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答案
福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在线作业一(第5次)

正确答案:ABCD
7. 问卷通常由()构成。
A. 前言部分
B. 个人特征资料部分
C. 事实性问题部分
D. 态度性问题部分
正确答案:ABCD
8. 搜集文献的途径是()。
A. 图书馆和资料室
B. 学术会议
C. 计算机互联网
D. 评分者信度
正确答案:A
13. ()既要论证课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又要说明课题研究的意义、应用前景、特色与创新之处。
A. 研究题目
B. 对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
C. 课题的研究思路
D. 结题报告
正确答案:B
14. 时间取样法的不足之处是()。
A. 受观察时间的限制
B. 把握主题,善于引导
C. 提问明确,避免误解
D. 准确记录谈话内容
正确答案:ABCD
13. 群体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要求包括()。
A. 对象要具有代表性
B. 考察的全面性
C. 分析的深刻性
D. 结论的创新性
正确答案:ABCD
14. 校本教育研究要遵循以教师为本就是要()。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5. 系统随机抽样是以自然群体为单位,从较大的群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6. 实验设计是进行教育实验的计划、架构,是教育实验成败的关键。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7. 教育实验等同试验。
A. 错误
D. 中数
11.2学前教育专业科目三《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大纲

11.2学前教育专业科⽬三《幼⼉教育科学研究⽅法》考试⼤纲福建师范⼤学申请成⼈⾼等教育学⼠学位考试学前教育专业《幼⼉教育科学研究⽅法》课程考试⼤纲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参考教材(考⽣⾃备)《幼⼉教育研究概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主编:陈伙平⼆、课程纲要第⼀章研究原理第⼀节幼⼉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第⼆节幼⼉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与设计第三节幼⼉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意义与任务考核点:幼⼉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过程;幼⼉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幼⼉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任务;幼⼉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第⼆章课题确⽴第⼀节选题概述第⼆节选题的思维策略第三节课题论证考核点:选择与确⽴科研课题的意义;幼⼉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科研课题选择的原则、⽅法与路径;科研课题论证。
第三章经验总结第⼀节经验总结概述第⼆节经验总结的操作程序第三节经验总结的基本要求考核点:经验总结的含义、特点和意义;经验总结的类型和基本要求;经验总结的操作程序。
第四章观察研究第⼀节观察研究概述第⼆节观察研究的基本途径、步骤和要求第三节观察的记录⽅法考核点:观察研究的内涵、特点以及实施步骤;观察研究分类;观察的记录⽅法。
第五章调查研究第⼀节调查研究概述第⼆节调查研究的实施步骤第三节调查问卷的编制考核点:调查研究的作⽤及其基本类型;调查研究的⼀般实施步骤;针对研究主题编制调查问卷。
第六章实验研究第⼀节实验研究概述第⼆节实验控制第三节实验设计考核点:变量、⾃变量、因变量、⽆关变量的内涵;教育实验的分类;影响教育实验效度的因素;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以及操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第七章个案研究第⼀节个案研究概述第⼆节个案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要求第三节个案研究的样例分析考核点:个案研究的含义和特点;个案研究的基本类型;个案研究的实施步骤;能对幼⼉教育的研究个案进⾏个案研究并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第⼋章园本研究第⼀节园本研究概述第⼆节园本研究的运作第三节园本研究实施⾯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考核点:园本研究的内涵、特点与意义;园本研究实施的原则、程序和基本要求;园本研究实施的困难、问题与对策。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研究是探讨未知的过程,这是科学研究的 B 特点。
A 客观性B 创造性C 继承性D 控制性2、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或教育规律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是 CA纵向研究 B横向研究 C 个案研究 D成组研究3、核查资料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属于 BA 计量审核B 逻辑审核C 资料审核D 资料评定4、从被试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的情境中等待所要观察的行为出现,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是 BA 时间取样观察 B事件取样观察 C 轶事记录法 D 系列记录法5、不能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是 DA 真实验B 前实验C 确认性实验D 准实验6、在问卷中 A 是对研究课题的高度、简洁概括的反映。
A 标题B 前言C 指导语D 结束语7、从一个或若干个概念入手,找出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明确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表现是问卷理论建构的 BA 因素分析方式B 理论推导方式C 实证标准方式D 逻辑分析方式8、下列哪种问卷回答方式适合于问卷的定性分析 BA 量表式B 填空式C 选择式D 排序式9、把阅读文献所得的信息资料抄下来是积累文献中的A方法。
A 抄录式B 提要式C 札记式D 标记式10、A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A 外审B 内审C 互证D 核查11、在行动研究中,研究的动力来自实际工作者,他们自己提出并选择研究的问题,自己决定行动方案属于B A 合作模式 B 支持模式C 独立模式D 内隐模式12、三角分析属于行动研究中的D方法。
A 观察陈述法B 自我报告技术C 情境分析法D 批判反省法1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很难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一般都是进行现场实验。
这是因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具有B特点。
A 多因素B 实践性 C持久性 D 控制性14、将同一研究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共同规律,这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D 趋势。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后练习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资料审核包括逻辑审核与()。
A. 统计审核B. 品质审核C. 计量审核D. 定量审核【正确答案】 C2. 两组以上被试的实验结果,如果是不连续数值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宜用()。
A. t检验B. Z检验C. X2检验D. F检验【正确答案】 C3. 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的意义在于()。
