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薄膜物理与技术-考试重点
薄膜物理与技术-7薄膜的物理性质--(1)薄膜的力学性质
电镀膜的附着性能差(∵有一定数量的微孔)
第七章 薄膜的物理性质
7.1 薄膜的力学性质
7.1.1 薄膜的附着力
附着力的测试方法 机械方法数种如下:
扩散附着
通过中间层附着
宏观效应附着
第七章 薄膜的物理性质
7.1 薄膜的力学性质
简单附着
7.1.1 薄膜的附着力
(a)简单附着: 是在薄膜和基体之间存在一个很清楚的分界面。由两个接
触面相互吸引形成的。当两个不相似或不相容的表面相互接 触时就易形成这种附着。(如真空蒸镀)
附着能 : Wfs = Ef + Es - Efs
②静电力—薄膜和基体两种材料的功函数不同, 接触后发生电子转移→界面两边积累正负 电荷 → 静电吸引
物理吸附能:0.001eV~0.1eV
③化学键力(化学吸附能0.1-0.5eV)
共价键 离子键 金属键
价电子发生了转移, 短程力,不是普遍存在。
第七章 薄膜的物理性质
7.1 薄膜的力学性质
7.1.1 薄膜的附着力
须注意:T↑→薄膜晶粒大→热应力↑→其它性能变
第七章 薄膜的物理性质
7.1 薄膜的力学性质
7.1.1 薄膜的附着力
③引入中间过渡层 某种材料与一些物质间附着力大,与另一些物质的附
着力却可能很小。如:
(1)二氧化硅-玻璃→附着好;二氧化硅-KDP(磷酸二氢 钾)晶体→附着差 (2)金-玻璃→附着差;金-铂、镍、钛、铬等→附着好
方法:在基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镀一层薄金属层(Ti、Mo、Ta、 Cr等).然后,在其上再镀需要的薄膜,薄 金属夺取基片中氧 中间层表面掺杂。
第七章 薄膜的物理性质
薄膜物理与技术复习范围
第一章真空技术基础真空:指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
托(Torr) =1/760atm = 133.322Pa对真空的划分:1、粗真空:105-102Pa特性和大气差异不大,目的为获得压力差,不要求改变空间性质,真空浸渍工艺2、低真空:102-10-1Pa 1016~1013个/cm3动力学性质明显,粘滞流状态→分子流状态,对流消失,气体导电,真空热处理,真空冷冻脱水3、高真空:10-1-10-6Pa 1013~1010个/cm3气体分子自由程大于容器线度,直线飞行,热传导和内摩擦性质与压强无关,蒸镀4、超高真空:<10-6Pa分子间碰撞极少,主要用途:得到纯净的气体,获得纯净的固体表面真空的获得: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室、真空泵、真空计以及必要的管道、阀门和其他附属设备。
真空的测量热偶真空计:是利用低气压强下气体的热传导与压强有关的原理制成的真空计。
散热与气体压强相关加热丝的温度与气体压强相关用热偶测量加热丝的温度 压强20 ~10-3Torr热阻真空计:散热与气体压强相关加热丝的温度与气体压强相关加热丝的电阻与温度相关用平衡电桥测量加热丝的电阻 压强电离真空计:是利用气体分子电离的原理来测量真空度。
电离真空计用于高真空的测量热丝发射热电子热电子加速并电离气体,离子被离子收集极收集形成电流电流与压强成正比1 x 10-9 Torr to 10-11 Torr第二章真空蒸发镀膜法真空蒸发镀膜法(简称真空蒸镀)是在真空室中,加热蒸发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原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基片表面,凝结形成固态薄膜的方法。
基本过程:(1)加热蒸发过程,凝聚相→气相该阶段的主要作用因素:饱和蒸气压(2)输运过程,气化原子或分子在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输运该阶段的主要作用因素: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工作气压),源—基距(3)基片表面的淀积过程,气相→固相凝聚→成核→核生长→连续薄膜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真空室内蒸发物质的蒸气与固体或液体平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压力称为该物质的饱和蒸气压。
薄膜物理与技术题库[精品文档]
一、填空题在离子镀膜成膜过程中,同时存在沉积和溅射作用,只有当前者超过后者时,才能发生薄膜的沉积薄膜的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凝结过程、核形成与生长过程、岛形成与结合生长过程薄膜形成与生长的三种模式:层状生长,岛状生长,层状-岛状生长在气体成分和电极材料一定条件下,起辉电压V只与气体的压强P和电极距离的乘积有关。
1.表征溅射特性的参量主要有溅射率、溅射阈、溅射粒子的速度和能量等。
2. 溶胶(Sol)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分散的粒子是固体或者大分子,分散的粒子大小在 1~100nm之间。
3.薄膜的组织结构是指它的结晶形态,其结构分为四种类型:无定形结构,多晶结构,纤维结构,单晶结构。
4.气体分子的速度具有很大的分布空间。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越快。
二、解释下列概念溅射:溅射是指荷能粒子轰击固体表面(靶),使固体原子(或分子)从表面射出的现象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每个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之间的路程称为自由程,其统计平均值:称为平均自由程,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真空室内蒸发物质与固体或液体平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压力。
凝结系数:当蒸发的气相原子入射到基体表面上,除了被弹性反射和吸附后再蒸发的原子之外,完全被基体表面所凝结的气相原子数与入射到基体表面上总气相原子数之比。
