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防护口罩使用标准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医用人员防护口罩标准

医用人员防护口罩标准

医用人员防护口罩标准
医用人员防护口罩标准如下:
1. 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为GB19083,按照过滤等级又分为1级(95%以上)、2级(99%以上)、3级(%以上),适用于高风险区,如直接接
触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

其对气流量有明确要求:85L/min。

2. 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为YY0469,对细菌过滤可达95%以上,对非
油性颗粒过滤达30%以上,适用于中风险区,如医护人员或密集区工作人员。

3. 普通医用口罩:也有叫一次性医用口罩,执行标准为YY/T 0969,对细菌过滤可达95%以上,对气溶胶过滤仅达到20%~25%,适用于中低风险区,如普通门诊医护人员或密集区公众人员。

医用口罩的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用品的指定标准。

医用口罩是医疗救助中所佩戴的专业防护口罩,主要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每种口罩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

在使用口罩后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一、前言新冠病毒的爆发让我们意识到了个人防护的重要性,而医用防护口罩是个人防护中最常用的装备之一。

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有效预防病毒传播,保障自身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二、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口罩在购买口罩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GB19083-2010)的医用防护口罩,不要使用普通口罩或DIY口罩等非专业防护装备。

2.洗手佩戴口罩前应先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并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三、佩戴方法1.调整鼻夹将医用防护口罩展开后,找到鼻夹并按照鼻梁形状轻轻调整至合适位置,确保不会有气流从上方进入。

2.佩戴耳挂式口罩将耳挂式口罩放置在脸上,将两侧耳挂绕在耳后,然后调整口罩位置,使其紧贴面部,并覆盖口鼻和下巴。

3.佩戴头带式口罩将头带式口罩放置在脸上,将上方头带绕在头顶,下方头带绕在颈部,并调整口罩位置,使其紧贴面部,并覆盖口鼻和下巴。

4.检查口罩是否密封用手指轻轻按压口罩边缘,检查是否有气流从边缘进入。

如果有,则需要重新调整口罩位置或更换合适大小的口罩。

四、佩戴注意事项1.勿触摸已佩戴的口罩佩戴好医用防护口罩后,应避免触摸已佩戴的部分。

如果必须触摸,请先洗手或使用酒精消毒液清洁双手。

2.勿调整已佩戴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一旦佩戴好并密封,就不应该再进行任何调整。

如果需要重新调整,请先将手清洁干净或更换新的医用防护口罩。

3.勿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如果需要长时间佩戴,建议每4小时更换一次。

4.勿将口罩放在口袋或颈部将口罩放在口袋或颈部会增加污染风险,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注意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

五、总结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有效预防病毒传播,保障个人健康和安全。

在佩戴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佩戴。

同时还需要注意勿触摸已佩戴的口罩、勿调整已佩戴的口罩、勿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和勿将口罩放在口袋或颈部等注意事项。

医院手套口罩使用管理制度

医院手套口罩使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部门、员工、受训学员、患者及来访者。

三、定义1. 个人防护用品(PPE):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2. 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如N95防护口罩。

3. 普通医用口罩:符合相关注册产品标准,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或者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较低。

四、使用要求1.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进行医疗操作、处理污染物品时,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2. 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1)在有创操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情况下,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2)在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诊疗过程中,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3)在患者诊疗区域,其他医务人员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3. 手套的使用:(1)在接触患者、进行医疗操作、处理污染物品时,应佩戴手套。

(2)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情况下,应佩戴医用防护手套。

(3)在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诊疗过程中,应佩戴医用防护手套。

4. 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1)根据工作需要,正确佩戴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2)在接触患者、进行医疗操作、处理污染物品时,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五、管理制度1. 医院应定期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更换,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医务人员应接受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培训,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3.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4. 医院应设立个人防护用品储存、分发专用区域,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清洁、整齐。

5. 医院应建立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记录,定期分析、总结,持续改进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管理。

真正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

真正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

真正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一、定义医用外科口罩是一种专业用于医疗防护的和除去空气中细菌和污染的单层的超细纤维口罩,是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受到传染病毒的依靠。

二、执行标准1、外观质量:口罩表面应无明显破损、皱折、污渍等缺陷。

2、穿戴质量:口罩可全面覆盖鼻、口和下颚,耳带应紧固,不易滑动,鼻弹簧可任意调整,且口罩的外形要紧密贴合面部特征,以保证全方位的有效护体。

3、尺寸质量:口罩尺寸经测量,不小于17cm x 9.5cm,折叠后高度不小于9.5cm。

4、新的口罩:在室温下,其吸水率为95%~98%。

5、使用声学:口罩应产生最小的低频噪声。

6、重量:每只口罩应最重不超过7克,以提高佩戴舒适度。

7、口罩性能:口罩应覆盖面部及下巴,完全遮住由鼻到下颚口部位,并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滤效果,液体喷溅,空气微生物粒子和低温烟,并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柔韧度,使用、拆卸、也不会造成较大的机械刺激。

