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 自然地理

合集下载

江苏淮安、白马湖概况

江苏淮安、白马湖概况

江苏省
淮安市是江苏省省辖市,下辖清河、清浦、 淮阴、淮安4区和涟水、洪泽、盱眙、金 湖4县。
自然状况:
淮安市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只有 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地势较高。盱眙县仇集镇境内无名山真高231 米,为全 市最高点;淮安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为全市最低点。 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 入海水道、废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 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 ,湖泊面积占11.39% ,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是典型的 “平原水乡”。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 —14.8℃ ,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 区形成一暖中心。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空:淮安机场进一步巩固了淮安的交通枢纽地位
旅游资源:
淮扬菜
淮安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淮扬菜与鲁菜、川菜、 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到乾隆年间,淮扬菜系已经成为全国 四大菜系之一。 建筑 淮河以北的地区多干旱,以土墙 草盖四合院为主,多施以红色瓦 片;而以南建筑多为U型、L型主 房,厢房结构砖瓦房多,并施以 青黑瓦片,在淮安古城区,还留 存着大量的青砖黛瓦的民居建筑, 具有典型南方特征。 历史名人
、可建设用地约30平方公里,其中北岸片区约10平方公里、西岸片区约10平方公里、南岸片区约5
平方公里、东岸片区约5南宋绍煕五年(1194年),黄河南徙后逐渐成湖。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淮河来水不再下注白马湖分道入海,故白马湖水位渐趋稳定。1957年 ,挑筑白马湖隔堤,使白马湖与宝应湖分而治之。今湖底高程为5.0~5.5米,湖面积为110平方公里,其中 属淮安市面积31平方公里。 湖中九十九座叫墩的小岛,似连非连,似断非断。 白马湖一直是沟通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春秋时,吴王夫差征发时,调用民工开凿邗沟,将长江与淮河 相连,白马湖是邗沟古道的一部分。 东汉末年,陈登为广陵太守。出于军事需要,他又组织民工,在津湖(界首湖)与白马湖之间,开凿了 一条马濑沟,使津湖直通白马湖。这样,从长江经邗沟到达津湖,由津湖进马濑沟入白马湖,再抵达淮河。 从此,白马湖便成为沟通南北的军事要道。 唐代诗豪刘禹锡曾在此泛舟,留下了赞美白马湖的《采菱行》;元代大诗人萨都剌游历过白马湖,也写 下的 “春水满湖芦苇青,鲤鱼吹浪水风腥。舟行未见初更月,一点渔灯落远汀” 诗句(《过白马湖》)明 末宝应才子郑正中著《白马湖》诗:“白马湖中霜月铺,渔舟泄泄倚葭芦。网来巨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 湖”。

江苏的自然条件

江苏的自然条件

江苏的自然条件1、江苏地形江苏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州,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苏南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组成。

其地形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居首位,成为江苏一大地理优势。

2、江苏山脉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云台山脉。

连云港的市郊云台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江苏第二高山:大洞山。

位于徐州市区东北40公里贾汪区境内的大洞山,海拔361米,又名茱萸山、九十九顶莲花山,属淮阴山脉,周围大小100余山头,几乎峰峰有名,连成一气,森林、灌丛、灌节丛、衡疏四种植被300多种植物分布其中,景深木秀,绿涛汹涌,被徐州市列为生态自然保护区。

3、江苏水文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海岸线954公里,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

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条。

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泽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还有大小湖泊290多个。

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69%和17%,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

太湖在江苏省南部,邻接浙江省,为我国第三淡水湖,湖面海拔3.33米,最深达48米,面积2338平方公里。

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称笠泽、五湖。

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

太湖最后注人长江。

湖中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岛,号称“七十二峰”。

以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三山、竞头诸为最著,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层次重叠的壮丽天然图画。

沿湖有著名的无锡山水、苏州园林、古吴名迹、宜兴洞天世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太湖风景区。

为全国重点风景名区。

洪泽湖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

淮安

淮安

民国时期
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境内漕、盐、河、榷之利皆失,进一步衰微。而长年战乱又给刚刚兴起的近代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以沉重打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刘少奇、陈毅、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军队高级将领都曾在此战斗过。淮安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勋。
建国后
建国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淮安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穷二白”的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江苏省新型的工业城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城市文化
淮安市楚州区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 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新长铁路纵贯全境,已经开工建设的宿淮铁路连接安徽皖北的能源基地,该铁路作为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出海战略通道,对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已建好的新长铁路,将加强淮安、盐城、连云港三个长三角北部城市之间的区域联系,使淮安融入到沿海大开发中,淮安历史上就是”运河之都“,河道纵横交错,
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境南北,辅以盐河航道、淮河入海水道、入江水道等航道,使淮安的水运网络通江达海,淮安经济早由传统的“运河经济”转为“海河经济”。
淮安市楚州区是已故总理周恩来的家乡.历史上诞生过淮阴侯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
关天培等杰出人物。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罗炳辉、李一氓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
土地资源

