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数

合集下载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一:数字游戏产生“黑洞数”黑洞数又称陷阱数,是类具有奇特转换特性的整数。

有一种数字游戏,可以产生“黑洞数”,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任意写出一个自然数(以下称为原数);第二步,再写一个新的三位数,它的百位数字是原数中偶数数字的个数,十位数字是原数中奇数数字的个数,个位数字是原数的位数;以下每一步,都对上一步得到的数,按照第二步的规则继续操作,直至这个数不再变化为止。

不管你开始写的是一个什么数,几步之后变成的自然数总是相同的。

最后这个相同的数就叫它为黑洞数。

在数学中由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让我们在数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阅读材料二:奇妙的6174苏联的科普作家高基莫夫在他的著作《数学的敏感》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奇妙的四位数6174,并把它列作“没有揭开的秘密”。

不过,近年来,由于数学爱好者的努力,已经开始拨开迷雾。

6174有什么奇妙之处?请随便写出一个四位数,这个数的四个数字有相同的也不要紧,但这四个数不准完全相同,例如3333、7777等都应该排除。

写出四位数后,把数中的各位数字按大到小的顺序和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将得到由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的最大者和最小者,两者相减,就得到另一个四位数。

将组成这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施行同样的变换,又得到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两者相减……这样循环下去,一定在经过若干次(最多7次)变换之后,得到6174。

例如,开始时我们取数8208,重新排列后最大数为8820,最小数为0288,8820—0288=8532;对8532重复以上过程:8532-2358=6174。

这里,经过两步变换就掉入6174这个“陷阱”。

需要略加说明的是:以0开头的数,例如0288也得看成一个四位数。

再如,我们开始取数2187,按要求进行变换:2187 → 8721-1278=7443→7443-3447=3996→9963-3699=6264→6642-2466=4176→7641-1467=6174。

黑洞数

黑洞数

黑洞数黑洞数又称陷阱数,是类具有奇特转换特性的整数。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

"重排求差"操作即把组成该数的数字重排后得到的最大数减去重排后得到的最小数。

举个例子,三位数的黑洞数为495简易推导过程:随便找个数,如297,三个位上的数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各排一次,为972和279,相减,得693 按上面做法再做一次,得到594,再做一次,得到495之后反复都得到495再如,四位数的黑洞数有6174但是,五位数及五位以上的数还没有找到对应的黑洞数神秘的6174-黑洞数随便造一个四位数,如a1=1628,先把组成部分1628的四个数字由大到小排列得到a2=8621,再把1628的四个数字由小到大排列得a3=1268,用大的减去小的a2-a1=8621-1268=7353,把7353按上面的方法再作一遍,由大到小排列得7533,由小到大排列得3357,相减7533-3367=4176把4176再重复一遍:7641-1467=6174。

如果再往下作,奇迹就出现了!7641-1467=6174,又回到6174。

这是偶然的吗?我们再随便举一个数1331,按上面的方法连续去做:3311-1133=2178 8721-1278=7443 7443-3447=3996 9963-3699=62646642-2466=4176 7641-1467=6174好啦!6174的“幽灵”又出现了,大家不妨试一试,对于任何一个数字不完全的四位数,最多运算7步,必然落入陷阱中。

这个黑洞数已经由印度数学家证明了。

在数学中由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让我们在数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苏联的科普作家高基莫夫在他的著作《数学的敏感》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奇妙的四位数6174,并把它列作“没有揭开的秘密”。

不过,近年来,由于数学爱好者的努力,已经开始拨开迷雾。

109. 黑洞数123探秘

109. 黑洞数123探秘

黑洞数123探秘王凯成(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710600)设正整数A 中的偶数字个数为m(A 中没有偶数字时m=0),奇数字个数为n(A 中没有奇数字时n=0),A 是m+n 位数,把A 的偶数字个数m 、奇数字个数n 、总位数m+n 按照“偶奇总”顺序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整数B(B 的首位可以为0),我们把从A 得到B 的过程叫做A 的黑洞数变换f ,即f(A)=B 。

例如:A=36925037186,A 中的偶数字个数为m=5,奇数字个数为n=6,A 是m+n=11位数。

把A 的偶数字个数5、奇数字个数6、总位数11按照“偶奇总”顺序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整数B=5611。

从A=36925037186得到B=5611的过程就是A=36925037186的一次黑洞数变换,即有:f(36925037186)=5611。

任意一个正整数A ,经过有限次黑洞数变换f 后,总能得到123。

例如:A=3546980001有6个偶数字、4个奇数字,6+4=10,那么f(3546980001)=6410; 6410有3个偶数字、1个奇数字,3+1=4,那么f(6410)=314;314有1个偶数字、2个奇数字,是3位数,所以f(314)=123(将123黑洞数变换f 后仍然是123,即f(123)=123)。

