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电三联供综合阐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冷热电三联供概念:

冷热电联产是指使用一种燃料,在发电的同时将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做到能源阶梯级利用;

冷热电联供系统一般由动力系统、燃气供应系统、供配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

按燃气原动机的类型不同,分为燃气轮机联供系统和内燃机联供系统。

与传统的击中式供电相比,这种小型化、分布式的供能方式。可以使能源的综台使用率提高到85%以上。一般情况可以节约能源成本的30—50%以上;

由于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降低了二氧化硫、氨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环保的统一,减低了碳排放。

二、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优点

1、系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

2、自行笈电,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

3、减少了电同的投资;

4、降低了输配电网的输配电负荷;

5、减少了长途输电的输电损失;

6、节能环保、经济高效、安全可靠。

三、冷热电联供系统与传统制冷技术的对比优势

(1)、使用热力运行,利用了低价的”多余能源”;

(2)、吸收式冷水机组内没有移动件,节省了维修成本;

(3)、冰水机组运行无噪音;

(4)、运行和使用周期成本低;

(5)、采用水为冷却介质,没有使用对大气层有害的物质。

四、采用冷热电联供的意义

1. 实现能量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具有发电、供热、制冷、能量梯级利用等优势,年平均能量的综合

利用率高达80~90%

图4.6-2 燃气热能的梯级综合利用流程关系示意图2.集成供能技术,系统运行灵活可靠

三联供系统是供冷、供热、供电的技术集成,设备优化配置,集成优化运行,实现既按需供应,又可靠运行。

3.用电用气峰谷负荷互补,利于电网、气网移峰填谷

对于电网、气网,负荷峰谷差越小,越有利于系统稳定、安全、节能运行。

五、冷热电联供的使用条件

天然气近似为一种清洁能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主要的应用形式。

1.应具备的能源供应条件

(1)保证天然气供应量,并且供气参数比较稳定;

(2)燃气发出的电量,既可自发自用,亦可并入市电网运行,燃气发电停止运行时又可实现市电网供电;

(3)市电网供电施行峰谷分时电价;

(4)电网供电难以实施时,用户供电、供冷、供热负荷使用规律相似,用电负荷较稳定,发电机可采用孤网运行方式。

孤网运行的联供系统,发电机组应自动跟踪用户用电负荷;并网运行的联供系统,发电机组应与公共电网自动同步。

2. 应具备的联供负荷条件

(1)燃气轮发动机的总容量≤15MW;

(2)用户全年有冷、热负荷需求,且电力负荷与冷、热负荷使用规律相似;

(3)联供系统运行时间不宜小于3500h。

3.能源站站址条件

(1)宜靠近供电区域主配电室,供冷、供热半径不宜太大;

(2)便于与市政燃气管道连接,入站燃气管道压力符合相关规定;(3)燃气发电机设置在地下层或首层时,单台容量≤3MW; 设置在屋顶时,单台容量≤2MW.

(4)应符合环保、防爆、防火等要求。

4.能效条件

(1)符合能效指标规定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应>70%。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年输出能量(冷、热、电)/年输入能量(燃气热量)×100%

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3.6W+Q1+Q2)/BQL ×100%

(2)配置指标要求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年平均余热利用率宜>60%。

年平均余热利用率=(年余热供热量+年余热供冷量)/(排烟温度降至120℃可利用热量+冷却水温度降至85℃可利用热量)×100%

5. 工程技术条件

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应符合《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的规定。

六、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备选择

1.设计原则

(1)按分布式能源站设计

(2)应符合《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的规定(3)设计方案应进行节能、环保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比较优化确定(4)设备择优选配

2. 设备选择

(1)负荷计算

(2)形式确定

1)根据燃气供应条件和冷、热、电、气价格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采用燃气轮机时,充分利用烟气余热

3)采用燃气内燃机时,充分利用烟气、缸套水余热

4)采用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

发电量小,功率一般<300Kw。采用回热循环,发电效率可

达≥30%,排烟温度200~300℃,宜采用补燃或加电制冷;

5)系统运行方式的确定

①宜采用发电机组与市电并网方式;

②根据冷热负荷规律及数量,综合考虑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时间;

③系统运行时,用电负荷应大于发电机组的最低运行负荷,余热应能充分利用;

④发电产生的余热未能保证全部被利用,宜设置辅助放热装置;(3)发电设备的选择

1)如采用并网运行,按基本用电负荷确定发电容量;如采用孤网运行方式,发电容量应满足所带电负荷的峰值需求;

2)以冷(热) 定电的系统,发电机组按满足基础空调负荷欠负荷匹配,并网运行约为最大负荷的50~70%;峰值冷(热)负荷采用配置其他供冷(热)设备取得,不足电力从电网补充。

3)应保证系统运行期间较高的余热利用率;

4)确定是否需要设置燃气压缩机;

5)常用燃气发电机组的特点

燃气发电机组类型:燃气轮机驱动发电机和内燃机驱动发电机和微燃机驱动发电机等。

(4)余热利用设备的选择

1)余热利用设备的容量不应低于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是产生的余热量,根据余热温度和用户使用冷热负荷相关要求确定。

补充冷热源设备可选用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压缩式冷水机组、热泵、锅炉等;必要时采用蓄冷、蓄热装置;

2)当主要为空调冷、热负荷时,联供系统余热利用设备宜采用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直接利用烟气和高温热水热量;当热负荷主要为蒸汽或热水负荷时,宜采用余热锅炉,将发电余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再利用;

3)余热利用设备不能满足需求时,由系统辅助冷热源补充;

三联供背景

在传统的供电、供冷和供热等能源利用方式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大电网供电及传统冷热供应手段逐渐暴露一些问题,如一次能源利用率低、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热力系统长距离输送损耗过大等,现有电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等均不足以应付突发事件。因此以分布式能源为核心的第二代能源供应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德国等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已经成为重要的能源供应系统之一,部分欧洲国家分布式能源供应量达到了国内用能总量的10%以上。在国内,分布式能源从2001年开始起步发展,目前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已经建成了多个示范项目,但前一阶段国内分布式能源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有:

1、前些年天然气供应量不充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