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和治疗研究
腹壁切口疝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腹壁切口疝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021407431b765ce05081438.png)
腹 壁 切 口疝 是 腹 部 手 术 并 发 症 之
一
,
其 发生率 列各 种腹外 疝第 3 位 ,约
开 。 常规 抗 感 染 治疗 ,术 后 拆线 1 0~
l 6 天 ,平均 1 4 天。 结 果
少 引起 切 口感染 发生 的诱发 因素 :① 术 中严格 无菌操作 ,保证切 口创面完善 止 血 ,减 少 渗 出 。② 避免 电凝 过 深 、过 多 ;缝 合前 清 洁伤 口 ;做 到严 密缝 合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6 1 4 x . 2 0 1 3 . 1 9 . 2 8
行腹腔 内C o mp o s i x 复 合 补 片修 补 ,手
术 均 用 张 力 缝 线 。 术 后 均 以 腹 带 绑 扎 保 护 腹 部 , 以 防 止 因 张 力 过 高 而 裂
开 是疝 形成 的重要 原 因。疝 一旦 发生 ,
所有手 术患者均痊 愈 出院 ,术后 随 访2 ~8 年 ,随访期 内无 1 例复发。
讨 论
不 残留死腔 ,防止积液 。③ 对切 口易渗
血 或 皮 下 脂 肪 丰 富 的肥 胖 患 者 , 因 易 发
生切 口渗液存 留 ,可行皮 下置橡皮 片引 流 ,术 后 2 4~3 6 小时拔 除。④腹 腔引流
同步放化 疗组 总有 效率 8 6 . 5 7 %,明显 高 于单纯放 疗组 的 6 1 . 4 9 %。同步放化 疗组
因素 :切 口疝 多 发 生 于前 腹膜 、鞘膜组 织
的纤 维 方 向多 为 横 向 , 纵 向 切 口必 然 要
口 I期愈合 。⑤ 合理使用抗 生素 。( 4 ) 腹
腹壁疝的治疗
![腹壁疝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82428bbc7cd184254a35350d.png)
➢六边形孔 ➢多方弹性 ➢重量仅38g/sqm
Coviden TEC-TECR
Parietex™ MESH 聚酯2D编织平片
➢ 组织反应小 ➢ 生物长入佳 ➢ 褶皱率低 ➢ 柔软 病人术后舒适 ➢ 少发生积液 ➢ 切开无脱落颗粒 ➢ 顺应性好 ➢ 耐受力40 kg (chain) & 70 kg (weft)
谢性疾病等
➢ 局部因素
•
切口感染是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据统计,切口感染
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是一期愈合切口的5—10倍,直切口多于
横切口。
➢ 促发因数 张力增加及受力不均;骤升性高压或持续高压;
切口疝形成的关键原因重视伤口愈合
切口疝的发生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有密切关系
➢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 ➢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0% ➢伤口裂开者甚至可高至30% ➢切口感染引起的腹部切口疝占全部病例的50%左右
南通市中医院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合成材料修补法 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法有三种
南通市中医院
人工材料的类型及选择
➢ 生物材料 Coviden Permacol™生物补片
➢ 聚丙烯材料 Coviden Surgipro™ Mesh聚丙烯网片
➢ 烯网
Coviden Parietene™ Mesh聚丙烯网片或轻量聚丙
➢ 腹部手术切口疝不能自愈,均需手术治疗。对于全身 情况差.心肺功能不全或有其它内科合并症的病人, 要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后再选择手术时机。
➢ 手术方式有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 ➢ 外科手术是治愈切口疝的唯一办法。
切口疝修补方法的选择和复发率
➢ 直接缝合缺损法:切除疝囊及其周围的瘢痕组织,利用坚实而健康的肌腱膜 缝合关闭缺损,适用于腹壁缺损小于3cm的切口疝; 复发率可达 31%∼49%
腹壁切口疝病因分析
![腹壁切口疝病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900cabf524ccbff1218490.png)
腹壁切口疝病因分析作者:尚金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发生切口疝的病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切口疝的发病原因。
结果切口感染、切口类型、急诊手术、切口方向和部位、老年、腹压增高、缝合技术、糖尿病等因素的存在易诱发切口疝。
结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术中达到血药浓度,尽量采用横切口,术后6个月内注意保护腹部切口,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等措施是预防切口疝发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切口疝;病因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01-01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占各种疝的15%,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结合1997年10月——2012年12月诊治的58例切口疝临床资料,现分析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42例,女16例。
