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对评估心血管病的预后价值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89
mm时分叉部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的几率是厚度
为0.63 mm时的6倍。
学者们也认为,IMT和AS斑块是不同的(弥漫 性和局部性)。但是他们有共同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模式,共同的流行病学和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 .黄瑞燕(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二科,广东汕头
505041)
CIMT对心血管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特别是高频探头的应用能清晰 显示动脉管壁内、中、外三层结构。可清楚、直观、准确 的测量动脉IMT(目前尚没有仅用于测量内膜厚度的 方法),间接判断内膜厚度,是诊断早期AS的良好影 像学方法。对管壁IMT微小病变(>1 mm的斑块) 较为敏感,可辨别不同回声斑块,彩色血流(CDFI)可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
Chin
J Hypertension,Jul 2008,V01.16 No
7Hale Waihona Puke Baidu
・583・
・焦点大家谈・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 对评估心血管病的预后价值
李拥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河北石家庄
056001)
是否超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C反应蛋白。Brown 和Taylor明确指出,CIMT进展的减缓尽管不能保证 事件发生率的下降,但如果没有CIMT进展的减缓, 即不太可能获得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降低。 薛美玉(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65医院心内科。吉林吉 林132013)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 素,降压、降糖、戒烟等措施均可显著减缓动脉硬化。 进行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检测,不仅可以预测心脑血管 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直接指导临床治疗。譬如,与其 他种类的降压药物比较,钙离子拮抗剂可以更为显著 地减缓颈总动脉内中膜的增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 检测技术为血压尚处在正常范围或糖代谢受损的人群 提供了有效的危险分层手段,使我们能够筛选出其中 的高危人群,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以预防严重致 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AHA第5次会议指出,
厚情况。 随年龄增长未必有斑块出现,但所有CIMT均呈 线性增厚。自然人群CIMT增厚速度为年6~8弘m。 已有许多研究都采用CIMT评价早期AS,证实CIMT 增加与斑块形成有关。现在认为CIMT不仅能反映 颈动脉局部AS进展情况,也是全身AS早期评价指 标。荷兰Rotterdam研究发现CIMT每增加o.163 mm,脑卒中增加45%,心肌梗死增加43%。故CIMT 可作为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指标。VHAS、PRE— VENT、HOPE—SECURE等众多试验都以CIMT作为 观察终点指标评价药物干预延缓或逆转AS作用。 何亚丽(金堆城钼业公司职工医院内科,陕西华县
有研究显示,合并CIMT增厚或斑块的早发冠心 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近期发生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 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远高于CIMT正常 的早发冠心病者;CIMT每增加O.1 mm,急性心肌梗 死的危险性增加11%。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比经降脂 治疗后CIMT变化情况,来评价降脂疗效,进而评估 心血管的危险性。 霍晓燕(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广东
一项比较普伐他汀10 mg/d与饮食控制治疗高胆固 醇血症者2年的研究,发现普伐他汀组CIMT下降 13.9%,对照组上升23.2%。 赵玉玲(吉林医药学院附属465医院心内科,吉林吉
黄贤锡(汕头大学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广东汕
头515041)
林132013)
AS是一个全身性的病变,主要侵犯大中型动脉, 冠状动脉和颈内动脉常同时受累,具有同一发病机制, 颈AS斑块的严重程度,可在一定程度反映冠状动脉 的病变程度,测量CIMT可反映冠状动脉的硬化程 度。颈动脉超声检测无创、简单、经济。因此对于冠状 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 的临床价值。 本刊编辑部
汕头515041)
