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优秀教师:三个社会学理论的视角
教师资格笔试要点丨《综合素质》中的三观
教师资格笔试要点丨《综合素质》中的三观教师资格考试是教师职业的入门门槛,对于每一位志向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书是必经之路。
在考试中,《综合素质》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其中的“三观”更是备受关注。
那么,在教师资格笔试中,《综合素质》中的三观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首先,教师资格笔试中对《综合素质》的考察主要包括师德师风、学科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三个方面。
而在这三个方面中,所谓的“三观”即是指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三个观念贯穿于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和价值基础。
在教师的人生观中,应包括对待生活、对待职业、对待学生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
教师作为一名育人者,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正直诚信、热爱教育、对学生负责是教师人生观的核心内容。
只有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给学生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在教师的价值观中,应包括对教育、教学、学生、自己的价值认同和追求。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教师应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守初心,不负热爱。
教师的价值观应该带有奉献和无私的情怀,关爱每一个学生,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成长。
同时,教师也应该具备独立自主、自我完善、不断进步的能力,以不断提升自我为己任。
最后,在教师的世界观中,应包括对社会、教育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认识和见解。
教师应该关注社会发展的动向,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只有具有开放的思维、积极的态度,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总的来说,教师资格笔试中《综合素质》中的三观,是对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品质的要求。
它包括了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价值基础。
只有不断强化“三观”,教师才能在教育事业中立足,为学生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一位教师资格考生都能牢记这些要点,努力提升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
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
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指的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师德修养。
这三个
方面是构成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
首先,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其基本功。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
学经验。
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学科功底,教师才能够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另外,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紧跟教育教学的最新发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
其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立身之本。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面发展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最后,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其立身之本。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操,严格要
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做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和家长良好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而努力。
综上所述,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师德修养。
只
有这三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提升,教师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二、“专业知识”维度
从小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小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小学教师专业
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
(七)教育教学知识主要内容有
28.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29.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30.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31.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主要内容有
32.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3.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4.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5.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
识。
三、“专业能力”维度
(九)教育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
36.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
37.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
38.合理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十)组织与实施主要内容
39.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
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
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主要内容有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
50.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二)沟通与合作主要内容有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视角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视角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10097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群活动”,对于这种社群活动的研究,离不开社会学的学科视角。
事实上,我国的课堂教学研究长期以来对于课堂中的许多“社群性问题”一直是既缺理论解释力,又乏实践指导力。
这一状况自八十年代后期、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开始有所变化,但目前尚未见有根本改观。
尽管不少同志对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兴趣日增,且投入诸多精力,但名副其实的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成果依然寥寥无几。
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究竟何谓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尚无充分了解,这既涉及“技术方法”层面,也涉及“研究视角”层面。
而就现阶段而言,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研究视角的确立问题,只有确立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才有可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区别于其学科性质的研究的特征。
本文拟从两个层面简述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视角的确立问题,一是问题的设定,二是框架的构建。
一、问题的设定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
问题的设定与其说是研究的前提,莫如说其本身就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首要环节。
对于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来说,首先要设定一个“社会学的”研究问题。
而在这一点上,很容易出现偏差。
我国迄今为止的课堂教学研究有的是“哲学”思辨的传统、“心理学”探讨的氛围及“教育学”思考的习惯(注:如此表述,并不意味着迄今为止对于课堂教学的“哲学”思辨、“心理学”探讨及“教育学”思考均已十分地道,业已达到很高水平。
),而唯独缺少“社会学”分析的训练。
结果,即便在那些被标称为“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中,所设定的“研究问题”往往也不是“社会学的”,而是哲学的、心理学的或教育学的。
为此,这里就通过与“哲学的”、“心理学的”及“教育学的”问题设定相比较,提出以下三个基本要领。
1.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关注的不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性问题,而是现实性问题对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根本性思考”乃是课堂教学哲学的任务(注:关于对课堂教学的各种范畴与因素进行根本性思考及至对课堂教学理论本身进行“元”水平上的反思的问题,请参见周浩波、迟艳杰著:《教学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三个维度分别指