8、感染防护:口罩应抗微生物空气污染,对流行的病毒的传播有一定的疏松防护效果。

9、耐水性:口罩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防止水份的渗入。

口罩的表面应经过涂料处理,以求效果更佳的膜材合成。

10、耐磨性:口罩所采用的材料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而且穿着时应无非初形态改变。

口罩主要由尼龙纤维及陶瓷纤维物料等材料制成。

11、颜色和尺寸:口罩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可以制作出不同的颜色和尺寸的口罩。

三、有效期每一次使用的口罩都有一定的有效期,应遵循原制造商的使用说明,在使用过后针对口罩及周边环境病毒污染应及时消毒处理;对于不可再次使用的废弃口罩也应及时回收处理。

医院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一、口罩(1)医用外科口罩:符合YY0469。

三层材料分别为:外层抗水、中层吸附、内层吸湿。

适用于有创操作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防护、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2)医用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普通医用口罩:符合YY/T-0969。

为无纺布或复合材料制成,可采用松紧带。

三层材料并带有鼻夹。

一般缺少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中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喷出的污染物。

(4)口罩的应用指便: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的口罩。

①一般医疗活动可佩戴普通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②在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病人、进行体腔穿刺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

③接触经空气、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5)注意事项:①佩戴时应注意内外和上下之分,防水层朝外,有鼻夹的一侧在上,或者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

②一次性口罩应一次性使用。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符合YY/T0691以及其他相关标准。

(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3)为需要采取空气隔离的患者、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4)接触疑似或确诊SARS.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或大流行的传染病等患者时应遵循最新感染控制指南。

(5)注意事项①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使用后,应清洁和消毒;②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佩戴前做防雾处理。

三、手套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符合GB7543;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符合GB10213o(1)手套的作用:防止病原体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

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

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

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医用防护口罩是一种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特殊口罩,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呼吸道分泌物、血液、体液等对人体的污染,同时也能够防止医务人员在手术时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感染,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的健康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首先,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在中国,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和《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的相关规定。

这些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材料、结构、性能、过滤效率、呼吸阻力、细菌过滤效率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医用防护口罩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还包括了使用和管理的要求。

医务人员在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佩戴、使用,并注意保持口罩的清洁和完整性。

在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卫生规范,避免将口罩弄脏或受到污染。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口罩管理制度,包括口罩的采购、储存、分发、使用和报废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口罩的质量和有效性。

此外,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还包括了口罩的检验和监督。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口罩进行检验和监督,确保口罩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口罩使用记录和质量跟踪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口罩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医用防护口罩的有效使用。

总之,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是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口罩使用和管理制度,确保医用防护口罩的质量和有效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受到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用防护的标准

医用防护的标准

医用防护的标准一、防护级别医用防护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医护人员,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三级防护适用于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的医护人员。

二、口罩标准医用防护口罩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083-2010,该标准规定了口罩的过滤效率、防护效果和呼吸阻力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医院内部规定。

三、服装标准医用防护服装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082-2003,该标准规定了防护服的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目的选择合适的防护服,如隔离病房使用的防护服应具备更好的抗菌性能和防水性能。

四、消毒标准医用防护用品在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消毒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医院内部规定,并应注意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五、人员培训医护人员在使用医用防护用品前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应掌握相关消毒技能和操作流程。

六、监测与检测医院应定期对医用防护用品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同时,还应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抽检和复检,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

七、记录与档案管理医院应对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以便于追踪溯源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八、生产与质量标准医用防护用品的生产厂家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条件,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

同时,医院在采购医用防护用品时应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符合要求。

医用口罩 执行标准

医用口罩 执行标准

医用口罩执行标准
一、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是GB19083-2010,主要用于医用呼吸道防护,对于防止病患携带病菌和医护人员接触病患时提供有效的保护。

医用防护口罩应具备过滤、阻隔、密封等功能,能够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有效减少进入呼吸道的病原体数量。

二、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的执行标准是YY0469-2011,适用于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为医生提供更高级别的呼吸防护。

医用外科口罩应具备过滤、阻隔、密封等功能,同时要求口罩材质透气、舒适,不影响手术操作。

三、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执行标准是YY/T 0969-2013,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提供基础防护。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应具备基本的过滤、阻隔功能,能够阻挡飞沫、细菌等有害物质,保护使用者的健康。

