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使学生了解作者苏轼及文与可的生平事迹,理解文中描述的筼筜谷偃竹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作者苏轼及文与可的生平事迹。
2. 理解文中描述的筼筜谷偃竹的景象。
3. 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词汇的理解。
2. 文中隐含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作者苏轼及文与可的生平事迹、筼筜谷偃竹的图片、文中的重点句子等。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文与可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描述的筼筜谷偃竹的景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问题互相讨论。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如文中生僻词汇的解释、文中隐含意的把握等。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涵盖了文中的重点知识点。
2. 教学方法: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一、教案简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其好友文与可所画筼筜谷偃竹作的记。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苏轼及其作品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好友文与可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作者及其作品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古文句式的理解。
(2)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苏轼及其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韵律。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大意,分析文章结构。
(2)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合作探讨:(1)组内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组间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3.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
4. 写一篇关于友谊的小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测验评估:定期进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调整1.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学习效果。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文意,体会作者对竹子神韵的描绘。
(2)学会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中国画的审美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竹子神韵的描绘。
3. 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绘画技巧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所需的PPT或黑板。
2.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绘画作品或图片,以便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绘画作品或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要介绍作者与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意义。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作者对竹子神韵的描绘。
(2)讲解生字词在文中的含义与运用。
4.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总结作者的写作手法。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表达能力。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或写作练习。
(2)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与点评。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绘画练习,体会中国画的美感。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工具,如毛笔、墨、纸等。
2. 欣赏其他画家的竹子作品,比较不同画家风格的差异。
七、课堂互动1.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及运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批评现状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置身到故事情景中,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并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
1.向学生介绍《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及内容;
2.以小组方式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人物性格特点;
3.情景教学,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更加生动的理解文学作品;
4.利用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真谛;
5.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运用文学作品批评社会状况,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6.引导学生做出综合性分析,归纳出故事中的主题思。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旨在通过学习这篇文学名篇,使学生掌握对古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魅力。
本篇文章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文言文《筼筜谷偃竹记》,掌握古文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鲜明特点和价值,并能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情节。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和文学名篇,感受和探究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通过简单的问答,让学生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有些了解,引导学生了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典故,并与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提出“微观中见宏观,细节决定成败”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背后的含义。
2. 阅读理解阶段将文章分段,依次讲解每一段的意义和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古文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语句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感知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特色和价值,并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明确文章的主旨和基本情节。
3. 展示画作阶段将文章中所述的景色与古代画作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并通过欣赏优秀的山水画作,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独特韵味。
同时,通过观察画作,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画家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
4. 总结点评阶段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让学生对文章和画作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其中包括: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检测学生对文章和画作的理解程度,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及对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成果进行评估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和句式,掌握其意义。
(3)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2)领悟友谊的可贵,学习作者与朋友相互欣赏、相互促进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准确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2.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 领悟作者对大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准确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2.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课文内容、生僻词语解释、修辞手法分析等。