A 经过三次黑洞数变换f ,最终成为123。

再如:A=555555有0个偶数字6个奇数字,0+6=6,那么f(555555)=066(066是形式上的3位数,本文仍然称为3位数,以下类同);066有3个偶数字0个奇数字,3+0=3,那么f(066)=303; 303有1个偶数字2个奇数字,1+2=3,所以f(303) =123。

命题1:设k 位数A= 12k a a a ⋅⋅⋅(i a 是数字),A 有m 个偶数字、n 个奇数字(m 、n 是自然数),m+n=k 。

则A 经过有限次黑洞数变换f 后,总能得到123。

数学定理

数学定理

1.点到直线的距离计算公式:2.6714(黑洞数)定理黑洞数又称陷阱数,是类具有奇特转换特性的整数.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重排求差”操作即把组成该数的数字重排后得到的最大数减去重排后得到的最小数.或者是冰雹原理中的“1”黑洞数.举个例子,三位数的黑洞数为495.简易推导过程:随便找个数,如297,三个位上的数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各排一次,为972和279,相减,得693.按上面做法再做一次,得到594,6174.再做一次,得到495.之后反复都得到495.再如,四位数的黑洞数有3.阿基米德折弦定理(阿基米德中点定理)AB和BC是⊙O的两条弦(即ABC是圆的一条折弦),BC>AB,M是弧ABC的中点,则从M向BC所作垂线之垂足D是折弦ABC的中点,即CD=AB+BD.折弦定义:从圆周上任一点出发的两条弦,所组成的折线,我们称之为该图的一条折弦4.伯特兰·切比雪夫定理伯特兰·切比雪夫定理说明:若整数n> 3,则至少存在一个质数p,符合n<p< 2n− 2.另一个稍弱说法是:对于所有大于1的整数n,存在一个质数p,符合n<p< 2n.5.陈氏定理: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数学中,两个素数的乘积所得的自然数我们称之为半素数,也叫双素数,开始的几个半素数是4, 6, 9, 10, 14, 15, 21, 22, 25, 26, ... 它们包含1及自己在内合共有3或4个因子)的和。

6.婆罗摩笈多定理若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则垂直于一边且过对角线交点的直线将平分对边.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垂足为M.EF⊥BC,且M在EF上.那么F是AD的中点.7.拿破仑定理以三角形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则他们的中心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该等边三角形称为拿破仑三角形.如果向内(原三角形不为等边三角形)作三角形,结论同样成立。

黑洞数6174的证明

黑洞数6174的证明

黑洞数6174的证明任意取一个四位数,它的4个数位上的数字不全相等,排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用大数减小数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

则经过至多7次这样的操作,必定得到6174,6174即为黑洞数。

证明:设A>B>C>D第一次操作可能出现七种情况:(1)AAAB-BAAA(2)ABBB-BBBA(3)AABB-BBAA(4)AABC-CBAA(5)ABBC-CBBA(6)ABCC-CCBA(7)ABCD-DCBA考虑(1),AAAB-BAAA的个位数为10+B-A,十位、百位都是9,千位是A-B-1;考虑(2),ABBB-BAAA的个位数为10+B-A,十位、百位都是9,千位是A-B-1;考虑(3),AABB-BBAA的个位数为10+B-A,十位为9+B-A,百位是A-B-1,千位是A-B;考虑(4),AABC-CBAA的个位数为10+C-A,十位为9+B-A,百位是A-B-1,千位是A-C;考虑(5),ABBC-CBBA的个位数为10+C-A,十位、百位都是9千位是A-C-1;考虑(6),ABCC-CCBA的个位数为10+C-A,十位为9+C-B,百位是B-C-1,千位是A-C;考虑(7),ABCD-DCBA的个位数为10+D-A,十位为9+C-B,百位是B-C-1,千位是A-D。

注意到(1)中操作后新四位数的千位,个位的和为9,因此新四位数只可能是0999,1998,2997,3996,4995(后面的5994,6993,7992,8991,9990可以不用考虑去,因为下次操作时4995,5994计算结果相同,其余类似)同理,(2),(5)中操作后新四位数和(1)一样(3),(4),(6),(7)中操作后新四位数的千位,个位的和为10,百位,十位的和为8,因此新四位数只可能是去1089,1179,1269,1359,1449,2088,2178,2268,2358,2448,3087,3177,3267,3357,3447,4086,4176,4266,4356,4446,5085,5175,5265,5355,5445.所以我们只需验证上面的数经过不超过6次操作后可以得到6174即可。

4位黑洞数的证明及相关问题剖析

4位黑洞数的证明及相关问题剖析

A B C D - D C B A m n p kA B B D - D B B A m 9 9k 4位黑洞数的证明及相关问题剖析邬金华自原苏联人卡普耶卡提出4位数反复重排求差会得到黑洞数6174至今,这种看似简单的数字游戏隐含的数学道理已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并很快被推演到更多位的情形。

网上有消息称,该问题已被“印度学者”和台湾中学生李光宇各自解决,大陆人王景之稍后也在网上公布了他的研究结论,但是,在可以搜索到的材料中却一直没有见到有关的严格的数学证明,而且,台湾李光宇和大陆王景之的结论也不完全一致。