四、日常防护型口罩
日常防护型口罩的执行标准是GB/T 32610-2016,适用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空气污染较轻的场景,如室外散步、购物等。

日常防护型口罩应具备基本的过滤、阻隔功能,同时要求舒适、透气,不影响正常呼吸。

五、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是GB2626-2006或其它相关标准,适用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如工业区、交通繁忙区等。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应具备高效过滤、阻隔功能,能够阻挡PM2.5等细小颗粒物,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呼吸健康。

总结:不同类型的医用口罩执行标准不同,其防护效果和使用场景也各有差异。

在选择医用口罩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和执行标准,以确保呼吸健康得到有效保护。

医护人员正确戴口罩方法和管理规范

医护人员正确戴口罩方法和管理规范

导语一次性口罩是医用普通外科口罩,它有正反两面,颜色较深的一面--蓝色面朝外,颜色较浅的一面朝里,紧贴我们的脸部。

不仅如此,口罩还分上下,内有金属条摸起来较硬的一边是上端,配戴时是紧贴鼻梁的。

了解了口罩的基本结构之后,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正确配戴口罩。

一、洗:首先,清洗双手,以免不干净的手污染口罩内面;二、挂: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用双手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将颜色浅的一面紧贴我们的脸部,另外,有金属条的一端是口罩的上方,再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三、拉: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四、压:最后,用双手的食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

用双手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佩戴口罩后,要避免频繁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并及时清洗双手;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口罩的贴合效果:口罩必须大小适合,戴的方式也必须正确,口罩才会有效。

市面上售卖的口罩一般分成长方形和杯状两种。

长方形口罩至少要有三层纸的结构才能有防护的作用。

使用者要把口罩上的铁丝按在鼻梁上,再顺着鼻梁将整个口罩摊开来,才能发挥效能。

可让小孩戴长方形手术口罩,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如果绑得好,能够贴紧小孩的脸。

杯状口罩则要确保口罩贴在脸上后密度足够,呼出去空气不会外泄才能有效。

戴杯状口罩时,可将双手盖着口罩尝试吹气,检查是否有空气从口罩边缘外漏,如果口罩盖不紧,就要重新调整位置后再戴过。

医院工作人员戴口罩的规范1. 目的:规范全院工作人员的口罩佩戴,防止、减少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感染。

2. 范围:全院医生、护士、医技、后勤以及工人。

3. 权责:3.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并全面负责督查执行情况、分析反馈。

3.2 医院临床药学工程部负责各类口罩的采购,保证临床需求。

口罩相关标准和使用指南

口罩相关标准和使用指南

12《轻工标准与质量》2020年第1期
particle respirator)》
本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0年7月1日实施,替
GB 2626-2006。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daily protective mask)》
本标准由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
2016年4月25日发布,2016年11月1日实施。


准规定了日常防护型口罩的术语与定义、分级、技术要求、测
试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及储运要求。

适用于在日常生
活中空气污染环境下滤除颗粒物所佩戴的防护型口罩。

口罩的
防护效果由高到低分为A级、B级、C级、D级,A
用于严重污染的空气质量,B级口罩适用于严重及以下污染的
空气质量,C级口罩适用于重度及以下污染的空气质量,D
口罩适用于中度及以下污染的空气质量。

4、TAJ 1001-2015《PM2.5防护口罩(PM2.5 protective
mask)》
13
《轻工标准与质量》2020年第1期
14《轻工标准与质量》2020年第1期。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用品的使用标准资料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用品的使用标准资料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用品的使用》一、口罩1.定义外科口罩,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 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

2.口罩的使用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使用方法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佩戴口罩前应洗手将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金属鼻夹向上先将上方系带系于头顶中部再将下方系带系于颈后然后用手指按住鼻梁上的金属鼻夹再将前面风琴式皱褶拉至下巴遮住整个下颚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调整系带的松紧度医用防护口罩(N95)的佩戴方法:佩戴口罩前应洗手将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金属鼻夹向上佩戴前先用双手将橡皮筋头带扯松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用另一只手将下方橡皮筋头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橡皮筋头带拉至头顶中部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重新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摘口罩方法:不要接触口罩外面,因为外面可能已污染外科口罩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医用防护口罩先拉下下面的橡皮筋头带,再拉下上面的橡皮筋头带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4.常见错误戴摘外科口罩常见错误:正反面戴错金属鼻夹朝下未罩住鼻子未按压鼻夹塑形或一只手捏鼻夹用毕后挂于胸前脱口罩时手接触污染面戴摘医用防护口罩(N95)常见错误:佩戴时先拉上面的橡皮筋头带摘口罩时先拉上面的橡皮筋头带金属鼻夹未塑形或一只手捏鼻夹脱口罩时手接触污染面进入工作区域前未进行密合性检查5.测试题1)何种情况下应使用外科口罩?答: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及隔离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及隔离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一、口罩的使用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4、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

