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与化学解堵研究

合集下载

双河油田注水井酸化解堵实验研究

双河油田注水井酸化解堵实验研究
P ENG Ch u n — y a n g , ZHOU Ho n g ・ y a n , ZHANG Yu a n , L I U Xi n
( H e k o u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P l a n t o fS h e n g l i O i l f i e l d Br a n c h C o . , D o n g y i n g , S h a n d o n g 2 5 7 2 0 0 , C h i n a )
摘要: 注水过 程中 可能对储层造 成损害 的主要原 因都 是注入水 不能适应地 层从 而造 成渗透率下 降。本文研 究分 析 了注 入水 的水质 资料 , 通过岩 心体积流过 量实验 , 分析 了结垢 、 粘土膨胀 以及水 中悬浮杂质造 成堵塞 的可能性 和损害 的程度。针 对各种伤 害 , 通 过室 内评价 试验 , 筛选 出酸液体 系中各 种添加 剂的种类和 用量范 围, 并对 不 同
种类 的酸液进 行 了评 价。通 过岩心 流动 实验 , 模拟地 层酸 化过程 , 对 不 同区块 岩心进 行基质 酸化和 解堵酸 化研 究, 筛选 出合适 的酸化解堵配方及相 应的工艺过程。
关 键词 : 注水 井损 害; 酸化 ; 解堵 ; 双河 油田
E x p e i r me n t s o f t h e a c i d i z i n g a n d p l u g g i n g r e mo v a l o f t h e wa t e r i n j e c t i o n we l l i n S h u a n g h e Oi l i f e l d
e x p a n s i o n a n d s u s p e n d e d p a r t i c l e a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a n a l y z i n g l f o w t h r o u g h t h e c o r e v o l u me . Th e d i f f e r e n t s o ts r a n d d o s a g e s o f a d d i t i ve s i n a c i d i z i n g lu f i d s y s t e m a r e s e l e c t e d b y e v a l u a t i n g k i n d s o f a c i d i z i n g lu f i d i n l a b f o r v a r i o u s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257200摘要: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下储层的石油储量不断减少,导致井底压力不断降低,从而影响油田的开采数量和效率以及油田的开采安全。

通过注水井向地下储层注水,可以有效控制储层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油田含水率上升过快的情况。

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逐渐进入高含水阶段。

由于注水技术的限制和注入水水质差,长期注水作业会导致注水井堵塞,因此需要定期解除堵塞,增加注水井的注入量。

关键词:堵塞;解堵;分析;方案;应用引言油田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物质生产。

是的,但一旦建立了有效的生产能力,在发展期间,一些水坝对残馀物的抵抗力就要高得多。

油井提供油井,从而提供开采石油的能力。

因此,实施技术改造和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1堵塞机理(1)同一井的几次采矿作业对地层造成了损害。

石油和天然气的钻探和开采通常伴随着地层的地质条件。

由于地层内岩石颗粒成分复杂,各种流体成分多种多样,外部流入可能进入地层,对地层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并造成堵塞。

例如,在繁殖过程中细菌产生的钢铁锈斑、支原体和代谢物等,它们在射击场炮眼周围的土层中沉积,导致土层渗透急剧减少。

(2)不适当的开采方法也可能导致油井堵塞。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油的质量和产量,通常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采用较大的生产参数,生产过程的压力差异很大,导致原液体水平下降,液体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因为流体运动的阻力越来越大,产生的动力越来越大. (3)注入液与层状液有区别。

这是施工期间油井堵塞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土壤中的其他流体可能流入土壤层。

在液体流动、盐沉积、细菌等过程中地层内部不断形成,导致孔隙通道的横向积累不断减少,地层渗透率自然下降。

2油水井堵塞原因分析2.1结垢堵塞结垢和堵塞是由于储层中的泥浆、沉积物、乳液、蜡、胶质、沥青质和工作流体中携带的外来机械杂质堵塞了孔隙通道,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最终导致油井产量和注水量减少。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摘要:在油田运行过程中,注水井堵塞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基于此,文章分析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并研究解堵增注措施。

取油田注水井的堵塞物,分析堵塞物组成成分和形成机理,确定油田注水井堵塞物的形成原因。

根据分析的注水井堵塞物成分,配置解堵试剂并优化试剂配方。

设计解堵增注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流程,完成对油田注水井解堵增注措施的研究。

通过与两种传统解堵增注措施的对比实验,证明了应用研究的措施后的注水井注入压力明显减少,即研究的解堵增注措施的施工效果更佳。

关键词: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增注措施引言国内外低孔、低渗油藏普遍采用注水方式开发,但受储层敏感性、水质不配伍等因素影响,储层容易出现注水井堵塞,导致注水井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对应油井产能降低,影响油田的开发水平。

M 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投产后一直采用注水开发,初期开发效果较好,但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部分注水井压力明显升高,欠注现象严重。

前期采用土酸酸化、胶束酸酸化等增注措施,初期注水井注入压力降低幅度大,但措施1~3月后,注水井的注入压力又逐渐升高。

因此,针对 M油田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较快、常规酸化解堵增注措施有效期较短的问题,急需对该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研究更加高效合理的解堵增注措施。

1.油田注水井现状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来源,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地下油层的石油储备量不断减少,会导致底层压力不断减少,影响油田开采量和开采效率的同时还会影响油田的开采安全。

通过油田注水井向地下油层注水,有效控制油层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油田含水上升过快的局面。

我国大部分的油田已经逐步进入高含水阶段,由于注水技术的限制、注入水质较差等原因,长期的注水操作会导致油田注水井堵塞,因此需要定期对注水井进行解堵增注操作。

但是随着对油田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开采深度不但加深,注水井堵塞物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对油田注水井解堵增注措施的要求越来越高[1]。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摘要:油田进入含水期开发后,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地层伤害、井筒结垢等问题时有发生。

