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课程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隋朝的建立和灭亡,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唐朝作为一个繁荣的时期,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唐朝的繁荣景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唐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唐朝会出现这样的繁荣局面?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通过PPT呈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进行互动交流。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文化成就。
第3课 盛唐气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2.理解盛唐时期气象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3.学会使用历史资料进行一定的历史探究和分析
二、教学重难点
1.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2.盛唐时期气象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A. 导入
1.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问:你知道盛唐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吗?
2.通过引入《太平广记》中的一个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B. 分类整理学习资料
1.让学生分组,每个组负责一种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例如:–华丽的宫殿建筑和寺庙
–繁荣的艺术文化和科技发展
–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2.每个组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整理出所需信息并分别汇报
C. 盛唐时期气象的影响
1.导入盛唐时期气象的概念,了解盛唐时期的主要气候类型和降水情况
2.引出盛唐时期气象的影响,例如对农业、物资运输等方面的影响
D. 历史探究与分析
1.分组讨论,探究盛唐时期气象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是如何体现的
2.汇总讨论结果,形成小论文
E. 总结
1.简单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让学生自己总结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气象的影响,并联系现实生活加以思考
四、教学评估
1.手册作业:要求学生们编写一篇名为“盛唐时期的发展与灾害”的小论文,讲述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气象灾害的影响分析
2.展示:在下节课上,让各小组的代表进行展示,介绍自己小组整理的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资料
3.讨论:在展示后进行讨论,加深对盛唐时期的认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1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11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 (1)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1.教会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创意地表达,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个性。
导入写作文题展示写作指导思路点拨佳作示范1课时大千世界,人海茫茫。
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
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
”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设计意图] 写出人物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观察人物要抓住特征,导入新课。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200字。
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是这样的?〔明确〕肖像描写的作用不止在于画出这个人的外部面貌,更是为了以形传神,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揭示性格特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1)外貌描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盛唐气象》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唐朝的辉煌历史,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 previous learning 中,学生可能对唐朝的繁荣程度和具体史实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拓宽历史视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程度,掌握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自豪我国古代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程度。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并能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歌曲,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程度。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唐朝的繁荣景象。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深入阐述唐朝的繁荣程度。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6.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唐朝的繁荣景象,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设计
导入出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提问:这首诗描述的是哪
个时期的什么景象?
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
形成的?社会到底繁荣到
何种景象呢?
我们共同感受盛唐繁
荣开放的社会气象。
学生阅读诗歌,体会诗中描述的内
容,回答问题。
通过杜甫的诗中所描
写的繁荣景象现象让
学生了解到历史上唐
玄宗创造了中国封建
王朝的全盛时代──
开元盛世。
一、开元盛世
出示“唐太宗、武则
天和唐玄宗”的图片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13、14页。
了解什么叫“开元盛
世”?
唐玄宗前期为什么会出
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提示:联系所学知识
和唐玄宗前期采取的措施
回答。
在pad上书写唐玄宗采取
的措施,潜意识中和贞观
之治形成对比。
正是由于唐朝前期统
治者的励精图治,政局相
对稳定,为社会经济的迅
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得
农业、手工业、商业、以
及整个社会生活呈现出前
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回忆以
前所学,回答问题。
在pad上书写
唐玄宗采取的措施,潜意识中和贞
观之治形成对比。
使学生对“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到“开
元盛世”这样一个递
进发展有了初步认
识,盛世局面的出现
决非唐玄宗一个人的
功劳,与他前几任的
统治者的奠定的良好
基础有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 》教案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第三课盛唐气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情况,了解唐朝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教学难点:民族交往与交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几种陕西西安的传统美食:牛羊肉夹馍、牛羊肉泡馍,biang biang面、菠菜面、锅盔、石子馍。
引出西安五花八门的面食制作工艺,就是源自盛唐时期的农业繁荣,盛唐时代,粮食充盈,人们充分利用这些多的吃不完的粮食,加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食品,既满足了他们对主食的要求,又大大丰富了当时的饮食生活。