年龄35-78岁,平均65.83岁。
1.2 既往手术名称 58例中10例行阑尾切除术,8例行胆囊切除术和(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12例为外伤术后,其他18例。
1.3 切口类型上腹正中切口9例,下腹正中切口13例,腹直肌切口15例,肋缘下斜切口3例,横切口6例,麦氏切口8例,肾切口4例。
1.4 切口类型和愈合情况Ⅰ类切口甲级愈合6例,Ⅱ类切口甲级愈合50例,Ⅱ类切口丙级愈合2例,均为换药引流愈合,无减张缝合。
2 讨论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11%。
切口疝一旦发生,只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而很少有自愈的可能,且由于疝内容物常与疝囊内壁发生粘连,疝变得不可回纳或发生梗阻现象是较常见的。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因此,有必要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以找出其预防措施。
2.1 切口类型和感染本组既往手术多为污染手术,50例均为Ⅱ类切口,其中Ⅱ类切口中有18例发生切口感染,为丙级愈合。
本组急诊手术35例,急诊状态下手术大多为Ⅱ类切口。
34例腹壁切口疝病因分析
![34例腹壁切口疝病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5a85cf8bd63186bcebbcaf.png)
显 缩 短 ,显 著 优 于 单 用 吗 丁 啉 ,值 得 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0 。 < .5
3 讨 论
【】V kl F n t nldse s :h ei i tedti [ 1 a iN. u ci a yp pi tedvl n h e l J o a a s】 A d 2 0 . 1(1 7 17 2 m JMe . 0 4 1 61) 8 - 8 : [】徐 俊 荣 , 罗金 燕. 力 药物 在 治 疗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中的 2 动 作 用 『1临 床 消 化 病 杂 志. 0 8 02: 1 7 . J. 2 0 ,2 () 7 — 3
良 。复 方 阿 嗪 米特 肠 溶 片 中 的阿 嗪米 特 是 一 种 强 效 促 胆 汁 分 泌 药 物 ,可增 加胆 汁分 泌 量 和 胆 汁 中 固体 成 分 分 泌 量 .并 且 能 够 提 高 胰 酶 活性 .故 可 以帮 助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 糖 类 、脂
价 『1 J.中国循 证 医 学 杂 志 ,2 0 ,61)7 0 8 3 0 6 (1: 9 — 0 .
① 库尔勒市第二人 民医院
新疆
库尔勒
8 1 0 40 1
表 1 两 组 临 床 疗效 比 较
%
因 此 ,与单 用 吗 丁啉 比较 ,合 用 复 方 阿 嗪 米 特 肠溶 片能 有效
一
改 善食 欲不 振 、恶 心 、呕 吐 等 症 状 ,一 方 面 可 以 助 消化 .另 方 面促 进 胃动 力 恢 复 ,二 者 联 用 效 果 显 著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 1 0 0年 8月第 2 4卷第 8期( 总第 2 6期) 9
3 例腹壁切 口疝病 因分析 4
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https://img.taocdn.com/s3/m/678279ec0b4e767f5bcfcecf.png)
腹壁切口疝腹壁切口疝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切口突出的疝。
【治疗措施】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年老体弱和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可晨手术治疗,应用弹性腹带防止疝块突出。
术前须详细分析发病原因。
如有关病因继续存在,术后可能再复发。
此外,肥胖病人须减肥后再手术。
切口疝的手术多为单纯修补缝合,较少作疝成形术。
单纯修补缝合术切口疝多无完整的疝囊,疝内容物常突出腹壁的缺损部位并与腹壁浅层组织、甚至与皮肤粘连。
宜在原切口边缘的正常腹壁处作梭形切口,避免误伤粘连于切口下的脏器。
分离粘连,回纳疝内容物,切除疝环及其周围的疤痕组织,分层缝合腹壁,不应有张力,有时也可将筋膜重叠缝合加固腹壁。
疝成形术不常用,如为巨大的切口疝,腹壁缺损过多而无法缝合时,可置入自体阔筋膜、纺绸或其他合成纤维网修复缺损。
【病因学】病因与原手术时患有的全身和局部因素有关。
切口感染这是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感染后切口二期愈合,疤痕组织多,腹壁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切口部位腹壁强度明显降低。
据统计,切口感染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是一期愈合切口的5~10倍。
预防切口感染乃是降低切口疝发生率的最重要的措施。
切口类型切口疝多见于直切口。
腹壁各层肌肉(除腹直肌肌纤维为纵行走向),腱膜和筋膜的纤维以及神经均为横形走向,直切口势必切断上述各层组织。
此外,缝合后的直切口始终承受着横向牵引的张力。
如腹壁薄弱、腹腔内压力高,很易发生切口裂开。
显然,横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远低于直切口,腹壁各层组织的横向张力也有利于横切口的对合。
其他因素腹壁薄弱或患有使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患易诱发切口疝,故多见于年老或肥胖患者。
其他与原手术有关的因素为术中麻醉效果欠佳,腹壁强行对拢或缝合时腹壁各层组织未准确对合。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站立时切口处有疝块突出,咳嗽或用力时更明显。
