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洞数
黑洞数又称陷阱数,是类具有奇特转换特性的整数。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重排求差"操作即组成该数得排后的最大数去重排的最小数。
举个例子,三位数的黑洞数为495
简易推导过程:随便找个数,如297,三个位上的数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各排一次,为972和279,相减,得693
按上面做法再做一次,得到594,再做一次,得到495
之后反复都得到495
再如,四位数的黑洞数有6174
但是,五位数及五位以上的数还没有找到对应的黑洞数
神秘的6174-黑洞数
随便造一个四位数,如a1=1628,先把组成部分1628的四个数字由大到小排列得到a2=8621,再把1628的四个数字由小到大排列得a3=1268,用大的减去小的a2-a1=8621-1268=7353,把7353按上面的方法再作一遍,由大到小排列得7533,由小到大排列得3357,相减7533-3367=4176
把4176再重复一遍:7641-1467=6174。
如果再往下作,奇迹就出现了!7641-1467=6174,又回到6174。
这是偶然的吗?我们再随便举一个数1331,按上面的方法连续去做:
3311-1133=2178 8721-1278=7443 7443-3447=3996 9963-3699=6264
6624-2466=4174 7641-1467=6174
好啦!6174的“幽灵”又出现了,大家不妨试一试,对于任何一个数字不完全的四位数,最多运算7步,必然落入陷阱中。
这个黑洞数已经由印度数学家证明了。
在数学中由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让我们在数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苏联的科普作家高基莫夫在他的著作《数学的敏感》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奇
妙的四位数6174,并把它列作“没有揭开的秘密”。不过,近年来,由于数学爱好者的努力,已经开始拨开迷雾。
6174有什么奇妙之处?
请随便写出一个四位数,这个数的四个数字有相同的也不要紧,但这四个数不准完全相同或有完全相同趋向,例如3333、7777、7337等都应该排除。
写出四位数后,把数中的各位数字按大到小的顺序和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将得到由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的最大者和最小者,两者相减,就得到另一个四位数。将组成这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施行同样的变换,又得到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两者相减……这样循环下去,一定在经过若干次(最多7次)变换之后,得到6174。
例如,开始时我们取数8208,重新排列后最大数为8820,最小数为0288,8820—0288=8532;对8532重复以上过程:8532-2358=6174。这里,经过两步变换就掉入6174这个“陷阶”。
需要略加说明的是:以0开头的数,例如0288也得看成一个四位数。再如,我们开始取数2187,按要求进行变换:
2187 →
8721-1278=7443→7443-3447=3996→9963-3699=6264→6642-2466=4176→7641-1467=6174。
这里,经过五步变换就掉入了“陷阱”——6174。
拿6174 本身来试,只需一步:7641-1467=6174,就掉入“陷阱”再也出不来了。
所有的四位数都会掉入6174设的陷阱,不信可以取一些数进行验证。验证之后,你不得不感叹6174的奇妙。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次“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重排求差"操作即组成该数得排后的最大数去重排的最小数。
黑洞数的性质及应用
【摘要】
本文提出建立了黑洞数的概念,分别对整数黑洞数、模式黑洞数、方幂余式黑洞数的一般性质做了阐述。并给出了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 =0的求根法则。
【关键词】
黑洞数、整数黑洞数、模式黑洞数、方幂余式黑洞数。
【引言】
在日常学习计算中,化简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或方程经常会得到x-x=0之结果。此前,人们只是把这种情况定义为“此算式没有意义”而终结。黑洞数理论的出现
,让人们看到了代数式或方程中未知数可任意取值时的另一层含义。本文提出证明的方幂余式黑洞数定理,揭示出a,
m不互素条件下的余数循环规律,它将与欧拉余数定理互为补充,构造出全体整数的方幂式除法余数运算法则。本文给出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的求根公式,将成为余数新理论应用的一个范例。
定义1、在含有未知数变量的代数式中,当未知数变量任意取值时其运算结果都不改变,我们把这时的数字结果叫黑洞数。根据运算性质的不同,我们把黑洞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Ⅰ、整数黑洞数
Ⅱ、模式黑洞数Ⅲ、方幂余式黑洞数
Ⅰ、整数黑洞数
在前文《模根因数定理与模根剩余法判定素数》中,在建立选加因数概念后,我们证明了整数因数定理:
若a、b都是大于1的整数,且有g = ab,则有:
g+an=a(b+n)
其中:n = 0、1、2、3……
根据整数因数定理,我们即可得到如下整数黑洞数
ab+an
--------------- = a
b+n
其中:n = 0、1、2、3 ……
这里,不论未知变量怎样取值,上式的结果都等于a.。
例如:取a=7, b=3,ab=21,则有:
21+7n ---------------- = 7
3+n 其中:n = 0、1、2、3 ……
应用方面的例子:
全体偶数= 2 (n) + 2, (n = 0、1、2、3 ……)
自然数中的全部合数= 4 +2n + h(2+n)
其中:n = 0、1、2、3 ……
对n的每个取值都重复取h = 0、1、2、3 ……
Ⅱ、模式黑洞数
模式黑洞数是指模的同余式mn+L条件下的黑洞数。在前文《模根因数定理与模根剩余法判定素数》一文中,模根因数定理(1)式:
若a>1,b>1,且ab = mk + L,则有:m(k+aN)+L -------------------------- = a
b+mN 其中:N = 0、1、2、3 ……
这时的a值就是模式黑洞数。
应用实例:
取a=7,b=13, 则ab= 91=mk + L = 2×45×1
2(45+7N)+1 根据上式得到:-------------------------- =7
13+2N 其中:N = 0、1、2、3 ……
应用实例:素数通式定理
若ap是同余式2N+1模根数列的条件剩余数,
当ap ≠ 4 + 3n + h (3 +2n ) 时
其中:n = 0、1、2、3 ……对n的每个取值都重复取
h = 0、1、2、3 ……则条件通式2+1 的值恒是素数。模式黑洞数性质是我们建立素数代数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
Ⅲ、方幂余式黑洞数
在方幂余式除法a^n÷m ≡L关系中,当得到L^n÷m ≡L 时(n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