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内容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f9477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e.png)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职业卫生是指对工业生产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控制和预防,以保护职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一项技术。
在职业卫生管理中,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扮演着重要角色。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是指在企业、工厂等场所中,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建立的、记载、统计和管理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文件、记录和资料。
员工的耳聋、工人的尘肺、临床医生的职业病等问题都需要由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提供相关信息以协助解决。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包括职业病危害分析、职业病诊断、职业人群监测、职业病防范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等方面的资料。
这些档案包括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记录、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职业病诊断报告、职业健康评估结果、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等。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保障职工的健康和权益:通过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的建设
和管理,可以全面掌握职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卫生状况,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和安全保障。
2.支撑企业的法制建设: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是企业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企业提供在法律纷争时法律依据和证明,增强企业合法性和公信力。
3.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是企业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指明方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极大地促进了职业卫生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循环发展,同时也为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在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中,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必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简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内容
![简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4c450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d.png)
简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内容职业卫生是指在劳动过程中,为了保护和改善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卫生工作和措施。
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记录和管理的重要文件。
它包含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 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这是确定用人单位身份和管理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
2. 职业卫生组织机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其职责等。
这部分内容是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基础,它能够确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章,包括职业卫生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职业卫生培训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能够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进行。
4. 职业卫生现状评价: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状况进行的评估和分析,包括职业卫生检测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结果等。
这些评价结果能够帮助用人单位了解职业卫生现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5.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管理: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和管理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个体防护用品、通风设备、防护装置等。
这些设施和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6. 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的记录,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人数等。
这些培训和宣传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意识,增强职业卫生管理的效果。
7. 职业卫生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调查和处理: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调查和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原因分析、处理措施等。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保障企业和劳动者权益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保障企业和劳动者权益](https://img.taocdn.com/s3/m/08eb66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0.png)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保障企业和劳动者权益职业卫生档案是反映用人单位全面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及其管理过程的综合记录,动态记录了职业病危害及其治理情况,是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法》的义务、责任和评价治理职业病危害的重要依据,对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
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资料既可以为劳动者职业病诊断鉴定提供必要的依据,也方便了安全监管部门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如下12项职业卫生档案资料:
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
2、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
4、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及其配备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
6、个体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
7、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8、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
9、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
1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批复文件;
11、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
12、其他职业卫生管理有关资料或者文件。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三篇)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63663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0.png)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在组织、建立、运行过程中对相关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和使用的制度。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档案建立和整理:企业应根据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和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和整理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
档案应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病健康监护情况等。
2. 档案保管和保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档案保管制度,确保职业卫生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保管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规定进行档案保管工作。