为弥补这些缺憾,这里先介绍几种对经典4位黑洞数的证明方法和相关结论,随后再陆续公布对其它位数的研究结果。

一、操作过程中的差数在反复重排求差的演算过程中,除首次演算时的被减数是某个任意4位数(但4个数字不全相同)以外,以后操作的被减数都是上一次差数的重排,就是说,以后的操作都是在差数基础上进行的,而且黑洞数本身也是一个差数,只是较为特殊罢了。

为了揭示一般差数的特点,这里将重排求差时的最大数用大写字母ABCD的形式写出(最小数随之而定),差数用小写字母mnpk的形式写出。

按最大数中间二位数字是否相同,可将最大数和相应得到的差数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1:最大数中间二位数字不同,即A≥B>C≥D,称无核类型(0核类型),或普通类型。

将相减操作写成竖式,可以得到被减数、减数和差数各构成数字之间的基本关系式:m=A-D m+k=10n=B-C-1 n+p=8p=C-B+9 m>nk=D-A+10很明显,所有差数的共同特点是:首尾二数字之和必为10,中间二数字之和必为8,首位数大于二位数。

这样,能作为差数出现的数并不多,这里将它们从小到大全部罗列如下,共1+2+3+……+9=45个:10892085 21783087 3177 32674086 4176 4266 43565085 5175 5265 5355 54456084 6174 6264 6354 6444 65347083 7173 7263 7353 7443 7533 76238082 8172 8262 8352 8442 8532 8622 87129081 9171 9261 9351 9441 9531 9621 9711 9801类型2:最大数中间二位数字相同,即A≥B=C≥D(不能同时都取等号),称有核类型。

卡普雷卡尔黑洞数证明abc

卡普雷卡尔黑洞数证明abc

卡普雷卡尔黑洞数证明abc文章标题:探秘卡普雷卡尔黑洞数证明abc:从简单到复杂的数学奇迹引言:在数学的广袤宇宙中,隐藏着许多令人着迷的数学奇迹,而卡普雷卡尔黑洞数证明abc便是其中之一。

abc猜想自从被提出以来,一直挑战着数学家们的智慧和想象力。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带领读者揭开这个奇妙数学现象的面纱。

第一部分:初识卡普雷卡尔黑洞数与abc猜想1.1 卡普雷卡尔黑洞数的背景卡普雷卡尔黑洞数,亦称为卡普雷卡尔数,最早由维克托·卡普雷卡尔于1985年提出。

它是一个与数论密切相关的数列,定义为将每个正整数的数字按递增顺序排列后所得到的数。

数1234的卡普雷卡尔黑洞数即为1234。

1.2 abc猜想的由来与关键概念abc猜想是由法国数学家乔志尧在1985年提出的。

它涉及到三个正整数a,b,c,满足条件a+b=c,并且a,b,c没有大于1的公共因子。

猜想认为,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整数ε>0,存在一个常数K(ε),当abc满足上述条件时,成立不等式:c<K(ε)·rad(abc)^{1+ε},其中rad(abc)是a,b,c的乘积的正因子的乘积。

第二部分:揭开卡普雷卡尔黑洞数与abc猜想的奇妙关联2.1 卡普雷卡尔黑洞数与高指数初等代数近年来,数学家们通过研究卡普雷卡尔黑洞数与高指数初等代数的关系,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奇妙联系。

具体来说,他们发现了某种情况下,abc猜想与卡普雷卡尔黑洞数的性质相吻合。

2.2 卡普雷卡尔黑洞数证明abc的较简单策略根据数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他们提出了一种相对较简单的策略来证明abc猜想与卡普雷卡尔黑洞数的关联。

该策略通过引入一系列数论结构和代数理论,追溯卡普雷卡尔黑洞数的数学规律,并将其与abc猜想的条件进行对比和分析。

第三部分:个人观点与进一步思考3.1 我对卡普雷卡尔黑洞数与abc猜想的理解卡普雷卡尔黑洞数与abc猜想的奇妙关联使我对数学的美妙之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谈谈黑洞数

谈谈黑洞数

黑洞数河北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贺峰一、一位黑洞数(0)黑洞数0:随意取4个数,如8,3,12,5写在圆周的四面。

用两个相邻数中的大数减小数,将得数写在第二圈圆周。

如此做下去,必会得到4个相同的数。

这个现象是意大利教授杜西在1930年发现的,所以叫作"杜西现象"。

其实把“杜西现象”再继续下去必会得到这个圆周的最外层是四个0。

因为得到的4个相同的数两两相减差为0,也就得到:任意地在圆周的四面写上4个数,用两个相邻数中的大数减小数(相同的也相减),将得数写在第二圈圆周。

如此做下去,必会得到4个0。

这就是黑洞0。

二、两位黑洞数(13)(2004重庆北碚区)自然数中有许多奇妙而有趣的现象,很多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比如:对任意一个自然数,先将其各位数字求和,再将其和乘以3后加上1,多次重复这种操作运算,运算结果最终会得到一个固定不变的数R,它会掉入一个数字“陷井”,永远也别想逃出来,没有一个自然数能逃出它的“魔掌”。

