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工作流程
检测工作流程图
检测工作流程图
检测委托、交接工作流程图
通知检测室
现场检测
安排车辆
(调度)
样品交接
(收样员)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图
符合
资料上交资料室
建材检测工作流程图
通知客服部
填写不合格通知
(检测员)
上报室主任
通知母户是
确认是否复检
结构室检测工作流程图(现场检测)
结构室检测工作流程图(力学检测)
环境检测工作流程图(材料检测)
委托单及样品交接
(主任助理与客服)
不合格N
环境检测工作流程图(现场检测)
联系委托方J
-
检测准备(检测员) a 准备检测设备
上报室主
任
委托单交接
(与客服部)
交接(检测员)
1 F
Y
资料上交资料室
环境检测工作流程图(现场采样检测)
接受业务委托(业务员)
资料上交资料室
制定检测计划(室主任与技术支持)
('文
员)
上报室主
任
Y
节能检测工作流程图
报告更改流程图
报告发放流程
资料上报
(各检测
室)
Y
F
报告盖章
(印章专员)
父费
不
交
费
告
发放报告
人
员
招
聘
、
培
训
、
入
职
流
程
图C3
行政人事部(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图)
行政人事部
(实验室借款流程图)
注:单线为第一次,双线为第二次。
无损检测方案
无损检测方案本工程无损检测方法有RT(射线)探伤和UT(超声波)探伤。
一、无损检测委托程序二、无损检测程序管道检验按规范和图纸要求进行探伤。
管道的检测程序如下:三、无损检测方案1、作业前的准备检测时机:特种材质焊缝,必须在焊接完成经过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检测作业。
检测前应确认材质和厚度,且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
2、无损检测人员要求⑴参与本工程的无损检测人员应具备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检测资格证书。
⑴无损检测人员在实施检验前,须了解和熟悉有关监察规程、验收标准、技术文件要求,熟悉被检工件的规格、材质及其制造工艺、焊接工艺、检测工艺。
⑴I级检测资格人员只能在II级或II级以上资格人员指导和监督下从事检测操作,检测结果评定和报告签发及审核由II级或III级人员承担。
⑴检测人员应认真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执行安全防护制度。
⑴检测人员的校正视力不低于1.0,并要求评片人员距离400mm 能读出高为0.5mm,间隔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母。
⑴无损检测人员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做到不漏检、不误判,准确执行检测标准。
⑴无损检测人员严格按照委托要求进行检测,做到检测比例执行率100%,扩探比例执行率100%。
3、射线检测方案⑴检测方法:采用X射线机进行双壁单影、双壁双影、单壁单影透照检测;检测设备:200/250/300KV X射线机;底片类型:JB4730-94;象质计:选用JB/T7902-99规定的R10系列线型金属丝象质计;增感屏:铅箔增感屏。
暗室处理:手工冲洗⑴检测工作流程⑴技术要求⑴底片标识底片上的显示包括工程编号、设备号或管道号、焊缝号、片位号、焊工号、规格厚度、返工标记、检验日期等。
所有标识紧密放置于工件表面与底之间,底片上的铅字影像齐全工整,并距离焊道影像5mm 以上。
如果业主或监理对焊口底片标识有进一步的要求,则应根据业主或监理要求补充标识内容和方式。
⑴象质计的放置采用单影法透照,线型象质计置于底片有效片长的1/4处,钢丝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每张底片都应显示象质计。
无损检测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无损检测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1. 公司以人员安全为首要保障,要求所有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安全意识,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2. 检测工作应在经过合理评估和安全控制措施的条件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所有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4. 操作前必须检查仪器设备的安全状况,确保正常运行并符合操作要求。
二、个人防护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工作服及工作鞋等。
2. 长时间操作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定期休息和放松。
3. 异常情况下,要立即停止工作,寻求上级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三、作业环境安全1. 检测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干燥,并确保光照充足。
2. 检测区域应设有明确的禁止他人进入的标识,并进行必要的围栏隔离。
3. 操作人员在进入检测区域前,必须了解并排除可能的燃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因素。
4. 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逃生通道和灭火设备的位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安全撤离。
5. 长时间作业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因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而引发健康问题。
四、设备操作安全1. 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操作面板上的所有指示灯和警报器正常工作。
2. 设备应安放在平稳的台面上,防止倾倒和摇晃。
3. 操作人员要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禁止违规操作。
4. 当设备出现异常的声音、震动、气味等情况时,要立即停机,并报告上级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
五、团队合作和沟通1. 无损检测工作通常需要多人配合完成,要加强团队合作,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操作人员间应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以便及时解决。