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是利用某种物理过程,如物质的蒸发或在受到粒子轰击时物质表面原子的溅射等现象,实现物质原子从源物质到薄膜的可控转移的过程真空蒸发镀膜法:是在真空室内,加热蒸发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源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汽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固体(称为衬底、基片或基板)表面,凝结形成固态溅射镀膜法:利用带有电荷的离子在电场加速后具有一定动能的特点,将离子引向欲被溅射的物质作成的靶电极。
在离子能量合适的情况下,入射离子在与靶表面原子的碰撞过程中将靶原子溅射出来,这些被溅射出来的原子带有一定的动能,并且会沿着一定的方向射向衬底,从而实现薄膜的沉积。
薄膜物理与技术测验考试重点
1. 真空环境的划分:①低真空(> 102Pa );②中真空(102 —10-1Pa );③高真空(10-1—10-5Pa );④超高真空(< 10-5Pa )真空蒸发沉积:高真空和超高真空(<10-3 Pa )溅射沉积:中、高真空(10-2—10Pa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中、低真空(10—100Pa )电子显微分析:高真空材料表面分析:超高真空2. 为了获得高真空蒸发系统,通常采用旋片式机械泵和涡轮分子泵两级真空泵联用,其中与真空室直接相连的是涡轮分子泵。
真空泵的原理和适用范围:① 旋片式机械真空泵(输运式真空泵):依靠安置在偏心转子中的可以滑进滑出的旋片将气体隔离、压缩,然后排出泵体之外。
>10-1Pa② 涡轮分子泵(输运式真空泵):高速旋转的叶片将动量传给气体分子,并使其向特定方向运动。
10-8—1Pa③ 溅射离子泵(捕获式真空泵):高压下电离的气体分子撞击Ti 阴极,溅射出大量活性很高的Ti 原子,以吸附或化学反应的形式捕获大量气体分子。
10-8—10-5Pa 真空规测量气压的范围:① 热偶真空规和皮拉尼真空规(相对真空计) 10-2—102Pa② 电离真空规(相对真空计) 10-7—10-2Pa③ 薄膜真空规(绝对真空计) 10-3—105Pa3. 气体流动状态的划分:(克努森准数λDKn ,D 是气体容器的尺寸,λ是平均自由程)①分子流状态(Kn<1);②过渡状态(Kn =1—100);③粘滞流状态(Kn>100)4. 概念。
平均自由程:气体分子在两次碰撞的间隔时间里走过的平均距离。
通量:气体分子对于单位面积表面的碰撞频率。
流导:真空管路中气体的通过能力。
平衡蒸气压:一定温度下,蒸发气体与凝聚相平衡过程中所呈现的压力。
形核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临界核心的数目。
化学气相淀积:利用气态先驱反应物,通过原子、分子间化学反应的途径生成固态薄膜。
薄膜物理与技术重点汇编
真空基础1、 薄膜的定义2、 真空如何定义(概念)?利用外力将一定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分子移走,使该空间内的气压小于 1 个大气压,则该空间内的气体的物理状态就被称为真空。
注意:真空,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低压的、稀薄的气体状态,而不是指“没有任何物质存在”! 3、 真空的分类?真空区域划分?有哪些单位制?如何换算?真空可分为:⎪⎪⎩⎪⎪⎨⎧→→→→atm 760/1 mmHg 1 torr 1mmHg in /lbf 1 PSI 1FPS dyne/cm 10 bar 1 CGS m /N 1 Pa 1SI MKS 2262==制)毫末汞柱制(=制)英制(=制)厘米克秒制(=制)制,即国际单位制( 1 N =105 dyne =0.225 lbf 1 atm =760 mmHg (torr )=1.013×105 Pa =1.013 bar4、真空泵可分为哪两大类?简述包括的常用真空泵类型及其工作压强范围。
5、分析说明实用的真空抽气系统为什么往往需要多种真空组成复合抽气系统?从大气压力开始抽气,没有一种真空泵可以涵盖从1 atm到10-8Pa的工作范围,真空泵往往需要多种泵组合构成复合抽气系统,实现以更高的抽气效率达到所需的高真空!6、按测量原理真空计如何分类?7、真空与薄膜材料制备有何关系?几乎所有的现代薄膜材料制备都需要在真空或较低的气压条件下进行,都涉及真空下气相的产生、输运和反应过程。
了解真空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真空的获得和测量技术基础知识是了解薄膜材料制备技术的基础!8、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概念薄膜沉积的物理方法1、什么是物理气相沉积(PVD)?PVD镀膜的三个关键过程。
PVD的概念:在真空度较高的环境下,通过加热或高能粒子轰击的方法使源材料逸出沉积物质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或离子),这些粒子在基片上沉积形成薄膜的技术。
其技术关键在于:如何将源材料转变为气相粒子(而非CVD的化学反应)!2、在工程基于气相粒子发射方式不同而将PVD技术分为哪几类?3、简述真空蒸发镀膜。
薄膜物理考试考点
薄膜是生长在基片之上,厚度在亚微米以下,具有一定功能的材料。
薄膜特点:1、薄膜材料属于介观范畴,具有量子尺寸效应;2薄膜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很大,表面能级很大,对膜内电子输运影响很大;3薄膜界面态复杂,力学因素和电学因素交相作用,内应力和量子隧穿效应同时存在,对薄膜生长和微结构影响巨大;4异常结构和非理想化学计量比特性明显;5可实行多层膜复合,如超晶格。
制备薄膜为什么需要真空环境?a.非真空,蒸汽分子不能沿直线运动,不易成膜b.非真空,成膜物质与空气中活性分子反应,形成化合物。
即生成另外物质,如Al膜氧化成Al2O3.c.非真空,蒸发器(加热器)极易损坏,加热器采用W.M。
Ta等难熔金属,但由于吸气效应产生脆性(氢脆),另外由于生成化合物易损坏。
