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炎诊疗体会论文
真菌性角膜炎诊疗论文
真菌性角膜炎的诊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对23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例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果:治愈19例,占83%,好转4例,占13%,无效1例,占4%。
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及早行涂片镜检,氟康唑多途径给药辅以角膜营养,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角膜炎;真菌;诊疗【中图分类号】r7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85-01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
真菌性角膜炎在临床上起病相对缓慢、病程迁延不易早期诊断而且容易误诊,常因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而造成角膜穿孔失明,严重时导致眼球摘除。
自20世纪以来随着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危险性也越来越受重视。
在我国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镰孢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念珠菌属、酵母菌等[1]。
发病情况南方多于北方,夏秋农忙季节较多,农民占多数。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6-58岁,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农民20例、城市居民3例,发病前曾有较明显的植物性外伤18例,戴角膜接触镜者2例,3例原因不明。
1.2眼部情况:右眼15例、左眼8例患眼视力:光感至0.1不等。
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一定程度的眼痛、畏光、异物感、流泪等刺激症状,角膜呈灰白色,欠光泽,外观干燥而粗糙,表面微隆起,溃疡周围因胶原溶解而出现浅沟,或因真菌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环,有的可见“伪足”或“卫星灶”,其表面的坏死组织无粘性易于刮除。
角膜后可出现斑块状沉着物,且伴有粘稠的前房积脓。
1.3临床诊断:根据角膜外伤史,结合角膜病灶的特征,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
作者采用涂片法,具体操作是表面麻醉后,用无菌园刀片刮除角膜表面的坏死组织后刮取溃疡边缘和底部的坏事组织,将刮取组织经10%koh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真菌菌丝或/和孢子,阳性即可诊断真菌感染。
对镜检阴性者结合角膜外伤史,典型的临床症状及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可帮助诊断。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体会
11 一 般 资 料 .
本 文 病 例 为 20 .1 04 1 本 院 0 1 1—2 0 .1
住 院及 门诊病 例共 2 (0只眼 ) 1 、 5例 , 0例 2 男 5例 女 年
龄 1— 6 2 4岁 , 病程 2 —3个 月 , 部病 例均 经 过 病灶 刮 全 片检 查 , 到真 菌或 菌丝 。 查
收 治的真 菌性 角膜炎 2 例 , 报告如 下 : 0 现
1 材 料 与 方 法
天如有 角膜 穿孔 眼 内炎 发生 应及 时联合 角膜 移植玻 切 手 术治疗 , 疗方 法与 治 愈率 和治 愈 时 间 也有 一 定关 治 系, 除全 身 和局部用 药外 , 冲洗 溃疡 面及结 膜囊 可使 疗
质类 固醇 眼液 引起 , 般均 发生 在术 后 2周左 右 , 组 一 本
一
康 10 l 日 1 , 0m 每 次 制霉 菌 片 口服 1 , 日 3次 , 片 每 7天
为 1 程。 疗
12万 的高锰 酸钾 液 1m 和 00 5 的新 洁 尔灭 : 0l .0 % 溶 液交替 冲洗 溃疡 面 、 膜囊 后生理 盐水 冲洗 , 日一 结 每 次, 至直溃疡 面 洁净 为 止 。全身 用 药 2 3周 , — 溃疡 愈
真 菌性 角膜 溃疡 的早 期 诊断
详 细的有 关病史 询
问及仔 细 的裂隙灯 检查 , 早期 刮片 检查 , 是早期 诊 断的
重要 所在 。正 常人结 膜囊 内有霉 菌 生长 近 年来 随着
12 治疗方 法 .