3. 对于任务的分配和安排,应根据各人的技能和经验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六、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1. 操作人员要随时保持警惕,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上级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并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
射线探伤操作规程
射线探伤操作规程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材料中的缺陷和不均匀性。
为了确保射线探伤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份针对射线探伤操作的规程,包含以下内容:一、操作人员准备1.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
2. 操作人员应了解使用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操作人员应熟悉射线探伤的安全事项和相关规定。
二、设备检测准备1. 确保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的电源正常,并进行仔细检查。
2. 确保辐射源和探测器的定位准确,校准仪器的最大放射量。
3. 检查所有连接线路,确保电缆连接可靠。
4. 确认所有防护装置完好,如铅衣、铅饰等。
三、现场安全措施1. 射线探伤应在封闭的探伤室或适当的封闭区域进行。
2. 在禁止入内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警示牌。
3. 提供安全标志和紧急停止措施。
四、操作流程1. 确认探测区域,根据需要设置探测角度和方向。
2. 根据探测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和辐射源,并进行连接。
3. 严格依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正常工作。
4. 按照设备规定的辐射源使用时间进行操作,注意时间控制。
5. 操作人员远离辐射源,通过监控设备观察探测结果。
6. 根据探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记录并报告缺陷和异常情况。
五、辐射防护1. 操作人员应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设置辐射防护区域,确保所有人员和设备都不会接触到辐射区域。
3. 根据辐射值确定防护措施,并在必要时增加辐射防护装置。
六、设备维护1. 每次操作后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电源、电缆、探测器等。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如更换电池、校准辐射源等。
3. 记录设备维护和修理的日期和细节,保持设备运行记录。
七、事故应急处理1. 在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操作,并保护好现场,防止进一步事故发生。
2. 立即报告事故,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和支持。
3.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积极参与救援工作。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04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实施
检测前的准备
确定检测对象和目的
明确检测对象及其质量要求,确定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如检测范围、 检测项目、验收标准等。
了解检测对象的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信息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检测对象的材料种类、物理特性、制造工艺等信 息,以便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确定检测方法
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检测、射线 检测、磁粉检测等。
定期培训
组织定期的培训活动,提高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 和专业素养。
技能认证
建立技能认证制度,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技 能和能力。
经验交流
鼓励检测人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促进技 能水平的共同提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标准化操作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检测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降低人为误差。
自动化与智能化
引入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实现检测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检测准确度与可靠性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根据被检测对象的特性、检测要求和限制条件,选择 最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
优化参数设置
调整设备参数,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将实际的检测数据、分析结果以及 判定结论整理成报告的形式。
B
C
D
报告批准与发放
经过审批后,将无损检测报告发放给相关 部门或人员,以便进行后续处理或应用。
审核报告
对撰写的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其内容完整 、准确、无误。
05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优化与 改进
优化检测工艺流程
简化检测流程
通过合并、删除或重新排序检测步骤,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提高 检测效率。
无损检测流程图
起重机无损检测的一般流程
B1.资料审查
资料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B1.1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
