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融合与赵之谦行书的风格演变

合集下载

赵之谦书法特点

赵之谦书法特点

赵之谦书法特点赵之谦(1829-1884)浙江绍兴人。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

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

他是清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

他的篆刻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取精用宏,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赵派”。

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

赵之谦的书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真草隶篆融会贯通:赵之谦在书法上博采众长,将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使得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他在真书方面擅长临摹古碑,如《临杨大眼造像记》、《临费凤碑》等;在草书方面,他的作品具有刚毅不屈和雄浑奇崛的特点,如《为子书节临高澄墓志》;在隶书方面,他的隶书有着独特的韵味,如《临瘗鹤铭集联》;在篆书方面,他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形成自己的风格,如《临封龙山颂》等。

2.独特的行草书风:赵之谦的行草书风独树一帜,他将篆、隶、楷等书体的凝重融入行草书中,形成了飘逸洒脱、刚柔并济的风格。

这种独特的书风在他的行草作品《临郑文公碑》、《临秦泰山刻石二十九残字》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碑刻造诣深厚:在清朝,赵之谦受到包世臣等人“崇碑抑帖”的书法理论影响,对碑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的碑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临张猛龙碑》、《临鞠彦云墓志、杨府君神道碑》等。

4.创新精神:赵之谦在书法创作中敢于创新,力求突破传统束缚。

他在继承前人书法技艺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个性融入作品中,形成了富有现代气息的艺术风格。

这种创新精神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总之,赵之谦的书法艺术成就极高,他在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上都有卓越的建树。

他敢于创新,将个人的独特风格融入书法作品中,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法遗产。

然而,在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书法并未得到充分认可,直至近现代,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赵之谦书法的价值。

如今,赵之谦的书法作品已成为书法爱好者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赵之谦的魏碑神韵欣赏

赵之谦的魏碑神韵欣赏

赵之谦的魏碑神韵欣赏赵之谦的魏碑体,在诸多师法魏碑的书家中是独具特⾊的。

他以轻快的笔调模拟魏碑⽯刻的庄重与奇肆,使笔画婉转流畅,奇倔雄强,别出新意,超迈时俗,⽽⾃成⼀格。

他在笔调上对单⼀中锋⼤胆地进⾏了突破,构成了他独特的⽤笔⽅式。

赵之谦⽤笔的这⼀突破,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有价值的⼀次⽤笔⾰命:他把魏碑刚健峻利的⽅笔与流畅宛转的帖学⽤笔,巧妙地结合在⼀起,即⽤⽅则婉转,⽤圆则劲挺,寓柔于刚,含忍内藏,从⽽创造出⼀种崭新的⽤笔形式。

他以帖学的流美来改造魏碑的雄浑,⼜以帖派的流转为主调,调和魏碑的⽣拙,从⽽使⽣辣、刚劲的魏碑⽅笔与传统的流美婉转的帖学⽤笔相兼容,于是就出现了他特有的“赵⽒笔法”。

“赵⽒笔法”的问世,使流畅的帖学运笔过程增加了⼀些新颖的内涵,使每⼀根线条都成为⼀个不同的多边形,改变了近千年来程式化的⼆王⽤笔⽅法,赋予每⼀点画以丰富的情调和全新的韵致。

赵之谦的书法在结体上,赵之谦取魏碑的横向扁平结构,中宫宽松⽽外围紧密,表达出了⼀种雄强厚重的“⾻⼒”。

他以帖学的⽓韵,佐以丰富的点画形态与结构造型,使书体呈现出⼀种前所未有的新颖感—爽俊⽽不失朴厚,谨敛⽽不失飘逸,劲健⼜不沾⽕⽓。

⽤笔⽅圆兼施,⽽以圆为主,形成⼀种外圆内⽅的结构特征。

具体形象犹如“颜底魏⾯”,中宫紧收,撇捺外放,遒爽精劲,显得闲雅⽽⼜温润,流露出⼀种现代的审美趣味,形成了他的魏体楷书的新⾯⽬。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

赵之谦能使真、草、⾪、篆等各种字体的笔法融为⼀体,⼜能⽤同⼀种风格的⽤笔书写不同的字体,⽤笔的“赵家”风格特别明显。

赵之谦的⽤笔格调,⽆论书写什么字体,⾏笔⽆论迟、速,都能始终统⼀在魏碑⽤笔的基础上,个性⼗分突出。

赵之谦的篆书和⾪书⼴泛学习秦汉碑刻的基础上,笔墨兼融,收放⾃如,以轻快婉转的格调来表现⾃⼰的真情实感,所以具有独特的魏碑体味道。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

赵之谦在他的《章安杂说》中说:“求仙有内外功,学书亦有之。

赵之谦手札行书探析

赵之谦手札行书探析

赵之谦“信札小行书”中的碑派风韵探析程祥忠摘要本文通过赵之谦的手札小行书来探究其风格内的碑派元素, 赵之谦的碑派手札小行书的形成与他求新求异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他的手札小行书将魏碑的笔法与帖派行书的流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内有劲骨外有韵致的新体系,这个新体系的衍生有别于传统的碑派与帖派,赵之谦是真正把碑帖的精神融入了笔端,形成了自已的笔墨艺术语言, 他的手札小行书不仅具有北碑的雄强,还具有南帖的书卷气, 是他真正把碑的方严精神融入到帖中,完成了碑帖在形神的结合,他的成功实践对后世书法的字型演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赵之谦崇碑手札小行书求独求新一, 赵之谦的魏碑书风形成因素1,早年师法颜体,多涉宋人及其他古帖赵之谦早年学习书法由颜体入手,35岁前的行书作品大多是出自颜体,例如33岁时写的行楷“三辰两金对联”就是那个时期学颜的作品,赵之谦在《章安杂说》中记道:‚二十岁前,学《家庙碑》,日五百字,无所得,遍求古帖,皆涉一过,亦不得。

后于一友人家见山谷大字真迹止十余,若有所悟。

偶临《石门铭》笔势顿异,觉从前俗骨渐磨渐去。

然余未尝学山谷一字。

‛①由此自叙可知二十岁前对颜体用功极勤,并且“遍求古帖,皆涉一过,”说明他早期学习的范围很广。

“无所得”也是正常情况,因为在早期阶段重在继承和临摹,要想有所变化和心得,可能性不大。

赵之谦既言是受了黃山谷的启发,从中有所悟,却又未尝学一字,这应该是从黄山谷中找到了灵感,是学其理,而非技术层面上的简单临摹,赵之谦比别人高明之处就在于能触类旁通,能通过外在的形悟到根源。