普 芬 眼 液滴 眼 , 日数 次 , 霉 唑 眼 每 克
广谱 抗生 素和皮 质类 固醇 激 素 的广 泛 应 用 , 多 数致 大
真菌性角膜炎诊断与治疗的体会
【 摘 要 】 目的 : 真菌 性 角 膜 炎 进 行 临 床 观 察 、 析 , 对 分 以期 早 期 诊 断 及 提 高 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 2 例 真 菌 性 角 膜 炎 患 者 实 对 3 施抗真 菌治疗 , 并对 其临床疗效和视力恢复等相关情况进行观察 , 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与分析 。结果 :3例患者 治疗有效率 2
净角膜溃疡面 的苔膜 , 切忌 在溃疡深 处刮取坏死组 织 , 防止角 膜穿孔 , 然后 用 25 .%碘酊烧灼 病灶 约 2rn 待病灶 干燥后 , a , i
织, 清除部分病 原 , 也利 于抗真 菌药物 渗入 , 高疗 效 ; 提 其次 ,
局 部 碘 酊 烧 灼 , 菌 ; 次 , 真 菌 药物 的使 用 , 康 唑为 三 唑 杀 再 抗 氟
2 结 果
也 可发生在 机体 免疫功能失调时及 其他角膜上皮 缺损后。因 其危 害性大 , 目前该病 仍缺乏强有效 的治疗药物【 , 且 2 故早 期 】 诊 断和早期 治疗 至关重要 。现对在我院确诊 的 2 3例 F K患者
的诊治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
1 资 料 与方 法
2 例患 者 中, 愈 1 3 治 4例 (08 %) 好 转 7例 (04 % ) 6. 7 , 3 .3 , 无效 2例 ( . %) 总 有 效 率 9 .0 , 疗 后 视 力 明 显 改 善 87 0 , 13 % 治 ( P<0o ) .5 。疗 程 为 1 —4周 , 程 中 4例 患 者 出 现 轻 度 的 食 疗
吉林 医 学 2 1 年 l 第 3 第 2 02 O月 3卷 9期
留下 的组 织 上 产 生 一 个很 薄 的 凝 固 带 , 有 止 血 的 功 能 , 为 具 可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管理论文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管理论文[论文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综合治疗清创术[论文摘要]真菌性角膜炎按病因学分为内因性和外因性两类。
内因性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常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于老年人,以欧美国家多见;外因性与农业性外伤有关,如树枝、稻草、草杆等擦伤或剔除泥土、沙石等角膜异物后,常为曲霉菌和镰刀菌感染,国内以外因性多见。
本文简述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的滥用和角膜接触镜的出现,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占到化脓性角膜感染的46.7%[1]。
目前对于本病多提倡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与外科手术紧密结合,以提高治愈率。
1一般治疗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及非特异性抗感染药物;局部应用上皮生长因子以促进溃疡修复;局部散瞳以减轻炎症反应;局部热敷又是一种重要措施,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丰富的血供在增加营养的同时,可清除病原体,加快药物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2药物治疗目前尚缺少广谱、高效的抗真菌药物,多烯类和唑类是常用的两种药物。
2.1多烯类体外实验证实,多烯类是目前抗丝状菌及酵母菌活性最高的药物[2],抗菌谱广,系通过与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结合,使细胞膜通透性及电解质平衡改变导致真菌停止生长。
2.1.1匹马霉素匹马霉素对各种丝状菌及念珠菌效果好,抗镰刀菌作用比两性霉素B强,有效率为81%~85%,而酵母菌有效率为75%。
缺点是混悬液角膜穿透性差,对深部感染效果欠佳。
2.1.2两性霉素B对曲霉素、念珠菌及新型隐球菌抗菌活性强,适用于合并前房积脓者,缺点是不能透过血-眼屏障,不溶于水,角膜内穿透性差且内眼不吸收,静脉用药毒性大。
2.1.3特比奈芬特比奈芬是第二代烯丙胺类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角鲨烯环氧化酶,导致麦角甾醇的缺乏及细胞内角鲨烯的聚集,使真菌死亡。
由于它对哺乳动物的环氧化酶抑制作用比对真菌环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低1000倍,不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对人体内分泌和药物代谢无影响,抗菌谱广,对曲霉菌和镰刀菌的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咪唑类化合物,口服方便且不受年龄、饮食影响,但缺点是滴眼液难溶且刺激性强。
浅谈真菌性角膜炎
的。病原性真菌分泌的酶类 目前研究较多的有磷酸酯酶和
降 解肽 类 的金 属蛋 白酶 。对 几 种 常见 致 病真 菌 的 蛋 白酶 进 行 研究 ,发 现不 同 真菌 在 感染 的不 同 时期 分泌 蛋 A酶 的量
是小 一样 的 。
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者中, 农民占8 5 . 2 %。由于临床上
,
1 致I 病 因
真 菌 性 角膜 炎 的主 要 致 病 真 菌 , 国外报 告 主要 是 白色 念 珠 菌 、曲 霉 菌和 其 他 丝 状菌 ,而 国 内对 真 菌性 角 膜 炎 培 养 和菌种 鉴定结 果 ,主要 是镰 刀菌 占 7 0 %,曲霉菌 占 1 0 %, 白色 念珠 菌 占 5 % ,其 他 占 1 5 %。 1 . 1 真 菌感 染 角膜 有三种 途 径 : ① 外 源性 : 常 有植 物 、 泥 土外 伤 史 ; ② 眼 附属 器 的感 染 蔓 延 ; ③ 内源 性 : 身 体 其 他 部位 深 部 真 菌感 染 ,血 行 扩 散 。大 多 数 学 者认 为 真 菌 是 种条 件 致 病 菌 , 因为 正 常结 膜 囊 内 培养 出真 菌 ,检 查 阳 性率 高 达 2 7 % ,但不 发 病 ,只有 长期 使 用抗 生 素 ,致 结 膜 囊 内菌群 失 调或 长期 应 用糖 皮质 激 素 ,使局 部免 疫 力低 下 , 角膜 的外伤 等情 况下 ,才 引起真 菌性 角膜炎 。 1 . 2 根 据 真 菌性 角 膜 炎 的 临床 表 现结 合 相应 的病 理 学 改变 , 目前 可 以把 真 菌性 角 膜 炎 大体 上分 为 两 种形 式 : ① 水平 生长型 , 真菌 为表层 地毯式 生长 , 对抗 真 菌药物 效果好 , 刮 片 阳性 率 高 ,是 板层 角 膜 移 植 的适 应 证 。② 垂 直 和 斜 行 生长 型 , 为临床 较严 重 的真菌感 染 , 有特 异 的真菌感 染伪 足 、 卫 星灶 等 ,抗 真 菌 药 物 往 往 无 效 ,板 层 移 植 为 禁 忌 ,P K P 时要尽 可能 切除病 灶外 0 .5 am范 围 以上 ,才能 有把 握控 制 r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给予早期诊断、抗真菌药物治疗,研究组除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外,给予口服中药方方法治疗,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研究组40例40眼,治愈30眼,好转7眼,无效3眼,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40例40眼,治愈23眼,好转7眼,无效10眼,总有效率为75.0%。