B1.2设备的运行记录,有关运行参数,使用环境,载荷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资料。
B1.3检验资料、历次检验检测报告和记录。
B1.4有关修理和改造的文件
B2.技术准备
检测开始前,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B2.1现场勘察,了解设备的现场情况,确定实施检测的条件。
目视检查设备使用中产生的宏观缺陷,尤其是主要受力部位。
B2.2制定相应检测方案并经过设备使用单位确认。
使用单位应积极配合,提供安全可靠的检测现场。
B2.3检测仪器的选择与确定。
确保现场可安全实施的便携检测仪器。
校准需要校准的仪器设备。
B2.4检测人员与资质的确定。
B3.检测
根据检测方案确定检测方法与实施的流程
B3.1起重机械无损检测方法实施的一般流程为:(见下框图)
B3.2现场检测记录
检测数据应记录完整并保存,填写检测原始记录表。
B3.3根据缺陷所在部位及材料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缺陷的安全性,得出无损检测评估结论。
并出具相应无损检测报告书。
无损检测操作规程
无损检测操作规程一、引言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和构件缺陷的技术手段,它能够在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情况下,通过测量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判断被检测物体的完整性、可用性和可靠性。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无损检测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保证工作质量和人员安全。
二、检测仪器与设备准备1. 确保所需的无损检测设备(如超声波探伤仪、涡流检测仪、射线照相机等)完好,并依据相应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进行校准和检定。
2. 检查设备的电源、探头、传感器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3. 确保所需的辅助设备(如灯具、标记材料、保护措施等)已准备就绪。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事先了解被检测对象的相关信息,包括材料、尺寸、表面状态等。
b. 根据被检测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 对检测区域进行清理,确保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2. 检测准备a. 对检测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和校准,确保其适应被检测对象的特征。
b. 对被检测对象进行表面处理,如除锈、去污等。
c. 为检测区域标记参考线,以便后续的测量和分析。
3. 检测操作a. 按照预定的检测方案和流程进行检测操作。
b. 确保操作规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遵循职业道德和操作规范。
c. 根据被检测对象的特点和检测要求,灵活选择适当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如超声波、涡流、射线等。
d. 进行实时的检测记录,准确记录检测参数、测量数值和观察结果。
4. 检测结果分析a. 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判断被检测对象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b. 针对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评定标准和控制措施。
c. 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报和记录,确保留存以备后续分析和查阅。
五、安全措施1. 在进行无损检测操作时,必须穿戴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无损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在进行辐射源射线照相检测时,应遵循辐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保证周围人员的安全。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
无损检测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影响无损检测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企业需无损检测的材料、试件、产品、零部件的无损检测工作。
3.职责3.1 质检科负责无损检测的实施及质量控制。
3.2 无损检测工程师负责审核无损检测工艺方案和报告,签发无损检测竣工资料,并负责无损检测专业系统的质量控制。
3.3 无损检测人员负责编制工艺方案,进行无损检测报告,对无损检测结果负责。
3.4 相关单位负责按本程序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工作的配合。
4.工作程序4.1 无损检测控制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2 无损检测依据:GB150《钢制压力容器》、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图纸及设计技术文件、工艺文件等。
4.3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培训及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进行工作。
具体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规定执行。
4.4 无损检测设备及器具的管理按QP/SDPMW/15-2005《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执行。
同时还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定。
a. 无损检测探伤设备应能满足无损检测要求;b. 无损检测设备、仪器、器材应有专人保管、保养、严格按规程操作,并定期进行检修、检定;c. 射线透照室、操作室、暗室、评片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保持清洁;d. 要完善射线探伤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4.5 无损检测的委托4.5.1 原材料、外购件的无损检测由生产经营科按QP/SDPMW/07-2005《采购控制程序》及QP/SDPMW/10-2005《压力容器用材料控制程序》规定委托。