作为三次采油的重要方法之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获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的同时,注入的聚合物也常造成油水井近井地带的堵塞。

本文主要对油水井近井地带堵塞原因诊断和聚合物凝胶堵塞的化学解堵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油井堵塞诊断聚合物化学解堵稠油解堵原理一、油井堵塞概述油井堵塞是油气层伤害的表现之一。

在进行钻井、完井、采油、增产、修井等各种作业时,储集层近井地带流体(包括液流、气流或多相流)产出或注人能力有任何障碍出现时,油气层伤害也就随之产生了。

不论是钻井、采油、注水开发,还是在提高采收率的各种作业中,油井堵塞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

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存在钻井液的的固相颗粒、固井液的淋滤、射孔液的水锁、试油作业当中的脏液以及各种入井流体的滤失等的堵塞问题。

在注水采油过程中,只要有水存在,在各个生产部位都可能随时产生结垢,这些垢统称为油田垢。

其中,蜡、沥青、胶质的混合沉析物俗称为有机垢,出砂及有机垢的混合物俗称为泥垢,还有细菌垢(或称生物垢)等。

注蒸汽采油、聚合物驱油、碱水驱油作为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重要技术,生产中遇到的结垢问题除了与注水采油时碰到的结垢问题类似以外,还因为驱油时分别有蒸汽、聚合物、碱液的存在,导致硅垢和聚合物垢的生成。

我国很多油田都存在结垢和油井堵塞问题。

由于油田结垢对原油生产的种种不利影响,油田防垢除垢、油井解堵问题在国内外均引起极大重视。

二、油井堵塞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油井堵塞诊断属于油气层保护的范畴。

油气层保护的关键和先决条件, 就是正确了解和掌握油气层伤害的机理,但是油气层伤害因素的复杂性,做到这一点又是相当困难的。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伤害机理往往表现出非常相似的伤害特征和结果,如果不能确切了解油气层伤害的机理,采取的伤害解除措施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可能会加剧油气层伤害的程度。

注水堵塞机理研究

注水堵塞机理研究
性统 计表
K a: m x 临界流速前渗透率最大值 ,0 m ; 1 。 K i: m n 岩样渗透率最小值,0 t。 1 p ; m 速 敏性 强弱 的判 定标 准 :
弱 速敏 0 0 <Dk 0 3 .5 ≤ . 中等偏 弱速 敏 0 3 k o 5 . <D ≤ . 中等偏 强 0 5 . <Dk . ≤O 7 强 速敏 0 7 . <Dk 实 验 结果 表 明 , 立油 田岩心 的 临界 流 量 为 0 新 .
方 面 的注水 堵 塞机 理 , 利于解 决好 注水 问题 。 有
关 键词 : 堵塞 机理 ; 感性 ; 敏 配伍 性 ; 观孔 隙 微 中图分 类号 : 3 9 TE 5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6 78 (O 11一O 2一 O A 10- 9 12 1 )8 17 3
V= 1 . Q/ A ×9 44 ( )
在 注 水开 发 过 程 中 , 脱 石 因层 间存 在 交 换性 蒙 阳离 子 , 成 围绕 阳 离 子 的水 化 层 , 形 引起 晶 内膨 胀 , 造 成 水敏 [ ; 2 高岭 石 、 利石 呈 片状 或长 条状 存 在 于 伊 岩 石颗 粒 表 面 , 由于 与 岩 石 附 着 力 差 、 间结 合 较 晶
2 1 年第 1 期 01 8
内 蒙 古石 油化 工
17 2
注水 堵塞 机理研 究
王金 峰
( 中国石油吉林油 田公 司油气 合作开发公司 , 吉林 松原 180) 3 0 0
摘 要: 对于注 水 开发 油 田 , 好水 是稳 产 、 注 上产 的 关键 , 影响 油 田 总体 开 发效 果 。 目前 油 田注水 它 还 存 在诸 多问题 , 结合 新 立 、 面 台、 字井 油 田的 实际研 究储层 速敏 、 八 情 水敏 、 敏 、 垢 、 酸 结 微观 孔 隙特 征

一种油井化学解堵方法 -回复

一种油井化学解堵方法 -回复

一种油井化学解堵方法-回复油井化学解堵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措施,用于处理油井管道堵塞问题。

通过使用化学剂,可以有效地溶解沉积物和其他堵塞材料,恢复管道的正常通畅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井化学解堵方法的步骤和原理,并讨论其优点和应用领域。

第一步:问题诊断在采取任何解堵方法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问题诊断。

确定油井管道的具体堵塞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堵塞原因需要使用不同的解堵化学剂。

常见的堵塞因素包括矿物质沉积物、蜡沉积、油胶结块等。

通过观察沉积物的性质和形态,以及通过测量管道的压力和流量,可以帮助确认堵塞原因。

第二步:选择解堵化学剂根据问题诊断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解堵化学剂。

通常,解堵化学剂可分为溶解剂、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

溶解剂能够溶解矿物质和有机沉积物,如酸类、碱类等;分散剂可以将大颗粒的堵塞物分散成小颗粒,如聚合物和界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沉积物表面的亲水性,使其更容易溶解。

根据不同的堵塞原因,可选择单一的化学剂,也可以选择混合使用。

第三步:制备和注入解堵化学剂将选择的解堵化学剂与适当的溶剂或水溶液进行混合,制备成解堵液。

根据油井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直接注入油井管道,或者在注入之前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可以包括清洗管道、加热管道等操作,以优化解堵效果。

注入解堵液时,需要控制注入速度和压力,以避免液体逆流和过载管道系统。

第四步:反应和沉积物清除一旦解堵化学剂注入管道,就会与沉积物发生反应。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沉积物的性质和堵塞程度。