江苏淮安-自然地理

江苏淮安-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简介全市属扬子准地台,以中元古界为结晶基底,盖层发育,构造复杂,中、新生代强烈凹陷,盖层厚度大于10000米。

淮安地壳经历30余亿年的地质演化,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基本格架,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和凹陷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伴有火山岩浆喷发,沧海桑田几度变迁,逐步形成现在的地质地貌形态。

境内地层属扬子地层区。

该区地层分为中元古界锦屏级、支台组、张八岭群;上元古界震旦系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古生界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宝截组、汤头组、五峰组,高家边组、金陵组、高骊山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中生界浦口组;新生界泰州组、阜宁群、戴南组、三垛组、盐城群、下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

境内火成岩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喷出岩,次为小型侵入体。

全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真高仅2.3~3.3米,平原占总面积80%。

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6%。

西南一隅的丘陵岗地,早在晚第三纪末(距今约300万年前)已经成陆,东部平原地区在第四纪更新世(距今100万年~1万年)时期,曾经几度沧桑变迁,全新世早期(距今10000~7000年)的大理冰后期,海水曾一度浸没盱眙维桥~泗洪~沭阳一线以东广大平原区,全新世中期(距今6900~6300年前),海水向东退却,以断续"堡岛"式海岸贝壳沙堤阻海水于灌南~涟水石湖一线以东,市境灌南县东部仍为海域,金湖、淮安东部为浅海漫滩,在距今6300~2800年前之间,海水复又西浸,最大时达沭阳县桑墟、华冲、洪泽湖以北广大地区,距今2800年前以后,海水逐步向东退去,商周时期,市境除灌南东部尚为海域外,皆已成为宜于垦殖的"桑田",南宋绍熙年间,黄河夺泗夺淮,淤垫加快,形成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到明代,灌南东部遂已成陆,至此,淮安全境都已成为陆地。

江苏省淮安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江苏省淮安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江苏省淮安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南部,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苏北沿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淮安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通过对淮安市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市的旅游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自然景观淮安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例如洪泽湖、运河等。

洪泽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湖区水域近900平方公里,湖畔有着很多美丽的景点,如石臼山、南京大众造船厂、宝灵山寺等。

这些景点都展现了淮安市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淮安市还有许多历史沿革悠久的风光名胜区,如中华运河、楚州古城和金山寺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淮安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探访。

二、人文景观淮安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遗迹。

例如建于唐代的金山寺、楚州古城遗址、清代的金牛湾码头等古迹,都是淮安市的重要旅游资源。

淮安市还有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如淮海戏、擂鼓舞等。

这些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为淮安市的旅游业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三、旅游发展现状目前,淮安市的旅游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淮安市每年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旅游业收入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淮安市还积极发展了旅游商品、旅游餐饮、旅游交通等相关产业,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便利。

但与此淮安市的旅游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旅游设施落后、景区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限制了淮安市旅游业的发展。

淮安市需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改善旅游设施、提升景区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发展淮安市的旅游业,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

淮安市需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改善旅游设施,提升景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淮安市可以发展旅游特色产品,加强对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淮安市还可以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拓展旅游市场,提升淮安市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江苏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下面将介绍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江苏位于中国东部,东临黄海,沿海线长约1,209 公里;南接浙江,西邻安徽,北毗山东,总面积约 102,600 平方公里。

江苏地处于中国的华东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侧,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部多湖泊和河流,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

二、地形地貌江苏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两个地带:苏南平原和苏北丘陵。

苏南平原由长江、淮河和沿海泥河构成,平均海拔在3至5米之间,地势较为平坦。

苏北丘陵地貌较为起伏,主要由苏北平原和淮北平原组成,境内有众多山丘和丘陵,海拔较高,地势相对较高。

三、水系江苏境内有众多河流和湖泊。

长江是江苏的主要河流,它由西南流经江苏北部,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

淮河是江苏的南部边界,它发源于安徽并流经江苏,注入黄海。

此外,江苏还有一些大小湖泊,如太湖、洞庭湖、麻溪湖等。

四、气候江苏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到17℃之间,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到1,200毫米之间。

五、资源江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盐矿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此外,江苏盛产稻谷、小麦、棉花、油料等农作物,也有发达的渔业和水产品资源。

六、主要城市江苏是中国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拥有众多重要城市。

其中,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华东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苏州、扬州、无锡、常州等城市也是重要的经济和旅游中心。

七、旅游资源江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到访。

太湖、苏州园林、周庄等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名胜都是江苏的重要旅游景点。

此外,南京的中山陵、紫金山、苏州的拙政园、虎丘等也是备受游客喜爱的景点。

综上所述,江苏是一个位于中国东部的省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和水系资源,气候适宜,资源丰富。