d.非真空,残余气体分子将进入膜层-形成缺陷影响膜质量-形成化合物e.非真空,影响靶材料气化f.非真空,改变基片表面状态,影响薄膜生长。
真空是指压强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
薄膜制备技术中获得真空的手段都是减少气体分子数量飞离方向与入射方向无关,非弹性碰撞;有能量和动量交换,可能停留在固体表面。
主要排气手段:1)低真空阶段以机械泵为主(旋转、气体压缩)2)中、高真空阶段以扩散泵/分子泵为主。
机械泵由于极限压强较高,常用做前级泵(预抽泵)。
分子泵:无油,洁净,启动快,抽速大,运行平稳。
真空蒸发镀膜法:原理,在真空室中,加热蒸发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原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气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固体(称为衬底或基片)表面,凝结形成固态薄膜的方法。
真空蒸发镀膜法的优缺点:优点:是设备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制成的薄膜纯度高、质量好,厚度可较准确控制;成膜速率快、效率高,用掩膜可以获得清晰图形;薄膜的生长机理比较单纯。
缺点:不容易获得结晶结构的薄膜,所形成薄膜在基板上的附着力较小,工艺重复性不够好等。
一定温度下,真空室内蒸发物质的蒸气与固体或液体平衡过程中所表现的压力称为该物质的饱和蒸气压。
薄膜物理与技术-考试重点
薄膜物理与技术-考试重点1.真空环境的划分:①低真空(> 102Pa);②中真空(102—10-1Pa);③高真空(10-1—10-5Pa);④超高真空(< 10-5Pa)真空蒸发沉积:高真空和超高真空(<10-3 Pa)溅射沉积:中、高真空(10-2—10Pa)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中、低真空(10—100Pa)电子显微分析:高真空材料表面分析:超高真空2.为了获得高真空蒸发系统,通常采用旋片式机械泵和涡轮分子泵两级真空泵联用,其中与真空室直接相连的是涡轮分子泵。
真空泵的原理和适用范围:①旋片式机械真空泵(输运式真空泵):依靠安置在偏心转子中的可以滑进滑出的旋片将气体隔离、压缩,然后排出泵体之外。
>10-1Pa②涡轮分子泵(输运式真空泵):高速旋转的叶片将动量传给气体分子,并使其向特定方向运动。
10-8—1Pa 溅射离子泵(捕获式真空泵):高压下电离的气体分子撞击Ti阴极,溅射出大量活性很高的Ti原子,以吸附或化学反应的形式捕获大核心的数目。
化学气相淀积:利用气态先驱反应物,通过原子、分子间化学反应的途径生成固态薄膜。
物理气相淀积:利用某种物理过程,实现物质原子从源物质到薄膜的可控转移的过程。
阴影效应:蒸发的物质被障碍物阻挡而不能沉积到衬底上。
溅射:离子轰击物质表面,并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能量与动量的转移,将物质表面原子激发出来的过程。
溅射法:将被电场加速后具有一定动能的离子引向靶电极,与靶表面原子碰撞使之溅射出来,溅射原子能够沿一定方向射向衬底并沉积下来。
等离子体鞘层:等离子体相对器壁会呈正电性,在等离子体和壁之间的非电中性薄层称为鞘层。
弹性碰撞:参加碰撞的粒子的总动能和总动量保持不变,并且不存在粒子内能的变化。
溅射产额:被溅射出来的原子数与入射离子数之比。
(衡量溅射过程效率的参数)靶材的中毒:随着活性气体压力的增加,靶材表面可能形成一层相应的化合物,导致溅射和薄膜沉积速率降低。
薄膜物理与技术
第一章真空技术基础1、膜的定义及分类。
答:当固体或液体的一维线性尺度远远小于它的其他二维尺度时,我们将这样的固体或液体称为膜。
通常,膜可分为两类:(1)厚度大于1mm的膜,称为厚膜;(2)厚度小于1mm的膜,称为薄膜。
2、人类所接触的真空大体上可分为哪两种答:(1)宇宙空间所存在的真空,称之为“自然真空”;(2)人们用真空泵抽调容器中的气体所获得的真空,称之为“人为真空”。
3、何为真空、绝对真空及相对真空答:不论哪一种类型上的真空,只要在给定空间内,气体压强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均称之为真空。
完全没有气体的空间状态称为绝对真空。
目前,即使采用最先进的真空制备手段所能达到的最低压强下,每立方厘米体积中仍有几百个气体分子。
因此,平时我们所说的真空均指相对真空状态。
4、毫米汞柱和托答:“毫米汞柱(mmHg)”是人类使用最早、最广泛的压强单位,它是通过直接度量长度来获得真空的大小。
1958 年,为了纪念托里拆利,用“托(Torr)”,代替了毫米汞柱。
1 托就是指在标准状态下,1 毫米汞柱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表示为1Torr=1mmHg。
5、真空区域是如何划分的答:为了研究真空和实际使用方便,常常根据各压强范围内不同的物理特点,把真空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粗真空:l′105 ~ l′102 Pa,(2)低真空:l′102 ~ 1′10-1Pa,(3)高真空:l′10-1 ~ 1′10-6Pa和(4)超高真空:< 1′10-6Pa。
6、真空各区域的气体分子运动规律。
答:(1)粗真空下,气态空间近似为大气状态,分子仍以热运动为主,分子之间碰撞十分频繁;(2)低真空是气体分子的流动逐渐从黏滞流状态向分子状态过渡,气体分子间和分子与器壁间的碰撞次数差不多;(3)高真空时,气体分子的流动已为分子流,气体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碰撞为主,而且碰撞次数大大减少,在高真空下蒸发的材料,其粒子将沿直线飞行;(4)在超高真空时,气体的分子数目更少,几乎不存在分子间的碰撞,分子与器壁的碰撞机会也更少了。
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复习重点
