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稳态触发器实验报告
数字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4-3单稳态触发器
![数字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4-3单稳态触发器](https://img.taocdn.com/s3/m/8a2c94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e.png)
触发器在暂稳态结束后,会进入 一个稳定的状态,此时触发器的 输出状态保持不变。
触发器的波形变换功能
01
02
03
脉冲整形
利用触发器可以将不规则 的输入信号转换成具有特 定波形和频率的输出信号。
信号分离
可以将一个连续的输入信 号分离成多个脉冲信号, 实现信号的分离和整形。
信号分频
利用触发器可以将输入信 号的频率降低,实现信号 的分频。
输出脉冲宽度稳定,受电源电压和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单稳态触发器的优势与不足
• 输出脉冲幅度大,驱动能力强。
单稳态触发器的优势与不足
不足
输出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 沿不陡峭,可能会影响后 续电路的工作。
输出脉冲宽度固定,无法 调节。
电路的延迟时间受元件参 数影响较大,不易精确控 制。
单稳态触发器的发展趋势
恢复时间
指从输出状态改变后,输出回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
影响因素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参数,以及上一次触发后的余振影响。
选择依据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具有较短恢复时间的单稳态触发器,以 提高工作效率。
重复频率
重复频率
指单位时间内触发器能够重复工 作的次数。
影响因素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参数,以及 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外部条件。
03 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
定时器
定时器
单稳态触发器可以用于定时器电路, 通过设定输入脉冲的宽度和延迟时间 ,实现定时控制。
定时器应用
定时器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微波炉、烤箱、洗衣 机等家电的计时功能,以及计算机和 通信设备的时钟信号等。
脉冲整形
脉冲整形
单稳态触发器可以对输入脉冲进行整形,通过调整输出脉冲的宽度和形状,以 满足特定电路的要求。
触发器实验报告
![触发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ddfee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5.png)
触发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理解触发器(Flip-Flop)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触发器是一种通过外部信号控制内部状态的电路装置,常用于数字逻辑电路中。
通过输入的控制信号,触发器可以切换输出信号的状态。
常见的触发器有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
其中,RS触发器通过两个控制输入S和R来控制输出状态,D触发器只有一个输入D,通过时钟信号来控制状态,JK触发器则同时具备RS和D触发器的功能。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RS触发器和JK触发器,并通过控制输入信号和时钟信号进行实验观察。
三、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电路连接好后进行电源连接。
2. 先测试RS触发器,调整S和R的状态,观察输出状态并记录。
3. 然后测试JK触发器,调整J和K的状态及时钟信号,观察输出状态并记录。
4. 对比两种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并分析其原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RS触发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输入信号不清晰或时钟信号干扰的情况下会出现状态错乱的情况。
而JK触发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能够在各种输入信号和时钟信号的情况下稳定输出。
这是因为JK触发器具有更灵活的控制方式,能够通过J和K的状态同时控制输出状态,在使用时比RS触发器更加方便。
六、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触发器,加深了我们对数字电路中触发器的理解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触发器,并注意输入信号和时钟信号的干扰,保证电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单稳态触发器
![单稳态触发器](https://img.taocdn.com/s3/m/48fbc2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5.png)
课题: 单稳态触发器课时: 讲/练二课时(1)教学要求:(2)理解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输出波形周期的估计。
教学过程:一、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的功能特点: 只有一个稳定状态的触发器。
如果没有外来触发信号, 电路将保持这一稳定状态不变。
只有在外来触发信号作用下, 电路才会从原来的稳态翻转到另一个状态。
但是, 这一状态是暂时的, 故称为暂稳态, 经过一段时间后, 电路将自动返回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功能: 常用于脉冲的整形和延时。
电路组成:vo经过R、C组成的微分电路, 耦合到门G2的输入端, 故称微分型单稳态电路。
2)工作原理:3)1)电路的稳态: 无触发信号输入时, vI为高电平。
由于电阻R很小, B端相当于接地, 门G2的输入信号为低电平0, vo输出高电平1态。