江苏的发展也使得其主要城市成为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到访。

《我的家乡淮安》PPT课件ppt

《我的家乡淮安》PPT课件ppt
淮安位于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曾发生多次激战。淮安 人民英勇抗敌,为保卫家园、捍卫民族尊严作出了巨大贡 献。
02
淮安的文化特色
淮安的美食文化
01
淮扬菜系
淮安是淮扬菜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淮扬菜以其清新雅致、鲜美滑嫩而
著称,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
02
淮安特色小吃
除了淮扬菜外,淮安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
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韩信
淮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韩信在淮安地区出生长大,后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成为 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漕运文化
淮安自古以来就是漕运重镇,明清时期更是漕运总督驻地 。漕运文化的繁荣为淮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如古运 河、总督署等。
抗日战争时期的淮安保卫战
《我的家乡淮安》 PPT课件
目录
• 淮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 淮安的文化特色 • 淮安的风景名胜 • 淮安的现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01
淮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介绍
水陆交通枢纽
淮安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江淮平原的重要城市之 一。淮安拥有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被誉为“南北交通的咽喉,东西水路的枢 纽”。
VS
明祖陵
位于淮安盱眙县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 陵墓,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遗址。
04
淮安的现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现代经济发展与产业特色
经济增长迅速
淮安近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GDP增速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前列,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产业特色鲜明
淮安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特别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同时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淮安导游词

淮安导游词

淮安导游词淮安是中国江苏省南部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美丽的水城。

淮安市位于淮河南岸,北接洪泽湖,南毗长江,是以鸭鸣湖、洪泽湖为代表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园林城市。

淮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给游客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要了解淮安的景点和历史文化,我们需要一份淮安导游词。

一、淮安的概况淮安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淮安总面积10017平方公里,人口1011万人,行政区划下辖淮安区、淮阴区、清浦区、洪泽区、涟水县、淮安市金湖县、淮安市盱眙县。

二、淮安的历史文化淮安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古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淮安是中国最优秀的伏羲文化、龙虎山文化和江南草木纹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底蕴。

很多名人和文化名人在这里出生和活动,淮安是一座满是文化气息的城市,这些历史文化丰富的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欣赏。

三、淮安旅游景点1. 烟墩山烟墩山位于淮安市西南,是著名的中华文化发祥之地。

山上有碑林、茶马古道等诸多景点,富有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

山顶有一座烟墩文化博物馆,展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和文物鉴定技术的发展流程。

2. 洪泽湖洪泽湖位于江苏省北部,水域面积广达47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十大渔猎胜地之一。

湖中鳝鱼、鲢鱼、苏州过江鱼、太湖鱼等著名的水产品让人流连忘返。

3. 江都文昌阁江都文昌阁是淮安市的象征性建筑,是中国纪念古代文学巨匠文思泉并公祭文学圣人文昌帝的最大纪念建筑。

阁楼内珍藏了湖湘文化、潇湘文化和江南园林文化等非遗文化。

4. 菱塘古镇菱塘古镇是淮安最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一座古镇,这里拥有独特的唱戏文化、古典修建工艺和丰富的佛教文化,更是安徽、江苏两省文化的宝库。

5. 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纪念馆位于淮安市清河街东端站街,是为纪念清朝官员、学者、思想家林则徐而建的。

揭秘中国真正的南北分界线,竟然是江苏的这个城市

揭秘中国真正的南北分界线,竟然是江苏的这个城市

揭秘中国真正的南北分界线,竟然是江苏的这个城市
2009年9月9日,国家测绘局的批准淮安市设立中国
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所以江苏淮安就成为了中国南北的分界线。

根据规划,整个标志园由主题纪念性广场、城市旅游接待地、大众休闲区、文化教育基地四个部分组成。

淮安地处淮河下游,是中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比较典型的地区,同时南北地理差异并不是哪个省哪个地区所能垄断的,也没有哪个城市能够绝对代表,因为这个地理过渡带是个比较广的概念。

如果要建中国南北地理标志应当考虑这个地区过去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自然地理气候差异性等因素,另外还应结合各个城市的历史悠久的区位条件等进行考虑。

从这些综合方面考虑,淮安建设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相对条件更好点。

长期以来,秦岭-淮河一线也被视为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

据了解,淮安境内“黄河夺淮”,古黄河与古淮
河汇为一体,穿城而过,历史也有“南船北马”之说。

作为一
座兼具南北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市认为在此建设中国南北地理标志园顺理成章,因此,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于2008年8月正式开建,淮安成为首个建设南北地理标志的城市。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相当于一个市民广场,将以南北地理分界标志雕塑为主体,结合展示馆等配套设施一并建设。

以河道为界,南北两个广场也分别命名为淮河
广场和黄河广场,种植南北方不同的乔灌木植物,市民可从桥上穿越,直观感受南北分界后的差异。

调研报告 淮安

调研报告 淮安

调研报告淮安一、引言淮安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淮河下游的北岸,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淮安市的旅游资源、文化特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以帮助拟定旅游规划和发展战略。

二、背景淮安市位于北纬3210′至3437′,东经11820′至12017′之间。

总面积约为10780平方千米,辖11个区县。

市区距离南京约200公里,距离上海约30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淮安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

三、旅游资源1. 自然景观淮安市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著名的自然景点有洪泽湖、金湖和涟水湖,其中洪泽湖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被誉为“江苏明珠”。

