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琥珀》公开课优秀教案及说课稿
5《琥珀》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5《琥珀》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琥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琥珀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事物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琥珀的描绘。
难点: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三、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琥珀实物或高清图片、学生事先准备的关于琥珀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实录(一)复习导入(展示琥珀图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琥珀》这篇课文,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作者对琥珀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
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琥珀有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分享新的认识)(二)深入品读,感受语言美聚焦描写,品味语言教师:课文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请大家找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1:我找到“它可以清晰地显现出好几百万年前的昆虫世界的参差形态,而且可以证明地质时代的变迁"这句话,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说明了琥珀的科学价值。
教师:很好,这句话确实简洁明了地说明了琥珀的科学价值。
请大家继续分享。
(学生继续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谈谈感受)朗读指导,体会情感教师:作者对琥珀的描绘如此生动,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朗读来表现出这种美呢?请大家听录音,注意录音中的语速、语调和停顿。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模仿录音进行朗读练习)教师:请大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表现出你对琥珀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积累语言,提升表达教师: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词汇和句式,请大家把它们摘抄下来,并尝试用这些词汇和句式造句或写一段话。
(学生摘抄词汇和句式,并尝试运用)学生2:我摘抄了“晶莹剔透”这个词语,并造了一个句子:“这块琥珀晶莹剔透,像一颗小小的宝石。
”(三)拓展延伸,激发创造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琥珀,你会如何描绘它呢?请大家发挥想象,写一段关于你心中琥珀的描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教学设计一、教材背景分析《5、琥珀》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琥珀的故事,通过琥珀的特点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用途以及珍贵价值,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科学常识和人文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掌握琥珀的用途和珍贵价值。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珍贵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2.琥珀的用途和珍贵价值。
教学难点1.琥珀的形成过程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2.学生理解琥珀的珍贵价值需要引导和启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对琥珀进行简单介绍,引入话题。
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活动1.小组讨论琥珀的用途,并展示成果。
第二课时复习1.复习琥珀的形成过程。
学习1.学生听教师介绍琥珀的特点和珍贵价值。
活动1.学生分组表演琥珀故事,展示珍贵价值。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学生对琥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3.学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3.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琥珀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这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科学常识和人文情感。
以上是《5、琥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的文章,主要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代自然环境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科学性,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普知识有较强的兴趣,但对于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其科学价值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为主要目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代自然环境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代自然环境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其科学价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好奇心。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植物对研究古代自然环境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互相交流心得。
4.启发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制作琥珀模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理解课文《琥珀》的内容,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的用意;•能识字认词,理解诗词的意义;•能自主畅想,表达想象;•能用简单的语言朗读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心情。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琥珀的独特魅力的感受;•培养学生用心体验美感的能力,形成审美情感,增强情感的升华和内化;•营造和谐、自信、乐观的学习氛围,共同体验并分享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内容;•解读文章中的美感情感,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感知琥珀的特性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环节1.沟通交流,唤起学生对“琥珀”的印象和感触;2.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琥珀的特点;3.呈现琥珀的图片,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第二课时: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琥珀》,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琥珀的神奇魅力;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构成和用法。
第三课时:情感体验1.让学生围绕琥珀展开自由想象和表达;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琥珀体验和感悟;3.引导学生用简洁语言表达对琥珀的独特见解。
第四课时:诗词赏析1.分享古人对琥珀的赞美之词;2.教学相关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对琥珀的热情与赞美;3.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评价•学生参与互动情况;•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开拓和情感升华;五、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能否贴近学生生活和情感需求;•教学方法是否多样灵活,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通过本次针对《琥珀》的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引领学生感受琥珀带来的美好与畅想,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更多文学感悟和情感熏陶。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描述古代松树树脂如何形成琥珀,并揭示琥珀中昆虫古老关系的科普文章。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的《琥珀》一课,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将自然科学的知识融入其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等知识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琥珀中昆虫的古老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中昆虫的古老关系。
2.难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和描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琥珀形成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习材料:学生分组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琥珀有什么了解?琥珀是如何形成的?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琥珀的哪些知识?琥珀是如何形成的?琥珀中的昆虫有什么特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总结琥珀的形成过程,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描述,进行展示和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琥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珠宝、工艺品等,并进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琥珀中昆虫的特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是一篇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琥珀的故事。
