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家说宝宝的手走着走着就会脱臼,这是真的吗?
小孩子桡骨头脱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孩子桡骨头脱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位一岁小妹妹被带来门诊,爸妈主述妹妹晚上自己在床上玩,突然一直大哭,虽然爸妈不清楚她的游戏过程,但确定她没有撞到东西或跌落。
抱着她安抚时,发现她左不起来,触碰到就哭得更大声且持续不断,只好到诊所求助。
医生检查后,确认是俗称的保母肘,也就是桡骨头脱位,我小心翼翼地帮小妹妹复位,勇敢的她还算配合。
成功复位后,她马上举起左手挥手跟我掰掰,再次碰她的左手会崩溃大哭,一切状况恢复正常,爸妈终于能安心地带她回家。
桡骨头脱位好发于一至五岁间的孩子,研究显示左手臂发生的机率较右手臂高,而且女孩发生的机会稍高于男孩一些。
由于六岁以下孩子的前臂的桡骨还未发育完成,加边韧带较松弛,一旦突然遭受到外力的牵引或拉扯,桡骨头部就容易滑出关节,产生呈半脱位状态。
常见的表现是孩子一只手臂突然不太敢动,一旦移动或碰触到那只手臂子就会疯狂大哭,而且他的手臂会紧靠身体,前臂常弯曲向内,有时还会扶着手腕来支撑手臂和手肘。
询问病史时,最常发现症状发生在孩童手臂被拉扯后,例如拉着孩子的手腕玩荡秋千游戏。
虽然有时未必是突然拉扯造成,但一些不适当的动作仍可引发此结果,像是在衣服时跌倒、或是孩子自己大力乱挥手臂等。
医师检查时会需要和一些疾病做鉴别诊断,例如上肢骨折、蜂窝性组织炎、骨髓炎、或肿瘤,如果孩子的手臂有明显外伤、红肿硬块等异常症状,通常会考虑是否为其他疾病。
保母肘的治疗,通常采用简单复位术就能在短时间内让孩子脱离疼痛。
医师只要诊断正确,再利用复位术,有将近八至九成的机率可成功复位,马上让孩子手臂再度活动。
不过保母肘复位后,仍有再次发生的可能,所以爸妈应避免突然用力拉扯孩子手臂,并提醒他们切勿过度用力挥动手臂,以免造成复发。
脱臼的原理

脱臼的原理脱臼是指关节的骨头在正常位置上的脱离,造成关节功能丧失和严重的疼痛。
脱臼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多发生在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和指关节等部位。
脱臼的原理是由于外力作用或关节自身异常,导致关节韧带和肌肉组织受损,使关节的骨头脱离原来的位置。
脱臼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力作用:脱臼通常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
外力可以是直接作用于关节的外力,如摔倒、撞击、扭伤等;也可以是间接作用于关节的外力,如肌肉过度收缩、韧带松弛等。
这些外力的作用导致关节受力超过其承受能力,从而引起关节脱臼。
2. 韧带损伤:关节韧带是连接骨头的重要组织,它们起到维持关节稳定性和控制关节活动范围的作用。
当关节受到外力作用时,韧带可能会被撕裂或拉伸,失去对关节的支持和控制,导致骨头脱离正常位置。
3. 肌肉功能异常:肌肉是关节运动的主要推动力,当肌肉功能异常时,关节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会受到影响。
肌肉过度收缩或松弛、肌肉力量不平衡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关节脱臼。
例如,当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发生不协调收缩时,就容易导致肩关节脱臼。
4. 关节结构异常:关节的形态结构异常也是导致脱臼的原因之一。
例如,关节的形状不正常、骨折愈合不良等情况都可能增加关节脱臼的风险。
此外,关节软骨的损伤或磨损也会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增加关节脱臼的概率。
脱臼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理解:关节就像是两个相互配合的拼图,当外力过大或关节组织异常时,就会导致拼图脱离原来的位置。
正常情况下,拼图的每个零件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而脱臼则是由于外力或异常情况导致某个零件脱离原来的位置,整个图案变得不完整。
脱臼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受到外力的直接撞击或扭伤;同时,保持肌肉的均衡发展,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能力。