这些湖泊都拥有独特的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2. 历史文化景点淮安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建筑群中最著名的是清河阁,这是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迹,是淮安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此外,淮安市还有其他一些历史文化景点如渌门古镇、扬子津等。

这些景点展示了淮安市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

3. 特色街区淮安市的特色街区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最具代表性的是四渡赤水纪念馆和金牛湖水上游乐园。

四渡赤水纪念馆是纪念中国革命英雄赵尚志而建立的,是一个展示抗日战争历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场所。

金牛湖水上游乐园是一个集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四、经济发展淮安市是江苏省的经济重镇之一,经济发展迅速。

目前,其主要经济支柱是制造业、电力工业、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等。

淮安市注重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积极推动“双创”政策,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园区。

未来,淮安市将继续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资,力争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五、市场前景淮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活力的经济发展。

在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中,淮安市具备一定优势,尤其在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方面。

市场对于深度旅游和文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淮安市有望通过进一步开发旅游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来满足市场需求。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江苏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东部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之一。

它位于长江下游,与上海市相邻,濒临黄海。

江苏省辖14个地级市,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

一、地理位置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东临黄海,南界浙江省,西邻安徽省,北靠山东省,东北接上海市。

地理坐标为北纬30°45′~35°20′,东经116°18′~121°57′。

江苏全境分布着长江、淮河和黄河三大水系。

二、地貌特点江苏地势东高西低,西南部是江淮平原,东北部为丘陵区。

江苏地区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湖泊、水道纵横交错。

最大的地貌特点是长江和淮河两大平原的交汇处,形成了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三、主要河流1. 长江:江苏省的主要河流是长江,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流经江苏省的东部边界。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对江苏的水资源供给起着重要作用。

2. 淮河:淮河是中国五大河流之一,流经江苏省的西部。

淮河的流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区,江苏省西南部大部分是淮河平原。

四、主要湖泊1. 麒麟塘:麒麟塘是江苏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位于扬州市境内。

它是一个淡水湖泊,面积达到约4600多平方公里。

2. 长湖:长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西南部。

它是江苏省最大的湖泊,面积约为1466平方公里。

长湖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湖泊,也是江苏省重要的旅游景点。

五、气候特点江苏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寒。

江苏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降水量在800-12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在14-17摄氏度之间。

六、经济发展江苏是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科技实力。

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是江苏省最具代表性的经济中心。

江苏省也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省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贡献。

七、名胜古迹江苏省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其中最著名的有南京夫子庙、苏州园林、扬州瘦西湖等。

外地人对淮安的评价

外地人对淮安的评价

外地人对淮安的评价淮安作为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美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对于外地人来说,他们对淮安的评价可能是积极的、中立的或者消极的。

下面将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来进行详细评述。

首先,淮安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这是外地人评价淮安的一个重要因素。

淮安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城市内部,人们可以欣赏到苍翠的花木、四季分明的景色以及和谐的生态环境。

在市区附近,有大片的农田、湖泊和河流,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淮安还坐落在长江和南京长江大桥之间,这使得人们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江景和桥景,这对于外地人来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其次,淮安独特的历史文化也是外地人对淮安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淮安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曾经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业中心。

有许多古迹和历史遗址可以让外地人去参观和研究。

例如,清河石雕是淮安的一个特色景观,这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淮安有很高的知名度。

此外,淮安还有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建筑,例如中国最古老的土地庙—金山寺、淮安古城墙、寿春门等等,这些都是对外地人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的景点。

第三,淮安的人文景观也是外地人对淮安评价的重要参考。

淮安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城市,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使得淮安成为一个具有特色的地方。

淮安的人文景观包括风俗、民间艺术和传统节日等方面。

例如,淮安的溜溜球是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淮安人玩溜溜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活动对外地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此外,淮安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寿春陇海鱼节、清明踏青、元宵灯会等等,这些都是外地人在淮安旅游时可以体验到的文化盛宴。

最后,淮安的发展前景也是外地人评价淮安的一方面考虑因素。

淮安近年来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淮安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它吸引了许多外资企业的投资,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家乡淮安的介绍

