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体育系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探讨——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探讨——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收稿时间]2019-03-02[基金项目]2014年贵州省体育教育综合改革项目,2016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16js003、16js005),2017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级课题(2017qnsytyxy02)。

[作者简介]孙群群(1991-),湖南怀化人,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生教育、体育舞蹈。

罗玲(1961-),贵州贵定人,教授,院长,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教育训练学。

[摘要]地方师范院校的体育硕士教育关系到学校所在地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学科的建设进行梳理分析,对于学校所在地区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的现状进行梳理,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这一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要求为基点,审视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建设所面临的矛盾,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地方师范院校的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创新职业能力培养、人才保障制度、资金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体育教育;学科建设[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1-0182-032020年1University Education一、引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硕士教育专业是教育硕士下面的一个分支方向,是国务院立足于民族地区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教育硕士试点项目。

该项目于2012年受批试点,于2017年9月开始迎来评估,并高水平地、有特色地完成了教育部的评估工作。

该专业虽然成功地通过了国家的验收评估,但是从其历届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就业等情况来看,离该校申请体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申报之路还有很远。

基于此,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的现状进行梳理,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这一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要求为基点,审视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建设所面临的矛盾,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地方师范院校的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创新职业能力培养、人才保障制度、资金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优化。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学科建设的比较研究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学科建设的比较研究
P. .i tt t s a d d p r m e t n Chi E ns iu e n e a t n s i na
C AO 。 UN i. a LiS Jn h i
(. P E.D p 、Q f N r l i.Q f 2 36 , hn ) et, uu oma Unv , uu 7 1 5 C ia
K e r s: E.isi tsa dd p rme t i hn ; i il ec n tu t n c mp r t esu y y wo d P. n tt e n e a t n s n C ia ds pi o sr ci ;o aa i td u c n o v
维普资讯
第 4 0卷 第 6期
20 0 6年 6月
武 汉 体 育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W u a n tt t fPh sc l u a in o r a o h n I siu eo y i a Ed c t o
Vo . 0 N o. 14 6
sr c i n fs o t icp i e n d fe e tP. tu t so p rsd s il si i r n E.i s i tsa d d p rme t n Ch n .I s c n l d d t a o n f n t u e n e a t n si i a twa o cu e h t t f rp o i ca n n s r o e n d P. o r v n il d mi i y g v r e E.i si t s n e a t e t , y o d ro o ra c , h s s a t n t u e d d p rm n s b r e fi t a mp t n e t e l t i wa : mi ity g v r e E.i s i t sa d d p rme t , r v n e g v r e n s p o i c o e n d n r l n — n sr o e n d P. n t u e n e a t n s p o i c o e n d o e , r v n e g v r e o ma i t u

对综合性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对综合性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s o l t k t u h c aa trsis a itr icp iay a d hg e urme t,a d i lme tq ai rd c h ud si o s c h r ceit s“n edsil r n ih rq i c c n e n” n mpe n u l p o u t y t
彭庆 文
( 怀化学 院,湖南 怀化 480 ) 10 8

要 :综合性普通 高校 继体 育院校 和师范院校之后 ,已经成为体 育学科建设 的一 支重要力
量 ,其体 育学科建设应该 突 出 “ 学科 、高要 求”的特征 ,实施精 品战略 ,特 色发展 ,以真正求 跨 得在整 个体 育学科建设 中的一席之地 ,为体 育学科发展做 出 自己的贡献。 关 键 词 :学校体 育;体 育学科建设 ;综合性普通 高校
i o tn e f r e i h sc l d c t n d s i l a y c n t ci n Th i p y ia d c t n d s i l ay c n t ci n mp ra c o c n p y ia u a i icp i r o sr t . e r h sc l u a i icp i r o sr t e o n u o e o n u o
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 ,是普通高校 围绕 “ 体育 学科 ”而进行 的所有制度化 的建设活动 总称 ,尤指通 过设置学科专业培养硕士 以上体育专 门人才 、设置专 门学术 组织( 实验 室 、研究基地 、课题组 等) 进行高层
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 ,积极参 与到体育学科 的建设 进程之 中。据统计 , 至 20 ,在这类 高校 中 ,已 截 06年 有 6 高校新设置 了体育硕士点( 3所 而同时期新增或新 设 置体 育硕士点 的体 育 院校 和师范类 院校分 别是 1 5

