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教案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力、弹力、重力、摩擦力,会画力的示意图。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大胆参与,激情展示,养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进一步探究关于力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系统掌握全章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照复习目标,回顾第三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力及其描述1.如图所示,春游时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请写出两个与此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B )(二)弹簧测力计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指在零刻度线。
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0~5N,此时示数是3.6N。
(三)重力4.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则汤匙重0.49N。
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方法指导: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原理: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F和摩擦力f相等,即f=F。
(2)实验过程中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
根据猜想,研究摩擦力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四;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四。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全章

4.用绳子从井中提一桶水,提绳子时手受到一个向 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6.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
是( )
A.人手作用于船浆上的力 B.水作用于浆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D.浆作用于水上的力
不同大小的力、不同方向的力、 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 不同作用点的力对物体的作用
效果都不一样。
不同位置推门效果一样吗
结论:物理学中把力的大 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 的三要素
4.图甲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 意图。
5.如图所示,是一只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不计空气阻力), 画( ) A.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2.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小李同学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 示,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实心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重力
八年级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间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要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力也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1、物体间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另一种是物体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吸引、排斥等。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施加力。
换句话说,产生力的物体,即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注意: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二、力的三要素: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说明或描述一个力时,必须指明这个力的三要素。
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
1N的力大约是我们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2、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三、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弹簧、刻度盘、指针组成的。
1、工作原理:弹簧在一定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因此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刻度线的分布是均匀的。
2、正确使用方法:1)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读数快速准确。
3)测力前要观察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先要校零。
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总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成对存在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单位是___,符号为N。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方式叫力的示意图。
弹力是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如撤去作用力后,该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则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直接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
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由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等构成,原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使用前要检查指针与零刻度线是否对齐,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才能读数。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重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采用悬挂法、支撑法。
g=10N/kg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为10N。
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包括增大支承面和降低重心。
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包括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摩擦的方法可以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可以减小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或使接触面脱离,如使用充气垫或磁悬浮。
2024年秋季学期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实践 创作飞天科幻故事

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
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
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
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
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与部积分极内性容,取减材于轻网了络学,习如负有担,有力地促进了
雷课同堂,请教联育系的删灵除活!与作高品效整理。不
课程方 案课程 标准 是啥 ?课程 方案 是对某 一学 科课 程的总 体设计 ,或 者说, 是对教 学过 程的计 划安排 。简 单说, 每个年 级 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 么讲, 课程方 案就是 依据。
课程标 准是规 定某 一学 科的课 程性 质、课 程目 标、 内容目 标、实 施建 议的教 学指导 性文 件,也 就是说 ,它 规定了 ,老师 上 课都要讲什么内容。
现行义 务教育 课程 标准 ,是201 1年 制定的 ,离 现在已 经十 多年了 ;而 课程方 案最早 ,要 追溯到 2001年 ,已 经二十 多年没 更 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 实情况 更新。
所以这 次新标 准的 实施 ,首先 是对 老课标 的一 次升 级完善 。另外 ,在 双减的 大背景 下颁 布,也 能体现 出, 国家对 未来教 育 改革方向的规划。
活动方案
本活动涉及力学、天文学、文学写作、比赛策划、绘画设计等 方面的知识。
任务一:查阅资料,了解“嫦娥工程”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 成就及人类对未来太空生活的期盼。
任务二:创作科幻故事。故事不仅有精彩章节、神奇想象,而 且还要渗透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如克服重力影响等),可用连环 画、墙报、漫画等展示你的科幻故事。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实践 创作飞天科幻故事
问题缘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学设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六章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力的示意图来描述力的三要素,以及掌握力的作用相互性。
具体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相互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用力的示意图来描述力的三要素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力的作用相互性,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的绘制,力的作用相互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力的示意图示例图。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力的作用现象,如拉扯、推动、提升等,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力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些力的示意图,练习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5. 力的作用相互性:讲解力的作用相互性,让学生明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相互性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力的示意图,表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力的作用情景。
(1)力是什么?(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3)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4)力的作用是否相互?请举例说明。
2024年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节 来自地球的力