那么最终掉入“陷井”的这个固定不变的数R=__13_。

三、三位黑洞数(495、123)黑洞数123随便找一个数,然后分别数出这个数中的奇数个数和偶数个数以及这个数有多少位,并用数出来的个数组成一个新数,最后组成的数字总会归结到123。

举个例子,如:58967853,这里面有8、6、8共3个偶数,5、9、7、5、3共5个奇数,共8位数。

然后我们用新得到的几个数字重新组合,把原数中的偶数个数放在最左边,中间放原数的奇数个数,最右边表示原数的位数。

根据这个规则,上面的数就变成358了,然后按照这个规则继续变换下去,就会得到123。

再取任一个数,如:81872115378,其中偶数个数是4,奇数个数是7,是11位数,又组成一个新的数4711。

该数有1个偶数,3个奇数,是4位数,又组成新数134。

再重复以上程序,1个偶数,2个奇数,是3位数,便得到123黑洞。

反复重复以上程序,始终是123,就再也逃不出去,得不到新的数了。

探寻数字黑洞

探寻数字黑洞

9
81
45
63
27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数都 被吸入数字黑洞里?
课外探究:说明三位数数字黑洞 的原因。
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什么?
作业:
查找有没有其他的数字黑洞? (制作PPT介绍 )
谢谢
生 活 的 智 慧
什么是“黑洞”?
茫茫宇宙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极其神 秘的天体叫“黑洞”(black hole)。黑洞 的物质密度极大,引力极强,任何物质经 过它的附近,都要被它吸引进去,再也不 能出来,包括光线也是这样,因此一个不 发光的天体黑洞的名称由此而来。由于不 发光,人们无法通过肉眼或观测仪器发觉 它的存在,而只能理论计算或根据光线经 过其附近时产生的弯曲现象而判断其存在。
卡普雷卡尔黑洞
像这样,对一个几位数重新 排列后用最大数减最小数而得 的数字黑洞,称为重排求差黑
洞,或称卡普雷卡尔黑洞,据
说是印度数学家卡普雷卡尔首 先发现。找出四位数字的 重排求差黑洞数
二位数字的世界里的“黑洞”, 它们只要一进入由“81,63,27, 45,9”组成的环里,就会永远不 会出来,一直在里面绕呀绕。
计算规则: (1)取0~9中的三个数字分别
组成一个最大数和最小数,求出 两数之差。
(2)将(1)中所得的差,重 排(排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再求 差。
照这样重排求差的方法是不是一直 可以继续呢?
495把几乎所有的三位数都 吸进去了,495就是一个数字 黑洞数(或自我生成数)。
495黑洞现象
重排任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 字(三个数字不完全相同),得到一个 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作差得到一 个新的数(允许百位数字为零)。把所 得新数再按以上过程重复多次,最后总 会得到495这个数字。

汉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范文5篇)

汉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范文5篇)

汉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范文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汉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汉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1)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一、数字黑洞黑洞495三位数里也有这样的数字黑洞:495。

随便找个数,如297,三个位上的数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各排一次,为972和279,相减(972-279)得693 。

按上面做法再做一次,963-369得到594,再做一次,954-459得到495 。

此外,还有其他的数字黑洞:5位黑洞数53955,5999946位黑洞数631764,5499458位黑洞数97508421,633176649位黑洞数9753086421在数学中由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让我们在数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二、数学名言“在数学的领域中, 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康扥尔(Cantor)“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P.R.Halmos“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 它就充满着生命力, 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Hilbert“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 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 高斯“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 ----雷巴柯夫“在学习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

” ----华罗庚“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

”----爱迪生三、面积公式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面积公式汉语言文字手抄报内容(2)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一、数字黑洞黑洞495三位数里也有这样的数字黑洞:495。

随便找个数,如297,三个位上的数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各排一次,为972和279,相减(972-279)得693 。

123数字黑洞

123数字黑洞

123数字黑洞黑洞原是天文学中的概念,表示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数学中借用这个词,指的是某种运算,这种运算一般限定从某些整数出发,反复迭代后结果必然落入一个点或若干点。

数字黑洞运算简单,结论明了,易于理解,故人们乐于研究。

但有些证明却不那么容易。

数字黑洞是指某些数字经过一定的运算得到一个循环或确定的答案,比如黑洞数6174:随便选一个四位数,如1628,先把组成的四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得到8621,再把原数1628的四个数字由小到大排列得到1268,用大的减小的:8621-1268=7353。

按上面的办法重复,由大到小排列7353,得到7533,由小到大排列得到3357,大减小:7533-3357=4176,把4176再重复一遍,得7641-1467=6174。