家乡淮安的介绍

四、旅游景点
淮安是风光秀丽、底蕴深厚的旅游胜地。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100多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目前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景 点达50多处。有烟波浩淼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和正在申报 世界文化遗产的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有被誉为“江苏九寨沟”的铁 山寺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盱眙第一山,有农业观光好去处 金湖万亩荷花荡。淮安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众多,文通塔、镇淮楼、 韩信故里、水下泗州城、明祖陵、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 特别是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遗物 陈列馆等历代名人的故居遗迹分布境内。近年来,淮安府署、中国漕 运博物馆、河下古镇、古淮河生态文化园等一批新的景区景点相继建 成对外开放,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这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 和纯朴自然的山水风光构成了一幅风光秀美的画卷。
淮安茶馓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美食名点, 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专家考证, 屈原在《楚辞》中写的“粔籹”就是最早 的馓子,汉代称“环饼”。淮安茶馓制作 始于唐代,盛名远扬于明清,1910年,获 得南洋劝业会铜质奖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 三等奖,1930年获国际巴拿马赛会金奖。 近几年来,淮安区重视加强茶馓名点挖掘 和研究,目前,经注册的茶馓生产经营单 位多达数十家,初步形成该区独具特色的 品牌产业,“淮安茶馓”已作为省、市非 遗项目和国际域名注册加以古界为结晶基底,盖层发育,构 造复杂,中、新生代强烈凹陷,盖层厚度大于10000米。淮安 市是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淮安位于北纬31°43ˊ00"~34°06ˊ00",东经118°12ˊ00"~ 119°36ˊ30"之间。全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 为主。西南部为丘陵,一般海拔高度50~100米之间,少数山 头达150米以上,裂山海拔高度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 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海拔高度介于15~20米之 间,间有零星残丘,海拔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 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海拔在8~12米之间,淮 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海拔仅2.3~3.3米, 平原占总面积80%。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 总面积16%。西南一隅的丘陵岗地,本市无高山峻岭,地势 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 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盱眙县仇集镇境内无名山真高 231米,为全市最高点;淮安区博里地面真高仅2.3米—3.3米, 为全市最低点。

淮安市自然环境概况

淮安市自然环境概况

淮安市自然环境概况淮安市自然环境概况4.1自然环境概况4.1.1地理位置*****位于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江苏省西部,淮安市南端,地处北纬32°43′-33°13′,东经118°11′-118°54′。

*****东和金湖县、安徽天长市相邻,南、西与安徽来安县、明光市交界,北与洪泽、泗洪县接壤。

总面积2482.7平方公里,境内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是江苏省为数不多的典型丘陵山区。

*****设立于2015年5月。

地处江苏省盱眙县西南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毗邻国家级森林公园——铁山寺,境内有紫金山天文台观测站、古代跑马场、*****度假村和杜梁山农业科技示范园。

248省道从境内穿过,一小时即可到达南京。

行政区域面积174.42平方公里,人口3.94万人,辖2个居委会,分别是王店居委会和古城居委会,辖14个村委会,分别是杜山村、杜山村、杨山村、北山村、陡山村,化农村、凡岗村、民建村、梁郢村、安乐村、西湖村、*****社区。

全镇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9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在校生5580人,教师320人,初中升学率95%。

新建校舍2200平方米,改造薄弱学校5所,新建一栋1200平方米的中心小学教学楼,完善中学教学配套设施,*****中学被命名为省级示范初中。

全镇卫生院2所,医务人员47人,有X光机2台,心电图机2台,胎心临护仪2台,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

完成436户草危房和救灾房建设,13万人参加农村大病合作医疗保险,相继建成农民健身广场、农民科技文化培训中心,有2000人先后参加了科技文化培训,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项目位于淮安市**********梁郢村狮子山,地理位置图详见图4.1-1。

4.1.2地形地貌*****处在扬子淮地台——下扬子台坳——洪泽建湖隆起——盱眙穷断褶——纬桥上河郢隐伏断褶隆起带之上,基底之上堆积有下第三系渐新统三垛组的暗红色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厚度约165m 左右。

江苏省淮安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江苏省淮安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江苏省淮安市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一、自然景观淮安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淮河平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淮河是淮安市的母亲河,河水清澈,两岸风光秀丽。

淮安还有无穷无尽的溪流、湖泊和森林资源,山清水秀,气候宜人。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洪泽湖,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湖泊,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二、历史建筑淮安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城市中保存有大量的古代建筑,其中有许多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塔、寺庙、古城墙、古桥等建筑保留完好,让人感受到淮安这座城市的古老魅力。

清晏阳初中堂、清扬州会馆、清老东门城楼、明樊山寺等建筑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人文景观淮安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

淮安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城,历史上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如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唐代诗人王之涣等。

淮安还有许多风情小镇,如河下古镇、河清古镇等,这些古镇保存完好,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

在这些小镇中,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古代建筑之美,还可以感受到淮安人的淳朴和热情。

四、特色美食淮安市有着独特的地方美食,如淮扬菜、淮剧宴等,这些美食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淮安市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淮扬菜被誉为中华美食之一,清淡鲜美,物美价廉,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淮剧宴则是淮安市的地方传统餐饮,以其独特的烹饪工艺和精选的食材,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品尝。

江苏省淮安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淮安市政府还在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发展和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淮安市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

希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可以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和认可淮安这座城市,进而增加游客数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淮安大洋塘探秘

淮安大洋塘探秘

淮安大洋塘探秘淮安大洋塘,位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是淮安市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

这片广阔的湿地是淮安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了众多珍稀的物种和丰富多样的植被。

大洋塘的探秘之旅将带您领略这片神秘而美丽的湿地世界。

一、地理特征淮安大洋塘地处淮河下游平原,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

该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左右。

淮陈灌溉渠、洪堰渠、淮洪渠等众多沟渠交织其中,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湖泊、沼泽和河道,构成了复杂而丰富的水系。

二、生物多样性淮安大洋塘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湿地保护区。

这里栖息着近300种鸟类,包括候鸟、留鸟和冬候鸟等,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如白枕鹤、黑鹳等。

