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稳定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和对策我个人觉得当前中国金融市场主要的问题还是制度问题,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金融体制的改革远远落后于实体经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最终必将影响到实体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将以其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高效的市场营销机制以及雄厚的资本实力等优势,与中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
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问题第一,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可从两个方面得出初步判断。
首先是储蓄—投资转化率。
社会资金转化为投资通常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以信贷资产形式发放给资金需求者;二是通过财政资金如国债的形式转为投资;三是通过资本市场如股票、债券等形式转为投资。
在财政融资方面,尽管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年已接近20%,但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指标30%—40%相比,仍相距甚远,更何况财政支出具有很强的刚性,且大部分支出为非生产性支出。
在证券融资方面,由于资本市场的不规范,近年来其占比更有明显下降。
由于上述两个融资渠道相对较弱,银行信贷仍然是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主要途径。
从2000—2003年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情况可以佐证以上的分析。
2000年,贷款占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总量的比例为69.7%,国债占比17.8%,企业债占比0.6%,股票占比12%;到2003年,贷款占比升至85.1%,企业债占比微升至1%,国债占比降至10%,股票占比降至3.9%。
根据人民银行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课题组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自1995年我国商业银行首次出现存差约0.3万亿元以来,到2003年末存差已经扩大至4.9万亿元,大量资金沉淀在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未有效转化为生产性资金。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内容总结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内容总结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这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
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以下总结。
第一,要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推动科技进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财税体制。
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财政体系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主要内容包括: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
要逐步做到把政府收入(包括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和各类基金、收费)统统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在保持现行财政体制框架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间支出责任界定,为建立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奠定基础。
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比例,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加大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促进地区间财力均衡。
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改善民生,逐渐做到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饮用水安全、公路与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廉租房供应、治安、法治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税收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等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不断提高转移支付的有效性,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减少管理层级,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管理方式。
探索实行县级政府最低财力保障制度,做到保底。
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清理、规范非税收入,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将收入稳定、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纳入“费改税”范围,增强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
开征物业税,充实基层财力;调整资源税,增加地方税收。
第二,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发展
中国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然而,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就是制度和结构存在缺陷。
因此,中国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发展已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
市场化改革的历程中国市场化改革是经过近40年不断探索的阶段性成果,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局。
当时,中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国家对市场实行控制,国家所有制占据了绝大部分财富,在外资影响下,民营资本也开始逐渐形成规模。
但是,由于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国有企业,市场形式单如,价格水平亦由国家制定和控制,市场因此失去了其自主调节、优化的功能。
1980年代,中国正式推进市场化经济改革,市场成为经济经营的主体手段,深化农村、城市、金融、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成果。
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宣布全面实行市场化改革以及市场化金融体制改革,使得中国市场已经逐步成熟化。
然而,市场化改革并非易事。
在25年的实践中,中国市场化经济发展经历了众多挑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为中国在市场化改革上极大的挑战。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老问题又被重新提出,在保护国有企业和维护全民休假的前提下,还要扶持和支持发展的非国有企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金融发展的阶段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展近几十年来表现异常迅猛。
金融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体现在建设一个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市场体系上。
作为衡量国家经济运行乃至全球经济的一大指标,现代金融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完善和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对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也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在金融体系改革上取得一些重要的成果,其中包括银行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和外汇管理体制的全面调整。
到了21世纪,中国的金融业规模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开始向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各种金融机构迅速崛起,并通过优化国内经济结构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的重要举措
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的重要举措金融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优化金融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
构建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公平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为例,探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应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市场化改革、资本市场改革等,以提升金融市场流动性、透明度和竞争力。
1.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取消利率管制,引入利率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促进利率的合理定价。
此外,还可激发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力,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发展。