学校体育调研报告

学校体育调研报告

学校体育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的重视度逐渐增加。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在学生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我校的体育教育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度。

2.了解学校体育设施的现状和利用率。

3.了解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

4.探索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三、调研对象和方法调研对象为我校全体学生和体育教师。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对象为全校学生,访谈对象为体育教师。

四、调研结果1.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度普遍较高,其中男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高于女生。

2.学校体育设施的现状良好,但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管理。

3.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较高,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还有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经验较少的问题。

4.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满意度普遍较高,但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考试较为担忧,认为考试压力较大。

五、问题分析1.体育课程的安排和管理需要更加科学合理。

2.加强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

3.加强体育教师的教学培训和经验积累,提高教学水平。

4.化解学生对于体育考试的压力,提倡健康的休闲体育文化。

六、改进措施1.调整体育课程的安排,适当增加体育课的课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平均分配到体育课。

2.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设施使用计划,确保设施的高效利用。

3.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4.设立体育音乐比赛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弱化考试评价,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度。

5.加强体育宣传,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

七、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

1关于加快体育学学科建设的思考(杨桦)

1关于加快体育学学科建设的思考(杨桦)

体育学科专业发展水平
表2 体育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情况
体育 运动 人文社会学 人体科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清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 教育训练学 民族 传统体育学
√ √
√ √
√ √
√ √ √


体育学科专业发展水平
体育学科能够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行列,在 体育学科能够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行列, 一定程度上说明, 一定程度上说明,体育学科某些领域的发展已经 上层次、上水平。 上层次、上水平。但与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 相比, 相比,体育学科在建设的水平和程度等方面还存 在一定的差距
体育学科专业开设范围
表1 2009年开设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统计表 2009年开设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统计表 体育院校 师范院校 其他 总 及其独立学院 及其独立学院 院校 数 169 287 16 102 16 34 31 81 16 15 15 10 7 65 3 15 1 0 4 10 13 2 0 138 28 43 13 7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休闲体育
体育学科专业开设范围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 学等4所高等院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等4所高等院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9所高等院校拥有体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6个。 19所高等院校拥有体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6个 所高等院校拥有体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6 152所高等院校拥有体育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40个 152所高等院校拥有体育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40个。 所高等院校拥有体育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40

论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论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田科学教育家2008年5月第5期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413甍弧烈至甍烈蘸惹甍瓢醺㈧蘸臻臻蟊婺鸶甍鸶矧矧蓦懑瓢蘸蒹曩鸶甍骶舔蟹舞甍鹭蕊甍㈣曩餮蕊鸶嚣i 论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李刚(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摘要】以探索我国2l世纪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模式为目标,采用社会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在对高校体育教改中热点与难点进行透析-对高校体育教育观念进行探讨.对体育课程进行规划.对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对策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体育l综合分析概要中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发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科学培养21世纪现代化人才的教育法规。

特别是那些应用型、对策性的研究课题.就必须在求“真”和求。

用”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科学的验证。

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客观情况来看,对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概括的说有四个方面的研究专题。

首先是全新的素质教育观念。

其次是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

第三是卓有成效的对策、方法。

第四是科学的理论研究、规范的方法体系和可靠的实践结果。

所以。

加速对2l世纪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既有深刻地社会背景,也是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研究向深层次探索其内涵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2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2.1新世纪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首先.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21世纪大学生的身心完善。

其次。

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

第三,注重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的态度和体育能力,激发他们自觉和自主学习体育的兴趣。

第四.发展个性。

这是高校体育教育充分体现大学生自我意识、思维方式以及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特点的关键。