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三个维度分别指:1、第一个维度是专业理念和师德。
主要是指:(1)职业的理解与认识。
(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4)个人的修养与行为。
2、第二个维度是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教育知识,二是学科知识,三是学科教学知识,四是通识性的知识。
3、第三个维度是专业能力。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十四个领域是: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其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教师专业标准度三个维度是什么
教师专业标准度三个维度是什么?为什么要有三个维度的划分?三个维度各自的意涵是什么?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指的是: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
作为教师的人是有形的知识、能力与无形的态度和精神的结合。
教师要爱学生、知识渊博,但标准还需要明确和具象化,《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是第一步。
专业理念与师德是针对工作对象(学生)和工作内容(教育、教学)的稳定的信念和态度;专业能力与专业知识(包括经验)和专业态度共同构成人从事专门职业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
人是理性的人,但并不是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进行一番利弊权衡,然后做出选择。
在很大程度上,人的习惯支配人的行为。
专业理念和师德,是教师专业习惯的基础,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基础,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经验是隐形的、未充分结构化的知识。
专业能力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
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条件。
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一步到位的评价观念非常普遍。
所谓一步到位的评价观念指的是什么意思?现在很多教师,学生一开始学习物理,就是按照中考的要求评价。
很多老师对这点非常坚持,为什么?最后学生要去参加中考,如果现在教学,早一点按照中考的要求,学生就早点适应,今后我的中考成绩就高,我的质量就高。
很多的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后不久,就跟不上学习物理的步伐,原因在哪里?我个人看法,固然有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
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现在教学一步到位的观念在作怪,为什么?学生按照课标的要求,按照教材的要求,学生学物理没有这么难,学生学物理是比较有趣的,但是现在教学是怎么样的?我们现在教学就是按照中考。
学生的学习,都是有一定的认知规律的,是逐步加深的,不可能一下子对一个知识就掌握的这么好。
这样让学生早一点感受我们中考的味道,早一点为中考做好准备哪点不好?但是,这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较多的学生跟不上学习物理了,因为太难了,他跟不上,很多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三重境界:乐教、懂教、善教
教学三重境界:乐教、懂教、善教教学三重境界:乐教、懂教、善教第一重境界,是“乐教”。
一个人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大致会有三种基本态度:一为憎然,一为漠然,一为欣然。
憎然,就是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时时事事都不顺眼不顺心,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漠然,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仅仅是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已;欣然,就是非常喜欢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乐而忘忧。
显然,第三种情形是一种最佳的生命状态。
做一名具有教育生命力的好教师,首先就应做一个“乐教”之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永葆教育的理想、信仰与情怀。
第斯多惠指出:“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对教师工作的心驰神往,至于如何教学,那是次要的。
”懂教第二重境界,是“懂教”。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不少职业比较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其“懂”的程度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教师这个职业,往往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验证周期,甚至有时候还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表面看起来很不错甚至很有效的教育行为,却是与教育规律、教育本质背道而驰的。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
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懂心理学,懂教育学。
所以,培养一名好教师,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应当从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开始。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师,衡量他懂不懂教育,有一个核心标准,那就是懂不懂心理学和教育学,懂不懂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善教第三重境界,是“善教”。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懂得教育,还要善于实施教育,善于将崇高的教育信仰与教育理想满怀深情地落实到坚实平易的教育实践之中,善于将教育规律教育原则的遵循与把握体现在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教育生活之中。
所谓“善教”,无疑应当追求上乘的教学境界。
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以人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引导个体生命觉醒并迈上自我成长之路的过程。
在这让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一位善教的教师,无疑是一位富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是一位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教师,是一位向往和追寻教育终极价值的教师。
中学教师的教育社会学观点
中学教师的教育社会学观点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作为中学教师,我们需要具备教育社会学的观点,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在社会背景下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中学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社会学的几个重要观点。
首先,中学教师应关注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结构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分层和社会角色等方面。
不同的社会结构会对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力。
例如,有些社会更加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而有些社会更注重艺术和人文教育。
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应该了解社会结构对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社会需求,更有效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其次,中学教师应关注社会变迁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
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革新,中学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和应用新的教育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社会的价值观也在悄然转变,中学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变化,更新教育观念,传递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给学生。
再次,中学教师应关注社会不平等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不平等包括社会阶层、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不平等因素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分配。
作为中学教师,我们要关注这些不平等现象,并努力减少教育机会的差距,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给所有学生。
同时,我们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不平等现象的认识和批判思维,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践中。
最后,中学教师应关注家庭和社区对教育的影响。
家庭和社区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背景和社区环境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中学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家庭和社区背景,与家长和社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还应该更加关注来自不同家庭和社区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有平等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总而言之,作为中学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社会学观点,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不平等以及家庭和社区对教育的影响。