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复习重点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一.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0*2=20)判断题(10*1=10)多项选择题(8*2=16)简答题( 5*8=40) 论述题(1*14=14)二.重点1.薄膜的定义2.气体平均自由程3.真空泵的种类4.真空的测量、真空度有哪些5.检漏技术有哪些6.CVD----定义、制备过程、条件、输入现象7.CVD反应动力学、热力学8.溶胶凝胶的基本概念、原理、水解与缩聚反应9.CVD的种类10.PVD---定义、原理11.真空蒸发的原理,镀膜过程12.热蒸发、饱和蒸汽压的定义13.阴影效应14.影响薄膜厚度均匀性的因素15.什么叫外延16.溅射法、能量传递过程、气体放电现象、辉光效应17.等离子体的定义18.影响产额(溅射)的因素19.磁控溅射的原理、过程、优缺点20.各类溅射法适用于制备何种材料21.什么叫靶材中毒22.薄膜的生长过程23.薄膜的生长过程的影响因素24.薄膜生长的三种形式25.薄膜中的热应力、生长应力分别是什么26.薄膜厚度的测量27.薄膜结构的表征方法,各类仪器的用途28.改善附着力的途径简答题(作业)1.请简述化学气相沉积的原理和主要过程。
化学气相沉积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利用加热、等离子激励或光辐射等各种能源,在反应器内使气态或蒸汽状态的化学物质在气相或气固界面上经化学反应形成固态沉积物的技术。
原理:在反应过程中,以气体形式提供构成薄膜的原料,反应尾气由抽气系统排出。
通过热能(辐射、传导、感应加热等)除加热基板到适当温度之外,还对气体分子进行激发、分解,促进其反应。
分解生成物或反应产物沉积在基板表面形成薄膜。
CVD法制备薄膜的过程——简化的四大过程①反应气体被基体表面吸附;②反应气体向基体表面扩散;③在基体表面发生反应;④气体副产品通过基体表面由内向外扩散而脱离表面。
2.在利用蒸发法制备薄膜时,影响薄膜厚度均匀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改善薄膜厚度均匀性?影响薄膜厚度均匀性的因素:薄膜沉积的方向性和阴影效应改善薄膜厚度均匀性的方法:1)加大蒸发源到衬底表面的距离,但此法会降低沉积速率及增加蒸发材料损耗;2)转动衬底;3)如果同时需要沉积多个样品、且每个样品的尺寸相对较小时,可以考虑用与圆相切的衬底放置方法来改善样品间薄膜厚度的差别。
薄膜物理与技术重点概括
一、薄膜:采用一定方法,使处于某种状态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原材料)基团以物理或化学方式附着于衬底材料表面,在衬底材料表面形成的一层新物质。
制备分类:二、气体与蒸汽:临界温度——对于每种气体都有一个特定温度,高于此温度,气体无论如何被压缩都不会液化。
利用室温和临界温度来区分气体和蒸汽:临界温度低于室温的气态物质称气体;临界温度高于室温的气态物质称为蒸汽。
饱和蒸汽压:把各种固液体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蒸发出来的气压称为蒸汽压。
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内蒸发出来的分子数与凝结在器壁和回到蒸发物质的分子数相等时的蒸汽压称为饱和蒸汽压。
蒸发温度:规定为饱和蒸汽压=1.33Pa时的温度。
压强单位:1Bar=10^5 pa ,1Atm=101325Pa ,1Torr=133.322Pa 1N/m^2=1pa真空:指定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
真空特点:压强低,分子稀薄,分子的平均自由程长。
真空划分:平均自由程:每个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之间的路程称为“自由程”,其统计平均值称为..平均自由程越长,气体分子数密度越小,压强越小。
真空获得(真空泵)机械泵、罗茨泵(低真空);分子泵、扩散泵(高真空);!看书。
热偶真空计的工作原理:灯丝产生的热量Q以如下三种方式向周围散发,即辐射热量Q1,灯丝与热偶丝的传导热量Q2,气体分子碰撞灯丝带走的热量Q3,热平衡时,Q1,Q2不变,Q3与气体分子数有关。
即:Q=Q1 辐射+Q2传导+Q3气体分子带走热量在0.1~100Pa范围内,气体热导率随气体压力的增加而上升,这时热偶规才能测出真空度。
气压过高时,气体热导率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气压过低时,气体热导率引起的变化Q3比Q太小,不灵敏,也不能测量。
电离真空计:电离真空规由阴极、阳极和离子收集极三个电极组成。
类似于一真空三极管,灯丝发射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使其电离,气体分子电离的多少与气体分子密度成正比,即与压强成正比,根据离子电流大小测量真空度。
薄膜物理与技术题库
一、填空题薄膜的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凝结过程、核形成与生长过程、岛形成与结合生长过程薄膜形成与生长的三种模式:层状生长,岛状生长,层状-岛状生长在气体成分和电极材料一定条件下,起辉电压V只与气体的压强P和电极距离的乘积有关。
1.表征溅射特性的参量主要有溅射率、溅射阈、溅射粒子的速度和能量等。
2. 溶胶(Sol)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分散的粒子是固体或者大分子,分散的粒子大小在 1~100nm之间。
3.薄膜的组织结构是指它的结晶形态,其结构分为四种类型:无定形结构,多晶结构,纤维结构,单晶结构。
4.气体分子的速度具有很大的分布空间。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越快。
二、解释下列概念溅射:溅射是指荷能粒子轰击固体表面(靶),使固体原子(或分子)从表面射出的现象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每个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之间的路程称为自由程,其统计平均值:称为平均自由程,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真空室内蒸发物质与固体或液体平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压力。