2.汇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市场化改革对于金融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可以减少政府对汇率的干预,提高市场决定汇率的效率。
同时,市场化的汇率可以增强企业对外汇风险的认知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巩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3.资本市场改革资本市场改革是打造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
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加强内外部监管协调合作,可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二、推动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金融创新,可以拓宽金融服务的领域和方式,满足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求。
1.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可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可以提升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2.绿色金融创新绿色金融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可以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市场稳定。
2023年第二季度金融重点政策
2023年第二季度金融重点政策近年来,金融领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2023年第二季度金融重点政策更是备受社会关注。
在这个特殊时期,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将直接影响经济稳定和发展。
本文将就2023年第二季度金融重点政策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在2023年第二季度,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据悉,央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提高外汇市场的灵活性,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财政部将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刺激经济增长。
这些政策的调整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二、金融改革与监管加强今年第二季度,监管部门将加强金融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金融市场乱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另外,证监会将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扩大市场准入,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这将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进入我国市场。
三、金融科技创新2023年第二季度,我国将继续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加强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
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也将迎来重大突破,有望逐步应用到支付结算、跨境贸易等领域。
这些创新举措有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3年第二季度金融重点政策涉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金融改革与监管加强、金融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借助这些政策,我国金融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在我看来,2023年第二季度金融重点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金融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增强整个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我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实施,我国金融市场将逐步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开放与合作,为经济的长期稳定与持续增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金融体制与金融市场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金融体制与金融市场发展1. 介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自1978年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金融体制的变革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影响。
2. 金融体制改革2.1 利率市场化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金融体制的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关键举措。
过去,中国的银行利率往往由政府主导,未能有效反映市场供需关系。
经过金融改革,中国逐渐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使利率的形成更加市场化,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力,并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力。
2.2 金融机构改革金融机构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由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垄断,市场竞争程度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国推行了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和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了更多的私人资本,并推动了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
这一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金融市场发展3.1 证券市场中国的证券市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最初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到后来的创业板、科创板的设立,中国证券市场逐渐完善了发行、交易、监管等制度和规则,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参与。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和创新。
3.2 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的债券市场逐渐兴起,并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
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不同类型的债券相继发行,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工具。
3.3 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和金融创新的推进,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
包括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各种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逐渐活跃起来,并且在风险管理、价格发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国内经济政策解读与分析
2024年国内经济政策解读与分析2024年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节点。
在这一年,我国将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引导经济发展,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对2024年国内经济政策进行解读与分析,从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等方面进行详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2024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定向调控,通过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适度调整货币供应,确保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财政政策将继续注重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保障民生,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
二、产业政策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将加强对制造业的支持,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
同时,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金融政策2024年,我国将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银行业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提供更多优惠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提升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四、对外开放政策2024年,我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
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加强互联互通。
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外商投资。