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
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教师是一个社会的引领者和灵魂塑造者,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优秀教师不仅掌握着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具备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
本文将探讨优秀教师所持有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并探讨如何在实际教育中应用。
第一部分: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对于教育的根本观念和追求。
它决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目标和方向。
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为中心:优秀教师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需求和潜能。
因此,他们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关注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他们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整体发展。
2. 全面发展:优秀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不仅仅是学术能力。
他们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他们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
3. 激发学生潜能:优秀教师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他们的任务是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潜能。
他们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特长,给予他们自信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部分:教育方法论教育方法论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
优秀教师具备多种教育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方法:1. 激发兴趣:优秀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设计生动有趣的课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他们善于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教学等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合作学习:优秀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分享知识,激发彼此的思维火花。
3. 个性化教育:优秀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三个/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三个维度分别指:1、第一个维度是专业理念和师德。
主要是指:(1)职业的理解与认识。
(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4)个人的修养与行为。
2、第二个维度是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教育知识,二是学科知识,三是学科教学知识,四是通识性的知识。
3、第三个维度是专业能力。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十四个领域:1、专业理念与师德有四个领域: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条标准。
2、专业知识有四个领域:包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3、专业能力有六个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作业标题:二、大爱无言——寻找身边的师德典范教师是一件苦差事,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没完没了的班级管理工作。
同时还得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样一行,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好表率。
在三尺讲台上,教师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轰轰烈烈,只是那些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琐事。
但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师德故事,比如:我们学校的向老师。
向老师是个非常爱孩子的一个人,很少严厉地批评过谁。
她性格非常温和,说话总是很温柔的,就连批评孩子的口气都柔柔的,但调皮的孩子听了也会难过的掉下眼泪,因为她们知道向老师说的非常有道理。
班级里有一位学生在刚来学校的时候,每天都要打十来个同学。
向老师每天不厌其烦得教导她,慢慢的,从十来个变为七八个、三四个、一二个……这位学生在这一年中慢慢的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不再打人。
向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每天的午餐之后,她会要求学生安静的坐在教室里看一本课外书,这不仅能使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还让学生知道饭后乱跑乱跳会影响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比比皆是。
教资三观的基本内容
教资三观的基本内容
标题:理解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三观”基本内容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三观”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它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三大观念是构建个人思想体系的基础,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来说,更是塑造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关键。
1. 世界观: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包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理解。
对于教师来说,科学的世界观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并解释世界,从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
例如,教师应持有尊重自然、追求真理的世界观,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
2. 人生观: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目标、意义和价值的总体看法。
教师的人生观会直接影响其教育态度和方法。
一个积极向上、重视全面发展的人生观,会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学术成绩。
3. 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标准,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选择和决策。
教师的价值观体现在他们如何看待教育,如何评价学生,以及如何处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健康、公正、公平的价值观会让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权利。
总的来说,教师的“三观”是他们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影响着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模式。
因此,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对“三观”的理解和把握,不仅是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考察,也是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作业标题: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作业内容: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第一、“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1、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2、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
教师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3、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
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4、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第二、专业知识;从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
1、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发展的知识。
目的在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教师仅仅只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学习,了解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需要了解学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
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
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是指教师的素质、能力和业绩。
在当今社会,教师是培
养未来的栋梁之材,他们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因此,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标准和素质。
那么,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具体是什么呢?
