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教案整理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第⼀单元测量第⼀课时认识长度单位 —— 毫⽶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第1⾄第2题。
教学⽬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建⽴1毫⽶的长度概念,会⽤毫⽶厘⽶度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的估测意识和能3、培养学⽣的动⼿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并感受⽣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会⽤毫⽶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的估测⽅法。
教学过程⼀、引⾔⼆、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估⼤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下表?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1:数学书的长⼤约是21厘⽶、宽⼤约是14厘⽶、厚有1厘⽶。
师:你是怎么想的?⽣1:因为1厘⽶⼤约有⼀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动⼿测量实际长度1、让学⽣⽤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先在⼩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课题:板出:毫⽶的认识五、建⽴1毫⽶的概念1、认识尺度上的1毫⽶有⼏长。
2、闭上眼睛想⼀想1毫⽶有多长。
然后再⽐⼀⽐1厘⽶和1毫⽶,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说说⽣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
六、认识厘⽶与毫⽶之间的进率让学⽣看尺⼦,数⼀数1 厘⽶长度有⼏个⼩格,然后汇报⼩结1厘⽶⾥⾯有10个1毫⽶。
板出:1厘⽶=10毫⽶七、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做。
2、指导学⽣完成练习⼀的第⼀、第⼆题。
3、找出⾃⼰周围物品,并⽤毫⽶作单位量⼀量它的长度。
⼋、全课⼩结。
第⼆课时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教学⽬标:1、通过动⼿实践,使学⽣意识到量⽐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分⽶作单位。
2、认识分⽶,建⽴1分⽶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估测意识和能⼒。
教学重点:认识分⽶,建⽴1 分⽶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学⽣动⼿测量课桌的桌⾯的长、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的分析: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问题的解决: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解决方案的检验:引导学生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学习的精神,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发展,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总复习(2)-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总复习(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质量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2. 时间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时间单位换算。
3. 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1000以内数的加减法,质量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教师带领学生系统复习本册所学知识,巩固基本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实践: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协助监督,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辅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板书设计1.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公式。
2.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的重要提示和总结。
九、课后评价1.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课件第10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数与计算
2×2=4(时) 答:北京飞往乌鲁木齐大约用4小时。
知识点4: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P110 T3)
右面是用分数砌成的“分数墙”。
(1)在“分数墙”里你能找到 哪些分数?请把它们从小到大排 列起来。
1 9
<
1 8
<
1 7
<
1 6
<
1700×3
192×3
302×8
42×6
252
576
5100
2416
(教材P112 T9)
4.
4元 16元 ( )元 ( )元
(1)笔袋的价钱是三角尺的几倍? 16÷4=4
答:笔袋的价钱是三角尺的4倍。
4元 16元 (36)元 ( )元 (2)彩笔的价钱是三角尺的9倍。一盒彩笔多少钱?
4×9=36(元) 答:一盒彩笔36元。
小红:64÷8=8(岁) 爸爸:8×4=32(岁) 答:小红的爸爸32岁,小红8岁。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感谢观看 THANKS
多位数乘一位数要注意些什么?
多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 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 向前一位进几。
知识点3:倍的认识
倍的意义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用除法计算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教材P110 T1的第5小题)
飞机从北京飞往西安大约用2小时,飞往乌鲁木齐的时间 是飞往西安的2倍。北京飞往乌鲁木齐大约用几小时?