对于已经发生脱臼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适当的治疗,以恢复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脱臼的原理

脱臼的原理脱臼是指关节内骨头的相对位置发生异常改变,使其脱离正常的关节面。
脱臼通常由外力的作用引起,如摔倒、扭伤、意外碰撞等。
脱臼的原理涉及到关节的解剖结构以及周围肌肉的作用力。
要了解脱臼的原理,首先需要了解关节的结构。
关节由两块骨头之间的连接组成,骨头之间的接触面称为关节面。
关节面上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有助于减少摩擦和保护骨头。
同时,关节还由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组成。
关节囊是一层包裹在关节周围的薄膜,能够保持关节内的液体,提供润滑和营养。
韧带连接骨头,提供稳定性和支持。
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来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性。
脱臼发生时,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关节超过其正常范围的活动。
当外力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关节囊和韧带可能无法承受压力,造成关节面分离。
这种分离会导致韧带撕裂或拉伤,使骨头脱离正常位置。
例如,膝盖关节脱臼是一种常见的脱臼情况。
当膝关节承受来自侧方的冲击力时,韧带和肌肉可能无法完全抵抗这个力量。
如果力量足够大,韧带可能会断裂,导致膝盖骨脱离关节面。
同样地,肩关节脱臼也常见于高速碰撞或举重等情况下。
这些外力超过了肌肉和韧带的承受能力,导致肩胛骨脱离肩臂骨。
脱臼的原理还与肌肉的作用力有关。
肌肉起着关节稳定性和运动控制的关键作用。
当肌肉收缩时,它们会施加力量在关节上,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然而,如果肌肉受伤或疲劳,其作用力可能会减弱,使关节容易脱臼。
此外,肌肉的不平衡也可能导致关节不稳定,增加脱臼的风险。
脱臼的原理也与关节结构的先天异常有关。
某些人可能天生具有较松弛的韧带和关节囊,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发生脱臼。
此外,关节的异常形态也可能增加脱臼的风险。
例如,髋关节发育不良或骨折后畸形愈合,都可能导致关节不稳定,引发脱臼。
脱臼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关节异常位置改变。
其原理涉及到关节结构的解剖特点、肌肉的作用力以及个体因素等。
了解脱臼的原理有助于我们预防和处理这一常见的关节问题。
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外力过大的撞击和扭曲。
育儿知识:小心脱臼,不要强拉宝宝

小心脱臼,不要强拉宝宝
小宝宝的骨骼在4岁以前都是很脆弱的,有时也许家长觉得没用力,却把宝宝的手臂拉脱臼了,什么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这种意外呢,遇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处理呢?家长们一起看一下吧。
可能造成脱臼的情况:
1、换衣服,当家长给小宝宝换衣服的时候,用力脱下宝宝衣服时,可能会扯到宝宝的手臂,造成脱臼。
2、宝宝学走路,家长带着孩子学走路时,有时没注意自己走得太快、太急,也可能会拉到宝宝的小手。
3、宝宝玩闹,宝宝们在一起玩闹的时候可能会发生肢体冲突,这种时候如果不及时阻止很容易会出现有宝宝受伤的情况。
处理方式:
在确认宝宝手臂脱臼之后,不要再碰宝宝的手,因迅速带其就医。
如果医生表示要用放射线来进行治疗,建议和医生协商换个方法,放射线对于宝宝来说还是有危险性的。
要预防宝宝脱臼,可以注意平时加强宝宝营养,尤其
是不能缺钙。
在抱起宝宝的时候,较好能从宝宝腋下进行。
小孩手脱臼刚开始会有什么症状

小孩手脱臼刚开始会有什么症状小孩子因为顽皮到街上跑跑跳跳,所以在平时的时候经常一不小心,因为摔倒或磕伤导致身体出现脱臼,小孩子的手脱臼瞬间是感觉不到疼痛的,随着手关节明显红肿和胀痛感,稍微一动就会疼得特别严重,这个时候必须要到医院去拍片子,并且要找专业的骨科医生治疗。
★处理手脱臼的方法手脱臼的主要症状就是感觉到疼痛,手关节处还有明显的红肿现象,长时间的感觉到没有力气,稍微一动就会疼痛的厉害,去医院拍片子检查,避免关节部位的淤血聚集,不然很容易导致一些异常反应。
有的时候疼的比较厉害的话,就会出现的无法正常控制的关节变化的。