在同时代还有一位书家何绍基,他对赵之谦也很有影响,何绍基也是学习颜字,两者比较,则无论在形,神上都很相似。

倘若因写的像而便说赵学何,显然缺少依据。

但两人书风确实有着相近的联系, 因此受何的影响也为合理,这种联系用同出一门颜体来解释可谓更洽当,可见赵之谦早年的书风多学唐人。

2,尊碑抑帖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尊碑的观点。

论赵之谦碑学书法风格及运用

论赵之谦碑学书法风格及运用

论赵之谦碑学书法风格及运用文/ 吴林峰摘要赵之谦是艺术史上的一位全才人物,他在诗、书、画、印及金石学等方面开宗立派、极致高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也可以说是清代碑学理论最有力的实践者,沙孟海先生曾这样评说:“把森严方朴的北碑,用婉转流丽的笔子行所无事地写出来,这要算赵之谦第一副本领了。

”①赵之谦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他在篆、隶、真、行诸体上全面践行了碑派书风的典范,从而给后辈书家以全新的启迪,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赵之谦碑学书法风格碑帖融合清代在中国书法的发展长河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清代中后期,帖学日渐衰微,碑学随之兴起,书坛风气大变。

碑帖之分起自阮元,清嘉庆年间,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两文,轰动一时,为清代碑学的兴起竖起了第一面鲜明的旗帜。

随后包世臣的《艺舟双楫》,特别是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更是将阮氏观点发扬光大,尊碑理论被推到极致,帖学唐书受到攻击,碑学的地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所要研究的赵之谦,正是这一时期清代书坛举足轻重的代表书家,在此碑学盛行的感染下,赵之谦在书法方面的实践过程清楚地映现着碑学书法的烙印。

赵之谦书法初学颜真卿,对帖学也很用心。

后来受到包世臣书法理论的影响,毅然摆脱颜真卿而专意碑学,于北魏、六朝造像上下了很深的功夫。

在北碑的影响下,其书由平画宽结的颜字,变革为斜画紧结的北魏书体,结字紧密,峻拔洒脱,竭力追求姿态活泼和气势飞动,并逐步运用到到篆、隶各书体领域,为碑派书法开辟了一条新奇的道路,也使得自己在晚清书坛上独树一帜。

本文主要通过对赵之谦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学书历程、交友圈层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归纳,分析研究其碑学书法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对其碑学书法的风格特征进行深层探讨。

同时,在对赵之谦书学道路、书法风格形成原因的探讨过程中,又为我们在如何处理现代资源与传统资源,为我们学习古代法帖、吸收古代书学思想以及如何进行创作等方面都极具指导意义。

赵之谦行书技巧与风格研究

赵之谦行书技巧与风格研究

2024/03 No.265一、引言赵之谦(1829—1884),清道光九年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初字益甫,后又改字梅庵、无闷等,号冷君。

赵之谦是清朝晚期杰出的书法家、画家、篆刻家,终其一生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不仅留下了大量书法、绘画、篆刻方面的艺术作品,更为后世书法、篆刻和绘画的学习、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

早在幼年时期赵之谦的艺术天分就得到充分表现,其4岁进入私塾学习,到10岁时已经能够题诗作画。

由于赵之谦生活在外寇入侵、内乱不断的清王朝末期,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中法战争等动乱,养成了坚毅、刚烈的气魄;中晚年进入政坛后,又勤于政务,关心民间疾苦,是一名难得的勤政、爱民、清廉的好官,并因此积劳成疾,于光绪十年(1884)56岁时病逝于任上。

在书法上,赵之谦饱读各家碑刻法帖,集清末书法家邓石如、包世臣、康有为等名家所长,在魏碑凝重、雄浑、豪放、苍茫的基础上,融合了帖学的秀雅、流畅、轻巧和含蓄,在“碑体行书”中自成一家,独具一格,并且为后世开辟出了碑帖融合的新道路。

[1]二、赵之谦书学生涯概述赵之谦的书学生涯是其书法技巧和风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不仅有书法形式和艺术上的转变,同时还包括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分析赵之谦的书学生涯,有利于人们深入地了解其书法风格。

清朝中晚期,随着大量金石碑版的出土并在文艺圈里不断流转,许多文人士子纷纷将目光投到这些出土的文物上,走上了金石考据的学术道路。

他们不仅在金石文物上治经考史,还将碑刻上的文字书法应用到现实书法创作中,并由此创造出以北碑(魏碑)为基础的书法风格。

发展至清朝末期,先后涌现出了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书法大家,其中尤以赵之谦的书法最为精湛、治学领域最广,艺术成就最受后人推崇。

幼年时期,赵之谦即聪慧过人,有过目成诵之才,加之他精于钻研、勤奋好学,初宗“二王”,后取颜真卿,在师采众家和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出了将魏碑和帖法相互融合的新式“魏体行书”,形成了浑穆且大气、严谨而从容的行书风格。

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一)

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一)

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一)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学校代码:10475学号:104753020285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A Study of Zhao Zhiqian’s CalligraphyCharacteristics and Art Features专业名称:美术学专业代码:050403研究方向:书法与篆刻教学研究年级:2002 级研究生姓名:沈速导师姓名、职称:赵振乾教授完成日期:2005 年5 月论文主题词:赵之谦/书法/书学渊源/碑帖融合/碑学中文摘要清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书道中兴的一代,金石学的兴起,引起碑学书派的迅速发展。

新的取法对象,引发出的新的技法和审美追求。

大大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创作。

受其影响,碑派书法家群而崛起。

书法由继承变革到创新,挽回了宋代以后江河日下的颓势。

碑学理论的兴起和确立,使书家在各个领域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实践,因此,各种书体都有一批造诣卓著的大家。

赵之谦就是这一中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

真草隶篆均有涉及。

他天分独厚,又能加以发扬。

他抓住北碑造像中雄强霸悍的一面,竭力追求姿态活泼和气势飞动,并将这种努力扩大到篆、隶书体领域,在晚清书坛上独树一帜,为碑派书法开辟了一条新奇的风格途径,所以产生极富现代气息的作品。

这一点,他本人也有所矜持,但当时的人对他却未能充分理解。

本文用考证、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赵氏的艺术人生、书法渊源、书学理论、贡献成就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文章从他在包氏等人“崇碑抑帖”书法理论影响下,不同于传统行草书的独特书风。

通过赵之谦与其同时代其他书家的比较,揭示出赵氏本人内在的情愫、精神。

文章最后对他在碑学书派的特殊贡献及在清代书法史上的重要作用作出明确的定位。

关键词:赵之谦,书法,书学渊源,碑帖融合,碑学目录引言 (1)第一部分社会文化背景 (3)第一节清代前、中期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3)第二节清代金石学对书法文化发展的影响 (4)第二部分赵之谦的书学理论渊源 (6)第一节清初帖学的式微和碑学的昌隆 (6)第二节阮元的书学理论体系及其碑学成就 (7)第三节包世臣与碑学理论的完善 (8)第三部分赵之谦的书法创作个性与艺术特色 (10)第一节赵之谦生平及艺术 (10)第二节赵之谦的书学渊源 (13)第三节赵之谦碑帖融合的创作个性及艺术特色 (16)第四部分赵之谦与其他碑学书家比较 (35)第一节赵之谦与张裕钊的比较 (35)第二节赵之谦与何绍基的比较 (38)总结 (43)参考文献 (46)引言清代在中国书法的发展长河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碑派书风在赵之谦绘画中的表现