1907+690=2597(千米) 2597-2541=56(千米) 答:一共飞行了2597千米,比从北京直接飞到 三亚多56千米。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2.笔算乘法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进一步巩固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
4.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类归纳,学会有序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5.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念,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系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并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归纳、交流总结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忆再现,整理知识教师活动:教师: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都研究了哪些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这一部分的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二、课堂交流,归纳整理教师活动:1.理清脉络,整理复习。
(1)出示学习要求:①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②你认为哪些内容比较难,容易出错?③你还有什么问题?(2)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先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再将归纳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整理方式:第一种:2.激发兴趣,合作交流。
(1)出示题目。
(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第2题题目)(2)分析问题,选择算法。
①请同学们先根据题目列出算式。
②小组交流:各题应选择怎样的算法?为什么这样选择?说出理由。
教师:在生活中,只需要知道大概结果或无法求得准确结果时,可以选择估算;能够口算的题目则采用口算的方法;若数目较大,又需要知道准确结果时就用笔算。
板书:估算、口算、笔算。
(3)组织讨论:你认为估算、口算、笔算什么地方容易出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统一意见后罗列出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1一、教学目标1.在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三、教学难点渗透学习方法四、教学具准备练习小篇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4×60=(说算法) 80×5=(注意0的个数) 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订正(3)全班交流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1.快速抢答争第一(1)出示题目:(2)学生抢答2.认真观察填表格(1)出示题目:(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趣味数学找规律(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合适的数吗?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2一、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十单元总复习——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巩固和深化对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对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内容进行复习,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等。
2. 数的运算:包括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分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等。
3. 量的计量:包括长度的计量、质量的计量、时间的计量等。
4. 几何图形: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等。
5. 数据的初步认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数学知识。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完成各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系统地复习所学知识。
3. 巩固: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解题方法和技巧。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给予评价。
2. 练习完成情况:教师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教师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信心。
三、复习重点: 1 、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 3、长方形正方形 4、
分数的初步认识
四、复习难点 : 1 、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长方形正
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 、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
1、师:第一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呢?(板书:时分秒的复习)
2、师:时分秒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二、知识结构:
1、钟面上有 3 根针, 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秒
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
2、分针走 1 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 1 圈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钟。
第十单元:总复习
一、 复习内容:
1、时分秒 。2、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 3 、测倍的认识。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7. 长方形和正方形 8、分数的初步知
识。 9. 数学广角
二、复习目标 :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
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0)
1 时 =60 分 1 分 =60 秒
半时 =30 分 60 分=1 时
二次备课
60 秒 =1 分 30 分 =半时 9、师: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 <”或” “=”
9 分( )90 秒 3 时( ) 100 分 5 时( ) 500 分 150 秒( ) 2 分
课时
8、分数的初步知识 ,,,,,,,,,,,,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2.提高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三、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归纳整理 1.同学们,我们刚学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吗? 3.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4.针对小组汇报的各部分内容进行板书,同时对学生的汇报予以肯定和鼓励。
5. 同学们整理的非常全面。
那么笔算减法要注意一些什么呢?怎么样进行验算?怎么样估算?接下来,我们就先对笔算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提高 1.梳理算法。
(1)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题呢?(老师板书)(2)独立完成黑板上这些题。
(3)订正。
在计算笔算加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些什么?在计算笔算减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些什么?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4)要想知道我们算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呢?(5)谁来说说加、减法有哪些验算方法?(6)把刚才的题进行验算,全班集体订正。
2. 反馈测试。
(1)练习十第1题。
①独立完成②任挑2道题进行验算,写在旁边。
③(出示课件)全班订正、反馈。
表扬鼓励。
(2)小老师。
①比一比哪个老师当得好?看谁不但可以挑错,还能给同学们讲清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单元【第四课时】分数的复习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单元【第四课时】分数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巩固分数化简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3.引导学生熟练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分数的加减法。
2.分数的比较大小。
3.分数的化简。
教学难点:
1.复杂情况下的分数运算。
2.分数比较大小的策略选择。
教学准备:
1.教案、课件、小黑板和粉笔。
2.练习册、作业本和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的概念
1.回顾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的含义。
2.示范几个分数的例子,让学生口头解释其含义。
二、分数的加减法
1.分数加减法的基本原理。
2.分数相加、相减的步骤和规则。
3.练习一些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题目,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分数的比较大小
1.分数比大小的方法。
2.比较分数大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3.练习比较大小的题目,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分数的化简
1.分数化简的定义和原则。
2.化简分数的步骤和技巧。
3.练习一些化简分数的题目,提高学生的计算灵活性。
小结与作业
1.总结当天教学内容。
2.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包括分数加减法、比较大小和化简的题目。
教学反馈与展望
1.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2.分析学生的问题和表现,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高分数运算的能力和技巧。
学习愉快!。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 数与代数(2)
教案标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与代数(2)教学目标:1. 理解数的组成,掌握数的读写方法。
2. 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2. 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数的读写方法。
2. 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或教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组成。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二、探究1. 老师出示一些等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性质。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3. 老师出示一些四则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计算方法。
4.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三、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进行讲解和评析。
四、总结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教学延伸:1.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学生可以自己找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究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理解了等式的性质和运用,掌握了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0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数与代数(2)的完整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和出错的部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教案
1.教师强调先独立完成。
2.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经过讨论,得出一致的结果。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其余学生适当补充。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总结:
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
根据问题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讲明相关原因和理由。
活动意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环节三:实践应用
1、8分=( )秒 3时=( )分 58分—33分=( )分
③思维与表达: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意识,会准确表达一段时间,理解时间的可计量性。
④交流与反思:学生能够使用数学语言直观的表达时间,建立1分及1秒的时间观念,总结出60秒就是1分钟。
2.学习重点难点:进一步认识计量单位、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
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和计算。
3.教学准备:时钟模型、小闹钟
3时+4时=( )时 41秒—19秒=( )秒 360秒=( )分
5厘米=( )毫米 360厘米=( )分米 8米=( )分米
2千米—700米=( )米 9千米=( )米 8000米=( )千米
8千克=( )克 10千克=( )吨 2吨—800千克=( )千克
2、电影从2:05开始,放映到3:10,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环节一:复习回顾
1、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表示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的进率是多少?