A. 获得荣誉和地位B. 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C. 繁荣教育科学理论D. 促进成果交流与转化【正确答案】 D4.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全过程的最后一步是()。
A. 选择课题B. 设计研究方案C. 执行研究方案D. 撰写论文【正确答案】 D5. 已知总体方差,两个样本的均数由全然无关的组别随机抽取的样本计算得来,且n>30,其差异显著性检验用()。
A. Z检验B. t检验C. χ2检验D. F检验【正确答案】 A6. 研究论文的摘要一般写()。
A. 100字以内B. 200字左右C. 400字左右D. 500字左右【正确答案】 B7. 每组被试少于30人的两个组比较,其平均数显著性差异检验宜用()。
A. Z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χ2检验【正确答案】 B8.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A. 访谈研究B. 实验研究C. 观察研究D. 行动研究【正确答案】 C9. 取样观察法包括()。
A. 时间取样观察法和空间取样观察法B. 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人物取样观察法C. 空间取样观察法和人物取样观察法D. 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正确答案】 D10. 我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陈鹤琴连续观察研究孩子808天,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 系列记录法B. 轶事记录法C. 日记描述法D. 持续记录法【正确答案】 C11.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提供学前教育现象真实过程的手段是()。
A. 观察B. 访谈C. 调查D. 问卷【正确答案】 A12.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普莱尔以自己的孩子为对象进行了连续3年的研究,最后写成《儿童心理》一书,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22秋季-福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在线作业一-辅导资料-答案4

22秋-福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在线作业一-0004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12 分)
1.()是用同一组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两次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
A.重测信度系数
B.复本信度系数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评分者信度
【此题正确选项】:A
2.____按其自身素质可分为机体变量和环境变量。
A.无关变量
B.自变量
C.因变量
D.变量
【此题正确选项】:A
3.科学的观察法源于日常观察法,却又()日常观察法。
A.高于
B.不同于
C.区别于
D.低于
【此题正确选项】:A
4.观察强调在()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扰和控制是观察的特点。
A.“自然发生”
B.“结构设计”
C.“条件设定”
D.“客观定量”
【此题正确选项】:A
5.在确定调查范围时,需要将()作为调查范围的依据。
A.教育实践
B.有较成熟的相关理论
C.调查报告
D.观察记录
【此题正确选项】:B
6.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中的____就是形成旨在改进现状的行动蓝图。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练习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教育规律为目标的过程。
3.抽样:抽样是指遵循一定的规则,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容量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
3.文献:文献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4.参与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深入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中,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故又称为局内观察。
5.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指那些有较强理论性,可以直接增加有关研究领域知识内容的研究。
其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
6.因变量因变量也叫反应变量或结果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在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7.文献检索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对象的检索活动,即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图书馆和资料中心查找所需文献的过程。
8.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或第一手资料,是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包括专着、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档案资料等。
9.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将总体按照单位属性的特征分为若干层次或类别,然后在各层次或各类别中随机抽取样本单元的抽样方法。
10.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前后一致性,采用的研究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
11.时间取样法时间取样法是在统一确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出现与否,行为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
12.教育研究的效度教育研究的效度是指所进行的教育科学研究是否基于事实或证据,研究的结果能在多大程度上被证实。
12.二次文献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或第二手资料,是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整理之后形成的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文献。
1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以个体的自然组为单位进行的随机抽样。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题库一、名词解释1、科学一般的定义是指: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
依据这个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科学:它是指关于正确反映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
2、科学研究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是指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加以调查、审查、讨论及思考,然后分析和综合所得的结论或结果。
狭义的研究是指以严密的方法探求某项事实的原理,获得正确、可靠的结果,本书所讨论的教育科学研究,包含广义与狭义理解的研究。
3、科学方法4、假设5、取样研究取样是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为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而随机选取的一定样本容量的样本。