通过讲述琥珀中的两只小虫子和一个蜘蛛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远古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本文语言生动,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科幻小说有较高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认识琥珀中的远古生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增强对自然历史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中的远古生物;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琥珀的形成过程、远古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琥珀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琥珀是什么形成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画出课文中描述琥珀形成过程的句子。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琥珀的形成过程、远古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讲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展示相关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情景模拟教师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琥珀形成的过程。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科学知识,如琥珀的形成过程、远古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7.课后作业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物品,如石头、矿物等,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琥珀》的主要内容,领会故事情节。
2.能够懂得琥珀的由来及其特点。
3.能够感悟琥珀的奇妙之处,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领会文章的主旨。
2.教学难点:把握故事中的细节,理解琥珀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内容:《琥珀》课文、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PPT。
3.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琥珀》。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琥珀的各种形态,引导学生猜测琥珀的特点,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第二步:讲授1.课文朗读:教师朗读课文《琥珀》,让学生在听中感受故事情节。
2.故事情节分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琥珀的由来及其故事中的重点。
第三步: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琥珀的认识和看法,引导学生理解琥珀的特殊之处。
第四步:展示以PPT展示关于琥珀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琥珀。
第五步: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琥珀的寓意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六步: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琥珀的独特魅力和故事中的道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领悟琥珀背后的文化内涵。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琥珀的小短文,表达对琥珀的理解和感悟。
七、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为本节课《琥珀》的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感情和态度;–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琥珀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品质;–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奇妙事物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难点1.通过琥珀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琥珀”是如何形成的;2.培养学生对琥珀这一自然物质的独特感受,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5琥珀》的教材和课后习题;2.索引卡、彩色笔、教师准备的相关图片或实物;3.粘贴板、课堂展示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琥珀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2.让学生自由发挥,谈谈对琥珀的了解和想法。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5琥珀》,让学生跟读;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并展开讨论。
3. 激发思维1.提问:你们为什么觉得琥珀会成为一种宝石?请谈谈你们的想法;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一段关于琥珀的小段落。
4. 巩固与拓展1.完成课后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结合生活中的经历或观察,写一篇关于“宝石”的文章。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琥珀这一独特的自然物质,引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2.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思维开阔,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3.下一步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宝石的成因和特点,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造力。
这是关于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的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5《琥珀》优质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琥珀》是一篇科普知识性文章,讲述了两千多年前松脂包住苍蝇和蜘蛛,形成了琥珀的过程。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事例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科普知识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如“松脂”、“琥珀”等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如“松脂”、“琥珀”等,以及如何通过课文内容想象出琥珀的形状和样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讨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观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讲解课文: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如“松脂”、“琥珀”等词语,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5.想象与表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出琥珀的形状和样子,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琥珀的形成过程和课文中的专业术语。
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琥珀的资料,加深对琥珀的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教案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主题。
2.能够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的善良与勇敢。
3.能够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及主题。
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
3.朗读训练,提高语音语调。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2.理解课文难词及生词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课(30分钟)1.听课文录音,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变化。
2.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学生跟读。
3.分组讨论,梳理故事主题及人物形象。
3. 拓展(15分钟)1.配合图片讨论宝玉的形象特点。
2.学生表演课文片段,体会人物情感。
3.听取学生对琥珀的理解并进行引导讨论。
4. 练习(20分钟)1.完成课堂练习册相关练习。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升表达能力。
3.小组合作,创作关于琥珀的小故事。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故事主题和人物情感。
五、作业布置1.要求写一篇关于自己宠物或朋友的小故事。