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真菌性角膜炎的重要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则是该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中西医;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氟康唑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感染性的眼科疾病,具有严重危害视神经功能的不良作用,致盲率较高,但治疗效果尚不明显,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来我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探究。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人。
男女比例5:3,其中男50例,女30例,皆为单眼患病,;大于50岁61例(76.5%),20-50岁13例(15.5%),小于20岁6例(8.0%);其中农名工55例,学生5例,其他职业者20例;诱发病因有:植物性致外伤者52例(64.5%),沙、石粒等异物致伤者18例(22.0%),其他原因10例(13.5%);病程为4-34d,平均病程为13d。
病变状况为轻度患者30例,中度患者45例,重度患者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入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2.1涂片检查采用无菌角膜刮片刮取溃疡部及角膜炎症处坏死组织,用10%koh进行处理,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镜下见有孢子和(或)真菌菌丝,可确诊。
1.2.2培养基培养刮取物将取得的刮取物采用直接接种法,于琼脂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约7d后有真菌生长现象出现,则可进行确诊。
浅谈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
裹5 1 1 0 例不同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 4 ) 治疗方法 ; 单纯药物治疗 组( 6 3只眼) : 采用孙 秉基等方 法。联合手 术治疗 组( 4 7 只眼) ; 角膜中度病变者先行联合角膜病灶切 除加结膜瓣 遮益术 , 待感染控制 后, 择 期行 角膜 板 层 或穿 透 性 角 膜 移 植 术 , 重 度 病 变 者 联 合 采 用 治 疗 性 角 膜 移 植 或 眼球前段重建术。 ( 5 ) 疗效判定 t 药物治疗按孙秉基等方法进行 判定。手术 治疗 ; 有效 , 角膜感染 控制 , 结膜瓣 遮盖术成功或植 片透明; 无效 , 感 染加重或 复发, 结 膜瓣遮 盖术或角 膜 移植术失败 , 丧失眼球。 1 . 3 统计 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统计学 Y 检验 。
真菌性 角膜 炎( f u n g a [ k e r a t i t i s , F K) 是 一种致盲 率较高 的感 染性角 膜病 , 近1 O ( 1 9 5 0 年 以前) ; 该期 F K较少见, 患病诱因多与农村朽木外伤有关 , 主要致病菌 为烟 年 来 患病 率 急 剧 增 高 , 有关 F K的临床特征 已有诸多 描述 , 但 在 临 床 上 的 菌 种 仍 有 曲霉菌 , 第 2期 ( 1 9 5 0 ~1 9 7 0 年) t 患病人数 呈逐年增长趋势 , 与糖 皮质激素及 广谱 主要致 病蘸 为念珠菌 、 曲霉菌及 头孢霉菌 } 第3 期( 1 9 7 0年 较大变异, 易 致 诊 断 和 治 疗 困 难 。为 此 , 我 们将本 院资料完整 的 1 1 0例 ( 1 1 0只 眼 ) 抗生索 的局部滥用有关 , 发 病 迅 速 增 多 , 目前 已成 为 主要 的感 染 性 角 膜 病 之 一 , 主要致病菌为镰刀 菌。 真翦性角膜炎患者按致病真 菌的种类进行分型 , 丝状菌型角膜 炎 9 4 只眼 , 酵母菌型 以后 )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
( 1 .东北师范 大学医院 ,吉林 长春
4 7 1 0 0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药物治疗真 茵性角膜 炎的疗效 。方法 对确 诊的1 8 例真 菌性 角膜炎患者 先清除 角膜 溃疡灶坏死及浸 润组织,联合碘 酊及 氟康唑 等药物 治疗 ,门诊随访6 个 月。结 果 l 8 例 患者 中,完全治 愈1 3 例 ,明显好转3 例。l 6 例患者 门诊随访6 个 月,无复发。结论
真菌 性角膜 炎是一 种 由真菌 引起的 、致盲率 极高 的感 压、角膜愈合情况及真菌复发情况。 染性 角膜病变 。占据 感染性 角膜 炎的 比例 较大 ,尤其在 我 1 . 6疗效判定标准 国南 方收割 季节多 见 。如 果诊断 、治疗 不及 时,会导 致角 治愈 :球结膜 充血消 失 ,前房 积脓消 失 ,炎症 反应消 膜溃疡 、穿 孔 ,严 重者甚 至摘除 眼球 ,危害极 大 。近 年来 失 ,角膜溃疡 完全愈合 。无效 :病情无 明显好转 甚至恶化 由于抗 生素 、糖皮质 类 固醇激素 在临床 的广泛使 用及 角膜 穿 孔 。
济 、 有 效 、可 行 的方 法 。
真 菌性 角膜炎采 用联 合用药治疗是一种经
【 关键词 】真 菌性 角膜炎 ;治疗体 会 ;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 7 7 2 . 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3 0 . 6 2 1 2 . 0 2
1 . 1 一 般 资料
选取2 0 1 1 年1 月 ̄2 0 1 3 年1 月收治的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 患者 1 8 例 ( 1 8 眼 )作为研 究对象 。其 中男1 2 例 ,女6 例 :年 龄2 0  ̄7 0 岁 ,平 均年龄4 1 . 4 岁 ;农 民 1 1 例 ,工 人4 例 ,其他
真菌性角膜溃疡25例治疗体会
真菌性角膜溃疡25例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25例(25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采用局部用药、碘酒烧灼、全身药物治疗等方法的疗效。
