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模板

合集下载

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

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及建议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盛行于社会中的公益活动,通过自愿的参与为社会或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旨在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然而,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问题:1.缺乏专业性目前许多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参与者缺乏专业性,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在一些志愿者临时医疗服务活动中,医护人员不够专业,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在一些教育类志愿活动中,志愿者缺乏相应专业教学知识,造成教育效果不佳。

2.缺乏持续性许多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持续性,往往只是一次性的临时活动,难以形成有效的长期影响。

志愿者和组织在活动结束后即离开,缺乏对服务对象的长期跟进和帮助,无法真正改善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

3.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目前许多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活动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缺乏规范和标准,容易引发一些不良行为,如志愿者利用服务对象获得不正当利益等问题。

4.缺乏对志愿者的关爱和培训许多志愿服务组织缺乏对志愿者的关爱和培训,志愿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培训,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容易导致志愿者情绪波动,甚至出现放弃服务的情况。

5.缺乏公开透明一些志愿服务组织缺乏公开透明,不及时公布活动信息和资金使用情况,缺乏对社会的负责任感,容易引发社会质疑和不信任。

二、建议:1.建立志愿服务专业组织建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对志愿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建立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制定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和标准,对参与活动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认证和评估。

2.加强持续性服务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管理,建立志愿服务数据库,对志愿者和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跟进和服务,实现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和效果性。

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和组织参与到志愿服务事业中来。

3.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保障活动的公开、公平和透明。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大学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的不断增加和扩大,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专业性在一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由于缺乏专业化的指导和组织,很多志愿者的服务行为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志愿者的服务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二、解决措施1. 加强专业指导和培训针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专业性的问题,高校可以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指导和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为志愿者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专业性和水平。

2. 建立长期规划和组织针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期性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长期规划和组织机制,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计划,引导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和投入。

可以通过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计划,鼓励志愿者们形成长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

3. 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针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监督和评估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志愿者的服务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估。

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定期评估志愿者的服务表现,及时纠正不当行为,提高志愿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

通过加强专业指导和培训、建立长期规划和组织、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等方式,可以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品质和水平,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发展和普及。

希望未来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更加成熟,发展的更好。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大学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又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然而,尽管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问题一: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中,很多活动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参与者在活动结束之后就很少再次参与,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1 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吸引力一些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吸引力和激励机制,参与者参与的动力不足。

由于大学生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如果活动本身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很难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并保持持续性。

1.2 学生志愿服务经常受限制很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由学校或社会组织组织安排的,参与者没有自主选择权和决策权,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果毫无疑问的活动很难形成自我参与和自我认同。

1.3 参与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动机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者的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出于兴趣和爱心,有的是出于学校和社会压力,有的是出于个人利益等等,导致活动不同步、不共鸣,难以形成共同的目标和梦想。

二、问题二: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体系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中,很多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体系,导致活动参与者行为不规范、安全隐患和道德风险增加。

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2.1 缺乏专业的组织和管理很多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缺乏专业的组织和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制定和实施监督和评估体系。

此外,部分志愿服务活动由于规模庞大、参与者分散等原因,监督和评估很难进行。

2.2 参与者缺乏自我管理很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者缺乏自我管理和自律意识,不能保持行为规范和道德风险意识。

由于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我要求程度不同,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及建议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及建议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及建议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通过自愿参与社区服务项目来回馈社会。

然而,尽管这种行为带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服务内容不够多样化。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通常以教育支持和环境保护为主,而其他领域的服务相对较少。

这导致学生在选择志愿服务项目时缺乏选择余地,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

因此,建议组织者应该丰富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涵盖更多领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其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志愿者可能只是出于完成学校规定的学时而参与志愿服务,对服务对象不够关心,态度不够积极,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因此,建议组织者应该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确保志愿服务的质量。

再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

一些志愿服务项目可能只是短期的活动,没有长期规划,缺乏持续性。

这导致志愿服务的效果不够显著,难以产生持续的社会影响。

因此,建议组织者应该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计划,建立持续的服务机制,保障志愿服务的长期效果。

最后,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四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一些志愿服务项目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志愿者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导致志愿服务的效果不够明显。

