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第三版)-胥少汀
骨科手术的并发症与处理
骨科手术的并发症与处理骨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在治疗骨折、关节置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骨科手术。
本文将探讨骨科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感染感染是骨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切口感染、深部组织感染等情况。
处理感染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
患者应定期进行手术切口的清洁和更换敷料,避免污染。
如果感染已经发生,抗生素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切口引流或手术切除感染灶。
二、血管损伤在骨科手术中,血管损伤也是一种可能的并发症。
术者在操作过程中应特别小心,避免损伤周围血管。
如果发生血管损伤,应立即停止手术,止血并修复血管。
术后,患者需密切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以及相关症状如肢体无力、肿胀等,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三、神经损伤神经损伤是骨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周围神经结构。
一旦发生神经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异常、肌力减退等症状。
治疗方面,对于轻度神经损伤,通常采用观察和保守治疗,但对于严重神经损伤,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四、血栓形成骨科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导致血液淤积,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是积极预防。
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早进行抗凝治疗,远离诱发因素。
在手术后,患者应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并配戴弹力袜等辅助器具,以促进血液循环。
五、假体松动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假体松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术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确保假体与骨骼良好结合。
发生假体松动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治疗方面,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修复手术或更换假体。
六、伤口不合并伤口不合并是骨科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可能由于手术方式、外在因素等原因导致。
预防伤口不合并需要术者精细操作,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伤口清洁和换药,并注意避免感染和局部压力。
总结:骨科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但也伴随一定的风险。
对锁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参考 文献
【】 胡国锋, 1 许杏清, 陆忠辉. 锁骨骨折克 氏针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预 防【] 代 实用 医学 ,00 I(0:4 J. 现 2 1 ,41)55
行支撑固定; 还要注意使用克氏针时最好穿刺至骨皮质, 且穿入对侧的长 度不 能短于 3m。 c ③手术过程中要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 骨膜剥离要适当, 要谨记使用 无创技术 , 使用钢丝固定时要注意捆扎的位置和力度的正确把握, 钢板弯 曲与锁骨弧度要一致, 克氏针或螺钉孔不要来回钻孔。 ④患者在手术之后的6 周内部要进行三角巾固定, 同时护理人员要注 意固定的位置和松紧程度的把握。 其后要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复建, 并定期 随访、【 )光检查等等,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钢板弧 度与 锁骨弧度 不一 致 , 产生剪 力 又或 是操作 手法不 到位 , 导致 骨膜 剥离过 多从 而影 响 了血液 循环 , 致骨 折愈 合 不 良 导 ⑤术后 忽视肩 关节 功能 锻炼或 三角 巾固 定不 当, 使骨折 处剪 力过大 , 产生异常活动导致内固定物松动、 滑脱 、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
管并发症 的发生; 结论 : 加强对 自血病患者P C ] 并发症的预 见性及防范措施, IC  ̄ 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 避免中途拔 出导管。
【 关键词 】 P C I 置管; C 并发症 ; 防 预 【 中图分类号 】 7 3 R 3. 7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6 2 2 2 ( 0 1 1- 2 0 0 17 — 5 3 2 1 ) O 0 9 — 2
不稳定骨折 . 创伤外科杂志 2 0年2 09 月第1卷 1 期. 1 【 徐显春, 8 】 杨天府, ,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告跃 等. 的疗效分析 【J J .华西医学,072 ()50 9 . i 20 ,2 3 :9 5 i【J
实用骨科学(可编辑)
实用骨科学(可编辑)实用骨科学第3版【胥少汀葛宝丰许印坎主编本书由骨科学权威专家集体编著,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5篇59章。
第一篇骨科基础,包括骨的发生和正常结构、骨的生物学、骨科各种检查和常用治疗技术等;第二篇创伤骨科,包括创伤后全身反应与并发症、综合征,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各种固定技术与器械,上肢、颈椎、胸腰椎、脊髓、骨盆、下肢、周围神经、四肢血管、骨骺、关节等损伤的处理,以及火器伤、骨不连、畸形愈合、断肢、断掌和断指再植等;第三篇骨病,包括先天性、代谢性骨病,骨与关节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大脑性瘫痪后遗症,骨肿瘤与肿瘤样疾患等;第四篇部位骨科,包括肩、肘、手、脊柱、髋、膝、足部疾病;第五篇修复与康复,包括骨移植、骨科肌瓣与肌皮瓣的应用、显微外科、人工关节、截肢、假肢与支具、脊髓损伤的康复与重建等。
作者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主,同时吸收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较全面地反映了骨科学的发展水平。
本书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内容丰富实用,是骨科医师权威、重要的工具书,对骨科教学和科研人员亦有较高参考价值。
在木之水的会员中,该书与邱贵兴的效率手册和荣国威的骨折为初入骨科行列的必备书。
胥少汀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家组成员,我国有突出贡献的著名骨科专家。
中国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脊髓损伤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中心主任,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截瘫医学会资深成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审,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副主编。