电路的暂稳态: 当输入端A加入低电平触发信号时, 门G1的输出为高电平1, 通过电容C耦合, 门G2的输入信号为高电平1, vo输出低电平0态。
暂稳态期间:vo1高电平对C充电, 使B端的电平也逐渐下降。
自动恢复为稳态:当B端的电平下降到关门电平时, 门G2关闭, 输出电压又上跳为高电平。
输出脉冲宽度: TW≈0.7RC。
二、集成单稳态触发器-CT74121(一)外引线排列及引出端符号Q: 暂稳态正脉冲输出端;Q: 暂稳态负脉冲输出端;TR+: 为正触发(上升沿触发)输入端;TR一A.TR一B: 两个负脉冲(下降沿触发)输入端;Cext: 为外接电容端;Rint: 为内电阻端;Rext/Cext: 为外接电阻和电容的公共端;Vcc、GND.NC。
(二)逻辑功能及简要说明1.外引线排列图:2.输出脉冲宽度TW由定时元件R、C决定。
TW≈0.7RC。
作业: P26713-9、13-10。
单稳态触发器 (2)
![单稳态触发器 (2)](https://img.taocdn.com/s3/m/6efb5c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3.png)
单稳态触发器概述单稳态触发器(Monostable Multivibrator),又称单谐振触发器或单稳态多谐振器,是一种基本的数字电路元件。
它在输入触发信号的边沿出现时,会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产生一个输出脉冲。
单稳态触发器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数字电路中的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工作原理单稳态触发器由一个RS触发器加上一个RC电路组成。
当输入端的触发信号进行边沿触发时,RS触发器的状态发生改变,导致输出信号产生脉冲。
而RC电路则决定了脉冲的宽度。
触发信号在上升沿或下降沿时,通过一个比较器来将信号转换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触发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引起比较器输出瞬时反转,导致RS触发器的状态发生改变。
RS触发器的状态改变会导致输出脉冲的产生。
在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方面,RC电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RC电路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组成,当输入端的触发信号引起RS触发器状态改变时,电容开始充电,通过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可以控制电容充电的时间,从而控制输出脉冲的持续时间。
应用单稳态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应用包括: 1. 脉冲生成器:单稳态触发器能够生成一定宽度的脉冲信号,可以用于时序控制和时序检测。
2. 边沿检测器:单稳态触发器可以检测输入信号的边沿,用于时序检测。
3. 延时器:通过调整RC电路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延时效果,在单片机、微控制器等系统中常用于延时应用。
4. 脉宽测量器:利用单稳态触发器的特性,可以对输入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行测量。
优点和缺点单稳态触发器具有以下优点: - 可靠性高:由于是基于硅片制造的集成电路,因此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 可控性强:通过调整RC电路的参数,可以灵活控制输出脉冲的宽度和时间间隔。
- 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数字电路设计中,满足不同的需求。
然而,单稳态触发器也存在一些缺点: - 成本较高:由于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复杂,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施密特、单稳态触发器仿真实验
![施密特、单稳态触发器仿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72beb8484868762caaed55a.png)
上海大学本科生课程作业题目: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项目二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名:**学号:********题目要求: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进行设计和仿真 1.单稳态触发器:1.1 工作原理:单稳态电路的组成和波形下图所示。
当电源接通后,Vcc 通过电阻R 向电容C 充电,待电容上电压Vc 上升到2/3Vcc 时,RS 触发器置0,即输出Vo 为低电平,同时电容C 通过三极管T 放电。
当触发端2的外接输入信号电压Vi <1/3Vcc 时,RS 触发器置1,即输出Vo 为高电平,同时,三极管T 截止。
电源Vcc 再次通过R 向C 充电。
输出电压维持高电平的时间取决于RC 的充电时间,当t=t W 时,电容上的充电电压为;CC RC tCC C V e V v w 321=⎪⎪⎭⎫ ⎝⎛-=-,所以输出电压的脉宽 t W =RCln3≈1.1RC 。
一般R 取1k Ω~10M Ω,C >1000pF 。
值得注意的是:t 的重复周期必须大于t W ,才能保证放一个正倒置脉冲起作用。
由上式可知,单稳态电路的暂态时间与VCC 无关。
因此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电路可以作为精密定时器。
单稳态电路的电路图和波形图1.2 555单稳态触发器的设计:1.2.1 电路设计基本原理:单稳态触发器具有稳态和暂稳态两个不同的工作状态。
在外界触发脉冲作用下,它能从稳态翻转到暂稳态,在暂稳态维持一段时间以后,在自动返回稳态;暂稳态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电路本身的参数,与触发脉冲的宽度和幅度无关。
由于单稳态触发器具有这些特点,常用来产生具有固定宽度的脉冲信号。
按电路结构的不同,单稳态触发器可分为微分型和积分型两种,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适用于窄脉冲触发,积分型适用于宽脉冲触发。
无论是哪种电路结构,其单稳态的产生都源于电容的充放电原理。