第五,善于把长远的课程目标和近期的课程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且近期目标必须成为长远目标的阶段目标。

2.2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

新世纪、现代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概括地讲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首先.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

学校体育科研现状与选题分析-学校体育科研现状与热点

学校体育科研现状与选题分析-学校体育科研现状与热点

整理课件
关于体育促进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徐本力 《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孙延林 体育课程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兰自力 学校体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白文飞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研究 王 斌 体育教学中归因训练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发
展的实验研究
黄超文 湖南省义务教育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追踪实验
研究
李 祥 21世纪我国大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内容相互衔接科学体系的研究
高 光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整体改革的实验研究
洪 涛 落实“健康第一”,改革学校活动类体育课程研究与实验
王 勇 边疆地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的基本框架构想
王皋华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
整理课件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问题研究
李鸿江 应对中小学体育改革形势改革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内容的实 验研究
邓宗琦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与改革研究 李艳翎 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综合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教育场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与实践 黄汉升 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化
整理课件
国基 家金 社项 会目 科 学
学科分类
马列 哲学 统计学 人口学 新闻学
科学社会主义 经济理论 政治学 法学 历史 宗教学
党史党建 应用经济 社会学 语言学
体育学
全规 国划 教课 育题 科 学
教育学
整理课件
国家哲学社会规划办公室
国家体育总局
规划处 学科规划评审小组(22个) 体育学科规划评审小组
整理课件
四、“十五”期间学校体育卫生领域科研趋势的分析
(一)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度课题指南 1、 综合研究部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研究:“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学校

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现状与内涵式发展

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现状与内涵式发展
wa d wi e a d t tu t r r t r g r o sr c u e,q a iy,f a u e,i n v to h u lt e tr n o a i n,p we n n g me ti r v m e to ic p i e c n o ra d ma a e n mp o e n fd s i l o — n
第4 第8 6卷 期
21 0 2年 8 月
武 汉 体 育 学 院 学报
J u n l f u a si t f h sc l d c t n o r a h nI t u eo y ia u ai oW n t P E o
Vo . . 146No 8 Aug 2 2 . 01
署, 要求 全 面提高 高等 教育 质量 , 以质量提 升为 核心 走 的内涵式 发展 道路 。体 育 院校作 为高 等教育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应 努 力 实现 由规 模 扩 张 的“ 延 式 ” 亦 外 发展 模
式 向 以质 量提 升为 核心 的“ 内涵式 ” 发展 模式 转变 。在 实 现这一 转变 的过 程 中 , 各类 院校 , 包括 体育 院校 必须 高 度重 视 学科 建 设 在 提高 质量 中 的龙 头 作 用 , 通过 学
Z HANG Hu in i u
( p. f c o l v lp n ln ig Wu a s. f . , h n4 0 7 ,C ia De to h o eo me t a nn , h nI to E. Wu a 3 0 9 hn ) S De P n P
Absr c :F rhg e d c to n Ch n , ds iln o sr c in s o l e gv n mo ee h sswh n te i si ta t o ih re u ain i i a icp i e c n tu t h u d b ie r mp a i e h n t. o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论文

高校体育教育现状论文

浅析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体育问题对策一、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断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健身、娱乐、休闲和兴趣爱好为主的多种体育活动逐渐成为社会上时尚的锻炼手段。

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当前社会开展的时尚体育、实用体育和传统体育的内容相去甚远。

2、高校对体育教育定位不准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对体育教育的定位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和不合理,主要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材选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等因素的具体运用上造成的定位偏差。

如,教材陈旧、内容繁琐、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形式单调、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机制不健全,对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把握不准,等等。

高校体育教育的正确定位,关系到高校体育能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的问题,是目前必须引起重视和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3、体育场馆器材不同程度短缺我国高校由于受国家经济条件和教育投资环境的制约,虽然已逐步具有较大规模的体育活动场所,但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剧增和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设施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体育场地、场馆、器材、设施已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一方面表现在体育场馆资源短缺,另一方面表现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配置结构过于单一,难于满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多元化要求。