综上所述,2024年国内经济政策将继续稳健推进,积极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施策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升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中国的金融体制与金融改革
中国的金融体制与金融改革金融体制是一个国家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总称,它不仅牵涉到金融机构的设置、调整和监管,也包括了金融市场的建设和运作。
中国的金融体制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这些改革旨在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金融体制的现状、金融改革的过程和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金融体制的现状中国的金融体制起源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至今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目前,中国的金融体制主要由央行、商业银行、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组成。
央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服务,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则提供资本市场和风险管理服务。
尽管中国的金融体制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金融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金融风险难以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得不到充分的预防和化解。
其次,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效率相对较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有待加强。
此外,金融资源分配不均和金融服务的滞后性也是中国金融体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金融改革的过程和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和完善监管为主要目标。
其中,金融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资本市场改革以及金融机构改革是最核心的内容。
金融市场化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逐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资金流动性得到大幅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和产品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拓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证券市场也得以发展壮大,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资本市场的规模得到了显著扩大。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解决金融资源配置不均的重要举措。
早期,中国的利率由央行严格管制,而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的形成机制开始逐步改变。
通过放开存款利率、逐步引入市场竞争,利率水平逐渐与市场供求关系挂钩,这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使经济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流动和分配。
金融的改革改革开放下中国金融体系的变革
金融的改革改革开放下中国金融体系的变革金融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中国金融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与发展,并分析相关的政策举措。
一、改革开放背景下的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由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主导,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金融服务缺乏效率和创新。
为了适应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国开始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首先,中国引入了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
这一举措激发了竞争,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提升。
外资银行的加入不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其次,中国逐步推动国有银行的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机制和股权激励措施,国有银行得以提高经营效率并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另外,中国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即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
这一机构的成立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为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发展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对外开放。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中国加快了外汇市场的开放步伐。
中国的外汇市场逐渐实现了汇率的市场化,人民币也被纳入了国际货币体系。
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促进了中国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
中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资者。
同时,中国也加快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
另外,中国还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创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也推动了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手段的变革。
三、金融体系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2023版全文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2023版全文第一章:总体要求1.1 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2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提升金融管理能力和水平。
1.3 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促进金融机构转型升级,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1.4 加强金融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金融市场国际竞争力。
第二章:稳健货币政策2.1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三去一降一补”、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成本、补短板等改革举措,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2.2 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加强资本市场改革,促进优胜劣汰,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3 加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章:积极财政政策3.1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3.2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领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3.3 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活力。
第四章: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4.1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提升金融监管科技水平,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4.2 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强化风险应对和处置能力。
4.3 严格执行合规管理,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市场乱象。
第五章:金融改革和开放5.1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扩大开放领域,提高金融市场国际竞争力。
5.2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5.3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提高金融业全面开放水平。