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是负脉冲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其暂稳态维持时间为T w=lnRC=1.1RC,仅与电路本身的参数R、C 有关。
触发器实验报告
![触发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aba46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2.png)
触发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和特性。
二、实验原理触发器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基本逻辑单元,它能够在特定的输入条件下改变状态,并保持该状态直到接收到新的输入信号。
常见的触发器类型包括 SR 触发器、JK 触发器、D 触发器等。
以 D 触发器为例,其工作原理基于时钟信号的控制。
当时钟信号上升沿(或下降沿)到来时,D 输入端的数据被传送到输出端 Q。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数字电路实验箱2、 74LS74(D 触发器芯片)3、示波器4、逻辑分析仪5、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电路图,在数字电路实验箱上连接好 D 触发器的引脚。
2、将 D 输入端分别连接到高电平(1)和低电平(0),观察时钟信号作用下 Q 输出端的变化。
3、使用示波器监测时钟信号和 Q 输出端的波形,记录并分析。
4、利用逻辑分析仪对触发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进一步验证其工作特性。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以下数据:当 D 输入端为高电平时,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Q 输出端变为高电平;当 D 输入端为低电平时,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Q 输出端变为低电平。
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的时钟信号和 Q 输出端的波形显示,Q 输出端的变化与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 D 输入端的电平状态相对应,符合 D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逻辑分析仪采集到的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触发器的正确工作。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D 触发器能够准确地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存储和传输数据,具有稳定可靠的特性。
2、在实际应用中,触发器常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实现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功能。
3、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包括连接线路的接触不良、实验仪器的精度限制等。
但总体来说,实验结果能够清晰地反映出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触发器实验,我们成功地验证了 D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十四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及应用_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_[共3页]
![实验十四 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及应用_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_[共3页]](https://img.taocdn.com/s3/m/211ec1be25c52cc58ad6be3e.png)
124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验十四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集成单稳态触发器74LS121的使用方法。
2.掌握脉冲展宽、变窄、延时等脉冲变换电路。
3.设计频率计的测量显示电路。
二、预习要求1.了解单稳态触发器74LS121的工作原理,查阅其外引线排列图和功能表。
2.画出实验内容2的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原理1.单稳态触发器。
单稳态触发器有一个稳态和一个暂稳态。
在无外来触发脉冲作用时,长期保持稳态不变。
在确定的外来触发脉冲的作用下,输出一个脉宽和幅值恒定的矩形脉冲。
单稳态触发器分为非重复触发和可重复触发两种。
非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一经触发就输出一个脉宽确定的定时脉冲,不管在此期间输入量有什么变化,定时脉冲的脉宽仅取决于单稳态电路的定时电阻R和定时电容C。
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若输入一系列触发信号,且各触发信号相距的时间小于定时脉冲的脉宽,则输出脉冲由第一次触发开始,直到最后一次触发,再延续一个定时脉冲才结束。
调节单稳态触发器输出脉宽的方法有3个:第一,调整定时电阻和定时电容;第二,用重复触发将它延长;第三,用清零端将其缩短。
单稳态触发电路可用门电路或集成单稳态触发器或集成定时器(555电路)构成,常用于脉冲的整形、延时和定时。
TTL集成单稳态触发器的型号有:单稳态触发器74LS121、双单稳态触发器74LS221、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74LS122、双可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74LS123等。
CMOS集成单稳态触发器的型号有:双单稳态触发器CC4098和CC14528(非重复触发和可重复触发)。
本实验所用的非重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74LS121的外引线排列图和功能表如图6.47所示。
触发器内部的定时电阻R int=2kΩ,因其温度系数较大,一般不使用,而是采用外接定时电阻R ext,R ext接在11脚和14脚之间,R ext的取值范围为2~30kΩ。