通常疝环较大,平卧后疝块即自行回纳消失。
如疝块较大有较多脏器和组织突出,可有腹部隐痛、牵扯下坠等不适。
由于疝环宽大,很少发生嵌顿或绞窄。
疝气的成因与治疗
![疝气的成因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f6cb8e7f18583d048645954.png)
·健康科学·
139疝气的成因与治疗
往大腿的薄弱处出现,在出现这种疝气以后,会在患者的大腿上方出现包块。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造成腹内压力升高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前列腺疾病导致的排尿困难、支气管肺炎造成的呼吸机能不全及慢性咳嗽、妊娠、难产、慢性便秘以及举重等,这些都是造成疝气和疝复发的重要条件。
疝包括绞窄性疝、嵌顿性疝、难复性疝以及可复性疝。
如果患者为可复性疝,其在站立、行走或者是受到其他腹压升高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包块,这种包块用手抚推或者是患者保持平卧状态一般可以回纳到腹腔当中,从而消失;而如果患者的疝为难复性,由于疝囊和腹内脏器发生粘连,通过平卧或者是用手抚推并不能使其完全回纳到腹通过手术治疗一般可以根治,但在手术之后的几个月当中需要做好调养工作,不能过早进行体力劳动或者是激烈的体育运动,避免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
而对于老年群体,如果身体较弱,又患有慢性便秘、排尿困难、慢性咳嗽等疾病,在疝气容易恢复的情况下,暂时可以不用手术治疗,外治可以采用手法复位或者是疝气带的方式,一般对小儿脐疝会使用胶布条固定法,而内治可以对具有疏肝理气和温化寒湿的药物进行使用,方用天台乌药散加减。
对于老年患者,如果其存在体弱气虚的情况,可以对益气提升法进行使用,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作者单位:射洪县中医院 四川 遂宁629200)。
成人腹壁切口疝治疗体会
![成人腹壁切口疝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67b24d1ce2f0066f5332287.png)
腹壁切 口疝 的分类 1根据疝环缺损大小分为 : 1 小切 口疝 : . () 疝环最大距离
、
裂 ; 口过长 切断肋 问神经过多 、 切 术后 留置引流时间过 长、 局 部形成窦道等也均可减弱伤 口的愈合作用 , 而显 著增加切 从
能切断肋 间神经 和腹壁 神经使 得腹 直肌强度 降低 。假 若切 口为横切 口其走 向与纤 维方 向一 致 , 不会切 断纤 维组织 , 在 缝合时缝线环绕筋膜纤维 , 这样 在腹 壁收缩时缝 线受到 的侧
向张力大大 降低 , 不会 对切 口造成损 伤 。因此 在不影 响手
大 , 自愈的可能 。切 口疝 , 无 尤其是 巨大 切 L疝疝 内容 物 常 I
直肌严重破坏、 萎缩导致腹壁薄弱或 因创 伤所致腹壁 的完整
> 1 m。 0c
2 根据缺损部位分为 : 1 中线切 口疝 ( . () 包括 脐上 中线切 口疝 、 脐下中线 切 口疝 和脐上 下 中线 切 口疝 ) ( ) ;2 侧腹 壁切 口疝 ( 括 肋缘 下切 口疝、 股 沟 区切 口疝 和肋 髂 间切 口 包 腹 疝 ) 。 二 、 壁切 口疝 的病 因 腹
口疝发生率 。高原等 报道低年 资医师手术后切 口疝 的
3c ( ) m;2 中切 口疝 : 疝环最 大距 离 ~5c ( ) m; 3 大切 1疝 : 3 疝环最大距离 ~1 m;4 巨大切 口疝 : 0c ( ) 疝环缺 损最大距 离
~
发生率 明显高于高年资医师 ( 9 1 ) 这与手 术技 能和经验 5 :3 , 有关 。手术缝合材料 的选择 正确 与否与切 口并发 症发 生率 高低也有关 , 期 一份 Me 近 t 析结 果 提示 , a分 关腹 缝 合 筋膜 时, 使用 可吸收缝 线发 生切 口疝 的危 险度为 0 6 , .8 使用 连续 缝合发生切 L疝 的相对危险度 为0 7 , 使用不 吸收缝线连 I .3 故 续缝合是预 防切 口疝发生 的两 个保护 因素” 。国外 经验是 关腹时使用 不吸收缝线 连续 缝合 , 针脚距切缘 1c 这样使 m。 用 的缝线长度应是切 口的 4倍 。 4 疾病本 身因素 : . 多次腹壁手术 患者 腹壁组织 特别是腹
78例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分析
![78例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96d5df360cba1aa811daf7.png)
腹壁切 口疝的主要原因与腹部纵行切 口、 口感染 、 合技术 及各种合 并症有 关。 切 缝
横 向切 口以及 围手术期预防切 口裂开 、 感染可 以减 少切 口疝 的发生 。术后半 年 内应 注意避免各 种诱
【 关键词】 疝 ; 防医学 ; 因 预 病
An l i tee ooy o b o n l ni o a h r i i 8css Y o , ay s h t lg fa d mia ic in l ena n7 ae. U Yu s i s
l n i d n licso c u e n 5 ai n s n e t n o cso 4 c s s d a e e l t si 5 c s s o gt i a n iin o c r d i 4 p t t ,i fc i f n i n i 2 a e , ib t smel u 1 a e , u e o i i n i n c r n c b o c i si 4 c s s n n e a o o e r ti e a i 2 c s s h o i r n h t n 1 a e ,a d a a mi r lw r p oen mi n 1 a e .Co cu i n I i e s o i n l so s t s a y fr
mo ts p so e aiey a d al ik f co s s o l e a od d n h o t p r t l n l rs a tr h u d b v i e . v
【 e od】 H ra Pe no ein ; tl K yw rs e i; r etnm d i Eio n v i ce og y
.