手部脱臼周围的肌肉组织是比较松弛,所以需要接骨治疗的,避免妨碍的骨骼的正常发育,吃点清淡的食物。
在发觉手臂脱臼并异常疼痛时,最好不要尝试自己矫正手臂,否则可能会出现关节接错的状况,应尽量保持手臂不动,然后尽快前往医院进行骨关节复位。
若是十分严重可能还会需要通过激光手术来复位,若不是很严重,只需找一个骨科医生手动来帮助手臂复位即可。
若是在发现自己手臂脱臼,却无法及时联系到相关医护人员帮助治疗的话,可以尝试一次自己来手动复位。
需先将肌肉放松,然后用膝盖抵住腋下稳定手臂,再用另一只手握住手臂慢慢内旋,牵引手臂恢复到原来位置,听到关节部位“咔”地一声响,随即疼痛缓解,便说明手臂已经复位。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复位后有机会便前往医院进行一次检查为好,避免留下隐患。
在脱臼的手臂进行过恰当的处理后,可以利用一些医用的冷敷用品为患处冷敷,这样可缓解伤处胀痛并消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一天一夜的冷敷后,需采用热敷的方式来促进伤处血液循环,热敷时间也只需一天也就是24小时即可。
在手臂脱臼复位后的愈合恢复初期,没什么太多需要忌口的食物,只需注意应当戒酒并尽量少吃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即可,另外可以多吃水果蔬菜等健康食品,补充些需要的营养及蛋白质便可。
★手臂会脱臼原因暴力所致这种原因在脱臼所有的原因中占据了30%一般脱臼的位置位于肩部关节,大多都是因为不小心跌倒的时候胳膊上外展外旋,一般我们都会手掌或者手肘部位首先着地,所以导致产生了暴力冲突,形成脱臼,还有可能会是锁骨下脱位,这种属于后脱位,一般来说比较少见,但是同样属于暴力所致的原因。
手突然脱臼是什么原因

手突然脱臼是什么原因
一、手突然脱臼是什么原因二、手脱臼的症状三、手脱臼该怎么办
手突然脱臼是什么原因1、手突然脱臼的原因是暴力所致(30%)
这种原因在脱臼所有的原因中占据了30%一般脱臼的位置位于肩部关节,大多都是因为不小心跌倒的时候胳膊上外展外旋,一般我们都会手掌或者手肘部位首先着地,所以导致产生了暴力冲突,形成脱臼,还有可能会是锁骨下脱位,这种属于后脱位,一般来说比较少见,但是同样属于暴力所致的原因。
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后脱位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岗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2、手突然脱臼的原因是杠杆作用(30%)
这种原因也占了30%,当在做不少运动或者劳动的时候,上肢高举状态外旋或者外屉的时候也是非常容易让肩蜂和肪骨产生脱节,本来二者在一起是形成了一个杠杆作用力的指点,因为手掌上的力量过度向外伸展,从而导致肱骨头向外走,从而导致了手臂脱臼的现象发生。
3、手突然脱臼的原因是外伤(30%)
患者侧向跌倒,患肢手掌或肘后着地,暴力沿着肪骨干传至肋骨头,使肋骨头冲破较薄弱的关节囊前壁,滑至除突下间隙,形成吸突下脱位,此种脱位较为多见。
若暴力过大,则肋骨头可被推至锁骨下部成为锁骨下脱位,但临床上较为少见。
因关节脱位而从间盂的边缘撕裂,并且和骨头剥离。
之后虽然关节复位,但受伤的部位没有愈合,形成一永久性的缺口,而无法维持肩关节的。
【安全教育】五岁以下易脱臼或影响发育

【安全教育】五岁以下易脱臼或影响发育[导读]五岁以下幼童最易发生脱臼,专家提醒可能影响发育。
11月6日消息“拉了一下孩子的手,竟然造成胳膊脱臼。
”近日,青岛骨伤医院接诊了不少关节脱位儿童。
专家提醒家长,5岁以下儿童关节处的韧带比较松软,家长在与孩子玩耍或帮助孩子穿衣时,如用力不当极易造成脱臼,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发育。
惊险:家长拉一下胳膊一岁半幼童肘关节脱臼李女士告诉环球网青岛频道记者,11月3日晚,她在家洗衣服,老公刘先生在哄一岁半的儿子乐乐玩耍。
突然乐乐嚎啕大哭,李女士赶忙跑过去,可任凭她怎么哄,孩子始终哭闹不止,甚至不让碰胳膊,一碰哭得更厉害。
李女士询问老公得知,父子俩玩耍时,刘先生拉了一下站立不稳的乐乐,然后乐乐就突然大哭起来。
李女士意识到可能孩子肩膀脱臼了,随即赶去了医院。
“医生捏着孩子的肘关节,用力一扭,一下就接上了,孩子马上就能抬起手来了。
”事后,李女士依然感到后怕。
专家:儿童韧带较松习惯性脱臼或影响发育5日上午,记者在青岛市骨伤医院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
一名小孩的奶奶抱着孩子一路小跑来到急诊科,老人告诉记者,早上在家给孩子穿衣服时,就拽了一下孩子的胳膊,没想到就脱臼了。
骨伤医院的纪医生介绍说,脱臼又称关节脱位,主要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导致关节无法正常活动。
