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卷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e05075941ea76e58fa04a2.png)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检测测试时间班级姓名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1.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是()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凹面镜2.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能成放大的虚像B.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μ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B.当μ=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μ=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4.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5.下列关于光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B. 观众能从多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光在银幕发生了镜面反射C. 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D. 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6.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7.实验室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仪器是A.平面镜B.放大镜C.显微镜D.天文望远镜8.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9.如图所示,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发现银幕上的像太小,想让像变大些,可以采取的办法是()A.将幻灯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B.将幻灯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C.将幻灯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D.将幻灯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10.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89f99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c.png)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初二物理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卷
![初二物理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c4d54d1ad51f01dc281f131.png)
英杰辅导- 1 - (共4页)初二物理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卷(满分2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60分) 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A .花能发出黄色的光B .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 .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 .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2.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 .立竿见影B .一叶障目C .鱼翔浅底D .三点对一线 3.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4.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 ,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 ’,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阳光,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 和 F ’的温度相比( ) A .F 点的温度较高 B .F ’点的温度较高 C .两点的温度一样高 D .无法判断 5.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B .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C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D .光经过折射后总成实像,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6.烛焰通过凸透镜后恰好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 .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 .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 、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才能成像7.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8.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蜡烛的正立像 B .蜡烛的倒立像 C .三角形光斑 D .圆形光斑9.物体距凸透镜30cm 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20cm 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A .放大的B .缩小的C .等大的D .无法判断10.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28厘米时,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 ) A .10 厘米 B .20厘米 C .30厘米 D .56厘米11.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 的凸透镜主轴上,分别离凸透镜20厘米、14厘米、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象、放大的实象和放大的虚象,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10cm >f >6cmB .10cm >f >7cmC .14cm >f >10cmD .20cm >f >14cm12.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漫反射C .光的折射D .平面镜成像 13.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14.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 ) (b ) (c ) (d )A .(a )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 .(c )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 .(d )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5.如右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B .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C .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D .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16.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 .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C .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D .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17.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 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C .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B .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D .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18.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 光线恰好成直角。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903d19b307e87100f6960b.png)
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凸面镜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3、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0厘米B 40厘米C 30厘米D 10厘米4、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等元件构成,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的焦距很短B.通过目镜看到放大的实像C.物镜的焦距很短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和5.有媒体报道: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效果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反射而失去光泽B.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C.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D.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6、垂直于主光轴放置的物体从极远处沿主轴向凸透镜光心靠近的过程中(未碰到透镜),下列成像情况可能的是()A、像长总是小于物长B、像长总是不断增大C、像长先增大后减小D、像先倒立后正立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8.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9、凸透镜前25cm处的物体沿主轴靠近透镜时,其所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将()A.由实变虚B.由虚变实C.由大变小D.不发生变化10、用同一架照相机分别对大人和小孩各拍一张照片,要求每张照片的人像高度都刚好等于底片高度,先给小孩拍照,再给大人拍照,则应将()A、相机离大人近一些,同时暗箱长度(即像距)调小一些B、相机离大人远一些,同暗箱长度调大一些C、相机离大人近一些,同暗箱长度调大一些D、相机离大人远一些,同暗箱长度调小一些11、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在距凸透镜15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应为()A.5cm B.10cm C.15cm D.30cm12.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二、填空题13、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0eedd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0.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学号姓名总分一、单项选择题(13×3分共39分)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A。
1、2、3B。
4、5、6C。
1、3、5D。
2、4、62.XXX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3.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无法显示图像)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
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放大、正立的实像B.缩小、正立的实像C.放大、倒立的实像D.缩小、倒立的实像5.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无法显示图像)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无法显示图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无法显示图像)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8.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答案解析)(27)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答案解析)(27)](https://img.taocdn.com/s3/m/479386e16edb6f1afe001f91.png)