凝结系数:当蒸发的气相原子入射到基体表面上,除了被弹性反射和吸附后再蒸发的原子之外,完全被基体表面所凝结的气相原子数与入射到基体表面上总气相原子数之比。
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是利用某种物理过程,如物质的蒸发或在受到粒子轰击时物质表面原子的溅射等现象,实现物质原子从源物质到薄膜的可控转移的过程真空蒸发镀膜法:是在真空室内,加热蒸发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源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汽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固体(称为衬底、基片或基板)表面,凝结形成固态溅射镀膜法:利用带有电荷的离子在电场加速后具有一定动能的特点,将离子引向欲被溅射的物质作成的靶电极。
在离子能量合适的情况下,入射离子在与靶表面原子的碰撞过程中将靶原子溅射出来,这些被溅射出来的原子带有一定的动能,并且会沿着一定的方向射向衬底,从而实现薄膜的沉积。
薄膜物理技术考试知识点总结
1.1薄膜概述作业题:什么是薄膜1.薄膜的定义(1):由单个的原子、离子、原子团无规则地入射到基板表面,经表面附着、迁徙、凝结、成核、核生长等过程而形成的一薄层固态物质。
定义(2):采用特定的制备方法在基板表面上生长得到的一薄层固态物质。
·薄膜的尺度:通常:薄膜< 1μm 厚膜>10μm·微电子电路的工艺有哪些方法实现?答:光刻、镀膜、电子束。
1.2 薄膜结构和缺陷作业题:蒸发薄膜微观结构随基片温度的变化如何改变?低温时,扩散速率小,成核数目有限,形成不致带有纵向气孔的葡萄结构;随着温度升高,扩散速率增大,形成紧密堆积纤维状晶粒然后转为完全之谜的柱状晶体结构;温度再升高,晶粒尺寸随凝结温度升高二增大,结构变为等轴晶貌。
其他:·薄膜主要缺陷类型及特点?薄膜的缺陷分为:点缺陷(晶格排列出现只涉及到单个晶格格点,典型构型是空位和填隙原子,点缺陷不能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测到,点缺陷种类确定后,它的形成能是一个定值)、位错(在薄膜中最常遇到,是晶格结构中一种“线性”不完整结构,位错大部分从薄膜表面伸向基体表面,并在位错周围产生畸变)、晶格间界(薄膜由于含有许多小晶粒,故晶粒间界面积比较大)和层错缺陷(由原子错排产生,在小岛间的边界处出现,当聚合并的小岛再长大时反映层错缺陷的衍射衬度就会消失)。
·薄膜晶粒织构(组织结构)模型:(能区分)·薄膜结构是指哪些结构?其特点是什么?(1)薄膜结构:组织结构(包含无定形结构、多晶结构、纤维结构、单晶结构)、晶体结构、表面结构。
(2)特点:组织结构:薄膜的结晶形态晶体结构:多数情况下,薄膜中晶粒的晶格结构与体材料相同,只是晶粒取向和晶粒尺寸不同,晶格常数也不同。
表面结构: a、呈柱状颗粒和空位组合结构;b、柱状体几乎垂直于基片表面生长,而且上下端尺寸基本相同;c、平行于基片表面的层与层之间有明显的界面;1.3 薄膜的形成作业题:1.薄膜生长的三个过程一、吸附、表面扩散与凝结过程二、核形成与生长过程三、连续薄膜的形成(岛形成与生长过程。
薄膜物理与技术生长试题
1.简述薄膜在形成稳定核之前的生长过程?沉积原子到达基片表面,会发生三种状态。
一种是能量较大,在到达基片表面时就会发生反射离开;如果能量较低,变会停留在基片表面,而另一部分原子能量较大,在到达基片表面时,会发生表面迁移扩散。
如果扩散原子在驻留时间内不能与其它原子结合形成更大原子团,就会发生再蒸发离开基片表面,而扩散原子团在驻留时间内不能与其它原子相结合,便会发生分解。
如果表面原子或原子团在驻留时间内能与其它原子结合,便形成更大原子团;原子团继续吸附其它原子就会不断长到形成稳定核。
2.从热力学角度分析,薄膜的形核主要分哪两类?形成机制是什么?1.从热力学角度,形核主要分:自发形核和非自发形核;2.自发形核主要是由于相变自由能差导致的,而非自发形核不但受到相变自由能差的影响,还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界面,缺陷等。
3.简述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X射线衍射技术的基本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入射电子激发样品表面产生二次电子,由于样品表面起伏变化造成二次电子发射数目和发射角度的不同,从而形成明暗相间的衬度像。
X射线衍射技术:布拉格衍射公式。
4.简述四种薄膜的成份分析方法?1.X射线能量色散谱(EDX);2.电子探针(EPMA);3. 俄歇电子能谱(AES);4. X射线光电子谱(XPS);5. 卢瑟福背散射(RBS); 6. 二次离子质谱(SIMS)。
任意四种。
5.薄膜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哪四类?1.无定型结构;2. 多晶结构;3. 纤维结构;4. 单晶结构;6.列举出连续薄膜形成的三种重要影响机制?奥斯瓦尔德吞并机制、熔结机制、原子团迁移机制。
下列描述不属于薄膜组织结构的是()(1)无定形结构(2)多晶结构(3)单晶结构(4)复合结构下列仪器设备不能用于薄膜表面形貌分析的是:(1)扫描电子显微镜(2)原子力显微镜(3)透射电子显微镜(4)X射线衍射B卷:7.简述薄膜的生长过模式及主要的控制因素?生长模式:岛状生长模式、层状生长模式和岛状-层状生长模式;控制因素主要分两类:晶格失配度和基片表面(或者基片湿润性或浸润性);8.从沉积速率和沉积温度出发,简述如何形成单晶或者粗大晶粒?如何形成多晶、微晶甚至非晶?请给出简单图示?1.提高温度或降低沉积速率可以形成单晶或者粗大晶粒;2.降低温度或提高沉积速率可形成多晶、微晶甚至非晶。
薄膜物理与技术复习题