外接电容C ext的取值范围为10pF~1000μF,最佳取值范围为10pF~10μF。
触发器实验报告
![触发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1099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e.png)
触发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1 探索触发器的基本原理触发器,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能在特定条件下改变状态的电路。
它就像一扇门,只有当你用力去推的时候,才会打开。
我们的目标是搞清楚这些“门”是如何工作的。
1.2 理解触发器在电路中的应用触发器的应用范围可广泛了。
无论是数据存储,还是控制逻辑,触发器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们就像是信息的守门员,决定了什么能进,什么得被拒绝。
二、实验设备2.1 实验工具这次实验,我们用的是基本的逻辑电路组件。
包括电源、开关、LED灯,还有万用表。
这些东西就像是我们的小工具箱,缺一不可。
2.2 触发器模块我们选择了D型触发器,因其结构简单,易于理解。
它的工作原理就像是一个小孩的玩具,按一下按钮就会亮灯,放开就灭。
我们把它接入电路,准备好迎接它的“表现”。
2.3 安全措施在进行实验之前,安全可不能马虎。
我们确保电源关闭,检查所有连接,确保一切正常。
毕竟,安全第一,任何小失误都可能引发“大麻烦”。
三、实验过程3.1 连接电路首先,我们根据电路图连接所有元件。
小心翼翼地将电缆接入D型触发器。
电缆像是我们的手,仔细地操控每一个连接。
看到电路成形,心中有种莫名的期待。
3.2 测试触发器一切准备好后,开启电源。
按下开关,LED灯瞬间亮起。
那一刻,仿佛看到了触发器在欢呼。
又按一下,灯灭了,状态变化真是瞬息万变。
就像生活,时刻都在变化,让人惊喜。
3.3 数据记录我们开始记录每次实验的结果。
数据像是我们收集到的“宝藏”,每一组数字都有它的故事。
这种追踪过程,就像是在解谜,寻找背后的秘密。
四、实验结果4.1 状态变化通过几轮实验,我们观察到触发器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每一次按下开关,触发器都准确无误地改变状态,表现得相当稳定。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
4.2 误差分析当然,实验中也不是没有波折。
偶尔会出现状态不一致的情况。
这就引发了我们的讨论,究竟是接线问题,还是外部干扰。
最终,我们发现是接触不良导致的,改正后,一切恢复正常。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实验报告综合篇(附含答案解析)_UESTC_大三上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实验报告综合篇(附含答案解析)_UESTC_大三上](https://img.taocdn.com/s3/m/aaab4f99b0717fd5360cdc8b.png)
范文范例参考完美Word 格式整理版第一部分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本部分主要涉及实验要用到的三种仪器: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稳压电源。
学生在自学了《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 综合篇》(后称教材)第一章内容后,填空完成这部分的内容。
一、学习示波器的应用,填空完成下面的内容示波器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可以观察的视觉图形,便于人们观测。
示波器可分为 模拟示波器 和 数字示波器 两大类。
其中, 模拟示波器 以连续方式将被测信号显示出来;而 数字示波器 首先将被测信号抽样和量化,变为二进制信号存储起来,再从存储器中取出信号的离散值,通过算法将离散的被测信号以连续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我们使用的是 数字示波器 。
使用双踪示波器,能够同时观测两个时间相关的信号。
信号通过探头从面板上的 通道1 和 通道2 端送入,分别称为CH1和CH2。
在使用示波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触发源和触发方式触发源的选择:如果观测的是单通道信号,就应选择 该信号 作为触发源;如果同时观测两个时间相关的信号,则应选择信号周期 大 (大/小)的通道作为触发源。
(2)正确选择输入耦合方式应根据被观测信号的性质来选择正确的输入耦合方式。
如图1.1所示,输入耦合方式若设为交流(AC ),将阻挡输入信号的直流成分,示波器只显示输入的交流成分;耦合方式设为直流(DC ),输入信号的交流和直流成分都通过,示波器显示输入的实际波形;耦合方式设为接地(GND ),将断开输入信号。
0U1V 5V(A )tU 1V5V 图1.2 被测信号实际波形tU (B )t0U-2V2V (C )DC图1.1 输入耦合开关示意图图1.3 不同输入耦合方式时的波形已知被测信号波形如图1.2所示,则在图1.3中, C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交流(AC )范文范例参考完美Word 格式整理版时的波形, A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直流(DC )时的波形, B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接地(GND )时的波形。
单稳态触发器
![单稳态触发器](https://img.taocdn.com/s3/m/ce89602e192e45361066f5be.png)
第I阶段:
P2+被按下时,输出 由0->1,123不会被 触发;此时192的清零 有效,将实现清零
此处P2+ 是指手时, 输出由1->0, 123被触发,输 出暂态1,使 192CD为1;同 时192的清零无 效,开始计数
第I阶段:
P2+被按下时,输出 由0->1,123不会被 触发;此时192的清零 有效,将实现清零
单稳态触发器
没有触发脉冲时,触发器输出端可以保 持的状态,就是稳态
单稳态触发器只有一个稳态;在触发脉 冲作用下,单稳态触发器由稳态翻转到 暂态;暂态保持一段时间后,将自动变 回稳态。
暂态维持的时间就是单稳态触发器的输 出脉宽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稳态触发器的功能和相关概念 掌握单稳态触发器输出脉宽的计算方法
器;如果用10Hz方波作为计数脉冲,则192计数的值就是以 0.1秒为单位的时间。两片192可以计时到9.9秒,大于123的输 出脉宽