……
二、重力的大小
实验记录:
钩码个数 1 2 3 4 5 6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
二、重力的大小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G/N
3.0
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 它的质量成正比
关系式:G=mg
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重力的由来
课堂练习
1.一座公路桥头旁立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t表示吨),用 来表示对过桥车辆的限制,现有一辆总重为5×104N的卡车, 通过计算回答这辆卡车能不能通过此桥?(g=10N/kg)
:
?
一、重力
例 假如没有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水不往低处流 B.地球附近没有空气 C.“登天”不再难 D.玻璃杯掷到地上不会破碎
二、重力的大小
轻松自如
累得“气喘吁吁 ”
这是为什么?是地球“偏心”了吗 ? 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重力的大小
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m人
=
G人 g
450N = 10N/kg =45kg
木块所受的重力为2.5N,人的质量为45kg。
三、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 实验:将各类物品用细线悬挂起来。细线的方向和 重力方向保持一致。
三、重力的方向
下面的物体都在向下,说重力的方向“向下”准确吗 演?示实验:
水平面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
006初中物理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清单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框架
➢核心概念和规律•三种力的对比
➢实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长方体木块、砝码、长木板、棉布、弹簧测力计、重物等。
2.实验装置:
甲(木板)乙(木板)丙(棉布)
3.测量原理:二力平衡原理。
实验时,一定要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样物体受力平衡,f=F
拉。
4.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1)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关系时,必须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将长方体木块平放、竖放、侧放,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分析、评估与交流】
6.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7.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速度大小无关。
8.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很难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不方便读数。
9.实验改进方法:如图所示,测力计固定,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这样既便于读数,也方便操作。
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成对存在的。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方式叫力的示意图。
(定物、定点、画向、标大小)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如撤去作用力后,该物体能够恢复原状,则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弹力的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等。
(3)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4)使用方法:①看:看量程和分度值,待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②调(校零):使用前要检查指针与零刻度线是否对齐;③测: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④读数: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
第四节重力(G)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三要素(1)大小:①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②计算公式:G=mg(g=9.8N/kg)。
(2)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作用点(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②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采用悬挂法、支撑法。
3、g=10N/k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为10N。
4、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增大支承面、降低重心。
第五节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f):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案(新版)沪科版

3. 加强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4.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3.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制定改进措施
在评估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我将制定以下改进措施,并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
1. 增加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和应用。
3. 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力的三要素的实验,需要准备以下实验器材:
- 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 细绳和木板:用于演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 各种物体(如木块、小车等):用于实验操作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 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用于测量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确保教室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配备实验操作台和必要的实验器材。在教室内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设计反思活动
在教学结束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活动,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活动如下:
1. 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在课后填写一份自我评价表,包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课堂参与情况、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和应用经验,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陌生而熟悉的力-单元知识整理和练习ppt课件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应比较 甲、乙 两图所示实验。 【点拨】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 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故应比 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4)某同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他 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掉一部分后,重复图甲所 示的实验,测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 (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 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1.【中考•云南】请在图中作出在空中匀速下落的雨滴受 到的力的示意图。(O为雨滴的重心) 解:如图所示。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2.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13.【中考•攀枝花】如图所示,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在车厢顶部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车
知识点 重力的大小
日常生活中和贸易中常说物体有多重,指的是物体的质 量.物理学中说的物重(或物体的重量)指的是重力的大小.
知识点 重力的大小
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防止结 论的偶然性.
知识点 重力的大小
在描点作图时,由于m=0时,G=0,即原点(0,0)在这条直 线上,所以直线过原点.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知识点 力是什么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迅速发展,我 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火箭能 够升空,就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知识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嫦娥”未动“鹊桥”先行
2018年5月21日,我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 成功将“鹊桥号”中继星载入太空.运载火箭点 火后,火箭向下喷出燃气,对燃气有向下的力,同时 燃气对火箭施加向上的动力,使火箭升空.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复习课件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6章过关测试第3题针对训练
1.(多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应用到了 这一原理的有( )
A.骑自行车上坡前,要用脚猛力蹬几下 B.游泳时,要用手向后猛力拨水 C.立定跳远时,脚要向后下方蹬地 D.用头顶球射门时,头会感觉到很疼
[答案]BCD
2.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力和力的示意图 例1 仔细视察下面图6-1中甲和乙,分别说出它们都 反应了什么力学知识。
图甲说明:__________; 图乙说明:__________。
图6-1
[答案]图甲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图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解析]图甲中大人和小孩对门施加推力的作用效果之所 以有如此大的差别,关键是他们在门上的作用点不同;图乙 中手向下压弹簧,则弹簧被紧缩,手向上拉弹簧,则弹簧被 伸长,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 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 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答案]B
6.如图6-7所示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5.力的示意图:人们常在_受__力__物__体__上沿力__的__方__向___画 一条_带__箭__头__的__线__段__,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 种表示力的情势叫力的示意图。
6.弹力:手压订书器的压力、提物体的拉力、手推墙 时手受到的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产生弹性 形变而受到的力。弹力的大小与_弹__性__形__变___的大小有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力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力的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我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气球等。
我还准备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力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力的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拉开抽屉、抛掷物体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力。
接着,我会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些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
我会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测力计,并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大小之间的关系。
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验,如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从而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大小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我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力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力的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上完这节课之后,我会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如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遇到困难,我会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的知识。
我还会考虑如何拓展延伸这节课的内容。
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进行一些力的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知识。
我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与力有关的现象,并写观察日记,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PPT教学课件