6、自变量即能够独立的变化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7、因变量8、中介变量9、访问法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搜集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该方法是一个访问者与一个被访问者通过面对面的接触,透过有目的谈话,以寻求研究资料的方法。
10、结构型访问法又称标准型,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问题标准化,即事先拟好题目,问题次序和谈话用语,按一定的方式询问。
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对所有被访者进行相同的询问,然后将被访者的回答,填到事先制好的表格中去。
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由被访问者自由选择答案11、非结构型访问法12、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法13、自变量又称独立变量,它是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教育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14、环境变量环境中可以作为自变量研究对象的环境因素。
例如,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班级等不同环境因素。
15、控制变量16、组间设计二、简答题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首先,科学与技术两者的定义不同。
其二,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利用,即在于设计和制定用于生产,运动,通讯,科研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它着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任务,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是发现目前早已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科学提供应用理论,而技术则是创造发明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之手段或规则,是将理论变成现实。
奥鹏2020年6月福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在线作业一_4.doc

1.()是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整理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A.调查报告B.经验总结报告C.实验报告D.个案研究报告【参考答案】: B2.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中的____就是形成旨在改进现状的行动蓝图。
A.计划B.行动C.观察D.反思【参考答案】: A3.根据观察过程的严密程度,分为()A.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C.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D.全部观察和部分观察【参考答案】: C4.教育科研____是一种由小见大,以点及面的研究方法。
A.经验总结法B.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实验法【参考答案】: C5.研究者选定的研究课题要量力而行,要有完成的可能性即要遵循选题的____。
A.具体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新颖性原则D.价值性原则【参考答案】: B6.()是按照研究者是否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分类。
A.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C.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参考答案】: C7.目前常用的人格测验主要包括()。
A.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B.艾森克人格问卷C.中国比奈测验D.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参考答案】: ABD8.结构性问题的答案类型包括____。
A.定性回答B.定距回答C.定类回答D.定序回答【参考答案】: BCD9.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
A.客观性原则B.操作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公共性原则E.检验性原则【参考答案】: ABCDE10.测验法的特点包括()。
A.科学性较强B.量化水平较高C.使用方便、收集资料快捷D.数据形式多样【参考答案】: ABC11.常用的观察取样方法有:()A.对象取样B.时间取样C.场面取样D.事件取样【参考答案】: ABCD12.教育文献研究的局限性在于()。
A.时效性差B.记载偏差C.信息缺损D.限于语言【参考答案】: BCD13.教育问题具有以下()个方面的特点?A.复杂性B.两难性C.开放性D.整合性与扩散性【参考答案】: ABCD14.实施观察要注意()等互相配合,达到最佳效果。
东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8秋在线作业3(第二版本)(满分)

(单选题) 1: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准则是()。
A: 发展性B: 自然性C: 实事求是D: 适宜性正确答案:(单选题) 2: 行动研究的主体是()。
A: 在校专家B: 教授C: 教育行政领导D: 教育实践工作者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
A: 准确度B: 推广程度C: 研究程度D: 前后一致性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在统一确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出现与否,行为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这种方法称为()。
A: 轶事记录法B: 时间取样法C: 事件取样法D: 日记描述法正确答案:(单选题) 5: 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研究X畴。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交叉科学正确答案:(单选题) 6: 谁提供了“行动研究交互作用螺旋”模式()。
A: 麦克南B: 赛杰尔C: 卡尔霍恩D: 斯特林格正确答案:(单选题) 7: 了解最新科研动态是正确选题的()。
A: 必要条件B: 重要保证(单选题) 8: 推动教育研究前进的动力和源泉是()。
A: 理论B: 规律C: 问题D: 实践正确答案:(单选题) 9: “我们阅读文献时,应先看原始文献,后看文献综述,先看书籍,后看论文”这属于文献阅读的什么原则()。
A: 计划性原则B: 顺序性原则C: 批判性原则D: 同时性原则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研究者应始终保持科学研究的敏感性,避免因循守旧,强化创新意识,善于依据经验所揭示的规律,归纳创立新的教育理论”是指经验总结法的什么原则()。
A: 典型性原则B: 全面性原则C: 创新性原则D: 价值性原则正确答案:(多选题) 1: “经验总结的结果是好的”包括哪几层含义()。
A: 事实的确证性B: 解释事实、说明事实要符合逻辑,在陈述上不自相矛盾C: 总结出的结果具有可推广性和指导实践的可能性D: 时代性正确答案:(多选题) 2: 研究课题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A: 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B: 从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C: 从讨论和交往中发现问题D: 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寻找问题正确答案:(多选题) 3: 米尔斯认为每个行动研究过程都包含哪几个基本要素()。