2.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文与可及其作品《筼筜谷偃竹记》。
1.2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意境。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遇到生僻词语和句式及时记录。
2.2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4.1 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式。
4.2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
5. 课堂练习5.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
5.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6. 总结与拓展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2 学生课后拓展学习,欣赏其他古代文学作品。
7. 作业布置7.1 学生背诵课文。
7.2 完成相关练习题。
8. 课后辅导8.1 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如“筼筜谷”、“偃竹”等。
(3)了解作者苏轼的背景及其与可画筼筜谷偃竹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熟练朗读和背诵《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表达。
2. 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课文、作者背景、相关图片等。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其与可画筼筜谷偃竹的关系。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韵味。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字词难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2)讲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如“筼筜谷”、“偃竹”等。
4. 欣赏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引导学生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学习,如苏轼的其他散文、诗歌等,分析其艺术特色。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竹林或相关景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意境。
七、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朗读、背诵和练习题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3)了解作者文与可的背景和创作风格,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筼筜谷偃竹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中的意境美,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3)感受作者笔下的筼筜谷偃竹景象,领悟文章意境。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景观。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文与可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词和句式及时记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词和句式问题。
(2)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学习心得。
4. 意境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者笔下的筼筜谷偃竹景象。
(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提高。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并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3. 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筼筜谷偃竹的图画,并附上创作心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和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优秀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难点: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
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二、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文意,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中描绘的景色和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文中描绘的景色和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文与可及其画作《筼筜谷偃竹图》,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中描绘的景色和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5. 审美教育:通过欣赏《筼筜谷偃竹图》,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文意。
2. 搜集与文与可相关的资料,了解其艺术成就。
3.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评估其分析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七、教学策略1. 生动讲解:运用生动的语言、图片等资源,直观地展示课文中的景色和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审美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八、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画展或艺术家工作室,加深对绘画艺术的理解。
2. 邀请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绘画技巧和艺术创作心得。
3. 开展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艺术素养。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
(3)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谦逊、勤奋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
(3)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2)课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作者写作技巧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苏轼及其作品《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2)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2)分享讨论成果,解答疑难问题。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
(2)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课文翻译练习。
(2)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2. 翻译课文,巩固生僻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3. 分析课文艺术特色,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3. 学生对课文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整理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难点: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
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
二、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文同及竹子种植、绘画的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兄弟情谊的赞美,对自然美的热爱,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文中表现出的兄弟情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艺术追求。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词语的解释与理解。
2. 文中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的深入剖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及相关文献资料。
2. 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文同及竹子种植、绘画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中表现出的兄弟情谊、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艺术追求。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剖析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
