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二十四白虎观会议

合集下载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二十四学士画像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二十四学士画像

二十四学士画像——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60李恒昌武德之初,秦王李世民帮助父亲李渊平定天下,被封为天策上将军。

当时,天下寇乱稍平,四海趋于安定,人心思安,百姓思富。

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胸怀远大志向的李世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经过一个时期的深思熟虑,他审时度势,决定适应形势的变化,调整工作思路,由战争年代的“尚武”,转变为和平时期的“崇文”。

基于此种考虑,武德四年,李世民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在首都长安,开办史上第一个文学馆,收聘天下贤才,聚集天下智慧。

文学馆既是学习的场所,也是研究的场所;既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场所,也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

李世民为文学馆制定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受聘于文学馆的学士,都非等闲之辈,他们一个个胸怀天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出则入仕,退则为学。

文学馆开张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名动天下,成为头条“国际新闻”。

一时天下英才纷纷“投简历”,参答辩,竞相争取获得由李世民亲自颁发的“院士证书”。

当时,文学馆汇集了天下最著名的学士高手。

其中,最著名的是“十八学士”。

包括杜如晦、房玄龄、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等人,一个个如雷贯耳,厉害得不得了。

李世民为文学馆建设颇费心思,“十八学士”也不负众望,他们剖论时政,建言献策,真正担负起“高级智囊团”和“研究院”的职责,为李世民最终统一天下、开创初唐盛世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其中,房玄龄、杜如晦、苏世长、陆德明、孔颖达等人还留下千古相传的佳话。

对于李世民建文学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是皇帝的正常之举。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有的皇上掌握政权之后,就导演“狡兔死,走狗烹”的好戏,而李世民却对跟随多年的文人志士青睐有加呢?为什么有的皇帝,一大权在握之后,便建立特务组织,培养密探打手,而李世民却把精力用在培养高级人才上呢?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为了纪念文学馆的著名学士,同时也是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在“十八学士”的基础上,增添六位新的学士,形成二十四名宿,让当时全国最著名的画家阎立本为他们画像。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百次战争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百次战争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百次战争
中国语文网编辑整理
涿鹿之战鸣条之战牧野之战
繻葛之战长勺之战泓水之战
假途灭虢之战城濮之战邲之战
鄢陵之战鸡父之战柏举之战
越灭吴之战晋阳之战桂陵、马陵之战济西、即墨之战长平之战秦统一六国之战钜鹿之战成皋之战井陉之战
西汉平定七国叛乱之战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昆阳之战
东汉王朝统一之战黄巾农民起义战争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诸葛亮南征之战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魏灭蜀之战晋灭吴之战
淝水之战北魏统一北方战争隋灭陈之战
隋反击突厥之战隋末农民战争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唐平定安史叛乱之洛阳虎牢之战唐攻东突厥之战

李愬夜袭蔡州之战唐未农民战争北宋统一战争
宋辽战争宗泽东京保卫战和尚原之战
顺昌之战郾城、颍昌之战柘皋之战
唐岛之战采石之战蒙古西征之战
蒙金之战宋蒙钓鱼城之战襄樊之战
伯颜取临安之战鄱阳湖之战靖难之役
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明京师保卫战

明援朝抗日之战萨尔浒之战明末农民战争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清平定“三藩”叛乱之战雅克萨之战
清平定准噶尔叛乱之战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北伐之战太平军湖口大捷三河之战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之战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
高楼寨之战金积堡之战十里坡之战
黄飘大捷清军收复新疆之战马尾海战
镇南关大战甲午平壤之战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之战山东半岛之战台湾军民抗日之战抗击八国联军的大沽、天津之
抗击八国联军的北京之战东北军民抗击沙俄战
黄花岗起义战役辛亥武昌起义战役汉口汉阳保卫战南京之战讨袁战争护国战争
护法战争。