因此,建议组织者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就可以不断改进和提升志愿服务的品质和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可以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 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 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技能,完善志愿 服务的管理机制和创新服务内容等方 面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开展跨地域、 跨文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比较研究, 为全球范围内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 参考和借鉴。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02
03
参考文献一
完善志愿者招募机制
设立严格的招募标准和选拔流程,确保招募 到的志愿者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加强培训和管理
为志愿者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包括志愿服 务的基本理念、沟通技巧、安全防范等方面 ,同时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志愿者队伍的规 范化和高效化。
完善支持和激励政策,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设立奖励机制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
2023-11-11
目 录
• 引言 •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问题 • 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产生的原因 • 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的对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大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公民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 用。
缺乏社会认可
一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后,发现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不高,这会打击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04
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的对 策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宣传渠道多样化
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增强宣传内容吸引力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突出其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和参与的乐趣,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问题和解决措施展开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不足和缺乏连续性。

很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都比较短暂,只是为了完成学院或者学校的要求,缺乏持续性。

二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但很多大学生对此缺乏了解和准备,导致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是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无法准确评价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成效,也无法及时纠正和改进问题。

四是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参与。

一些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兴趣和认同感,觉得只是一种“填鸭式”教育方式,缺乏深入理解和参与。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解决措施:一是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和推动力度。

通过组织宣传、举办演讲、开展宣讲等方式,向大学生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他们的参与欲望。

二是加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导向性和专业性培训。

学校可以提供必要的培训课程和教材,帮助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是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活动评估和监督机制。

通过制定评估指标和监督规定,定期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是鼓励创新和社会合作。

鼓励大学生提出创新的志愿服务模式和方案,并积极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时长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评估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关注和参与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宣传推动、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以及鼓励创新和社会合作等措施。

通过这些努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种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活动,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的不断壮大,志愿服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1. 缺乏长期性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往往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要求或者获得一定的学分,缺乏长期性。

一旦学校要求的任务完成后,大部分学生就失去了继续从事志愿服务的动力,导致志愿服务缺乏连续性。

2. 缺乏系统性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往往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导致志愿服务的成果难以持久化。

很多志愿服务项目只是零散地进行,缺乏整体规划和统筹,无法形成有效的影响力。

3. 缺乏专业性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导致志愿服务的效果不佳。

很多志愿服务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但大学生往往只是凭着一股热情和热心去从事志愿服务,缺乏专业的支持。

4. 志愿服务形式单一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时,往往只是选择传统的形式,比如教育支援、社区服务等,缺乏多元化的选择。

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并不感兴趣或者不适合这些形式的志愿服务,影响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5. 社会认可度不高一些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持有质疑态度,认为大学生只是完成学校的任务或者名义上参与志愿服务,缺乏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看法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也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果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对策分析1. 加强长期规划为了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长期性的问题,可以加强长期规划。

通过设立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大学生形成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习惯,增强志愿服务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可以设立志愿服务档案,记录志愿服务的时间和成果,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

2. 增强系统管理为了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系统性的问题,可以加强系统管理。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摘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导致志愿者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是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服务质量;还有就是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不能持续对社会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组织引导和管理、提升志愿者素质培训以及建立长效机制和持续服务项目等措施。

通过规范性和可持续性的措施,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解决措施、引导、管理、素质、培训、长期性、持续性、规范性、可持续性1. 引言1.1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活动。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志愿服务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和发展需求,增进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参与志愿服务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有助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有益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对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提升和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提升国家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问题一: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存在问题之一是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

由于志愿服务活动通常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和参与的,缺乏专业化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导致志愿者活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

一些学生组织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缺乏有效的引导,无法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也容易导致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出现混乱和不协调的情况。

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管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可能存在着安全隐患。

缺乏专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志愿者们在执行任务时可能出现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容易出现意外事件。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困境及应对措施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困境及应对措施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困境及应对措施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参与志愿服务,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已成为一种时尚,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

然而,尽管参与志愿服务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困境。

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探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困境,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1. 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价值观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他们不仅可以通过志愿服务锻炼自己,提升自身素质,还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因此,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欢迎。

2. 志愿服务活动多样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志愿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志愿服务活动也日益多样化。

大学生可以选择参与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敬老院慰问、环境保护、慈善活动等。

这样一来,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志愿服务项目,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3. 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更多的志愿服务组织纷纷成立。

这些组织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存在的困境虽然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困境。

1. 志愿服务时间不够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课业繁重,很多大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志愿服务。