首先,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之一是教育理念的高度。
优秀教师应该有正确的教
育理念,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
他们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优秀教师应该深知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对学生的成长充满信心和期待。
其次,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之二是教学能力的过硬。
优秀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
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他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做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最后,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之三是师德的高尚。
优秀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
修养,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言行举止得体,为人师表。
他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优秀教师的标准三围包括教育理念的高度、教学能力的过硬和师德
的高尚。
只有具备了这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优秀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有三者好老师心得
四有三者好老师心得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只有具备"四有三者"的素质,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教育使命。
所谓"四有",就是有理论基础,有教育素养,有科学精神,有创新意识;而"三者"则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育成果。
一、有理论基础有理论基础是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个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的老师,不但可以准确理解所授知识,还能够引申出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同时,老师要不断学习探索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发展趋势。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二、有教育素养有教育素养意味着一个老师要有一颗慈爱的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好老师的基本要素。
学生是老师的责任所在,只有积极关心带领他们成长,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指导。
教育素养还包括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一个老师必须要认真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优点和目标,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学习目标。
只有真心关心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信心。
三、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括严谨的教学方法和扎实的教育原则。
一个老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合适的教学计划。
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不断优化改进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另外,一个老师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
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巧,能够让老师在课堂上更加自如地操作,并且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
四、有创新意识有创新意识,是作为一名优秀老师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老师,不但难以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时也难以带领学生进行创新,挖掘新的思维空间。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时刻关注新动向,创新教学思路。
可以采用全新的、多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浅谈专业课教师的“三性”
浅谈专业课教师的“三性”专业课教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即教学能力、学科素养和师德修养,这就是所谓的“三性”。
教学能力是专业课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
教学技能是指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示的教学技巧和能力。
优秀的教学技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则是指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和研究等。
优秀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科素养是专业课教师必备的素质。
学科素养是指专业课教师所教授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广度。
专业课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内容。