100次事件

100次事件

影响中国的100次历史事件1大禹治水2 商汤灭夏3 封疆建国以藩屏周4 诸侯争霸5 三家分晋6 百家争鸣7 七国称雄8 商鞅变法9 秦始皇统一中国10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11 焚书坑儒12 修筑万里长城13 陈胜、吴广起义14 楚汉之争15 汉初和亲16 文景之治17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18 汉武帝抗击匈奴19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0 “丝绸之路”的开辟21 盐铁之议22 王莽改制23 赤眉绿林起义24 白虎观会议25 东汉外戚宦官专政26 东汉党锢之祸27 黄巾起义28 三国鼎立29 三分归晋30 八王之乱31 五胡十六国的分裂32 北魏统一北方33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34 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35 周武帝灭佛36 南朝“神不灭”与“神灭论”大论战37 隋文帝统一南北38 隋文帝改革39 大运河的开凿40 隋末农民起义41 贞观之治42 开元之治43 安史之乱44 藩镇割据45 永贞革新46 会昌灭佛47 黄巢起义48 五代十国的分裂49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50 陈桥兵变与北宋统一51 杯酒释兵权52 杨家将抗辽53 宋辽和战与澶渊之盟54 王小波、李顺起义55 庆历新政与庆历党争56 王安石变法57 女真族建立金政权58 方腊起义59 靖康之变60 岳飞抗金61 钟相、杨么起义62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63 红巾军起义64 张居正改革65 郑和下西洋66 戚继光抗倭67 郑成功收复台湾68 明末农民起义69 南明政权的抗清斗争70 平定三藩之乱71 康熙帝抗击沙俄72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73 平定准噶尔叛乱74 清代各族人民起义75 禁烟运动与虎门销烟76 三元里抗英斗争77 《南京条约》的签订78 火烧圆明园79 太平天国运动80 捻军起义81 辛酉政变82 洋务运动83 边疆危机84 《马关条约》的签订85 戊戌变法86 义和团运动87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88 《辛丑条约》的签订89 清末新政90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91 保路运动92 辛亥革命93 中华民国成立94 清帝逊位95 二次革命96 袁世凯复辟帝制97 护国运动98 护法运动99 新文化运动100 五四运动。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全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辉煌,涌现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梳理其中一部分事件,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

一、夏朝建立(公元前2070年左右)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夏启,称“夏帝”。

据《史记》记载,夏帝在颛顼、帝喾等神话人物的基础上,成功建立了夏朝王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二、商朝兴起(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达到了巅峰,商代青铜器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展示了中原地区的辉煌文明。

三、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周朝早期,周王室通过封爵制度,将部分土地分封给勋贵,以维系王权。

四、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标志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更替等一系列变化。

春秋时期还涌现了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有助于后来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发展。

五、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而战争频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七雄争霸,相互之间进行割据和攻伐。

战国时期的末期,秦国嬴政成功统一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六、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统一的皇帝,他不仅推行了统一的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制度,还修筑了连接北方和南方的万里长城,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东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时期之一。

东汉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都有着较高的成就,同时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如黄巾起义、赤眉起义等。

八、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魏、蜀、吴三国各自建立政权,并互相征战。

在这一时期,著名的人物如刘备、关羽、曹操等都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事件大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了许多重大的事件,这些事件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民族命运。

以下是中国古代历史事件的一些重要例子。

1. 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由禹师传位于夏后部落,并成为中国历史的开端。

2. 商朝倾覆(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开启了封建社会的时代。

3.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富有变革和思想繁荣的时期,伴随着众多国家的兴起与灭亡。

4. 秦朝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的先河。

5. 汉朝兴起(公元前206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达400多年的封建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局面,三国分别是魏、蜀、吴。

7. 隋朝和唐朝(公元581年-907年):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

8.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唐朝灭亡后,中国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中国版图再次分割,这一时期充满战乱与动荡。

9. 北宋和南宋(960年-1279年):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文化繁盛。

10. 元朝建立(1271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人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11. 明朝和清朝(1368年-1912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的封建王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

12. 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年-1842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的屈辱与西方列强的侵略。

13.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千年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我国著名历史事件