虽然他们愿意参与志愿服务,但却往往无法抽出时间来参与。

2. 志愿服务项目不够多样化尽管志愿服务活动日益多样化,但还是存在一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项目较为局限,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摘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专业指导与培训、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缺乏长期持续性、志愿服务内容单一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等。

这些问题导致志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为了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应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长期持续性机制,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以实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高校应重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改进和提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缺乏,专业指导,培训,有效管理机制,长期持续性,内容单一,评估机制,引起重视,改进。

1. 引言1.1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拓宽他们的视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

本文将从缺乏专业指导与培训、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缺乏长期持续性、志愿服务内容单一、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等方面分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缺乏专业指导与培训"缺乏专业指导与培训"这一问题是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时,许多大学生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和指导,导致他们在服务过程中难以胜任。

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志愿者仅凭一股热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却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容易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不明显,甚至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考虑建立专业的志愿服务指导团队,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老师或专业人士来指导学生志愿者。

这些指导团队可以为学生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行为,在高校中逐渐受到重视。

高校志愿服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志愿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志愿服务的效果,也影响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本文将对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一、问题一: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不合理在高校中,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通常会组织各种志愿服务项目。

然而,一些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并不合理,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效果不明显。

比如,一些项目过于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有些项目过于简单,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还有一些项目缺乏实效性,无法为社会带来实际的帮助。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志愿服务项目设计者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的方向和内容;2. 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缺乏对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深入了解;3. 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项目设计缺乏重视,缺乏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和监督。

二、问题二:志愿服务资源分配不合理志愿服务项目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如物资、人力、资金等。

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志愿服务资源往往分配不合理,导致一些项目无法有效开展。

比如,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无法购买必要的物资;有些项目缺乏专业的人力支持,无法顺利进行项目推进;还有一些项目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无法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资源分配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2. 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资源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挥霍;3. 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资源的募集方式单一,无法满足项目的需求。

三、问题三:志愿服务评价机制不健全为了确保志愿服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常需要建立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

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在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无偿的社会参与方式,正逐渐受到广大民众的重视和参与。

然而,志愿服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问题分析1.资源配置不合理志愿服务机构的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有些地区志愿服务机构的资源严重匮乏,导致志愿者的招募与培训无法展开;另一方面,一些热门的志愿服务项目则面临着志愿者过剩的尴尬局面。

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导致了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不高。

2.志愿者素质不稳定志愿者队伍中,素质不稳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志愿者行为不规范,甚至出现不负责任的情况。

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的信誉和社会声誉。

此外,由于志愿者的年龄、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差异,志愿服务的质量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3.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单一目前的志愿服务项目大多是在社区、学校等固定场所进行,内容也较为单一。

志愿者参与的活动以义务教育、助人为乐为主,缺少创新和多元化的元素。

这限制了志愿服务的发展空间,使得部分潜在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缺乏兴趣和动力。

二、改进措施1.加强资源的统筹管理志愿服务机构应加强资源的统筹管理,确保资源的均衡配置。

对于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通过与其他地区志愿服务机构合作,共享资源。

对于热门项目志愿者过剩的情况,可以采取筛选机制,确保志愿者的质量和服务效果。

2.加强志愿者培训和管理志愿服务机构应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志愿者的素质和责任感。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志愿者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制度,规范志愿者行为,确保志愿服务的规范、高效。

3.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机构应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可以通过与企业、学校等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项目,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着缺乏系统性的问题。

目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往往依赖于个人和学校的自愿参与,缺乏组织和规范。

由于缺乏系统的组织和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往往缺乏持续性和长期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使志愿服务能够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与参与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主要通过校内渠道进行,很少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

这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了解不足,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不够。

也存在一些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主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大部分只是出于义务而非真正的兴趣和热情。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宣传的覆盖面,提高公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知度;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兴趣和热情。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距离感与效果问题也不容忽视。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感,缺乏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

这导致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只是形式上的参与,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由于部分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不高,也导致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主动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并将其作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点内容。

也要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志愿服务的效果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与指导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许多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

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与指导,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十分重要且有益的社会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组织不够规范。

由于高校志愿者数量的增加和志愿服务项目的多样性,一些学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活动安排等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很规范,导致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不够显著。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建立更加规范化的志愿服务组织。

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活动安排等工作。

可以借鉴成熟的社会组织管理经验,建立起专业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服务内容单一。