3、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你能说说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相互检测,交流问题。
2.教师巡视,对学生较集中的问题进行适当点拨。
2.学习重点难点: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量与计量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量与计量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质量、时间等常见物理量的计量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量意识和计量技能。
3. 培养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尊重和正确使用的态度,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内容:1. 长度的计量:厘米、分米、米、千米2. 质量的计量:克、千克、吨3. 时间的计量:秒、分钟、小时、天4. 单位换算:长度、质量、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重点:1. 长度、质量、时间单位的概念和进率2. 长度、质量、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1. 单位换算的进率理解2. 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计量工具(如尺子、天平、时钟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计量物品,如尺子、天平、时钟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品的用途。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计量物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
二、新课讲解1. 长度的计量a. 讲解厘米、分米、米、千米的概念和进率b. 示例: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c. 练习: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2. 质量的计量a. 讲解克、千克、吨的概念和进率b. 示例: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c. 练习: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3. 时间的计量a. 讲解秒、分钟、小时、天的概念和进率b. 示例: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1天=24小时c. 练习:进行时间单位间的换算三、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的计量方法和单位换算,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2. 家长签字确认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的计量方法和单位换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2课时 加、减法与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加、减法与乘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进行计算和验算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进行简便计算和估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实际应用。
3.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
4.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和估算。
三、教学重点1.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难点1.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
2. 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和估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课(1)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加法、减法与乘法的实际应用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加法、减法与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验算。
(4)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和估算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进行估算。
3.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和估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加法、减法与乘法的计算和验算”,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基础,而验算能力则能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02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202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202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0xx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带目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第一单元《时、分、秒》 (3)第1课时《时、分、秒》 (3)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8)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1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3)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4)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6)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9)第4课时《估算》 (23)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6)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30)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33)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36)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40)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44)第6课时《解决问题》 (48)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节) (51) 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51)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52)第三课时:连续进位加 (53)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54)第五课时: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6)第六课时: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8)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 (59)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 (61)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63)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65)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66)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1节) (68)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68)第二课时 (69):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69)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69) 第四课时:练习课 (70)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71) 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72)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 (73)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74)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74)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75)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 (76)※数字编码 (77)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6节) (80)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80)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81)第三课时:周长 (81)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83)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84)第六课时:估计 (84)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3节) (85)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85)第二课时:几分之几 (87)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88)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89)第十单元总复习(3节) (91)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单元【第三课时】 单位的复习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十单元【第三课时】单位的复习一、教学目标1.复习长度单位“米”,重点掌握“分米”和“厘米”的关系,能正确换算。
2.复习容量单位“升”,重点掌握“毫升”和“升”的关系,能正确换算。
3.复习质量单位“千克”,能正确换算常见物品的质量。
4.通过课堂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对单位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长、宽、高的单位换算,质量单位换算。
•难点:学生对厘米和毫升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尺子、绳子、天平、练习册、小奖品等。
2.课前准备:制作好课件,准备好课堂练习题和游戏环节。
3.学生准备:学生自带卷尺、铅笔、橡皮等必要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答上节课学习的基本内容,引导复习。
2. 新知讲解(15分钟)1.长度单位复习–提醒学生“分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
–展示物品,让学生测量长、宽、高,练习单位换算。
2.容量单位复习–引导学生谈到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的关系。
–给出实际的容器,让学生估算容量,学会单位换算。
3.质量单位复习–示范称量物品,引导学生讨论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练习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巩固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3. 课堂练习(20分钟)1.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基础练习。
2.采用游戏形式进行小组竞赛,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长度、容量、质量单位的换算挑战。