结果25例眼经药物治疗后,治愈16例,好转9例。
结论通过对本组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疗效。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综合治疗近年来眼科门诊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已占角膜病的较大比例,且农村患者居多,由于从事的是田间劳作,加上卫生条件差,自我保护意识弱,往往在植物刮伤后不能及时就诊,致使病情恶化,导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生;其次,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亦是导致眼部真菌感染患者增多的重要因素[1]。
本病在我国近年有增多趋势。
基层医院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足够认识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部分患者视力丧失等,真菌性角膜病已成为眼科临床不可忽视的致盲病之一。
现对我院2005~2009年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25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病患25例(25眼),农民占17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5~60岁,平均36.7岁。
有眼外伤史13例,角膜炎史7例,戴隐形眼镜5例,就诊前均有不规范长期局疗或全身应用抗生素药史,用药7~20 d。
1.2 临床表现视力下降,眼部异物感,疼痛等刺激症状明显。
角膜病灶呈灰白色或黄白色,外观干燥而粗糙,表面形成边界清楚的灰白色隆起的菌丝苔被,溃疡边缘可见树根样浸润(伪足),菌丝灶周围有免疫环,菌丝灶后的角膜内皮面水肿皱折,可见灰白斑块状沉着物(内皮斑)[2]。
溃疡范围3~10 mm。
病变浸润至浅基质层7只眼,至深基质层14只眼,至角膜全层4只眼;其中伴有程度不同的前房积脓12只眼。
1.3 诊断依据根据病史,角膜病灶的特征及溃疡灶刮片查到菌丝、孢子等,其中21只查见真菌菌丝、孢子。
1.4 治疗方法在表麻下刮除角膜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用5%碘酊烧灼溃疡面,用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结膜囊;根据角膜局部情况每局部清创1次/4~5 d;清创后0.2%氟康唑注射液0.5 mg结膜下注射1次/隔日;酮康唑眼液和氟康唑眼液交替滴眼;清创后第1 h滴眼1次/15 min,后改为滴眼1次/45 min,注意观察病灶变化。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科治疗的17例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6例痊愈,1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角膜炎并发真菌感染患者无效转院治疗。
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
加强局部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临床治愈。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62-01目前,真菌性角膜炎仅次于白内障成为感染性角膜炎中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2007年8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了17例fk患者,现将早期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7例17眼,经涂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和/或孢子而确诊,均为早期轻症患者。
男12人,女5人;年龄19~73岁,均龄46.5岁;均为单眼;农民15例,其他2例;植物外伤13例,非植物外伤4例。
1.2诊断依据。
①角膜外伤史,特别是植物(农作物)致伤史。
②裂隙灯检查见角膜表面干性溃疡、伪足、卫星灶、分界沟、免疫反应环、内皮斑、前房积脓。
症状体征分离:自觉症状轻,病灶感染情况严重。
③刮片细胞学染色或真菌培养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
1.3检查方法。
首诊患者患眼表面麻醉后,采用5ml注射器无菌针头侧刃或无菌圆刀片于溃疡病灶进行缘处刮取标本,裂隙灯显微镜下无菌操作完成,切忌在溃疡深处取标本。
然后制成生理盐水涂片和10%氢氧化钾涂片进行真菌、细菌、棘阿米巴原虫检查。
1.4治疗方法。
涂片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者,确诊为fk,给予1%氟康唑眼液1次/h,0.25%二性霉素b或5%那他霉素混浊液点眼1次/4h;前房反应严重者给予托品酰胺散瞳和口服里素劳100mg2次/日;至溃疡完全愈合、角膜上皮完整,基质仍有炎性浸润时加用0.1%双氯芬酸钠眼液4次/d;溃疡基本愈合、角膜上皮尚不完整时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4次/d。
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炎 患者 治疗 首选 l 5 ] 。在体外 , 那 他霉 素 抑 制 曲霉 菌 、
镰 刀霉 菌 、 念珠菌生 长繁殖 , 与 真 菌 中 固醇 分 子 结
合, 破坏 膜渗 透性 , 造 成 细 胞 衰 竭 。 最 常 选 用 的就 是
那 他霉 素滴 眼液 ( 5 ) , 是 丝 状 菌 属 引 起 的 角 膜 炎 患 者 治疗 首选 , 但 到 目前 为 止 因 昂 贵 的 价 格 尚 未 在 国 内得 到 广 泛 应 用 _ 6 ] 。
于: 结 合真 菌 细胞 膜 上 甾醇 , 改 变 细胞 膜 通 透 性 , 使
得 细 胞 内 K 、 核苷酸 、 氨基 酸 等物 质外 漏 , 影 响细 胞 的代谢 , 抑 制 细 胞 的生 长 l 4 ] 。作 为 广 谱 抗 菌 药 物
的 两 性 霉 素 B, 具 有 活性 强 、 耐药性低等特点 , 但 要 警 惕其 刺 激 性 大 。两 性 霉 素 给 药 方 式 包 括 局 部 给 药、 静 脉 给药 、 玻璃体 内给药 等 。最常 选用 的就 是两
乎 不会 产生 毒 副反 应 , 稍有皮肤发红、 皮疹等现象 , 可 选 择 的有 咪 康 唑 软 膏 和 硝 酸 咪 康 唑 溶 液 。 1 . 3 烯 丙 胺 类 药物 这 类药 物都 包含 烯丙 胺结 构 , 抗 真 菌原理 为 : 作用 于 鳖 烯 环 氧 化 酶 而 阻断 鳖 烯 环 氧化 , 继 而羊 毛 幽醇 缺 乏 来 源 , 最终堆积 : 鳖 烯 杀 灭 真 菌 。这类 药物 不 仅肝 毒性 低 , 而且 不 会 影 响 其 他