论著 .
7 8例腹 壁切 口疝 的病 因分 析
腹壁切口疝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腹壁切口疝的病因治疗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e59763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1.png)
腹壁切口疝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腹壁切口疝(incisionalhernia)指腹部手术切口处发生的疝,无真正疝囊。
腹壁切口疝多见于腹部纵切口区,尤其是中切口或腹直肌旁切口。
疝的发病率占1.7%一期愈合切口很少发生在左右。
切口感染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可达10%~30%。
切口疝的发生是由切口愈合不良和腹部压力异常增加引起的。
任何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和可能增加腹部压力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切口疝。
腹壁薄弱或慢性疾病容易诱发切口疝,因此在老年或肥胖患者中更为常见。
事实上,腹壁切口疝的症状更为明显,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患者可以在家庭成员的帮助下识别疾病的疾病,做出判断,并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一般来说,腹壁切口疝在及时治疗后不会出现其他疾病。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强调患者在手术后的健康和饮食治疗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补充营养,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饮食疗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还可以补充营养,加强患者的身体,增强免疫力,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
腹壁切口疝是指原腹部手术切口的疝。
切口疝的发生是由切口愈合不良和腹部压力异常增加引起的。
任何影响切口愈合和增加腹部压力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切口疝。
除腹部手术切口的基本要素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一、全身因素老年、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营养不良、腹水、黄疸、全身严重感染、休克、类固醇激素的使用都会影响切口愈合。
2.腹压增加因素咳喘、排便困难、排尿困难、负重等因素都会增加腹压。
3.局部切口因素切口关闭缝合技术非常重要。
切口感染、消化道瘘等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
切口感染是切口疝的主要原因。
感染后,切口二期愈合,疤痕组织多,腹壁缺损程度不同,切口腹壁强度明显降低。
据统计,切口感染后切口疝的发生率为一期愈合切口5~10倍。
4、其他因素腹壁虚弱或慢性疾病增加腹内压容易诱发切口疝,因此在老年或肥胖患者中更为常见。
其他与原手术的其他因素是术中麻醉效果差,腹壁强行对拢或缝合时腹壁各层组织不准确对合。
腹壁切口疝12例诊治分析
![腹壁切口疝12例诊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fdf72e482fb4daa58d4bb1.png)
[ 多层螺旋 C T检
查 对照分析 [ J ] . 中国误诊学杂志 , 2 0 1 1 , 1 1 ( 1 2 ) : 2 8 6 4 . [ 2 ] 吴仕 龙 , 王国平 . 多层螺 旋 C T后处 理重 建对 肋软 骨创 伤断裂诊 断的应用价值 [ J ] . 浙江创伤外科 , 2 0 0 9 , 1 4 ( 4 ) : 3 2 4 .