4、高校体育师资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教师是课程教育的实施者,也是教育改革的研究探索者。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教育观念陈旧、专业知识老化且知识结构不合理、学术水平低等问题。

体育教师在校期间接受的多是竞技体育知识,而较少接受理论教育。

这种低水平教育状态,不利于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5、发展性教学评价通常流于形式由于发展性教学评价具体操作过程相对复杂、繁琐,在实际教学评价中,大多数高校并未按发展性教学评价相关要求进行操作,而是采用绝对标准评价为主,只重视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

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为了了解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现状,本报告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改进学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有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500名中小学教师参与,样本包括了不同学段和不同层次的学校。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 体育课程设施与资源:大约有60%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的体育课程设施和资源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其中,中小学阶段的学校问题更为突出。

这种状况导致了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时的困扰,也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体育教师资质和人员构成:调查显示,约有45%的受访教师认为学校中的体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无法胜任教学任务。

此外,还有部分学校存在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导致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

3. 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绝大多数受访教师认为现阶段的体育课程设置和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此外,压力山大的学习任务也使得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导致体育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同时,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体育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亟待提升。

4. 学校与社区合作情况:仅有约30%的受访教师表示学校与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合作比较紧密,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情况较好。

而大部分学校未能与社区有效合作,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学生的体育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五、建议与改进方向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方向:1. 加大投入与改善设施: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和资源的投入,改善现有设施的状况,以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应该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3. 优化课程设置与内容: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对体育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内容优化,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体育院系实验室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院系实验室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工 作 量 大 、待 遇低 、 队伍 不稳 定 .

体 育院 系实验室 队伍建设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1 重仪器设备投入、轻实验队伍建设 . 随着本 科 教学水 平评 估 的进 行 ,各 高校加 大 了 实验室仪器 设备 的投入 ,实验教学条件 也得到较大改 善。但在加大仪器设备投入的同时,对 实验 队伍 的建 设却重视不够 。目前在新建本科 院校 中,体育专业实 验室 队伍结构组成不合理 是一个普遍存在的 问题 。其 主要 的三大指标, 即职 称结构 、学历 结构 、年龄 结构 大多没有构成一个 合理 的比例 ,大多数的实验室的师

认为实验教学是理 论课 的附属;实验教师与其他教师
相 比,有 同工不同酬 的现象 。实验室教师的职称到副 高职便 打止。因此, 实验 室队伍建设长期 以来得不到 较大发展 ,实验课教学质量不高。 3 重使用、轻培养 . 对 实验技术人员重使用 、轻培养,造成 实验技术 人员不同程度的存在学历低 、知识面窄、外语和使用 计算机能力偏差, 法更好地使用新 、精仪器 设备 ; 无 虽然 有政策规定, 实验 室技术人员也可 以出去进修 、 深造 等, 但进修 的名额和机 会很少; 即使有进修 的名 额和机会,往往 由于实验室人员编制少 ,教学、管理 工作任 务重而无法离岗进修 。
4职称晋升 ,政策上予 以倾斜 . 实验室 系列职 称 没有 正高级 职称 ,高校在 职称 评定条件 中对论文 的数量、刊物级别 以及科研项 目的
二 、加 强体 育院系实验 室队伍建设 的对
束 ^ 盘
1 三支队伍 ”建设并重 .“ 理 论课 、专业技 术课 、基础 实验 课是 体育 院系 三大课程体系 ,三 大课程体系的师资队伍建设 同等重 要 。体育 院系 实验室 队伍存 在着 素质不高 、 队伍 欠

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民族体育项目发展展望

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民族体育项目发展展望

宁 夏 师 范 学 院 体 育 学 科 建 设 现 状 与 民族 体 育 项 目发 展 展 望
杨 学贵
( 宁夏 师范学 院 体育 系,宁夏 固原 76 0 ) 5 00

要: 宁夏 师 范 学 院 地 处 我 国西 部 经 济 欠发 达地 区 , 体 育 学科 建设 存在 一 些 内、 其 外部 的 困难 . 取 文 献 采
学者 .
12 3 逻 辑 分析 法 ..