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以社区服务为主,服务内容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样一来,不仅难以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也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

高校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环保服务、文化交流、老年关爱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项目。

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热情。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长期性。

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是一次性的短期活动,缺乏长期的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这样一来,难以形成积极的志愿服务氛围,也难以实现志愿服务的长期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性规划。

高校可以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计划,从短期活动延伸到长期服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

可以加强对志愿者的引导和激励,鼓励他们参与更长期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持续性的志愿服务氛围。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浅析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 志愿服务活动过于功利化近年来,一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过于功利化的现象。

一些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为了获得奖学金、加分、证书等利益。

这种功利化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参与活动,而缺乏真正的热情和责任感。

2. 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专业指导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专业指导和管理,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这导致一些志愿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也影响了志愿者的参与体验和服务质量。

3. 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对参与者的门槛较低,志愿者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志愿者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

一些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多以临时性的形式存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的规划和组织。

这导致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只是一次性的短暂参与,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服务体系。

二、解决措施1. 加强宣传和教育,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强调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奉献和社会责任的承担,而非功利性的获取利益。

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

2. 建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高校可以建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设立志愿服务部门或机构,专门负责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培训和管理工作。

通过举办培训班、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等手段,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3. 加强志愿者招募和管理,提升志愿者素质高校可以加强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数据库和档案,对志愿者进行严格筛选和管理。

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志愿者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以提升志愿者的素质和服务能力。

高校可以建立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志愿服务体系,制定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期稳定发展。

加强与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提供更多种类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志愿服务意愿。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1.1 志愿者积极性不足一方面,虽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逐年提高,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缺乏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

这可能是由于个人兴趣、价值观的差异,以及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1.2 志愿服务内容单一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较为单一,多数集中在敬老、支教、环保等传统领域。

虽然这些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不能忽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1.3 志愿服务管理不规范在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如志愿者培训不足、活动组织不力、安全保障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对志愿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1.4 社会认知度低尽管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其认知度较低,甚至存在误解。

这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招募志愿者、获取社会支持等方面受到限制。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策分析2.1 激发志愿者积极性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志愿服务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认同;•设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提供更丰富、更具挑战性的志愿服务项目。

2.2 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可以尝试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例如:•结合科技创新,开展科普宣传、技术支持等志愿服务;•关注心理健康,开展心理援助、情绪支持等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开展社区服务、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途径,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奉献爱心、提升自身素质、拓展人际关系,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然而,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和有效对策,以确保志愿服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际效果。

一、时间安排不合理大学生在学业、社团、兼职等各种活动中已经被安排得密不透风,要求其参与志愿服务可能会加重其时间压力。

因此,一些大学生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无法有效平衡志愿服务和其他活动,导致志愿服务工作的效果受到影响。

对策:1.合理安排时间:大学生可以提前规划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工作和志愿服务的时间,避免时间冲突。

2.合理分配任务:在志愿服务团队中,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时间和能力分配任务,避免业务过重的情况发生。

3.鼓励团队合作: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减轻个人负担。

二、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些志愿服务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对于实际操作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在志愿服务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对策:1.加强培训: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提供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结合实践和理论:在志愿服务项目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参与者的工作水平。

3.引进专业人士: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加入志愿服务团队,指导大学生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三、缺乏激励机制志愿服务工作通常是无偿的,缺乏直接的物质回报和激励机制,可能会降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策:1.建立激励机制:可以通过设定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发放荣誉证书、组织志愿服务表彰大会等方式,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2.提供成长机会: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还可以提供成长机会,通过志愿服务积累经验,拓展人脉,提升自身能力。

[志愿服务,措施,我国]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志愿服务,措施,我国]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摘要:近些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响应国家号召,结合自身学校和学生发展,建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和号召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值得肯定的是,高校的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领域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在重大赛事,社会活动以及社会公共场所,社会福利机构等发面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阻碍志愿活动的开展,笔者在大学期间积极从事了三年的志愿服务工作,深刻体会到了这些问题制约着志愿者活动开展,在文中,笔者结合现状按照“发现问题→问卷调查→分析问题→提出办法”的思路,对当前的志愿服务活动做出分析和论述,期望寻找一些解决办法,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志愿者我国的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群体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不可挡。