3. 档案使用和查询:企业员工可以依法查询和使用自己的职业卫生档案,用于个人职业健康管理和保护。
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查询和使用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用于职业卫生管理和劳动保护。
4. 档案评估和审查:企业应定期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评估和审查,检查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对于存在缺陷或需要补充的档案,应及时进行整改和补充。
5. 档案报告和上报: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向相关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报告和上报职业卫生档案信息。
报告内容应包括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病发生情况等。
通过建立和实施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提高职业卫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危害。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二)北方联合电力公司高头窑煤矿职业卫生档案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维护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保证职业卫生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病诊断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更好地为矿员工服务,按照《____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矿内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管理工作。
三、职责(一)人力资源部是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的归口管理部室,负责对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进行监督管理和考核。
职业卫生全套档案
![职业卫生全套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6243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f.png)
职业卫生全套档案职业卫生全套档案,是指记录一个单位内所有相关职工的健康状况、接触的有毒有害因素、个人防护措施及培训情况等内容的一套完整的档案。
这些档案对于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提高工作安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的方面对职业卫生全套档案进行介绍。
一、包括的内容职业卫生全套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职工健康档案,包括体检记录、职业病诊断记录等;二是职业病危害档案,包括工作场所对职工可能产生的各种有害因素的调查及评估情况;三是职业卫生技术档案,包括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测量结果等;四是职业卫生监测档案,包括对职工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及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记录;五是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教育档案,包括职业卫生培训的内容、方法、时间及人员等。
二、重要性职业卫生全套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对于单位管理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些档案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获知职工健康状况,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职工患上职业病。
其次,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防止职工受到有害因素侵害,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
此外,通过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的建立,可以提高职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建档流程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全套档案,首先要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明确工作场所存在的有害因素。
然后,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记录在职工健康档案中。
同时,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确保职工了解有害因素的危害性及防范措施。
最后,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四、档案保密职业卫生全套档案中包含了职工的健康信息等敏感内容,必须加强档案保密工作。
单位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查阅权限,保障职工的隐私权。
综上所述,职业卫生全套档案对于保障职工健康、预防职业病具有重要意义。
单位应重视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确保档案准确完整,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通过不断完善职业卫生全套档案,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为建设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职业卫生档案清单(六个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清单(六个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b65ed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1.png)
职业卫生档案清单(六个档案)职业卫生档案清单一、工作场所环境检测档案1. 背景及目的:记录工作场所的环境检测,以评估危害因素的暴露水平。
背景及目的:记录工作场所的环境检测,以评估危害因素的暴露水平。
2. 内容要点:内容要点:-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记录。
- 空气、噪音、辐射、化学物质等的监测结果。
- 检测结果的评价和分析。
- 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估。
- 监测频率和计划的制定。
二、职业健康检查档案1. 背景及目的:记录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用于评估职业病防治的效果。
背景及目的:记录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用于评估职业病防治的效果。
2. 内容要点:内容要点:- 职业健康检查的项目和频率规定。
- 职工职业健康状况的档案记录。
- 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体检指标和结果。
- 进一步诊断和处理建议。
三、职业病与劳动能力评估档案1. 背景及目的:记录职业病和劳动能力评估情况,用于职工安置和就业适应。
背景及目的:记录职业病和劳动能力评估情况,用于职工安置和就业适应。
2. 内容要点:内容要点:- 职业病诊断和病情把握的资料。
- 劳动能力评定方法和标准。
- 职业病影响劳动能力的评价结果。
- 转岗、调整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评估。
四、职业卫生培训档案1. 背景及目的:记录职业卫生培训的情况,以满足法定和管理要求。
背景及目的:记录职业卫生培训的情况,以满足法定和管理要求。
2. 内容要点:内容要点:- 培训计划和内容。
- 培训对象和培训时间。
- 培训方式和培训师资情况。
- 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
- 认证和证书的管理。
五、事故与职业卫生事件档案1. 背景及目的:记录与事故和职业卫生事件相关的档案,以便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背景及目的:记录与事故和职业卫生事件相关的档案,以便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
2. 内容要点:内容要点:- 事故和职业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
- 相关调查和分析报告。
- 事故的伤亡情况和损失评估。
- 整改措施和效果跟踪。
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3855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f.png)
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是员工在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有害因素以及相关健康信息的记录档案。
它是企业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工具,也是管理职业卫生的基础。
职业卫生档案的重要性职业卫生档案记录了员工在工作环境中可能接触到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品、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通过及时、准确地记录和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此外,职业卫生档案还能为企业的职业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进行分析,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职业病发生的风险,提高员工的工作生产能力。
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员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基本信息。
2.工作过程:记录员工在工作中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信息。
3.有害因素接触情况:记录员工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各种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品、粉尘、噪音、振动等。