主要 包 括 弯孢 属 、 镰孢属、 曲霉 属 、 念 珠 菌 属 等[ 1 ] 。 研 究数 据还 发现 户外 工作 者 、 农 民 患 者 占多 数 , 患者
探讨36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探讨36例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疾病中真菌引起的角膜炎是目前除白内障眼病以外最普遍的致盲性眼病<sup></sup>。
常因角膜发生植物性外伤或角膜上皮损伤,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失衡等原因引起的角膜真菌性感染。
据报道,近年来,真菌引起的角膜炎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是危害性极大的眼科疾病。
目前,临床上治疗真菌引起的角膜炎仍缺乏高效的治疗药物。
因此,对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尽量减少对患者的错误诊断,避免眼内炎、角膜穿孔等并发症,给予有效的抗菌治疗,对挽救患者视力,提高生命质量作用重大。
以下是笔者就我院收治的36例因真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探讨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8月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36例因真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患者(涂片或/和共焦显微镜检查出现真菌菌丝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13例;21例患者职业为农民,5例患者为学生,10例患者为其他职业;年龄在17-62岁,平均31.6岁;27例角膜炎患者为植物性外伤引起的真菌感染,9例角膜炎患者为非植物性外伤引起的真菌感染;所有患者均单眼感染。
1.2 方法3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治疗前期使用5%的那他霉素混浊液抗真菌治疗,1次/2h,1%的氟康唑滴眼液,1次/2h。
所有患者每3d进行一次复诊。
若患者出现严重的前房反应给予口服里素劳和托品酰胺散瞳100mg,2次/d。
患者复诊检查角膜完整,溃疡发生愈合,但是基质中浸润炎症,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消炎治疗,平均4次/d。
若复诊患者角膜不完整,溃疡基本愈合,需使用表皮生长因子眼液进行促表皮生长愈合,4次/d。
复诊患者检查基本愈合,需使用1次/d的1%氟康唑眼膏及4次/d的1%氟康唑眼液持续用药一月。
1.3 疗效评价<sup></sup> 溃疡角膜面愈合,前方积脓现象消失,荧光素染色检查阴性,说明患者真菌性角膜炎治愈;溃疡角膜面缩小,前方积脓减少或者完全消失,说明患者真菌性角膜炎出现好转;若患者溃疡的角膜面无变化或者出现恶化扩大,前方积脓加重,甚至出现合并症说明治疗无效。
关于真菌性角膜炎的非手术治疗体会
关于真菌性角膜炎的非手术治疗体会标签:真菌性角膜炎;非手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眼角膜农业外伤是真菌性角膜炎主要病因,树枝、稻草、草杆等擦伤或剔除泥土、沙石等角膜异物后,常为曲霉菌和镰刀菌感染。
内因性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常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于老年人。
近年来因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应用,使其有增多的趋势,已占到化脓性角膜感染的46.7%。
由于真菌性角膜溃疡多数发病缓慢,病情严重,治疗困难,已成为当前致盲率很高的眼病之一。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所谓“匐行性角膜溃疡”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
在发病上,南方多于北方;夏秋农忙季节发病率高。
在年龄与职业上,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
1发病机制;当眼外伤、手术或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角膜炎症后及干眼症等,可使非致病的真菌变为致病菌,引起角膜继发性真菌感染;或当角膜被真菌污染的物品等擦伤及角膜异物挑除后引起真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以曲霉菌多见,其次是镰刀菌、白色念珠菌、头芽孢菌及青霉菌等。
2临床表现初起仅有异物感,疼痛畏光,而病灶显著。
常在伤后数天内出现前房积脓,角膜溃疡,早期溃疡为浅在性。
早期溃疡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发展成深在型溃疡,溃疡穿孔,前房消失等最终导致患者失明。
3.临床诊断诊断比较困难,必须与细菌性角膜溃疡进行鉴别。
有农业性眼外伤史,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再者,疑为真菌感染时,应做角膜病变处刮片,寻找真菌菌丝。
镜检标本取得法;首先患者均在裂隙灯下检查,若发现角膜溃疡灶呈“白苔”样改变,在表面麻醉后,无菌操作,刮取溃疡病灶进行缘组织,做直接涂片检查,玻璃片要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后使用,病灶2mm的用无菌圆刀片轻轻刮除病灶坏死组织并取标本。
避免过多损伤瞳孔区角膜,切忌在溃疡深处取标本。
4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本病多提倡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与外科手术紧密结合,以提高治愈率。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的体会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是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广泛滥用而使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发病,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由于大量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用,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现对我院2009年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2治疗方法局部使用抗真菌药治疗,0.25%二性霉素B滴眼液、5%那他霉素、0.5%咪康唑眼药水、1%氟胞嘧啶滴眼液。每小时滴眼1次,晚上涂抗真菌眼膏。目前较为肯定的联用方案有:氟胞嘧啶十二性霉菌B或氟康唑,利福平+二性霉素B等。症状严重者,可结膜下注射抗真菌药如咪康唑5~10mg,或二性霉素B0.1mg。