而这种饮食习惯,也历经1300多年一直延续至今。
导入1300多年前的西安——长安。
(二)讲授新课:1、商业(经济的繁荣)⑴长安城出示长安城整体布局图,提出问题:长安整体布局呈现怎样的特点?(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规划整齐)出示白居易诗节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qí)。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进一步说明长安城布局整齐。
介绍长安城基本情况: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市,它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2米。
是同一时期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的6倍、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7倍。
纵贯南北11条、横贯东西的14条主要街道宽度在20—120米不等。
作为全城中轴线的朱崔大街更是达到155米,(以沈阳青年大街为例作比较,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当时的各国使臣,沿着如同广场一样宽广的朱崔大街前往朝觐的时候,这番中华民族的威武之气,这番泱泱大国的盛世景象,无不将其心灵深深震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盛世的气象。
内容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认识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唐朝的繁荣和发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2.难点: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
4.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题目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唐朝繁荣的原因和意义。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盛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文成公主入藏等史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初中教材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第3课,上接唐初政治局面,下启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在课程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共分四个子目,即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从不同侧面共同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
本课将以“十二时辰”为明线,设置穿越情景带领学生一日游览长安,让学生从经济、民族关系、社会风气以及文学艺术方面感受大唐的繁荣、和谐、开放和多姿多彩。
而在盛唐气象的背后,胡汉互融更是大唐时期的时代特色,更加推动大唐全方位的发展。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积极、活泼,善于利用观察图片,提取浅层信息,语言表达也非常感性;但是对于诗歌、文字材料则难以提炼有效信息,不能全面归纳、概括。
因此,本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有趣的课堂活动,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指导学生研读材料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融合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通过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和鉴赏,了解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历史解释)3.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进程中,了解各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家国情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教学难点:盛唐繁荣的特征与原因【教学方法】:五步六学,同桌互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学)视频导入播放观看视频《螺丝历史-长安十二时辰之--大唐盛世》片段,教师引导:盛唐是什么?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原俱丰实”的富足;是“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流”的昌盛;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长安一日游,去领略大唐盛世的风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3课 盛唐气象
第3课盛唐气象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极为大诗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教学难点:艺术性、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下图为拉萨布达拉宫)学生应该很熟悉《爱我中华》这首歌曲。
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多媒体展示以下历史图片)史料解读2.(多媒体展示问题: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要求分组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邢窑、唐三彩。
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张历史图片)史料解读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配套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授课时间:第2周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2、掌握: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唐朝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2、难点:从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出示《盛唐长安》视频,学生从视频感受唐朝的强盛,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由此进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和“自主感知”,自主感知如下:1、阅读第一目,归纳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提示: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角度归纳)2、阅读第二目,想想为什么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非常融洽?P14《步辇图》见证了一段怎样的历史?文成公主入吐蕃有什么历史意义?3、认真观察P15的插图,结合课文第三目,谈谈你对唐朝的感受。
4、阅读第四目,唐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有哪些成就?你能说出其中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吗?(三)检测、精讲、互动一、经济的繁荣唐朝经济的繁荣体现在三个方面:农业、手工、商业,用表格归纳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农业上主要是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新工具得以发明应用:例如曲辕犁和筒车。
(1)展示曲辕犁图片,曲辕犁与当时世界上使用的犁相比,制作精巧,便于回转,操作方便,堪称第一。
它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在耕犁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2)展示筒车图片,设问: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筒车是唐朝发明的一种利用水流推动转轮来提水的新型的灌溉工具,可以随水流自行转动,并且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这又节省人力,又提高了劳动效率。
新农具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的繁荣。
(3)展示一些丝织品和陶瓷的图片,唐代手工业的产品总类、生产规模、技术水平都超过了前代。