4.5.2 外协件的无损检测由生产经营科按QP/SDPMW/09-2005《压力容器产品外协控制程序》规定委托。
4.5.3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经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填写“无损检测委托单”并与“受压元件工艺过程记录卡”交质检科。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文件编号:XXXX-12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确保我公司产品质量,确保无损检测质量可靠,特制定本程序,用以控制无损检测过程,使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本程序仅适用于XXXX 公司钢管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无损检测过程的控制。
3、职责3.1 无损检验责任人负责无损文件的编制及审批,质量部从事无损检验的人员应从事与资格证书注明的检测类别及其等级相一致的无损检验工作,并负相应的质量责任。
3.2 无损检验人员的II 级人员应负责无损检验规程编制、解答疑难问题、培训和管理工作,II 级人员应负责产品的过程检验、签发检测报告;I 级人员应在II 级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3.3成品检测车间的涡流探伤和超声探伤人员对钢管产品无损检测方面的质量负责。
4、无损检验工作流程5.1本公司无损检测是依据相应国家标准和我厂操作规程进行的,涡流探伤的操作具体依据GB/T7735-2004 、YB/T4082-200和本厂编制的涡流探伤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超声探伤是依据GB/T5777-1996、YB/T4083-2000和产品执行标准要求的探伤级别按我厂编制的超声技术操作规程来进行探伤的。
5.1.1 无损检测规程应有由无损检测II级人员编制,无损检验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签字批准后生效。
5.1.2 质保师组织无损检测责任人建立无损检测规程,每批产品的探伤报告应归技术档案。
6.2 无损检测的过程检验6.2.1 无损检验任务的是生产工艺流转卡流转到探伤工序由探伤员执行的,探伤员主要检查来料生产批号与来料的支数、规格、材质、炉批号是否一致,目测产品表面情况是否符合探伤工艺要求,如一致按操作规程及产品执行标准进行涡流或超声的在线探伤。
如不符合应与上道工序联系,产品退回上道工序,待合格后方可转序探伤。
6.2.2 样管:探伤样管应按样管管理制度执行,样管的刻伤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要求,用于检查样管尺寸的量具必经过计量,必要时要对样管送计量所进行计量。
无损检测方法及设备性能检验流程与标准
无损检测方法及设备性能检验流程与标准无损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用于检测材料和结构的缺陷或性能问题,例如裂纹、孔洞、碰撞损伤等。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避免对被测物体造成破坏,同时可以提供准确的测试结果,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石化、电力等行业。
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射线检测等。
其中,超声波检测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原理,通过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来判断材料的内部缺陷。
磁粉检测则是利用磁粉液在磁场中的行为,来检测材料表面或局部的缺陷。
渗透检测是将渗透剂涂在材料表面,然后用显色剂显现出裂纹等缺陷。
射线检测则通过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
无损检测设备的性能检验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设备检查。
要确保检测设备的各个部件正常工作,没有损坏或故障。
检查设备的电源、传感器、显示屏等部件,确保它们的功能正常。
第二步是设备校准。
要对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它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校准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设备的要求进行,通常涉及到调整设备的灵敏度、校准标准样品等。
第三步是测试准备。
在进行无损检测之前,需要对要测试的材料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洁材料表面、涂覆液体或涂料等,以便更好地检测缺陷。
第四步是测试操作。
根据不同的无损检测方法,进行相应的测试操作。
例如,对于超声波检测,需要设置传感器的位置和方向,并对回波信号进行分析解读。
第五步是测试评估。
根据测试结果,对材料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缺陷或性能问题。
评估的标准可以根据行业标准或相关规范来确定。
无损检测的相关标准是确保无损检测结果可靠的重要依据。
例如,超声波检测的标准是GB/T 11144-2008《金属材料超声波检测技术通则》、磁粉检测的标准是GB/T 9445-2017《用磁粉检测钢铁零件缺陷的一般规定》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设备性能要求、测试结果的评估等内容,确保了无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无损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材料和结构的缺陷或性能问题。
无损检测渗透探伤(PT)工艺流程
第七章渗透检测工艺渗透检测工艺基本步骤:1、表面准备和预清洗(洗涤剂清洗,温度75℃~95℃时,10~15分钟)2、施加渗透剂(10~50℃下,渗透时间≥10min)3、多余渗透剂的去除4、干燥(不得大于50℃,干燥时间5~10min)5、施加显像剂(自显像时间10~120min,其他显像时间一般不少于7min)6、观察与评定(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7、后清洗及复验渗透检测的时机选择:1、机加工和热处理等操作,可能产生表面缺陷,渗透检测则应在这些工序后进行。
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后24小时进行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