结语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2023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举措,包括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金融对外开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和加强金融监管等。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改革与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一进程中,金融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融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金融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经济的血液,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对于实现现代化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金融改革,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等措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金融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从传统银行业为主导到多元化金融体系的转变。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壮大,中国的金融业已经实现了从“跟跑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区块链等创新模式和技术应用也在金融改革中崭露头角,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金融改革提高了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风险也相应增加。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通过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等手段,有效提升了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第四,金融改革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
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不断丰富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为金融服务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金融服务得到了更广泛的覆盖和更高效的提供。
金融改革增强了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金融是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纽带,金融改革使中国金融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推动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和制度建设。
同时,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金融支持。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区别与联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二者各有侧重,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区别与联系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区别与联系一、区别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放生作用。
2、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3、政策目标有区别。
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
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
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着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4、调节的范围不同。
财政收支及其政策体现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其调节范围不仅限于经济领域,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货币政策主要处理商业性金融系统功能边界内的事务,其调节范围基本上限于经济领域(当然,可以由经济领域间接传导到其他领域)。
5、调节的侧重点不同。
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总量与结构发生调节作用,但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带有更为强烈的结构特征,因为财政收入按不同项目与不同规定来组织,可以直接调节不同地区、部门、企业及个人的收入水平,财政支出按资金性质与用途来安排,可以直接调节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财政政策对总量的调节,则主要是以政府收支及其乘数作用影响社会总资金运动的全局。
2024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发展的环境也在不断演变。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政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影响经济运行的两个关键因素,它们的协调和配合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和促进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2024年中国经济政策的走向,并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货币政策。
2024年,中国央行有望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稳健中性政策旨在保持货币供应的适度增长,保持通胀率在合理水平,并提供合理的流动性支持。
这样的政策有助于维持经济的稳定,并为结构性改革提供条件。
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央行还将注重金融风险管理,加强银行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其次,财政政策在经济政策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将继续注重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平衡。
同时,财政政策还将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如创新科技、绿色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等。
此外,财政政策还将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透明度,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和公正。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是实现宏观经济平衡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一致的政策共识。
央行和财政部应共同研究和评估经济形势,以确定合适的政策方向和力度。
其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套措施也需要相互支持和补充。
比如,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存贷款准备金率来引导经济运行,而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
最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相关部门应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政策,以保持政策效果的稳定和可持续。
在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同时,中国还将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改革和开放型经济战略。
结构性改革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
中国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支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中国还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促进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和互利共赢。
加强金融改革促进金融稳定发展发言稿
加强金融改革促进金融稳定发展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代表某某机构,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关于加强金融改革促进金融稳定发展的发言。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推动金融改革,促进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我希望通过我的发言,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贡献一些实质性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性。
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和支撑,当然是至关重要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也充分认识到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金融风险的隐患可能对整个经济系统造成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金融改革来强化金融监管、加强风险防范,以确保金融行业的稳定运行。
其次,我想谈一谈金融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金融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面考虑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等多个方面。
首先,我们应加强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消除市场乱象,增强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防范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金融产品的监管,特别是一些高风险的金融产品,要加强审慎监管,减少潜在的风险。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加强资本金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我想谈一谈金融改革的路径和策略。
金融改革需要有一个稳步推进的路径和策略,不能一蹴而就。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即在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前提下,推动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