11.2学前教育专业科目三《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参考教材(考生自备)《幼儿教育研究概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主编:陈伙平二、课程纲要第一章研究原理第一节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第二节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与设计第三节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意义与任务考核点: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过程;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任务;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第二章课题确立第一节选题概述第二节选题的思维策略第三节课题论证考核点:选择与确立科研课题的意义;幼儿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科研课题选择的原则、方法与路径;科研课题论证。
第三章经验总结第一节经验总结概述第二节经验总结的操作程序第三节经验总结的基本要求考核点:经验总结的含义、特点和意义;经验总结的类型和基本要求;经验总结的操作程序。
第四章观察研究第一节观察研究概述第二节观察研究的基本途径、步骤和要求第三节观察的记录方法考核点:观察研究的内涵、特点以及实施步骤;观察研究分类;观察的记录方法。
第五章调查研究第一节调查研究概述第二节调查研究的实施步骤第三节调查问卷的编制考核点:调查研究的作用及其基本类型;调查研究的一般实施步骤;针对研究主题编制调查问卷。
第六章实验研究第一节实验研究概述第二节实验控制第三节实验设计考核点: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内涵;教育实验的分类;影响教育实验效度的因素;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以及操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第七章个案研究第一节个案研究概述第二节个案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要求第三节个案研究的样例分析考核点:个案研究的含义和特点;个案研究的基本类型;个案研究的实施步骤;能对幼儿教育的研究个案进行个案研究并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第八章园本研究第一节园本研究概述第二节园本研究的运作第三节园本研究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考核点:园本研究的内涵、特点与意义;园本研究实施的原则、程序和基本要求;园本研究实施的困难、问题与对策。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49)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般命题原则内容的是( )。
A.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
B.题目行文浅显、简短、明确,不使发生误解,各题目独立,有正确确定的答案。
C.题目不应对答案有暗示性,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
D.允许有一些创新和个人创意性内容的题目。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
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
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C.交通工具。
D.被访问者的合作。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如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5.现在,欲编制一道测试中学生自信心的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 )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
东师2019年秋季《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东师2019年秋季《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以文献为对象的检索活动,即采用科学的方法,从图书馆和资料中心查找所需文献的过程。
2.诊断性个案研究
诊断性个案研究是指对个案的全面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并根据有关意图、指标,对个案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评判,得出一定的结论。
3.定量评价
是将给评价资源的各种指标加以量化,然后根据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加以评分的方法。
4.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研究者把调查的课题分成若干个项目(变量),拟成具体易答的一系列问题,编成标准化问卷,然后发给调查对象,根据回收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
5.时间取样法。
成都开放大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100分

成都开放大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100分
题1:下列哪一说法最准确()
A.问卷中的事实问题仅用于调查受测者做过哪些事情
B.问卷施测的时间掌握在15分钟以内最好
C.选择实施的对象只要样本容量够大就有代表性
D.只有知道了研究问题的行为样本,才能编制出全面而又有代表性的题目
正确答案:D
题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正确答案:D
题3:下述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正确答案:A
题4:以下关于问卷编制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选择施测对象的被试样本,要注意到样本的代表性,同时还要注意样本。
福师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四章 调查法 第一节第二节 期末考试备考资料19

福师09春学期《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直接接触、询问研究对象或现场观察等手段来获得事实材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一)调查法的类型根据选择调查对象的方法,可将调查法划分为普遍调查、典型调查、解剖“麻雀”和抽样调查等四种类型。
1.普遍调查:普遍调查是对某一范围内所有被研究的对象无一遗漏地进行全面的调查,简称“普查”。
普查可以是单位性的或地区性的,也可以是全国性的。
一般情况下,普查是为了某一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优点是具有普遍性,缺点是调查范围大、耗资大,所要研究的问题不易深入细致。
2。
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从有关调查范围内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法是认识客观事物共同本质的一种简便的科学研究方法。
典型调查容易组织,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不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些事物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了解。
其缺点是,若选择的典型材料不完全具有代表性或研究的典型材料太少,容易误将特有现象视为一般现象。
因此,不宜将典型调查的结果盲目地推论到总体中去。
3.解剖“麻雀”:此种方法类似典型调查,区别在于典型调查是在同类事物中选择几个突出的或异常的事物作为调查的对象,而解剖“麻雀”则是在同类事物中任取几个一般的事物作为调查的对象,从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由于“任取”具有随机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总体的情况,所以,解剖“麻雀”是以了解一般情况或者普遍规律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调查方法。