[ 3 ] 冉
勇. 6 4层螺旋 C T对胸部创伤 的诊断价值 [ J ] . 临床
浆渗透到肺泡和 问质 内。影 像学 检查表 现为肺 纹理增 粗 、 模
糊, 伴有 斑点状 、 片状 阴影 。严重 的胸 部外伤可 引起肺组 织的 撕裂 , 病理上为肺组织 的断裂 和出血。轻者表现类 似肺挫伤 , 不易鉴别 , 严重者形成肺 内血肿 , 主要表现为球 形影或大 片较
同时 C T值 的测定对 胸腔积液还是积血 也有参考价值 。MS C T 扫描还能及时发现 X线平 片不能显 示的纵 隔、 心包 少量积 气
积液, 为临床治疗争取宝 贵时间。
胸检 出率 分别为 7 . 5 %和 2 0 . 1 9 %, 两种 检查 结果 比较 , 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MS C T发现肋 软骨骨 折 3例 , 支气 管撕裂伤 l 例, 膈疝 2例 , 纵隔血 肿 4例 。
气胸 , 如锐 器穿破胸 膜 、 爆震伤 、 肋 骨骨折 端伤及肺及 小支气 管 。X线检查是诊 断气胸 的重 要方 法 , 可 以显示肺 脏萎缩 的 程度 、 肺部情 况以及 有无胸 腔积 液和纵 隔移位 等。但 x线 平 片对少量胸腔积气积 液难 以显 示 , 卧位平 片胸腔 积液还会 掩 盖肺 部情况。MS C T检查 对诊断少量胸腔积气积液具有优势 ,
腹壁切口疝原因分析及处理
![腹壁切口疝原因分析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e16ed6dcaaedd3383c4d3a5.png)
腹壁切口疝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收治31例腹壁切口疝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腹壁纵向切口、腹内压增高、切口感染、营养不良、高龄、糖尿病等是切口疝发生的高危因素。
结论手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尽量保护组织;术后半年内注意防护,避免各种诱因。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处理腹部手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约为3%~10%,80%发生于术后1~2年内[1]。
引起腹壁切口疝的主要因素是严重的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
很多因素能导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如肥胖、糖尿病、腹水、慢性肺功能不全、贫血、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放化疗后和手术操作不当、术后腹内压升高、腹部多次手术等。
本院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腹壁切口疝30例,现就其主要原因及处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5~69岁,平均62岁,上腹部手术19例,中下腹部手术12例。
切口愈合不良10例;纵形切口26例,肋缘下切口3例,麦氏切口2例,二次以上手术9例约占29%,血胆红素增高和白蛋白降低13例占41.9%,空腹血糖高于正常4例,营养不良8例。
均行手术治疗,复发1例。
1.2 术后切口疝发生时间本组大部分疝发生时间为1年以内,其中6个月内17例,占54.8%;6~12个月9例占29.0%;其余12月以上5例,占16.1%。
2 结果半年以内为腹壁切口疝高发期;切口疝的发生以腹壁纵切口为主,有26例, 83.9%;切口愈合不良(10例,占32.5% )可能是其基本原因;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8例,占28. 6% )、空腹血糖高于正常(4例,占12.9% )可能是其重要诱因。
3 讨论3.1 严重的切口感染是造成切口疝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切口一期愈合,疝的发生率小于1.0%,一旦感染,其发生率增至10%。
Deitel等[2]提出,与切口疝发生有关的最常见因素是切口感染。
Bucknall等[3]报道,择期手术切口感染后,发生切口疝的危险性比没有切口感染者高5倍。
腹壁切口疝诊断与治疗PPT
![腹壁切口疝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61ba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9.png)
诊断性穿刺:抽取腹壁切口疝内容物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观察疝气位置、大小、形态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如腹股沟疝、脐疝、白线疝等相鉴别:避免过度饮食,减轻腹部压力
运动疗法: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腹部肌肉,减轻症状
保守治疗:通过药物、理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
肠梗阻: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出血:止血、输血、手术止血等
神经损伤:对症治疗,如止痛、理疗等
疝复发:再次手术修复疝
切口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清创
注意事项与特殊情况下的处理策略
术后感染:预防感染,及时处理伤口
术后疼痛:使用止痛药,减轻疼痛
术后用药: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
术后复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预防措施
术前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风险
术后预防措施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便秘
MRI检查:通过MRI检查腹壁切口疝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血管造影检查:通过血管造影检查腹壁切口疝的血供情况
内镜检查:通过内镜检查腹壁切口疝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鉴别诊断与排除其他疾病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既往病史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等,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腹部形态、触诊、听诊等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与预防复发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体会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7ad9e992e3f5727a4e96275.png)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体会作者单位:456750 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通讯作者:刘建云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