在反应过程中,解堵化学剂会溶解或分散沉积物,并将其转化为可流动的液体或小颗粒。

在化学反应结束后,需要进行沉积物的清除。

清除沉积物的方法包括使用高压水射流、机械清洗工具以及吸拖工具等。

不同的清除方法将根据管道的材质和堵塞情况而异。

优点和应用领域油井化学解堵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解堵:化学剂能够快速溶解或分散堵塞物,使管道恢复通畅。

2. 经济实用:相比其他解堵方法,化学解堵方法通常更经济实用,可以减少生产中断和维修费用。

油田化学第5章 注水井调剖与油井堵水

油田化学第5章 注水井调剖与油井堵水

4、泡沫型双液法堵剂 若将起泡剂溶液与气体交替注入地层,就可在地 层(主要是高渗透层)中形成泡沫,产生堵剂。
可用的起泡剂包括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醚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芳基磺酸盐。
可用的气体包括

氮气 二氧化碳气。
5、絮凝体型双液法堵剂(实验七)
若将粘土悬浮体与HPAM溶液交替注入地层,
第五章 油水井化学改造
第一节
注水井调剖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油 层 采 收 率 低
界面张力
驱油体系的 洗油效率低 润湿性 水油流度比 地层非均质性
驱油体系的 波及系数低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吸水能力好
吸水能力差
一、什么叫注水井调剖
含油饱和度高
•油层是不均质的; •注入水沿阻力最小的地方前进; •高渗透层流动阻力小; •由于注入水的冲刷,使油层的 不均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注入水的波及系数低,采收率低, 油井含水上升快。
按起作用的 工艺分类
1、单液法
定义: 向油层注人一种工作液,这种工作液所带 的物质或随后变成的物质可封堵高渗透层. 基本原理:
注入过程中
进入地层后


溶液、乳状液、 溶胶、悬浮体 凝胶、冻胶、 沉淀、固化物
流动性降低
2、双液法
定义: 向地层注入相遇后可产生封堵物质的两种 工作液(或工作流体)。 基本原理: 隔离液作用: 调节封堵位置
5、分散体型堵剂
主要是固体分散体。 用于封堵特高渗透层。 粘土/水泥 碳酸钙/水泥和粉煤灰 水泥
第五章 油水井化学改造
第三节
油水井防砂法
前 言
(1)出砂危害 油井出砂: (1)采油层段堵塞; (2)管线和设备堵塞; (3)抽油泵磨损; (4)井壁坍塌,使套管受挤压而变形; 水井(主要在洗井或排液时发生): 引起水层堵塞。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摘要】低渗透老油田是我国石油开采中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油井堵塞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从堵塞成因、特点和解堵技术等方面展开探讨。

在堵塞成因分析中,主要包括水垢、砂粒堵塞、油气凝析物堵塞等多种因素。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特点主要表现为多种原因共同作用、难以预测和复杂多变。

解堵技术综合应用中,化学解堵技术和物理解堵技术被广泛应用,包括油井酸化、渗透剂注入、超声波解堵等。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及时有效地解决堵塞问题,才能保障油田的正常生产。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综合应用,以提高油田的产能和效益。

【关键词】关键词: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解堵技术、化学解堵、物理解堵、重要性、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低渗透老油田是一种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油田类型,其堵塞问题一直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和生产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综合解堵技术的应用。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沉积物淤积、油气水相分离、油水界面气体生成、沉积物泥化和生物活动等因素。

沉积物淤积是主要成因之一,沉积物通过管道输送至井口后逐渐沉淀在管壁上,导致管道直径变窄,流体流动受阻。

油气水相分离也是造成堵塞的重要原因,不同密度的流体在管道中会发生相分离现象,导致管道内部的流体混合不均匀。

针对低渗透老油田堵塞问题,化学解堵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向管道中注入特定的化学物质,可以破坏沉积物结构,改变流体粘度,促进管道内部的流体通畅。

物理解堵技术如超声波清洗和水压冲洗也可以有效解决堵塞问题。

综合运用多种解堵技术,可以更全面、高效地解决低渗透老油田堵塞问题,保障油田的生产稳定性和开发效率。

在未来,随着解堵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低渗透老油田堵塞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为油田开发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正文2.1 堵塞成因分析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是解决油田开采难题的重要一环。

油气井堵塞机理分析及解堵技术

油气井堵塞机理分析及解堵技术

一、油气井堵塞机理分析1.油气井堵塞机理在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如钻井、完井和酸化、压裂等增产处理后,作业中的聚合物和作业形成的泥饼会降低裂缝的导流能力和对地层渗透率造成伤害,甚至引起地层堵塞,导致油气井产量大幅下降。

造成油气井堵塞的主要原因包括[1]:固相颗粒堵塞造成的油气层损害;不合理的采油工作制度及生产速度;结垢堵塞;外来流体与油气层岩石不配伍造成的损害。

二、油气井解堵技术1.化学解堵技术化学解堵技术是根据油气井生产堵塞的原因,配制能够解除堵塞物质的解堵液,通过特定的设备把解堵液挤入目的层,使解堵液中的有效成分与堵塞物解接触发生发应,其反应生成物在地层压力和助排挤等共同作用下排入井筒,再用抽吸或气举的方法把反应物从井筒返排到地面而解除堵塞,增大和恢复井筒附近地层的渗透能力,达到增产的目的[2]。

(1)酸化解堵技术油气井酸化处理主要是采用一种高效活性剂,可以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物,恢复地层的渗透率,还可以应用于溶解地层的粘土物质,增大地层孔隙吼道相对半径,提高地层渗透率。