碑派书风在赵之谦绘画中的表现

碑派书风在赵之谦绘画中的表现刘明波【摘要】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书画兼善的艺术家,在赵之谦的绘画作品中,书画印得到了巧妙的融合,他的艺术实践为书画艺术之间的融通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赵之谦碑派书风的形成,不仅使得碑派书法技法体系进一步完善,而且对其碑派书风入画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而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期刊名称】《艺术百家》【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2页(P225-226)【关键词】赵之谦;碑派书风;绘画风格;用笔;章法与布局;用墨与用色【作者】刘明波【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0一、书画用笔的同质性画则兼习南北二派,继而苦心经思,恍悟书画合一之旨,在于笔与墨化,能用笔而不为笔用。

书法既进,更以篆与八分之意作画,神明于前人所立之规矩,而画之技又精。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腊梅茶花图》,题款时间在同治戊辰七月,也就是1868年的夏季,此时的赵之谦客居京师,有机会接触到了新的书画作品,尤其是北碑造像拓本。

这一时期的赵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进一步,也成为他艺术生涯最为辉煌的一个阶段。

“书法既进,以篆与八分之意作画”,从用笔上看,图中的风格更倾向于大写意绘画的特征,以篆隶笔意写枝干、写石头,显得更为疏放轻松。

毛笔的性能在与纸面的碰触摩擦中被赵之谦发挥得淋漓尽致。

梅花,自古以来便被文人墨客们赋予坚贞不屈、铁骨冰心的寓意,也成为画家笔下的普遍题材。

对于画梅,赵之谦曾说:“以篆隶法画梅,则着墨自古,以梅画梅,则匠氏优为之矣。

”表现出赵之谦对“以碑入画”的深刻理解,更能表现出其对“古意”的追寻。

这幅作品注重画面的布白效果,有“计白当黑”之功用,凸显被分割空间之间的层次和对比关系。

在对物象的表现上,赵氏善用一笔钩画出石头和枝干的外轮廓,因这一笔中包含了中侧锋转换、提按、线节奏的变化和笔尖蘸浓墨的方法写出,同时讲求“一气呵成”,所以线质显得水墨华兹,丰富多变,自然有类似与北碑的气壮力足之感。

赵之谦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赵之谦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一、赵之谦的生平和书法风格赵之谦(1864-1923),字伯齐,号鲁风,山东省章丘县人,清朝末年著名书法家。

赵之谦自幼酷爱书法,师承于当时著名书法家颜文樾,深得其书法精髓,后又广泛学习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帖和名家法帖,继承了颜文樾的执笔精神,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赵体”书风。

赵之谦的书法以行草为主,其行草书法力求神似疾风,热情奔放,着意求气宇轩昂之势。

赵之谦笔下的行草书法舒劲遒劲,笔锋一挥间,一气呵成,横折峭拔,有力度而不失宽阔厚重。

其书法作品气度非凡,极富有阳刚之美,尤以用笔变化多样、结体最为奇绝闻名于世。

二、赵之谦的书法地位和影响1. 赵之谦的书法地位赵之谦在我国书法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赵体行草”,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赵之谦的书法作品结体粗劲,用笔奔放,精神豪放,充满了阳刚之美。

其书法作品力透纸背,气魄雄浑,富有强烈的表现力,对后世书法家影响深远。

2. 赵之谦的书法影响赵之谦的书法风格极富特色,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他的书法作品风靡一时,备受书法界和文人士大夫的推崇。

他的书法作品源远流长,成为了后世书法家学习、模仿的对象,被誉为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三、赵之谦书法的艺术价值1. 赵之谦书法的艺术魅力赵之谦的书法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魅力,在其书法作品中,笔法洒脱奔放,行间有力,韵劲遒劲,骨力透纸。

其书法作品气度非凡,富有阳刚之美,给人一种刚劲挺拔、豪情万丈的艺术享受。

2. 赵之谦书法的艺术价值赵之谦的书法作品在我国书法史上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其书法作品在书法鉴赏界被誉为“赵体行草”,有着极高的艺术地位。

赵之谦的书法作品横空出世,气贯长虹,成为我国书法史上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

四、赵之谦书法的学术价值1. 赵之谦书法的学术意义赵之谦的书法作品对于我国书法史有着深远的学术意义。

赵之谦执笔豪放大气,其书法作品成为了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我国书法艺术史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

赵之谦的行书与帖学

赵之谦的行书与帖学

大夫 封朗议人夫 同知衔江西 议叙 知县先考捐 欲动”,足 见其对 兰亭感情之深。号察赵之谦存 叔府君 行略 称 :“府君幼即能书画篆刻,长更 世的墨迹 ,无论是 甲_期的帖学风貌,还是后来的
书是 为务求简便而产生的一种 书体,大 致也 经 禀环异,颖悟倍常章。甫_二岁,即能把笔 作字。
万了早期 的萌芽, { 期的成熟,以及 后来的流派 稍 ,读书过 曰辄 能诵。义好深 湛之 思 ,往
纷呈。其 rI ,东 土羲之 来被认 为是行书的集 出新 意 以喷塾 师,塾 帅不 能 答” ,“ 岁学 大成 丌创 _f 5风,其行书法帖广为后人仿 古 义,几 岁学 诗 ,十岁后 讲 学 ”,“少 事 汉 学,_卜
沈 曾植、何绍基、康仃为等人为代表。 赵 之 谦,土 j 消 道 光九 年 (1 8 9),卒 H
光绪 _1I‘年 (I88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 字捣 叔 ,浙 ;1 绍 必人,书、 、篆刻 兼善,尤以魏碑 体书 称 菩,对后 影响颇大。康有为任 r 艺 舟双楫 中认为 “赵之谦学北碑,亦 自成家,怛
宁圜萄哥 · 研究

~ 、 :一 一l

赵之谦 的行 书与 帖学
◇ 陈 昌 宝
作为 一种书体,行= 介于偕书和草 之间,
(1- 一1 855)碑学传统 ,开 一 ftTJT J ̄t。纣 j 赵
一 般被 认为足由 “正书”快写而成。古人云:“楷 之谦 而青,后世的研究者 多关注十其篆 隶 忽
忆及,尚觉腕下鬼跃跃 欲动位。除 J,篆、隶及
对 ] 赵 之 谦 书法 的早 期 取法,其 在 成 法,虽然赵之谦曾称:“学祖 人,书祖 二王 ,
魏碑正书。赵之 谦行 15电广为 世人 所称道。但 十一年 (1861)曾云 :“余二十岁前学家 碑五 白‘ ‘二王’之书传 皆唐人蟠勒, 帖所搜失当,实