2、表面处理工艺(喷漆、镀层、阳极化、涂层、氧化、喷丸和研磨)的操作,渗透检测应在这些工序前进行,表面处理后需机加工的,对该加工部位再次进行渗透检测。
3、工件要求腐蚀检测时,应在腐蚀工序后进行。
4、在役工件的渗透检测应去除表面积炭和油漆层。
但阳极化层可不去除。
表面准备和预清洗渗透检测成功与否,取决于被检表面的状况(污染程度及粗糙度)。
所有污染物都会阻碍渗透剂进入缺陷,清洗污染物的过程中的残留物反过来也能同渗透剂反应,影响渗透检测的灵敏度。
被检表面的粗糙度影响渗透检测效果。
内容:清理固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铁锈、氧化皮、腐蚀产物、焊接飞溅、焊渣、毛刺、油漆及涂层等液体污染物:防锈油、机油、润滑油及有机组分的其它液体,强酸强碱及包括卤素在内的有化学活性的残留物基本要求:1、任何可影响渗透检测的污染物必须清除干净,不得损伤受检工件的工作功能:例如:不得用钢丝刷打磨铝、镁、钛等软合金。
密封面不得进行酸蚀处理等。
2、表面准备和预清洗范围:检测部位四周25mm。
▲通常情况下,焊缝、轧制件、铸件、锻件的表面状态,是可以满足渗透检验要求的。
▲如果焊缝、轧制件、铸件、锻件的表面出现不规则,影响渗透探伤效果。
则应用打磨方法或机械加工方法进行表面处理。
▲如果铁锈、型砂、积炭等物,可能遮盖缺陷迹痕,或对检验效果产生干扰。
无损检测流程
无损检测流程目的本程序提出了现场NDE控制的一些要求,从而保证焊接质量符合相关的应用标准。
本程序适用于施工现场NDE活动。
定义“NDE”指无损检测;“UT”指超声波检测;“RT”指射线检测;“PT”指渗透检测(着色);参考GB 50221-1995;《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API 650,设计文件和图纸方法我们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RT, PT, UT等检测前准备各种NDE检验应在焊缝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
进行NDE操作之前,应采用打磨方法保证焊缝成型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流程图检测内容钢结构的主体,转子,齿轮,管线等,板间厚度差小于1mm时,视为同等厚度。
射线检测内容,射线检测按以下执行:对于立缝(δ≤25),每一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以较薄板厚度计算),在最初焊接的焊缝的任意部位拍1张。
以后不考虑焊工人数,对每种板厚焊缝的任意部位拍1张。
对于立缝25<δ≤32,全部RT。
对于横缝,不考虑焊工人数,每种板厚最初焊接的焊缝任意部位拍1张,以后对于每种板厚焊缝的任意部位拍1张。
所有T字口进行RT。
边缘板对接焊缝的外端拍1张。
当1张底片出现不合格时,在该探伤位置两端延伸再各拍1张,但是如果缺陷部位距离底片端部75mm 以上,可不再延伸。
如果延伸的部位再不合格,应继续延伸检查。
焊后至少24h 才能进行RT,每张底片有效长度不小丁300mm.渗透检测内容,渗透检测按以下执行钢结构工程中的受力,关键部位的所有焊缝。
超声波检测内容,超声波检测按以下执行:钢结构工程中关键部位或在有需求的部位进行超声波检测。
对于自动焊的立缝,需射线检测的部位进行另外的超声波检测。
检测方法射线检测方法钢结构的射线检验采用Y射线和X射线进行,板厚大于等于20mm的采用Y 射线,板厚小丁20mrn的采用X射线。
检验标准执行JB/T4730-2005第二篇《射线无损检测》。
纵缝采用纵缝透照法,环缝采用环缝外透照法。
射线透照质量等级采用AB级。
无损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无损检测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公司无损检测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人员安全,根据《非破坏检测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公司无损检测工作负责人为公司技术部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无损检测工作。
第四条公司技术部负责具体实施公司无损检测工作,落实相关制度和要求。
第五条公司所有从事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服从管理,保证工作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公司无损检测工作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公司无损检测工作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检测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八条公司无损检测工作应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九条公司无损检测工作应保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第十条公司无损检测工作应保护相关设备和工具,定期检修维护,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转。
第二章无损检测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公司无损检测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委托---客户向公司提交无损检测委托,并提供相关资料;(二)接单---公司技术部确认委托内容,并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无损检测;(三)检测---公司无损检测人员按照委托内容进行无损检测工作;(四)报告---公司技术部编制无损检测报告,并提交客户;(五)结算---客户确认无损检测报告,进行结算。
第十二条公司无损检测工作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公司无损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四条公司无损检测工作应定期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转。
第三章无损检测工作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公司无损检测工作应做好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无损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相关防护措施;(二)无损检测人员应进行安全培训,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三)无损检测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无损检测技术的正确操作流程