《薄膜物理与技术》1、薄膜的定义2、薄膜的制备方法3、真空的定义及性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4、真空的单位5、真空区域的划分6、气体的三种速度分布(最可几速度、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意义7、平均自由程的定义及计算8、余弦散射定律及意义9、确定真空系统所能达到的真空度的方程10、主要真空泵的排气原理与工作范围11、几类真空计的工作原理与测量范围(填空或选择)12、真空蒸发镀膜的定义13、真空蒸发镀膜的基本过程14、蒸发速率的表达式及蒸发源温度变化引起蒸发速率的变化15、蒸发过程的几点假设16、几种最常用的蒸发源及膜厚分布状况17、蒸发源的类型18、电子束蒸发源中电子束的加热原理及特点19、高频感应蒸发源的特点20、合金的蒸发中组元金属的蒸发速率之比21、合金及化合物的蒸发方法22、特殊的蒸发方法23、膜厚的定义24、膜厚的测量方法(尤其是原理:石英晶体振荡法、电离式监控计法光干涉法)25、溅射镀膜的定义26、溅射镀膜的优点及缺点27、直流辉光放电的区域28、辉光放电过程中,如何确定阴极与阳极之间的距离29、射频放电的频率30、溅射阈值、溅射率、溅射过程31、溅射的两种理论32、溅射镀膜的类型(重点为二极式、磁控式、射频式)33、离子镀膜的定义34、离子镀膜的成膜条件(公式的计算)35、离子镀膜的特点36、离子轰击的作用37、离子镀的类型(活性反应离子镀、射频离子镀)38、化学气相沉积的定义39、C VD的装置组成40、C VD反应的类型41、C VD法制备薄膜的过程42、C VD的特点43、C VD反应体系的条件44、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的原理45、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定义及原理)46、等离子体的作用47、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光CVD、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沉积48、溶液镀膜法的定义49、化学镀的定义及原理50、化学镀与化学沉积的异同点51、如何进行化学镀镍、铜、银等金属52、溶胶-凝胶法制备薄膜的工艺(至少三种)53、阳极氧化法的定义及原理54、阳极氧化法中氧化物薄膜厚度的计算公式55、电镀的定义与原理56、电镀过程中补充电极附件区域的离子的方法57、对电镀层的要求58、L B制备的定义及原理59、L B膜的分类60、薄膜的形成与生长形式61、薄膜的结构类型62、薄膜的组织结构63、薄膜的缺陷1、填空:1×202、名词解释:3×63、简答题:4×54、问答题:7×35、计算题:9×1综合题:12×1下面是赠送的保安部制度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保安部工作制度一、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津法规,按照####年度目标的要求,做好####的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全体人员和公私财物的安全,保持####正常的经营秩序和工作秩序。
薄膜物理与技术-考试重点
1. 真空环境的划分:①低真空(> 102Pa );②中真空(102 —10-1Pa );③高真空(10-1—10-5Pa );④超高真空(< 10-5Pa )真空蒸发沉积:高真空和超高真空(<10-3 Pa )溅射沉积:中、高真空(10-2—10Pa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中、低真空(10—100Pa )电子显微分析:高真空材料表面分析:超高真空2. 为了获得高真空蒸发系统,通常采用旋片式机械泵和涡轮分子泵两级真空泵联用,其中与真空室直接相连的是涡轮分子泵。
真空泵的原理和适用范围:① 旋片式机械真空泵(输运式真空泵):依靠安置在偏心转子中的可以滑进滑出的旋片将气体隔离、压缩,然后排出泵体之外。
>10-1Pa② 涡轮分子泵(输运式真空泵):高速旋转的叶片将动量传给气体分子,并使其向特定方向运动。
10-8—1Pa③ 溅射离子泵(捕获式真空泵):高压下电离的气体分子撞击Ti 阴极,溅射出大量活性很高的Ti 原子,以吸附或化学反应的形式捕获大量气体分子。
10-8—10-5Pa 真空规测量气压的范围:① 热偶真空规和皮拉尼真空规(相对真空计) 10-2—102Pa② 电离真空规(相对真空计) 10-7—10-2Pa③ 薄膜真空规(绝对真空计) 10-3—105Pa3. 气体流动状态的划分:(克努森准数λDKn ,D 是气体容器的尺寸,λ是平均自由程)①分子流状态(Kn<1);②过渡状态(Kn =1—100);③粘滞流状态(Kn>100)4. 概念。
平均自由程:气体分子在两次碰撞的间隔时间里走过的平均距离。
通量:气体分子对于单位面积表面的碰撞频率。
流导:真空管路中气体的通过能力。
平衡蒸气压:一定温度下,蒸发气体与凝聚相平衡过程中所呈现的压力。
形核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临界核心的数目。
化学气相淀积:利用气态先驱反应物,通过原子、分子间化学反应的途径生成固态薄膜。
[考试]薄膜物理与技术题库
一、填空题薄膜的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凝结过程、核形成与生长过程、岛形成与结合生长过程薄膜形成与生长的三种模式:层状生长,岛状生长,层状-岛状生长在气体成分和电极材料一定条件下,起辉电压V只与气体的压强P和电极距离的乘积有关。
1.表征溅射特性的参量主要有溅射率、溅射阈、溅射粒子的速度和能量等。
2. 溶胶(Sol)是具有液体特征的胶体体系,分散的粒子是固体或者大分子,分散的粒子大小在 1~100nm之间。
3.薄膜的组织结构是指它的结晶形态,其结构分为四种类型:无定形结构,多晶结构,纤维结构,单晶结构。
4.气体分子的速度具有很大的分布空间。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分子的平均运动速度越快。
二、解释下列概念溅射:溅射是指荷能粒子轰击固体表面(靶),使固体原子(或分子)从表面射出的现象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每个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之间的路程称为自由程,其统计平均值:称为平均自由程,饱和蒸气压:在一定温度下,真空室内蒸发物质与固体或液体平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压力。