唐代的丝织技巧非常高超,生产出来的丝织品轻盈而精薄。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是本册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盛唐时期的历史了解还不够全面。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对于唐朝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进一步拓展。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盛唐时期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对于盛唐时期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地展示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壁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分享学习心得。
4.讲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5.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加深对盛唐时期历史知识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稳定,国力强盛经济:农业发达,手工业繁荣,商业繁荣文化:文化繁荣,科技发达,艺术繁荣社会:社会安定,民族融合,对外交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盛唐时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2022新课标要求如下: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内容分析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手工业、商业繁荣、使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
同时唐朝时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以及唐朝对外交流的广泛,是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兼容并包,社会生活异彩纷呈。
经济的繁荣、社会风气的开放以及民族交往、交融的加强,体现了盛世唐朝的繁华景象,也造就了文化的兴盛。
三、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了解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和开放的社会风气,并初步分析其繁盛的原因。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准确说出各代表任务的作品特点。
时空观念:展示唐朝地图,了解唐朝边疆巩固与各族交往的情况。
家国情怀:掌握唐蕃和亲及唐朝民族交往、交融的基本史事,领悟对当下增强民族团结的启示。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济的繁荣;民族的交往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
难点:民族的交往与繁荣。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史料分析法。
教学手段: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新教材等。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以上节课的唐朝皇帝关系图为导入,建立历史联系,落实时空观念。
(二)讲授新课1.经济的繁荣(1)教师活动将本子目的学习,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来分类描述。
(2)学生活动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唐朝经济繁荣的具体表现。
(3)教师活动材料一:浙江沿海的明州和温州是年产各类船只600余艘的造船中心;吉州也曾创下过年产1300多艘船的历史记录。
材料二:《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凡天下出铜铁州府,听人私采,官收其税”。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导入语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
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
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学习新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列举唐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的成就。
2.了解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的史实和唐朝的民族政策。
3.了解唐朝的社会生活,体会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4.知道唐朝的著名诗人和诗歌,简述各自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结合曲辕犁和筒车示意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2.从出土文物考察唐代社会生活中对妇女、对社会下层、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体会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3.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整体感知盛唐社会气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唐朝社会发展状况,认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认识唐朝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高峰,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繁荣的表现、多彩的文学艺术。
教学难点唐朝诗歌兴盛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经济的繁荣问: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方面?答:学生看书后归纳要点,回答问题。
1.农业(1)师问: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生答: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重视兴修水利。
(2)师问: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和推广,各有什么优势?生答:点拨:用犁箭与犁评控制入土深浅,犁箭提高则入土浅,反之则入土深。
筒车省去了人力,自流灌溉。
议一议曲辕犁构造筒车示意图2.手工业师问:唐朝在手工业方面有哪些成就?生答:纺织业工艺高超,陶瓷器业水平很高。
以蜀锦和唐三彩为代表。
还有造船业、矿冶业和造纸业等都3.商业师问:唐朝商业十分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回答: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1.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如何?生答:很友好。
3.人教部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一学习目标1.通过经济的繁荣,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2.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的发展。
3.以开放的社会风气,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4.通过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唐朝文学艺术成就表格,感受盛唐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难点:民族交往与交融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别君叹》回答问题:这首《别君叹》中嵌入了哪首诗歌?该诗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朝代?诗中提到的“安西”在哪里?生试说。
教师:面对将要远行的元二,王维将对友人的不舍都写进了这首诗里。
我们知道唐朝人喜欢写诗,为朋友践行写诗,为朋友接风也写诗;金榜题名写诗,名落孙山也写诗;皇帝写,百姓也写;一个人孤单寂寞时写,一群人热闹兴奋时也写。
他们写出了山河壮丽与四时美景,也写出了亲友之情和人生理想。
唐朝人写出了我们至今吟咏的佳句,也铸就了我国文化的一座高峰。
宋朝人把唐诗雄壮、浑厚的特征称为“盛唐气象”。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盛唐气象”,历史中的盛唐气象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谈古、论今,开启一次充满诗意的盛唐之旅。
(二)合作探究:一、谈古——盛唐夫如何处处不得了【1】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同学活动:诗词连连看初步了解唐朝农业、手工业与商业。
完成任务一:阅读教材11-13页,完成以下任务:1.唐朝出现的新农具除筒车外还有什么?结合文字说明谈一谈新农具的发明对唐朝农业发展有何影响?工具①——筒车: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