专业课教师还应该具备学科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能够进行学科教研和学术交流,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和教学质量。
师德修养是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师德修养是指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专业课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真正关心和尊重学生,理解和体谅学生的需求和困难,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专业课教师还应该具备诚信和责任心,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规范,严守教育职业道德和教学纪律,不搞学术不端和违法违规行为。
专业课教师的“三性”是教学能力、学科素养和师德修养。
这三个方面的素质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优秀的专业课教师。
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素质,专业课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专业课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科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教育需求。
薛永武【周末贤谈】:三个维度看教师的社会角色
薛永武【周末贤谈】:三个维度看教师的社会角色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薛说人才“教师”这个词汇是长期以来舆论和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比如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教师的待遇问题等。
尽管评价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而言,无论是社会群体还是个体社会成员,对教师的认知和评价一般都具有三个维度。
一、从子女教育的角度看待教师为人父母者,只要是神经正常,一般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个优秀的幼儿园与各级优秀的学校,即都希望选择优秀的教师培养自己的孩子。
但由于受到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限制,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理想的学校,选择优秀的教师担任主干课程或者担任班主任,不少家长还需要托关系走后门。
为了孩子,家长在教师面前学会了谦恭,在较大程度上能够理解教师的重要性,并表现出了对教师的感恩意识。
但一旦当孩子毕业后,则会有些家长很快就忘记了教师的重要性,也忘记教师曾经对自己孩子的关心。
二、从利益群体的角度看待教师事实上,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工资待遇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且也取决于社会众多的利益群体对教师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关注。
因此,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社会成员作为家长要为孩子选择教师时,迫切希望最优秀的教师为孩子授课和担任班主任,但是,当这些家长暂时忘记自己是家长的时候,而客观上不知不觉地进入社会群体的具体角色时,往往会基于考虑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认为教师现在的工作待遇已经不少了,不需要再为教师提高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
由此进而推论,能够决定教师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的不是教师,而是人社部门。
但人社部门的决策者客观上也会基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待教师,这就决定了教师队伍的尴尬,即在理论和口号上可谓高大上,是“蜡烛”,也是“火炬”,但是又有多少人去关心这些“蜡烛”和“火炬”在燃烧过程中的健康和生命呢?三、从人才战略的角度看待教师我们都热爱祖国,希望我们国家繁荣富强,能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认识到教师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为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社会都需要尊师重教。
教师权威的社会学分析
教师权威的社会学分析尹黎时至今日,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相反,似乎人们一提到要树立教师的权威就觉得这种观点与学生的利益相对立,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权,是落后的教育思想。
其实不然。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在教师所拥有的教育手段中,对孩子们的权威是最要紧、最普通、包罗一切,同时又是最锋利和不安全的手段。
这是一把手术刀,使用它可以进行最细致的、难以觉察的手术,但它也可能把伤口刺痛。
”教师的权威不仅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而且对班级的建设和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学生中拥有权威地位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的足够重视,主动地接受教师在学习上的指导,并且把教师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自觉执行教师提出的各项规范要求。
反之,若教师没有得到学生的信服,在学生中间没有影响力,学生只是被迫遵守班级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得不到内化,班集体的建设会困难重重。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学识尤其是人格魅力,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教师的权威地位并不应该被时代消融,而是应该以新的形式重新树立。