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17例不同大小腹部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14例,3例失访,本组大部分疝发生在术后1年内(10例),其余4例均发生于术后1年以上。
结论防止切口感染或裂开可采用横向切口,防止腹内压增高。
标签:切口疝;治疗;体会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占腹外疝的第3位,约占各种疝的1.5%[1],其发生机理主要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形成缺损,使该部位腹壁变得薄弱,腹腔脏器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由薄弱处突出而形成。
切口疝一旦发生便无法逆转,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很少有自愈的可能。
结合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1月~2010年10月17例切口疝,谈谈笔者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7例中男7例,女10例。
年龄最大83岁,最小35岁,平均59岁。
原手术类型中,阑尾切除手术7例,胃肠道手术7例,胆胰手术2例,其他手术l例。
12例患者可找到引起切口疝的确切原因:切口感染6例,呼吸系统疾患5例,造瘘口间隙过大1例。
其余5例原因不明。
1.2 切口情况及切口大小与疝的关系上腹正中切口5例,右上腹直肌切口4例,右下旁正中切口3例,脐旁腹直肌切口2例,麦氏切口2例,左上腹直肌L 形切口1例。
Ⅰ期愈合8例,因切口感染Ⅱ期愈合9例,占52.9%。
切口疝多发生于前腹壁纵行切口,发生率88.2%(15/17),上腹正中切口29.4%(5/17),右腹直肌切口23.5% (4/17),右下旁正中切口17.6% (3/17),脐旁腹直肌11.8% (2/17),左上腹直肌L形切口5.8%(1/17)。
切口长度大于10 cm有9例,占52.9%。
1.3 治疗方法均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术中切除疝环周围所有瘢痕组织,解剖出腹壁各层组织,对腹壁缺损较小者,按原解剖层次进行对缝,对巨大切口疝(腹壁缺损大于5 cm者)须充分游离疝环两侧,使用疝补片进行修补。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体会(附160例临床分析)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体会(附16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7720cf5fbfc77da269b1a7.png)
许峰 峰 肖隆斌 谭进富 谭 敏
【 要】 目的 总 结腹 壁切 口疝 的病 因 、 摘 病程 、 手术 治疗 的方 式 与效果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10例腹壁 切 1疝的原发疾病 、 6 : 1 病程 、 分类 、 手术 方式 和随访情 况 。结 果 平均 随访 时间 为 4 月 , 8个 10例 中小 、 大和巨大切 口疝分别为 4 、O 3 、2例 , 单纯缝合 修补 2 6 中、 2 6 、6 2 行 2例 , 复发 4例 ( 8 2 ; 1. %) 行人工合成材料修补 18例 , 3 复发 9例 ( . % ) 6 5 。其 中开腹 手术 15例 , 2 复发 1 例 ( .% ) 腹腔镜手 1 88 , 术3 , 5例 复发 2例 ( . %) 57 。结论 手术方式 的选择应根 据切 口疝患者的具体情况作个体化 的方案 , 人工合成材料修补 和腹 腔镜 手术是效果较好 的治疗手段 。 【 关键词 】 切 口疝 ; 疝修补术 ; 腹腔镜
I v sia o n S r ia r ame to d mia n iin r i An y i f r 10 Ca e ) n e t t n o u gc lT e t n fAb o n lI cs a He na( a ss o 6 s s gi ol l
C r s o dig a to : Ⅳ Mi E— ai:a t mmy 1 3 c r or p n n uh r e n, m l t n o @ 6 .o n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PPT课件
![《腹壁切口疝的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b68bdfd4d8d15abf234e16.png)
Subcutaneous Tissues Anterior Rectus Sheath
Posterior Rectus Sheath Bowel/Intestine
精选ppt课件
12
精选ppt课件
13
腹膜前修补式(Underlay)修补术
缝线 Sutures
网片
精选ppt课件
14
腹膜内(Inlay)修补法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精选ppt课件
17
精选ppt课件
18
精选ppt课件19Βιβλιοθήκη 精选ppt课件20
精选ppt课件
21
精选ppt课件
22
精选ppt课件
23
精选ppt课件
24
精选ppt课件
25
精选ppt课件
26
精选ppt课件
27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2
切口疝修补的注意事项
精选ppt课件
33
①严格无菌操作,近可能避免损伤疝内 容物尤其是肠管,止血要彻底;
②游离间隙时尽可能使用电刀,电刀的 使用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渗出,尽 可能少去除腹壁组织,一方面减少切 口张力,另一方面可避免术后腹腔减 容引起的呼吸运动障碍和呼吸衰竭, 如疝内容物巨大可在不影响肠管血运 的前提下适当切除部分大网膜。
③合成材料修补法:利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④腹腔镜修补法:通过腹腔镜技术后入路利用人工合 成补片材料修补腹壁缺损。
精选ppt课件
9
组织对组织修补
精选ppt课件
10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合成材料修补法。
精选ppt课件
腹壁疝的治疗与诊断课件ppt
![腹壁疝的治疗与诊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5fe53caf1ffc4ffe47acba.png)
Coviden TET
Parietex™ MESH 聚酯3D编织平片
TET Parietex™ MESH3D编织聚酯平片
3D编织结构 大网孔 不易褶皱 不易复发 柔软 病人术后舒适 组织长入性高 不易复发
价格适中
腹膜内(Inlay & IPOM)修补法 注意防止粘连的发生