其次,我们要注重实际,避免盲目追求表面上的改革,要考虑到金融改革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要注意把握好时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策略,以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后,我想谈一谈加强金融改革的重要意义。
金融改革不仅仅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更是为了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金融改革,我们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安全、有序、透明的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同时,金融改革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它不仅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还能够推动金融行业向高效、规范的方向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第3章 中国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
三、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 的预算制度
规范透明——推进全口径的政府预算管理,加快推进统一预算 分配权,提高中期财政规划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 机制,全面提高预算透明度。
标准科学——遵循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 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和行业发展等因素,明确重点支出预算 安排的基本规范。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政体制是优化资源 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 障。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 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 用。财政分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其政府向社会分权和政府内 部分权两方面内容恰好有效地激励了市场活力以及政府本身动力。 它不仅为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发展创造了适宜的条件,还明确了中央与 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财权划分,充分调动了经济活力。
(一)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问题
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2.财政支出标准化 3.绩效管理与预算监督
(三)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管理体制健全问题
1.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 2.健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二)税收制度改革和完善问题
1.明确完善税收制度的目标 2.深化税种改革,完善税制体系 3.完善税收法治和加强税收征管 4.合理划分税收权限
1.财政分权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2.财政分权减少信息成本,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3.财政分权引入政府间竞争,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4.财政分权有利于居民参与和财政监督 5.财政分权促进公共服务创新 6.财政分权有助于遏制官员腐败
(二)财政分权的要求与原则
新时代下我国财政金融政策的创新
新时代下我国财政金融政策的创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这个时代下,财政金融政策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这里,我们就从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金融创新政策等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国财政金融政策的创新。
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决定国民经济总量发展方向的重要工具。
在新时代下,我国财政金融政策的创新也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实现。
在这个方面,我国有以下几点创新:1、结构性降低税率,利于市场经济发展。
2018年,我国正式推出了个税改革,这项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结构性降低税率,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购买力,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2、积极推进财政税收改革,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新时代下,我国财政税收改革越发积极,在改革中,政府借鉴了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逐渐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同时也促进了税收征管研究和技术的发展。
3、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的另外一个重要工具就是通过增加财政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新时代下,我国财政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政府还针对重点基础设施领域,扩大PPP合作,支持地方政府开展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维护货币稳定的政策。
在新时代下,我国也有了货币政策的创新,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信贷管理,维护金融稳定。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加强了对银行信贷管理监管,以遏制信用卡、P2P网贷等不良信贷的违规行为,维护金融稳定。
2、优化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保障供需平衡。
为了更加有效地维护金融稳定,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也进行了优化调整。
此时,央行采取的逆周期调控和结构调整的货币政策手段越来越多,以保障供需平衡。
3、加强汇率政策的精细化管控,保障汇率稳定。
货币政策的另一个关键部分就是汇率政策。
在新时代下,我国逐渐降低跨境流动性风险,优化外汇管理,加强汇率政策的精细化管控,以及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的话语权,使我国汇率稳定。
金融改革需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
融资为主、 市场相对封闭分割, 逐步转向直接 和间接融资 并重 , 市场有一定开放并相互交叉、 融合和分层 的, 更加市
场化的金融体系。
相互混淆 , 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
二、 金融改革的核心是重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金融市场具有 内在的脆 弱性 。市场化并不是仅仅放 松管制 , 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管理 。金融体系能够市场化 的
金融体系中有所反 映, 表现为银行不 良贷款 的增加 , 股票
和房地产市场的震荡和分化。在实体经济充分调整之前, 尤其是实体经济运行机制转变之前 , 实体经济风险在金融
领域还表现为 , 金融体系通过各 种方式过长时 间、 过度规
模维持实体经济原有结构。转型过程 中, 政府过度介入 ,
风险和货币风险。为了使金融体系的管理更加有效 , 我国 有必要将管理的不同要 素进行 细分 , 分离不 同职责 , 并 由 合适 的机构承担相应 的职责。监管部 门应从微观金融风 险中解放 出来 , 更多关注行业风险和系统性风 险。加强一
了。我国的金融体系需要从政府大量干预和保护, 以间接
和模式 的转换 , 金融体系 吸收并反映着 经济体 系的风 险。 金融改革不仅要应对 自身系统转换产生的风险, 还需要承 接经济体系转轨、 经济泡沫等给金融体系带来 的风险。当 前, 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率处于较高水平 , 以现金流衡量 的资产回报率已低于社会平均融资成本 , 期 限错配和资源
财 政金融
金 融改革 需要处 理 好 改革 、 发 展 和 稳定 关 系
●陈道 富
[ 内容提要] 改革总是在处理“ 破” 和“ 立” 的对立统一关系。我国当前的金 融改革不是在资源已优化配置
金融风险与财政稳定
金融风险与财政稳定近年来,金融风险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引起了广泛讨论和关注。
金融风险的存在对于经济的稳定和财政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金融风险的概念、类型和对财政稳定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金融风险对财政稳定的挑战。
首先,让我们对金融风险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金融风险指的是在金融市场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多个类别。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和市场变动产生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在债务方无力偿还债务或担保方无法兑现担保时产生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或人为失误产生的风险。
而流动性风险则是指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的无法快速变现的风险。
这些金融风险对于财政稳定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首先,市场风险的存在使得财政部门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财政政策以应对市场风险带来的影响。
当金融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财政部门需要选择合适的政策工具来保持财政稳定。
其次,信用风险对于财政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如果信用风险加大,将对财政收入和债务偿还带来很大的风险。