4.抽样调查:是从被调查的总体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来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特征值来推算总体特征值的——种调查方法。
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抽样调查是一种可靠而又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
在抽取样本时,必须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即要求总体中每个部分都有同等机会被抽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以下四种:(1)纯随机抽样法:这种方法是将总体各个单位编号,然后按抽签方法或利用随机号码表(即乱数表)进行抽样。
(2)等距抽样法:又称为机械抽样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后练习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资料审核包括逻辑审核与()。
A. 统计审核B. 品质审核C. 计量审核D. 定量审核【正确答案】 C2. 两组以上被试的实验结果,如果是不连续数值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宜用()。
A. t检验B. Z检验C. X2检验D. F检验【正确答案】 C3. 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的意义在于()。
A. 获得荣誉和地位B. 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C. 繁荣教育科学理论D. 促进成果交流与转化【正确答案】 D4.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全过程的最后一步是()。
A. 选择课题B. 设计研究方案C. 执行研究方案D. 撰写论文【正确答案】 D5. 已知总体方差,两个样本的均数由全然无关的组别随机抽取的样本计算得来,且n>30,其差异显著性检验用()。
A. Z检验B. t检验C. χ2检验D. F检验【正确答案】 A6. 研究论文的摘要一般写()。
A. 100字以内B. 200字左右C. 400字左右D. 500字左右【正确答案】 B7. 每组被试少于30人的两个组比较,其平均数显著性差异检验宜用()。
A. Z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χ2检验【正确答案】 B8.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
A. 访谈研究B. 实验研究C. 观察研究D. 行动研究【正确答案】 C9. 取样观察法包括()。
A. 时间取样观察法和空间取样观察法B. 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人物取样观察法C. 空间取样观察法和人物取样观察法D. 时间取样观察法和事件取样观察法【正确答案】 D10. 我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陈鹤琴连续观察研究孩子808天,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 系列记录法B. 轶事记录法C. 日记描述法D. 持续记录法【正确答案】 C11.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提供学前教育现象真实过程的手段是()。
A. 观察B. 访谈C. 调查D. 问卷【正确答案】 A12.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普莱尔以自己的孩子为对象进行了连续3年的研究,最后写成《儿童心理》一书,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5

东北师范大学22春“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一个问题是否值得研究可以从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考虑。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研究范畴。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科学D.交叉科学参考答案:B3.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
A.准确度B.推广程度C.研究程度D.前后一致性参考答案:D4.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性表现在()。
A.具有很强的异质性B.易受人的因素影响C.偶然性和独特性D.目的性参考答案:ABC5.文献的整理包括()。
A.文献的搜索B.文献的阅读C.文献的记录D.文献综述参考答案:BCD6.课题论证是指对选定的课题进行()A.分析B.评价C.预测D.反馈参考答案:ABC7.运用事件取样法很难揭示因果关系。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8.课题论证是指对选定的课题进行()。
A.分析B.评价C.预测D.反馈参考答案:ABC9.个案研究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A.拟定研究计划B.搜集个案资料C.撰写个案研究报告D.分析个案资料参考答案:C10.比较与分类属于定量分析。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1.出土文物属于非文字资料。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广博的知识是选题的必要条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行动研究不允许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的进程调整研究计划。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4.教育研究报告的题目一般不超过几个字?()A.20B.18C.15D.10参考答案:C15.研究对象写给别人的信件属于个案资料的客体资料。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6.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适宜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7.中位数是按顺序排列在一起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8.关系调查是一种因果性的调查。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答案.doc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答案名词解释题1.课题论证是指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
也就是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拟突破的难题、完成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等进行论证。
2.集中量数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3.实验观察法实验室观察法是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行为的发生,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被研究者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4.因变量因变量也叫反应变量或结果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在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5.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教育规律为目标的过程。
6.结构访谈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
7.抽样答:1.抽样又称取样。
从欲研究的全部样品中抽取一部分样品单位。
其基本要求是要保证所抽取的样品单位对全部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8. 追踪法答:追踪法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追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9.自然观察法答: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10.个案研究答: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