从事骨科专业4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脊柱、脊髓损伤、脊柱外科、骨与关节损伤、髋关节外科、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自70年代以来,对脊髓损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阐明了脊髓损伤的病理,进行了脊髓修复的研究,提出了5项治疗原则,改进了脊髓手术方法,找出了估价脊髓损伤的依据。
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极易发生骨折,由于创伤后的应激反应、营养低下、长期卧床等因素的存在,可导致全身情况进一步恶化,有时还会引起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老年多脏器衰竭、褥疮感染、泌尿系感染、肠麻痹、深静脉血栓、肺栓死、伤口感染及老年性骨折病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取积极的护理政策,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健康教育是关键教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笔者给予及时准确的治疗与护理,正确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就会很快恢复。
2 充分的术前准备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如正确指导患者家属备齐床上护理得生活用物,如爽身粉及海绵垫等。
如何按摩受压部位,床上擦浴,指导患者床上深呼吸,有效咳嗽,床上排便,同时对一些有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的患者进行术前各项检查及时调整,使其生命指标达到最佳状态标准。
3 术后护理准确及时有效的护理,不仅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更是患者顺利出院的根本保证。
3.1 术后48 h的动态心电监护,可及时有效准确的预防老年多脏器的衰竭。
大多数老年人在骨折前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骨折后原本低下的心肺功能可进一步恶化,很快引起储备能力减少,而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恶性循环而死亡。
因此要严格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及时准确的发现病情变化,防患于未然。
3.2 预防脑血管意外尽量不使用镇痛泵因使用镇痛泵,使患者处于镇静安眠状态,一般表现神志淡漠、酣睡,叫痛主诉减少,常可掩盖病情恶化的症状,导致病情迅速发展恶化,从而失去抢救时机。
3.3 预防褥疮术后6 h是压创易发的重要时期,由于手术采取卧位,术后要求护理人员特别重视,及时给予海绵垫,按摩受压部位,用爽身粉放于守信,对准受压部的骨突出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6 h后按时翻身,每天床上擦浴后涂爽身粉,而对腰椎骨折术后的患者采取轴式翻身,身,可有效的预防褥疮的发生。
骨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及其处理
遵循手术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手 术或过度治疗。
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积极采 取替代治疗方案或进行必要的术
前准备。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根据骨科手术的特点和感染风 险,合理选用抗生素。
在手术前、手术过程中和手术 后正确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 感染。
定期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评估 和调整,确保抗生素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
物或强阿片类药物。
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按摩、针灸等非 药物治疗方法缓解疼痛,同时注
意患者的心理支持。
骨折不愈合的处理
骨折不愈合诊断
通过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不愈合 的类型和程度。
手术治疗
根据骨折不愈合的类型和程度选择适当的手术方 法,如植骨、钢板或髓内钉固定等。
康复治疗
在手术后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 功能恢复。
血栓形成
血栓预防
在围手术期进行适当的下肢活动,使用弹力袜或间歇性气压 治疗等机械预防措施。
血栓处理
一旦发现血栓形成,应及时进行抗凝治疗,严重时需进行手 术治疗。
疼痛
疼痛预防
在围手术期进行适当的镇痛治疗,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疼痛处理
对于术后疼痛,应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镇痛方案,如口服药物、注射药物 或神经阻滞等。
骨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 的预防及其处理
目录
Contents
• 骨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概述 • 骨科手术围术期常见并发症 • 骨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 骨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 骨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的展望
01 骨科手术围术期并发症概述
并发症的定义与分类
并发症定义
在骨科手术围术期中,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的与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或异常 情况。
骨科手术后的术后并发症处理与护理
发热
术后发热可能是感染或药物反 应所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功能障碍
术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可能与 神经损伤、关节僵硬等有关, 需进行专业评估并制定康复计
划。
实验室检查
1 2
血常规
通过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 可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
这两项指标可用于评估术后炎症反应程度,辅助 诊断感染。
感染的处理
局部清创、引流;全身应 用敏感抗生素;加强换药 和护理。
出血
出血的症状
局部肿胀、疼痛、淤血、 瘀斑等。
出血的原因
手术损伤血管;凝血功能 障碍;术后过早活动等。
出血的处理
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应用 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治 疗。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的症状
肢体肿胀、疼痛、皮温升高、浅静脉 怒张等。
血栓形成的处理
严格的无菌操作
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手术部位感 染的风险。
精细的手术操作
采用微创技术和精细的手术器械 ,减少组织损伤和出血。
密切的术中监测
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 部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术后早期干预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 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
者舒适度。
早期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部 位,制定个性化的早期 功能锻炼计划,促进关
记录伤口变化
详细记录伤口的大小、深度、颜色、渗出物等变化,以便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及时报告医生