➢六边形孔 ➢多方弹性 ➢重量仅38g/sqm
Coviden TEC-TECR
Parietex™ MESH 聚酯2D编织平片
➢ 组织反应小 ➢ 生物长入佳 ➢ 褶皱率低 ➢ 柔软 病人术后舒适 ➢ 少发生积液 ➢ 切开无脱落颗粒 ➢ 顺应性好 ➢ 耐受力40 kg (chain) & 70 kg (weft)
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
依据腹壁缺损的大小
腹壁松弛 巨大切口疝≥10CM 大切口疝5-10CM
中切口疝3-5CM 小切口疝<3CM
切口疝部位
中线切口疝-----77%
➢脐上中线 ➢脐下中线 ➢脐上下中线
侧腹壁切口疝-----17%
➢肋缘下区 ➢腹股沟区 ➢肋髂间区
髂部疝-----------6%
腹部切口疝的手术治疗
➢ 局部因素 切口感染是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据统计,切口感染后切
口疝的发生率是一期愈合切口的5—10倍,直切口多于横切 口。
➢ 促发因数 张力增加及受力不均;骤升性高压或持续高压;
切口疝形成的关键原因
重视伤口愈合
切口疝的发生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有密切关系
➢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 ➢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0% ➢伤口裂开者甚至可高至30% ➢切口感染引起的腹部切口疝占全部病例的50%左右
腹壁切口疝诊断和治疗指南
![腹壁切口疝诊断和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a8bd1cda32d7375a51780a0.png)
依据修补材料在腹壁不同层次间的放置,可分为: (1)腹壁肌肉前放置(onlay,或overlay)。 (2)腹壁肌肉后(腹膜 前)放置(sublay)。 (3)腹膜腔内放置(IPOM,或underlay),在腹腔内,修补材料紧贴腹膜放置, 需要强调的是采用这种修补时,补片材料应具有防止粘连特性,腹腔镜下放置 更具优势。 开放修补手术使用材料加强时,多以onlay 和sublay 方法修补。 腹腔镜修补手术使用材料加强时,行IPOM 或underlay 方法,也可将材料部分 腹腔内在边缘处放入腹膜前,即TAPE方法。目前推荐TVS及TAS术式。 杂交修补手术以常规和腔镜技术相结合进行修补。
依据腹壁缺损大小分类 (1)小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径(距离)<4 cm 。 (2)中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径(距离)4 cm×8 cm 。 (3)大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径(距离)8 cm×12 cm。 (4)巨大切口疝:腹壁缺损最大距离>12 cm 或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的比值 >20%(不论其腹壁缺损最大距离为多少)。
(3) 脊柱和胸廓的稳定性。从整体来看,腹部的形态犹如桶状,这对维持脊柱的三维结构和稳定具有 重要作用,前腹壁的肌肉对脊柱而言,具有像前支架样的作用。当腹壁肌肉因切口疝发生缺损和薄弱 时,这种前支架作用受损,可导致或加重脊柱变形,巨大切口疝患者甚至可出现姿态改变和脊柱疼痛。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大多数切口疝即可明确诊断。对通, 于小而隐匿的 切口疝可经B超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立诊断。
(2)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大多为其他生物体组织来源的,如:小肠黏 膜下层组织、皮肤、心包等。此类材料还可进一步分为交联和非交联。
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12年版)
![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2012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5026330912a21614792944.png)
中华 医学 会外 科学 分会 疝 和腹 壁外 科 学 组 曾于 硬 。特别 是某 些 部位 的切 口疝 , 如 剑 突下 、 肋缘 下 和
2 0 0 3年组 织编 写 了《 腹 部 手 术切 口疝 手 术 治疗 方 案 耻骨上 , 其缺损边缘的一部分仅为骨性或软骨组织 。 ( 草案 ) 》 ( 以下简称方案) 。这一方案对我 国疝外科 2 . 2 . 3切 口疝 的疝 囊 容 积增 大 对 全 身 的影 响
腹 壁切 口的愈 合 , 是 形成 切 口疝 的 因素之 一 。
2 . 2病理 和病 理生 理
1 . 腹 壁切 口疝 定 义
腹 壁 的正 常功 能是 由腹 壁 的 4对肌 肉( 腹 直肌 、 腹 外 斜肌、 腹 内斜肌 和腹 横肌 ) 与 膈肌 共 同维持 。胸 腔 和 腹 腔压 力 相互 影 响 和 协 调 , 参 与 并 调 节 呼 吸 和 回 心 血 量等 重 要 的 生 理 过 程 。 当腹 壁 有 缺 损 ( 切 口疝 ) 时, 缺损 部 分 的腹 壁失 去腹 肌和膈 肌 的控 制 和 约束 。 若 为小 切 口疝 , 腹 壁 的缺 损 靠其 余 的腹 肌 与膈 肌代 偿 。但 在胸 、 腹 压力 持续 不 断 的作 用 下 , 随着 病 程 的 延续 , 切 口疝 ( 疝囊容积) 逐 渐 增 大 。若 未 获有 效 的
的发展和规范起到 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 目前 , 随着 修 补技 术 和材 料 学不 断 发展 以及 临床 证 据 的 累积 , 原 方案 中的一些 内容 已不 能适 应 目前 腹 壁切 口疝 诊 疗要求。为此 , 中华 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 和腹壁外 科 学组 在 2 0 1 1年就 上 述方 案进 行 了反 复 的讨论 , 于 2 0 1 2年 5月完成修订 , 并将其 更名为《 腹部切 口疝 诊疗 指 南 ( 2 0 1 2年版 ) 》, 现 公 布如下 。
腹壁切口疝成因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35例患者经验
![腹壁切口疝成因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35例患者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be111f9f90f76c661371a3b.png)
【 键词 】 壁切 口疝 ; 因; 关 腹 病 预防 ; 手术 治疗
di1.99 jin10 15 000 2 o: 36/.s .0 6— 992 1.8 l4 0 s 文章编 号 : 0 1 6—15 (0 0 0 2 1 一o 0 99 2 1)一 8— 0 3 2
腹壁切 口疝作为 腹部 手术 后远 期并发症 , 献报道其 发生 率为 2 文 %—— 高 的远 因及近 因者 3例 ; 仅有全 身因素者 1例 ; 有远 因者 1 ; 仅 例 仅有近 因者
内在的 自身康 复能力 。
3 小结 .