“小孩在玩耍或是家长不经意地拽孩子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脱臼。
”纪医生表示,因为脱臼而到医院就诊的2-5岁儿童特别多。
据介绍,由于儿童还未发育完整,关节处的韧带比较松软,稍微使点劲就可能造成关节脱位。
当小孩走路不小心摔倒,家长一般会本能地拽起孩子,这样就可能使孩子脱臼,另外,家长给孩子穿衣服时,经常会从袖口中往外拽孩子的胳膊,若用力过猛,也会引起脱臼。
纪医生还提到,脱臼过后容易出现反复脱臼,即为“习惯性脱臼”,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打石膏固定,但这势必会影响小孩的活动甚至生长发育,因此家长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导致孩子脱臼。
提醒:切勿用力拖拽幼童胳膊脱臼及时就医纪医生提醒,特别对于5岁以下的幼童,家长在与孩子玩耍、或给孩子穿衣服、领孩子过马路时,一定不要用力拖拽孩子的胳膊。
宝宝手脱臼预防常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宝宝手脱臼预防常识
导语:宝宝的手特别脆弱,而且也特别容易造成脱臼,所以很多出现宝宝手脱臼的一些家庭,作为母亲来说,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视,当自己的孩子出现了
宝宝的手特别脆弱,而且也特别容易造成脱臼,所以很多出现宝宝手脱臼的一些家庭,作为母亲来说,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视,当自己的孩子出现了手脱臼以后,就要尽快的通过治疗改善,下面内容就做了一些预防的常识,希望你能尽快了解。
预防常识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脱臼过一次之后的部位就比较容易再脱臼,有时候只是睡觉时翻个身便形成脱臼。
如果脱臼已经成为习惯,建议您及早去医院诊治。
关节的一再脱臼会造成习惯性脱臼,家长要随时提醒宝宝,千万不要让小朋友拉扯他已经受伤的部位,帮助宝宝预防再次脱臼。
第一宝宝小编总结:小孩子之间玩耍有时候往往不知道轻重,对于一些危险的情况也很难采取变通,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玩耍的时候,告诉宝宝玩戏要注意的事项,懂得做事情的分寸,不要玩得太火爆了,以免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欢迎您关注第一宝宝育儿网了解更多婴幼儿护理知识,第一宝宝育儿网祝愿每一位宝宝远离意外健康成长。
宝宝脱臼后的紧急处理
宝宝意外脱臼怎么办?一旦宝宝发生脱臼,家长不必惊慌失措,在脱臼后的两三个小时内让关节恢复原状,还不太困难,时间太久,周围的组织就会肿胀,复原就困难。
(如何处理宝宝伤口?护理宝宝伤口误区)。
宝宝学步警惕"肘错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宝宝学步警惕"肘错位"导语:宝宝学步当心牵拉肘牵拉肘,俗名肘错位,医学术语叫做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牵拉肘是许多家长或亲属带宝宝玩耍时好心出差错而惹下的麻烦。
当宝宝学步当心牵拉肘牵拉肘,俗名“肘错位”,医学术语叫做“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牵拉肘是许多家长或亲属带宝宝玩耍时“好心出差错”而惹下的麻烦。
当给小宝宝穿衣服,或拉着手散步,上下楼梯突然跌倒,猛然牵拉孩子的胳膊后,都会发生牵拉肘。
这时孩子骤然间啼哭不止,或喊叫被牵拉的胳膊疼痛。
孩子的肘关节往往呈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不敢旋后,不能抬举与取物,不能自由活动,在肘关节的桡骨头处有压痛,局部却无明显的肿胀和畸形。
这种错位好发于4岁以下的儿童,6岁以后却少见了。
这是因为4岁以下的儿童桡骨头上端发育尚未完全,肘关节囊及韧带均较松弛薄弱所致。
由于“肘错位”后患肢疼痛致活动受限,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为其他肘、肩部损伤而延误处理。
前不久,邻居孩子明明在蹒跚学步时,奶奶见孩子走路摇晃晃不稳,就拉着孩子的右手臂行走,谁知还未走上几圈,明明忽然哭闹起来,右手臂垂下来就不能自由动弹了。
此时,奶奶慌了神,又是用手轻揉,又是热敷,都不见效,赶紧叫邻居帮忙急送医院求治。
经医生检查,患儿系右侧桡骨头半脱位,即民间所说的“牵拉肘”。
牵拉肘的诊断并不难,关键在于对本病有所认识。
患儿一般都有患肢被纵向牵拉的病史。