所以6174就是一个黑洞数字。

任取一个数,相继依次写下它所含的偶数的个数,奇数的个数与这两个数字的和,将得到一个正整数。

对这个新的数再把它的偶数个数和奇数个数与其和拼成另外一个正整数,如此进行,最后必然停留在数123。

例:所给数字14741029第一次计算结果448第二次计算结果303第三次计算结果123将三个数字的和乘以2,得数作为重组三位数的百位数和十位数;将原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若得两位数,再将数字相加得出和),作为新三位数的个位数。

此后,再对重组的三位数重复这一过程,你将看到,必有一数堕落陷阱。

如,任写一个数843,按要求,其转换过程是:(8+4+3)×2=30……作新三位的百位、十位数。

4+3=7……作新三位数的个位数。

组成新三位数307,重复上述过程,继续下去是:307→207→187→326→228→241→145→209→229→262→208→208→……结果,208落入“陷阱”。

再如:411,按要求,其转换过程是:411→122→104→104→……结果,104落入了陷阱。

数学游戏的名词解释

数学游戏的名词解释

数学游戏的名词解释数学游戏常常被视为一种有趣的教育工具,既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解释一些常见的数学游戏名词,让我们开启数学之旅吧!1. 数独(Sudoku)数独是一种使用数字填充9x9方格的逻辑游戏。

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个方格内只能填入1到9的数字,保证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个9宫格内的数字都不重复。

数独不仅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注意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2. 解谜(Puzzles)解谜游戏通过让玩家通过推理和逻辑来解决难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解谜游戏具有挑战性和变化丰富的特点,有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巧妙的数学思维才能解决。

3. 黑洞数(Black Hole Numbers)黑洞数是一种有趣且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游戏,需用到简单的数学操作和推理能力。

规则是:将一个三位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减,再将得到的差值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字。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得到的数字不再改变。

最后,找到一个黑洞数,即无论如何再进行这个过程,最终都会得到同一个数。

4. 逻辑数列(Number Sequence)逻辑数列是一个基于数字规律的游戏。

在这种游戏中,玩家需要根据给定的数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逻辑数列游戏可以培养玩家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

5. 旋转方块(Rotating Squares)旋转方块是一种需要进行数学推导的游戏。

游戏中,玩家需要通过转动方块,使每一行和每一列的数字和相等。

这个游戏既考验了空间想象力,又培养了对称性的认识和数学操作能力。

6. 整数迷宫(Integer Maze)整数迷宫是一种通过进行数学运算来寻找通路的游戏。

玩家需要选择正确的运算符和数字,使得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上的数学运算结果恰好等于目标数字。

整数迷宫既可以提高计算能力,又能锻炼玩家的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

7. 拼图(Puzzle)拼图是一种用来拼接形状、图案或图片的游戏。

三位数黑洞数的c语言程序

三位数黑洞数的c语言程序

三位数黑洞数的c语言程序1.引言1.1 概述引言:三位数黑洞数是一个神秘而有趣的数学现象,它在数论领域中备受研究和讨论。

通过对三位数黑洞数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数学问题并通过C语言程序来实现它。

本文将首先介绍三位数黑洞数的定义,然后讨论其特点,最后给出一个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以实现三位数黑洞数。

通过对程序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将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探索三位数黑洞数的一些有趣性质。

本文的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三位数黑洞数并通过编写C语言程序来掌握其实现方法。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三位数黑洞数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利用C语言来实现它。

这将有助于读者扩展自己在数学和编程领域的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示: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等内容。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的主题和内容,并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为正文,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对三位数黑洞数进行定义,并解释其特点和性质。

其次,我们将深入探讨三位数黑洞数的特点,包括其数字重组的规律和变化情况。

通过对三位数黑洞数的特点的分析,我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数学现象。

第三部分为结论,包含实现三位数黑洞数的C语言程序和对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我们将给出一个基于C语言的程序,用于生成三位数黑洞数,并对生成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际的程序实现和结果分析,我们将验证和展示三位数黑洞数的特性和规律,为读者提供更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通过以上结构的设计,本文将全面地介绍三位数黑洞数的定义、特点和生成方法。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文,了解到三位数黑洞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并掌握使用C语言生成黑洞数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本文的实例和分析也能够促使读者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创新,拓宽数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文的目的是设计并实现一个C语言程序,用于判断和生成三位数黑洞数。

数学小知识小汇总

数学小知识小汇总

数学小知识小汇总数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它涉及到各种数值、关系和模式的研究。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本文将为你汇总一些有趣又实用的数学小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数学的奥秘吧!1. 黄金分割比例黄金分割比例是指一条线段(如AB)被分割成两部分,其中较长部分(即整个线段AB)与较短部分(即较短的线段BC)的比例等于整个线段AB与较长部分的比例(即AB与AC的比例)。

这个比例约等于1.618,常用希腊字母φ表示。

黄金分割比例在美学和艺术中被广泛运用,例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就使用了黄金分割比例。