尤其 是在 经济 发 展相 对 滞 后 的西 部 地 区. 宁夏
师 范学 院 为 宁 夏 南 部 山 区 的 重 点 师 范 类 教 育 基 地, 学校 的办 学宗 旨是服 务 地 方 基础 教 育 事 业 . 学 校应 因地制 宜 , 据 自身条 件 扬 长避 短 , 根 以体 育 学
规律 .
中的各种 条件 , 好 宁夏 地 区高 质量 、 特 色 的师 办 有 范类 院 校 的体 育 事 业 . 面 就 如 何 做 好 西 部 地 区 下 偏远 地 方高 校 体 育 学 科 建 设 , 索 体 育 学 科 建 设 探 发展 规律 , 出其 中的不 足 和 优 势. 找 打造 宁夏 师 范 学 院体 育学 科 建 设 工 作 的 特 色 化 、 质 化 平 台 以 优 提升 宁夏 师 范学 院综 合办 学实 力 .
第3 2卷 第 3期
2 1 年 6月 01
宁夏师范学 院学报 ( 自然科学 )
Junl f i xaTah r U iesy( aua S i c ) ora o n i eces nvrt N trl c ne N g i e
Vo. No. 132 3
Jn 0 1 u .2 1
2 宁 夏 师 范 学 院体 育 学 科 建 设 现 状

体育教育质量分析报告

体育教育质量分析报告

体育教育质量分析报告
我国体育教育的进步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色,拥有了一批高素质的体
育教育专业人才,并且在世界体育教育的发展上,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然而,也存在许多方面的质量和存在问题。

首先,体育教育的普及率还不够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体育教
育资源极为匮乏,甚至完全没有体育老师。

即使有体育老师,很多条件也
不具备,教师学历水平不够高,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体育设施也不具备。

另一方面,我国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也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的学历水平不够,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教学效果不佳;二是课
程安排不够合理,缺乏实践性,难以达到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

此外,体育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缺陷。

课程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
实际,缺少实践环节,没有提供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设施,没有让学生充
分发挥自己的体能潜力的机会。

最后,体育教育在体育场馆的设施上也存在问题。

很多都是过时的建筑,不具备安全设施,设备也不完善。

总之,由于存在上述种种问题,我国体育教育的质量还不能完全达到
预期的要求,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首先,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

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报告一、引言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XX学校的体育工作进行评估,总结体育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整体概述作为一个高材生,我有幸能参与学校体育工作评估,通过调研和观察,整体上可以看出,XX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成绩。

学校注重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推行了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育锻炼机会。

三、优势分析1. 体育课程设置合理:学校制定了科学严谨的体育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师资力量强大: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他们深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潜能,能够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教学计划,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 各类体育活动丰富多样:学校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开设了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如校园足球联赛、篮球队选拔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四、问题分析虽然学校有较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 课后体育活动开展不够:学生的练习时间有限,当前体育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需要加强课后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2. 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有限,存在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加大投入,改善体育场地和器材的配置。

3. 体育评价机制不健全:学校对学生体育水平和成绩评价的标准不够明确和科学,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五、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1. 加强课后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推广,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俱乐部和社团活动。