伤后因局部疼痛而啼哭不止,肘关节处于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拒绝他人抚摸患肢,不肯举手及用手取物。
肩部、腕部及手指活动正常。
仔细检查时,可发现肘前外侧桡骨头处有压痛。
宝宝手臂脱臼症状有哪些

宝宝手臂脱臼症状有哪些
宽脱臼是非常疼的,连小妹也觉得难受。
宝宝发生脱臼时,更是
反应剧烈,往往突然就大哭大叫起来。
会说话的宝宝会正对着受伤的
部位说疼。
但是,在有些时候,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不但不够完善,疼痛反应迟缓,有些宝宝在发生了脱臼后,往往哭几声后就会哭
喊安静下来。
脱臼的会导致部位形态位置可能发生变化移动,不仅是比较严重
的脱臼,甚至可能用肉眼小孩子看得出来宝宝的肢体出现缩短或延长,关节处有畸形的表现。
如果是肘关节手肘,观察可见宝宝的手肘有轻
度的弯曲,并且手心向下垂于胸前。
半圆形肩关节外形出现不不对称。
脱臼后,宝宝会与平时摔倒或其他原因受伤后,渴望家长拥抱安
慰的学业成绩不一样。
由于脱臼后才剧烈的疼痛,宝宝往往拒绝家长
的拥抱,因为他会惧怕家长触碰他受伤的部位而加剧。
爸爸妈妈可以把玩具放在宝宝眼前让窗前他伸手抓,如果宝宝的手能举过头顶,就说明宝宝的胳膊不会发生脱臼。
反之,如果一直避免使用手臂,或者即使使用了也无法抬高,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发生脱臼了。
弄伤通过活动宝宝的手臂脱臼的关节功能会受到限制,宝宝没方案自如地活动受伤的关节,不能抬举,不能拿任何东西。
脱臼的名词解释

脱臼的名词解释脱臼,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损伤,指的是关节骨头脱离原本正确的位置,导致关节失去正常的功能和运动能力。
这是一种疼痛且危险的情况,通常需要接受紧急的医疗干预来纠正关节位置并进行治疗。
脱臼可以发生在任何关节,但最常见的是肩关节、膝盖关节、踝关节和髋关节。
脱臼通常是由于剧烈的外力作用或者不正常的关节运动造成的。
比如,突然的摔倒、扭伤、拉伤和运动中的意外碰撞都可能导致关节脱臼。
此外,某些先天性问题或疾病,如马蹄内翻、关节松弛和先天性脱臼倾向,也会增加关节脱臼的发生几率。
脱臼的症状通常是明显的关节畸形和剧烈的疼痛。
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淤血和紧张感。
关节的运动范围受限,无法实现正常的活动。
有些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器质性损伤,如肌腱、韧带和软骨的撕裂或断裂。
因此,脱臼的急性处理和及时的医疗干预非常关键。
对于急性脱臼,重塑关节的正确位置是治疗的首要任务。
这通常需要医生通过物理操纵和适当的力量来重新安排相关骨头。
一旦成功复位,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缓解,并开始恢复其正常活动。
然而,这只是治疗的开始,随后的康复阶段也非常重要。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
这些措施旨在加强和稳定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疼痛管理,如冰敷、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缓解疼痛。
康复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而且每位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预防是脱臼的重要方面。
遵循以下几点可以降低发生脱臼的风险:注意家庭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避免尖锐物品和危险区域;在参与运动或高风险活动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佩戴适当的安全装备,如头盔、护膝、护肘等;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及时休息和恢复;如果有先天性问题或患有与脱臼相关的疾病,请及时咨询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了解脱臼是非常重要的。
这使得我们能够及时识别脱臼的症状,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此外,准确理解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以及预防和减轻脱臼的措施,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关节健康。