也可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静脉滴注咪康唑10~30mg/(kg·d),分3次给药,每次用量一般不超过600mg,每次滴注时间为30~60min。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应使用l%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散瞳。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无效,可能或已经导致溃疡穿孔者,可考虑进行治疗性角膜移植。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预后较差,只有当角膜病灶小,及时有效治疗后可恢复一定视力,如病情严重可危及眼球终致失明。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常侵及角膜组织深部,病灶表面愈合后,荧光素染色阴性时,仍须用抗真菌药物半月以上,使深部真菌完全杀灭,以防止真菌感染复发。
综上所述,笔者的经验是早期正确诊断,联合合理应用多种抗真菌药物,用药疗程足够,能较好恢复视力,可供临床医师参考和使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12月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7-65岁。30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22例,左眼8例。有外伤史者17例,2例原因不明,患眼红肿、怕光、流泪、疼痛难忍、视力骤降;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有角膜植物、沙土性外伤史19例,异物剔除史4例,工具、指甲划伤史3例,医源性角膜损伤史1例,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1例,角膜接触镜感染者1例,无明显诱因1例。角膜中央区域溃疡呈灰白色,密度高,呈羽毛状表面粗糙,质脆,有卫星灶及免疫环,病灶组织刮片可查到真菌丝。部分做真菌培养阳性。
真菌性角膜炎临床治疗体会
真菌性角膜炎临床治疗体会陈桂春;姚桂芹;王瑞瑞【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抗真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效果。
方法选取临床34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4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经治疗治愈28例,治愈率82.3%,显效3例,显效8.8%,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
结论对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积极控制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形成,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fungal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to patients with fungal keratitis. Methods Analyz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 data selected from 3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ungal keratitis. Results Of al the 3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ungal keratitis, 28 cases of patients are cured with making up 82.3 percent of the whole, 3 cases of patients show a sign of improvement in their health state with making up 8.8 percent of the whole, and one case is effective and one case is not, the effectiveness incidence reaches to 97 percent in total. Conclusion to treat fungal keratitis,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infection, to facilitate the ulcer healing, and to reduce and prevent from the scar and complications.【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105-106)【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作者】陈桂春;姚桂芹;王瑞瑞【作者单位】155100双鸭山煤炭总医院;155100双鸭山煤炭总医院;155100双鸭山煤炭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2真菌性角膜炎临床治疗体会陈桂春姚桂芹王瑞瑞【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抗真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效果。
12例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治体会
12例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以提高整体治疗水平。
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例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12例患者中10例经系统药物治疗后痊愈,2例因前房积脓用药无效摘除眼球。
结论快速系统地用药才能有效地治疗本病。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诊治体会真菌性角膜炎(mycotic)于1878年首先由Leber报道。
以往由于发病率不高,文献上较少提及。
50年代以后,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加。
近10年来,本病在我国亦有明显增多趋势[1]。
真菌性角膜炎占感染性角膜炎的62%,在中国居首位。
病原体主要是镰孢菌和曲酶菌,约70%为镰孢菌[2]。
真菌性角膜炎以往治疗效果差,致盲率高,现将于我科治疗的12例真菌性角膜炎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 12例患者中,男10例,女2例。
年龄28—55岁。
发病原因均为植物性小外伤:稻谷伤10人,树枝擦伤2人。