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二)

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二)

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二)从碑帖融合--看赵之谦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二)第三部分赵之谦的书法创作个性与艺术特色第一节赵之谦生平及艺术赵之谦为艺术天才,是人所共知的。

篆刻融古开今,合浙皖为一,成为一代宗师。

绘画则开海派之先河。

虽然他并未在上海居住过,却对上海画界产生重大影响,甚至被奉为海派绘画巨匠,代表画家之一。

书法,则更是真、行、篆、隶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赵之谦与其他著名书法家相比,其人生相对单纯,基本可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35 岁前后的游幕时期。

道光九年(1829 年)七月初九,赵之谦生于浙江绍兴开元寺东首大坊口赵家。

名之谦,字益甫,又字撝叔,号铁三、冷君、子欠、次寮、憨寮、悲盦、思悲翁、无闷、婆娑世界凡夫、支自头陀、悔素、笑道人等,自署二金蝶堂、苦兼室、悔读斋。

据载,会稽赵姓为宋宗室之后,最早居嵊县,明时始迁绍兴。

入清后分居大坊口、观音桥、广宁桥三处。

赵之谦为迁绍第十五世裔,曾祖立钟、祖源,父守礼,字松筠。

母章氏,生两子,长子烈,字积庵,次子即之谦。

赵家自高祖上游君始,“始业贾”。

“家故丰厚,多藏书”。

而赵之谦“天禀环异,颖悟倍常童。

甫二岁,即能把笔作字。

稍长,读书过目辄能诵。

又好深湛之思,往往出新意以质塾师,塾师不能答”。

①“六岁学古文,九岁学诗,十岁后讲学”。

又云,“少事汉学,十岁后潜心宋学者七年”②“仍世丰厚,君生而中衰”。

③父亲中年患喘病,恒卧床第,家务赖母亲章氏主持。

积劳成疾,赵之谦十四岁时,母殁。

之后,兄积庵以公讼累家,自此家道中落。

①参见《亡妇范敬玉事略》②参见《府君行略》③同上。

十七岁,从师山阴沈霞西布衣复粲学金石之学。

①十九岁,娶范璥(敬玉)为妻。

赵之谦在《亡妇范敬玉事略》中述到:“余少负气,论必疵人。

乡曲皆恶,外舅及之。

母喜曰:此吾婿也。

因以妇归余。

”二十岁前,书学颜真卿《家庙碑》,“日五百字。

”②二十一岁考取秀才。

赵之谦虽然17 岁“始习金石之学”,21 岁中秀才,于此前后亦练书习画,但就艺术上真正出现大的进展。

赵之谦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行书篆书

赵之谦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行书篆书

赵之谦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行书篆书赵之谦/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行书篆书《篆书扇面》书法欣赏浙江绍兴人。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

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

他是清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

他的篆刻取法秦汉金石文字,取精用宏,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称“赵派”。

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

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

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行书篆书是书法欣赏的重点。

赵之谦精通於书画篆刻,他的书风属于邓完白、包慎伯、吴让之一路,由包氏的执笔法学习北碑。

他的篆隶有他独特的光芒。

他的天分独厚,而又够加以发扬光大,所以产生出极富现代气息的作品。

这一点,他本身也有所矜持,但当时的人却对他未能充分理解。

其篆隶作品,有时虽然有些渗墨现象,但其锐利的笔锋所表现出来的美妙感觉,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在包世臣等人“崇碑抑帖”的书法理论影响下,清朝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天才—-赵之谦,各种书体都涉猎且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优秀作品。

以行书作品为例来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一种不同于传统行草书的刚毅不屈和雄浑奇崛。

行草比较容易引起情绪的激动,但赵之谦却能将篆、隶、楷等书体的凝重融于这种飘逸洒脱的行草书之中,其中仍可窥见赵氏本人内在的情愫、精神。

赵之谦篆书书法欣赏出入北碑加篆隶笔法书法欣赏-赵之谦赵之谦书法美学思想形成于他的哲学思想,外化为其独具风格的创作,他的书法美学思想主体为:拙朴浑厚,古茂清新,儒道互补,佛理深渗。

赵之谦在书法上的创新与贡献特别突出。

他在书法中融入篆刻的功力,人称”使刀如笔,视石若纸”。

他刻印取法秦、汉的金石文字,又超然卓立,因此,他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极深的功力和修养。

赵之谦一生多致力于篆隶,研习颇深,且能不拘陈法,打开自己的视野,大胆突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特色。

211026012_晚清碑帖学思想的发展与新变

211026012_晚清碑帖学思想的发展与新变

26石文字学并以写篆隶为主的书家,如吴熙载、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

另一类是以魏碑法写楷书、行书,或融魏碑、唐楷于一体的书家,如何绍基、张裕钊、杨守敬、沈曾植、康有为等。

清代碑派书家多以篆隶书为创作方向,以北碑和无名碑为中心,开辟了一条帖学所不能及的新径。

以清代中期到晚期的邓换期,同时前碑派的崛起为碑学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审美观念、艺术表现手法、碑学理论等趋向成熟。

晚清碑学兴盛,帖学式微,碑派成书坛主流。

如陈介祺所言:“书画之爱,今不如昔,以金文拓本为最初,其味为最深厚,《石鼓》、秦刻、汉隶古拓次之。

”①晚清碑派书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擅长金一、晚清碑帖学差异清代书法离不开“碑学”一词,金石学的复兴,金石家访碑活动的兴盛,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清初,碑学滥觞,帖学继续向前发展,呈现出隶书热潮、崇董书风与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余绪,风格清健儒雅,以承继为主。

清代中期是由帖学向碑学的转□ 马其伟晚清碑帖学思想的发展与新变·美术史论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 C ALLIGRAPHY 2023 02.总第 期160[清]吴昌硕 节临《石鼓文》 纸本 1897年款识:漱石仁兄大人属篆。

丁酉秋日,弟吴俊卿。

钤印:吴俊之印(白)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石如、伊秉绶、康有为、吴昌硕为代表,邓石如对汉碑额上的篆书用笔加以改造,并以长锋羊毫写出富于弹性变化的笔画,运笔流畅刚毅,改变以往只重结构的单调的篆书审美定式,开一代风气。

