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课程类型:讲读课授课时间:2012/3/20授课人:付广前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
2、掌握文言句式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搜集材料,了解文章背景,了解文与可的生平经历
2、分组讨论,归纳总结文章的重点字、词、句
3.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重点)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难点)
教学方法:
1.讲读法
2.自主学习法(学生个人独立搜集材料)
3.小组合作学习法(重点字词句,文章主题哲理深意)
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2. 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导入
窗外白雪皑皑,但无法阻挡我们对绿意的追求,接下来,我们颀赏几幅图片——
(观竹图,赏竹画,品竹意。PPT课件展示图片)
苍翠的绿,挺直的绿,这正是竹之精神所在,正因如此,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形成一股竹的文化氛围,竹---更以其虚心挺直、高风亮节的特性,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虚怀若谷、发奋进取崇高气节的象征。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
提问:“岁寒三友”是什么吗:竹与松、梅,
“花之四君子”是什么:与梅、兰、菊。
“胸有成竹”成语来源。
(据有关史料说,文与可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
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引出文与可。
二.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
筼筜谷,偃竹,看课下注释。(板书:文与可画竹记)
(出示幻灯片2)
背景介绍: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那么,我们就从文章中,感受苏轼和文与可的兄弟佳话。请看文章第二段。
(出示幻灯片3)
三.教师范读课文第二段,正音断句。
持缣.素而请者(jiān )足相蹑.与其门(niè)与可以书遗.余( wèi )
近语.士大夫( yù ) 袜材当萃.(cuì )于子矣寒梢.( shāo )
笔砚.( yàn ) 吾言妄.(wàng )矣斤斧何曾赦箨.龙(tuó) 烧笋.( sǔn ) 四.学生朗读课文归纳文言现象(检查预习情况)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归纳文言(不了解的,师生共同探讨)(教学重点)
(出示幻灯片4)
(一)重点掌握词语
1.投诸地而骂
2.以为口实
3.近语士大夫
4.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二)古今异义词
1.吾将以为袜
2.月落庭空影许长
3.发函得诗
(三)词类活用现象
1.初不自贵重
2.余因而实之
3.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四)文言句式
1.足相蹑于其门
2.吾将以为袜
3.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4.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五)难句翻译
1.袜材当萃于子矣。
译:做袜子的材料将汇集到您那里去了。
2.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译:苏先生可真会说啊!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他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
(出示幻灯片5)
五.朗读第二段思考在苏文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
(学生归纳未必准确,说出大意即可)
第1件: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
(第一件事,写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所以他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绸前来求画,他把缣素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这件事突出地体现了文与可漠视名利,恬淡、狂放的性格特点。)
第2件:文与可与苏轼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并回忆“筼
筜谷偃竹图”的由来。
(第二件事,记熙宁十年(1077)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而苏轼则自密州改任徐州知州。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图”就是那里赠给他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却有万尺之势。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第3件: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件事,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夫妇“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他为官清廉,不图享乐,喜爱竹笋)
提问:综上三件事,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说明了他是一个脱俗淡泊,才情过人,无拘率直,为官清廉的人;文与可就是一个像竹一样的人,他虚心挺直、高风亮节!
六.小结
今天,我们观了竹,赏了竹,同时也品了竹,我希望同学在将来能做一个像竹一样虛心挺直,高风亮节的人。
七.课堂练习:(语言能力训练)(多媒体)
(仿句)小草,没有梅的傲霜凛寒,没有兰的高雅脱俗,没有竹的虚心挺直,没有菊的隐逸闲适,它只是默默生长,默默枯萎,为这大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八.作业
1.课下预习第一、三段(文言字词,内容)。
2.课下搜集关于竹的诗词。
附板书:
投绢于地,言当袜穿----脱俗淡泊
文与可画竹记偃竹图由来-----神似得于形似
烧笋晚食,失笑喷饭----无拘率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检查上节课预习情况)
二、研读第一、三段
1. 教师范读正音
与可以书遗余( wèi ) 畴昔( chòu )
2.学生诵读,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指导明确:(教学重点)
(一)重点掌握词语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2.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3.而余亦载与可畴昔
..戏笑之言者
(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1.与可没.与陈州
2.少.纵即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