若让192的计数从123暂态起始时开始,暂态结束时停止并保 持供读数,则可用来对123的暂态时间进行测试
整个过程应当是
192清零->123暂态开始,192开始计数->123暂态结束,192保持计
触发器 1
触发器 2
A门 B门
C门
需要嘀嘟声的音源,即首先要产生2种不同频率的声音。可 采用161对10kHz分频,在161的Q3~Q0得到4种不同频率的方 波。
选取Q1为嘀音源(频率为10/4=2.5kHz),Q2为嘟音源(频率 为10/8=1.25kHZ)
对方波可以采用逻辑门来控制是否输出,即门控;如采用 与(非)门,则开门信号为1,方波通过,关门信号为0,方 波不能通过。
触发器实验报告
![触发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f87f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e.png)
触发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触发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触发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触发器的实验测量。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 示波器。
2. 信号发生器。
3. 电源。
4. 电路连接板。
5. 电阻、电容、开关等元器件。
三、实验原理。
触发器是一种能够存储和放大数字信号的电子元件,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可以分为正边沿触发器和负边沿触发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主要研究正边沿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四、实验步骤。
1. 将触发器电路连接至电源、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
2. 调节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方波信号输入至触发器。
3. 观察示波器上输出的波形,并记录下触发器的工作状态。
4. 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值,重复步骤3,得到更多的实验数据。
5.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触发器的特性和工作规律。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频率和幅值下触发器的输出波形,观察到了触发器的触发特性和稳态特性。
在输入信号达到一定条件时,触发器会输出稳定的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这为数字电路的稳定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掌握了触发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触发器的实验测量。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实验心得。
通过动手操作,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触发器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让我们更加谨慎和细致,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八、参考文献。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XXX,XXX出版社,XXXX年。
2.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XXX,XXX出版社,XXXX年。
以上为触发器实验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实验四多谐震荡器及单稳态触发器
![实验四多谐震荡器及单稳态触发器](https://img.taocdn.com/s3/m/2ec07c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7.png)
复位功能
观察单稳态触发器的复位功能,发现当输入信号下降沿到来时, 输出信号迅速复位。
波形观察
观察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波形,发现波形稳定,无明显失真。
结果分析
多谐震荡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R、C参数,可以改变输出频率和占空比,实现 频率和占空比的精确控制。
感谢您的观看
单稳态触发器
单稳态触发器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电路,它能够在接收到外部信号时从稳态翻 转到暂态,并在一段时间后自动返回稳态。单稳态触发器由电阻器、电容器和晶 体管等元件组成,通过正反馈和定时元件的作用实现暂态的维持和控制。
02 多谐震荡器
多谐震荡器的工作原理
01
振荡原理
多谐震荡器利用正反馈原理,通过在电路中引入适当的延迟,使得电路
多谐震荡器的电路组成
放大器
偏置元件
多谐震荡器通常由一个放大器组成, 用于放大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偏置元件用于为放大器提供静态工作 点,并调节多谐震荡器的振荡幅度和 频率。
反馈网络
反馈网络是多谐震荡器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由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组 成,用于产生适当的延迟和正反馈。
多谐震荡器的性能指标
频率测量
通过示波器测量多谐震荡器的输 出频率,得到频率范围为1.2kHz
至1.8kHz,符合理论值。
波形观察
观察多谐震荡器的输出波形,发 现波形稳定,无明显失真。
占空比调整
通过改变多谐震荡器的R、C参数, 观察输出波形的占空比变化,发 现占空比可调范围为50%至70%。
单稳态触发器的实验结果
延时测量
实验四:多谐震荡器及单稳态触发 器
单稳态触发器PLC培训报告
![单稳态触发器PLC培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a01d33bd64783e09122b19.png)
COM
三、软件设计方案(画流程图或 SFC、画梯形图程序)
开始 系统初始化
否 是否有按键按下? 输出,计时
否 计时结束?