财政部门需要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监管和控制,提高财政收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再次,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会对财政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财政部门在资金管理或决策过程中出现操作风险,可能导致财政收支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到整体财政稳定。
流动性风险则会影响到政府债券的发行和到期兑付,从而影响到财政的长期稳定。
为了保持财政的稳定,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财政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及时识别和评估金融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其次,财政部门需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和沟通,共同应对金融风险。
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可以提高财政部门对金融风险的感知和应对能力。
再次,财政部门还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控。
财政金融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财政金融交流会上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关于财政金融领域的一些观点和经验。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表达我的诚挚敬意,并对我国财政金融事业的发展表示由衷的祝愿。
首先,我想谈谈当前我国财政金融形势。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我国财政金融体系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一方面,我国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应对了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体系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日益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
以下是我对财政金融领域的一些思考:一、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手段。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实现宏观政策的精准发力。
一方面,财政政策要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整,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资源合理配置。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我们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发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我国财政金融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
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金融风险。
四、强化财政金融风险防控,保障经济安全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要强化财政金融风险防控,保障经济安全。
一方面,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完善金融风险应急预案,提高金融风险应对能力。
最后,我想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为我国财政金融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论财政与金融的协同配合
论财政与金融的协同配合作者:丁治平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20年第02期摘要:财政和金融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两条动脉,既有不同的分工和特点,又相互关联和影响。
本文首先从财政和金融自身出发,探讨他们不同的特点和相互关联的机理。
接着讨论财政和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不足的方面。
最后提出了如何构建财政和金融有效协同的机制,主要包括:深化财政改革创新、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加强财政与金融的统筹协同三个方面。
关键词:财政金融分工协同改革创新在现代经济社会里,财政和金融是资金的两个主动脉。
两者各有分工和侧重,又相互关联和影响。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经济社会就健康发展。
任何一个出故障,经济社会都会出问题。
财政和金融既要关注各自自身的平稳运行,又要兼顾和支持另一方的平稳运行,加强相互协同配合,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提高效率和效益。
这是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
一、财政和金融既有各自特点和分工,又密切关联和互补财政和金融是国家的两个钱袋子,管的都是钱,但钱的来源、目标、管理和使用有很大不同。
一是资金主体和目标不同。
财政的钱是国家的钱,更确切地说是政府的钱,一收一支都体现党和政府目的和公共意志,例如保证国家安全和基本民生,主要体现公益性。
金融的钱,更多是社会的钱,主要是企业和公众的钱,更多体现的是企业和个人的目的和意图,例如保值和增值,主要体现效益性。
二是管理和使用方式方法不同。
财政的钱,主要是无偿的收入和支出,通过政府预算当年收、当年支,是一次性收入和支出,强调法定性。
金融的钱是循环回收和使用,周转快的,一年可以有多次回收和贷出,强调效率性。
三是绩效评价的依据有差别。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依据是党和政府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更加强调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金融资金绩效评价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财政和金融除了不同的资金属性,还体现为各有特点的宏观政策属性。
财政作为国家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直接调控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第5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Vol.5N o.5 2003年10月Journal of Shanghai U niversity of F inance and Economics Oct.2003中图分类号:F81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0150(2003)05 0040 07财政稳定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王国松(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上海201800)摘 要: 财政稳定是金融市场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目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财政不稳定性、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等现象。
为确保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中国必须实施稳定财政政策。
关键词: 财政稳定;金融市场化;银行危机;货币危机作者简介: 王国松(1968-),男,安徽滁州人,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一、我国当前财政收支状况及其稳定性分析(一)我国当前的财政现状分析自1994年之后,我国财政状况有所好转,彻底遏制了此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跌的不利局面,基本实现了 两个比重同时提高的1994年税制改革目标。
全国财政收入占GDP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由1993年的12.56%和22.0%回升到1999年的13.97%和51.1%。
但自1994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同样保持上升的态势,结果导致了财政赤字逐年扩大,尤其是近几年,速度之快是改革以来从所未有的。
在1978~1999年期间,财政赤字的年均增速为299.22亿元/年;在1994~1999年期间,财政赤字的年均增速为822.31亿元/年,是前者的2.75倍。
为了考察我国财政赤字快速增长的原因,在此将财政赤字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进行了分解,同时考察了财政债务收入分别占财政收入及GDP的比重。
第一,在1994年之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止跌回升。
但是,在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回升的背后却是财政债务收入和国内债务收入的急剧攀高,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1994年之后回升的主要支撑是财政债务收入增加而非税收收入的增加。
据统计,1994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债务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国内债务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16%、22.52%和19.71%,1999年三者分别是13.97%、32.46%和32.35%。
第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在1994年之后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始终在收稿日期:2003 08 2550%左右,彻底改变了1994年以前那种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严重偏低、中央财力不足的不利局面,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得以加强。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至今尚没有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权,故而国债收入自然就构成中央财政收入,并成为其财政支出的重要来源。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我国金融机构出现日渐扩大的、正的存贷差以及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所在。