4.职业病史:记录员工是否曾经患有职业病或有相关症状的情况,以及接受过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5.健康情况:记录员工的健康状况,包括体格检查、生化检查、职业卫生检查等信息。
6.职业卫生监测数据:记录员工定期进行的职业卫生监测数据,如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生产场所噪声等。
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卫生保护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档案的重视程度,促使员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
结语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管理职业卫生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员工健康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高度重视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促进职业卫生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3篇)
![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70e9d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d.png)
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卫生和健康管理对于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变得日益重要。
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能够提供关键的信息和数据,有助于预防职业病和其他职业健康问题的发生。
为了更好地管理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定义、建立、内容、管理、更新以及隐私保护。
二、定义1. 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是针对职工的职业卫生和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和管理的文件。
它包含了职工的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防治措施、工作环境评估等相关信息。
2. 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案是对职工健康监护过程中的各种检查结果和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的文件。
它包含了职工的体检结果、健康风险评估、个人健康档案等相关信息。
三、建立1. 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a. 相关部门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b. 按照职业卫生法规的要求,进行职工的职业卫生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职业卫生档案中。
c. 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职业卫生档案中。
d. 建立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档案,包括职业卫生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记录等。
2. 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a. 相关部门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b. 对职工进行健康监护,进行定期的体检和健康风险评估。
c. 将体检结果、健康风险评估和个人健康档案等相关信息纳入健康监护档案中。
四、内容1. 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a. 职业卫生检查结果:包括职工的体检结果、职业病的诊断结果等。
b. 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设施设备管理情况、职业卫生培训记录等。
c. 工作环境评估:包括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风险评估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2. 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a. 体检结果:包括职工的身体各项指标、体检报告等。
b. 健康风险评估:包括职工的职业病风险评估、健康问题评估等。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3篇)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e65dd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f.png)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是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进行管理和维护的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一、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1.档案建设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和维护职业卫生档案,包括以下内容:(1) 职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
(2) 职业暴露情况:记录职工的职业暴露情况,包括相关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3) 健康体检情况:记录职工的健康体检情况,包括体检项目、结果等。
(4) 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情况:记录职工的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情况,包括疾病名称、诊断时间、治疗方法等。
(5) 安全生产情况:记录职工的安全生产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原因、事故处理等。
2.档案管理(1) 负责人:企事业单位应指定专门负责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人员。
(2) 区分保密等级:根据需要,将职业卫生档案分为不同的保密等级,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3) 档案保管:职业卫生档案应妥善保管,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4) 档案备份:定期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备份,防止档案丢失或损坏。
(5) 档案安全销毁: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规定对档案进行安全销毁,确保档案的安全。
3.档案使用(1) 法定使用人:职业卫生档案的使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使用档案。
(2) 用途限制:职业卫生档案只能用于职业病防治工作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用途。
(3) 查询申请:需要使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向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正当的查询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4.档案维护(1) 更新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应定期更新,包括职工基本信息、职业暴露情况、健康体检情况等。
(2) 档案整理: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档案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档案借阅:对于需要借阅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按照程序进行借阅,并记录借阅情况。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1ed75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f.png)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1. 引言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是一个用于记录和管理职业卫生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
它包含了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健康监护记录、职业病防治措施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的重要性、档案内容和管理方法。
2.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的重要性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对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也是职工工作能力评估、劳动能力鉴定和职业病赔偿的依据。
3.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的内容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包括以下内容:3.1 员工基本信息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是识别和管理员工的基本依据。
3.2 职业卫生健康档案职业卫生健康档案是记录员工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和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重要记录。
它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记录、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3.3 健康监护记录健康监护记录是记录员工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它包括职业健康体检记录、职业病诊断记录、职业病治疗记录等。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员工健康。
3.4 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病防治措施是记录企业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职业病治疗措施的重要依据。