如发现伤口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得到及时处 理。
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提供心理支持
术后患者往往存在焦虑 、恐惧等心理问题,医 护人员应给予关心和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
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一、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量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起综合征。
预防措施: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病人采取休克体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增加回心血量及早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血压保持气道通畅,早期给予吸氧注意保暖,但不能体表加热2、密切监测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的变化,病情危重时每15分钟记录一次,及时了解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
监测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观察出血现象,一旦皮肤黏膜有出血点或凝血异常(抽血过程中血液迅速凝集,要考虑DIC发生的可能)。
快速补液时注意有无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咳嗽,粉红色泡沫痰)3、进行扩容治疗:休克时至少要树立两条静脉通路,应挑选较粗的静脉,可以快速弥补血量。
可首选用心理盐水大概均衡盐液(均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用来治疗等渗性缺水比较理想,它的感化是坚持细胞渗透压均衡,保持pH稳定及提供简单的营养)进行扩容。
根据血压与中心静脉压值,合理补液,及时调整量和速度,并记实出液量。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从小剂量开始,随时注意血压的改变。
根据血压调节滴速。
(西地兰使用后段时间内不可使用钙剂,洋地黄类药物中毒)防止药液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注意保护血管,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
二、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
预防措施:1)饮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
2)避免吸烟,受凉,饮酒。
3)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出现高热,采取化学与物理措施降温。
5)做好基础护理,注意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6)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不良反应。
三、骨筋膜间区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间区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与神经变性,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或体征。
骨科专科护理操作并发症及处理流程
目录骨科专科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规范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坠床2、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3、管道脱落4、植骨块脱落5、椎体关节突骨折(二)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拨血技术操作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1、静脉危象2、动脉危象轴线翻身技术操作规范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一、操作规范目的: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增加舒适感。
评估:1、患者的病情、肢体活动能力、体重、年龄。
2、观察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和管路、骨折、牵引情况。
操作要点:1、核对、解释、取得配合2、移去患者枕头,松开被尾。
3、操作者站于患者同侧,将患者平移至操作者同侧床旁。
4、患者有颈椎损伤时,第一操作者固定患者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部、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第二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肩部、腰部,第三操作者将双手分别置于腰部、臀部,使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翻转至侧卧位。
患者无颈椎损伤时,可有两位操作者完成轴线翻身。
5、将一软枕放置背部支撑身体,另一软枕放于两膝之间,并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
6、操作中密切观察病情。
注意事项:1.翻转患者时,注意保持脊柱平直,以维持脊柱的正确生理弯度,避免由于躯干扭曲,加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和关节脱位。
翻身角度不超过60度,避免由于脊柱负重增大而引起关节突骨折。
2.注意保暖,防止坠床,避免拖拉,保护局部皮肤。
3.颈椎和颅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放松。
4.患者有颈椎损伤时,勿扭曲或旋转病人的头部,以免加重神经损伤引起呼吸机麻痹而死亡。
5.围手术后患者翻身时,应检查敷料有无脱落,如分泌物侵润敷料,应先更换再翻身。
6.颅脑手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
7.石膏固定或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应将患处放于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
8.翻身时,密切观察管道情况,防止扭曲、打折或脱落。
二、并发症及处理流程(一)坠床1、预防措施:①操作前告知患者,向患者说明轴线翻身的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方法12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预防组给予术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措施,对照组不做任何预防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并针对不同症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预防组共出现7例并发症,占11.67%,对照组共出现28例并发症,占46.67%,预防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术后预防和积极治疗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病痛,加快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骨科创伤;术后并发症;预防;治疗【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ive prevention measure and treatment method f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orthopedic trauma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orthopedic trauma patients in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pre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prevention measures.