——陈廷章工具②——________: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2.在课本上标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唐朝陶瓷业除邢窑白瓷、越窑青瓷外还有何代表?这些器物的色泽、形态如何?唐朝手工业还有哪些部门?这些手工业部门发展程度如何?3.结合课本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及下列材料,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唐都长安。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胡乐 三彩骆驼载乐俑 ◎雕版印刷的杰作 《金刚经》经卷 ◎击球少女的英姿 打马球铜镜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5道选择题的设置,巩固所学知识)1、“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A B C D2、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A .农业生产的发展B .丝织工艺的精湛C .垦田面积的扩大D .长安商业的繁荣3、 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
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
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 .鉴真B .玄奘C .文成公主D .元昊4、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
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
”这说明( )A. 唐诗影响深远B. 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C. 唐诗取材广泛D. 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5、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右图目录战线的内容主旨是( )A .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B .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C .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D .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6. 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唐朝是诗歌的繁荣时代,诗人以其凝练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完美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气息创作了大量锦绣华章。
一起去搜集唐诗,探寻“唐诗里的盛唐气象”吧!(提示:至少搜集诗歌作者姓名及其创作背景、写作对象)【推荐资源:《唐诗里的中国》系列历史绘本;《唐诗三百首》】7. 教学反思【参考答案】1、B 关键词“缚以竹筒,旋转”,结合图片,可知是灌溉工具筒车。
提示:古代农具的学习应结合其功能和外形,方便理解和记忆。
2、D 关键词“百千家”“十二街”可知描述的是城市,“种菜畦”与长安城棋盘状的格局有吻合之处。
第3课盛唐气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并了解相应的历史事件;2.理解气候与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2.盛唐时期的气候和环境状况。
三、教学难点1.理解气候与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影响;2.解读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老师先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和环境对人类的发展有哪些影响?2.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老师提供几篇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环境对人类的影响;3.引导学生了解盛唐时期的特点:在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下,盛唐时期出现了哪些历史事件?2.讲解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1.展示盛唐时期的地图,让学生快速浏览一下盛唐时期的版图和领土范围;2.讲解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介绍盛唐时期的繁荣和壮美;3.讲解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如潭州之变、唐肃宗和班于赤、安禄山之乱等。
3.解读盛唐时期的气候和环境状况1.引导学生分析盛唐时期的气候和环境状况,了解它们对盛唐时期的影响;2.对比现代的气候和环境状况,了解它们与盛唐时期的不同之处;3.让学生用笔和纸画出盛唐时期的气候环境图。
4.历史影响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盛唐时期的历史影响,并与现代的社会状况做比较;2.让学生让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并和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历史知识、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是否提高;2.学生对盛唐时期和气候环境的理解是否符合课程目标;3.学生的写作和口试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六、课后作业1.回顾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写一篇学习笔记;2.调查本地的气候环境状况,并撰写一篇调研报告;3.背诵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最好用朗朗上口的方式。
七、教学素材1.盛唐时期的地图;2.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3.盛唐时期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状况。
八、教学参考1.《盛唐气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古代中国气候研究。
九、教学实录第3课盛唐气象-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课《盛唐气象》。
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状况;2.探究唐朝的开放态度和多元文化积淀;3.掌握盛唐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状况;探究唐朝的开放态度和多元文化积淀。
2.教学难点:掌握盛唐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三、教学内容1.唐朝政治的状况(1)唐朝政治机构(2)唐朝政治中的宰相(3)唐朝科举制度2.唐朝经济的状况(1)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商业(2)唐朝的交通运输(3)唐朝的货币制度3.唐朝文化的状况(1)唐朝教育(2)盛唐文化的特点(3)唐朝的佛教文化4.唐朝社会生活的状况(1)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婚姻(2)唐朝节庆和风俗(3)唐朝的生活物质和生活方式五、教学设计1.热身:由教师布置背诵唐朝的基本资料,如: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多姿多彩的一个大朝代;唐朝人民勤劳好学,以文明著称;唐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2.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的文化成就并启发学生,由学生分组自由发挥,制作唐朝专题海报,从不同角度展现唐朝文化的成就。
3.讲授:教师讲解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这是整个课堂的重点环节。
在讲解的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其了解唐朝的开放和多元文化的特点,并将这些与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进行对比。
4.梳理:引导学生对讲解内容进行梳理,分组讨论,检验学生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是否掌握、理解和掌握。
5.应用:从唐朝的诗歌、书画、音乐等艺术方面,切入唐朝文化应用环节,编排小组作品,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展现和传承盛唐的文化精髓。
6.评估: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包括:作业答案的正确、完整性和质量,唐朝文化成就展现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包括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