二、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1、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1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2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3 )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2、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臵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B 。

三、手套的使用1、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4、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 C 。

5、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四、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 1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1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2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3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2、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1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2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3、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D五、鞋套的使用1、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

口罩佩戴标准及规范要求

口罩佩戴标准及规范要求

口罩佩戴标准及规范要求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口罩佩戴的标准和规范要求,以确保公众的健
康和安全。

口罩是一种常见的防护用品,特别是在疾病传播高风险
场所,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病毒传播。

2. 口罩种类
口罩分为医用口罩和普通口罩两种类型。

医用口罩是专门为医
务人员提供的防护设备,常用于手术室、感染患者隔离病房等场所。

普通口罩是供一般公众使用的口罩,常用于公共交通、人员聚集场
所等。

3. 口罩佩戴要求
- 清洁双手:佩戴口罩前,先用肥皂和水洗手。

- 正确佩戴方式:口罩由鼻梁部位覆盖至下巴,两侧的绳带通
过耳朵悬挂。

- 密贴面部:确保口罩边缘与面部紧密贴合,避免口罩下方的
空隙。

- 避免触摸口罩:佩戴口罩后,避免频繁触摸口罩,以免污染。

- 佩戴时间:口罩在佩戴过程中,尽量避免频繁调整和摘戴。

4. 佩戴标准
口罩的佩戴标准主要依据以下要求:
- 过滤效率:医用口罩应达到95%以上的过滤效率,普通口罩应达到90%以上的过滤效率。

- 透气性能:口罩的透气性能要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佩戴者的呼吸顺畅。

- 细菌过滤效果:医用口罩细菌过滤效果应达到99%以上,普通口罩应达到95%以上。

5. 口罩替换周期
根据使用时间和污染程度,口罩应定期更换。

医用口罩建议每次使用不超过4小时,或在湿润或破损后立即更换。

普通口罩建议每天更换。

请确保遵守以上标准和规范要求,佩戴口罩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如有疑问或需要额外帮助,请咨询相关健康部门。

004医用防护口罩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004医用防护口罩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医用防护口罩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定义医用防护口罩是指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的感染因子或防止因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

2.使用范围2.1适用于医务人员接触经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直径≤5μm)的呼吸道感染病患者时佩戴。

2.2适用于医务人员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病患者时佩戴。

3.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3.1准备佩戴的医用防护口罩。

3.2手卫生,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用另一只手将下方松紧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松紧带拉至头顶中部。

4.1医用外科口罩摘脱方法:4.1操作完成,实施手卫生,摘脱外科口罩。

4.2解开口罩下方系带,注意切勿接触口罩外污染面。

4.3解开口罩上方系带,用手捏住系带投入医疗废物袋或桶内。

4.4实施手卫生,口罩摘脱完成。

5.注意事项5.1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口罩潮湿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5.2佩戴时注意分辨口罩内、外面,区分方法为:通常深色的为外面、金属条(鼻夹)在上而褶皱向下的一面为外面、吸水的一面为外面;对于无法区分内、外面的外科口罩,不建议使用,以免增加医务人员暴露风险。

5.3“口罩的防护效果取决于口罩材质的滤过效能、佩戴时的密闭性和舒适性等因素,与所佩戴的数量没有关系,2只甚至更多只口罩并不能降低感染风险,因此,不推荐同时佩戴2只口罩。

5.4戴、摘口罩时一定要在确认比较安全的环境中进行,避免职业暴露。

5.5医用外科口罩应符合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标准。

5.6外科口罩按照II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购买时按照相关规定索取证件。

6.【参考文献】6.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YY 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6.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T 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S]//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文件汇编(1986-2015).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14-237.6.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公告(2017年第104号)[EB/OL].(2017-08-31)[2018-08-12].6.4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胡必杰等主编—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5.。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及隔离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及隔离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一、口罩的使用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4、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

二、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1、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3)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2、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护自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B .三、手套的使用1、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4、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C。

5、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四、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1、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2、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1)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2)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3、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D .五、鞋套的使用1、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

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引言医用外科口罩是一种用于手术操作和其他医疗环境的重要防护设备。