这里的志愿者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谋取物质利益,结合现有社会资源和个人能力,从事社会性和公益性服务的人。

高校志愿者更是其中表现突出的群体。

国家号召、社会需要、高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是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发展的原因。

在阳光助残、社区服务、教育发展、乡村建设等社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但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志愿活动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培训体系和激励措施,必要的资金缺乏,志愿活动遇到瓶颈期,难以凸出亮点。

这些不足导致了社会认识不足、志愿者缺乏热情和效率低下。

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和提高。

要系统全面的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就必须认识到当前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推动志愿活动协调发展。

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志愿者团队为例,结合当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措施。

当前高校的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社会认知度不高与国外相比,我国志愿服务起步较晚。

社会把志愿服务活动简单地等同于“学雷锋做好事”,由于对志愿活动、志愿精神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不了解志愿者,不了解志愿服务活动,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不配合和不参与的现象。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一、志愿服务的目的和动机不够纯粹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的社会活动,其目的是帮助他人,促进社会的发展。

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并不够纯粹,有的是出于应付社会实践的需要或者为了在简历上增加亮点,有的是出于虚荣心或者赶时髦,这样的动机是不够健康和正面的。

这种情况下,志愿服务活动就会失去本身的意义,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影响到志愿服务的效果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二、志愿服务的组织和管理存在不足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常是由学生社团或者学校团委组织和管理的,一些组织和管理存在的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学生组织的自发性和学校管理的松散性,导致志愿服务活动不够规范和系统,有的活动缺乏有效的宣传和组织,有的活动缺乏后续的跟踪和评估,这些都会影响到志愿服务的效果和社会的评价。

三、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存在单一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是单一化的,大部分是一些教育支教、环保宣传、义诊志愿、社区服务等,这些活动虽然有益于社会,但是往往只是表面上的服务,缺乏深度和广度,不能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大学生的成长。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往往缺乏创新和突破,囿于传统的模式和方法,不能真正产生有影响力的效果。

四、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可度不够高虽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其社会认可度并不够高。

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问题,影响到社会对其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认可度本身就不够高,导致志愿服务活动受到质疑和挑战。

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志愿服务的培训和引导不够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知识,需要一定的培训和引导,然而现实中许多志愿者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引导,导致志愿服务活动效果不佳。

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在总结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志愿服务的目的和动机不够纯粹、组织和管理存在不足、内容和方式存在单一化、社会认可度不够高、培训和引导不够完善等方面。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活动主题单一。

在一些高校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题比较单一,大多集中在公益慈善活动上,如走访留守儿童、支教助学、义务劳动等。

这些活动虽然意义重大,但过于单一的活动主题容易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变得枯燥乏味,缺乏新意。

这种单一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也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兴趣,导致部分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参与热情不高。

志愿服务项目执行机构缺乏专业化管理和指导也是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某些高校里,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由学生自治组织或社团承担,这些组织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技术指导,志愿服务项目的执行往往缺乏条理和规范。

一些学生缺乏全面的带队经验和服务技巧,导致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难以保证。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融入度不高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高校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的,学校和社会组织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不够。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课程融合度不高,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也缺乏专业导师和社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性和社会性不足,缺乏实际意义。

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也在于缺乏有效的成果评估和总结。

在很多高校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果评估和总结工作较为随意,学生志愿者往往缺乏对自身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果和进步的认识。

学校、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志愿服务成果得不到充分的宣传和传播。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与持续推进。

高校应该鼓励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主题,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兴趣。

高校应建立专业的志愿服务机构和指导团队,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性和实践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摘要:近些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响应国家号召,结合自身学校和学生发展,建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和号召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值得肯定的是,高校的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领域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在重大赛事,社会活动以及社会公共场所,社会福利机构等发面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阻碍志愿活动的开展,笔者在大学期间积极从事了三年的志愿服务工作,深刻体会到了这些问题制约着志愿者活动开展,在文中,笔者结合现状按照“发现问题→问卷调查→分析问题→提出办法”的思路,对当前的志愿服务活动做出分析和论述,期望寻找一些解决办法,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志愿者我国的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群体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不可挡。

这里的志愿者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谋取物质利益,结合现有社会资源和个人能力,从事社会性和公益性服务的人。

高校志愿者更是其中表现突出的群体。

国家号召、社会需要、高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是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发展的原因。