心血管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 常表现为功能性改变[如PwV增快,大小动脉弹性 (C。和C。)、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功能(FMD)和踝臂 指数(ABI)下降]及结构性变化(CIMT、斑块和动脉斑 块体积增加等)。动脉斑块体积或血栓负荷,斑块性质 等常需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有创、昂贵、不易推 行。C,、C。影响因素甚多,其预测心血管病的预后价 值仍需前瞻性研究证实,FMD是动脉病变的最早期变 化指标,因测定较繁杂,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因此,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CIMT、颈动脉斑 块、颈股动脉PwV、ABI是动脉硬化的亚临床指标, 具有易操作、无创、重复性好、预测价值高的特点。尤 其是IMT这个指标,它反映了全身动脉硬化情况,既 是脑血管病,也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和 中间指标,并可作为评价药物干预动脉硬化效果的一 个常用指标。 然而,IMT变化甚微,常只有几微米,误差很大。 因此,有必要规范IMT检查部位和测定方法。对检测 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其测量的准确性和 预测价值。在科学研究中,必须进行严格质控,检测观 察者间、观察者内的差异。 参加本次讨论的还有: 汪剑锋(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广东
万方数据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
chin
J Hypertension,Jul 2008,V01.16 No 7
・585・
观察管腔内血流情况,对弱回声或无回声斑块,CDFI 可显示斑块处血流出现充盈缺损,频谱可显示狭窄处 血流收缩期峰值增高,能及早检测出颈AS的发生、发 展、斑块形成并确定其性质。
714102)
CIMT能够独立预测心血管病事件。AHA第五 次预防会议指出,测定CIMT适用于45岁以上的中 危人群的危险评估。2004年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发表 的早期冠心病患者CIMT特点及其预测价值,其结果 显示早期冠心病患者CIMT≥O.8 mm明显高于对照 组,颈动脉超声阳性对预测早期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55.7%,特异性为88.9。 花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28) 用高频探头B型超声检测CIMT及粥样斑块的 有无已被公认是判定动脉硬化程度的可靠指标。IMT 在多个各自独立的实验室,经过多中心或单中心研究, 它的可靠性已经确定。 AS时IMT测量的最佳位置是颈总动脉。好的 测量点是颈总动脉远端后壁,该处比颈动脉分叉处及 颈内动脉的可重复性都要好。IMT是检测颈总动脉 分叉处斑块形成的灵敏指标。当颈总动脉IMT是
测定CIm适用于45岁以上的中危人群的危险评估。
郑友祥(阜宁县中医院内科,江苏阜宁224400) CIMT测定在心血管疾病预后方面的价值应该是 肯定的。它的理论基础是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 动脉管壁的向心性增厚、弹性减退和管腔缩小。随着 高分辨率B超的问世,利用B超这种简便、快捷的检 测手段,对外周血管进行准确测量已经成为现实。近 几年,国内外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很多,已经取得了大 量成果,包括随年龄变化,IM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 对检查的部位、要求进行了规范。因此,2007年欧洲 高血压防治指南已经将其列入预测心血管疾病的独立 危险因素。但此项检测对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技术水 平的要求较高,有必要对检测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以进 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邓君曙(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宜兴214221) AS是一个以局部突出表现为主的全身系统性疾 病。可发生在全身任何一处的血管,最多见于大中动 脉的中内膜。颈动脉和近心段的冠状动脉一样由于所 处的解剖部位比较特殊,血流的剪切力较小,易于形成 易损斑块,造成动脉内膜损伤,管腔狭窄。颈动脉内中 膜增厚是全身性AS的早期特征,由于其位置表浅,用
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 化(AS)的早期征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CIMT)是近年来国内外大规模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试 验中最常采用的替代终点之一,常用于评价他汀类药 物抗AS作用的效果。关于IMT和心脑血管疾病预 后的关系,以下研究结果可以参考。 1993年Salonen等研究表明,与无粥样硬化患者 比较,颈AS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3倍, CIMT每增加O.1 mm,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就增加 11%。1997年Bots等研究发现,卒中、心肌梗死的发 生率随IMT的增加而增加,而既往有卒中、心肌梗死 病史者,卒中、心肌梗死的几率增加更为明显。