此外,教材还涉及到唐朝的对外交往、民族关系、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关隋唐时期的一些基础知识,如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但学生对于唐朝的繁荣景象及其原因和影响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掌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景象。
2.难点: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知识。
2.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典型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
4.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等,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分析唐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盛唐气象》教案设计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广宗镇中学张书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简要叙述唐朝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及后期的“安史之乱”的大致历史走向。
(2)学生通过对曲辕犁和筒车的学习,能理解科技推动人类进步的道理。
(3)在了解盛唐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交流、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表现的前提下,学生能够各举出具体的一到两个例子。
2.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为什么说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你认为出现盛唐气象的原因有哪些?”等问题,初步学会运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分析人物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唐朝经济居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
从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4、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造:曲辕犁和筒车的创制;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达;长安商业的繁荣;社会生活的多姿多采。
教学难点:分析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部分布置学生查找资源。
了解曲辕犁的构造;收集唐朝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及多姿的社会生活的图片。
探究:为什么在唐玄宗时期会出现唐朝会出现盛世景象?探究方向:农业生产情况,手工业状况,商业繁荣状况。
(二)新课导入部分通过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的学习和理解导入本课。
诗中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不正是唐朝盛世的一个缩影吗?设问:杜甫此诗中所描写的是历史上哪个时期情况?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由诗中所描写的内容,请你推断当时社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诗中描写的是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开元盛世不仅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还是中国古代社会鼎盛的时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盛唐气象》。
(三)师生互动部分1.唐朝出现盛世气象的原因(1)通过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导入新课后,老师出示三幅图片,他们分别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继续设问:当时是哪个皇帝在位?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唐朝进入盛世景象?是唐玄宗一个人的功劳吗?(2)探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设问:除了唐太宗、武则天的积累,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设问:出现《忆昔》诗中所描写“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景象出现与什么有关?2.唐朝出现盛世气象的原因(1)曲辕犁与筒车设问:筒车是干什么用的?它有什么好处?老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曲辕犁实物,让学生回忆以前的农业生产工具,说说曲辕犁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盛唐气象一、【课标与教材】1、新课标要求(1)通过经济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艺,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2)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2、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时代的重要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唐朝前期,经过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代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出现了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盛世景象。
本课展现的正是唐朝前期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风气开放、文学艺术辉煌的景象,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在学习中,学生从多角度体会唐朝的鼎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依据课标,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重点:1、理解盛唐经济的繁荣体现在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了解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难点:1、民族交往与交融,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2、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二、【学情分析】1、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出现了盛世局面。
2、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无法做到对历史学科的深入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加强。
学生对盛唐气象的认识缺乏整体构建,对于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理解上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补充相关视频、图片、史料等加以归纳引导。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盛唐经济的繁荣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用历史思维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了解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理解文成公主进藏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3、了解多彩的文学艺术和开放的社会风气,感受盛唐气象。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史料袋中的史料体会盛唐经济繁荣的情况,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用历史思维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表演历史剧文成公主入藏,学生了解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3、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诗词接龙,书法绘画作品的鉴赏等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领略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体会一代代先人们用行动铸就了中华民族开拓进取、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过程中,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四、【教学过程活动设计】课堂导入:播放《中国诗词大会》,重温武艺姝夺冠时的精彩瞬间:最近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炒红了00后才女武艺姝,也掀起了一股全民读诗的热潮,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诗词盘点刷爆了朋友圈。