7例伤后2—3天入院,3例伤后10天入院,2例伤后15天入院。
伤后2—3天入院的患者仅表现为眼部异物感或刺痛感,伴有视力模糊;伤后10天入院的患者角膜溃疡为黄白色,可见菌丝苔被;伤后15天入院患者有严重的虹膜睫状体反应,并可见前方积脓。
1.2诊断由于真菌性角膜炎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用一般药物治疗无效。
在临床上,应早日确定诊断、早日对症治疗。
可将溃疡表面坏死组织进行刮片检查进行培养,如培养出有真菌生长即可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
1.3治疗方法 12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有2例因就诊时间晚,有严重的虹膜睫状体反应前房积脓,药物治疗无效行眼球摘除术,其余均予以药物治疗。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需从速,药物治疗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常见的给药方式有口服、结膜下注射、前房内注射、角膜质内注射、玻璃体腔注射以及静脉注射等途径。
主要的抗真菌药物有以下几种:1.3.1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主要有那他霉素(natamycin)、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B,Am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性角膜炎的诊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2008 -2013年我院收治的32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早期正确诊断的基础上,经过局部及全身联合用药。
32例真菌性角膜炎病灶小于4mm*4mm无前房积脓或少量积脓4-12周不等而全愈,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角膜薄翳、斑翳或白斑。
其中视力在4.7以上的8例,在4.3-4.6的10例,在4.0-4.2的8例,数指到4.0者4例。
另有两例因病程长、病情重治疗无效,行眼内容物剜除术,半年后随访无一例复发。
结论:真菌性角膜炎能够早期诊断、尽早应用抗真菌药物,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关键。
【关健词】真菌性感染;角膜炎;治疗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81-02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感染所致的致盲率非常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
由于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及隐形眼镜的不当使用,aids ,糖尿病,系统性免疫缺陷病等免疫低下人群的增加使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1)。
本文收集我院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32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 年9 月~2013 年04月经我院病灶刮片染色镜检找到真菌菌丝或孢子或镜检未找到但经共焦显微镜到真菌菌丝断
的32 例(33只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
31 例为单眼发病,1例为双眼发病,男23例,女9 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5岁;农民30例,无业者2例;植物划伤23例,异物造成角膜外伤5例,原因不明者4 例,合并细菌感染者6例,当地医院延误诊断使病情加重者20例;病程最长34d,最短5d。
患病早期均表现为轻微的患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分泌物增多。
眼部检查:患眼视力0.4 者3 例,0.2、0.3 者各8 例,数指到0.1 者10 例,手动1例,光感2例。
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病灶表浅,浸润小于2.0 mm×2.0 mm,无前房积脓及角膜内皮斑者14 例;角膜病灶在2.0 mm×4.0 mm,并侵犯角膜基质层,病灶周围角膜水肿,形成角膜内皮皱褶及内皮斑块,伴有2.0~2.5 mm 前房积脓,瞳孔缩小,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者16 例;2例角膜病灶大于5mm*5mm,其中病灶周围可见伪足者9例,有卫星灶者6列,形成分界沟者5 例。
全部患者角膜病灶呈污秽的灰白色或黄白色,表面粗糙干燥,可见边缘不整微隆起的菌丝苔被,均无角膜新生血管长入。
1.2 诊断依据
①病史:32 例患者分别有角膜外伤史、不明原因及院外或我院门诊抗生素、皮质激素用药史且疗效不佳;②局部病灶:污秽的灰白色或黄白色干性溃疡、角膜内皮皱褶及内皮斑块、浸润的卫星灶、分界沟、前房积脓等较重的临床体征;③自觉症状大多轻微,症
状与体征分离;④角膜病灶刮片染色镜检找到真菌菌丝或孢子或共焦显微镜检查查见大量菌丝。
1.3 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为主,配合全身用药。
首先清理刮除角膜病灶区变性的坏死组织,再用无菌棉签沾取2%碘伏烧灼溃疡面,注意不要伤及健康角膜,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病灶及结膜囊,每周1 次,连续2次。
局部用0.5%那他霉素眼液(那他真),每小时1 次点眼,双氯芬酸钠每2 小时1次点眼,复方托品卡胺每日4 次点眼。
病情严重病灶大于2.0 mm、伴有前房积脓者且肝功正常者予以口服斯皮仁诺,200 mg 每天1 次。
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氧氟沙星眼液每日4 次点眼。
为加快角膜溃疡面愈合,提高角膜免疫机能,采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服舒眼液)。
每周复查肝功肾功,经过上述治疗5~7 天后根据角膜病灶好转的情况减少点眼次数,21天停止口服斯皮仁诺,继续局部用药。
2 结果
经过恰当的治疗,32 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0例临床治愈。
病程20~60天不等,角膜浸润病灶小于2.0mm×2.0mm,无前房积脓的轻症患者,一周内角膜浸润局限,球结膜的充血水肿逐渐减轻,20~35天角膜病灶基本愈合。
而病情较重角膜病灶大于2.0mm的患者恢复较慢,5~7 天后前房积脓开始收,15-20d左右角膜浸润局限,病灶区菌丝苔被开始脱落,溃疡逐渐愈合,病程2~3月而痊愈,患者均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角膜薄翳、斑翳或白斑。
其中视力在4.7