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urative effects by different treatment for various symptom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prevention group had 7 cases with complications,accounting for 11.67%. The control group had 28 cases with complications,accounting for 46.67%. The preven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ostoperative prevention and active treatment for orthopedic trauma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relieve pain and accelerate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Key words】Orthopedic trauma;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Prevention;Treatment骨科手术后要保证一段时间的肢体制动、活动受限和卧床休养,以保证身体能够快速恢复。
骨科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骨科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1. 引言手术是骨科治疗的重要手段。
虽然骨科手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会有一些并发症发生。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并延长康复时间。
本文将介绍骨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
2.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骨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通常发生在手术切口周围,并可能导致切口愈合延迟以及局部和全身病情恶化。
处理措施: - 术前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预防,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 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如肿胀、红斑、渗液等。
- 根据感染情况,及时进行切口清创、引流等处理。
- 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
3. 切口失合切口失合是指手术切口未能愈合或愈合不良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切口疼痛、渗液、感染以及影响手术部位的功能恢复。
处理措施: - 术前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糖尿病等合并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 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失合迹象。
- 针对不同程度的切口失合,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局部清创、缝合或切开引流等。
- 合理的切口组织修复,防止切口张力过大。
4. 血栓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后较长时间内需卧床休息,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未及时预防和处理的血栓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处理措施: - 术前评估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根据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佩戴弹力袜、使用抗凝剂等。
- 术后早期活动,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减少血栓风险。
-若出现血栓形成的症状如肿胀、疼痛等,应及时采取抗凝治疗等措施。
5. 神经损伤在骨科手术中,神经损伤是一种较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它可能导致感觉丧失、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
处理措施: - 术前评估患者的神经状态,了解有无神经疾病史等。
- 术中小心操作,尽量避免对神经结构的直接损伤。
- 术后密切观察神经功能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 对于已经发生的神经损伤,可以采取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或手术修复等方式处理。
骨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处理与预防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医护人员在并发症预防中的角色
医生的责任
术前评估
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手术风险、 术后恢复等方面,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和预防措施。
术中操作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手术创伤和感染 风险。
术后观察
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 症。
功能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逐 步恢复关节活动度。
其他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 血液循环。
泌尿系感染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 清洁。
压疮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 翻身和按摩受压部位。
坠积性肺炎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便秘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富含纤 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骨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处理与预防
contents目录Fra bibliotek• 引言 • 骨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 并发症的处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 医护人员在并发症预防中的角色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阐述骨科手术后常见 并发症的类型
提供预防和处理并发 症的策略和建议
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 因及危险因素
并发症的定义和分类
抗生素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03
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干燥,鼓励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刷尿道,