2. 莱布尼茨公式莱布尼茨公式是微积分中的一项重要定理,用于计算函数的n阶导数。

它的公式为:f^(n)(x) = (1/n!) * d^n/dx^n [f(x) * (x-a)^n]其中,f^(n)(x)表示函数f的n阶导数,d^n/dx^n表示对x求n阶导数,a是实数。

3. 质数判定方法质数是指除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

判定一个数是否为质数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试除法。

即通过不断地用小于这个数开方的质数去除它,如果都无法整除,则该数为质数。

例如判定一个数n是否为质数,只需用小于√n的质数去除即可。

4. 黑洞数黑洞数指的是一个多位整数,将其各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得到一个新数,再将各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得到另一个新数,然后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如此循环迭代,最终会得到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数被称为黑洞数。

例如,以数字145为例,按照规则迭代计算可以得到以下步骤:541-145=396,963-369=594,954-459=495,此时得到的495就是黑洞数。

5.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0和1开始,后续的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数列的前几项为0, 1, 1, 2, 3, 5, 8, 13, 21, 34...,以此类推。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植物的叶子排列、蜂窝结构、金螺号码等都与斐波那契数列相关联。

发现数学中的有趣规律

发现数学中的有趣规律

发现数学中的有趣规律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具有严谨的逻辑性,还蕴含着许多有趣的规律。

在数学的探索之旅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为我们带来了乐趣和启示。

本文将围绕数学中的有趣规律展开探讨。

1.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自然数序列,从0和1开始,后面的数都是前面两个数之和。

这个数列的规律是:0、1、1、2、3、5、8、13、21、34、55、89、144…… 发现有趣的地方是,斐波那契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数,其比例趋近于黄金分割(1.618……)。

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中也有所体现,例如花朵的花瓣数目、叶子的排列方式等。

2. 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一项著名的数论问题,由法国数学家费马于17世纪提出。

该定理的表述是:当n大于2时,对于不含非平凡整数解的n次方程a^n + b^n = c^n来说,不存在任何整数a、b、c。

这个定理长期困扰了无数的数学家,直到1995年安德鲁·怀尔斯斯证明了这个定理的特例。

费马大定理体现了数学中的深刻思考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3. 黎曼假设黎曼假设是数论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未解问题,由德国数学家黎曼于1859年提出。

该假设关注的是黎曼ζ函数的零点分布规律,即黎曼函数满足ζ(s) = 0的s值分布的特点。

虽然没有人能够证明该假设的正确性,但它在数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

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数论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 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领域中的著名问题之一,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42年提出。

该猜想提出的问题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

虽然目前没有找到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证明,但已经证明了对于很大范围内的偶数都成立。

这个问题激发了数学家们对于质数性质的深入研究。

5. 黑洞数黑洞数是指一个数字,对其进行降序排列得到一个新数字,再对该新数字进行降序排列,如此循环下去,最后将会得到一个特定的数字。

例如,以495为例:495 - 954 - 459 - 954,最后陷入循环,无论初始数字是什么,最终都会陷入类似的循环。

黑洞数6174的证明

黑洞数6174的证明

黑洞数6174的证明任意取一个四位数,它的4个数位上的数字不全相等,排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用大数减小数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

则经过至多7次这样的操作,必定得到6174,6174即为黑洞数。

证明:设A>B>C>D第一次操作可能出现七种情况:(1)AAAB-BAAA(2)ABBB-BBBA(3)AABB-BBAA(4)AABC-CBAA(5)ABBC-CBBA(6)ABCC-CCBA(7)ABCD-DCBA考虑(1),AAAB-BAAA的个位数为10+B-A,十位、百位都是9,千位是A-B-1;考虑(2),ABBB-BAAA的个位数为10+B-A,十位、百位都是9,千位是A-B-1;考虑(3),AABB-BBAA的个位数为10+B-A,十位为9+B-A,百位是A-B-1,千位是A-B;考虑(4),AABC-CBAA的个位数为10+C-A,十位为9+B-A,百位是A-B-1,千位是A-C;考虑(5),ABBC-CBBA的个位数为10+C-A,十位、百位都是9千位是A-C-1;考虑(6),ABCC-CCBA的个位数为10+C-A,十位为9+C-B,百位是B-C-1,千位是A-C;考虑(7),ABCD-DCBA的个位数为10+D-A,十位为9+C-B,百位是B-C-1,千位是A-D。

注意到(1)中操作后新四位数的千位,个位的和为9,因此新四位数只可能是0999,1998,2997,3996,4995(后面的5994,6993,7992,8991,9990可以不用考虑去,因为下次操作时4995,5994计算结果相同,其余类似)同理,(2),(5)中操作后新四位数和(1)一样(3),(4),(6),(7)中操作后新四位数的千位,个位的和为10,百位,十位的和为8,因此新四位数只可能是去1089,1179,1269,1359,1449,2088,2178,2268,2358,2448,3087,3177,3267,3357,3447,4086,4176,4266,4356,4446,5085,5175,5265,5355,5445.所以我们只需验证上面的数经过不超过6次操作后可以得到6174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洞数黑洞数又称陷阱数,是类具有奇特转换特性的整数。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