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同()A.显微镜物镜B.显微镜目镜C.望远镜物镜D.望远镜目镜2.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D.图丁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3.下列四组连线,不完全正确的是()A.冬天玻璃上出现窗花——凝华夏天湿衣服晒干——汽化B.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风吹树叶哗哗响——振动发声C.近视镜——凹透镜照相机镜头——凸透镜D.利用海水制淡水——液体蒸发卫生丸(樟脑丸)不见了——汽化4.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B.甲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C.乙图是远视眼成像图,丙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D.乙图是近视眼成像图,丁图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图5.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物理书上一定距离时观察到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6.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A 和 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镜头拍摄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车身的外表很亮,因为车身是光源C.由照片 A、B 可以看出汽车是迎着摄像头行驶D.监控摄像头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相同7.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
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不同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D.当扫描获取二维码信息,能将接收的折射光转换成数字信号8.如图所示,关于透镜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的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情况B.图乙表示的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情况C.图丙中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图丁中望远镜的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9.下列光学元件在常规使用过程中能成等大虚像的是()A.平面镜B.近视镜C.远视镜D.放大镜10.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20cm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11.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有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检测(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72a59c7e21af45b207a82f.png)
一、选择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仅能用光屏承接,也能直接用眼观察到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D.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2.下列哪种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同()A.显微镜物镜B.显微镜目镜C.望远镜物镜D.望远镜目镜3.李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李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李老师是近视眼C.李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D.李老师眼睛的晶状体太厚4.如图所示,手机扫描物品上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需将手机远离二维码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5.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某小组提出的做法如下:①将光屏远离透镜;②将光屏靠近透镜;③将蜡烛远离透镜;④将蜡烛靠近透镜,你认为可行的是()A.①和④B.②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6.如图所示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支付宝收款二维码,可快速完成线上付款,当手机扫描该二维码时()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摄像头相当于近视眼镜的镜片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7.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形成原因,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形成原因,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物镜呈缩小的像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呈缩小的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处,如图所示,移动蜡烛和光屏,能得到下列哪种实验结果()A.将蜡烛移动位置,发现蜡烛越靠近35cm处时,像就越大B.将蜡烛移到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到30cm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D.将蜡烛移到4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9.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20cm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10.生物课上老师正在用如图所示的教学投影仪展示教学幻灯片,屏幕上图像清晰但太小。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dc508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6.png)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
这个像一定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2.为了更好的观察,蝴蝶标本到放大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大于焦距,小于两倍焦距C.等于两倍焦距D.大于两倍焦距3.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4.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5.幻灯机镜头的焦距为f,用它放映时,要在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图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u应该是()A.u>2f B.u=2f C.2f>u>f D.u<f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看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阳光下电线杆有影子C.患近视的同学戴眼镜矫正视力D.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取火7.九(1)班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A.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B.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C.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8.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不能成实像C.物体靠近透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D.幻灯机和照相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19.江阴正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20mm B.恰为120mm C.等于60mm D.略大于60mm10.下列关于眼睛和眼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B.近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清晰C.近视眼的折光能力太弱D.近视眼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11.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A.平面镜B.凹透镜C.放大镜D.显微镜12.下列器件不属于透镜的应用是()A.望远镜B.潜望镜C.显微镜D。
(人教版)最新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最新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cd08f6bceb19e8b8f6ba8e.png)
(人教版)最新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学完透镜后,小明同学对透镜的知识点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C.经过凸透镜射出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变化D.若使凸透镜产生平行光,应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2.如图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3.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眼睛B.放大镜C.望远镜D.显微镜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C.将蜡烛移动到25 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 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第4题图第5题图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 cmB.当u=3.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 cm处移动到8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滨州中海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天地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7.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A.无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8.图甲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佩戴的眼镜是图乙中的( )9.下列有关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近视眼可戴凸透镜做的眼镜进行矫正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与镜的距离必须大于两倍焦距D.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日心说”10.如图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11.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作用.用这个镜片做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视眼.第11题图第12题图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___.13.如图甲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图中乙、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第二张比拍摄第一张摄像头离小车________(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都满足________(填与焦距之间的关系).14.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三、作图题(每题6分,共12分)15.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中作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如图所示,图甲是小明奶奶眼睛成像情况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矫正小明奶奶视力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12分,第18题8分,共20分)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2)如图2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3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4)在图3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 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5 cm.