5.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绘画作品,分析竹子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特点。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绘制竹子,体会绘画的乐趣和艺术追求。
7.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9.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绘画展览,欣赏不同风格的竹子画作,拓宽艺术视野。
2. 邀请画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了解竹子绘画的历史和发展。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筼筜谷等地,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笔下的景色。
2. 开展绘画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竹子画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筼筜谷偃竹记》是唐代张怀瓘的一篇散文文学名篇,其文以写竹为主题;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冷静、深沉和广博的情怀,产生了晴雨和风雪对待竹的不同态度,强化了尤其是竹性和人性的关联。
此文虽然是唐代的著名文学代表作之一,但现在我们以绘画的形式来给予课堂讲解,使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同时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传统艺术,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研究。
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高二选修课《文学》的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文学常识,学习过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及古代文学作品。
但是,因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力里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故而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增加了绘画和书法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解读文学的同时锻炼艺术创作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唐代的古文学精品《筼筜谷偃竹记》;2. 学会从艺术方面对课文进行解读,使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理解文化内涵;3. 通过练习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古代文化及传统艺术的认识;4. 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和创作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特点,领悟文学和艺术相互促进;通过对课文进行解读和艺术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加强文化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和自我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艺术形式来理解文学作品;如何鼓励学生参与积极课堂讨论和艺术创作。
四、教学方法1. 演讲:老师协助学生了解唐代文学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内涵。
2. 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找出唐代文学作品与当今社会联系的主题,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
3. 展示:让学生观看大师级艺术家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以此感性领悟文学和艺术之间的协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共3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共3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筼筜谷偃竹记》是唐代文学家元稹所写的一篇文章,描写了筼筜谷中的偃竹景致,其文字生动形象,颇具艺术价值。
而后人在欣赏元稹的文学作品时,除了欣赏文章的文字之外,也可以通过绘画来更好地感受偃竹的美景。
因此本篇教案将以《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主题,结合具体教案内容,探讨如何通过绘画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美。
一、教学目标1.了解《筼筜谷偃竹记》由来及其文学价值;2.通过研读文章,掌握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3.通过绘画表现偃竹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4.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5.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过程1.了解《筼筜谷偃竹记》由来及其文学价值通过简单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该篇文章的由来、作者等基本信息,重点讲述作者形象地描写了筼筜谷中的偃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让学生对该篇文章感到兴趣和想探索的好奇心。
2.通过研读文章,掌握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针对该篇文章的阅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的语言、表达和细节,了解文章运用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理解作者的文学创作思想。
3.通过绘画表现偃竹的美,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展示筼筜谷中偃竹的美景中,绘画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工具,比如画笔等,准确地表达出偃竹的美。
先请学生走进自然中,在校园或公园等人文环境中拥抱大自然。
学生可以感受到存于自己和文学作品的共鸣,从而利用自己的感知、感觉和体验来创作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偃竹图。
比较学生之间的作品,并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和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筼筜谷中偃竹的美。
4.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绘画表达,可以让学生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在美学绘画领域中推进自己的思维和探索发掘。
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则可以建立起对于文学作品的敏感,以及对于美学和文学理解提升。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荆门市五三高中杨红霞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2.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拓展练习学习运过程与方法: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重点知识;用“形散神聚”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二·教学重点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2.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写法;3.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三·教学难点把握此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拓展练习学习运用“形散神聚”的写法。
四·教学设想1.文言重点知识教师印发预习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整理,教师只在课堂上点拨几个重点知识以点带面;2.课堂上重点围绕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讨论分析文章的选材构思;3.在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口头小作文让学生当堂练习,学习运用“形散神聚”的写法;4.课文中有些遗漏的教学点以课后延展题的形式留给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用具:PPT六·教学时间: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放幻灯片,情境导入元丰二年七月七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苏轼起了个大早,打算将自己的书画拿出来晒晒,他翻看着自己的《墨竹图轴》,甚是得意,不由吟诵“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廋,无竹令人俗”。
放下自己的作品,他又打开一幅画卷,这是表兄文与可送的《筼筜谷偃竹》图,睹物思人,他想起几个月前文与可刚刚去世,想到自己现在继任的就是文与可未就任的职位,想起两人的过往,不由潸然泪下。