我国著名历史事件

我国著名历史事件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中国100次大事件

中国100次大事件

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1.华夏先民改造自然的伟大胜利——大禹治水2.中国奴隶制王朝的发展——商汤灭夏3.中国分封分建的滥觞——封疆建国,以藩屏周4.周王室的衰微和地方势力的崛起——诸侯争霸5.“公室”和“私家”的争斗——三家分晋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的解放——百家争鸣7.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政治军事斗争——七国争雄8.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9.“扫平六合,统一中国”,翻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秦始皇统一中国10.“王全是混乱状态下的进步因素”——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11.中国思想文化的首次大劫难,士大夫政治抗争的第一次大残剧——焚书坑儒12.在月球上能用肉眼看得见的人类伟大工程——修筑万里长城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起义14.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据说就是从这场斗争中演变而来的——楚汉之争15.苟安与羁縻政策的产物——汉匈和亲16.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17.集权与割据的大较量——平定吴楚七国之乱18.长达43年之久的大规模反击战——汉武帝抗击匈奴19.此举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0.西方人正是通过色彩艳丽的丝绸之路开始认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丝绸之路的开辟21.西汉中期儒法思想的一次大较量——盐铁之议22.一场可笑又可悲的乌托邦迷梦——王莽改制23.“绿林好汉”的称呼由此而来——赤眉绿林好汉24.儒学经典与纬迷信的钦定结合——白虎观会议25.在腐朽的政风中走向灭亡——东汉外戚宦官专政26.士大夫政治抗争的第二次大惨剧——东汉党锢之祸2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28.三国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中的一段精彩的篇章——三国鼎立29.“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分归晋30.祸起萧墙,自我毁灭——八王之乱31.兄弟倪墙,历史在这里拐弯——五胡十六国的分裂32.统一是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北魏统一北方33.征服者总是为被征服着的较高文明和文化所征服——北魏教帝的改革34.各民族人民共同战争的壮丽诗篇——北魏各族人民大起义35.“温情脉脉”的教派与王权的斗争——周武帝灭佛36.公元5世纪的形、神理论风波——南朝“神不灭”与“神灭论”大论战37.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统一——隋文帝统一南北38.一代体制的开始——隋文帝改革39.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凿40.摧枯拉朽的社会风暴——隋末农民起义41.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贞观之治42.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顶点——开元之治43.唐朝由盛转衰的变乱——安史之乱44.内轻外重的畸形局面——藩镇割据45.昙花一现的改革,终究付诸东流——永贞革新46.教派斗争在党争的漩涡中浮沉——会昌灭佛4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起义48.从藩镇割据到区域割据——五代十国分裂49.割让燕云十六州,“山前”“山后”近失天险,自毁长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50.“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统一永远是历史的主流——陈桥兵变与北宋统一51.强干弱枝,巩固中央集权,中国从此不再分裂——杯酒释兵权52.人民按照自己的选择,让杨家将的忠勇流芳百代——杨家将抗辽53.“化干戈为玉帛”,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宋辽和战与澶州之盟54.天府大地起风雷——王小波、李顺起义55.“王安石变法”的前奏曲——庆历新政与庆历党争。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

火烧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

连绵十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

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摘自】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七十八〕主编:张秀平王晓明1856年10月8日上午,停泊在广州海珠炮台附近码头的1艘“亚罗”号划艇正作启航准备。

这时,有一艘清军的巡逻船急驶而来,广东水师官兵登上划艇,把全船十四名水手挨个盘问身份,并把其中二十人加以扣留,押到巡逻船上,带回广州。

“亚罗”号原是中国人苏亚成的一艘载重100 吨的划艇,后来被海盗抢走,辗转属于中国方亚明所有,成了走私船。

为了走私的便利,曾在香港当局领过执照,但已过期失效。

中国水师搜查走私船,捕走中国水手,纯属中国内政。

但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

他还无中生有的捏造说,中国水师上船后曾扯下船上的英国旗,侮辱了英国。

因此,他向两广总督叶名琛发出强硬照会,无理要求立即送回被扣的全部人犯,还要向英国道歉和赔偿。

10月23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里率领英国军舰突入省河,向广州进攻,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大敌当前,两广总督叶名琛一味妥协,下令不许还击。

10月29,日英军攻入广州城,叶名琛慌忙逃命。

1857年春,“亚罗”号事件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大资产阶级掀起战争叫嚣,英国议会通过了扩大侵华战争的提案。