伊秉绶的篆隶书创作,师法汉碑中雄浑平直一类,用墨浓重如漆,结字宽博拙朴,省去明显的波挑,而以直画代之,并富于篆书笔意,同时强化方折,将汉碑的浑厚拓展到极致。

康有为书法以行书名世,用笔迟送涩进,沉厚圆浑,结字内紧外松,开合有致,气象浑穆。

吴昌硕书法以石鼓文为基调,并努力从古代钟鼎文、钱币文、砖瓦文、陶文等金石文字中吸取养料,创一代新风。

从米芾对书画的鉴定方法说说赵之谦一方印蜕

从米芾对书画的鉴定方法说说赵之谦一方印蜕

从米芾对书画的鉴定方法说说赵之谦一方印蜕昨天晚上在群里与印友讨论赵之谦一方印章的真伪,争论的焦点是下面这两方印蜕哪一方才是赵之谦的真品,一方是印友在国图(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印谱上拍来的印蜕:(国图版的赵之谦的一方印的印蜕)另一方则是印友分享的自藏印谱中的同样内容的一方印蜕:(网友自藏印谱中的赵之谦的印蜕)显然,这是两方印文完全一样的印章,印文都是“西京十四博士今文家”印文有一个难点是“今文家”,今文家相对于古文家,是一组概念,他们的学术观点的分界线在于对于孔子的认知。

今文家崇奉孔子,尊为素王,无非以孔子为赤统,为汉制法,歆媚时主。

因孔子为素王,故以六经为其所作。

六经义理,有深有浅,施教先浅后深,即先诗书而后春秋,所以孔子为哲学家、教育家。

古文家崇奉周公,以孔子为先师,故以六经为古代史料,先有《易书》,而后有《春秋》。

孔子系述而不作,为史学家,而非哲学家、教育家。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赵之谦刻过这样一方印,印文如上。

我们把这两方印蜕跟较流行的赵之谦印谱做了一下比较,流行印谱中大部收录的版本是下面这一方非国图的版本,即“今”字上面有残破的这一方,但这并不能代表国图的那一方就是假的,有这样几种可能:1、赵之刻过两方同样印文的印章。

这在其他大家那里是常见的,对于赵之谦这样性情的大师来说(他一辈子留下来的印章不超过四百方),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性,但至少这种可能性极小。

2、印友从国图拍照时因为各种担心,没有办法保证完全对正原印蜕,致使印蜕有明显差异。

这种问题只会造成扭曲变形,或者几何失真(即印蜕变成梯形或者平行四边形),但决不致于那么明显的残破也不一致。

3、另外的人仿赵之谦的作品另外刻的一方,然后为了展览的方便,供给一般游客学习使用的,如果是真的行家,国图就拿出真正的真本来(国图还是比较牛的,他不会没有真货,该是有真的,只是不便于一般游客观览)。

这种可能性较大,但如果这种可能是真的,那么国图显然也太不严谨了,应当在展览时标明是仿本。

赵之谦的行书与帖学

赵之谦的行书与帖学

赵之谦的行书与帖学赵之谦的行书与帖学作者:***作为一种书体,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一般被认为是由“正书”快写而成。

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

”唐代张怀瓘《书断》云:“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

”由此可见,行书是为务求简便而产生的一种书体,大致也经历了早期的萌芽,中期的成熟,以及后来的流派纷呈。

其中,东晋王羲之历来被认为是行书的集大成者,开创一代书风,其行书法帖广为后人仿效。

就书学角度而言,“帖学”即为崇尚魏晋“二王”之后历代法帖的书法流派。

清代“碑学”兴起之后,因用笔取法及审美趣味相异,“帖学”逐渐被视为“碑学”的对立面。

正如康有为(1858—1927)所言“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亦因金石之大盛也”。

自碑学之兴起,后来习书者往往以碑学的眼光去审视、欣赏书法,进而有很多人摈弃或者否定帖学。

这是由于立场、视角的改变,导致认识的迁移。

黄惇先生曾称行书可以分为三系,即东晋王羲之流派、唐代颜真卿流派以及清代的魏碑行书流派,此说颇有道理。

闻是小编补说明:赵之谦不仅在真书及篆书隶书体上将从北碑中挖掘而来的笔法特点发挥、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北碑书笔法直接运用到其稿书中,在日常的书写中吹锤炼自己独特的行草书体势、笔法和意趣。

这二通信札,皆为赵之谦致友人王晋玉,写信时间当为赵之谦四十岁前后。

王晋玉.字瓒公,江苏溧阳人,道光年间层与赵之谦一同师事于杭州,缪梓幕中。

信中提及的胡培系(子继)、胡澍(□甫),亦为赵之谦于缪梓幕中结识的金石好友,其中尤以胡澍对赵之谦的艺术产生了较深的影响。

其中清代的魏碑行书流派,即以赵之谦、金农、沈曾植、何绍基、康有为等人为代表。

赵之谦,生于清道光九年(1829),卒于清光绪十年(1884),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浙江绍兴人,书、画、篆刻兼善,尤以魏碑体书风称著,对后世影响颇大。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认为“赵之谦学北碑,亦自成家,但气体靡弱,今天下多言北碑,而尽为靡靡之音,则赵撝叔之罪也”,但丝毫没有动摇赵之谦作为碑学书法典型代表之地位。

赵之谦《行书手札》,演绎出一套充满自然书写意趣的北碑笔法

赵之谦《行书手札》,演绎出一套充满自然书写意趣的北碑笔法

赵之谦《行书手札》,演绎出一套充满自然书写意趣的北碑笔

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

汉族,浙江绍兴人。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
无闷等。

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近代的吴昌硕、
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赵之谦书法艺术的特点突出表现在:
一、涉猎广泛,造诣全面。

他于正、草、隶、篆诸体及金石均擅,且善于相互渗化翰铸。

他将北碑的用笔方法巧妙地融入篆隶书体中,使其呈现出飘逸飞扬、变化多姿的艺术风貌。

又将篆隶笔法化入行草书,使线条涩重而酣畅,以果敢坚决、疾徐有致的用笔变化,表现出强烈的力量感和运动感,洒脱超迈。

二、与同时代碑学大家多致力于以柔毫表达刀砍斧凿之迹相比,赵之谦对北碑的解读,更注重以圆通婉转、流美自然的用笔,演绎出一套充满自然书写意趣的北碑笔法。

三、强调形式感和装饰意味。

赵之谦篆、隶、楷体用笔多攲侧取势,注重起笔处顿转和收笔波挑的表现,结字让头舒脚,仪态百变,故有妍美之致。

刘一闻从金农到赵之谦——上博藏楹联里的清代书法演变之迹

刘一闻从金农到赵之谦——上博藏楹联里的清代书法演变之迹

刘一闻从金农到赵之谦——上博藏楹联里的清代书法演变之迹楹联为何在清代异军突起并成为众多书家表现的媒介?楹联的兴起对当时书坛具有什么影响?金农隶书七言联《殷勤但酌杯中酒豁达长推海内贤》扬州八怪无论学识还是书画创作之境,金农(1687—1763)理当尊居“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早年问学于何焯,他的成就主要来自于苦读不辍,以致业精于勤而识见不凡。