图 3-1 电梯控制程序流程图
四、组态软件设计
五、调试
最开始的时候是因为没有添加自锁的功能 当按键松开后就输出就停止了, 经过仔细的检查后发现原来是自锁没有添加。添加后程序正常运行。输出正 常。
可编程控制器培训 技术报告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 2010 年 4 月 8 日
姓名:Leabharlann 班级:学号:课题编号: 14
课题名称: 单稳态触发器(输出 2S)
基本功能:
当按键按下,程序输出 2S 后停止输出。
使用说明: 当常开触点 0.00 闭合后,输出继电器 100.00 得电,有输出同
二、硬件设计方案(设备清单、I/O 分配表,电气原理图)
表 2-1 设备清单
名称
型号
数量
PLC
CP1L
1
导线
若干
LED 灯
1
按键
1
表 2-2 I/O 分配表
输入
输出
元件名称、代号
输入点 元件名称、代号
输出点
抢答按键 1 SB1
0.00 灯 1 L1
100.00
电气原理图
0.00 SB1
100.00
COM
时定时器 T000 计时 2s 后定时器 t000 常闭触点断开 100.00 失电, 无输出。100.00 输出信号宽度为 2S。当 100.00 断开定时器复位, 重新恢复到出事状态。
成绩:
评审老师:
一、需求分析: 很多时候设备中某些工程不需要长时间运行,而是从运行
实验五(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
![实验五(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https://img.taocdn.com/s3/m/af92f00a02768e9950e7381d.png)
年级_______班级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实验五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研究555单稳态触发器的功能。
2.研究由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5V直流电源1个逻辑开关1个逻辑探头1个555定时器1个信号发生器l台双踪示波器l台电容器1üF、100üF、0.02üF各1个0.01üF2个电阻200kΩ、100KΩ、72kΩ、48kΩ、10 KΩ、5 KΩ、1 KΩ各1个三、实验准备单稳态触发器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有一个稳态和一个暂稳态;第二,在外来触发脉冲的作用下,能够从稳态翻转为暂稳态:第三,暂稳态维持一段时间以后将自动返回稳态而暂稳态的维持时间与触发脉冲无关,仅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
图5-1 555单稳态触发器图5-1电路可用来验证555单稳态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图中TRI为下沿触发脉冲输入端,由时钟脉冲逻辑开关CLOCK提供下沿触发脉冲。
逻辑探头Output可显示单稳电路的输出状态,稳态时Out=0,暂稳态时Out=1。
暂稳态的维持时间t w由RC电路的时间常数来决定,其计算公式为t w≈1.1RC图5-2 555单稳电路的时间波形图5-2为测试555单稳态触发器时间波形的电路。
信号发生器将一系列短周期方波脉冲加到单稳电路的下沿触发输入端TRI,示波器将显示触发输入端TRI和输出端Out的波形。
图5-3是一个用555定时器连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
电路的振荡频率用输出矩形波的占空比由外接元件R A、R B和C1决定。
C2为控制输入端CON的旁路电容,对振荡频率没有什么影响,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去掉。
振荡频率f由输出脉冲的周期求出,即占空比q为用百分数表示的多谐振荡器输出高电平的时间t2与周期T之比,即对于图5-3所示的多谐振荡电路,在一周内输出低电平的时间t1、输出高电平的时间t2、振荡周期T、振荡频率吸占空比q的近似值可由下列公式求出图5--3 555多谐振荡器四、实验步骤1.在EWB平台上建立如图5--1所示的实验电路,这是一个验证单稳态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虚拟实验电路。
触发器实验报告
![触发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7c0f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c.png)
触发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触发器实现特定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原理触发器是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基本逻辑单元,能够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改变其输出状态,并保持该状态直到下一个时钟脉冲的到来。
常见的触发器类型包括 D 触发器、JK 触发器、SR 触发器等。
D 触发器是在时钟脉冲上升沿或下降沿时,将输入数据(D 端)传输到输出端(Q 端)。
JK 触发器则根据输入的 J、K 信号和时钟脉冲来决定输出状态的翻转。
SR 触发器则由置位(S)和复位(R)信号控制输出状态。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数字电路实验箱2、 74LS74(D 触发器)芯片、74LS112(JK 触发器)芯片、74LS279(SR 触发器)芯片3、示波器4、逻辑笔5、杜邦线若干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D 触发器实验按照实验箱的引脚说明,将 74LS74 芯片正确插入插座。