每年春秋候鸟迁徙季节,这里成为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和中途驿站,吸引了大量鸟类爱好者前来观鸟。

除了丰富的鸟类资源外,淮安大洋塘还有大量的淡水鱼类、两栖爬行动物和浮游生物。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淮安的“水獭宝宝”。

这种灰褐色的小动物是湿地的标志性物种之一,深受游客喜爱。

三、湿地生态系统淮安大洋塘湿地生态系统独特而丰富。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时也是自然界最有效的净化器。

淮安大洋塘湿地以其广阔的湖泊、水道、沼泽和河段为特征,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繁殖、觅食和栖息的理想环境。

这里的湖泊和河道水质优良,水草葱茏,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繁衍生息。

而沼泽地则是许多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维持和修复功能。

四、人文历史淮安大洋塘地域广阔,人文历史悠久。

这里的文化底蕴由来已久,被誉为“文化沃野”。

在大洋塘周围有许多古老而富有特色的渔村和农田,保存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

大洋塘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建筑是清代的溥河塔。

这座高达30多米的砖塔是淮安地区最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建于清康熙年间。

溥河塔既是宗教圣地,也是凭吊祖先的精神家园,吸引着众多信仰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五、旅游资源淮安大洋塘作为湿地保护区和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秘。

江苏淮安-自然地理

江苏淮安-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简介全市属扬子准地台,以中元古界为结晶基底,盖层发育,构造复杂,中、新生代强烈凹陷,盖层厚度大于10000米。

淮安地壳经历30余亿年的地质演化,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地质构造基本格架,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和凹陷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伴有火山岩浆喷发,沧海桑田几度变迁,逐步形成现在的地质地貌形态。

境内地层属扬子地层区。

该区地层分为中元古界锦屏级、支台组、张八岭群;上元古界震旦系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古生界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大田坝宝截组、汤头组、五峰组,高家边组、金陵组、高骊山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中生界浦口组;新生界泰州组、阜宁群、戴南组、三垛组、盐城群、下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

境内火成岩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喷出岩,次为小型侵入体。

全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

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真高仅2.3~3.3米,平原占总面积80%。

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6%。

西南一隅的丘陵岗地,早在晚第三纪末(距今约300万年前)已经成陆,东部平原地区在第四纪更新世(距今100万年~1万年)时期,曾经几度沧桑变迁,全新世早期(距今10000~7000年)的大理冰后期,海水曾一度浸没盱眙维桥~泗洪~沭阳一线以东广大平原区,全新世中期(距今6900~6300年前),海水向东退却,以断续"堡岛"式海岸贝壳沙堤阻海水于灌南~涟水石湖一线以东,市境灌南县东部仍为海域,金湖、淮安东部为浅海漫滩,在距今6300~2800年前之间,海水复又西浸,最大时达沭阳县桑墟、华冲、洪泽湖以北广大地区,距今2800年前以后,海水逐步向东退去,商周时期,市境除灌南东部尚为海域外,皆已成为宜于垦殖的"桑田",南宋绍熙年间,黄河夺泗夺淮,淤垫加快,形成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到明代,灌南东部遂已成陆,至此,淮安全境都已成为陆地。

盘点中国地理之城市淮安市,中国江苏省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

盘点中国地理之城市淮安市,中国江苏省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

盘点中国地理之城市淮安市,中国江苏省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
游城
盘点中国地理之城市
淮安市,中国江苏省辖地级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位于省境北部。

总面积10047平方千米。

总人口456万人。

辖4个市辖区、3个县。

地处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结合部,西部和西南部为皖东丘陵地带。

地形西高东低,全市以平原为主体,地势平坦。

京杭运河、淮沭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9条河流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湖泊面积占11.39%,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

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940毫米。

适宜多种农作物的栽培和动物的饲养,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和全国重要的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盛产优质稻麦、棉花、油料、林木、水果、畜禽、鱼虾、鳖蟹、珍珠等。

至2012年末,淮安市成功申创“盱眙龙虾”、“淮安大米”、“淮安黑猪”、“淮安红椒”、“金湖大米”、“淮安黄瓜”、“洪泽湖螃蟹”等一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淮安市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黏土、玄武岩、白云岩,淮安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

纪念地和名胜古迹有周恩来纪念馆、明祖陵、乾隆行宫等。

淮安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淮安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淮安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1、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淮、沂、泗诸水下游,北纬32°43’—34°06’,东径118°14’—119°38’之间。

西、北分别与宿迁、连云港二市接壤,东与盐城、扬州二市毗连,南与安徽相邻。

总面积10072平方公里。

全市辖市经济开发区、清河、清浦、淮阴、楚州五个区和涟水、洪泽、金湖、盱眙四个县,共116个乡(镇)。

1.2 自然条件1.2.1 地形地貌淮安市以黄淮冲积平原为主体,西南部有大别山余脉形成的低山丘陵。

地表真高在20米以上地区占全市陆地面积17%,地表真高在10米以下地区占全市陆地面积57%。

境内河流、沟渠纵横,淮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入江水道及废黄河横穿东西,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居西,高邮湖、白马湖在东。