凝结系数:当蒸发的气相原子入射到基体表面上,除了被弹性反射和吸附后再蒸发的原子之外,完全被基体表面所凝结的气相原子数与入射到基体表面上总气相原子数之比。
物理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是利用某种物理过程,如物质的蒸发或在受到粒子轰击时物质表面原子的溅射等现象,实现物质原子从源物质到薄膜的可控转移的过程真空蒸发镀膜法:是在真空室内,加热蒸发容器中待形成薄膜的源材料,使其原子或分子从表面汽化逸出,形成蒸气流,入射到固体(称为衬底、基片或基板)表面,凝结形成固态溅射镀膜法:利用带有电荷的离子在电场加速后具有一定动能的特点,将离子引向欲被溅射的物质作成的靶电极。
在离子能量合适的情况下,入射离子在与靶表面原子的碰撞过程中将靶原子溅射出来,这些被溅射出来的原子带有一定的动能,并且会沿着一定的方向射向衬底,从而实现薄膜的沉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真空环境的划分:①低真空(> 102Pa );②中真空(102 —10-1Pa );③高真空(10-1—10-5Pa );④超高真空(< 10-5Pa )真空蒸发沉积:高真空和超高真空(<10-3 Pa )溅射沉积:中、高真空(10-2—10Pa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中、低真空(10—100Pa )电子显微分析:高真空材料表面分析:超高真空2. 为了获得高真空蒸发系统,通常采用旋片式机械泵和涡轮分子泵两级真空泵联用,其中与真空室直接相连的是涡轮分子泵。
真空泵的原理和适用范围:① 旋片式机械真空泵(输运式真空泵):依靠安置在偏心转子中的可以滑进滑出的旋片将气体隔离、压缩,然后排出泵体之外。
>10-1Pa② 涡轮分子泵(输运式真空泵):高速旋转的叶片将动量传给气体分子,并使其向特定方向运动。
10-8—1Pa③ 溅射离子泵(捕获式真空泵):高压下电离的气体分子撞击Ti 阴极,溅射出大量活性很高的Ti 原子,以吸附或化学反应的形式捕获大量气体分子。
10-8—10-5Pa 真空规测量气压的范围:① 热偶真空规和皮拉尼真空规(相对真空计) 10-2—102Pa② 电离真空规(相对真空计) 10-7—10-2Pa③ 薄膜真空规(绝对真空计) 10-3—105Pa3. 气体流动状态的划分:(克努森准数λDKn ,D 是气体容器的尺寸,λ是平均自由程)①分子流状态(Kn<1);②过渡状态(Kn =1—100);③粘滞流状态(Kn>100)4. 概念。
平均自由程:气体分子在两次碰撞的间隔时间里走过的平均距离。
通量:气体分子对于单位面积表面的碰撞频率。
流导:真空管路中气体的通过能力。
平衡蒸气压:一定温度下,蒸发气体与凝聚相平衡过程中所呈现的压力。
形核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临界核心的数目。
化学气相淀积:利用气态先驱反应物,通过原子、分子间化学反应的途径生成固态薄膜。
物理气相淀积:利用某种物理过程,实现物质原子从源物质到薄膜的可控转移的过程。
阴影效应:蒸发的物质被障碍物阻挡而不能沉积到衬底上。
溅射:离子轰击物质表面,并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能量与动量的转移,将物质表面原子激发出来的过程。
溅射法:将被电场加速后具有一定动能的离子引向靶电极,与靶表面原子碰撞使之溅射出来,溅射原子能够沿一定方向射向衬底并沉积下来。
等离子体鞘层:等离子体相对器壁会呈正电性,在等离子体和壁之间的非电中性薄层称为鞘层。
弹性碰撞:参加碰撞的粒子的总动能和总动量保持不变,并且不存在粒子内能的变化。
溅射产额:被溅射出来的原子数与入射离子数之比。
(衡量溅射过程效率的参数)靶材的中毒:随着活性气体压力的增加,靶材表面可能形成一层相应的化合物,导致溅射和薄膜沉积速率降低。
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PECVD ):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过程进行的同时,利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沉积过程施加影响。
5. 对元素蒸发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蒸发源所处的温度。
当环境中元素分压小于平衡蒸气压时,就发生元素的净蒸发。
6. 溅射法工作于气体的异常辉光放电阶段,这一放电阶段等离子存在的区域为面积较大、分布较均匀。
溅射法使用最广泛的溅射气体为Ar 。
对于金属材料可采用直流或射频溅射法,对非金属材料可采用射频溅射法。
在溅射系统中,可以在进样室通过反溅对衬底进行预处理,通常采用射频溅射,对置于阴极的衬底进行反溅。
电弧蒸发法工作于气体的弧光放电阶段7. 真空系统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确保真空管路的流导C 大于真空泵的理论抽速S p 。
利用理论抽速为S p 的真空泵通过流导为C 的管路抽除真空容器中的气体(C=2S p ),则真空容器出口处的实际抽速S 最大为 2/3 S p ,最小为0。
实际抽速最大值:CS C S p Q S p p +== 8. 制备完整单晶薄膜的沉积条件是较高的沉积温度和较低的气相过饱和度,其生长模式为层状生长模式。
外延生长(在完整的单晶衬底上延续生长单晶薄膜)条件:较高的衬底温度和较低的沉积速率。
9. 熔结过程中原子的扩散机制有两种,即体扩散机制和表面扩散机制。
其中表面扩散机制对熔结过程的贡献更大一些。