2. 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设施和器材的配置,建设更多的体育场地,确保体育教学条件的改善。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案例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案例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就业 困难等 ,这 都制约 了河 南省社 会体 育 运 动科 学 、 教育 学 、经 济学 等 多个 领 域 ,
时 ,专业 必修 、 限选 和任 选课程 的 比例为
5 . 7:2 :1 . 4 ,安 阳 师 范 学 院选 修课 在 比
专业 的发展 。本文 以当前社 会发展 及市 场 涉及 面较 为广 泛 , 再加上 限选和 任选 课程 , 对社会 体育 人才 的需求 为 出发点 ,对安 阳 社会 体育 专业 已经成 为集 众多 专业于 一身 师范 学院社会 体育 专业 的课程 设置 进行深 的综 合性 专业 。 层次 、多角度 的分 析与 思考 ,提 出相应对 及其他 高校社 会体 育专业 建设 提供 参考 。 1 . 公共基础课 .1 2 策 ,以期为 安阳师 范学 院体育 学 院的发 展 公 共 基 础 课 占总 课 时 的 3%~ 3%, 国 0 4
对本 专业学 科发展 有所 了解 ,具有 较强 的 得 到拓 宽 ,个 性特长 得 以发展 ,总体 基础 题 的能力 ,并能掌 握计 算机和 一种 外语 的 规 定的总 学时 不变 的情况 下 ,公共基 础课 基本知 识和应 用技 能 ,达 到 国家规 定的等 程所 占的比例越 大 ,专业课 的课 时必 定相 目标 ,适 当减少 术科 学分或 学 时,尽量 不
1 0 1
21 年 7 00 月总 第 1 期 1
ii i 体 育 育 iii 教
d i 036 /i n1 7 -5 x 0 0 70 7 o: . 9 .s . 41 1 . 1. . 1 9 js 6 2 0 5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 程设置案例分析
— —
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秦 海生
1 安 阳 师 范 学 院 社 会 体 育 专 业 现 状分 析

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董舟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摘要:高校课程体系中,体育精品课程成为高教学水平的标志,也是体育品牌的一种象征。

同时,体育精品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中成为关键部分。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时候,以深化教学改革为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目标。

通过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拓展体育教学课程视野,借助先进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精品课程构建之中体现了学校的先进办学思想和理念,在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成为良好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对策探讨落实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旨在形成良好工作体系,丰富体育教学手段,提升体育课程师资队伍水平,构建体育课程的发展规划模式,进而实现体育精品课程的稳定发展和有效运行。

从体育类精品课程构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为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提供可行性策略。

一、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是需要引起高校重视和关注的。

第一,体育学科构建过程中,出现了本位主义的限制。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把术科作为基础的体育类精品课程展现出了主导地位。

这其中,忽视了多学科交叉的体育学科精品课程建设。

同时,很多课程往往局限在公共体育、田径和篮球等方面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突破学科本位的限制。

第二,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展现出较高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实际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缺乏良好的体育学科课程建设引导,并不能从综合性方面入手和分析,缺乏对高校体育课程重视的情况下,并不能展现出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和水平。

这不能为学生的体育课程知识学习带来良好的指引和参考[1]。

最终,所释放出的教学能量和精彩不够充足,难以从综合性方面入手,带动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精品课程建设的时候,所形成的评价体系不够全面和合理。

对学生考核管理体系没有进行升华,缺乏对学生体育知识的正确引导和帮助。

学科交叉视野下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

学科交叉视野下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

学科交叉视野下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的新时代背景下,学科交叉已经成为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特别是在体育学领域,学科交叉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我们对体育现象的理解,还可以为体育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作为培养体育人才、推动体育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必须积极适应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加强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学科交叉视野下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

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系统梳理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交叉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与存在问题。

结合国内外体育学学科交叉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提出促进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体育学学科交叉的认识,还有助于推动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的改革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跨学科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体育人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学科交叉视野下的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概述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交叉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对于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而言,同样如此。

学科交叉视野下的大学体育学,不再局限于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是融入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形成了多元化、综合性的学科体系。

体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这种交叉融合为体育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和更为丰富的研究方法,推动了体育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另一方面,学科交叉也要求体育学者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能力,这无疑增加了学科建设的难度和复杂性。

在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在学科交叉的视野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科定位更加明确,体育学不再仅仅被视为一门技能型学科,而是成为一门集理论与实践、技能与素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二是课程设置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体育技能课程外,还增加了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生物学等交叉课程,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三是研究方法更加多样,体育学者开始运用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四是国际交流更加频繁,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吸收了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方法,推动了我国大学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进程。