酸化处理是油气井有效的增产、增注措施。

(2)二氧化氯解堵技术二氧化氯解堵技术依靠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和杀菌效率的高效性,可有效的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堵塞问题:①可以消除微生物的堵塞,例如油气井和污水的细菌中危害做大的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等;②清除硫化铁和铁硫化物的堵塞;③清除聚合物的堵塞,如钻井、压裂、调剖等作业残留在近井地层的CMC、HPAM等聚合物。

(3)热化学解堵技术热化学解堵技术是利用化学药剂在预处理油气层井段发生化学反应来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产生的热量可以提高该层段的温度,能把井筒和油层的蜡质、胶纸、沥青质等有机物融化,产生的气体可以降低井下流体的密度,有效的提高低压、低能油气井的反排能力,同时化学药剂的反应时间可以有效控制,使产生的热量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有效的解除近井地带的污染和堵塞,使油气井产能提高。

2.物理法解堵技术目前,化学解堵技术的应用在油田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成本高,反应产物容易对地层造成二次污染。

油田注水口堵塞原因及解决思路

油田注水口堵塞原因及解决思路

油田注水井堵塞产生原因及解决思路1)常规注水井堵塞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外来液体与储层岩石矿物和储层流体等不配伍.水中悬浮物质、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存在,以及原油中石蜡、沥青胶质等析出,常引起地层堵塞,使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压力升高,影响原油生产。

因此,对注水开发的油藏,必须采用合理的保护油气层措施.防止地层损害。

2)含聚污水注水井堵塞机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储油层渗透率大大降低,尤其是对于低渗油藏,可能造成油气井降低产量或失去产能,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油藏堵塞。

从堵塞物成分分析、堵塞物成因及堵塞机理、化学解堵技术3个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注聚井堵塞及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现场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注聚井堵塞物均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堵塞物成因及堵塞机理归纳如下:聚合物吸附滞留;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储层孔喉尺寸不配伍;地层微粒运移;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无机物引发的聚合物胶团;聚合物溶液配制及稀释操作不当。

含聚污水注水井堵塞原因是受物理和化学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有机和无机的复合堵塞,其堵塞机理为化学反应结垢(无机堵)及物理作用形成有机质胶团(有机堵)(1)化学反应结垢——无机堵常见的无机沉淀有碳酸钙(CaCO3)、碳酸锶(SrCO3)、硫酸钡(BaSO4) 、硫酸钙(CaSO4)、硫酸锶(SrSO4)等。

产生无机沉淀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外来流体与地层流体不配伍;第二是随着生产过程中外界条件的变化,地层水中原有的一些化学平衡会遭到破坏,平衡发生移动而产生沉淀。

这些沉淀可吸附在岩石表面成垢,缩小孔道,或随液流运移在孔喉处堵塞流动通道,使注入能力及产量下降。

(2)物理作用形成聚合物胶团——有机堵这些污泥主要由沥青质、树脂、蜡及其它碳氢化合物组成,这种污泥很难溶解,一旦生成,清洗是很困难的。

据报导美国有30%以上的原油与酸作用可形成这类污泥外来液体引起原油PH值改变而导致沉淀。

高PH值的钻井液和水泥浆滤液侵入地层,可沉淀。

油水井解堵机理及技术

油水井解堵机理及技术

油水井解堵机理及技术摘要:本文分析了油水井堵塞原因,对解堵技术进行了理论综述,对现场注水井的解堵施工进行了论述,对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现场解堵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油水井解堵酸化施工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过程的进行,钻井、固井、完井、压裂、注水等各种措施都有可能对油层造成伤害,因而导致油层的堵塞。

当油层发生堵塞后会导致水注不进,油采不出等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油气资源极大浪费。

因此,有关油气层保护的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重视,并成为油气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一、堵塞原因分析造成堵塞的原因很多,外部措施主要有钻井、固井、完井、试注、修井、压裂、酸化等措施不当,造成地层变化,地层原始孔隙受损或外来物堵塞喉道,造成渗透率下降。

从堵塞物性质上主要分为泥浆颗粒堵塞、粘土膨胀、次生矿物沉淀,有机垢堵,无机垢堵,乳化堵塞、水锁、润湿性反转、注入流体携微粒堵塞、地层内微粒运移、粘土矿物酸敏水敏造成的膨胀粉碎、细菌作用、出砂等。

二、解堵技术分析1.活性酸解堵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一种高效活性剂,即能解除有机物堵塞又能解除无机物堵塞。

在工艺上采用两级酸化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地层水钠、钾离子和氟硅化合物、氟铝化合物反应产生二次污染,对于老井的混合性堵塞处理效果较好。

2.缓速酸解堵技术采用氟化氨等缓冲添加剂做潜在酸,能够降低反映速度,使解堵液到达地层深部仍可反应解除深部堵塞。

3.分层解堵技术采用水嘴投捞工艺对分层水井各层段分别解堵或采用分层挤注工艺管柱解堵。

投捞水嘴方法的优点是可不上作业,节约施工费,解堵针对性强。

缺点是如果解堵多层,反复投捞很烦琐,如果投捞过程中出现投不进、捞不出、遇卡、拔断钢丝等问题还要上作业,如果地层压力低,则反排不彻底,易发生二次污染,没有循环通道不能气举、不能洗井,如果封隔器不密封,则起不到分层解堵的作用。

分层挤注工艺即采用两级K344-110封隔器和745-5配水器管柱由下至上逐层进行解堵处理,该工艺的优点是可灵活设计解堵层段,卡距可大可小,针对性更强,不担心封隔器的密封问题,可与热洗井、热泡沫洗井、气举等工艺灵活配合,可强排酸,解堵效果有保障。