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04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术前预防
1 2 3
评估患者状况
在手术前,医生应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手术 部位局部情况、营养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以制 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预防医学技术中的骨科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医学技术中的骨科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骨科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其相关技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骨科手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并发症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介绍预防医学技术中的骨科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一、导致骨科并发症的原因及分类在骨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血栓形成以及骨折不愈合等。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手术操作技术不当、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疗环境不洁等。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特点,骨科并发症可分为局部并发症和系统性并发症两类。
局部并发症包括感染、神经损伤、血管损伤以及骨折不愈合等,而系统性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栓塞症以及术后肺炎等。
二、骨科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为了降低骨科手术的风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预防方法:1. 操作规范化:骨科手术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操作技术,手术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
在手术前,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并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与精确。
2. 患者评估:在进行骨科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非常重要。
检查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
3. 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准备工作要做到位,包括术前洗护、消毒、标记手术部位等,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同时,术前与患者沟通,告知手术风险,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
4. 感染控制:感染是骨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中采取无菌操作措施,加强手术器械的灭菌消毒,术后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 术后监护:术后的重要监护工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术后药物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
三、骨科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骨科手术并发症仍然可能发生。
在处理并发症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1. 感染处理:如果患者术后感染,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骨科手术的术后并发症防治
骨科手术的术后并发症防治
一、术后并发症的定义和分类
A. 术后并发症的概念和意义
B. 分类:早期和迟发性并发症
二、常见骨科手术的术后并发症防治措施
A. 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并发症防治
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
2. 活动性肺栓塞(PE)的预防与处理
3. 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B. 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并发症防治
1. 移动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
2. 深部组织感染(SSI)的预防与处理
3. 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C. 脊柱手术的术后并发症防治
1. 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及时干预
2. 切口感染和延迟性愈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综合护理措施提高骨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
A. 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方面的护理
1. 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2.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要点
B. 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与康复护理
1. 合理用药缓解疼痛
2. 康复科学指导和教育
四、严密观察与早期干预促进患者安全恢复
A. 防止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及监测措施
1. 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观察
2. 切口愈合、感染等相关指标监测
B. 即刻处理并预防恶化的常见并发症问题
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及时识别与处理
2. 神经系统损伤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五、骨科手术并发症防治护理团队的角色分工和配合机制
A. 团队成员及其职责与协作方式
B. 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与紧密配合
六、结语:通过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提高骨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骨科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高危因素控制
针对高龄、肥胖、长期卧 床等高危因素,应采取相 应措施进行控制,以降低 肺栓塞发生风险。
关节僵硬
功能锻炼
术后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功能锻炼计划,包括关节活动度 训练、肌力训练等,以促进关节功能 恢复。
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关节僵硬患者,可使用非 甾体抗炎药、关节软骨保护剂等药物 进行治疗。
仔细的伤口处理