国家级体育类本科精品课程现状分析

国家级体育类本科精品课程现状分析

3 12 国家级体育类本科精品课程地域分布特征 ..
分析
3 结 果 与 分 析
3 1 国家 级体 育类 本 科精 品课 程总体 情 况分 析 .
经 统计 分析 发 现 : 育类 精 品 课程 地 域分 布 极 体 其 不均衡 ( 如表 1 示 )华 北地 区有 1 , 所 . 5门 占总量
3 11 国家级体育类本科精品课程年代特征分析 .. 教育部在 2 0 年 8 01 月印发了《 关于加强高等学
} 收 稿 日期 :0 ID 5 2 1 —9
的 3 .% ; 19 华东地区有 1 2门, 占总量 的 2 . % ; 55 中
基金项 目: 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 目( 鲁财教[ 0 6 7 ) 2 0 ]0 . 作者简介 : 孙学 , , 8 一 男 1 6, 9 硕士生 ; 研究方 向: 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 — a : nuj 0 9 6 .o E m i s xe 20 @13 cm: lu y
第3 8卷
第 1期
21 Jun l o Q f N r a U iesy o ra f uu om l nvr t i
Vo . No. 138 1
Jn 0 2 a .2 1
国家级体 育类 本科 精品课程现状 分析
孙 学 , 王清玉
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 学质量 的若干 意见》 的通 知 J提 出要 加 强 本 科 基 础 课 教 学 .0 3年 第 一 门 , 20 体育类课程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核成为国家级精品课 程, 随后体 育类 精 品课程 的数量 不断增 加. 截止 20 0 5年 国家级 体育 类精 品课 程 的总量 达 到 9门 , 但 是 2 0 却 出现数 量下 滑现象 ( 1 . 0 6年 图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专业在各类师范院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实施,对于提升体育教育专业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为例,探讨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经验和成果。

一、认证背景与目标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的一员,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逐渐走上了认证之路。

体育教育专业的认证背景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教师,适应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指导下,盐城师范学院制定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目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推动体育教育实践与科研的深入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体育教师。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1. 课程设置的调整与创新在认证背景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了课程设置的调整与创新。

注重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实际,对传统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加了体育教育实践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开设了体育教育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实际教学环境,锻炼指导能力和沟通技巧。

2. 导师制度的推行与完善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建立了导师制度。

教师导师通过定期的面谈和交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教育实践和科研活动,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和研究水平。

3. 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利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积极建设实践基地,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学生可以在实践基地中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了解真实的教育环境,提升教学能力。

三、成果与展望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广泛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范院校体育系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关键词:体育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教学发展
一、师范类体育系学科现状
1专业划分不合理
体育学科建设与理、工、农、医、文五大门类学科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师范类体育系的办学方向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基层中小学的师资的需求,教学方向单一,教学方式简单,教学观念也较陈旧,教学与学生就业严重脱节,很难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多方面需要。

其专业设置一直延续着上世纪50年代的“体育系”这一统一名称,内容表达含糊不清,缺乏深度。

西方发达国家把体育方向分为体育娱乐系(Dept Of PE Spots and Recreation)、体育管理系(Dept Of PE Spots and Management)和体育健康娱乐系(DeptofPESpotsRecreation),其办学方向早已超越单纯培养体育教师的目标,跨越了体育和经济的领域。

学生就业方向几乎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次,能够保证毕业学生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2招生制度不够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偏低
体育学科建设的滞后主要原因在于体育人才的匮乏,体育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在于招生制度的滞后,以及对体育系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偏低。

现行的招生制度将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列为特殊专业,注重了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却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学生是在降低了高考文化课分数的情况下被录取的,因此他们进入高校后与其他的学生在文化素质上就存在着先天的差距。