2.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3.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故事主题•人物形象•重点词语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理解更加深入,朗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继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文本中找到思想和启示。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其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琥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谜”,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课文《琥珀》讲述了一个关于琥珀的传说,通过讲述一个被琥珀包裹的小虫和植物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琥珀的价值。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充满了神秘色彩,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自然界的奥秘充满好奇心。
但是,他们对琥珀的形成过程和价值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价值,并能够理解和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价值。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能够分析和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自然界的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价值。
2.难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能够分析和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情景教学法。
首先,我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然后,我会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深入理解和体验课文中的情境。
此外,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文主题。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提出的问题。
3.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深入理解和体验课文情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讲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花粉对研究地质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文主要通过讲述一个琥珀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琥珀的来历和科学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但学生对琥珀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此外,学生可能对科普说明文的阅读和理解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琥珀中的昆虫和花粉对研究地质和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观察琥珀图片,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
2.教学难点:学生对科普说明文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琥珀标本或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琥珀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内容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琥珀标本或图片,进行想象力和观察力的训练,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琥珀的科学价值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义。
统编版四下5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优质教案含反思
统编版四下5 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优质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内容中深入探索。
该课主要讲述琥珀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保存古老生物和植物样子。
我们将详细学习教材中第二章“古老宝物”,第三节“琥珀形成与特征”,包括琥珀成分、形成过程以及它对科学研究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琥珀基本知识,解其形成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琥珀想象古生物生活环境。
3. 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对自然科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琥珀形成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琥珀中生物来推测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琥珀特征及其在科学研究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琥珀标本、显微镜、投影仪、教学PPT。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琥珀图片、彩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琥珀标本和PPT展示琥珀实物和图片,提问:“你们听说过琥珀?它是什样东西?”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琥珀成分、形成过程及其在科学研究中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琥珀中昆虫,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是如何被保存下来。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琥珀标本,记录所看到生物和植物特征。
5. 分享与讨论(15分钟)各组汇报观察结果,讨论琥珀中生物和植物给我们带来信息。
六、板书设计1. 琥珀形成过程2. 琥珀特征3. 琥珀在科学研究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琥珀知识,描述琥珀中保存一种生物或植物,并推测其生活习性。
2. 答案示例:琥珀中保存一片古老树叶。
根据树叶形状和脉络,我推测这种树叶可能生长在湿润环境中,喜欢阳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琥珀基本知识。
在课后,我将反思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解其他古生物化石,对比琥珀与化石形成过程和保存状态,深入探索古生态环境。
2024年5《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琥珀》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培养观察、思考、探究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升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琥珀》2.琥珀图片3.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琥珀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琥珀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琥珀的了解。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科学的热爱?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观察与思考1.教师展示琥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琥珀的特点。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琥珀的形成过程。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对琥珀的了解。
二、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朗读、表达等方式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三、创新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琥珀模拟实验,观察琥珀的形成过程。
2.各组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四、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眼中的琥珀”。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对琥珀的了解。
二、朗读与表达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生通过表达、表演等方式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创新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琥珀制作活动,体验琥珀的形成过程。
5《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3
5《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琥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琥珀》一课,是一篇有关人生哲理的散文。
文章从一块具体的,可以看得见的琥珀入手,追忆想象一万年前松脂球形成的详细情形,推测它的形成过程,引发人生短暂与时光匆匆的感慨,赞颂生命力的顽强和美好。
全文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想象的翅膀纵横驰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理解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懂得作者想象的依据,初步培养想象能力。
3. 体会琥珀的科学价值及作者对它的赞美,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4. 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培养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及科学价值是教学重点。