"重排求差"操作即组成该数得排后的最大数去重排的最小数。

举个例子,三位数的黑洞数为495简易推导过程:随便找个数,如297,三个位上的数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各排一次,为972和279,相减,得693按上面做法再做一次,得到594,再做一次,得到495之后反复都得到495再如,四位数的黑洞数有6174但是,五位数及五位以上的数还没有找到对应的黑洞数神秘的6174-黑洞数随便造一个四位数,如a1=1628,先把组成部分1628的四个数字由大到小排列得到a2=8621,再把1628的四个数字由小到大排列得a3=1268,用大的减去小的a2-a1=8621-1268=7353,把7353按上面的方法再作一遍,由大到小排列得7533,由小到大排列得3357,相减7533-3367=4176把4176再重复一遍:7641-1467=6174。

如果再往下作,奇迹就出现了!7641-1467=6174,又回到6174。

这是偶然的吗?我们再随便举一个数1331,按上面的方法连续去做:3311-1133=2178 8721-1278=7443 7443-3447=3996 9963-3699=62646624-2466=4174 7641-1467=6174好啦!6174的“幽灵”又出现了,大家不妨试一试,对于任何一个数字不完全的四位数,最多运算7步,必然落入陷阱中。

这个黑洞数已经由印度数学家证明了。

在数学中由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规律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让我们在数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苏联的科普作家高基莫夫在他的著作《数学的敏感》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奇妙的四位数6174,并把它列作“没有揭开的秘密”。

不过,近年来,由于数学爱好者的努力,已经开始拨开迷雾。

6174有什么奇妙之处?请随便写出一个四位数,这个数的四个数字有相同的也不要紧,但这四个数不准完全相同或有完全相同趋向,例如3333、7777、7337等都应该排除。

写出四位数后,把数中的各位数字按大到小的顺序和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将得到由这四个数字组成的四位数中的最大者和最小者,两者相减,就得到另一个四位数。

将组成这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施行同样的变换,又得到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两者相减……这样循环下去,一定在经过若干次(最多7次)变换之后,得到6174。

例如,开始时我们取数8208,重新排列后最大数为8820,最小数为0288,8820—0288=8532;对8532重复以上过程:8532-2358=6174。

这里,经过两步变换就掉入6174这个“陷阶”。

需要略加说明的是:以0开头的数,例如0288也得看成一个四位数。

再如,我们开始取数2187,按要求进行变换:2187 →8721-1278=7443→7443-3447=3996→9963-3699=6264→6642-2466=4176→7641-1467=6174。

这里,经过五步变换就掉入了“陷阱”——6174。

拿6174 本身来试,只需一步:7641-1467=6174,就掉入“陷阱”再也出不来了。

所有的四位数都会掉入6174设的陷阱,不信可以取一些数进行验证。

验证之后,你不得不感叹6174的奇妙。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次“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

"重排求差"操作即组成该数得排后的最大数去重排的最小数。

黑洞数的性质及应用【摘要】本文提出建立了黑洞数的概念,分别对整数黑洞数、模式黑洞数、方幂余式黑洞数的一般性质做了阐述。

并给出了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 =0的求根法则。

【关键词】黑洞数、整数黑洞数、模式黑洞数、方幂余式黑洞数。

【引言】在日常学习计算中,化简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或方程经常会得到x-x=0之结果。

此前,人们只是把这种情况定义为“此算式没有意义”而终结。

黑洞数理论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代数式或方程中未知数可任意取值时的另一层含义。

本文提出证明的方幂余式黑洞数定理,揭示出a,m不互素条件下的余数循环规律,它将与欧拉余数定理互为补充,构造出全体整数的方幂式除法余数运算法则。

本文给出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的求根公式,将成为余数新理论应用的一个范例。

定义1、在含有未知数变量的代数式中,当未知数变量任意取值时其运算结果都不改变,我们把这时的数字结果叫黑洞数。

根据运算性质的不同,我们把黑洞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Ⅰ、整数黑洞数Ⅱ、模式黑洞数Ⅲ、方幂余式黑洞数Ⅰ、整数黑洞数在前文《模根因数定理与模根剩余法判定素数》中,在建立选加因数概念后,我们证明了整数因数定理:若a、b都是大于1的整数,且有g = ab,则有:g+an=a(b+n)其中:n = 0、1、2、3……根据整数因数定理,我们即可得到如下整数黑洞数ab+an--------------- = ab+n其中:n = 0、1、2、3 ……这里,不论未知变量怎样取值,上式的结果都等于a.。

例如:取a=7, b=3,ab=21,则有:21+7n ---------------- = 73+n 其中:n = 0、1、2、3 ……应用方面的例子:全体偶数= 2 (n) + 2, (n = 0、1、2、3 ……)自然数中的全部合数= 4 +2n + h(2+n)其中:n = 0、1、2、3 ……对n的每个取值都重复取h = 0、1、2、3 ……Ⅱ、模式黑洞数模式黑洞数是指模的同余式mn+L条件下的黑洞数。