讲授新课
试一试
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拉橡皮筋,提 书包,体会一下手对这些物体施力时,手有什么感觉。
讲授新课
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穿着旱冰鞋站在墙边用
力推墙,会发生什么现象? 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
墙,会感到墙也在推他,他自 己也后退。 施力物体 小孩 推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推 受力物体 墙 同时
B、力的作用有时是相互的,有时不是,看在什么物
体之间
C、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D、磁铁能把铁钉吸过来,所以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
小不一样
随堂训练
3、下图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是 B C E ,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是 A D 。
(A)
(B)
(C)
(D)
(E)
随堂训练
4、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和竖直墙壁相互垂直的
讲授新课
练一练
俗话说“以卵击石”,用来比喻不估计自己的
力量,自取灭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中,石头对
鸡蛋的作用力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鸡蛋对石头作用力的大小。
讲授新课
三 力的作用效果
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竿子发生了形变
沙发发生了形变
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
竹子发生了形变
变(简称形变)。
产生力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讲授新课
小结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2.产生力的条件
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
讲授新课
例:判断几个同学的想法是否正确 1、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没有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3、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教案(新版)沪科版

4.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合力。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可以被分解为多个力的效果。
5.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它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趋势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④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⑤摩擦力、重力和浮力:分别介绍摩擦力、重力和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摩擦力、重力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⑥简单机械:讲解斜面、滑轮组、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演示或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简单机械的作用和优点。
测试:在课堂中,我将进行定期的口头测试或小测验,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这些测试将帮助我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学生的作业将包括力的计算题、实验报告、力的示意图绘制等。我将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对于正确的地方,我将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的地方,我将指出并指导学生如何改正。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白板、教学黑板、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滑轮组等)、学生实验手册。
2.课程平台: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在线学习平台(如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教学PPT、视频动画(力的作用效果示例)、互动模拟软件(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
4.教学手段:讲演法、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问题解决法。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授课时间:2课时
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总结梳理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梳理一、力1、力是的作用2、力的概念理解(1)发生力时,至少有个物体存在。
(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3)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并没有接触(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②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可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1)可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改变和改变。
(2)可使物体的改变。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为、和,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1)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这个单位的名称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命名的。
(2)1N的力相当于托起所需的力。
5、人们常在上沿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方式叫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画法: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再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段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最后在箭头的旁边标出力的名称和大小。
二、弹力1、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做.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
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是.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是:(1)物体相互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相互挤压或拉伸).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超出它的的力,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2)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即一个大格和一个小格各是多少牛。
(3)校零: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一定要使指在。
(4)测量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的方向跟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上.(5)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_________。
(6)用弹簧测力计时测的力(或物)一定要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一端,严禁倒挂。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一、 力
知识梳理
1. 定义: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
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力通常用字母
F 来表示.
2. 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 同时又是 受力物体 .
二、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快慢、运 动方向、由动到静、由静到动发生改变或同时发 生改变,这些都叫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特别注意:运动方向改变)
8. 如图所示是我国运动员在今年冬奥会上参加不同 比赛项目时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列说法中( D ). ①甲图中: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向后蹬 地,人就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乙图中: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空中加速下 落过程中,他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变
③丙图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滑行变慢是 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④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弯曲身体滑行, 是为了整体美观
7. 如图所示,“打陀螺”和“跳橡皮筋” 是我国传统民间游戏,其中图 乙 可说 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甲 可说 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基础提升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 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 C. 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 没有施力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6. 下列四个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 不同的是( 瓶变瘪了 C. 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变弯曲 D. 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7. 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 手指感到疼痛,该事实不能说明( D ).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竖直向下的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二节怎样描述力上课新版沪科版