难点:体会作者想象的依据及合理性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真正的琥珀吗?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是非常珍贵的科学标本。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德国作家柏吉尔所写的《琥珀》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这篇课文所描绘的琥珀不仅惟妙惟肖,而且极富艺术价值。
它不只是可以供人们欣赏的珍品,更重要的是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有意义的启示。
那么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本文。
(二)学生自学1. 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
2. 读懂课文的内容,特别是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
3. 勾划出不懂的地方。
4. 边读边思考课后第1、2题。
5. 独立完成自学练习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1. 指名读课文,正音正字。
2. (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根据自学练习题中的提示自由提问。
3.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和自学收获。
对有困难的问题提出讨论或教师巡视时当众点拨。
4. 由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学收获及提出疑难问题。
(由学生自由发言,其他学生补充、纠正、整理。
)同时老师完成板书中的内容。
5.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不同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的形式(跳读、精读、速读、浏览等)以读懂为标准。
5《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优质教案
5《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五章《宝石与矿石》中的《琥珀》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琥珀的形成过程、分类与特点、琥珀中昆虫的保存与科研价值、琥珀的鉴别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分类与特点,认识到琥珀中昆虫的科学价值。
2. 学会鉴别琥珀真伪,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琥珀的鉴别方法。
重点:琥珀的形成过程、分类与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琥珀标本、放大镜、PPT、实验器材。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白纸、放大镜、小刀、酒精、火柴、实验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琥珀标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琥珀的形成过程(10分钟)通过PPT讲解琥珀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琥珀的由来。
引导学生思考琥珀中昆虫的保存与科研价值。
3. 琥珀的分类与特点(10分钟)介绍琥珀的分类,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琥珀。
4. 琥珀鉴别方法(10分钟)讲解琥珀的鉴别方法,如观察、闻味、火烧、酒精浸泡等。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5.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琥珀鉴别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7.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琥珀》2. 内容:琥珀的形成过程琥珀的分类与特点琥珀鉴别方法七、作业设计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琥珀的形成、分类、特点及鉴别方法。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琥珀标本,深入了解琥珀的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5《琥珀》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琥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课文。
课文主要围绕一块琥珀展开,通过描述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琥珀中的昆虫和蜘蛛,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充满了科学精神和求知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自然科学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同时,他们对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科学价值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的科学原理,以及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多媒体教学等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琥珀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琥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琥珀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3.学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学习课文,解释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帮助学生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4.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琥珀的理解和看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5《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5《琥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琥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有关人生哲理的散文。
文章从一块样子奇特的琥珀入手,通过作者的合理推测,揭示了一个奇特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4. 体会作者合理的推测和生动形象的描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合理的推测和生动形象的描写。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展示琥珀图片,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自由畅说。
2. 大家知道吗?推测这枚琥珀的形成时间,凝聚了科学家无数的心血与智慧,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块奇异的琥珀,去探寻其中的奥妙吧。
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用横线勾画重要信息)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交流琥珀的样子,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琥珀实物。
让学生仔细观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琥珀的样子。
在讨论中明白琥珀的珍贵及价值。
并相机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练习。
3. 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多,一是抓住重点句来概括;二是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
教学时,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这里,可引导学生先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再借助课后第2题的填空练习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 本文是科学小品文,但作者并没有用大量篇幅去介绍琥珀的科学知识,而是用文学的笔调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作者对这块琥珀的形状及其中两个小生命的姿态、神情作了合理的想象和艺术的描写,真实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推测。
教学时注意体会作者合理推测的思维方法和生动传神的描写技巧。
要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悟作者表达方法),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实践中来,学以致用。
可要求学生仿照作者对琥珀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件珍贵的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琥珀》公开课优秀教案及说课稿教学目标:1.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
理解“飒飒、松脂、柔嫩、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断绝、推测”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1. 使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形成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2. 并从这块琥珀推想出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你们见过琥珀吗?如果见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2.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
出示图片。
3.最后一幅图为书上的琥珀图片: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呢?谁想说一说?作者也向我们介绍了这块琥珀的样子。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描述的。
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三、合作学习,交流评析。
1. 小组交流朗读成果,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小组学习的力量解决。