油田注聚合物驱井堵塞机理研究进展

油田注聚合物驱井堵塞机理研究进展

油田注聚合物驱井堵塞机理研究进展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油田开发进入后期,聚合物驱已成为油田稳产、挖潜和提高原油采收率重要措施,进入“十五”后,大庆油田更加大了聚合物驱油矿场推广应用规模,并取得显著效益,为油田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一些问题便随之而来,由于聚合物的吸附滞留引起堵塞及由于注聚而形成的复合垢类引起堵塞,使注入井压力升高,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必须对其解堵,以降低注入压力,恢复正常注聚生产。

普通酸化作业只能解除无机垢类和少量岩石充填物和杂质,对聚合物不会有明显的降解、降粘作用,油田为此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成本过高,施工不安全以及部分井达不到预计效果等,为此有必要试验新的聚合物解堵技术。

关键词:油田;注聚合物驱;井堵塞;机理;进展引言在现场聚合物驱油中注聚井发生堵塞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但目前解堵技术存在有效效果差、作用时间短、普适性差等问题。

因此需从本质上研究注聚井堵塞机理,从而研制出高效普适的解堵剂及解堵工艺。

为解决注聚井堵塞问题,须从根本上研究注聚井堵塞机理,通过大量实验室及现场调研发现堵塞的原因是多方面。

本文根据堵塞特点将堵塞机理分为内因和外因分别进行综述,以期为注聚井堵塞机理及解堵技术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注聚合物井堵塞原因分析1.1聚合物在地层中的吸附滞留聚合物静态时,在岩石表面的吸附一般是单分子层,但在运动过程中,分子链会相互缠绕、并包容黏土颗粒等进行运移,使得地层中聚合物吸附不再以均一的单分子层进行吸附,导致渗流孔道变窄,降低了地层的吸液能力,更严重地可能堵塞岩石孔道。

在砂岩储层中,因内表面积大,成岩矿物多样组合,黏土矿物含量高,所以当聚合物溶液在砂岩孔隙中流动时,更易发生吸附滞留。

唐洪明等研究发现,在45℃静态条件下,黏土矿物对聚合物的吸附起主导作用,聚合物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量是岩石骨架上的4~10倍;在动态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流动性受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的影响较大。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马强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马强

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及解堵增注措施研究马强发布时间:2021-12-05T03:16:36.15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1月上31期作者:马强[导读] 随着我国油田开采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油田注水井的压力也在逐年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传统的解堵增注措施进行解堵增注后,注水井注入压力无明显减少、解堵效果差的问题,以油田注水井为研究对象,分析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并研究解堵增注措施。

取油田注水井的堵塞物,分析堵塞物组成成分和形成机理,确定油田注水井堵塞物的形成原因。

文章对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到相应的解堵增注措施。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马强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摘要:随着我国油田开采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油田注水井的压力也在逐年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传统的解堵增注措施进行解堵增注后,注水井注入压力无明显减少、解堵效果差的问题,以油田注水井为研究对象,分析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并研究解堵增注措施。

取油田注水井的堵塞物,分析堵塞物组成成分和形成机理,确定油田注水井堵塞物的形成原因。

文章对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到相应的解堵增注措施。

关键词:油田注水井;堵塞原因分析;解堵增注引言石油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石油需求量的与日俱增,石油的开采量也不断增大,对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石油开采作为一项复杂工程,特别是低渗透油田,油层容易发生堵塞,从而增加了石油开采的难度,因此分析低渗透油田油层解堵技术在提升石油开采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注水井的分类注水井以注水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正注、反注和合注三种;以功能来划分,可以分为整体注水和分层注水。

注水井往往是以注水量和注水相关的压力为相关指标和参数。

如果注水量和注水相关的压力存在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到注水井的安全和效率,会导致注水井发生故障,影响生产。

注水井酸化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注水井酸化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9. 6(下) 现代国企研究393摘要:扶余油田注水开发时间较长,污水全部回注,各种化学增产措施的实施,导致部分储层污染,欠注井、层逐年增加,常规处理措施已不能满足需求。

为此,深化欠注井机理认识,持续开展“管理增注一方水工程”,坚持“水井欠注,不等于油层物性差”理念,逐井查找导致欠注的主要因素,验证每口井的启动压力,提出相应解堵增注措施。

关键词:影响欠注;酸化配方;认识陈 哲注水井酸化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储层伤害的影响因素(1)扶余油田储层特点:分布比较稳定,但物性变化比较大,无论在平面及纵向上,渗透率差异较大。

最大孔喉半径的变化范围为2.8-23.5μm,有效孔隙度一般为22%-26%,空气渗透率一般在100-500mD,平均180mD,东区物性比中西略好。

(2)引起储层伤害的因素:①外来微粒的影响:在地层中常存在着一些如钻井作业、完井作业、修井作业及增产措施带来的外来颗粒,这些外来颗粒的组分范围很宽,钻井液中的颗粒物(粘土钻屑防滤饰物质及聚合物等),注入水中的微粒:如水质差、罐涂层、罐残余物以及油管和管道的碎屑等,这些注入液体中的微粒伤害常发生在近井地带,使之堵塞地层孔隙喉道,一般深度可达到1米以上。

②细菌及井下产生垢的影响:由于注入水中细菌的含量的超标。

这些细菌都会在不同条件下各自进行繁殖,繁殖的细菌除本身造成堵塞外,由它们代谢作用而生成的化合物的沉淀也会堵塞地层。

如:硫酸盐还原菌存在时,水中SO42-被还原而生成H2S,H2S与二价铁Fe2+生成硫酸亚铁沉淀;又如由铁菌的代谢作用产生的Fe(OH)3的沉淀,由腐生菌形成的藻类,这些产物都会堵塞地层。