它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情况、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职业病治疗措施等。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和改进职业病防护措施,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水平。
4.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的管理方法4.1 档案建立和更新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并及时更新。
档案的建立和更新应由专业的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人员负责。
他们应定期收集和整理员工的相关信息,确保档案的准确和完整。
4.2 档案保密和备份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包含了员工的个人隐私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职业卫生档案目录和内容
![职业卫生档案目录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dda05c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2.png)
7.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
8.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
2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1、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文件
2、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下发文件
3、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重点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2、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证明
3、劳动者职业卫生宣传培训
4、年度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
4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1、生产工艺流程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一览表
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5、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季报汇总表
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汇总表
6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劳动者个人信息卡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结果
4、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断等资料
5、其他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6、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合同书
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
5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职业健康查体机构资质证书
2、职业健康查体结果汇总表
3、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
6、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和处理记录
序号
职业卫生档案名称
档案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1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1.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内容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80ebe5758fafab069dc024c.png)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2.职业卫生有关规章、规范、标准;3.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监督机构文件;4.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监督文书。
1.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上报存档);2.企业职工花名册(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工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即时上报,有新上岗和离岗的要上报,并存档);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申报表(单位基本情况、生产基本情况、主要工艺流程简图、生产场所布局图、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汇总表和高毒(高危)物品使用及接触情况,上报并存档)4.相关资料;说明有关档案资料上报要求:1.凡上述注明“上报”的资料,应及时上报;2.凡上述注明“年报”的表格,须在每年11月底前上报;3.新上岗、离岗人员名单和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及时上报;4.如今后工商营业执照或职业卫生制度发生变化及修定后,则需另行上报。
5.报告资料注明日期后,要加盖用人单位公章(鲜章)上报。
报告单位: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监督科),地址:璧山县璧城镇建设路30号,邮编:402760,联系电话:41400385,联系人:王善清。
(企业正式文件,盖章上墙公告、上报并存档)1.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含专职或兼职人员);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制度;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5.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8.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10.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11.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12.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13.职业卫生组织网络概况;14.其他相关管理资料。
说明有关档案资料上报要求:1.凡上述注明“上报”的资料,应及时上报;2.凡上述注明“年报”的表格,须在每年11月底前上报;3.报告资料注明日期后,要加盖用人单位公章(鲜章)上报。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内容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f4a9152a5e9856a561260ee.png)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2.职业卫生有关规章、规范、标准;3.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监督机构文件;4.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监督文书。
1.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上报存档);2.企业职工花名册(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工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即时上报,有新上岗和离岗的要上报,并存档);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申报表(单位基本情况、生产基本情况、主要工艺流程简图、生产场所布局图、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汇总表和高毒(高危)物品使用及接触情况,上报并存档)4.相关资料;说明有关档案资料上报要求:1.凡上述注明“上报”的资料,应及时上报;2.凡上述注明“年报”的表格,须在每年11月底前上报;3.新上岗、离岗人员名单和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及时上报;4.如今后工商营业执照或职业卫生制度发生变化及修定后,则需另行上报。
5.报告资料注明日期后,要加盖用人单位公章(鲜章)上报。
报告单位: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监督科),地址:璧山县璧城镇建设路30号,邮编:402760,联系电话:41400385,联系人:王善清。
(企业正式文件,盖章上墙公告、上报并存档)1.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含专职或兼职人员);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制度;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5.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8.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10.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11.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12.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13.职业卫生组织网络概况;14.其他相关管理资料。
说明有关档案资料上报要求:1.凡上述注明“上报”的资料,应及时上报;2.凡上述注明“年报”的表格,须在每年11月底前上报;3.报告资料注明日期后,要加盖用人单位公章(鲜章)上报。
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273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2.png)