孩子手臂突然不会动?警惕桡骨头半脱位

孩子手臂突然不会动?警惕桡骨头半脱位
一、概述
有一次,某同事的一个朋友,准确的说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在给自己3岁孩子穿衣服的时候,突然孩子哭了起来,而且一碰右臂就哭得厉害,朋友带孩子医院一检查才知道是桡骨头半脱位,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意外损伤,主要是因为用力拉孩子胳臂造成的,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在4岁以下的幼儿。
多由于手腕和前臂被牵拉所致,故又称牵拉肘。
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步骤/方法:
1、孩子正处于发育期,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穿脱衣服的时候用力比较大,尤其是到了冬天,衣服穿得多,有的妈妈粗心,就用力拉孩子的胳膊,导致桡骨头半脱位,受伤手臂会突然不动,出现下垂。
2、如果在给孩子穿衣服或者玩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前臂下垂,一碰就哭,而且也不能拿东西,这个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引起注意,千万不要乱动孩子的胳膊,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科学的治疗。
3、孩子年龄小,有的时候不知道配合家长,家长一着急,可能就会用力拉孩子的胳膊,导致受伤,所以在天气冬的时候最好给孩子穿宽松一些的衣肥,这样的话,穿脱都会比较容易,也避免受到孩子。
三、注意事项:
桡骨头半脱位对于很多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很常见,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所以一方面家长要小心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发现问题要及早就医。
宝宝手关节脱臼是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宝宝手关节脱臼是怎么回事
导语:几岁大的宝宝身体还正在生长发育的一个最好的阶段,身体内的骨头还没有长成形,还很脆弱,在这个时候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受伤。
有时候不小心摔
几岁大的宝宝身体还正在生长发育的一个最好的阶段,身体内的骨头还没有长成形,还很脆弱,在这个时候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受伤。
有时候不小心摔倒或者是碰到硬物,身上就容易留下疤痕,严重的话甚至还有可能伤到骨头。
宝宝手关节脱臼就是因为受到一些创伤,体内的骨头关节产生了错位造成的。
猛烈地牵拉孩子的手足,或受到强烈的冲击,使关节错开,这就是脱臼。
脱臼后,该部位凸出变形,向与平素相反的方向弯曲。
严重时不能与骨折相区别。
应去专科医师处就诊。
必要时,要做相应的X线诊断。
治疗脱臼,把错位的部分复原是简单的,但要由正骨科医师、整形外科医师进行。
当幼儿没有摔倒,没受撞击,而仅仅是被母亲、小朋友或保育员突然拉一下胳膊后,胳膊就突然不能动了,痛了,多半是脱臼了,以肘关节脱臼最常见。
肘关节脱臼多数情况下不一定都去医院,母亲或保育员把握住孩子受伤的手臂,先拉直再握紧孩子手腕,将肘关节从外侧向内侧扭转一下。
如在扭转中听到“咔”一声,肘关节脱臼的治疗就“结束”了。
骨科医生也是如此进行治疗的。
孩子手关节脱臼后,妈妈千万不要着急,可不能随便找一个人就给孩子接上,这样很容易给孩子留下后遗症,以后出现问题就更不好治了。
最好去正规医院找专业的骨科大夫。
如果自己进行的不合理,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造成手关节习惯性脱臼。
小孩手腕脱臼怎么处理

小孩手腕脱臼怎么处理
文章导读
宝宝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受到全家的关注,除了喜悦之余,对于照顾宝宝还是有很多地方不是很清楚,宝宝开始学习走路时或者和父母玩耍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小孩手腕脱臼,这种手腕脱臼是很多宝宝都会出现的现象,因为宝宝的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所以宝宝发生脱臼是正常的现象,那宝宝出现手腕脱臼应该怎么进行处理呢?