2. 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朗读课文。
并说一说小组内解决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解决,全班讨论解决。
四、作业。
熟读这篇课文,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这篇文章,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理解课文。
1.假如你就是科学家,面对这样一块奇异的琥珀,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生答)2.作者是根据什么推想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的?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说的?默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
(出示问题)。
(l)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由一人执笔把小组意思记录下来,以便全班交流。
)(2)集体交流。
(指导朗读课文,深层次理解课文。
)(3)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
(第一,要有松树、柏树。
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
第二,炎热的夏天正晌午。
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
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3.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要想进行合理的想象,必须根据事物的特点创设情境。
)4.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组讨论后回答。
三、扩展延伸。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四、布置作业。
把你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想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第二单元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尝试自己解决。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
4.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课文中一些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课件出示琥珀图片)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透明或半透明,常常包裹有植物碎屑和各种小动物。
在蜜汁般的色泽内,常常能发现一只苍蝇,或者一个小小的甲虫,一丝一缕,清晰可见。
琥珀,以其浑然天成的古朴庄重之美,温润中透出的典雅之气,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蕴藏古史之宝”。
琥珀可用来做装饰品,如首饰,还可入药。
)3.(出示琥珀图片)大家来看这块琥珀,谁能说说它的样子?(透明,里面有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在它们的腿周围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那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琥珀》这篇课文来了解一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柏吉尔: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
而著名的《琥珀》一文,则是根据德国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本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2.认读生字词语。
着重指导读音:热辣(là)辣晌(shǎng)午3.理解词语意思。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拭、餐、晌、辣”,在田字格中示范。
(“拭”字不要多撇。
“餐”是上下结构,左上方是五笔写成。
)5.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预设:(1)那只苍蝇和蜘蛛当时在干什么?(2)它们是怎样被包在琥珀里的?(3)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写的是作者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被发现的,同时讲述了这块琥珀的价值。
)2.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12):写这块奇异琥珀形成的过程。
第二部分(13~17):写这块琥珀被发现。
第三部分(18):写这块琥珀的形态和价值。
四、布置作业。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2.搜集关于琥珀的资料。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同桌互相交流琥珀形成的过程。
3.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形成松脂球、变成化石)二、学习课文,体会文中推测的合理性。
1.这块琥珀的形成始于几千万年前,作者是怎样知道琥珀的形成过程的?(推测)出示句子: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推测,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作者根据这块琥珀作了哪些推测呢?你觉得这些推测科学合理吗?说出自己的理由。
(1)天热,松树才会滴下松脂。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太阳的句子。
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你体会出了什么?(天气非常炎热,气温越来越高。
)请你读出气温的不同。
作者为什么推测天气很热?(因为只有天热,松树才会渗出大滴的松脂并不断滴下。
)(2)松脂恰巧滴在苍蝇和蜘蛛上。
请大家朗读第3~8自然段的内容,推测作者描写的小苍蝇和蜘蛛是什么样子的。
①小苍蝇很快乐。
(从“飞舞”“穿过”“飞进”这几个词,可以想象到小苍蝇很快乐。
)出示句子: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读出小苍蝇的快乐。
②小苍蝇停在松树上很放松。
(从“伸”“掸”“拂拭”这几个词,可以体会到小苍蝇很放松。
) 出示句子: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
读出小苍蝇的放松。
③蜘蛛小心翼翼,很谨慎。
(“小心”一词,写出蜘蛛偷偷摸摸的样子。
)出示句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读出蜘蛛的偷偷摸摸和小苍蝇面临的危险。
小苍蝇想好好地歇歇,蜘蛛想饱餐一顿,哪能想到大祸就要临头!这个大祸就是——落下的一大滴松脂!它“刚好”落在树干上,把小苍蝇和蜘蛛包在里头,这说明事情发生得太巧了。
(3)松脂继续滴下来。
一大滴松脂能形成松脂球吗?(如果就那么一滴,俩小家伙拼命挣扎,说不定还能挣扎出来。
如果不重重包裹也许无法形成球;即使形成球,如果球太小了,也许经不起几千万年时间的腐化、风化。
)(4)时间漫长,地壳变化。
出示句子: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说明时间长)出示句子: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
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刷着树干,甚至把树连根拔起。
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说明时间漫长,沧海桑田,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下面。
)三、拓展延伸。
1.思考:作者是怎样做到科学合理地推测的?(观察仔细,推测有据。
)2.请你用“因为……所以……”来说说作者推测的依据。
(因为这块琥珀是在海滩上发现的,而松脂只能在树林里产生,所以这里经历过剧烈的地壳运动。
因为要形成琥珀必须要有松树或柏树,所以在作者想象中,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松树林里。
因为琥珀要有松树渗出的松脂,所以作者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
因为琥珀里有苍蝇和蜘蛛,所以证明远古时候就有苍蝇和蜘蛛了。
)3.如果让你来推测,你会怎样描写小苍蝇和蜘蛛被松脂包裹住的过程?(在一片长满了松树的森林里,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风吹来,蜘蛛被风吹了下来,被树枝上的松脂粘住了脚。
松脂特有的香味引来了一只苍蝇,它好奇地飞到松脂旁,想尝尝松脂的味道。
一大滴松脂突然掉了下来,正好把蜘蛛和苍蝇包在一起,形成一个松脂球。
经过地质变化,几千万年以后,松脂球变成了化石,就形成了琥珀。
)琥珀形成松脂球:阳光、松脂、苍蝇、蜘蛛变为化石:时间漫长、地壳变化1.抓住重点。
本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通过梳理琥珀形成的两个阶段以及分析作者推测的依据,可以很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
2.注重培养想象力。
在理解了作者科学合理的推测之后,再来自己推测小苍蝇和蜘蛛被包住的过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测能力。
3.注重语言训练。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品读,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通过练习说话来积累语言,培养表达能力。
无论是读还是说,都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5 琥珀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
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
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作者介绍】柏吉尔 ( 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
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琥珀: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科、云实科、南洋杉科等植物的树脂化石。
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
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常见琥珀种类:金珀,金蓝珀,绿茶珀,红茶珀,血珀,翳珀、花珀、棕红珀,蓝珀,绿珀,虫珀,蜜蜡,珀根,缅甸根珀等。
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9900万年左右。
松脂是松树树木分泌出来的树脂,刚从树干流出时,无色透明,松节油含量可达30%以上,与空气接触后,松节油逐渐挥发,加上外界水分的侵入,因而使其中的部分树脂酸呈结晶状态析出,松脂逐渐变成蜂蜜状的半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