对手术伤口进行仔细的处理,包括清洗、 缝合和包扎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护理与康复
01
02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伤 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
合理的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给 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
、止痛药等。
科学的康复训练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锻炼和功
定期评估镇痛效果
术后定期评估患者镇痛效果,及时 调整镇痛药物种类和剂量,确保患 者舒适度过术后恢复期。
05
非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
物理治疗
冷敷
术后早期应用冷敷,可减轻局部肿胀和疼 痛,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
电刺激
通过电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超声波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效应,促进组织修复和 再生,加速骨折愈合。
骨科手术中的术后并发症预防 措施
CONTENTS
• 引言 • 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 • 预防措施 • 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 • 非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 • 医护人员培训与教育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手术质量
通过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减 少患者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骨科手术学定义:研究骨与关节损伤、筋伤、骨病的手术治疗。
特点:1.实践性强。
切开、止血、结扎、缝合等基本操作多。
2.规律性强。
局解及入路。
3.发展快。
内固定器械。
骨科分类及常见手术1.创伤: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脊柱外科:椎体融合术,脊柱侧弯固定矫形术3.关节外科:人工关节置换术4.手、显微外科:断肢(指)再植术5.骨肿瘤:瘤体摘除术6.小儿骨科7.骨疾患骨折1.定义: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2.分类:横骨折、斜骨折、螺旋骨折、T形骨折、粉碎骨折3.治疗原则-复位: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手法复位: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称为手法复位。
大多数骨折都均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矫正其移位,获得满意效果。
切开复位:即手术切开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暴露骨折段,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成为切开复位。
切开复位只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切开复位的指征:1.骨折端之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2.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良,将可能影响关节功能者;3.手法复位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者;4.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5.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
-固定1.外固定:主要用于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的患者,也有些骨折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需加用外固定者。
常用外固定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和外固定器等。
2.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可吸收螺丝钉、髓内钉或带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等,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的位置予以固定。
-康复治疗第一章骨科手术一般并发症1.休克2.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3.血源性感染4.术后肺感染、肺不张5.压疮6.术后尿路感染7.麻醉常见并发症8.骨科手术期间常见并发症9.骨科手术后并发症一、休克-骨科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创伤患者,如多发骨折、骨盆骨折、脊柱脊髓损伤、肢体严重的碾挫和毁损伤、火器伤、大血管损伤等,最易发生创伤性休克。
-发生率可高达20-50%病因-创伤性休克不仅仅是由于严重外伤大出血而致使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减少而引起,它同时还并存剧烈的疼痛,紧张恐惧等多种因素,故创伤性休克的病因和病理要比单纯失血性休克复杂得多。
-持续的时间越长,微循环障碍越严重,全身组织的低灌注情况越严重,可继发代谢性酸中毒、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及凝血机制的障碍,从而引起更加严重的渗血和出血。
-四肢手术常可在止血带控制下操作,失血量可明显减少-但一些不能用止血带部位的手术常会引起较多的失血,比如骨盆、髋臼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脊柱新鲜骨折复位固定同时行侧前方减压术等。
-容易引起术后伤口引流较多的手术有全髋关节置换、全膝人工关节置换等。
临床表现急救处置1.注意止血2.要重视止痛治疗3.及时恢复有效血容量:补充血容量是治疗休克的基本措施。
4.血管收缩与舒张药物的应用:-常用血管收缩药物有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休克早期不宜使用血管收缩药(此时微血管处于痉挛状态,如应用血管收缩药,会使微循环更加淤滞,加重组织缺血、缺氧、休克变化)-在血压下降伴有明显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流不足,且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时,可适量短期应用血管收缩药,以保证心、脑血供,然后尽快补充血容量;-休克晚期,微血管衰竭呈瘫痪性扩张时亦不宜使用血管收缩药。
-常见的血管舒张药有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用于消除小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及组织缺氧。
(但血管床容量此时突然加大可导致血压下降,故一定要首先补充血容量)5.纠正酸中毒:休克的无氧代谢极易导致酸中毒,因此碱性药物的应用是抗休克的重要措施之一。
术前准备-预计输血量-备血准备二、深静脉形成与肺栓塞-肺静脉(pulmonary embolism,PE)是由于肺动脉的某一支被栓子堵塞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原因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被认为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PE的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
死亡率占全部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