[ ] 吴静. 1 1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及 中毒性心肌炎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
体会 . 当代护 士,05 (4 :0— 2 20 ,0 )6 6 .
[ ] 刘英 玲 , 2 李志钢 , 红玲, 气道管理 的护理进 展 [] 中华护理 杂志 , 刘 等. J.
263 心理护 理 : .. 患者因疾 病本身 引起 的呼 吸困难 , 痛 , 胸 以及部 分治 参考文 献 疗带来 的不适 , 而烦 躁不配 合 , 此 , 对 我们 做好 思想 工作 , 消除 病人 对疾 病 的
顾虑, 与家属 一起 安慰鼓励 患者 坚持 治 疗 , 动病 人积 极 的心 理 因素 , 调 提高
医学信息
临床集锦
ME IA F R A IN DC LI O M TO N N. 00 o8 1 2 ・2 0 ・ 13
患者持 续高热 , 以冰毯 物理降 温 , 头部 戴冰 帽 , 护脑 组 织 , 予 并 保 减轻 脑 理上 , 密切观察 病情变化 , 、 快 、 稳 准、 巧地 完 成 各项 护 理处 置 任务 是保 证抢 水肿 。大汗 时及时擦 干汗液 , 持皮肤 及床单 位 清洁干 燥 , 保 并适 当增 加患 者 救成 功的一 个重要环 节。IU护士应熟 练掌握 监护仪 的操作 , C 但不要 过分依 入水 量及营 养素 , 以补充 患者体 内因发 热 , 缺氧等引起 体 内消耗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和治疗研究
腹壁切口疝是发生于原腹部手术切口的疝,是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主要机制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形成缺损,使该部位腹壁变得薄弱,腹腔脏器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由薄弱处突出从而形成切口疝。
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介于2%~11%[1~2]。
大部分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探讨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索,以找出其治疗和预防的措施。
本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的切口疝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标签::腹壁切口疝;发病原因;治疗进展
腹壁切口疝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也给手术修复带来许多困难,且极易复发。
发病的因素有很多,如患者的全身情况、切口情况、手术操作等等。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切口疝修补中的应用,外科治疗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取得了不少成绩。
1发病原因
1.1切口国内外相关报道,切口感染是切口疝发生的首要原因,术后切口感染者发生切口疝的比例是未感染者的5~10倍[3]。
切口一期愈合,切口疝发生率5cm的切口疝。
由于增加了患者的手术创伤且效果不佳,同时随着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目前仅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所采用。
2.4腹腔镜人工材料修补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复发率较低,仅有0~11%,住院周期大大缩短,并发症相对较少,能及时发现多发性缺损,特别适用于过度肥胖的患者。
对于腹腔镜手术本身所致切口疝,原则上也应行疝回纳及修补术。
缺点是手术的技术要求高、学习曲线长、费用较高,影响了其推广应用,并且对巨大切口疝或腹腔内有较严重或较广泛粘连时的修补效果不理想。
3 结论
综上所述,腹壁切口疝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旦发生将逐渐加重,因此必须积极治疗。
随着材料学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呈多样化发展。
应针对腹壁切口疝的病因,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消除促发因素,正确选择腹部切口,使用可靠材料,选择合适的修补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史新河,王皓洁.腹壁切口疝病因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281-286.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
[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2):125.
[3]ROMAGNOLO C,MINELLI L.Small bowel occlusion after operative laparoscopy:our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Endoscopy,2001,22:88-90.
[4]Harlaar JJ,Deerenberg EB,van Ramshorst GH,et al.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small stitches on the incidence of incisional hernia in midline incisions[J].BMC Surg,2011,11:20.
[5]Halm JA,Burger JW,Jeekel J.Incisional abdominal hernia:the open mesh repair[J].Langenbecks Arch Surg,2004,389(4):313.
[6]Snyder CW,Graham LA,Gray SH,et al.Effect of mesh type and position on subsequent abdominal operations after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J].J Am Coll Surg,2011,212:49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