(二)诵读预习,疏通文意1、读准字音筼()筜()谷近语()士大夫蜩()腹蛇蚹()兔起鹘()落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袜材当萃()于子矣笔砚()斫()轮斤斧何曾赦()箨()龙剑拔出鞘() 曝()晒烧笋()晚食畴()昔少()纵则逝缣()素蹑()足没()于陈州亲厚无间()记载(2、诵读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三)检查预习,点拨重点1、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像·······一样,名做状2、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句式(状语后置,含“于”“以”常后置)3、执笔熟视:仔细4、自视了然:······的样子5、而读书者与之:赞同 7、以为口实:话柄 8、发函得诗:打开9、初不自贵重:看重,形做动;句式(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10、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句式(定语后置,名┼动┼者结构)11、吾将以为袜:把······做成 12、与可没与陈州:通“殁”,死亡(四)分析内容,把握中心1·题解从题目上看文章可能会写到哪些内容?(文与可作画的缘由、经过,他人对画的评价,苏轼记此事的缘由、目的)2·诵读第三段,概括段意(按事、情分类归纳)(晒画痛哭,借典见情,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3·诵读第一段,概括段意(可按人分类归纳)(第1层: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教学设计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文意。
2、学习作者以文为画、以画托人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与文与可之间深厚的情谊,理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分析文中写竹、论画的内容,领会艺术创作的规律。
2、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通过回忆与文与可的交往所表达的深厚情感。
(2)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以及作者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韵味和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点拨法:对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进行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艺术的世界里,绘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着生活的美好和人们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篇与绘画有关的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去领略其中的艺术之美和深厚情谊。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
2、文与可,名同,北宋画家,擅长画竹。
苏轼与文与可既是亲戚,又是好友,两人情谊深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注重点字词的读音。
3、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文言知识梳理1、实词(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中的“萌”,指嫩芽。
(2)“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中的“蜩腹蛇蚹”,指蝉腹、蛇腹下的纹理。
2、虚词(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中的“乃”,表转折,却。
(2)“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中的“然”,指这样。
3、句式(1)“轮扁,斫轮者也”,判断句。
(2)“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状语后置句。
(五)文本研读1、文中是如何描写竹子的生长过程的?明确:作者从竹子的嫩芽开始写起,“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全文;(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出其现代汉语意思;(3)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领悟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3)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评价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自己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领悟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品质;(3)学会珍惜友情,努力成为知心朋友。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出其现代汉语意思;(3)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特殊句式和古汉语词语的理解;(2)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评价文学作品。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其作品《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翻译出其现代汉语意思;(3)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筼筜谷偃竹图,并附上创作心得;3. 写一篇短文,从自己的角度评价和欣赏《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对课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作业布置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背诵、绘画和写作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完整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课设计设计:黄双玉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有关要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点;2.经过阅读人物的几个事件,掌握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1.议论本文记人散文的构造内容,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脉络,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感情态度价值观: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中有数” “心手相应”的道理。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沉情义。
教课要点难点:1.感悟文章要旨,赏识作品的艺术特点。
2.研究真理深意教课课时:两课时教课步骤与内容:一、以诗引入,激发兴趣苏东坡云:“可使食无肉,不行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行医”先人颇得竹的灵气,植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气氛,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可谓积厚流光。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
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即以画竹为线索,本文就是经过作者和文与可谈画竹来表现表兄弟之间的深厚友情及怀念哀悼之情的散文。
二、整体感知,认识背景1.从题目下手,初步感知文章发问: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这个题目中,你读到了什么?明确:文与可——人画筼筜谷偃竹——事记——文体记:古代的一种文体,经过记人、记事、记物或写景来抒发生者感情或看法。
2.梳理文章构造,整体掌握文章第一段论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领会。
第 1 层由竹提及,提出画竹应该有胸有成竹。
第2 层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
第 3 层评论苏辙的看法,表示自己比弟弟更能意会文与可的画论。
第二段追想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有关的几件趣事。
第 1 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 2 件书信来往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看法。
第 3 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妻为之喷饭。
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故,并表示二人关系感情深沉、亲近无间。
3.剖析行文构造特点,掌握文章要旨通观整篇构造,极为自然、流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课程类型:讲读课授课时间:2012/3/20授课人:付广前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
2、掌握文言句式特征;过程与方法1、搜集材料,了解文章背景,了解文与可的生平经历2、分组讨论,归纳总结文章的重点字、词、句3.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分析把握人物形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点难点: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重点)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难点)教学方法:1.讲读法2.自主学习法(学生个人独立搜集材料)3.小组合作学习法(重点字词句,文章主题哲理深意)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2. 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一.导入窗外白雪皑皑,但无法阻挡我们对绿意的追求,接下来,我们颀赏几幅图片——(观竹图,赏竹画,品竹意。