病因DVT-Virchow提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淤滞、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肥胖、糖尿病、脊柱骨盆损伤、下肢骨折、人工关节置换、长期静止体位及妊娠晚期及围生期等,容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
-髋(膝)关节置换患者多属高龄,常合并多系统、器官的生理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多发性创伤、脊柱脊髓伤患者术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
-手术创伤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改变,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C减少,造成继发性高凝状态。
PE-90%以上的肺栓塞的血栓来源于下肢深静脉。
-高位血栓,血栓累及股静脉、髂静脉及下腔静脉,发生PE的可能性为50%。
辅助检查DVT1.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2.电阻抗静脉图像法3.放射性纤维蛋白原测定4.肢体静脉造影(最准确的检查方法)PE1.心电图2.动脉血气分析3.胸部X线片4.超声心动图5.D-dimer6.肺通气/肺灌注扫描7.CT及MRI8.肺动脉造影(诊断PE的金指标)治疗1.抗凝:VTE的治疗主要采取抗凝措施,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同时使用。
2.溶栓治疗:溶栓的药物可选择尿激酶、链激酶及基因重组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
3.下腔静脉滤网4.外科取栓及导管取栓:急性PE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有肺动脉血栓摘除术和导管肺动脉血栓吸除术。
慢性PE引起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需选择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或肺移植术。
三、血源性感染-骨科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继发于全身感染病灶。
-外伤手术(后全身免疫防御功能受损,伤口或继发的其他部位感染灶会导致感染播散,形成血源性感染)-大量的金属内置物及永久性替代材料应用(近年来骨科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开展,大量的金属内置物及永久性替代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局部的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发生血源性感染时易于在这些部位形成感染灶,不但会造成手术的失败,还会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往往会给金属内置物手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导致菌血症及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是造成某些条件致病菌形成血源性感染的原因)病因导致血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伤口的污染情况、患者的全身情况、手术的直接污染和继发其他感染等。
-各种金属及非金属内置物广泛应用造成局部免疫力的下降-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及机体免疫力的异常导致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最常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还要注意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处理各种不同程度的感染导致了骨吸收,软骨的破坏和骨坏死。
死骨同样也变成了异物,造成了局部抵抗力的下降,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1.积极全身治疗2.局部外科处理四、术后肺感染、肺不张术后肺感染-骨科围术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占并发症发生率的10%-常发生于肥胖患者,全麻后、大手术后、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及手术前就存在肺部慢性感染者-严重创伤和(或)伴有胸部创伤,神志不清及高位截瘫患者亦为高发人群-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为肺通气不足。
顺应性下降,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胃内容物与口腔分泌物误吸等。
肺不张-多在肺部炎症的基础上发生,也称肺膨胀不全。
是较为严重需要紧急处理的急症。
处理1对于重大手术、体弱者强调围术期合理应用高效、广谱抗生素。
2.当出现由于肺通气不足引起的血氧分压下降,降至60mmHg时,则应及时使用呼吸机,以防止发生ARDS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预防1.及时有效治疗原发病。
对于骨折操作要注意避免引起脂肪栓塞的不当操作,清创时预防胶原、脂肪、组织碎屑所形成的微血栓。
对于高位截瘫患者因呼吸肌麻痹,尽早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预防肺部感染发生。
2.适当使用激素,如甲泼尼龙,30mg/kg。
可以有效保护肺泡膜和毛细血管内皮,防止肺泡细胞的损害。
3.合理应用抗生素,注意菌群失调。
4.加强基础护理,积极预防肺感染。
五、压疮(褥疮)原因-在骨科病人中,脊髓损伤截瘫或四肢瘫,躯干以下失去知觉,在受压部位,最容易发生压疮。
-老人脊椎、骨盆、下肢骨折行牵引等时,卧床不动,翻身困难,亦易在受压部位发生压疮。
-压疮是截瘫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危险因素1.完全性截瘫2.活动水平下降3.尿失禁4.自主神经反射失调5.其他:老年、吸烟、肺部疾患、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等预防与处理1、输送途中与医院中预防:每2-3h翻身一次,保持床单平整。
干燥,受压部位皮肤清洁,经常按摩。
2.非手术治疗(ⅠⅡⅢ度压疮)与手术治疗(Ⅳ度压疮)六、术后尿路感染-为住院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院内感染的6%-8%。
原因1.尿潴留或排尿不畅:引起尿路上行感染,大多见于术后卧床的患者,由于切口疼痛,体位不习惯,硬膜外麻醉后反应,或者是由于神经损伤(如脊髓损伤者),都可使患者不能充分排尿或不能主动排尿,使尿液积存于膀胱内,引起下尿路感染。
2.血行感染: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从而引起上尿路感染。
3.血行感染:细菌从身体内的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脏,然后向上、向下扩散。
血行感染途径较少见,不及10%。
多见于新生儿,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血行性肾感染。
4.淋巴道感染:骨盆术后可引发盆腔器官炎症,细菌可从淋巴道感染肾脏。
这种感染途径更为少见。
七、麻醉常见并发症八、骨科手术期间并发症骨粘合剂引起的并发症发生机制-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在人工假体置入前常先将骨粘合剂填入骨髓腔内。
-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剂量较大时可引起肺水肿和出血,甚至死亡。
临床表现-在临床上应用骨粘合剂时,有部分患者在1-2min内出现一过性低血压,5-6min可恢复。
-对原存在血容量不足或高血压的病人,血压降低则更为显著。
处理-在填塞骨粘合剂前应常规补充血容量,使血压调整到术前水平-至少在填塞骨粘合剂前30min,尽量避免硬膜外给药引起血压下降与骨粘合剂的不良反应相重叠-若应用骨粘合剂或发生血压下降,要及时使用缩血管药物及补充血容量。
高钾血症原因-在烧伤、严重四肢创伤、神经肌肉疾患(尤其截瘫患者),破伤风等患者应用琥珀胆碱后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