在书法创作上,金农更是迥立高标、独树一帜。

《墨林今话》评说他“书工八分,小变汉法,后又师《国山》及《天发神谶》两碑,截毫端作擘窠大字,甚奇”。

由此可见,金农的书学路径和他自创一格且极富名声的截毫漆书的大体来由。

毫无疑问,在金农的所有书法作品中,最能代表他的创作水准的,自然是他的“漆书”,换言之,金氏的漆书书法,是对古来汉碑书法艺术的继承发扬和再创造。

从传世的金农隶书作品看,确实反映了他的精湛表现技巧和深厚的创作功力。

金农隶书七言联《越纸麝煤沾笔媚古瓯犀液发茶香》上博藏金农58岁所书“越纸麝煤沾笔媚,古瓯犀液发茶香”七言联,正是他的漆书代表之作,无论用笔、结字、佈势均有独到之功,亦古亦新,妙不可言。

假如从技法要领上作出分析,所谓漆书一路书写方式,理当归属于隶书的创作范围。

由此看来,清蒋宝龄于《墨林今话》的相关叙述未免片面。

《国山碑》和《天发神谶碑》皆为三国篆书名刻,前者篆意浑脱,体势多呈圆融,后者则在篆隶互寓、圆中因方的书体之中,每见其刀笔意味。

其实,受郑簠影响,金农隶书最初接触的是东汉名碑《夏承碑》。

此碑可称汉碑中的别调,体态虽为隶书,通篇却参入篆籀甚至楷书笔体。

其结体亦多呈纵势,在运笔上强化了提按顿挫多种方法,线条对比尤显强烈。

此外,他与同道之友“浙江印派”之首丁敬比邻而居,仅从丁敬为金农所刻若干常见印章看,便可知彼此间的深厚情谊。

他们时相往来,诗歌互答切磋艺事,这对金农性喜碑版、广涉金石文字的充分体味,作用自不可估量。

金农前期隶书笔体圆润安雅,结构严整匀密。

赵之谦魏碑体书风如何形成?

赵之谦魏碑体书风如何形成?

赵之谦魏碑体书风如何形成?原创2019-06-13 17:25·书法屋在避乱温、闽期间,越在思想上已经接受了碑学的理论主张,而又为何到了人京后的第三年(同治四年)才出现魏碑体的书风呢?这首要的因素,应归之于京师地利、人和之环境。

赵之谦到京师后,与“癖嗜金石”之友“奇赏疑析,晨夕无间",在此期间,得睹不少以前从未见过的金石碑版资料,使他眼界大开。

而南方金石匮乏,是根本看不到这么多碑版的。

赵曾刻有一方“但恨金石南天贫印”,很能够反映其因碑版资料缺乏而苦恼的心情。

氛围浓厚的京师不但看到了大量的金石碑版,同时还有金石艺友相与商讨(胡澍、沈树镛、魏锡曾皆乃精于金石之学者),这对他的学识当然会有直接的促进。

在京师期间,除了备考科举,剩下的时间都可用在探讨金石、书法上,这时间上的充裕,又是兵荒马乱的避乱温、闽阶段所不具备的。

有了时间,又有了众多可资取法的碑版资料,拿起笔来即可临之摹之,于是就形成了魏碑体楷书的风格。

这样的逻辑显然太过于简单(赵在进京前同样也临过北碑一是用写帖的笔法临碑,而且在点画形态上亦与北碑不类)。

在实际上,赵氏这种魏楷书风的形成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

草书一体,当时的碑派书家都不能擅长邓石如是这样,赵之谦自己亦如此,这井非书家个人能力上的问题,而是有着其观上的因素的。

草书点画省减,其书写主要以牵丝映带来完成,而北碑的点画转折生硬,又富有装饰意味,故极难人草。

这是写碑的不足之处,当然也可以用“碑帖结合”的方式来调和,但这又不属于碑的技法了。

邓氏行书欠工的原因,关键还是其楷书未能达到“极诣”。

这恐怕正是赵氏认为他“非极说”的重要原由。

而在实际上,这也正是赵在创作上可以超越邓之处,由于邓石如未能在行、楷书上齐头并进,这在客观上给赵氏留下了一个可以继续发展的空间。

赵之谦魏碑体行、楷书胜于邓氏的最大之处,便是这种,在点画形态上酷似北碑的书风的确立,从而彻底解决了以北碑人行、楷(而起知非以篆、隶人)这个邓氏未能完成的难题,使得碑派的技法体系最终得以完成。

浅谈赵之谦尺牍书法艺术

浅谈赵之谦尺牍书法艺术

浅谈赵之谦尺牍书法艺术青少年书法杂志2017-07-05周斌森严方朴婉转流丽浅谈赵之谦尺牍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清代是一个极其特别而又重要的时期。

在经历了汉魏、两晋、唐宋等几个朝代的演变之后,中国书法的发展几趋完美。

然而,仔细追究中国书法的历史流变,无论汉隶、魏碑、晋帖、唐法还是宋意的盛行,在整个中国书法长河中,大都是以单一的书法风格作为主流贯穿其中,而在同一时期真正能以碑帖书风交替发展作为主流的只有清代。

赵之谦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赵之谦(1829—1884),浙江绍兴人。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叔,号悲盦、无闷、梅庵等。

有斋名“二金蝶堂”“苦兼室”“悔读斋”等。

自幼读书习字,甫2岁,即能把笔作字,17岁从师山阴沈复粲学金石之学,20岁前,书学颜真卿《家庙碑》,“日五百字”。

其书早年脱胎于颜,后入北碑,所作楷书,婉转圆通,人称“魏底颜面”;篆书法邓石如并掺以魏碑笔意,别具一格,亦能以魏碑体势作行草书,新意自出。

故赵之谦是一位清代杰出的具有全面修养且有开创之功的书画家、篆刻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赵之谦一生工于书法金石,不仅书法成就斐然,其学术著作也颇为丰厚,于经学、史学、词章、金石学等都有突出的成就。

致子馀札(局部)赵之谦一生书法作品中最为丰盛、传世最广的是行书。

然而,其专门创作的行书作品却并不多,大都散落于尺牍之中。

尺牍书法是古人为应用而书的一种书法形式,因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故大都非有意为之,因而更多了几分自然的情趣——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更好地体现了书家“无意于佳乃佳”的书法最高境界。

赵之谦的尺牍书法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以魏碑入行书的风格开创了一个时代,独领一代风骚。

致梦惺札(局部)其实,就本质而言,魏碑和行书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书体:一从气质上,魏碑崇尚古拙、雄强,有着强烈的山林与金石之气,而行书则飘逸挥洒,神采飞扬,两者具有不同的意境。

二从用笔上,北碑强调粗犷的一点一画结构,而行书则更多地讲究点画应接、笔断气连,两者在写法上其实并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关联,由此足见魏碑入行书之难。

赵之谦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印从书出”新境界

赵之谦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印从书出”新境界

赵之谦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印从书出”新境界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