二、酸化的主要特点及要素酸化是注水井增注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在低于储层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液挤入储层孔隙空间,使酸液沿径向渗入地层而溶解地层孔隙空间的颗粒以及其它堵塞物,扩大孔隙空间而恢复或提高地层渗透率。

主要特点:不实施起下管柱作业,节约成本;对酸化配方体系性能要求高;一般酸液组成为: 前置液+处理液+顶替液;井口注入,施工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油水井堵塞成因分析与解堵工艺对策

油水井堵塞成因分析与解堵工艺对策

油水井堵塞成因分析与解堵工艺对策发表时间:2014-09-15T09:15:51.53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4期下供稿作者:吴娟冯新永陈勇鹏[导读] 缓速酸缓速机理:缓速酸在反应过程中,不但生成HCL,同时还生成HF,因而使得体系具有多种酸化用途,由于HF 的存在,它既具有常规酸酸化的特点中石化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吴娟冯新永陈勇鹏摘要: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储层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部分油井供液不足,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堵塞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

为有效实施解堵,本文就堵塞机理、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诊断,并探讨了几种新型解堵工艺。

关键词:油田;油井堵塞;诊断;解堵对策前言油田经过多年开发,油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部分油井供液不足,水井注入压力上升,本文分析了堵塞的原因与机理,针对开发中后期残留在砂岩表面及毛细管管壁上的胶质、沥青质造成的油水井堵塞,提出了多种解堵技术,解除泥浆固相颗粒、胶结物中的桥堵颗粒造成的堵塞,疏通液体流动通道,取得良好的解堵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1 堵塞类型和机理从油层的生产动态以及解堵效果来综合分析,油田堵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油井结无机垢严重。

在大多数生产井和注水井中,无机垢是最主要的堵塞原因,垢物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如CaCO3、FeCO3 等酸溶物占所分析垢样的98%以上,其次还有CaSO4、BaSO4 等酸不溶垢。

结垢原因是由于油井生产中,地层内温度、压力发生变化,地层流体中的盐类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垢的形成。

(2)入井流体的伤害。

入井流体包括注入水、措施液体、修井液体、井内自发产生的有害离子溶液等,注入水的伤害以造成地层细菌发育和结垢两方面危害最大。

入井流体还造成另外一些有害的作用包括: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引起砂岩地层润湿性变化造成近井地带油相渗透率降低,其次会导致在地层中形成乳化液,产生“贾敏效应”造成堵塞;酸液及乏酸残渣返排不完全造成二次沉淀堵塞。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低渗透老油田是指地下水储层渗透率较低、水驱效果差、开采压差低的油田。

堵塞是指油井或地下水储层中的管道、孔隙等部位被沉积物、颗粒物、矿物物质等物质阻塞导致油藏流动通道减小或堵塞而产生的问题。

低渗透老油田的堵塞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沉积物堵塞:油田开采后产生的沉积物会随着油水流动而沉积在孔隙、管道等部位,逐渐造成渗透率降低和通道减小。

2. 颗粒物堵塞:地下水储层中存在着一定的颗粒物,如粘土颗粒、砂粒等,随着油水流动,颗粒物会逐渐聚集在孔隙中,形成堵塞。

3. 矿物物质沉积:地下水中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如钙、硅酸盐等,随着水分蒸发,矿物质会沉积在油井管道及孔隙中,逐渐形成堵塞。

4. 油膜堵塞:在低渗透老油田的开采过程中,部分油会形成一层薄膜覆盖在地下水储层的孔隙及管道表面,导致渗透率降低。

为了解决低渗透老油田的堵塞问题,需要采用综合解堵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酸化处理:通过注入酸液,酸化油藏中的沉积物、颗粒物和矿物物质,使其溶解或起到表面活化的作用,恢复油藏的渗透率。

2. 气体驱替:通过注入合适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使其在地下水储层中扩散和溶解,降低油膜的粘度,提高渗透率。

3. 注水压裂:通过控制注水压力和流量,将高压水注入地下水储层,利用水的高压力分散和冲击堵塞物质,恢复油藏的渗透率。

4. 真空吸附:通过在油井中制造真空环境,利用真空效应将沉积在孔隙中的沉积物、颗粒物等物质吸附移除,恢复油藏的渗透率。

5. 微生物处理:通过注入适量的微生物,如细菌、酵母等,利用其代谢作用分解堵塞物质,恢复油藏的渗透率。

综合解堵技术需要根据具体油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并进行综合施工。

还需要结合油井的检查、维修和管理工作,定期清洗油井和管道,保持油藏的通道畅通,提高油田的开采效果。

国内注聚井堵塞及化学解堵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注聚井堵塞及化学解堵技术研究进展

国内注聚井堵塞及化学解堵技术研究进展一、综述随着我国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注聚井在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延长油田开发周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注聚井堵塞问题日益严重,给油气田的正常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注聚井堵塞及化学解堵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将对国内外注聚井堵塞及化学解堵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油气田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近年来国内外注聚井堵塞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注聚效率下降,油藏产能降低。

据统计我国注聚井堵塞率约为520,严重影响了油气田的开发效果。

国外如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注聚井堵塞问题同样严重,堵塞率也在5以上。

注聚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是地层物性差异、地层压力差异、注入剂性质差异、注入剂浓度差异等。

此外注聚井施工质量、注聚井使用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堵塞。

地层物性差异导致的堵塞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发现,地层物性差异是导致注聚井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优化注入剂配方、调整注入速度等。

地层压力差异导致的堵塞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发现,地层压力差异也是导致注聚井堵塞的重要原因。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调整注入剂压力、采用多级注聚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注入剂性质差异导致的堵塞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发现,注入剂性质差异是导致注聚井堵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优化注入剂性能、调整注入剂浓度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地层物性差异导致的堵塞问题及防治措施:国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地层物性差异是导致注聚井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此他们提出了采用多级注聚、调整注入剂配方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地层压力差异导致的堵塞问题及防治措施:国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地层压力差异也是导致注聚井堵塞的重要原因。