那么教师权威从何而来?教师权威有几种状态?究竟如何来树立良好的教师权威呢?以下笔者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对教师的权威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教师权威的来源对于教师权威的来源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点。
最早见于涂尔干所著的《教育与社会学》,他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活动。
教师是社会的代言人,是他所处时代和国家的重要道德观念的解释者;同时,教师必须是具有坚强意志和权威感的道德权威。
著名的韦伯权威三类型说认为,权威可划分为三种,分别是传统的权威、感召的权威、法理的权威。
传统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的产生是统治者根据习俗和传统,以世代因袭的身份来运用其权威。
感召的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即由于个人所具有的魅力而产生的权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角色转 换理 论” 视 野 下的优 秀教 师
角色 的新教 师 ,很 大程 度 上完全 没 有 角色 转换 能 力 ,
“ 角色转 换 ” 理 论 是美 国著 名社 会 学家 乔治 ・ 赫 伯 大 部分 是模 仿 周 围教 师 的行 为 , 可 能会在 某 些 优秀 教 特・ 米德 ( G e o r g e H e r b e a Me a d ) 提 出来 的 。角 色转 换 师 发展 的过 程 中看样 学 样 , 可能 会去 做 一些 老教 师 鼓 的含 义 是指 , 个 人跳 出 自我 的框 架 , 从 别 人 的角 度 对 励 他们 做 的事 , 避免 去 做一 些老 教 师可 能会 给 出 反对
一
的诸 多异样 感受 , 对层 出 不穷 的关 于教 师教 育 研 究 的 解 。教 师与 学 生之 间也 是如 此 , 如 果教 师能 够站 在 学 理 论 与实践 成果 的 诸多意 见 与看 法不 断 涌现 。 笔 者认 生 的角度 去看 问题 , 师 生之 间的理 解就 能容 易得 多 。 为再 多 的理 论 与 实践 的涌 现 , 不 管 是 过去 、 现 在 还 是 根 据 乔治 ・ 赫 伯特 ・ 米德 的 “ 角 色转换 ” 理论 。 该 理
理 论视 野来 尝试 回答 一下这 个 教师 教 育 的基本 问题 。 事 的过 程 中能 够 考 虑 自己 的位 置和 其 他 位 置 之 间 的
这 或许可 以有助 于人们 能够 更 清晰 地把 握认 识 “ 优秀 关 系 。该理 论这 三个 阶 段 的发展 , 可 以很 好 地揭 示 出 教 师 的独 特 品质 ” 这 个问题 。 教 师 的成长 过程 , 如, 在 准 备阶段 , 一个 刚刚 走 上教 师
王 飞/ 曲靖 师 范 学 院 副教 授 , 教 育 学博 士 , 从 事 高 等 教 育 与 教 师 教 育研 究
毂\ ∞ 《 # # 啦 端 璐 0 辩 # 。 . ≈ 糍 一 # # 埘 # 目 。 啦 一 * ☆ 瓤 t t } % _ 。 % 虢 m 。 ≯ ≈ 。 一 强 ∞ 一 《 # n 一 l # # " 燃 ■ % “ i 。 l _
关于 对教 师教 育 问题 的探 讨 , 学 界 已有研 究 基本 入社 会 的过程就 会 变得 平稳 。” 囝 例如 , 假如 一 个 医生 上都 是从 教师或 教 育 的圈子 内来看 的 , 大 部分 基 本上 看 病 的时候 能 够站在 患 者 的角度 去 考虑 问题 , 医患 之 都 是 立足教 育行 业本 身来认 识 教师教 育的 。 教师 教育 间 的理 解就 会 增 加 , 即 使 医 患矛 盾 产 生 , 也 不 容 易 进 问题 的基 本 问题 , 笔 者认 为应 该 是能够 推 动并 牵 引教 步 激化 。夫 妻之 间也 是如 此 , 夫 妻面 对婚 姻 问题 的 币 教 育发 展始终 的 一个 问题 , 即“ 何 谓 优 秀教 师 ” 的 问 时候如 果 能够从 对方 的立场 上 去看 问题 . 夫 妻 之 间的 婚 姻 中碰 到 的 问题就 容 易得 到 化 题 。面 临快 速发 展 的教师 教 育 , 大 家对 目前教 师教 育 相 互理 解就 会增 加 。
未来 , 都 应 该不会 且 不能脱 离 “ 什 么是 优 秀教师 ” 这 个 论 发展 的过 程可 以分 三 个阶 段 , “ 准 备阶 段 、 玩 耍阶段
基 本 问题 , 且这个 基本 问题 可 以是 教师 教 育 问题 的永 与 游戏 阶段 。 ” 在准 备阶 段 。 一个 人是 没有 角色 转换 能 恒 性 问题 , 据此就 产 生了站 在 教 育领域 之 外来 审视 何 力的 , 主要 只会 模仿 。 在 玩 耍阶段 , 一个人 开始 会无 意 谓 优 秀教师 的想 法 。但这 种想 法 不是 漫 无边际 的 , 因 识 地做 出一 些 角色转 换 的行 为 。在 游戏 阶 段 ( 游戏 专 为教 育领 域 之外 是一 个漫 无边 界 的领 域 。 究竟 居 于什 指 那 些 有组 织 、 有结 构 、 包 括 两 人 以 上 的活 动 ) , 一 个 么 样 的教 育领 域 之外 的论域 来 审视呢 ? 根 据 本人 的阅 人 开始 会做 三件 事 :在 做事 的过 程 中遵 循 游戏规 则 、 读 面与 知识 面 , 仅 仅锁 定在 社 会学 诸 多理论 中的三 个 在 游戏 的过 程 中会 同时 考虑 其他 参 加 者的 感受 、 在做
2 0 1 5年 第 1 1期
教 师 发 展
何谓优秀教师 : 三个社会学理论 的视角
● 王 飞
: I :
摘 要 : 以回答什 么是优 秀教 师为 由 , 在教 师教 育 快速 发展 的背景 下 , 面 临诸 多对教 师教 育 问题 的探 讨 , 拓展 视 野 , 站在 社会 学理 论视 野 下来认 识什 么是优 秀教 师。根 据 乔 治 ・ 赫伯 特 ・ 米德 的“ 角 色 转 换理 论 ” , 优 秀教 师是 主格 我 与宾格 我 平衡发 展 的教 师 。 根 据查 尔斯 ・ 库利 的“ 镜 中 自我 理论 ” 。 优 秀 教 师是 能够 恰如 其分地 照 学生这 面镜 子 的教 师。 根 据 欧文 ・ 戈夫 曼“ 印 象管理理 论” , 优 秀教 师 是懂得 展 现 良好 而真 实的 自我 印 象的教 师 。 关 键词 : 优 秀教 师 ; 角 色转换 ; 镜 中 自我 : 印 象管理
自己进行 审 视 。0 1 根 据角 色转换 理论 理 解 , “ 一 个人 一 旦 获得 了角 色转换 的能力 , 就 能对别 人 的 反应或 预 期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1 3 Y J C 8 8 0 0 6 3 ) 的成
果
有 所理 解 , 人 与人 之 间 的 交流就 会 变 得 容 易 , 个 人 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