同时,由于学生从小未养成学习的自觉性,自身对文化的要求也相对偏低,这势必造成体育人才在学科素质上先天不足的缺陷。

目前,从师范类院校体育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来看,他们基本上属于“教学、训练”型的而不是“知识、学术”型的人才。

因此,我们要振兴体育事业,就必须进行学科建设,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提高体育学科人才的培养规格,改变传统的体育招生制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联系,改变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科的文化含量,这才是振兴体育学科的希望,才是体育学科建设的目标。

3教学方式和教材陈旧
(1)教学方式陈旧
体育学院和各师范类院校体育系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包括三种类型,即三基型、一体化型和分段型。

其中,三基型的特征是注重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形式则多以原教学班为单位。

其优点是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能较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教学比较规范。

其缺点是一味重技术、轻理论,使学生不能对体育知识进行全面的学习。

一体化型的特征是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式上主要是把早操、课外活动和教学有机结合。

其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体育场地、器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其缺点是教师的工作量大。

分段型的特征是基础课、选项课和选修课并存。

其形式是以原班级或重分班级为单位。

其优点是既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又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其缺点是学生的学习不易深入。

(2)教材陈旧
体育学院与各师范类院校体育系所采用的教材(包括大专院校的体育系教材)基本上如出一辙。

教材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内容大同小异,对当前体育领域新的训练方法、手段和思想介绍较少。

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足够的兴趣,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始终和过去培养的体育系毕业生一样,存在着“重技术,轻理论”的弊端。

各相关学科知识重复,内容单一,有些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的需要。

同时,教师整天忙于教学、训练,工作量大、任务多,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创新工作,很难完成“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

4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1)学历层次低
体育学科的高学历者与其他学科相比,数量明显偏少。

(2)职称结构不合理
体育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小,职称结构与其他学科相比明显偏低。

(3)专业搭配不当
体育教师专业搭配不合理,存在着“专项”不强、“多能”不足的现象。

(4)培训机会少
体育教师再培养机制不健全,对现有教师再教育投入不足或过于形式化,这些情况势必导致体育教师产生社会地位低下、工作环境差的感觉,因而出现纪律涣散的现象,或者产生不安心工作的情绪。

5缺乏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1)学生没有专业选择权
体育是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而师范类院校体育系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缺乏尊重,不能予以满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
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局面。

其主要原因是,一些竞技体育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更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更灵活的选择机会,所以这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便不能通过其良好的选择性而显示其存在的价值,使学生没有了自主活动的空间,更不能给学生提供意向发展的方向,使学生不能选择其所好,发挥其所长,拓展其所能。

(2)阻碍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学院和各师范类院校体育系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传统教育一味追求所谓的“高分率”、“合格率”,却不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情感、爱好和才能,而学生的个性要求恰恰是其积极性的源泉。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根据学生主体的需要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内容,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改变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和班级制教学的组织形式,不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更不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独立”或“自主”的行为中展示出来,因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二、加强体育系学科建设的设想
师范类体育系是实施高等体育教育的主要机构,其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其目的是向社会输送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体育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师范类体育系要紧密地结合学校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科建设:
1调整办学方向
师范类体育系的办学方向除了满足基层中小学的师资需求以外,还应该加强同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结合实际,调整办学方向,以满足社会对各类、各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

2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对学生文化课学习的管理。

针对学生文化课成绩差的特点,可以聘请高水平的老师定期举办讲座,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文化课和理论课的重要性,彻底消除搞体育的只要专项强、文化课则无所谓的错误思想。

3积极推进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结合
加强教学、训练和科研的联系,改革以往的自我封闭、相互独立的学科模式。

积极鼓励、倡导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加强学科交流。

发挥学科建设在课程建设和运动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强化学术梯队建设的核心作用,选好学科带头人,明确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权力和责任。

学科建设一定要引入竞争机制,各学科分工要明确,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参考文献:
[1]王章.构建体育新体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3).
[2]王皋存.高校体育教学适应性发展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
[3]曲宗湖,杨文轩.域外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