历史事件大全及时间表

历史事件大全及时间表

历史事件大全及时间表
中国古代史中有许多历史事件,它们是我们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前21世纪:启蒙时期,商朝建立;
公元前11世纪:夏朝建立;
公元前7世纪:殷朝建立;
公元前4世纪:夏朝灭亡,商朝结束,西周朝建立;
公元前600年:东周朝建立;
公元前476年:春秋朝开始;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春秋英雄张良出使越国;公元前401年,
齐国举行鲁肃说法;公元前386年,秦国灭六国;
秦朝期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秦始皇称帝;公元前214年,建立兵部,全国统一;
汉朝时期:公元前202年,楚国汉王刘邦称帝;公元前220年,大一
统汉灭秦;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南征匈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设立
十六国;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三国群雄并起、诸葛亮破蜀;
两晋时期:公元265年,东晋政权建立,陈寿宣布汉尊皇帝;公元
316年,西晋政权建立,元帝刘秀称帝;
南北朝时期:公元386年,南朝宋朝建立;公元420年,北朝前秦灭
前晋;公元581年,宋末梁陈战争,北朝灭南朝;
隋朝时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设制度改革;
唐朝时期:公元618年,唐太宗李渊称帝;公元637年,发改始祖武则天统治;公元649年。

白虎观会议的历史故事

白虎观会议的历史故事

白虎观会议的历史故事东汉章帝时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

东汉初年,经今古文学的门户之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章句歧异。

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癫痫病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依议郎杨终奏议,仿西汉石渠阁会议的办法,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

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

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章帝亲自裁决。

这样考详同异,连月始罢。

此后,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

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

自西汉初年叔孙通制礼作乐以来,儒家思想渐渐开始得到重视,汉武帝时期,采纳经学大师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独崇儒术,经义为汉治法,攻读儒经成了经师们荣显的专门行道。

但汉武帝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当时有名的儒家学派,皆为其在大学设一讲座,谓之学官。

充学官者,并不只是《诗》、《书》、《易》、《礼》、《春秋》五经。

然而,自此以后,儒家学说经政府的倡导,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越传越多,越传越繁琐。

《汉书·儒林传赞》称: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

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藩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鉴于当时诸经分派分支太多,对经义的解释也各有差异的状况,宣帝乃诏诸儒讲五经同异,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临制决史称石渠阁(未央殿北藏秘书的地方)奏议,这成了封建政权第一套完整的法典。

史海钩沉——汉朝三大会之三——白虎观会议(下)

史海钩沉——汉朝三大会之三——白虎观会议(下)

史海钩沉——汉朝三大会之三——白虎观会议(下)汉章帝建初四年(西元79年),汉朝全国各地的著名儒生齐聚洛阳,白虎观会议就此拉开帷幕。

如上篇“ 史海钩沉——汉朝三大会之三——白虎观会议(上)” 所述,如果揭开表象,以看本质,则经过西汉时的盐铁会议、石渠阁会议,本来在意识形态上已经统一、并通过五经(包括博士、太学等配套设施)加强控制的体系,出现了两大问题。

问题之一,是没有对经营儒家五经体系的队伍本身加以控制,所以西汉末年,一代大儒王莽,从体制内开始起步,控制了其他大儒为其代言,一路上制造神话图谶,终于平稳拿到汉之政权。

问题之二,是没有对神话图谶进行标准化的官方认定,这就造成谁都能制造一些谶纬之言,或者谁都能解释一些经典纬书上的符瑞,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宣传。

所以,王莽也好,西汉末割据蜀地的公孙述也好,甚至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都可以用图谶来为自己做政治代言。

上面两个根本问题,就是白虎观会议要解决的。

于是,汉章帝亲自主持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代表皇帝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参加者除魏应、淳于恭外,还包括贾逵、班固、杨终等人。

全是当时甚至是历史上的名人。

仅以贾逵为例,他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

由于其身高近1米9,所以时人称之为“ 贾长头” 。

贾逵所撰的经传、考据、注释、辩论、疑难解释等,共约一百多万字,被称为通儒,当时代的诸儒视之为”问不倒“ ——“ 问事不休贾长头”。

贾逵还是一个卓越的天文学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用更准确的黄道坐标来测算日月的运行轨道,并明确指出月球的运行速度是不等速的——“ 月行有迟疾”。

贾逵教出了很多杰出弟子,其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说文解字》中首次对汉字造字的方法——“ 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做出了具体的解释,是我们中学语文必学的内容。

至于更加有名的、中国前四史之一《汉书》的作者、与《史记》作者司马迁合称” 班马“ 的班固,就更不用说了。

白虎观会议的内容是什么?它又影响了哪些东西?