PPT课件展示图片)苍翠的绿,挺直的绿,这正是竹之精神所在,正因如此,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形成一股竹的文化氛围,竹---更以其虚心挺直、高风亮节的特性,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虚怀若谷、发奋进取崇高气节的象征。
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提问:“岁寒三友”是什么吗:竹与松、梅,“花之四君子”是什么:与梅、兰、菊。
“胸有成竹”成语来源。
(据有关史料说,文与可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
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
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引出文与可。
二.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
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
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
筼筜谷,偃竹,看课下注释。
(板书:文与可画竹记)(出示幻灯片2)背景介绍: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那么,我们就从文章中,感受苏轼和文与可的兄弟佳话。
请看文章第二段。
(出示幻灯片3)三.教师范读课文第二段,正音断句。
持缣.素而请者(jiān )足相蹑.与其门(niè)与可以书遗.余( wèi )近语.士大夫( yù ) 袜材当萃.(cuì )于子矣寒梢.( shāo )笔砚.( yàn ) 吾言妄.(wàng )矣斤斧何曾赦箨.龙(tuó) 烧笋.( sǔn ) 四.学生朗读课文归纳文言现象(检查预习情况)通读全文,疏通文意,小组合作,归纳文言(不了解的,师生共同探讨)(教学重点)(出示幻灯片4)(一)重点掌握词语1.投诸地而骂2.以为口实3.近语士大夫4.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二)古今异义词1.吾将以为袜2.月落庭空影许长3.发函得诗(三)词类活用现象1.初不自贵重2.余因而实之3.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四)文言句式1.足相蹑于其门2.吾将以为袜3.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4.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五)难句翻译1.袜材当萃于子矣。
译:做袜子的材料将汇集到您那里去了。
2.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译:苏先生可真会说啊!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他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出示幻灯片5)五.朗读第二段思考在苏文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学生归纳未必准确,说出大意即可)第1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
所以他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绸前来求画,他把缣素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
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
这件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
)第2件:文与可与苏轼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
(第二件事,记熙宁十年(1077)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而苏轼则自密州改任徐州知州。
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
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图”就是那里赠给他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却有万尺之势。
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3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件事,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
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
他为官清廉,不图享乐,喜爱竹笋)提问:综上三件事,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说明了他是一个脱俗淡泊,才情过人,无拘率直,为官清廉的人;文与可就是一个像竹一样的人,他虚心挺直、高风亮节!六.小结今天,我们观了竹,赏了竹,同时也品了竹,我希望同学在将来能做一个像竹一样虛心挺直,高风亮节的人。
七.课堂练习:(语言能力训练)(多媒体)(仿句)小草,没有梅的傲霜凛寒,没有兰的高雅脱俗,没有竹的虚心挺直,没有菊的隐逸闲适,它只是默默生长,默默枯萎,为这大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八.作业1.课下预习第一、三段(文言字词,内容)。
2.课下搜集关于竹的诗词。
附板书:投绢于地,言当袜穿----脱俗淡泊文与可画竹记偃竹图由来-----神似得于形似烧笋晚食,失笑喷饭----无拘率真第二课时一.导入:(检查上节课预习情况)二、研读第一、三段1. 教师范读正音与可以书遗余( wèi ) 畴昔( chòu )2.学生诵读,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指导明确:(教学重点)(一)重点掌握词语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2.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3.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1.与可没.与陈州2.少.纵即逝矣3.废卷而哭失声4.而读书者与.之5. 以书.遗余曰(三)词类活用现象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2.与可厌之3.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四)文言句式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10.轮扁,斫轮者也11.岂复有竹乎:12.世岂有万尺竹哉?(五)难句翻译1.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2.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3.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4.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5.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三.仔细阅读,思考以下问题(一)文章第一段写了什么,分为几层?小组讨论完成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一层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第二层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第三层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二)文章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四.研读本文(一)文章题目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但真正写画竹的不多。
为什么这样安排内容和结构?明确:先议“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这是画《谷偃竹图》的基础;中间是叙二人的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待《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趣事;后是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通篇以画相串,以怀念友情为中心,显得形散神不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善结合。
(二)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明确:文体,杂文;(三)文章主旨写理还是写情?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教学难点)(师生互动完成)1. 情、理兼俱。
情有:对他的艺术造诣的钦敬之情,对他的为官清廉、淡泊名利、不图享乐的称赞对他的去世极大的悲痛。
理有:绘画之理2. 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五.知识拓展(感悟与思考)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参考: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
六.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虚词(教学重点)为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余为徐州4.而予以为有道者5.吾将以为袜乃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乃见其所欲画者其 1.乃见其所欲画者 2.岂独得其意3.而予亦悔其随之4.以追其所见5.其所以然6.岂独得其意然 1.自视了然 2.予不能然也3.然二百五十匹绢以 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2.与可以书遗予曰3.吾将以为袜之 1.竹之始生 2.一寸之萌耳3.生而有之也4.临事忽丧之5.士大夫传之6.而读书者与之五.作业1.熟读课文;2.预习新课。
六.小结以感悟和思考作结。
附板书:乐事琐事典故反差情深意切,悲恻动人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