在阳光助残、社区服务、教育发展、乡村建设等社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但我国的志愿服务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志愿活动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培训体系和激励措施,必要的资金缺乏,志愿活动遇到瓶颈期,难以凸出亮点。

这些不足导致了社会认识不足、志愿者缺乏热情和效率低下。

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和提高。

要系统全面的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就必须认识到当前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推动志愿活动协调发展。

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志愿者团队为例,结合当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措施。

当前高校的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社会认知度不高与国外相比,我国志愿服务起步较晚。

社会把志愿服务活动简单地等同于“学雷锋做好事”,由于对志愿活动、志愿精神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不了解志愿者,不了解志愿服务活动,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不配合和不参与的现象。

对于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有如下几种原因:一是将志愿者当做任劳任怨的“免费劳动力”,不结合实际安排各项任务;二是认为志愿者是借“服务”来取得社会的关注度,以此来实现自身利益。

这种看法对于大多数爱心帮助他人的志愿者来说是极大的打击;三是社会存在一些针对志愿者的负面信息,如郭美美事件、诈捐门事件等降低了志愿者在人们心中的好感度。

(二)资金筹集存在困难资金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根本保障。

据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对中国志愿组织的调查,有%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青年志愿工作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

目前绝大多数志愿者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都是学校团委划拨的经费,很少有高校设置专门的志愿活动经费。

经费缺乏无法支持志愿者们开展多样的服务活动。

目前志愿者尝试的筹款措施包括,一是合作基地的资金支持,但困难在于窗口狭窄,愿意提供资金支持的一般只有部分社区以及基金会等福利组织;二是参与学校的志愿评比比赛,如社发院春晖志协就因获得校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而获得奖金1000元,但这种附带奖金的比赛数量少且获奖名额少,无法作为志愿组织活动的经济支柱。

学校提供的志愿服务经费无法满足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常规活动开展。

社发院春晖志协市博的负责人曾多次与志协主席沟通试图为其基地志愿者报销路费,在某基地的志愿服务中,需要路费12元且午饭单独承担。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类似的其他基地中。

(三)管理培训欠缺,激励评估简单1、管理存在缺陷大学生志愿组织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管理较为松散。

以社发院春晖志协为例,每个志愿者只会与本基地的负责人及其他志愿者建立较为熟络的伙伴络,基地与基地直接除非合作办活动,否则是完全独立的。

这也就意味着志协这个组织是由几大块生硬的组合到了一起,而并非是由一个个志愿者汇集而成的。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处于“需要就找,用时才管,完事就了”的状态,遇到大规模的活动,志愿者的需求通常要先后经过团市委、各高校团委及相关学生组织来分别选拔,然后把汇总上来的学生集合起来临时培训。

在这次志愿活动结束后,这些志愿者就解散了,到下次再有类似大型活动时,再重新走这样一轮程序,缺少日常的管理制度,临时的大规模召集和重复培训都极大浪费了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2、培训能力不强大学生志愿者,除了要怀有爱与热情,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这直接与服务质量的高低挂钩。

但在实际情况中,培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以社发院春晖志协为例,除了市博、南博这两个由博物馆考核志愿者的基地以及中国传统智力游戏这个会玩玩具才能做志愿活动的基地以外,其他基地都没有培训这个环节,但对于社区的活动以及与万家帮自闭症群体的交流与活动中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里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谁来给志愿者做培训?即使是高年级的学长学姐能做到的也只是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能给志愿者们描绘一个活动情况大概的图景,专业的培训还是需要社会上专业的志愿服务组织来进行。

3、激励手段简单在南师大,各院关于志愿活动的奖励分为两种途径:一是对每个学生的志愿时间有强制性要求的院系如教师院、金女院等,如一学期志愿活动未做满规定的时长将面临扣除学分的惩罚,而如超过了规定时长会有额外的加分;二是对于志愿时间没有硬性要求的学院如社发院,会在每学期期末评选出秀志愿者并给予综测加分。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激励状况在目前阶段处于低层次的水平上,即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在没有办法提供物质奖励的时候,注重精神奖励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是现在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并没有非常重视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激励这个环节。

4、评估机制缺乏合理的评估机制既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也可以检查志愿者的活动效果,从而达到优化活动以及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的目的。