连接时钟信号源,将其频率设置为适当的值。
将 D 输入端分别接高电平和低电平,用逻辑笔观察 Q 和 Q'输出端的状态变化,并记录在表格中。
使用示波器观察时钟信号和 Q 输出端的波形,分析其关系。
2、 JK 触发器实验插入 74LS112 芯片,按照引脚连接电路。
设置不同的 J、K 输入组合,观察并记录 Q 输出端的状态变化。
同样使用示波器观察相关波形。
3、 SR 触发器实验安装 74LS279 芯片,连接电路。
改变 S、R 输入端的电平,观察 Q 输出端的状态。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D 触发器实验数据| D 输入| Q 输出(上升沿)| Q 输出(下降沿)|||||| 0 | 0 | 0 || 1 | 1 | 1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时钟上升沿或下降沿时,D 触发器能够准确地将 D 输入端的电平传输到 Q 输出端。
2、 JK 触发器实验数据| J | K | Q 输出(上升沿)| Q 输出(下降沿)||||||| 0 | 0 |保持|保持|| 0 | 1 | 0 | 0 || 1 | 0 | 1 | 1 || 1 | 1 |翻转|翻转|分析可知,JK 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根据 J、K 输入和时钟脉冲的组合进行相应的变化。
单稳态触发器的研究
![单稳态触发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490a002f60ddccda38a039.png)
3.脉冲整形:不同脉宽、幅度脉冲触发单稳 态触发器后变换成一致脉宽、幅度的波形。
积件3-1-1单稳态触发器特性研究 三、单稳态触发器触发脉冲种类 1.上升沿触发
积件3-1-1单稳态触发器特性研究 三、Biblioteka 稳态触发器触发脉冲种类 2.下降沿触发
积件3-1-1单稳态触发器特性研究 四、用与非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1.电路组成 单稳态触发器由两个与非门 和一个积分电路组成。
积件3-1-1单稳态触发器特性研究 四、用与非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2.工作原理
(3) 自动返回到稳态 当vC下降到关门电平时,G2由开通返回到关闭 状态,vO由低电平返回到高电平。
积件3-1-1单稳态触发器特性研究 四、用与非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3.正常工作条件:输入正脉冲vI的宽度 tpI一定要大于单稳态的输出脉冲宽度tp。 4.弱点:正常工作依赖输入脉冲宽度。
江苏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WUXI MACHINERY AND ELECTRON HIGE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AL SCHOOL
项目三 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电路的研究 子项目一:单稳态触发器的研究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
电子综合技术积件
制作教师:刘立钧
全国职业教育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
图1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积件3-1-1单稳态触发器特性研究 四、用与非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2.工作原理 电路处于稳态时外加触发信号,电路 翻转为暂稳态,经过一段时间电路自 动返回到稳态。
积件3-1-1单稳态触发器特性研究 四、用与非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2.工作原理 (1) 电路的稳态 无论vI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由于G1门的 反相作用,G2的两个输入中总有一个是低 电平,G2处于关闭状态,输出vO为高电 平,这是电路的稳态;
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实验doc
![单稳态触发器和施密特触发器实验doc](https://img.taocdn.com/s3/m/cfc5f4b7a98271fe900ef9aa.png)
实验十七单稳态触发器与施密特触发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门电路组成单稳态触发器的方法。
2.熟悉数字单稳态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使用方法。
3.熟悉数字集成施密特触发器的性能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1.单稳态触发器具有以下特点:①电路只有一个稳态、一个暂稳态。
②在外来触发信号的作用下,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
③暂稳态是一个不能长久保持的状态,由于电路中RC延时环节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路会自动返回到原态。
暂稳态的持续时间取决于RC电路的参数值。
由于单稳态触发器具有以上这些特点,它被广泛的应用于脉冲波形的变换与延时中。
单稳态电路有微分型与积分型两大类,这两类触发器对触发脉冲的极性与宽度有不同的要求。