11.基础研究答:基础研究: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12.经验总结法答: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对教育现象加以分析概括,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答案名词解释题1.课题论证?是指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
也就是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拟突破的难题、完成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等进行论证。
?2.集中量数?集中量数是用来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3.实验观察法?实验室观察法是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者的某些行为的发生,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被研究者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4.因变量?因变量也叫反应变量或结果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在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5.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教育规律为目标的过程。
?6.结构访谈?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
?7.抽样?答:1.抽样又称取样。
从欲研究的全部样品中抽取一部分样品单位。
其基本要求是要保证所抽取的样品单位对全部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8.?追踪法?答:追踪法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追踪,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9.自然观察法?答: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10.个案研究?答:是指针对一个人的偏差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资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辅导策略,协助改善问题,以增进个人适应。
?11.基础研究?答:基础研究: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12.经验总结法?答: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对教育现象加以分析概括,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简答题?1.简述文献阅读的三种方法及其各自的含义。
?研究文献阅读的方法主要有浏览、粗读、精读三种。
?浏览是将搜集到的研究文献粗略地翻阅一遍。
通过浏览研究者可以对搜集到的研究文献的内容、价值有个初步的认识和判断,并据此确定是否需要对该文献进行更深入的研读。
?粗读是了解一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搜索文献引用的主要事实或数据的一种鸟瞰式阅读方式。
?精读是在粗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求深、求通、求精、求透、求创新的阅读方式。
?2.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汇编要注意哪些问题??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汇编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研究目的、要求和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汇编后的资料既能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又能说明研究所要说明的问题;(2)对分类资料进行初次加工;(3)汇编的资料要做到完整、系统、简明和集中。
?3.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准则??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
这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准则。
在此基础上,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准则:(1)发展性(2)自然性(3)适宜性(4)准确性(5)可行性?4.简述临床法的实施步骤。
?(1)观察个案行为;(2)明了当前情况;(3)了解过去历史;(4)设计处理方案;(5)判别处理方案;(6)实施并检验方案。
?5.教育调查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确定课题、拟定计划、选择对象、确定内容,然后实施调查,最后整理资料、分析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6.简述最完善的集中量数的优点。
?答:算术平均数是最重要、最完善的集中量数。
它具有以下优点:(1)反应灵敏;(2)计算严密;(3)计算简单;(4)简明易解;(5)适合于进一步用代数方法演算;(6)较少受抽样变动的影响。
?7.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答::人们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规律的一种认识过程。
它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有系统地在前人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实加以掌握、分析、概括,揭露其本质,探索新规律的认识过程。
?8.简述文献资料记录的基本方法。
?答:文献记录的方法有标记式、批语式、抄录式、提要式、札记式。
?标记式就是研究者在阅读研究文献时,用一些符号(如圆圈、着重号、疑问号等)将文献的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等标记出来。
批语式是在所读文献的空白处简单写上自己对文献有关内容的见解、批语、解释、疑问等。
抄录式指把阅读文献所得的情报资料抄下来。
抄录有全录和摘录两种。
???提要式指根据研究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的基本观点、主要事实和方法、结论要点等加以概括、缩写。
札记式指阅读文献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批评、疑点、意见、得到的启发和收获等等记下来,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9.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答:(1)从教育实践中提出问题;?(2)从理论学习和研究中发现问题;?(3)从讨论和交往中发现问题;?(4)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发现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寻找问题;?(6)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问题。
?10.影响行动研究的因素有哪些??答:(1)教师的积极性与素质;?(2)专家的指导与丰富的研究资料;?(3)各部门的合作与支持。
论述题1.试论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应如何进行反思改进??行动研究的不同理论背景使得行动研究有了许多模式,由于每一种模式理论上的假设不同,关注的问题也就不同,在实施行动研究的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操作方面却是一致的。
它遵循着一个问题研究的程序,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基本阶段。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阶段,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