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蜡烛应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这是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2)某同学利用该装置进一步了解近视眼矫正的原理,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蜡烛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填“前方”“上方”或“后方”).五、综合运用题(10分)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_______、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 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 cm.(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如果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这就是________(填“近”或“远”)视眼.(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焦距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__使像变得清晰.(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__(填以下选项).A.0~10 cm B.10 cm~25 cmC.10 cm~极远处D.0~25 cm(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镜及其应用》参考答案1.D 2.A 3.A 4.B 5.D 6.A7.C8.D9.D10.D11.会聚远12.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12.凸透近大于2f 14.凸透显微镜15.16.17.(1)15.0(2)不能,因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3)倒立放大能(4)左18.(1)远离照相机(2)发散前方19.(1)倒立远(2)像距(3)C(4)做眼保健操,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等。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dbcdc20b4e767f5bcfce6e.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事例中描述的“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小孔成的像B.用潜望镜看到的物体C.水面形成的倒影D.戴眼镜看到的字2.对于下列各图示中的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并不是由像发出的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3.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当烛焰离凸透镜10厘米时,所成的像A.一定是虚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C.一定是放大的实像D.可能是缩小的像4.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A.只有b B.只有a,c,d,e C.只有a,b,c D.a,b,c,d,e均可5.放映幻灯片时,想要在屏幕上出现“F”字母,那么幻灯片正确的放法是图所示的A.B.C.D.6.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芳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如图中的甲和乙,则1/ 7A.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7.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5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8.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9.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u=6 cm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B.当u=12 cm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u=20 cm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移动到24 cm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0.使用幻灯机时,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应该怎么样调节A.同时缩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B.同时增大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C.增大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缩小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D.缩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增大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11.关于透镜对光的作用的讨论,不正确的是()A.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焦点上B.凸透镜能使会聚光线提前会聚C.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成发散光线D.凹透镜能使会聚光线延后会聚12.如图所示,A,B,C,D在凸透镜主光轴上,F为焦点.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的像A.A点B.B点C.C点D.D点13.某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如图所示,F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P点到透镜的距离为两倍焦距,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蜡烛放在A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B.蜡烛放在F点时,光屏上会成等大、清晰的像C.蜡烛放在F点和O点之间,光屏上会成放大的虚像D.蜡烛放在B点时,光屏上会成明亮、清晰的像14.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C.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15.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时,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①将光屏靠近“水透镜”②将蜡烛远离“水透镜”③对“水透镜”注水④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水透镜”3/ 7A.①和②都行B.②和③都行C.①和③都行D.②和④都行二、多选题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690e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5.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用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看到的像是()A.放大的B.等大的C.倒立的D.正立的2.我国某新型战斗机配有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系统中的光学元件相当于晶状体,内置光电传感器相当于视网膜,成像原理与人眼相似。
从空中拍摄地面物体时,物体在光电传感器上形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的眼睛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丽的眼睛是近视眼,应利用凹透镜矫正B.小丽的眼睛是近视眼,应利用凸透镜矫正C.小丽的眼睛是远视眼,应利用凹透镜矫正D.小丽的眼睛是远视眼,应利用凸透镜矫正4.小京通过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
经测量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0cm,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能用光屏承接到B.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C.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5.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已经逐渐在停车场广泛应用,实现了无人值守停车管理。
如图所示,进入停车场时只需车辆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开门允许进入,待出停车场时自动根据计费标准显示相关收费项目,扫码支付后自动放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入场时,车牌等重要信息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D.手机扫码支付时,二维码经摄像头成正立放大的实像6.世梁同学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可以看清远处的广州塔。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靠近眼睛的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远处的镜片,成的是正立放大像C.靠近眼睛的镜片,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远处的镜片,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7.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再拿一个放大镜作为目镜放在水滴的上方,这样就可以制成一个显微镜。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卷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卷](https://img.taocdn.com/s3/m/a93aa2cde2bd960591c677b2.png)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光学器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潜望镜 2、下列现象中,人眼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 ) A .用放大镜看指纹 B .在岸边看到鱼在云中游 C .在海边看海市蜃楼 D .看电影3、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 .凸镜 B .凹镜 C .凹透镜 D .凸透镜4、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 ,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mm 以外B.50mm 以内 C.略大于50mm D.恰为50mm5、如右图1,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6、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 )A .从小变大 B .从大变小C .不变D .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7、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2b 、c 、d A.使烛焰位于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使烛焰位于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 .使烛焰位于b 点时,成缩小的实像 D .使烛焰位于d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8、用照相机拍集体照,发现有一部分人没进入镜头,这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B. 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平C.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D.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9、下列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10.把高2 cm 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 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 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 、 7.5 cmB .12.5 cmC .4.5 cmD . 10 cm11、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3,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cc832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47.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B.颜料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一定发生偏折D.