10. 合金组元蒸发速率之比:AB B B B A A A A B M M 0p x 0p x M M )(γ)(γφφ==B AB A p p p A :合金中A 的平衡蒸气压; p A (0):纯组元A 的平衡蒸气压;x A :合金中A 的摩尔分数;γA —A 的活度系数;M A :A 的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A 和B 的位置11. 点蒸发源衬底上沉积物的质量密度:2r M dA dM e s s π4θcos = 面蒸发源衬底上沉积物的质量密度:2rM dA dM e s s πφcos θcos = θ:衬底表面法线与空间角方向间的偏离角度Φ:平面蒸发源法线与接收平面中心和平面源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r :衬底与蒸发源距离 M e :蒸发物质总量膜厚:s s dA dM ρ=t 最大膜厚2e 0h M πρ4=t 点蒸发源的膜厚分布:232])(1[1hl t t 0+= 面蒸发源的膜厚分布:22])(1[1hl t t 0+=厚度均匀性的改善方法:① 加大蒸发源到衬底的距离② 转动衬底③ 面蒸发源和衬底表面置于同一个圆周上(同时需要沉积的样品较多、尺寸较小时)0r r 21cos cos ≈=θφ 2024r M r M dA dM e e s s ππφcos θcos ≈= 12. 真空蒸发装置按蒸发源的加热原理可分为:电阻式蒸发*、电子束蒸发*、电弧蒸发、激光蒸发*、空心阴极蒸发。
13. 等离子体鞘层及其电位分布:14. 辉光放电属于非弹性碰撞。
电子将大部分能量转移给其他质量较大的粒子,引起其激发或电离。
15. 溅射产额的影响因素:①入射离子能量;②入射离子种类和被溅射物质种类;③离子入射角度;④靶材温度。
溅射阈值:只有当入射离子能量超过一定的阈值以后,才能溅射。
16. 主要溅射方法有:①直流溅射*;②射频溅射*;③磁控溅射*;④反应溅射;⑤离子束溅射。
其他PVD 方法:①离子镀*(结合蒸发与溅射技术);②反应蒸发沉积;③离子束辅助沉积;④离化团束沉积;⑤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沉积。
17. 蒸发法:被蒸发物质多处于熔融状态,本身会发生扩散、对流,表现出很强的自发均匀化的倾向。
溅射法:靶物质的扩散能力弱。
由于溅射产额差别造成的靶材表面成分的偏离很快就会使靶材表面成分趋于某一平衡成分,从而在随后的溅射过程中实现一种成分的自动补偿效应。
溅射沉积法的主要特点:① 沉积原子的能量较高,因此薄膜的组织更致密、附着力也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② 制备合金薄膜时,其成分的控制性能好;③ 溅射的靶材可以是极难熔的材料。
溅射法可以方便地用于高熔点物质的薄膜制备。
④ 可利用反应溅射技术,从金属元素靶材制备化合物薄膜。
⑤ 被沉积原子携带一定能量,有助于改善薄膜的覆盖能力,降低薄膜表面的粗糙度。
18. 电子束蒸发、磁控溅射的原理;射频溅射的原理。
19. 化学气相沉积反应的类型:① 热解反应。
氢化物、羰基化合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多晶Si 、非晶Si 和Ni 薄膜的沉积。
②还原反应。
卤化物、羰基化合物、卤氧化物等。
单晶Si薄膜的外延、难熔金属W、Mo薄膜的制备。
③氧化反应。
SiO2薄膜的沉积。
④置换反应。
反应先驱物以气态存在且具有反应活性。
各种碳、氮、硼化物的沉积。
⑤岐化反应。
漂白粉的制备、Ge薄膜和其他金属的沉积⑥气相输运。
利用升华和冷凝的可逆过程实现气相沉积。
CVD方法的共同特点:①反应式总可以写成aA(g) + bB(g) →cC(s) + dD(g)的形式,即由一个固相和几个气相组成反应式;②这些反应往往是可逆的。
20.热力学分析:预测化学气相沉积过程的方向与限度。
动力学分析:预测化学气相沉积过程发生的速度,及它在有限时间内可以进行的程度。
21.化学气相沉积制备薄膜主要过程:①气相输运和气相反应;②气相扩散;③表面吸附;④表面化学反应;⑤表面扩散;⑥表面解吸附。
制备薄膜的两个重要参数:气相反应物的过饱和度和沉积温度。
CVD装置的基本部分:①反应气体和载气的供给和计量装置;②必要的加热和冷却系统;③反应产物气体的排出装置或真空系统。
反应体系的要求:①在沉积温度下,反应物必须有足够高的蒸汽压,以保证能以适当的速度被引入反应室;②反应产物除了所需要的沉积物为固态薄膜之外,其他反应产物必须是挥发性的;③沉积薄膜本身必须具有足够低的蒸汽压,基体材料的蒸汽压也必须足够低。
22.化学气相沉积装置:高温和低温CVD装置*、激光辅助CVD装置*、低压CVD (LPCVD)装置、等离子体辅助CVD(PECVD)装置*、金属有机化合物CVD(MOCVD)装置23.薄膜的生长过程:①新相的形核阶段:气态的原子或分子凝聚到衬底表面,扩散迁移形成晶核,晶核结合其他吸附的气相原子逐渐长大形成小岛。
②薄膜的生长阶段:小岛阶段;聚结阶段;沟道阶段;连续薄膜阶段。
三种生长模式:岛状生长模式(浸润性较差)、层状生长模式(浸润性很好)、层状—岛状生长模式。
24.新相形核过程的类型:自发形核:整个形核过程完全是在相变自由能的推动下进行的。
非自发形核:除了有相变自由能作推动力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帮助新相核心生成。
25.核心的三种吞并机制:奥斯瓦尔多吞并过程、熔结过程、原子团的迁移。
26.薄膜厚度的测量方法有光学测量法和机械测量法。
27.薄膜结构按所研究的尺度范围分为三个层次:①薄膜的宏观形貌;②薄膜的微观形貌;③薄膜的显微组织。
28.表征图及作用(a)模糊一片(b)energy、intensity(c)degree(d)有具体数字SEM XPS XRD HRTEM 表面形貌分析成分分析结构分析元素物相分析计算题试计算通过热蒸发法和溅射法,如何得到成分为80%Cu-20%Al(摩尔分数)的合金薄膜。
已知:蒸发温度为1350K,Cu的平衡蒸汽压为2×10-4Pa,Al的平衡蒸汽压为10-3Pa ;溅射离子为Ar +,元素溅射产额:S(Cu)=17,S(Al)=13。
(提示:Al 和Cu 在合金中的活度系数可近似认为等于1。
)答:(1)热蒸发法:为了获得80%Cu-20%Al 的合金薄膜,两种元素的蒸发速率比应为2080φφ=Al Cu , (2分) 即2080642710102)(γ)(γφφ34=•⨯•===--Cu Al Al Al Al Cu Cu Cu Cu Al M M 0p x 0p x M M Al Cu AlCuAl Cu x x p p ,(4分) 解得79.30=Al Cu x x ,推导可得%85.96=+CuAl Cu x x x (2分)因此,使用成分为96.85%Cu-3.15%Al (摩尔分数)的靶材作为蒸发源,可获得80%Cu-20%Al (摩尔分数)的合金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