(1)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它的两个逻辑门是由RC耦合的,而RC电路为微分电路的形式,故称为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它可由与非门或或非门电路构成,这里我们只看由与非门组成的情况,电路图如下所示:图17-1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该电路是负脉冲触发。
其中,Rp、Cp构成输入端微分直流电路。
R、C构成微分型定时电路,定时元件R、C的取值不同,输出脉宽t w也不同,t w≈(0.7~1.3)RC。
与非门,G3起整形、倒相的作用。
下面图17-2为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各点的波形图,一般说来,单稳态触发器有以下几种状态:①没有触发信号(t<t1)时,电路处于初始稳态。
②外加触发信号(t=t1时刻),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
③持续暂稳态一段时间,t1<t<t2。
④当t=t2时,电路由暂稳态自动翻转。
⑤恢复过程(t2<t<t3),自动翻转时电路不是立即回到初始稳态值,而是要有一段恢复时间的。
当t>t3后,如果Vi再出现负跳变,则电路将重复上述过程。
如果脉冲宽度较小时,则输入端可省去Rp、Cp微分电路了。
图17-2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各点波形图(2) 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如下图所示:图17-3 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电路采用正脉冲触发,触发脉冲宽度大于输出脉冲宽度的情况,其工作波形如图17-4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稳态触发器实验报告
单稳态触发器实验报告
引言
单稳态触发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科学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
1. 学习单稳态触发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单稳态触发器的实际应用;
3. 理解单稳态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的作用。
实验器材
1. 单稳态触发器芯片;
2. 电路板;
3. 电源;
4. 示波器;
5. 电阻、电容等元件。
实验步骤
1. 搭建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将单稳态触发器芯片连接到电路板上,并根据电路
图连接所需的电阻、电容等元件。
2. 接通电源:将电路板连接到电源上,并调节电源的电压和电流。
3. 示波器连接: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电路板上,以便观察电路的波形。
4. 实验观察: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数值和连接方式,观察单稳态触发器的工
作状态和输出波形的变化。
5.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每次实验的电路参数、观察到的波形和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改变电容值和电阻值,观察到了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
状态和输出波形的变化。
当电容值较小或电阻值较大时,触发器的输出波形呈
现较长的稳态,即保持在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时间较长。
而当电容值较大或电阻
值较小时,触发器的输出波形呈现较短的稳态,即保持在高电平或低电平的时
间较短。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发现单稳态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单稳态触发器可以用于控制存储单元的写入
和读取操作,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存储。
此外,在通信系统中,单稳态触发
器也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的解码和编码过程中,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波形受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影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
行调节和控制。
单稳态触发器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单稳态触发器的稳态时间和触发时间与电容和电阻的数值
相关,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指导。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
进一步探索单稳态触发器的性能和特点,为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作出
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红, 唐金宝. 单稳态触发器的实验教学探究[J]. 电子世界, 2018(09): 22-23.
[2] 张洪. 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 科技信息, 2019(10): 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