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是在职业卫生管理中使用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和管理职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暴露情况。
本文将重点介绍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一、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于记录和管理职工职业暴露情况、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等信息的文件。
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对于实施职业卫生监测、评估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包括:1. 职业暴露情况:记录职工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内容,暴露于的有害物质和环境。
2. 职业健康体检:记录职工的健康检查结果,包括体格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等。
3. 职业病情况:记录职工是否患有职业病,病程和治疗情况。
4. 职业危害防护:记录职工接受的职业危害防护的措施和效果。
职业卫生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档案可以提供职业暴露情况和职业病情况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2. 职业病防治:通过对职业病情况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3. 员工健康监护:职业卫生档案可以追踪和监控职工的健康状况,提供健康监护和健康教育服务。
二、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案是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特定职业人群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监测的档案。
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有助于早期发现职业病和职业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包括:1. 职业暴露情况:记录职工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内容,涉及的有害物质和环境。
2. 定期健康检查:记录职工的定期健康检查结果,包括体格检查、生理生化指标等。
3. 职业病筛查:记录职工进行职业病筛查的结果,包括肺功能检查、职业皮肤病检查等。
4. 个体防护效果评价:记录职工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评价。
健康监护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健康评估:通过对健康监护档案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危害暴露情况。
职业卫生档案目录概述(六个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目录概述(六个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48e1f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6.png)
职业卫生档案目录概述(六个档案)职业卫生档案目录概述1. 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是记录员工的健康情况和职业病监测的重要档案之一。
记录员工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过往病史以及职业病暴露情况等。
个人健康档案有助于监测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及时预防和干预潜在的职业病风险。
2. 职业危害评估档案职业危害评估档案记录企业对工作环境中潜在危害的评估结果。
包括评估方法、评估指标、评估结果、评估报告等内容。
职业危害评估档案有助于了解企业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源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3. 职业病问卷调查档案职业病问卷调查档案用于收集员工的疾病病史、职业史、工作环境暴露史以及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员工的职业病风险,识别潜在的职业病受害者,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 职业病筛查档案职业病筛查档案用于记录员工职业病的筛查结果,包括体检报告、病理检查结果、职业病诊断等。
职业病筛查档案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职业病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保护员工的健康。
5. 职业卫生培训档案职业卫生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参加的职业卫生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人员等。
培训档案有助于评估员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和技能。
6. 职业卫生监督档案职业卫生监督档案是监管机构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的记录。
包括监督机构的检查报告、整改措施、监察意见等。
通过职业卫生监督档案,监管机构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职业卫生问题,促进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改善。
以上所述的六个档案是职业卫生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和维护这些档案,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职业卫生风险,保护员工的健康。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档案体系,并定期更新档案内容,以确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6e39e60975f46526d3e103.png)
职业卫生档案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其内容主要包括:1职业卫生基本情况一览表。
2生产工艺流程图。
3有害因素分布图。
4原材料清单。
5技术、工艺清单。
6有毒有害物质清单。
7作业岗位清单。
8劳动者名册。
9历年有毒有害因素动态监测结果汇总。
1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
11职业病人名单。
12疑似职业病人名单。
13职业禁忌症患者名单。
14防护设施名单。
15作业场所管理制度或作业环境监测制度书面文件。
16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管理制度书面文件。
17职业有害因素的监测点分布图。
18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委托书。
19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案。
20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评价报告书。
2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上报材料复印件。
22其他有关资料。
监督检查的内容一、听取用人单位汇报有关情况时应当了解的内容(1)用人单位的一般情况包括主要产品。
工艺流程、职工总数、生产工人数、接触有害作业人数等。
(2)主要职业危害种类,分布的车间、岗位,工人接触情况。
(3)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
二、查阅相关资料时应重点查看的内容(1)职业健康管理资料:是否制订了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检测及评价制度、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健康档案、健康监护档案是否完整齐全;是否制定了年度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计划。
(2)培训资料:上岗前、在岗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情况。
(3)查看健康监护资料:一岗前体检;二在岗体检;三离岗体检(4)查看职业危害项目的申报资料:主要看申报表(5)查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资料:主要看检测报告(6)抽查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劳动告知;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使用注意事项(7)近两年有无新建、改建和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生产性建设项目,是否经过“三同时”审查和验收。
(8)职业危害监测评价结果是否定期上报当地有关部门。
三、到生产现场重点观察的内容(1)职业危害因素来源。
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7f78c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9.png)
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是与职业健康和劳动者健康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用于记录和管理劳动者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信息,而健康监护档案则主要用于监测和评估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和工作适应能力。
以下将对这两个档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于记录和管理劳动者职业病防治工作信息的一种档案。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个体防护措施:记录劳动者使用的个体防护设施和装备的类型、规格和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2.职业卫生检查:记录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例如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情况等。
3.职业病防治措施:记录单位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工作场所的环境监测、废物处理、防护装置的安装和维护等。
4.职业病事故:记录职业病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包括事故原因、伤害程度和处理结果等。