以社发院春晖志协为例,每学期期末会按照本学期的累计志愿时间由高到低排序并按比例取前部分志愿者评选为本学期的优秀志愿者。

这是组织能想到的最公平的评估办法,但志愿时间能作为衡量志愿者的唯一标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目前的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全面客观的志愿服务评估机制能够公平公正的对待志愿者的辛勤付出。

(四)缺乏相关制度保障我国志愿服务风起云涌,但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学校经费有限,很少为志愿者提供医疗保险,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也缺乏预防和处理风险事故的能力。

一旦这类情况发生,志愿者以及志愿组织都无法可依,因为大学生选择做志愿是自愿的,且国家缺乏相关法律条例。

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存在,我们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建议和需求,提出了一下的一些建议:(一)建立内部外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人的需要、动机与激励问题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话题。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指一种最充分地发展个人潜力,表现个人技能、才干和情绪的愿望。

虽然大学生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奉献自己,服务社会,但每一个志愿者都有自己的追求与实现自我的需要。

因此志愿组织应该做到强化志愿者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服务他人贡献力量的同时体验到受人尊重和被人需要的感觉,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转化成其继续坚持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在动力。

外部激励表现在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的关怀上,主动了解志愿者在活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倾听志愿者对活动开展的意见和建议,给有想法并且愿意付诸实践的志愿者策划活动的机会。

志愿者组织,被服务者以及学校能够适当的及时的给予志愿者们一些表彰,如赋予志愿者以不同等级的杰出和优秀志愿者称号。

(二)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为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培训机制是志愿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培训工作贯穿于整个志愿服务中。

志愿者组织应该邀请具有专业的、权威性的机构老师、专业人士和优秀志愿者对志愿者们进行培训和指导,一方面可以使志愿者们最快的了解自己即将投入的志愿者领域,初步掌握在志愿服务中的服务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不间断的志愿培训和交流,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志愿服务中暴露和凸显的问题,并得以解决。

能够有效的维护志愿者的积极性,能够打造一支不断成长且具有专业志愿服务能力的志愿团队。

一些高校的志愿组织也通过播放志愿者培训视频,发放志愿者培训材料,开展志愿者培训工作。

在培训内容的制定与选取中,应依据不同服务领域和培训阶段的要求进行筛选和完善,例如大型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培训,通用培训阶段主要侧重于志愿者价值观、志愿者基本礼仪、助残扶残技术技能等内容;针对常规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培训,要坚持学用一致,培训内容切忌概念化,根据各类型志愿者的工作性质和大学生志愿者现状,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

(三)完善评估机制建立标准化评估机制的重点是建立标准化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一套系统化的方法,科学地评估大学生志愿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和成效。

目前,实际操作中,重点要推行分等评价法和实地评估法两种考核办法。

1、分等评价法就是将大学生志愿者的人格特质、才能与其他志愿工作绩效分为多方面的等级,在每一考核项目内给予不同等级的工作绩效价值,并在每个绩效价值项目内均加以简单的描述。

2、实地评估法就是指由志愿服务组织相关的机构派出一些社会工作督导或管理专家到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或服务的岗位上进行观察,并与其直接主管进行交谈,系统、全面地去搜集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绩效的材料,然后撰写报告,并将报告内容报给该志愿者的主管。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评估可以让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工作情形,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

系统化的的评估机制不仅可以检测出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对于提高活动开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有很大益处。

(四)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活动经费是目前大学生志愿活动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目前活动经费仅由少量的团委拨款、志愿服务比赛奖金及拉赞助等形式募集,金额十分有限。

为保持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以及保证志愿活动质量的高水平需要,志愿组织自然倾向于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却囿于资金的限制无法施展拳脚。

各高校可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资金,从长期上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来源,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发展。

(五)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发展目前,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营是志愿服务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志愿团体系统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前期调研、志愿服务项目申报、项目执行到项目反馈来完成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区别以前的志愿服务,不再单独孤立的完成某一时间段的志愿服务,而是开展长期系统的志愿服务。

一些志愿服务比赛也逐渐出现,进一步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化发展。

在调查中,高校中的一些志愿服务组织已经开始了这些方面的探索,某理工科的志愿服务活动是用十五套的实验课程在社区和小学推广,文科院系则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效果上看,这样的项目化、系统化的志愿服务对于被服务人群有极大的吸引力,社会反响好;对于志愿者来说,稳定的志愿服务也带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