汉族,浙江绍兴人。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

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图片与文字来源于网络。

中秋诗四屏赵之谦1878145×37.5cm×4 保利香港2014秋拍,成交价1062万港元。

赵之谦早年学颜真卿,后改习北碑。

其楷书以魏碑为框,沉雄方整,又施以颜体,浑厚丰润,形成端整遒丽、血肉丰美的风格,有“颜底魏面”之称。

行书往往兼具草体,北碑体势、笔法。

此作作于光绪四年(1878),为赵之谦宰江西南城时所书,以赠幕友蔡耀甫者,是其晚年精到之笔,弥之珍矣。

中秋月正明,夜半飞紫琼。

拂袖天上去,揽衣朝太清。

缥缈黄金阙,迢遥白玉京。

离离百宝幢,袅袅九华旌。

箫韶起碧落,散花飘群英。

翱翔鸾鹤舞,清澈云璈声。

凌凌九霄寒,风露薄青冥。

弱水三万里,仙路眇蓬瀛。

不赴瑶池宴,相约董双成。

吹笙骑凤凰,飞上芙蓉城。

宋四明陈西麓游仙曲。

光绪戊寅秋七月书于芝阳,为耀甫尊兄夫子大人属,撝叔弟赵之谦。

一月得四十五日居赵之谦187230×136.5cm。

此篆书横额为赵之谦同治十一年(1872年)四十四岁时所书,以成熟的魏碑体书款“完白山人为也园先生旧题额,同治十一年赵之谦为箓阶补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碑帖融合与赵之谦行书的风格演变赵之谦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书法颇具影响,是中国晚清书坛的一颗璀璨明星。

他凭着自身的艺术才情和对书法创作无止境的追求,创造出许多书法珍品,为晚清书法树立了一座丰碑。

近年来,对于赵之谦,不管是实践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不乏其人,对其书学经历、技法特征和美学思想等进行了探究,而关于赵之谦行书在碑。

一、清代碑学的文化背景乾嘉时期,金石考据之学兴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不仅使书法艺术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且在理论上阐释了古代字体的演变和功能,在创作内容及形式上更加丰富,使文字学和金石学空前繁荣,为碑学奠定基础。

经过清初学术思潮的发展,在中后期整个书坛已形成碑学鼎盛、帖学式微的局面。

在这个转折时期,时势造英雄,清代学者阮元站了出来,他以自己显赫的政治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对清代碑学的建立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以下简称“二论”)标志着碑学从此在这个时代正式形成。

“二论”在书法史学观、北碑地位的确立、地域书风的形成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阮元的复古思想更为明显地贯穿于他书学思想的始终。

他的复古与整个清代学术思潮紧密相关。

梁启超说:“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以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

’推之及书学亦然,这正是阮元书学思想的核心所在。

”阮元书学理论的产生,为碑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后来打破了清代“馆阁体”独占书坛的地位。

阮元坚持复古求真和以古为徒的原则,迎合清代书家们好古的风尚。

书家们纷纷弃帖从碑,整个书坛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之谦曾经深刻研读阮元“二论”,受其引导转向北碑阵营。

然而,赵之谦能够根据自身学帖的体会有所取舍地接受北碑石刻,对魏碑楷体情有独钟,为后期行书风格的形成做了铺垫。

清代另一位金石学家包世臣顺应潮流,继承并发展了阮元的碑学理论。

包世臣学北碑,又对北碑技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在一定程度上对碑学的发展有所影响。

包世臣一生著作颇多,其中《艺舟双楫》对后世影响巨大,论述了北碑的根源,列举了大量碑刻,归纳了北碑的笔法、墨法、章法等。

比如,他在《艺舟双楫》中提出:“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圆足。

”此“铺毫之法”为后来赵之谦的碑帖结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赵之谦行书碑帖融合的成因清代碑学的兴起引发了清代书家对魏碑学习的热潮,使清代魏碑理论的研究也随之深入。

阮元在《北碑南帖论》中说:“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极力推崇北碑,认为北碑有定法,更表现为自在,因而体势变化多端,而唐人书较为刻板。

康有为极度推崇北碑,提出尊碑抑帖的主要思想,对北碑做出高度的评价和赞赏,认为“北碑莫盛于魏”,“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

赵之谦在包世臣等书家的理论影响之下,成为清代碑学大师,精通篆书、隶书、楷书、行草书及篆刻、绘画,他的书作为后世研究书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赵之谦的行草书将篆书、隶书、楷书融为一体。

不仅如此,他的行书里也饱含着刚毅挺拔、苍茫雄浑、雍容大气的气息,在体现自身书法风格特征的基础之上又不失古法,取法高古脱俗。

碑帖结合的论述在清代早期书论中已经出现,刘熙载说:“北书以骨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

”而杨守敬说:“集帖之与碑碣,合者两美,离之两伤。

”晚清的康有为在晚年自悟单一的碑学远远不够,而有感于应碑与帖相结合,碑帖结合已然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近代以来,众多书家也渐渐接受碑帖结合的书法观念。

在撰《补寰宇访碑录》(图1)时,赵之谦大量收集碑刻资料,同时对北碑进行大量的临习。

赵之谦在魏碑中较多学《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等,在书写魏碑方法上与金农、邓石如不一样。

金农、邓石如对碑刻效果较为重视,赵之谦注重用笔韵律,方圆并施,刚柔相济。

从他的北碑书法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魏碑面貌中有深厚的颜书功底,他笔势飞动,结体茂密,形成个性鲜明的书法风貌。

赵之谦的书法在艺术手法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他对碑和帖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认识,并将对帖学的理解与碑学相融合,在碑帖上达到了统一,使之形成独具典型的“碑体行书”。

赵之谦的书法在碑刻跌宕起伏的结体基础上带有强烈的书写性,形成行书特有的连带、呼应、牵丝的特征,还带有浓厚的金石气息,成为别具一格的行书体。

早期在帖学颜体方面下过很大功夫的赵之谦,自从接触魏碑便痴迷如醉,后来“弃颜从碑”,形成了“魏底颜面”的特征。

在新思想进入赵之谦精神世界时,他做出伟大的变革,把行书带入碑刻。

而这种书体的变革,使“碑学”文化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为后世的学者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在赵之谦人生履历中,很多人对赵之谦书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沈复粲,一生未仕,学问广博,对金石学有很大的研究,喜好古籍,搜集古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兴趣。

沈复粲深深地影响着赵之谦的书法风格,赵之谦走上这条金石道路就是他引导的。

缪梓师对赵之谦的书法做出了点拨,使赵之谦在各方面进步飞快。

魏稼孙癖于金石,于印学颇有见解,是赵之谦难得的知己。

他不仅对赵之谦的书法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对赵之谦的生活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与赵之谦同时期中举的沈树镛平生对字画、金石和碑刻甚是喜爱,在赵之谦的碑帖研究和金石考订上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由此可见,一生结识的藝友也对赵之谦书风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