以上的5例,在4.3-4.6的10例,在4.0-4.2的10例,数指到4.0者5例。
2例因病情重,病程长,治疗无效行了眼内容物剜出术。
嘱患者出院后继续应用0.5%那他霉素眼液及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点眼1~2 个月,半年后电话随访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有报道显示真菌性角膜炎在感染性角膜炎中居首位,发生率秋冬季比春夏季更高〔2〕。
该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是由于角膜外伤后继发真菌感染,尤其以植物性损伤最为常见。
我国是农业大国,临床上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中农民相对较多,加之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认识不足,有些患者在发病早期不能得到正确诊断,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导致眼表的菌群失调,真菌大量繁殖,使病情恶化。
因此,早期诊断是关键。
实验室检查可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目前,实验室的检查方法有涂片染色细胞学检查、真菌培养、共焦显微镜检查、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病理学检查等。
涂片染色直接镜检是快速诊断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但与上述其他方法比较阳性率低,不同部位重复刮片可提高阳性率。
真菌培养阳性是诊断真菌感染的最可靠依据,并可鉴定真菌菌种,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但需时间较长,大多数感染的真菌3 d 内可以生长,部分需要5~7 d,约1/4 的真菌需要2 周以上方能生长,时间长将影响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据报道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测,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伤的活体检
查方法,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研究中起重要重要〔3〕〔4〕,优点是能动态观察角膜组织中菌丝和孢子,可多次多点检测,阳性率高。
但鉴别诊断菌种分型还不够成熟;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只能检测真菌的存在,虽然阳性率比较高,但有时会出现假阳性,并且也不能鉴别菌株,目前仍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临床上尚未广泛应用。
病理学检查常用于角膜移植术后的确诊和预后参考,术前很少进行。
本文32 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大全部是通过角膜共焦显微镜镜检找到真菌菌丝或孢子,小部分通过涂片及培养而作出了明确诊断。
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多数是在外伤后24~36 小时出现较轻的眼部刺激症状, 4~6 天可见典型的体征,角膜浸润病灶呈白色或乳白色,表面干燥而粗糙,呈牙膏样或苔垢样微隆起的菌丝苔被,溃疡周围由于胶原溶解形成分界沟,或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出现免疫环,有时病灶边缘可见伪足或卫星样浸润灶。
角膜后见斑块状沉着物。
坏死组织逐渐脱落,溃疡不断向角膜实质发展,使角膜逐渐变薄,最终发生角膜穿孔。
与此同时常伴有严重的虹膜睫状体反应,导致前房积脓。
因此,临床上治疗首先清创溃疡面的坏死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应用碘伏烧灼,即可氧化病原微生物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破坏酶蛋白使其变性失活,抑制真菌的繁殖,又可使药物与创面直接接触,有利于药物的渗透。
0.5%那他霉素眼液是高效的广谱抗真菌药,那他霉素滴眼液是一线眼部抗真菌药物,杀灭眼部镰刀菌,念珠菌、曲霉菌、的首选治疗药物〔5〕,那他霉素主要是通过和敏感真菌的细胞膜上的固醇结合,形成多烯
固醇复合物,改变膜的渗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从而影响真菌细胞的正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达到抑菌或杀菌的作用,局部应用那他霉素可以在角膜基质层内达到有效浓度。
应用5%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最佳开始剂量为每次1滴,每1~2小时1次,滴入结膜囊内。
3~4天后改为每次1滴,每天6~8次治疗一般要持续14~21天,或者一直持续到活动性真菌性角膜炎消退。
配合应用双氯芬酸钠进行抗炎镇痛等对症治疗,利用复方托品卡胺可缓解痉挛的作用,防止瞳孔后粘连。
采用牛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点眼,补充角膜营养,增强角膜免疫机能,促进病灶的修复。
斯皮仁诺亦为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口服吸收好,200 mg 每日1 次夜间服用,补充夜间的药效不足〔6〕。
总之,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是在对局部病灶进行清创处理的基础上,予以恰当的局部及全身联合用药,即可提高药物的渗透性,又能保证有效的药物浓度,迅速控制真菌感染。
综上所述,眼科临床提高对真菌性角膜炎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应用抗真菌药物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贺丹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分析及主要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吉林大学 2012-06-01
[2] 钟文贤;谢立信;史伟云;孙士营真菌性角膜炎654列感染谱分析中华医学杂志 2006-06-13
[3] 郑洋;乔一平;张熙伯;廖光荣;黄朝霞真菌性角膜炎70
例早期临床诊断分析国际眼科杂志 2010-04-25
[4] 潘飞;张蓓;姚玉峰;裘文亚共焦显微镜在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4-01-1
[5] 赵兴杨培增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七版。
[6] 张庆;郝艳洁碘伏和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医药论坛杂志 20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