4. 反馈与总结(10分钟)•收集学生的答案,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纠正错误。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单位的理解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题。
2.挑战家人,用不同单位测量家里的物品,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课堂氛围中积极学习,有效地掌握了长度、容量和质量单位的相关知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单位换算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十一课时认识整千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直接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的含义;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明确计数单位“万”所在的位臵;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2、探索并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3、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体育馆吗?在哪里见到的?您所见的体育馆有多大?能坐多少人?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参观一个万人体育馆,想去看吗?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告诉学生这座体育馆大约能作10,000人。
据想知道10,000有多大,10,000怎么写吗?(板书课题:认识整千数)二、师生合作,获得新知。
1、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
教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
谈话:你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吗?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
接着出示2个大正方体,提问:这是几千?(二千)让学生依次数下去,一千、二千、三千……九千,当出现10个大正方体时,提问: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现在你知道10,000有多大吗?(一万有10个一千)2、借助计数器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教师先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出3粒珠,提问:千位上的三粒珠表示多少?谁能把这个数写出来?指出:3个一千是3,000。
让学生读一读。
指名在计数器上拨出五千、九千,让学生说说有几个1,000。
提问:你们能写出来吗?然后读一读。
要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你会怎么拨珠?让学生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
3、找朋友。
教师把写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2000、3000、6000、8000、10000的卡片发给学生,请手中拿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卡片的学生上台,再把自己的好朋友找出来,找好朋友后,其他学生把这些数读一读。
4、教学数位顺序表。
谈话:刚才我们学会了整千数和一万的读法和写法,现在你能把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出来吗?填完后在小组里交流,然后讨论: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四位是什么位?百位的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右边一位是什么位?在全班交流后齐读数位顺序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
内
的
加
法
和
减
法
(一)
口算两位数加法
用拆数法口算:利用数的组成把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先拆分再组合)
口算两位数减法
用拆数法口算: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或先减去一位数再减去整十数。(先拆分再相减)
笔算几百几十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几百几十数的进位加法:笔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分数的简单计算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把1写成分子、分母都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来计算。
题例解析
教材知识荟
【考点一】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例:星期天王明要去公园游玩,他7:20从家出发,7:45到公园,如果他来回所用的时间相同,他往返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王明单程的时间是用到达时间减去出发时间,往返一次就是需要两个这样长的时间。
2.退位减法:十位数不够减时,在百位退1作10,再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百位上的数减1后再减减数的百位。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1.加法估算:要把两个加数都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相加。
2.减法估算:把被减数和减数都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相减。
测
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把这个数按照另一个数的数量平均分成几份,能分成几份,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倍与除法的关系
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倍与乘法的关系
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用乘法计算。
多
位
数
乘
一
位
数
口算乘法
1.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用十位或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写出与整十、整百数末尾同样个数的0。
3.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当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从百位上退1当10给十位,再从十位退1当10给个位,这时十位上是9。
4.减法验算:可以利用“被减数-差=减数”或“差+减数=被减数”来验算。
三位数加减法估算
三位数加减法估算时,先把三位数看作最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再计算。
倍
的
认
识
倍的认识
6.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如果问题要求总数,就先用除法求出平均数,再用乘法求出总数;如果问题要求平均数,就先用乘法求出总数,再用除法求平均数。
分
数
的
初
步
认
识
认识几分之一
1.分数的意义: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引出分数。通过平均分一个物品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
解答:
【练习】
计算:385+397。
答案:782
【考点三】万以内数的减法
例:笔算510-146。
分析:这是一道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笔算时注意,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10,再减6等于4,十位退1后变为0,不够减还要向百位退1当10,再减4等于6,百位4减1等于3。
解答:
【练习】
计算:341-167。
2.几分之一:只要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无论形状如何,每份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3.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认识几分之几
1.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表示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
2.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是同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解答:45-20=25(分)25×2=50(分)
答:他往返一次需要50分。
【练习】
分针从3到9,经过了多少分钟?
答案:30分钟。
【考点二】万以内数的加法
例:笔算167+284。
分析:这道题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计算题。计算时要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前一位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的1。
答案:174
【考点四】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换算
第十单元总复习
教学设计
第1课时数与代数
知识版块
要点梳理
具体内容
时
、
分
、
秒
秒的认识
1.钟面上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
2.秒针走一个小格是一秒钟,走一圈是1分钟。
秒与分的进率
1分=60秒
时间的计算
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把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要乘进率。
2.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可以在钟面上数格,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千米的认识
1千米(公里)=1000米
长度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把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要乘进率。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质量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把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要乘进率。
万
以
内
的
加
法
和
减
法
(二)
三位数加法
1.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再计算十位、百位,得数的数位要与加数的数位对齐。
2.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和连续进位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加法验算: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用“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的方法来验算。
三位数减法
1.三位数不退位减法: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再计算十位、百位,得数的数位要和减数的数位对齐。
2.三位数不连续退位和连续退位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2.两位数乘一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一位数,得数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乘一位数,得数写在十位上。
笔算乘法
1.不进位笔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下面写积。
2.进位笔算:一位数的个位和多位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每一位时,如果前一次计算有进位,都要加上进位数。
3.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如果前一次乘没有进位,则该位写0占位,如果前一次乘有进位,则进几,该位就写几。
4.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5.乘法估算:把多位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结果是多少,估算的结果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