所以,计划的每一项工作就是理清行动研究者的困境,提出明确的研究课题,计划指的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构思、策划。
计划意味针对问题,提出假设。
任何假设都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因此,假设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
但是假设又并非臆断,它以科学理论为导向、以经验事实为根据,又经过研究者的论证和交流,因此,假设又具有科学性,正是科学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
假设也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以能使行动研究活动更具有预见性。
?行动是计划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
它具有以下特性:?第一,验证性,检验计划方案的可行性。
所有计划在行动之前都只是一种假设,它的科学性、有效性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
以这个角度来说,教师作为研究者尽量按原计划行动,否则,检验也就无从谈起,研究的科学性也就无从保证。
?第二,探索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
行动绝不是按图索骥、按部就班的机械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以求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的过程。
这意味着教师在行动时,不能拘泥于事先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进行有根据的调整、变更。
反映在课堂上,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
反映在教师上,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身上;不是把学生当作一种对教的配合,而是把学生看成学习的真正主体和运行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教育性,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任何行动都应该无一例外地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体现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无条件地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是行动的最高原则。
验证和探索只有在完整地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的前提下进行才是有价值的、符合教育道德的。
?一位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需要一种民主讨论的气氛。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一般就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所开展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
理想的研究状态是:研究的课题正是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研究正是教学的过程中展开的,研究的结果也就是教学工作的结果。
研究者成果的不断丰富,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需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及观察力,能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确认这些问题,比如,教学情景中发生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学、对学生、对教师的重要性如何?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吗?不解决行吗?如必须解决,应以什么为突破口?只有当教师明确了问题以后,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按照我们以往的实践以及认识,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然而现实的调查发现,不少教师会以种种理由来拒绝理论的学习,“没有时间”,“看不懂”,“用处不大”等等。
但是在本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又进一步作了调查,结果许多老师都认为,课程教学理论是最缺乏的,指导教学要避免盲目,必须钻研专业理论。
行动研究以课例为载体,有利于扩展教师的视野和激发创造性,激发教师深入地在行动基础上反思:可以根据在行动中观察理论的机会,有利于提升案例讨论的理论水平和教师思考的深度。
?2.结合实际,谈谈幼儿教育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科学研究的含义:人们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规律的一种认识过程。
它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有系统地在前人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实加以掌握、分析、概括,揭露其本质,探索新规律的认识过程。
伽利略:意大利着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最早创立了科学研究方法。
当时,他对物理理象进行实验研究,并总结出了用实验的方法与数学方法、逻辑论证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科研的目的:是探索规律、发现真理。
也就是建立起科学的知识体系.从而可以顶见并改造现实。
科研的手段则: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步骤的活动通过科学系统的行为方式、手段和方法,从而获得有关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发现真理。
科学研究方法的组成:历史与比较研究,行动研究,教育测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教育统计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社会调查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1、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通过科研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有效地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在幼儿阶段为儿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早出人才,多出人才”。
2、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3、提高教育和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和从事科研能力。
4、促进教育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使幼教事业更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幼儿园生存发展的意义?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对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指导思想以及提高保教质量具有极其重大意义,从而成为影响幼儿因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不少幼儿园提出了“科研兴园”的口号,积极申报课题,开展园本研究。
事实证明,重视科学研究的幼儿园能有效提高本园的保教质量,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充足的生源,进而使自己的幼儿园上档次、上台阶,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