按地貌类型大致可分为西南丘岗区、淮北平原区、里下河水网区。

1.2.1.1 西南丘岗区:包括盱眙县全境及金湖县部分乡镇,西南为大别山余脉形成的低山丘陵,最高是老虎山达228.8米,最低处只有7.5米。

1.2.1.2 淮北平原区:位于灌溉总渠以北,包括淮阴、涟水、清浦、清河全部以及楚州区部分乡镇,该区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1.2.1.3 里下河水网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包括洪泽县全部,楚州区、金湖县大部分乡镇,该区地势低洼,地面真高6—10米,湖泊众多,水网密布。

1.2.2 气象气候上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之间的过渡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年太阳辐射量110—119千卡/cm2,高值在涟水,为119.5千卡/cm2, 低值在金湖,为110.6千卡/cm2。

年日照时数2136—2411小时,日照百分率在48—55%之间,日照时数以涟水最多,金湖最少。

年内日照呈双峰型分布,主峰在8月,次峰在6月。

年平均气温14.1—14.8℃,基本呈南高北低状,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1月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淮安自然地理江苏淮安-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简介整个城市属于扬子准地台,中元古代为结晶基底。

盖层发育,构造复杂,中新生代强烈坳陷,盖层厚度超过10000米。

淮安地壳经历了30多亿年的地质演化。

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该区地质构造的基本框架。

喜马拉雅运动期间,断层和洼地进一步继承和发育,伴随着多次火山岩浆喷发和变迁,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地质地貌形态。

境内地层属扬子地层区。

该区地层划分为中元古代金平组、芝台组和张八岭群;上元古代震旦系莲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古生代木浮山组、宝台山组、观音台组、轮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古鲁坦组、大田八宝街组、汤头组、五峰组、高家边组、金陵组、高立山组、黄龙组、川山组、栖霞组;中生代浦口组;新生代台州组、阜宁群、戴南组、三垛组、盐城群、下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境内火成岩主要为基性和超基性喷出岩,其次为小型侵入岩。

这座城市没有高山。

地势西高东低。

它主要是普通的。

西南部为丘陵地带,一般在50~100米高之间,少数山峰超过150米高,裂山高194.1米,为全境最高点;西部和西北部为低脊丘陵,地面真实高度在15至20米之间,还有零星的残留丘陵,真实高度约为50米。

山脊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4%;东部是冲积平原,大部分高度在8到12米之间。

淮安博利和关南陈集是该市的最低点。

地面只有2.3到3.3米高,平原占总面积的80%。

境内水网、湖泊、池塘密布,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6%。

西南角的丘陵地带早在第三纪末(约300万年前)就已成为陆地。

东部平原地区在第四纪更新世(100万至10000年前)经历了多次变迁。

在全新世早期(10000~7000年前)的大理冰期,海水曾淹没在盱眙全新世(6900~6300年前)的泗洪魏桥-沭阳线以东的广大平原区。

海水向东退却,并在灌南~涟水-石湖线以东用断续的\宝岛\海岸贝壳沙堤堵塞海水。

关南县东部仍为海域,金湖、淮安东部为浅滩。

6300~2800年前,海水再次浸入西部,到达桑徐、华冲、沭阳县。

2800年前,洪泽湖以北的广大地区逐渐向东退去。

商周时期,除了关南东部仍然是一片海域外,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一块适宜开垦的土地。

南宋绍西年间,黄河侵占了泗水和淮河,泥沙垫层加速形成了广阔的河口三角洲。

到了明代,关南东部已成为一片土地。

到目前为止,淮安的安全区已成为一片土地。

这个城市没有高山。

地势西高东低。

它主要是普通的。

西南部为丘陵地带,一般在50~100米高之间,少数山峰超过150米高,裂山高194.1米,为全境最高点;滁州区勃利的地面高度只有2.3-3.3米,是全市最低点。

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水网纵横。

京杭运河、淮树新河、苏北广艾总运河、淮河航道、淮河入海航道、古河、柳塘河、沿河和淮河干流等九条河流贯穿全境。

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大部分位于城市内,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都嵌在其中。

平原区占总面积的69.39%,湖泊区占11.39%,丘陵区占18.32%。

这是一个典型的“清水镇”。

横跨淮安市的淮河苏北灌溉渠第一线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边界。

因此,淮安市具有南北气候的特点。

总体而言,淮河以南苏北灌溉渠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而北方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同季热雨,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充沛。

淮安里运河风光全市年太阳总辐射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到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为2136-2411小时,日照时数分布北多南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14.1℃-14.8℃,基本上南高北低。

受洪泽湖水体的影响,洪泽湖区形成暖心。

7月气温最高,全年最低。

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225天左右,北方短,南方长。

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县无霜期达236天。

多年来,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906毫米~1007毫米。

降水分布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降水量年内变化明显,降水集中在夏半年。

在春夏之交,梅子成熟的季节充满了锋雨,这被称为“梅雨”或“霉雨”。

降水量的年际分布不均匀。

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在1700mm以上,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只有500mm。