正确使用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原体的传播,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医务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医用外科口罩,以确保其防护效果。

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的医务人员。

3.安全要求3.1医用外科口罩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要求,且无明显破损或污染。

3.2使用前应对口罩进行视觉检查,确保无明显破损或变形。

3.3医务人员使用口罩时应洗手并佩戴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4.正确佩戴方法4.1医务人员在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前,应先洗手并确保手部干燥。

4.2取出医用外科口罩,确保口罩内外区分明确,避免手部触碰口罩内侧。

4.3将口罩展开,保持金属条(如果有)朝上,并将口罩紧贴鼻子和嘴巴,使之完全覆盖口鼻部位。

4.4用两手按住口罩的金属条,使其紧密贴合鼻梁,用另一只手拉下口罩下方的绳带,使之完全覆盖下巴。

4.5用两手同时压实口罩的金属条和绳带,确保口罩与脸部贴合紧密,避免空隙。

4.6佩戴完成后,用两手检查口罩的紧贴度,确保无漏气现象。

4.7医务人员佩戴口罩时避免触摸口罩的外侧,以免污染。

5.使用期限和更换方法5.1医用外科口罩的使用期限一般为4小时,但当口罩湿润、变形或被弄脏时,应立即更换。

5.2医务人员在更换口罩之前,应先洗手并确保手部干燥。

5.3移除旧口罩时,医务人员应尽量避免接触到口罩的外侧,然后用双手解开绳带并将其取下。

5.4用废弃容器或塑料袋将使用过的口罩封存,避免继续传播病原体。

5.5更换口罩时,使用新的口罩前应先洗手,并按照第4节的佩戴方法正确佩戴。

6.其他注意事项6.1医用外科口罩只适用于一次性使用,切勿重复使用。

6.2强烈建议医务人员在佩戴和使用医用外科口罩过程中,不要吃东西或饮水,以免破坏口罩的防护效果。

6.3口罩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如呼吸困难、眩晕等)时,应立即就医。

最新口罩佩戴规范标准

最新口罩佩戴规范标准

最新口罩佩戴规范标准随着全球疫情的持续发展,口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防护用品。

为了确保口罩的有效使用和个人健康安全,以下是最新口罩佩戴规范标准:1. 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根据个人需求和活动场所选择合适的口罩。

医用口罩、N95口罩、KN95口罩等都能有效阻挡飞沫和颗粒物,但医用口罩更适合普通公众使用。

2. 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部位,调整鼻夹以贴合面部,避免空气从口罩边缘泄漏。

3. 注意口罩的清洁与更换:口罩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干燥清洁,一旦湿润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口罩建议每4小时更换一次。

4. 佩戴口罩的场合: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室内拥挤的环境中,以及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都应佩戴口罩。

5. 避免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使用后应立即丢弃,避免重复使用,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6. 正确处理废弃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应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进行处理,避免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7. 特殊情况下的口罩使用:对于有呼吸道疾病、发热等症状的人员,应佩戴医用口罩,并尽快就医。

8. 儿童和老人的口罩使用:儿童和老人由于免疫系统较弱,应特别注意口罩的选择和佩戴方式,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医生。

9. 口罩的存储:未使用的口罩应存放在干燥、清洁、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10. 口罩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口罩使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遵守以上规范标准,我们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共同抗击疫情。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连续接触同种病原体的不同患者时,无须在每次接触患者前更换防护口罩。
4. 在特殊情形中(如突然遭遇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 当医用防护口罩数量不足时,在确定医用防护口罩未破损、未被污染以及呼吸阻力未增加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但重复使用前应充分评估风险。
5. 医用防护口罩应符合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适用范围:
1. 适用于医务人员接触经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直径≤5um) 的呼吸道感染病患者时佩戴。
2. 适用于医务人员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感染病患者时佩戴。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
注:
A佩戴前应检查防护口罩有无破损,松紧带有无松懈。
b不应用一只手捏鼻夹。
c密合性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地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重新调整鼻夹或松紧带;若四周有漏气,应调整口罩位置或松紧带直至不漏气为止。
医用防护口罩使用标准操作规范
持有部门: 文件编号:
制订者: 审核者: 版次:
制订日期: 审核日期: 执行日期:
定义:医用防护口罩是指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um 的感染因子或者因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
医用防护口罩摘脱方法
注:
a接触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后,在摘脱防护用品过程中,应确保口罩在安避免接触,防止二次污染。
其他管理要求
1. 防护口罩潮湿、损坏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2. 防护口罩如果无法取得合适的密合,不能进入隔离区或操作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