼或旋转翼威 胁, 8 km范围的360°覆盖, 180°、90°、30°扇扫; 地面目标模式(GTM):检测和定位地面和低空目标,飞机轴线±90°范 围提供90°、45°、15°扇扫; 地形轮廓模式(TPM):速度90 km /h以上时,提供2. 5 km³90°范围的障 碍物检测;速度90 km /h以下时,提供2. 5 km³180°范围的障碍物检测。 在低能见度的条件下对载机进行地形飞行导航; 内置检测模式:监视载机飞行时雷达的性能,在维护前和维护中隔离故 障。
雷达的起源和发展
1.2 雷达的起源
19世纪后期:电磁理论的建立和电磁波实验的突破, 为雷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865年,麦克斯韦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86年,赫兹实验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1889年,实现了电磁波的产生,接收和目标散射。 这些成就为雷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雷达的起源和发展
雷达的起源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对雷达观察隐身目标的能力,在反辐 射导弹(ARM)与电子战(EW)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工作有 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雷达测量目标特征参数和进行 目标分类、目标识别有了更强烈的要求
雷达的起源和发展
近十几年来,微电子机械和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的 飞速发展,为有源电扫相控阵列多功能雷达发展提供了 技术动力,这种雷达系统是新一代高分辨率雷达的代表。

3d毫米波雷达的原理和应用

3d毫米波雷达的原理和应用

3D毫米波雷达是一种使用毫米波频段的雷达技术,它通过发送和接收毫米波信号来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角度信息。

以下是3D毫米波雷达的原理和应用:
原理:
1.发射器:3D毫米波雷达使用发射器产生毫米波信号,并将其发送到目标物体。

2.接收器:雷达接收器接收从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毫米波信号。

3.信号处理:通过分析接收到的毫米波信号,雷达系统可以计算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
离、速度和角度信息。

4.数据可视化:最终,这些数据被转换成三维图像或点云等形式进行可视化,以呈现目标
物体的空间分布和运动特征。

应用:
1.自动驾驶车辆:3D毫米波雷达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中,用于实时感知周围环境、
检测障碍物并提供精确的位置和距离信息,从而帮助车辆进行导航和避障。

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毫米波雷达也用于ADAS系统中,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
盲点检测、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以提高驾驶安全性。

3.安防监控:3D毫米波雷达可用于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追踪人员或物体的位
置和行为,用于入侵检测、区域监控等应用。

4.无人机导航:毫米波雷达可用于无人机导航和障碍物避免,以提供精确定位和环境感知
能力。

5.物体识别与分类:通过分析3D毫米波雷达返回的数据,可以对目标物体进行识别和分
类,例如人体、车辆、建筑物等。

总之,3D毫米波雷达利用毫米波频段的特点,具有高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自动驾驶、安防、无人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 相 比, 口径 的毫 米 波 天线 , 束 更窄 , 角 探 同 波 低
O 引 言
毫米 波技 术 作 为雷 达 领域 的 先进 技 术 , 微 与
收一 日期 :0 6 5—2 20 —0 7
测 多路径 效应 小 , 有 较 强 抑 制地 海 杂波 和 抗 干 具
扰 能力n 。毫 米波 在穿 透 战 场 烟 雾 尘 埃方 面 , ] 与
多体 制 自适应 主动 毫米波近距探测 系统
李 晓 , 霍力君 , 李 万峰
( 国空 空 导弹研 究 院 , 南 洛 阳 4 10 ) 中 河 7 09
摘 要 : 绍 了一种 应 用 于导 弹近距 探 测领 域 的 毫米 波 系统 , 综合 采号 处理 技 术和 自适应 抗 干扰技 术 , 高 了系统抗 干扰 性 能 , 具有 了智 频 提 并 能化 、 可编 程 的特 点 。它 能够根 据 战场 目标, 境, 环 干扰 的 变化 情 况 , 弹道 上 自适应 选择 有 针 在
ev om n/ m n . n oue of uao ,e cnl e drazt no ess m, n o t ni n et a m g It d cs n gr i kyt h o g s l ai t yt adp i s r j i r c i tn e o a e i o fh i n e n
ipoeata m n e o a c f h yt d m k t ae teav t e fi e i ne h m r n j i gpr r neo e s e a aei h v h da a s o n lg c ,t v im f m t sm n n g tle e
文 献 标识 码 : A
Th ho tr n e M M W t c o y t m t efa a tv eS r-a g De e t n S se i h S l- d p e i
Ablt mo g Di e e tM o u a o s iiy a n f r n d l t n i
对性 的调 制 方 式及 最佳 工作 模 式 , 以达 到最佳 抗 干 扰的 目的 。 文 中介 绍 了 系统 构成 、 关键技 术 及 其 实现 方 式 , 并指 出了它的 工作特 点和 应 用前 景 。
关 键 词 : 测 距 离 ;毫 米 波 ;抗 干 扰 探
中图分 类号 :r 3 . J O1 4
L i , H O t- n, L a - n I a Xo U iu , j I n eg W f
( hn i o i i cdm ,L oagH nn4 10 , hn ) C i Ar r M s l A a e y uyn ea 7 0 9 C ia a bn se
Ab t a t A l mee- v y t m s d i si h r a g ee to ed s ito u e sr c : mi i trwa e s se u e n misl s otr n e d tcin f l i nr d c d, T l e i o
ss m ue h eh o g so e C— ouao , I i ta o ,set m s n lp cs ad sl yt sste t nl i ft Om dlt n F dgi t n pcr i a r es n e- e c oe h i i zi u g o f
aateata m n , n h yt a h oeaot a m d li yeat a c l o a ii dpi ni m ig A dtess m cncos pi l o u t n t uo ta y nblsc v j e m ao p m i l l t tjc r t ot nt et nim igpr r ac h hdpn s ntesut no al e re ret y o ba ebs ata m n e o new i eed tao f te l t gt a o i h j fm c o h i i b tf d a / i
红 外 、 光 相 比 , 明显 的优 势 。毫米 波在 探测 隐 激 有
身 目标方 面也 显 示 出其 显 著 的优 点 , 因此 毫 米 波 技术 在各 类 灵巧 弹 药起爆 控 制 和精确 制导 中得 到
广泛 应用 , 示 出 它 在 武器 系统 中应 用 的强 劲 生 显
作● ■介 : 李
o tisp rom a c h rceit sa d a p iain p o p cs. u t e r n e c aa trsi f c n p l t rs e t c o
K yw r s eet nds ne m lm t ae ata m n e o d :dt i ia c ; l e r v ; njm ig co t i i ew i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3期 20 06年 9月
制 导 与 引 信
GUI DANCE & U ZE
Vo . 7 No 3 12 .
S p.0 e 2 06
文章 编号 :6 10 7 (06 0 -0 00 17 —5 6 20 )30 3 — 6
晓(90 , , 17 一)男 高工 , 士 , 硕 从事 无线电引 信
技 术 的 研 究 ; 力 君 (95 )男 , 程 师 , 士 , 事 信 号 处 理 技 霍 17一 , 工 硕 从
术的研究 ; 李万峰 (99一)男 , 17 , 本科 . 从事无线 电引信技术研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