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唐朝,唐朝是唐诗的国度;盛唐,是唐诗的摇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梦回大唐,重温唐诗,共同学习第3课盛唐气象。
(出示课题)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回顾唐朝出现过哪些盛世,理解盛唐气象首先体现在唐朝政治的清明。
(板书:政治清明)政治的稳定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学生齐读唐朝杜甫的诗《忆昔》,体会盛唐经济的富足局面。
(板书:经济繁荣)时至开元,大唐王朝如日中天,经济繁荣,生活富足。
雄视四邻八方来朝的盛唐,演绎了一幕磅礴大气的盛世长歌。
(出示标题一)一、盛世经济农工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读史料,并结合学生在周末自己制作的筒车和曲辕犁模型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分析感悟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突破本课重点。
学生合作探究前,老师强调活动要求:1.分析史料——小组合作,解读资料袋中史料的内容。
2.运用史料——请选择恰当的资料,合作解决探究问题,并完成探究学案。
3.小组展示——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4.时间: 3分钟。
合作探究一:农业1、你发现新农具曲辕犁有哪些方面的进步?2、筒车的先进性体现在什么方面?它是怎样利用水力的?3、这些创新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解读资料,运用史料,培养在史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形成合理的历史想象;学生在上台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
教师点拨提升:《雨中耕作图》描绘了时雨普降,一农夫正挥鞭策牛雨中耕作,另一农夫肩挑庄稼往回走等景象。
由此可见,任何社会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开拓创新和辛勤劳动。
合作探究二:手工业之丝织业你认为唐代丝织品的技艺高巧在哪?(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花鸟纹锦》再现了唐代蜀锦的高超技艺。
丝织业的发展,让中国的丝绸之路越拓越宽。
合作探究三:手工业之唐三彩1、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其中闻名中外的是。
2、你能说说它有哪些方面的超越与创新吗?教师点拨:这是著名的“载乐骆驼俑”:歌女正在放声歌唱,身旁七个男乐师身着胡服,弹琴吹箫,连骆驼也陶醉其中。
绚丽多姿的三彩器代表着唐代的美学理想、丰满和金壁辉煌。
合作探究四:商业1、解读史料你发现唐朝长安城有哪些特点?2、从这些特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总结提升:一代代先人们用行动铸就了中华民族开拓进取,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盛唐时代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也带动了社会宽容。
富庶的大唐,吸引了众多兄弟民族的目光,他们纷纷与唐朝修好,在“天下一家”的氛围中促成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融。
学习第二目:二、唐蕃和亲美名扬(板书民族关系:开明)老师分析唐代苏颋的诗句“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诗中的“偃兵革”是指化干戈,该诗歌咏了皇帝和亲政策的英明,寄托了诗人对唐蕃之间和睦相处的向往。
公元641年,春意盎然的长安城迎来了汉藏两族友好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1、学生表演历史剧《文成公主入藏》,其他同学观看历史剧,并思考问题,突破本课重难点:(1)在民族关系上,唐太宗与以往的中原帝王有何不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说的哪句话是这一政策的最好体现?(2)唐蕃和亲对大唐和吐蕃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学生阅读课文,列举唐蕃之间的友好交往的其它史实。
(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等)教师点拨提升:出示图片唐蕃古道:时光荏苒,昔日的土路已经被柏油路所替代。
当我们今天踏上这条串联了东土大唐与吐蕃王朝的文化旅程,还可以看见文成公主留下的印记。
唐蕃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成为了汉藏友好关系的象征。
3、显示《唐朝疆域地图》,学生了解除了和亲、会盟,唐朝还通过设立行政机构,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等方式,加强唐朝边疆的管辖。
4、呈现《唐朝对外关系图》,指出唐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来自世界的各国都渴望与大唐交往,而大唐则以宽广的胸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大唐的繁盛,提升了影响力。
告诉学生这一部分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对外关系:开放)对少数民族政策的开明与宽容伴随着思想开放,思想开放催生的是盛唐文化的繁荣。
我们一起学习第三部分:三、文学艺术齐辉煌(板书文学艺术:多彩)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
今天,就让我们以诗会友,共同走进稼轩诗词大会。
1、稼轩诗词大会(1)由学生读比赛规则: 1、一组说出李白、杜甫或白居易诗的上句,由另一组接下句。
2、两组互换角色,每接对一句得1分。
3、由记分员现场记录比分,接出下句多的小组获胜。
指定记分员上黑板计分。
(2)老师宣布诗词大会结果并用诗句小结:“才高八斗胜子键,学富五车如东坡”,愿我们师生共勉之。
(3)学生根据课本和已有认知,解读诗人,知道“诗仙”,“诗圣”和“诗魔”分别是谁。
并根据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三人的诗句体会他们所作诗歌的风格,并指出他们的诗风也是他们生活在唐代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教师补充:白居易被称“诗魔”是由于他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师魔发,日后悲吟到日西。
”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名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各民族的文化资源经过吸收、改造、融汇和创新,为唐代文化增添了极为绚烂的色彩。
这一时期的唐代书画,也是名家辈出。
2、唐代书画,名家辈出学生阅读课文,给书画家及其作品连线,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书画作品,进行点拨提升。
大唐以开阔的胸怀,细致的审美,歌咏着田园的静谧与山水的优美,从侧面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的安定和乐观开朗的时代精神。
唐朝元稹的《法曲》中提到了胡妆、胡乐、胡骑,“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称呼。
可见各民族、各宗教都在大唐和谐相处,有了这一分安宁祥和,盛唐气象更是锦上添花,丰富而多彩。
我们一起学习第四部分:四、兼容开放永传唱(板书:社会风气开放)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唐朝元稹的《法曲》中提到的“胡妆、胡乐、胡骑”,体现出各民族、各宗教都在大唐和谐相处。
正是这一分安宁祥和,盛唐气象更是锦上添花,丰富而多彩2、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你想用哪些词语描述唐朝的社会风气?这是一个踌躇满志,昂扬向上的时代,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
本课小结:用自己设计的四个标题连成一首诗,请学生齐读并加上题目《盛唐气象》盛世经济农工商,唐蕃和亲美名扬。
文学艺术齐辉煌,兼容并蓄永传唱。
教师结语: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
所以,在今天……唐装重进我们的衣柜,中国结重系我们的群衫,“唐人”成为中国人世界的称呼!让中国人沉淀着历史的底蕴,走在世界前沿。
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用一个最浪漫的理由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唐诗中有盛世气象的中国。
我喜爱唐诗,我心向唐朝,我更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