5.职业健康教育:记录单位组织的职业健康教育活动和培训情况,包括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职业健康技能的培训等。
通过对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情况,加强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和改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水平,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伤害。
二、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案是用于监测和评估劳动者健康状况和工作适应能力的一种档案。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健康监测结果:记录劳动者的健康监测结果,包括体检、职业病筛查、生物标志物测定等方面的数据和指标。
2.职业病体检:记录劳动者的职业病体检结果,包括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情况等。
3.职业病筛查:记录劳动者的职业病筛查结果,包括职业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情况等。
4.职业适应能力评估:记录劳动者的职业适应能力评估结果,包括工种适配性、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等。
5.健康教育咨询:记录单位向劳动者提供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包括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等。
通过对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和工作适应能力,为劳动者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健康管理和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卫法规文件档案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
2.职业卫生有关规章、规范、标准;
3.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监督机构文件;
4.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监督文书。
职卫基本情况档案内容
1.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上报存档);
2.企业职工花名册(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工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即时上报,有新上岗和离岗的要上报,并存档);
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申报表(单位基本情况、生产基本情况、主要工艺流程简图、生产场所布局图、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汇总表和高毒(高危)物品使用及接触情况,上报并存档)
4.相关资料;
说明
有关档案资料上报要求:
1.凡上述注明“上报”的资料,应及时上报;
2.凡上述注明“年报”的表格,须在每年11月底前上报;
3.新上岗、离岗人员名单和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及时上报;
4.如今后工商营业执照或职业卫生制度发生变化及修定后,则需另行上报。
5.报告资料注明日期后,要加盖用人单位公章(鲜章)上报。
号,邮编:402760,联系电话:41400385,联系人:王善清。
职卫管理制度档案内容
(企业正式文件,盖章上墙公告、上报并存档)
1.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含专职或兼职人员);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5.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8.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岗位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10.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11.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
12.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
13.职业卫生组织网络概况;
14.其他相关管理资料。
说明
有关档案资料上报要求:
1.凡上述注明“上报”的资料,应及时上报;
2.凡上述注明“年报”的表格,须在每年11月底前上报;
3.报告资料注明日期后,要加盖用人单位公章(鲜章)上报。
号,邮编:402760,联系电话:41400385,联系人:王善清。
职卫计划总结档案内容
1.年度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
2.年度职业卫生工作总结;
3. 宣传培训计划;
4. 宣传培训总结
5. 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年初上报并存档):含体检人员名单、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基本情况;
6. 职业健康检查年度总结(年终上报并存档):含体检人员名单、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基本情况;
7.年度职业病防治经费表;
8.相关资料。
说明
有关档案资料上报要求:
1.凡上述注明“上报”的资料,应及时上报;
2.凡上述注明“年报”的表格,须在每年11月底前上报;
3.“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须在每年3月底前上报;
号,邮编:402760,联系电话:41400385,联系人:王善清。
职卫健康监护档案内容
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2.职业健康检查体检表(结果和名单上墙公告);
3.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汇总年报);
5.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复印件)和报告卡(疑似职业病、确诊职业病、职业病晋级和职业病病人死亡的,填卡盖上印章及时上报并存档),职业病诊疗等资料;
6.职业健康检查异常人员复查通知单;
7.职业病诊断通知单;
8.职业禁忌调离通知单;
9.职业病登记表(毒物和尘肺职业病病人);
10.职业禁忌调离报告卡(及时调离上报);
11.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症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用表格或笔记本登记);
12.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13.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及评价(上墙公告);
14.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
说明
有关档案资料上报要求:
1.凡上述注明“上报”的资料,应及时上报;
2.凡上述注明“年报”的表格,须在每年11月底前上报;
3.新上岗、离岗人员名单和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及时上报;
4.报告资料注明日期后,要加盖用人单位公章(鲜章)上报。
号,邮编:402760,联系电话:41400385,联系人:王善清。
职卫建设项目档案内容
1.施工平面图;
2.项目工程概况;
3.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
4.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含职业卫生专篇);
5.建设项目批准(备案)文件;
6.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书;
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设施设计审查、竣
工验收申请表;
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表(此报告表由评价机构做)(上报);
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报告书(上报)和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复文件;
10. 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上报)和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复文件;
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报告书(上报)和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批复文件;
12.其他相关文书。
说明
有关档案资料上报要求:
1.凡上述注明“上报”的资料,应及时上报;
2.报告资料注明日期后,要加盖用人单位公章(鲜章)上报。
报告单位: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监督科),地址:璧山县璧城镇建设路30号,邮编:402760,联系电话:41400385,联系人:王善清。
职卫宣传培训档案内容
1.企业内部宣传、培训资料(通知、签到册、宣传培训资料、图片影像、管理者考试卷(职工培训参考答案)和劳动者考试卷或简报等图文资料);要登记或笔记本记录存档;
2.宣传图片;
3.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统计表;
4.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考核名单;
5.其他相关资料。
职卫其他资料档案内容
1.有毒有害物质使用说明书:包括原辅材料和设备;
2.劳动者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单位保存一份,发劳动者每人一份);
3.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配发名单或登记表;
4.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说明书;
5.职业卫生防护设备使用说明书;
6.职业卫生工作会议、活动记录;
7.职业卫生工作自查情况及整改情况登记表;
8.职业病防护设施登记表(维修要有记录);
9.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清单(包括种类、量、使用的部
位、储存的部位、有无毒性资料、有无预防策略、有无使用说明书等);
10.档案标签;
11.公告栏样板;
12.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名单(盖章上报存档);
13.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名单(盖章上报存档);
14.相关资料。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