无损检测技术的正确操作流程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用于检测材料和构件的内部和外部缺陷。
它在航空航天、石化、能源、建筑和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正确的操作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无损检测技术的正确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设备操作和数据分析等。
一、准备工作进行无损检测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操作人员应该熟悉被检测物体的结构和性质。
了解基本的材料特性、缺陷类型和尺寸对整个检测过程至关重要。
其次,检测区域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洁,以确保无损检测设备的正常操作。
清洁过程应避免使用可能对被检测物体产生损害的溶剂或清洗剂。
最后,根据被检测物体的特性和缺陷,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技术和设备。
二、设备操作在进行无损检测时,正确的设备操作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操作人员应熟悉所使用的无损检测设备,包括其功能、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备操作:1.调整设备参数。
根据被检测物体的特性,调整无损检测设备的参数,包括频率、增益、灵敏度等。
确保设备在最佳状态下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误差和漏检。
2.设备校准。
在正式检测之前,需要对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应参考设备的操作手册和标准操作程序。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设备输出的信号与实际情况一致。
3.扫描被检测区域。
根据被检测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扫描模式和路径。
操作人员应按照预定的路径扫描被检测区域,确保对整个区域进行全面检测。
4.记录检测数据。
在进行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记录检测数据,包括设备参数、扫描结果和检测位置等。
这些数据对后续的分析和评估非常重要。
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无损检测的最后一步,也是评估被检测物体质量和缺陷特性的关键。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操作人员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滤波、增益调整和放大等。
数据处理的目的是提取有用的信息和减少噪声。
2.缺陷识别。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管理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管理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和构件内部缺陷或表面缺陷的技术。
它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包括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核电等。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及管理是确保无损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1.制定检测计划:根据检测对象、检测需求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检测计划。
计划包括检测方法、仪器设备选择、检测技术指标等内容。
2.制定检测文件:根据检测计划编写检测文件,包括检测工艺、操作规程、检测条件、检测记录表等。
3.准备工作:准备检测设备和材料,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资质认证,确保检测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进行检测:根据检测计划和检测文件,在检测对象上进行相应的无损检测。
检测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注意安全事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分析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合格项。
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则可以进一步处理或进行下一步工作;如果存在缺陷或不合格项,则需要进行缺陷评价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替换。
6.生成报告:根据检测结果和评价,生成检测报告。
报告包括检测对象的信息、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评价和建议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读性。
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资料管理等。
确保无损检测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设备管理: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准确度。
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购置、维护、检修和出借情况。
3.人员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技能。
建立人员档案,记录人员的资格证书、培训记录和工作经历等。
4.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包括质量检查、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等。
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文件管理:建立检测文件管理制度,统一编写、存档和使用检测文件。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
本流程阐述了无损检测工作的内容,明确了相关部门进行无损检测的责任界限和工作步骤。
附则