为此他们提出了采用多级注聚、调整注入剂压力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注入剂性质差异导致的堵塞问题及防治措施:国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注入剂性质差异是导致注聚井堵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油水井解堵机理与技术措施研究

油水井解堵机理与技术措施研究

油水井解堵机理与技术措施研究发布时间:2022-08-16T06:35:59.88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4月第7期作者:毛艳妮王欢刘存辉周传臣王志宏孙凤萍刘洁[导读] 随着油田的开采毛艳妮王欢刘存辉周传臣王志宏孙凤萍刘洁天津大港油田滨港集团博弘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天津 300280摘要:随着油田的开采,各油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部分油井供液不足,注水压力升高,造成油井堵水严重,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

为了更好地实现“解堵”,本文就油水井解堵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诊断,进而提出目前几种解堵技术实施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水井;解堵机理;技术措施引言:在钻井、完井、酸化、压裂等油田生产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聚合物和泥浆颗粒,会使储层渗透性降低,从而损害油井渗透性能,使油井产量大幅度下降。

1、油井堵塞机理分析1.1机理分析油井堵塞机理为:固相粒子阻塞对油气层的破坏;不合理的采油作业系统和生产进度;污物阻塞;由于外部流体和油气层的岩石不匹配而引起的损害。

1.2油田堵塞主要表现其一,油井无机垢严重。

在大部分的采油井和注水井中,由于无机垢存在,大部分结垢以碳酸钙、FeCO3产生,其中98%以上的结垢是由不溶于酸的CaSO4、BaSO4等组成。

结垢是由地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引起地层液体中盐溶解度变化所形成。

其二,入井流体损害。

入井流体主要包括注入水、措施液、修井液体、井内自发生成的有害离子溶液,这些注入水对地层微生物的损害较大。

同时,钻井流体还会产生其他的不良影响,如:由于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使砂岩润湿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近井区油相渗透率下降,进而在地层中形成乳化液,从而出现“贾敏效应”,造成井眼堵塞;酸液和无酸的回流不彻底,造成二次沉淀堵塞现象。

其三,注水井地层堵塞。

该问题主要是因为,水井的阻塞使注水能力下降,并使注水波纹和效率降低,其影响油田开发动态的因素有:水质不达标、地层对水、酸、气的影响;盐分敏感性、入井液与储层流体不匹配等问题,最重要的是水质不达标。

油井堵水技术调研报告

油井堵水技术调研报告

油井堵水技术调研报告目录1国内外油井堵水技术的发展现状 (2)1.1技术现状分析 (3)1.2国内外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7)1.3与国内外技术对比、存在差距及发展目标 (9)2国内外化学堵水剂的发展现状 (10)2.1水泥类堵水剂 (13)2.2树脂型堵剂 (14)2.3无机盐沉淀型调剖堵水剂 (15)2.4凝胶型堵剂 (15)2.5冻胶型凝胶 (16)3油井裂缝性堵水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17)3.1国内外裂缝堵水技术的发展概况 (17)3.2油井出水机理研究 (18)3.3堵剂及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19)3.4现场堵水实践 (20)3.5结论与建议 (21)5对堵水技术发展的一些建议 (21)5.1堵水工艺 (21)5.2堵水材料 (22)“稳油控水”是高含水后期控制油气生产成本、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必由之路。

堵水是从生产井实施的一项“稳油控水”的重要工艺技术措施。

本文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对现有的堵水技术和堵水化学产品进行分类,希望能够对裂缝性水淹油井堵水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照。

1国内外油井堵水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即开始进行堵水技术的探索研究,1957年-1959年在老君庙油田实施堵水66井次,所用堵剂主要是原油、松香皂、火油水泥和水泥等,成功率61.7%。

1979年原石油部在玉门组织了6大学科12项配套技术的攻关,成立了全国油田堵水技术协调小组,在全国全面展开了油田堵水调剖的研究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油田堵调技术得到了大发展,从单纯油井堵水转为注水井调剖,进而发展到油水井对应封堵,大幅度地提高了堵水调剖效果。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世纪90年代,各油田普遍加大堵调研究与推广力度,使其发展形成配套技术和以区块或油田为对象的堵调综合治理。

有的(如胜利油田)已发展到工业化推广应用的规模。

概括地讲,我国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单纯油井堵水阶段;(2)单纯注水井调剖阶段;(3)油水井对应堵调阶段;(4)区块整体堵调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与化学解堵研究
摘要:大多数油田已处于开发中后期,主力油田逐渐步入高含水阶段,注水开
发的油田采用大泵提液后,单井配注指标提高,但由于注水层的堵塞问题,导致
注入压力较高,能耗巨大,注水困难,明显制约了稳产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油田达到高含水期后,往往需进行提液稳产的作业,提液的同时也需保证注水井
有足够的注入能力,以维持较高的地层压力。

为保障注水井的有效注入,目前平
均每口注水井注水半年左右就需要进行一次酸化作业,否则无法实现正常注入,
严重影响了平台的正常生产。

但简单的酸化作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注水井堵塞
的问题,并且随着酸化作业的增多,酸化有效期会逐渐变短。

因此,有必要对注
水井的堵塞机理及其对注入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相应的提出增注措施。

关键词: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化学解堵
引言: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大泵提液、以水驱油是目
前老油田增产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注水井能够及时的对地层能量进行补充,才
能够保障油田的开发效果。

但是目前很多老油田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井出现了比较
严重的堵塞问题,配注指标难以实现,造成地层能量亏空,影响了油田的产量。