力的三要素 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
除了力的大小、方向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呢?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 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 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
A BC
在A点推开门最容易,在C点推开 门最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作用点位置有关。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学中,力的单位牛顿, 简称牛,符号N。这个单位的名 称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 命名的。
一
些
蚂蚁拉动树叶的拉力
力
约10-3N
的
大
小
托起两个鸡蛋用 的力约1N
大型拖拉机的牵引力约 3×104N~4×104N
如何简单方便的表示力呢?
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 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力的作 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 力,这种表示力的方式叫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
起点表示力 的作用点
沿力的方向画一 条线段,用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标出力的符 号(大小和
单位)
随堂演练 1.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 力F=4N.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示意图. 解答:
F = 4N
2.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 请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解答:
F = 75N
3.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受到与水平
地面成30°角斜向上10N的拉力作用,作出拉力
的示意图。
F = 10N
30°
解析:作力的示意图,必须把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本题中拉力 用F表示,其作用点在木箱上,可以画在右上角 的某个位置,也可以画在中心处。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
2:物理学中,把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叫做重知力。识点六:重力
思考:怎样理解重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因此,重力的施力物 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物理学中还把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叫做物重。
观察与思考:
用
1:泥瓦匠用什么来检查墙是否砌得竖直?
重
垂 2:泥瓦匠用什么来检查窗台是否砌得水平?门框放得是否正?
3:我们用什么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
线
因为在一根线下挂重物时,重物静止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悬线下垂的 方向跟重力的方向一致。
结论: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实验与思考:
把质量均为50g的4个钩码,逐个增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记下示数。
1.若要准确测量一个大小约为10N的力,下列规格的弹簧测力计 中最合适的是[ ]
A.量程0-5N,分度值0.1N B.量程0-10N,分度值0.2N C.量程0-15N,分度值0.1N D.量程0-20N,分度值0.2N
2.一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的下端,该测力计的 量程为______,分度值是______,物体对弹簧 测力计的力大小为_____。
1、画出木块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和电灯所受到电线的拉力 的示意图
F
F
2、画出木块对桌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F F
3、画出小车受到的向右拉力F1=9N(与水平方向 成300角)和水平向右推力F2=6N的示意图
F2
4、画出同名磁极间的吸引力的示意图
FF
N
S
N
S
知识点五:弹力及弹力测量
一、形变: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二、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推力、支持力等也都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 (2)物体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
现象: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结论: 物体形变的大小与所受的外力有关,受到的 外力越大,产生的形变越大。
A. 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
4.用绳子从井中提一桶水,提绳子时手受到一个向 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力的单位
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例、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用的力约为1N 物理课本约为3N
600ml瓶装矿泉水约为12N
50kg的同学重500N
2.力的示意图
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
2N
的线段,并标出力的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这个 方向上受到的力,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 示意图。
归纳:拉伸、压缩、弯曲、扭转、 挤压、推、托等动作都能使 物体发生形状的改变
1.如弹果性物形体变形变: 后,撤去外力就能恢复原状,
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范性形变:
如果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 这种形变叫做范性形变。
桌 把微小的形变放大 面 会 发 生 形 变 吗 ?
想一想:
当你在拉长橡皮筋或压缩弹簧时,你的手有什么 感觉?
结果表明
1: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 它的质量成_____关 系。
2:物重跟质量的比约等 于____N/kg。
重力大小
在物理学中,用符号G表示物重,m表示质量,g表示物重跟质量的比值,则 物重跟质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G m
=g
G= mg
实验测得g=9.8N/kg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
是( )
A.人手作用于船浆上的力 B.水作用于浆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D.浆作用于水上的力
不同大小的力、不同方向的力、 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 不同作用点的力对物体的作用
效果都不一样。
不同位置推门效果一样吗
结论: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 要素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物理学中的力最初是从肌肉的紧 张得出来的。
知识点一:力是什么?
运动员 大象 渔翁 推土机
物体
举起 压下 拉起 推动
作用
杠铃 跷跷板 鱼网 泥土
物体
结论:
受力物体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 注意:力通常用F表示
思考:
物体之间不接触可 能产生力吗?
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生活中有关力的实例
1、用手击打桌面,手有什么感觉? 2、用右手拍左手,手有什么感觉? 3、用脚蹬地面,脚有什么感觉? 4、用手向上提包,手有什么感觉?
实例
用手击打桌面 用右手拍左手 用力脚踢石头 用手向上提包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感觉
手 右手 脚 手
桌面 左手 石头 提包
手痛;桌面“打”手 左右手都痛 脚痛;石头“踢”脚 手酸;提包向下拉手
事实表明: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产 生一个力时,一定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 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 是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三: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简称形___变__.
2.改变物体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思考:如何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呢?
练习
1.用手拍打墙,施力物体是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这时手感到很疼,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孩用力可将弹簧拉长,将木条压弯,这些现象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 球,可让球向反方向飞出,汽车刹车后会越来越慢, 这些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 的是( )
测量力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观察测力计的“0”刻线(校“0”)、量程(不准超量程使用) 和分度值
2.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
3.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读数:__1_._4_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