本流程由质量保证部负责修订与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B:修改记录
修改日期
修改人
修改次数
C:批准
审批人
审批日期
审批内容
卢西伟
2009-5-14
同意下发
D:业务说明
业务名称
职责人
确认时间
责任部门
业务目标
QA-600-010
制定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无损检测工程师
产品开工前
质量保证部
按照相关标准,制定无损检测技术规范,明确无损检测技术总体要求。
QA-600-020
设计图纸
设计师
图纸设计阶段
技术中心
保证设计图纸/文件符合标准要求
QA-600-030
无损检测工艺及无损检测标准审核
无损检测工程师
图纸设计阶段
技术通知会签时
质量保证部
工艺路线划分时
各制造中心
划分无损检测工艺路线,明确无损检测工序。
QA-600-070
无损检测技术准备
无损检测工程师
图纸发布后,产品开工前5个工作日完成
质量保证部
对图纸进行分析,做好产品无损检测技术准备,保证无损检测工艺可行。
QA-600-080
编制无损检测文件
无损检测工程师
图纸发布后,产品开工前5个工作日完成
按照无损检测技术规范,对设计图纸(含技术通知)进行审核。
QA-600-040
满足标准要求?
无损检测工程师
图纸设计阶段
质量保证部
保证设计图纸(含技术通知)/文件符合标准要求。
QA-600-050图纸返回
无损检测技术的标准操作流程
无损检测技术的标准操作流程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能够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方法,它无需破坏材料表面,通过利用材料对辐射、声波、电磁场等的响应来判断材料是否存在缺陷。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电力设备等领域,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标准的无损检测操作流程能够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一般而言,无损检测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检测前准备、检测操作和结果分析等步骤。
首先,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收集和准备必要的设备、工具和试剂,确保检测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环境的适宜性。
同时,检查并准备待检测材料,清除材料表面的污物和涂层。
其次,进行检测前准备。
这一步骤包括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设置。
在使用辐射或电磁波进行检测时,必须确保设备的辐射安全,在进行超声波检测时,应根据材料类型调整换能器的频率和角度。
接下来是检测操作。
根据所选的无损检测技术,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检测操作。
例如,对于超声波检测,操作人员应将换能器沿材料表面进行扫描,并记录并保存信号数据。
对于磁粉检测,操作人员应在材料表面喷洒磁粉,并通过观察磁粉团聚来确定是否存在缺陷。
最后,进行结果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材料是否存在缺陷。
在分析结果时,操作人员需要参考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判断。
如果需要,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或者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无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操作人员应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进行操作。
这包括设备的校准、操作方法的准确性以及对结果的正确解读和分析。
其次,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无损检测涉及到多种方法和仪器,操作人员需要了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并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技巧。
此外,操作人员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应尽量保持仪器和材料的稳定性。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振动和干扰,并确保材料表面的清洁和平整。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无损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通过对材料、构件或设备进行检测,不会对其造成任何损伤,从而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无损检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力、铁路、桥梁、建筑等领域,以确保设备和结构的安全可靠。
下面将介绍无损检测的工作流程。
1.确定检测目标。
在进行无损检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检测的目标,即需要检测的材料、构件或设备。
根据不同的检测目标,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
2.选择检测方法。
根据检测目标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
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X射线检测、磁性检测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缺陷类型。
3.准备检测设备。
根据选择的无损检测方法,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仪器。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度,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4.制定检测方案。
在进行无损检测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检测方案。
包括检测的位置、方向、检测参数、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等。
确保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5.进行检测操作。