太阳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3、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照相机镜头越远,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就越大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平面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7、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8、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巳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A.B.C.D.10、(10·丽水)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11、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看到的像就是实像B.眼睛直接看不到实像C.实像也可以是实际光线所组成的像D.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卷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卷学校: 班别: 座号:分数: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是()A.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梢低于所看到鱼的位置叉去B.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景物C.透过不平整的博览看窗外变形的景物D.炎热的夏天外出时,用伞挡阳光2、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习,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A.与人的距离变大,像变大B.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大小不变C.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变大D.与人的距离变大,像不变3、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2中的()4、下列正确的光路图4是()图2空气水空气水空气玻璃空气玻璃A B C D图45、如图5,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6、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B. 上衣、裙子都呈红色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7、右图6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
“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图6图58、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一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系统的摄像机就可图7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
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9、将电视机遥控器对准墙壁按一下开关,有时也可以将关闭的电视机打开。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可见光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不可见光的折射现象C.不可见光的反射现象D.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10、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 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D.以上说法都不对11、“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C.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D.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12、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 A.高一些 B.低一些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
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9。
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的位置在Q 点,则( )A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B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C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D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B.王奶奶戴的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王小明戴的近视眼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厚D.凸透镜的两个焦距之间的距离叫焦距1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1所示,则正确的是:(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图9图1..16、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A.凸镜 B.凹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17、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设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将该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u>10㎝B.物体为一点光源时,利用该透镜可得到一束平行光,此时u=10㎝C.将该透镜作幻灯机的镜头使用时,u<10㎝D. 将该透镜作照相机的镜头使用时,u<20㎝18、凸透镜由成放大实像变成为缩小实像,其转折点是物体在:()A.透镜中心处 B.二倍焦距处 C.焦点处 D.无限远处19、物体从距凸透镜12㎝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B.11㎝㎝ D.以上都不对20、用照相机拍集体照,发现有一部分人没进入镜头,这时应采取的方法是:()A.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B. 把照相机向人移近,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C.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增大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D. 把照相机向人移远,同时减小底片到镜头之间的距离2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2、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23、张老师在用投影仪放映投影片时,屏幕上出现正常画面,这时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凸透镜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D.画面变得模糊二、填空题1、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饮料瓶,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起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2、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节目《逗趣》中的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_______来解释;在生活中,常常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_______和_______来解释。
3、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照到字表面发生了现象;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10所示),其中作用是利用光的定律将光线尽量集中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填“光滑”或“粗糙”)。
图94、当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时,入射角是;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了的缘故。
图105、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则入射角是;如果入射线与反射线的夹角是120°,则反射角等于。
6、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_____反射。
7、身高为168cm的同学距平面镜2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 m,像的高度为 c 当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m。
8、如图11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
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面镜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上的火炬点燃。
图119、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
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
利用生命探测仪,救援队员可以找到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
生命探测仪有多种:“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利用红外热成像原理,通过探测受困者与周围温度的差异,形成人体图像,在黑夜,该仪器使用效果(较好/较差);“可视生命探测仪”利用光纤把细小的摄像探头深入废墟的缝隙中,光信号在光纤内经多次_______(反射/折射)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在显示屏上就可以把废墟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10、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饮料瓶,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起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1、如果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之间,将一凸透镜从靠近蜡烛的一方沿主光轴慢慢向光屏的方向移动,发现在光屏上得到两次清晰的像,那它们一定是像,并且前一次得到的是(填“实”或“虚”)的像,后一次得到的是(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12、很多私家车主喜欢在烈日下洗车,认为这样洗车后很快就能将车上的水晒干。
实际上,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镜效果会使车漆的最上层产生局部现象,时间久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
若是在此时打蜡,也容易造成车身色泽不均匀。
所以,洗车打蜡最好是在有遮蔽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无法保证,则最好选在阴天,或是早晨、傍晚时分进行。
13、视觉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眼球内部,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_ _镜.若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图2情况(如图2示),根据该图,这个人患了____ ____(近视、远视)症,可配戴装有__ 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14、通过一个透镜观察一个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 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 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 (填“大于两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等于一倍焦距”或“小于一倍焦距”),此透镜对光线起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5、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4甲所示,由图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当把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处时,如图4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虚像。
16、有一次,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台板下报纸上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水滴相当于一个 ,报纸上的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17、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 (填“大于”或“小于”)80㎜,所成的像为缩小、 (填“倒立”或“正立”)的 (填“实”或“虚”)像。
18、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很广,爷爷戴的老花镜是 镜,鱼眼的晶状体比人眼晶状体要凸,其折射光的能力 (填“强”或“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