白虎观会议的内容是什么?它又影响了哪些东西?

白虎观会议的内容是什么?它又影响了哪些东西?
本文导读:
东汉刚刚才建国这些年,因为学术的风气实在是太过于严重。

虽然说汉武帝在之前就已经独尊了儒术,但是因为时间过去了太久,其他学派的学说又渐渐的抬起了头来。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学说又是发展的是十分不同,多种多样的。

就像是对这个已经被捧到了一个很高位置的儒家的来说,里面很多书本,很多书籍,很多经典都会解说成很多不一样的版本。

这在当时的年代,在学术是十分的混乱不堪,也是十分的一个难以去评判,这使得皇帝在任用人的时候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总不知道什么人,什么样的基层的官员才是自己需要的,才是自己的国家需要的,所以说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汉章帝就举行这个白骨观会议。

当时这个会议是由汉章帝他自己亲自主持的,参加这个会的人有很多,比如说有班固有杨宗,还有魏应,这些人都是当时很出名的一些学者,一些大家,一些在学术方面有着自己不可去动摇的一个话语权的人。

于是这场在历史上声名不显得,但是影响了后世很大的白虎观会议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在这场会议上提问的是魏应,他代表着皇上去提问回答
的。

淳于公,他是在场的那些班固这些人,这些有名望的大家们的读书人学者,他来回答的。

这场会议整整是举行了有上个月,在这场会议上,终于班固把这场会议的讨论结果是撰写成一本书,这本书叫做白虎通义。

这本书在当时的汉朝是个官方的书,这是所有的人都要去学这个书。

而且在这个会议上还把这个流传后世的君为臣纲,这个纲常列为了第一位,加强了东汉这个国家,他的皇帝的统治。

这样也就解决了汉章帝他心里的一个很大的一个困惑了。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六百家争鸣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六百家争鸣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六百家争鸣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也不会五彩缤纷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

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

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

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

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名孔伋)的弟子。

他在40岁以前,主要活动是教书。

42岁那年,带着车子数十乘、侍从弟子数百人游说齐、魏等国。

晚年回家著书立说,今存《孟子》7篇就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体现。

孟子宣扬“仁义”提倡“仁政”,主张“法先王”。

他说:“仁政必自经界始”,就是说实行“仁政”首先要恢复周代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他认为古代比当代好,要人们“遵先王之制,守先王之法,行先王之道”。

孟子的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国王都认为不合时宜。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

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

著《荀子》一书,他赞扬富国强兵的制度或政策,尤其赞扬秦国。

他对孟子等的陈旧学说有过激烈的批判。

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

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鲁国人。

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

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他要求有一个社会秩序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要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25件大事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25件大事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25件大事1.理学的建立北宋末年,以儒学为主干融合了佛道文化的理学崛起,它强调封建礼教,极力维护宗法。

朱熹为集大成者。

理学一度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日益反动。

2.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从此大规模印刷成为可能。

3.王安石变法1070年,王安石以宰相身份推行改革。

减弱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

改革遭到既得利益集团反对,1086年,新法被废除。

4.靖康之乱和中国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1126年,金国攻陷北宋都城东京,掳掠徽、钦二帝。

次年,康王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王朝。

掀起了历史上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

5.成吉思汗和元朝的建立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帝国————蒙古国。

他曾亲率大军横扫欧亚大陆。

其称号意为:世界的统治者。

6.郑和七下西洋1405年—1433年,三宝太监郑和率船队出使30多个亚非国家,扩大了明王朝在海外的影响,把国际贸易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7.张居正改革1573年,明首辅张居正提出“考成法”整顿吏制;后推行“一条鞭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对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8.西方传教士来华1560年,巴黎耶稣会派遣的第一批西方传教士来华。

他们传播西方文化,参与中国政治。

1522—1800年间,在华传教士达780多名,葡萄牙籍为多。

康熙19年,耶稣会教众达30万。

9.李自成起义和满清入关1630年,山西米脂人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

1644年占领北京,明崇祯帝自尽。

清军趁势入关,击溃农民军,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

10.郑成功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统帅25000余人,数百艘战船,攻陷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