根据制定的检测方案,进行无损检测操作。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和处理检测数据。
6.数据分析和评定。
对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定。
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设备,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判断材料、构件或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7.编制检测报告。
根据数据分析和评定的结果,编制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检测的目的、方法、结果、评定和建议等内容。
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8.结果确认和跟踪。
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和跟踪。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材料、构件或设备的安全可靠。
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跟踪,及时了解其变化和发展趋势。
以上就是无损检测的工作流程。
通过科学的操作和严格的管理,确保无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设备和结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锚杆无损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锚杆无损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仪器设备的出现和应用也在不断地推进。
锚杆无损检测仪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和维护中。
在使用这种仪器设备的过程中,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下文将详细介绍锚杆无损检测仪的操作流程和保养规程。
操作流程1.操作前的准备在操作锚杆无损检测仪之前,需要先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将仪器从包装盒中拿出。
然后,安装仪器的震源、接收器、电缆和电池等配件,确保仪器完整无缺。
2.放置仪器在放置仪器时,应确认放置地面平稳,不得摆放在不稳定或者有可能磨损仪器的表面上。
3.连接电缆连接电缆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接头是否正确,对接牢固。
同时,被检测的锚杆也需要与仪器进行电缆的连接,确保正确、牢固。
4.开启仪器开启仪器前,应该先在控制面板上进行设置。
将探头放到锚杆的位置上,然后将探头位置设置为“PLAYB”。
检查仪器接收器上是否出现有锚杆检测峰值。
如果显示正常,机器正常运行,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并检查。
5.检测数据的读取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不停的调整,不断记录数据。
通过对检测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帮助用户判断被检测的锚杆是否存在缺陷。
6.关闭仪器当完成检测后,需要关闭仪器,同时拆除电缆和震源等部件,放回仪器盒中。
在操作时需要谨慎,不要弄丢零部件。
以上是锚杆无损检测仪的基本操作流程,同时也是保障操作安全的重要保障。
保养规程对仪器的保养和操作一样重要。
当使用仪器后,需要将仪器进行保养,以便在下一次使用时保持其最佳状态。
下面是保养规程:1.清理保养在使用锚杆无损检测仪的过程中,仪器表面会有灰尘、污垢等附着物,需要进行定期清洗。
同时,检查电缆及震源等,进行清理和保养。
2.存储保养在存放仪器时,需要注意保存环境。
以避免仪器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在移动和搬运仪器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尤其是对零部件的保护更需要小心谨慎。
3.更新保养需要时,应当及时更换仪器的配件,以保持其最佳的性能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工作流程
1.1 目的:为了规范无损检测作业程序,并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合理并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承接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制造或其它安装工程中有关物资及施工过程中焊接产品质量的无损检测。
1.3 检测方:无棣海川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1.4 委托方:工程项目中的质检人员或原材料检验人员。
1.5
1.6
1.6.1 委托:各类检测均由委托方提出并填写《无损检测委托单》(见附录一)。
1.6.2 委托接受:检测方收到委托单后,由检测方技术负责人审核委托单上各条款是否填写清楚、并有委托人签名后,接受人认可,则认为委托接受。
委托单一式二份,委托方留存一份,检测方留存一份。
同时委托方须告知检测人员要求检测部位的确切位置,并在待检部位做出清晰明显的标识。
1.6.3 检测工作
(1)评定人员:评定人员由持相应检测项目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负责主持具体项目的检测、评定工作。
(2)检测操作人员:检测操作人员由持相应检测项目Ⅰ级或Ⅰ级以上资格证书的人员承担,负责相应的检测操作、数据记录等工作。
1.6.4 受检件外观要求
对于检测部位必须由焊接检查员目视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无损检测。
检测方负责人指派持Ⅱ级证人员检查受检件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不符合者,检查人员有权拒检,并通知委托方修改返工处理后再送检。
1.6.5 不合格品的处置
1.6.5.1 无损检测结果,应由持相应项目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证书人员进行评定。
1.6.5.2 经无损检测(RT、UT、MT、PT)判定为不合格时,由评定人员签发《焊缝返修通知单》(见附录二)一式两份。
一份存档,一份附缺陷位置图通知委托方作返修处理,返修完成后再重新按先前方法进行检测。
1.6.5.3 检测部位的同一位置经二次返修仍不合格,由评定人员签发返修通知单交委托方并上报,经委托方总工或技术总负责人组织评审、提出书面处理方案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