为保障注水井的有效注入,目前平均每口注水井注水半年左右就需要进行一次酸
化作业,否则无法实现正常注入,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

目前初步分析认为注水
井井筒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存在下述几种可能:(1)注入水水质与地层
水存在不配伍问题,造成注入水在地层结垢(2)注入水水质处理不达标,固体
颗粒进入储层造成堵塞(3)注入水中细菌及微生物超标,地层内微生物繁殖造
成堵塞因此,简单的酸化做法也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注水井堵塞的问题的,并
且随着酸化作业的增多,酸化有效期会逐渐变短。

因此,有必要对注水井的堵塞
机理及其对注入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相应的提出增注措施。

1.注水地层堵塞机理
1.1地层微粒运移堵塞
地层微粒运移导致的堵塞有两种情况:(1)由于流体流速高或压差波动大,使地层中的固结颗粒脱落导致随流体发生移动,在孔隙中逐渐的堆积,从而阻碍
流体的流动;(2)在注水过程中,因平台设备原因,导致注水井突然停滞,地
层砂粒随水流反吐,部分进入井筒或充填于防砂砾石孔隙之中,使得近井地带渗
透率下降,注水阻力增大。

1.2外来悬浮物机械堵塞
颗粒堵塞的危害可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1)在井筒表面形成滤饼,使井筒变窄;(2)细小微粒侵入地层,形成内部滤饼,堵塞住地层孔隙及喉道,入侵
半径是孔隙大小、喉道尺寸、流速及微粒大小的函数;(3)沉积在射孔的孔眼内,在局部堵塞水流的通道;(4)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井底,致使井底抬高,产层厚度变小;(5)沉积在注水管路管壁,给细菌提供较好的繁殖环境,细菌
的繁殖加快。

1.3污油堵塞
注入水中普遍含油,且含量不太稳定,该油污以多种形式损害堵塞地层:(1)截流于井眼周围岩石的孔隙中,以“乳化块”的形态堵塞地层孔隙;(2)分散油及游离油对固相微粒有悬浮的作用,将强化悬浮固体的堵塞;(3)油进入地层,
细菌得到了极好的营养,繁殖加速,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注水量随之降低。

1.4化学堵塞
主要包括以下4类:(1)铁氧化物堵塞:由于管线和设备的腐蚀,注入水中含铁量逐渐增加,铁离子逐渐被氧化,形成了Fe(OH)3或Fe(OH)2,在溶液
中有2种存在状态:一是以颗粒为晶核形成较大颗粒呈现“软颗粒”形态;二是以
絮状物或胶体状态游离于溶液中。

(2)结垢堵塞:地层水与注入水混配后的水
有明显的轻微的碳酸钙结垢趋势和硫酸钡结垢趋势,注入水可造成地层温度下降
从而产生有机垢。

当地层水与注入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均产生结垢现象,当地层水
和注入水等比例时结垢量为最大。

结垢是油田水质控制中严重问题,结垢可以发
生在井筒和地层多个部位。

(3)水敏性堵塞:注入水与岩石接触后,引起粘土
分散、脱落、矿物水化、膨胀、运移。

由于储层岩石喉道细小,极易造成渗流通
道阻塞。

(4)酸敏性堵塞:各种酸液(酸性工作液介质或酸化措施)与岩石接
触后,发生生成沉淀,化学反应及岩石被酸溶解解体后产生微粒,也可引起地层
渗透率降低。

2.适合典型油田解堵工艺研究
2.1解堵工艺技术思路
针对典型油田堵塞原因复杂的情况,单纯酸化对注水井实行解堵,并不能起
到良好的解堵效果,在典型油田建议使用复合解堵技术。

复合解堵既能够解除无
机堵塞又能够解除有机物造成的堵塞。

2.2注水井复合解堵体系研究
油田注水井堵塞主要由水质超标、结垢、微粒运移和腐蚀等原因引起,而且
堵塞类型既存在无机堵塞又存在有机堵塞,但无机堵塞和有机堵塞主次有时却无
法判断,建议用复合解堵技术解堵,有机解堵剂和无机解堵剂分别与有机垢和无
机垢作用。

体系特点:(1)无机解堵液主体为固体缓速酸,能够有效解除无机物堵塞,对胶结物溶蚀小,不会造成岩石骨架破坏。

(2)无机解堵液对无机垢和钙质胶
结物具有较强的溶蚀能力,随着时间的延长溶蚀率增加,具有一定的缓速作用。

(3)能够有效解除无机物堵塞,对胶结物溶蚀小,不会造成岩石骨架破坏。

(4)与常规土酸相比,无机解堵液对泥质胶结物的主要矿物溶蚀率很低,小于2%,
对于渤海油田低胶结物储层来说,降低了酸化解堵后岩石颗粒脱离的可能性。

结语
为解决注水井存在的一系列高成本高能耗的现状,研究主要从堵塞机理和增
注两个大方面去寻找好的解决方案。

提出了解堵增注措施,降低注水井酸化成本。

(1)注水井普遍存在注水不足、压力偏高的情况,一些注水井存在多次酸化后
解堵无效的现象。

基于对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有机解毒剂解
除有机堵塞,无机解堵剂解除无机堵塞的思路,即,利用复核化学解堵的方式解
决注水井堵塞问题,据此开展了室内实验室研究,同时在三口注水井开展了工程
验证,复合化学解堵可有效增大注水量,降低注入水压力。

参考文献:
[1]何松,王珊,邢希金.油田注水堵塞机理及注水标准参数分析[J].石化技术,2017,24(4):208-208.
[2]高永华,于洪旭,李康,等.绥中36—1油田注水井管材腐蚀机理分析及应
对措施[J].涂料技术与文摘,20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