次年,荷兰殖民者签署投降书,撤离台湾。

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

11.摊丁入亩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50年人丁数作为征收丁银标准。

以后永不加赋。

此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2.《红楼梦》问世《红楼梦》,原名《石头记》,1751年前后,由曹雪芹著就。

小升初文学常识——中国历史上的100个大事件

小升初文学常识——中国历史上的100个大事件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2、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舜建议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诸侯不拜丹朱却拜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3、鲧(gun)的儿子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

4、禹禅让帝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夺位称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自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5、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jie)”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尧”、“桀骜不驯”都出于此人。

6、“汤”以“网开一面”展示他的仁慈,并取得了黎民百姓的拥戴,后打败夏桀,灭夏建商;汤又名成汤,是尧舜时期契(qi)的后裔。

7、“伊尹”是商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第一位贤臣,历史上被视为臣道的楷模,后辅佐“外丙、仲壬(ren)、太甲”三王执政,亲作《伊训》、《肆命》等,有“伊尹囚帝(太甲)”之典故。

8、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9、商第三十代大王纣和夏桀一样是典型的暴君,历史上有“桀纣”并称。

纣创造了“炮烙”、“虿(chai)池”等刑罚,造“鹿台、酒池、肉林”,劳民伤财,草菅人命。

10、姬昌,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hong)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11、殷商“谗言进用,忠良远黜(chu)”,比干被挖心、萁(qi)子装疯、微子出走,周武王兴兵伐纣,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焚,奸臣恶来、费忠被斩首,殷商灭亡,周王朝诞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齐、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鲁,后有周公辅成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

12、周幽王千金难求妃子(褒姒)笑,烽火连台戏诸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评汉代白虎观会议与《白虎通》

评汉代白虎观会议与《白虎通》

作者: 安作璋
出版物刊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16页
主题词: 《白虎通》;汉代;《白虎通义》;国家法律;“圣人”;儒家思想;历史;讲学
摘要:白虎观是东汉皇帝与儒生们在洛阳北宫讲学的地方。

白虎观会议是章帝建初四年(公元七九年)举行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由官方出面组织的一次尊孔复礼的宗教神学会议。

《自虎通》(又称《白虎通义》或《白虎通德论》)则是这次会议的书面总结。

它们以封建国家法律的形式,把孔丘捧上了“圣人”的宝座,并确定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给后世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求发生在河南洛阳的重大历史事件

求发生在河南洛阳的重大历史事件

求发生在河南洛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白虎观会议、董卓之乱、神龙政变、洛阳兵变、白马驿之祸。

1、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

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

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

虽然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一,但是经历王莽新朝的战乱之后,各家的歧异再次抬头。

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

白虎观于当时乃是朝廷修缮儒学之所。

2、董卓之乱董卓之乱,指东汉中平六年(189年)至初平三年(192年)董卓入朝后实行的专权暴政。

中平六年,董卓奉诏率兵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

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汉献帝刘协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人口西迁长安。

行前,董卓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

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

历时三年的董卓之乱,时间虽短,却使东汉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董卓专权暴政引起的诸侯讨伐,为群雄割据局势打下了基础。

东汉政权日趋衰败,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军阀混战的三国乱世由此开启。

3、神龙政变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神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兴宗等。

力图拥立李显为君,诬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

中国重要历史事件汇总

中国重要历史事件汇总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工、实行统一度量衡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此即为“焚书”。

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

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

此即“坑儒”。

两件事合称“焚书坑儒”。

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18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

公元前206年8月~前202年12月,项羽、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文景之治:汉初,社会经济衰弱,文景时期朝廷推崇黄老之术,采取“轻徭薄赋”“修养生息”的政策,并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

史称“文景之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由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

在思想上,主张清净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到汉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历史大事件表

中国历史大事件表

中国历史大事件表一、夏朝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传说中由禹建立。

据史书记载,夏朝是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7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有组织的国家时代,为后世的王朝奠定了基础。

二、商朝的兴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1世纪。

商朝的兴盛时期,商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商朝的经济和文化也达到了巅峰。

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商朝逐渐衰落,最终被周朝推翻。

三、周朝的分封制度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56年。

周朝建立了分封制度,将国家领土划分为一系列诸侯国,实行分封制度。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但也导致了诸侯国之间的割据和内乱。