1999 年oLeary等证明,对于无症状的老年人,CIMT每增 加一个标准差,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1.36 倍。2001年Karpe等证明,颈As患者发生急性心肌 梗死的危险增加3倍。2003年Hollander等比较CI— MT、颈动脉斑块、踝一肱指数和主动脉钙化等卒中危 险因素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时发现,CIMT是脑梗死的 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该认可IMT的预后意义。 林甲宜(安徽省九成医院心内科,安徽安庆246220) CIMT的预后价值评价不一。 内膜是AS病变形成的所在地,但超声波下由于 其菲薄不易辨认,因而加上中膜厚度测量以观察变化。 1986年Pignol等提出的从内膜表面经中膜到中膜与 外膜相移行处的距离为IMT,已公认为动脉壁的厚度。 早期AS未造成管腔狭窄之前,病变主要在内膜, 因此斑块形成与IMT密切相关,CIMT是全身AS的 早期评价指标,多个研究证明,CIMT能很强地独立预 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是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特 别密切,CIMT每增加o.15 mm,脑梗死增加1.82倍。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CIMT和冠脉造影或切 片证实的冠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一项随访8.8 年研究证明,每年IMT进展o.03 mm,冠脉事件发生 率增加两倍。 但2008 ACC公布了ENHANCE研究结果,讨论 中有学者提出CIMT是否具有过去认定的临床意义, 认为CIMT作为影像学指标,目前仍未能证实其意义
万方数据
・584・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
Chin
J Hypertension,Jul 2008,V01.16 No 7
超声检测CIMT可作为反映全身As的一个窗口。大 量文献已证实了超声方法检查CIMT的可靠性和重 复性,且结果显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 查IMT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颈 动脉内中膜增厚与缺血性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多种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相关,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 的独立因子。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 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规定CIMT≥O.9 mm为增厚,如 IMT≥1.3 mm则定义为斑块。2007 ESC/ESH高血 压指南中也强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脉搏波速度 (PwV)、ABI测定及CIMT测定以期早期评价血管的 亚临床病变。 但目前的超声测量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性能、测 量部位的定位和操作者的精度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如 salonen等研究发现不同操作者测量颈总动脉IMT 的偏差为10.5%,而同一操作者为8.7%,测量误差占 总变异的1%,故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规范。 戴伦(滁州市全椒人民医院,安徽滁州239500) 测定CIMT是评价全身AS的指标。CIMT增加 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据统计,有颈动脉斑块存在 者,其IMT每年增长显著,可达o.01 mm;而无斑块 存在者,每年仅增长O.006 mm;C1MT>1 mm者, 86%有斑块存在。CIMT也是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强 大独立指标。一些研究发现,CIMT每增加1个标准 差,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生率增加1.36倍,CIMT每 增加o.15 mm,脑梗死增加1.82倍。临床资料表明 有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逆转CIMT的增长,如长效 CAA,ACEI/ARB和他汀类,从而延缓、改善甚至逆转 动脉硬化的进程。测定CIMT可以作为抗高血压治 疗中药物选择的指标。 陈锋(谷城县中医院内科,湖北谷城441700) 已有许多研究证实颈动脉超声可用以评价AS性 疾病的发病情况,ClMT测定是观察和评价AS病变 的窗口,其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伤,重复性好。因 此在2007年ESH/ESC高血压指南中将超声显示有 颈动脉壁增厚(IMT>O.9 mm)或斑块者,是亚临床血 管病变的一个公认指标。 顾东,唐莉英(安徽省九成医院心内科,安徽安庆246220) 超声波难以辨认内膜与中膜之间界面,只能测得 内膜和中膜总厚度。在测量前应在较大范围内检测斑 块形成情况,选择无斑块处测量CIMT。发现和测量 斑块不能代替CIMT的测量,前者反映AS的程度,而 颈动脉CIMT主要反映AS的情况。特别是中膜的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