赵之谦书风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比如访碑以及其自身具备的艺术天分、文学修养等。

在品味赵之谦的行书时,有一种激昂和汹涌澎湃的内在情感。

赵之谦将碑与帖完美融合证明了两者虽然相互对立但又保持着相辅相成的一面。

三、赵之谦行书风格的演变过程清朝碑学兴盛时期,出现了众多碑学书家,当时的“崇碑”思潮对赵之谦的行书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赵之谦在临习《瘗鹤铭》(图2)时,运笔顿挫有致而寻求变化,把从前的俗气书风消除了。

赵之谦曾经说过:“余在二十岁前学《家庙碑》,日写五百字,无所得。

遍求古帖,皆涉一过,亦不得。

后于一友人家见山谷大字真迹止十余,若有所悟。

”赵之谦20岁前对颜体下过很大的功夫,日书500字,如此大的日课量,可见用功勤勉。

赵之谦涉及历朝古帖,对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数百种书法真迹的欣赏,让其大开眼界。

赵之谦早期学书的范围很广。

其作品《行书七言联》(图3)雍容俊朗,用笔丰腴果断,透露着颜体的影子,以欹侧取势、结字生动的小行书落款,在颜体的大基调中又渗透着宋人的笔意。

其在34岁所作的《为勉斋书行楷八言联》(图4)四条屏,用笔轻巧,颇有宋人行书笔意。

而《题陈子馀出图跋》(图5)则具有很强的书写性,颜书的韵味十分浓厚。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较早之前赵之谦的书风具有颜体面目,又兼有宋人和其他法帖的影子。

同治壬戌(1862)三月,赵之谦与好友魏稼孙相于遇福州,互赠诗稿,结为金石至友。

“赵之谦作《为容吾书四条屏》(图6),此四屏行书七绝诗三首,为答谢魏稼孙时而叠其韵者。

”《为容吾书四条屏》书风主要以颜体为主,并受黄庭坚、何绍基的影响,用笔练达,章法布局巧妙,风格与何绍基的很接近,偶尔有些抖笔,与山谷书风差别比较大。

赵之谦说是受黄庭坚的书法影响而有感触。

这大概是赵之谦与黄庭坚都学习颜书的缘故,所以赵之谦看到黄庭坚的书法就深有体会。

虽然赵之谦在手札、题跋中没有提到有关学习何绍基书法的记述,但作品在形神上与何绍基都很相似,只是赵之谦的用笔更显妍润舒畅,而何绍基的更为艰涩紧张。

赵之谦对包世臣的论书深有体会。

在《章安杂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倾心于六朝古刻:“六朝古刻,妙在耐看。

”其又云:“阮文达言,书以唐人为极,‘二王’书唐人模勒,亦不足贵,与余意异而同。

”这个时候,赵之谦的书法不只是停留在“二王”的书法上了。

这个时间段是赵之谦书法的一个重要时期,开始与“二王”的书法产生了分歧。

在赴京之后,他与沈均初、胡甘伯、魏稼孙等相聚,皆癖嗜金石。

其时,他正着手重编《补寰宇访碑录》,大量搜罗古刻,尤其是得《郑文公碑》,最为之心仪。

在35岁前后,赵之谦废寝忘食,游走于琉璃厂。

从其34岁所作《致傅艾臣书札》(图7)中可以看出此时赵之谦开始将魏碑与颜书进行融合,作品中行草间杂,颜书风貌突出,并有多字与颜真卿《祭侄文稿》相似,如“州”“覆”“贼”等字从浑厚线条到外拓姿态如出一辙。

自从学习北魏碑刻后,赵之谦便逐渐放弃颜体书风。

《艺舟双楫》是包世臣的理论著作,对赵之谦启发颇深,由此他渐渐从颜体书风转向北魏书风。

在郑道昭的碑刻中,赵之谦悟出“卷锋”运笔技巧。

从张宛邻的书风中,他明白楷书、隶书可相互结合。

而邓石如的书法使其悟出了行笔的顿挫韵律。

此外,张纶英的书法对赵之谦的书法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

赵之谦认为在郑道昭以后,仅有张纶英一人而已。

张纶英擅长北魏碑刻书体,取法以郑道昭为主。

从赵之谦的书法作品来看,可以看出张纶英对赵之谦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35~40岁时,赵之谦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只是缺乏笔力,书写还不够自然。

他对魏稼孙说:“弟此时始悟通自家作书大病五字,曰:起讫不干净。

若除此病,则其中神妙处,有邓、包诸君不能到者,有自家不及知者。

”赵之谦在这个时候明白自己的书法存在“起讫不干净”之病,在这条书法路上一直寻求去除方法,直到44岁才完全去除这个毛病。

赵之谦通过对北碑的深入研习,试图寻找碑帖融合的契合点。

他早期临习了大量的篆隶碑刻、魏楷和唐宋行草书,到了44岁以后已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特别是他在尺牍信札中的表现,心手双畅,书写时游刃有余,苍茫老辣。

赵之谦书法尺牍自出新意,其艺术成就极高。

胡传海在《怎样评尺牍》中说赵之谦尺牍体现了碑帖融合的倾向。

赵之谦攻金石书画,尤精篆隶魏碑,故其书法沉雄郁勃、大气自然。

其尺牍书写也显现出其小中见大、刚毅沉稳的特点。

四、赵之谦碑帖融合的影响赵之谦是碑帖实践的倡导者和领先者,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使碑帖融合屹立于清代书坛,至今影响着书坛。

赵之谦碑帖融合的创举在当下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而且带有包容性和广泛性,在今后的书法创作发展中也具有延伸性。

在碑帖融合创新的实践上,赵之谦以自身独特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情趣将行书乃至行草书提升到至美境界。

所谓重帖者,格调偏婉丽清媚,崇尚自然灵动,追求妍媚飘逸的阴柔之美,富有雅韵;尚碑者,格调侧重雄奇峻健,注重功力,崇尚厚重端严,追求一种气势磅礴、奇拙古朴的阳刚之感,更具豪气。

赵之谦集碑帖于一身,将传统帖学行书的遒劲柔美、清新秀逸和北碑的雄浑奇崛、雍容刚毅融合一体,刚柔并济,独具面貌。

赵之谦碑帖融合之创举是清末民初书家们的一种学习借鉴,比如郑孝胥、沈曾植、于右任等人皆是延续碑帖融合的另一批变革者,体现了当时书法的新面貌。

陈振濂曾评价:“赵之谦是帮助我们理解民国初书法篆刻的关键,为近代书法开端带来了两大好处:第一,使近代书家们在上承清代碑学风时不致自囿于太狭窄的审美范围,认识到古朴的追求与秀美圆熟的追求具有同等的价值;第二,赵之谦是综合各门艺术的人,有着诗、书、画、印一体化的文人格局,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仍然是清末艺术领域中得天独厚的骄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