四、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和法律等,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还修建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五、西汉的兴起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前202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8年。

西汉的兴起标志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和经济的繁荣。

西汉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和文化成就,如纸张的发明和汉字的标准化。

六、东汉的衰落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2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220年。

东汉时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和地方割据等问题导致了东汉的衰落。

同时,外族的入侵也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七、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280年。

这一时期,中国分裂为三个国家,分别是魏、蜀和吴。

三国时期的战争频繁,但也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文化成就,如《三国演义》和蜀汉政权的建立。

八、隋唐的繁荣隋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公元581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907年。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隋朝统一了南北朝,唐朝则进一步扩大了领土,并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二十四白虎观会议
古代史上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
〔二十四〕
主编:张秀平王晓明子夜星站整理编辑
24白虎观会议
儒学经典与谶纬迷信的钦定结合
白虎观会议是汉章帝时(79年)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讨论儒经的异同的一
次会议,会后,章帝命班固把讨论结果编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典籍公布,影响深远。

自西汉初年叔孙通制礼作乐以来,儒家思想渐渐开始得到重视,汉武帝时期,采纳经学大师董仲舒
之议,罢黜百家,独崇儒术,经义为汉治法,攻读儒经成了经
师们荣显的专门行道。

但汉武帝采取兼容
并蓄的态度,对当时有名的儒家学派,皆为其在大学设一讲座,谓之学官。

充学官者,并不只是《诗》、
《书》、《易》、《礼》、《春秋》五经。

然而,自此以后,儒家学说经政府的倡导,获得了广泛的传
播,越传越多,越传越繁琐。

《汉书·儒林传赞》称:“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
以官禄。

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藩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
之路然也。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鉴于当时诸经分派分支太多,对经义的解释也各有差异的状
况,宣帝乃“诏诸儒讲五经同异,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临制决”史称石渠阁(未央殿北藏秘书的地
方)奏议,这成了封建政权第一套完整的法典。

西汉末年,哀、平之际,儒家哲学内部发生经今,古文
派之争,刘歆于皇家图书馆秘室中发现的古字体《春秋左氏传》、《毛诗》、《易礼》等在王莽时代被
立为学官。

自此以后,经今、古文二派斗争激烈,你消我长。

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56年),宣布“图谶(chèn)”于天下,进一步把儒家经义与“谶纬”图书等
迷信东西结合起来,完成了东汉国教的形式,所谓“谶”,是当作神灵启示人们的一种预言。

“谶”与
“纬”连称,是一种长期的发展结果。

“谶纬”即总集过去所有的具有一定性质的预言,而用以解释一
般性质的儒家经典,使那些预言与儒家经典相交织,使圣人的教条与神灵的启示合二为一。

这样,圣经
变成了天书,孔子就变成了神人。

到了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把西汉宣帝、东汉光武的法典和国教
更加系统化,这就是所谓的“白虎观会议”。

章帝建初四年诏引光武中元元年诏书云:五经章句繁多,议欲省减。

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倏樊奏
以,先帝大业当以施行。

于是,章帝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集会白虎观,讲义五经同
异。

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章帝亲临现场,裁定对错,决定取舍。

这样一连数月,
问题才得以解决,这就是白虎观奏议。

钦定的奏议,赋予了光武以来儒家经典与谶纬迷信相结合的神学
性与国教化性质。

作为这次历史性会议结果的集中体现者,是《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德论》、《白虎通》等。

《旧唐书·经籍志》说它是汉章帝撰,《新唐书·艺文志》说它是班固撰。

实则是班固作为史臣对当时
的白虎奏议加以系统整理的结果。

《白虎通义》实际就是这次会议的记录。

全书共分四卷,书中除征引六经传记外,杂以谶纬,将今
文经学与谶纬糅合一起,体现出东汉统治思想的特点。

从《白虎通义》所引经传来看,它是尽其杂糅混合之能事,将《易》、《诗》、《书》、《春秋》
(包括各家《序传》)、《礼》、《乐》、《论语》、《孝经》以及各种逸文,和图书谶纬混合在一起。

关闭窗口
打印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