由于国债实际利率一般都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低风险性,在当前国企效益普遍不理想而银行贷款责任约束机制加强的情形下,银行部门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债主要持有者之一,故而在银行存贷差加大的背后,则是银行部门的有价证券资产的增加。
据统计,1995年,金融机构购买债券余额为3064.2亿元,到了1999年,金融机构有价证券和投资的余额为12505.8亿元,为1995年的4.08倍。
可见,我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该如何协调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笔者一直认为,赤字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成效固然显著,但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否则,财政赤字货币化和 滞涨 现象的发生必将是难以避免。
第三,在1994年之后,中央财政不仅有效地遏制了逆差,而且顺差逐年扩大,由1994年的1152.07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696.88亿元。
但地方财政却在1994年之后赤字骤然上升且逐年攀高,由1994年的负1726.59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负3440.47亿元,与我国财政赤字保持同向增长态势。
可见,我国财政赤字的主要源头是地方财政而非中央财政。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中央政府拥有债券发行权而地方没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存在严重的不对性。
中央财政收入1994年以来所占的比重始终在50%左右,而中央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自1978年改革以来却逐年下降,1994年以来一直徘徊在30%左右;与此同时,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1994年以来已经降至50%左右,但是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是逐年上升,1994年以来一直徘徊在70%左右,这种显著的不对称已经使得许多地方政府财政尤其是乡级财政处境极度困难,出现严重赤字也就在所难免。
(二)我国当前的财政稳定性分析财政稳定包含三重含义:(1)政府如果能够长期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则政府财政处于稳定状态;(2)尽管在相当长时期内不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但政府却能通过发行国债为赤字财政融资,则政府财政依然可以处于稳定状态;(3)如果在经济中存在一种机制,当财政脱离稳定状态之后,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财政状况恢复或趋于稳定状态,则政府的财政状况也可以说是稳定的(余永定,2000)。
财政稳定的核心内涵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不需要通过货币的财政发行而能够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首先,我国财政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财政赤字状况明显恶化。
财政赤字增长过快的原因主要是地方财政收支状况恶化所致。
这说明我国当前的分税制的财政制度与现行的5级政府的行政制度之间存在内在的不协调,突出地表现为各级政府的事权与其财权存在显著的不对性。
其次,我国政府的行政支出费用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尤其是近几年在精简机构、节俭开支的改革力度加大的情形下,政府的行政支出费用却一直在12.50%左右徘徊,始终处于我国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表明我国政府近年来的精简机构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功。
第三,从债务依存度来看,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前,我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一直都比较低,从没有超过20%,并且大部分年度的债务依存度都在15%以下。
而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债务依存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快速上升,近两年已经达到30%左右,这一方面表明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并没有提高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分税制改革是否成功现在还不能予以肯定;另一方面也41第5期 财政稳定与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表明赤字财政政策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导。
如果债务依存度过高,最不利的影响则是可能诱发利息率的提高,从而抑制经济增长。
如果政府不想提高债务依存度,同时还寄希望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政府只能降低国债的发行利率和提高平均税率。
而平均税率的提高则会抑制企业与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抵消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
由此可见,债务依存度的提高,则会迫使政府为增加自主性支出而过度举债。
第四,再从偿债率来看,我国的偿债率自1994年以来,同样也是居高不下,近两年已经超过了30%。
偿债率升高则意味着在既定财政支出条件下国家的自主性支出减少,如果政府要增加自主性支出,在既定的税制条件下,举债可能是其最佳的选择。
这也就是说,偿债率越高,政府增加发行国债的压力也就越大,财政赤字状况也将会更加恶化,最终可能导致财政赤字货币发行。
尽管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有所上升(据统计,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1998年为14.2%,1999年为15.9%,2000年为17%,2001年增加到22.2%),但是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16%,低于发展中国家25%左右的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发达国家40%左右的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财政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尤其在当前经济紧缩的形势下,我国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增加举债的压力,我国财政赤字存在着进一步恶化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1998~2001年期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平均为20%左右,但是在这一期间我国GDP 的增长一直是一位数。
以20%左右的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超过高速增长的财政赤字来支持7%左右的总需求增长率,这是否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值得人们深思。
如果再考虑到政府需承担的银行国有不良资产、社保资金等隐性负债,我国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
可见,实现财政稳定是金融市场化改革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我国现行财政条件下的金融稳定性分析(一)我国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分析自1978年以来,尽管我国的GNP 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是国家财政收入占GNP 的比重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除个别之外,绝大多数年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呈逐年扩大之势。
前文已经指出,发展我国家宏观经济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在我国是否也存在财政赤字货币化?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为此,我们在此以货币供给量(M 1)作为因变量,以财政赤字(DF)作为自变量,对1978~1999年期间的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线性回归检验,结果如图1和方程1所示:图1 我国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量相关性的线性拟合 (单位:亿元)42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M 1=3367 697-30 95DF(1)(2.326)(-10.682)其中,R=0.922;R 2=0.851;R 2=0.843;S.E.=5438.868;F !检验值=114.102;D.W.=1.002。
由图1和方程1可知,我国货币供给量与财政赤字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这意味着财政赤字每增加1亿元,我国货币供给量M 1就会相应地增加30.95亿元,可见,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
但是,我国在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量 双增 的情况下,我国的零售物价指数并没有随之出现上涨的趋势,反而呈现出下滑的态势,我国的物价水平与财政赤字、货币供给量之间并没有出现理论上的那种相关性,麦金农(1997)将我国在财政下降的同时保持价格水平稳定的现象称为 中国之谜 。
麦金农(1997)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在财政下降的同时保持价格水平稳定,最重要的是拥有可以控制的国家银行体系,中国政府通过国家银行体系向非银行公众借入公开的或隐蔽的债务弥补财政赤字,实现了非通胀融资。
但是 中国政府不可能无限期地依赖于如此严重的借款,因为居民已经不再是∀低货币化的#了,并且中国的M 2/GNP 也不可能会升到无限高。
当居民流动资产与收入的比例过了高峰,甚至在这之前,如果国有部门继续借入,就可能发生金融危机 。
解决的办法在经济上是很明显的∃∃中央政府必须很快建立一个能够直接对所有工业!!!中央的、地方的和私人的!!!以及农业部门征税的内部税收机构 (麦金农,1997)。
由此可见,在财政收入占GNP 的比重逐年递减而财政赤字又逐年高速攀升之际,实行以利率市场化为突破口的金融市场化必将会使得潜在的通货膨胀危机显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