在前文《模根因数定理与模根剩余法判定素数》一文中,模根因数定理(1)式:若a>1,b>1,且ab = mk + L,则有:m(k+aN)+L -------------------------- = ab+mN 其中:N = 0、1、2、3 ……这时的a值就是模式黑洞数。

应用实例:取a=7,b=13, 则ab= 91=mk + L = 2×45×12(45+7N)+1 根据上式得到:-------------------------- =713+2N 其中:N = 0、1、2、3 ……应用实例:素数通式定理若ap是同余式2N+1模根数列的条件剩余数,当ap ≠ 4 + 3n + h (3 +2n ) 时其中:n = 0、1、2、3 ……对n的每个取值都重复取h = 0、1、2、3 ……则条件通式2+1 的值恒是素数。

模式黑洞数性质是我们建立素数代数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

Ⅲ、方幂余式黑洞数在方幂余式除法a^n÷m ≡L关系中,当得到L^n÷m ≡L 时(n = 1、2、3 ……), 我们称这时的L为因数a的m值黑洞数。

例如:在3×5 = 15 关系时我们得到:3^4÷15 ≡ 6这时有:6^n÷15 ≡ 6 (n = 1、2、3 ……)所以我们称6是因数3的15值的方幂余式黑洞数。

为了方便,我们引入符号⊙(m)a = L 来表示方幂余式黑洞数关系。

即上式结果可表示为⊙(15)3 = 6,符号“⊙”在这里读作黑洞数。

下面我们将证明方幂余式黑洞数定理;定理1:如a>1,b>1,(a ,b)=1 且ab = m ;则有:a^ф(b)≡⊙(mod m)即这时:⊙^n ≡⊙(mod m)其中:n = 1、2、3 ……证:我们分别对b为素数,b为素数乘方,b为多个素数乘积时的情况加以证明。

当b为素数时:取a=7,b=19,则ab = 7×19 = 133由定理关系得到:7^ф(19)=7^18≡77 (mod 133)而77^n≡77 (mod 133)此时定理关系成立当b为素数的n次乘方时:取 a = 7,b=5^2=25,则ab = 7×25 = 175 由定理关系得到:7^ф(25)=7^20≡126 (mod 175)而126^n≡126 (mod 175)此时定理关系也成立当b为多个素数乘积时:取 a = 7,b= 3×11=33,则ab = 7×33 = 231 由定理关系得到:7^ф(33)=7^20≡133 (mod 231)而133^n≡133 (mod 231)所述定理关系式成立故定理1得证方幂余式黑洞数的一些性质及应用:1、因数a的黑洞数减1的平方除m的余数是因数b的黑洞数;即:如⊙(m)a = e1,则(e1-1)^2÷m ≡e2 = ⊙(m)b2、m所含黑洞数的个数等于m所含素因数个数做为2底方次数减2;即:m为素数没有黑洞数m有2个素因子时有2^2-2 = 2个黑洞数m含有3个素因子时有2^3-2 = 6个黑洞数3、在m定值后,如果把全部an (n = 1、2、3 ……但n≠b) 值都做为底数,这时的a^c÷m≡⊙的c值变化规律。

与m的余数循环节a^c÷m≡1规律具有相同的变节和不变节特性。

即:若7^10≡⊙(mod m)关系成立,则(7^2)5≡⊙(mod m)关系也成立;应用方面的例子:若b>c ,我们有以下二元一次方程ax -by -c = 0 求根法则:首先:取ab = m计算:a^ф(b)÷m ≡⊙计算:⊙×c ÷m ≡S1计算:(⊙-1)×c ÷m ≡S2x =S1÷a这时y =S2÷b这时的x,y 值是方程的最小整数根。

但方程ax- by- c = 0 有无限多组整数根,它的全部整数根集可表示为:x = S1÷a + b n y = S2÷b + a n其中:n = 0、1、2、3 ……实例1:求方程13x- 7y -3 = 0 的最小整数根和全部整数根?首先:取13×7 = 91 计算:13^ф(7)=13^6÷91 ≡78计算:78×3÷91 ≡52计算:(78-1)×3÷91 ≡49x =52÷13=4这时y =49÷7=7这时的x,y 值是方程的最小整数根。

但方程ax- by- c = 0 有无限多组整数根,它的全部整数根集可表示为:x = 4 + 7n y = 7 + 13n其中:n = 0、1、2、3 ……实例2:求方程13x- 8y +4 = 0 的最小整数根和全部整数根?首先:取13×8 = 104计算:13^ф(8)=13^4÷91 ≡65计算:65×(-4)÷104 ≡-52≡52计算:(65-1)×(-4)÷104 ≡-48≡56x =52÷13=4这时y =56÷8=7这时的x,y 值是方程的最小整数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