全市年平均风速为 2.9m/S~3.6m/S,主要为东风和西南风。

由于气候过渡,季风年强度不均,进退早、晚,淮安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区。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水、干旱、寒潮、霜冻、连续阴雨、冰雹、热带风暴、龙卷风等。

根据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淮安古代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

早在上第三纪,城市西部的丘陵地区仍然是沿海地区,是古脊椎动物的天堂。

这里的古生物化石极其丰富,被国内外考古学家称为“化石宝库”。

土地资源淮安市属于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总土地面积892万公顷。

这个城市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除园区内缺少橡胶园、牧场内缺少人工草地、水域内缺少冰川和永久性积雪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分布。

耕地和水域是主要的土地类型,面积较大。

截至2022年底,全市耕地面积392800公顷,其中稻田面积259000公顷。

此外,该市还有近7万公顷的老黄河和其他河流、湖泊和海滩可供开发。

水域面积31.26万公顷。

全市耕地分为水田、早田、望田、灌溉田和菜田,其中水田所占比例最大,占三分之二。

耕地主要包括水稻土、潮土、砂质黑土、黄棕壤、基性岩土和石灰岩土。

土壤质量差,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小于0.2%,pH值在7-8之间。

由于良好的灌溉条件和良好的天气,该市大部分耕地仍能高产稳产。

水域覆盖了城市的所有部分。

除清河区外,各县区水域面积占辖区面积的19%以上,洪泽县高达58%。

城市水域分为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水面、芦苇地、海滩和沟渠。

林地主要分布在盱盱眙县的丘陵地带,几乎所有的牧场都在眙眙县。

水资源尽管城市名称包含着祈求淮河和平的含义,尽管境内有许多河流湖泊和密集的水网,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总的来说,淮安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该市的水资源拥有“人均占用量少,过境水丰富,利用率较低”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55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66毫米,降水总量96.84亿立方米。

降水虽较为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和与上游来水同步等特点,加之平原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有限,致使大部分地表径流被白白排放掉。

全市过境水资源量较多。

过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泽湖放水和抽引江水。

洪泽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第一山(2张)湖泊水量补给丰沛,且又是一个过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达330亿立方米。

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约为10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投人使用,这部分过境水量将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

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

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旱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

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

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云岩;楚州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

其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

森林资源淮安市的平原绿化,林业资源总量及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洪泽湖(3张)在江苏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盖率18.2%,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64个百分点。

到2002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9.07万公顷,农田林网38万公顷,林网化率95.9%,四旁植树1.1亿株。

淮安市的林业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兼有天然林,树种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79科,179属410种,其中乔木328种,灌木65种,藤木17种,约有172种人工栽培种。

盱眙县境内西南丘陵山区是淮安市天然次生林分。

该县1985年组织的普查显示,共有木本植物234种(含变种),其中栽培种60种,隶属于34科146属,其中裸子植物22种,被子植物212种。

分布较广,较具有代表性的大科有:裸子植物的松科3属5种;柏科7属11种;被子植物的蔷薇科12属31种;蝶形花科8属12种;杨柳科2属11种;木樨科7属10种;壳斗科2属6种;榆科4属7种,以及竹亚科4属12种。

调查还发现江苏公布新记录的三个树种:漆树、毛叶欧李、迎春花。

该次生林全是建国后封育而成。

绝大部分在丘陵下部谷地及其侧山腰。

这些地方几乎遍布裸露的乱石,藤棘丛生,交通极为不便,形成了天然保护区,因而保留了较为繁多的树种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

全市主要栽培树种有:杨树、泡桐、柳树、水杉、刺槐、马尾松、黑松、板栗、毛竹等;珍稀树种有黄檀、黄连木、野核桃、红脉钓樟、山胡椒、漆树、毛棣、毛叶欧李、迎春花、羽叶泡花树等。

野生动物资源淮安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市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以鸟类居多。

目前,全市野生动物有鸟类321种,经济鱼类83种,爬行动物48种,哺乳动物4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3种。

据1987年鸟类普查统计,全市鸟类资源有125种,隶属15目38科。

盱眙龙虾(2只)生态类群有陆禽、游禽、鸣禽、猛禽、攀禽、涉禽。

生态分布有森林灌丛环境鸟类、水环境鸟类、农田鸟类、居民点鸟类四大类。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鹤4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虎鼻天鹅、鸳鸯等,三级保护动城里分布着大鸭子、灰鹤和各种猛禽。

江苏省重点保护鸟类有:雁、灰鹅、鹤鹌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点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黑枕黄鹅、鹅口疮、,在1992~1993年的蛇资源普查中,淮安市共发现蛇资源10种,隶属于2科5属。

其中腹蛇科1种,蛇科9种,隶属于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即红链蛇、黑眉锦蛇、褐黑锦蛇、黑蛇和腹蛇。

动物和两栖动物可能分布在浣熊、猪、红狐、黄鼠狼、松鼠、东方钟蟾蜍、东方蝾螈、多刺胸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褶蛙和爬行动物海龟中。

它们都是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