首先要注意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脱臼,小孩子一般是不会说谎的,但是不会说话的孩子我们可以把玩具放在孩子眼前让他伸手抓,如果手能举过头顶,说明没问题。
反之如果孩子一直避免使用该手臂,或者即使使用也无法抬高,那么很有可能是脱臼了。
抱患儿端坐,术者同患儿相对。
将患肘屈曲90度置患儿身旁。
术者一手握住上臂下端,以防止肩关节转动,并将拇指置于桡骨头处。
另一手握住患肢手腕,连续做数次前臂旋后动作。
此时,可听到清脆的轻微弹响声或手指有弹跳感,表示桡骨头已复位儿停止哭闹,并可用患手上举取物。
对脱位超过24小时或有反复脱位史的患儿,因局部有肿胀,复位时弹响声或弹跳感多不明显,复位后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但其他症状大多能缓解。
此时,宜用颈腕带将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1周左右。
若宝宝的手臂单边不动但没有疼痛感,则可用三角巾或布,将脱臼部位稍做固定,然后立刻送医;但若宝宝活动手臂时会有疼痛感,或手臂无力垂下,则需立即送医急救。
父母要注意的是平时不要过力提拉宝宝,宝宝翻身也要注意,用力不当会造成脱臼,平时要细心的照顾宝宝,避免出现习惯性脱臼的情况,还要给宝宝查一下微量元素,习惯性脱臼有可能是缺钙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出现脱臼情况治疗后要注意多让宝宝休息,多悬吊几天进行固定。
怎样判断宝宝胳膊脱臼【母婴健康常识】

怎样判断宝宝胳膊脱臼
文章导读
小孩子跑跑跳跳,难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所以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能会有脱臼的风险,胳膊的关节很脆弱,轻微脱臼是会有症状表现的,首先会感觉
右肩膀肿痛,触碰型疼痛,经常会有手臂无力和大哭大闹的现象,这些是胳膊脱臼的症状。
状体征
1.伤肩肿胀,疼痛,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
2.患肢弹性固定于轻度外展位,常以健手托患臂,头和躯干向患侧倾斜。
3.肩三角肌塌陷,呈方肩畸形,在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可触及移位的肱骨头,关节盂
空虚。
4.搭肩试验(Dugas)阳性,患侧手靠胸时,手掌不能搭在对侧肩部。
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
进行。
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
习惯性脱位可不
用麻醉。
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
常用复位
手法有三种:。
给爸妈提个醒:孩子关节易脱位

健康博览·2013/1031点,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孩子的关节会异常的脆弱,如果家长和老师缺乏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那么我们平时看似一个比较小的动作就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脱位的现象。
宝宝最容易脱位的部位及预防措施:肘关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桡骨头半脱位,俗称为“牵拉肘”,这也是孩子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类型,可以说孩子关节脱位90%以上为桡骨头半脱表现为肩关节的剧烈疼痛以及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其次可以发现肩关节向下、向前下垂,肩峰下有一个大的凹陷,在肩前或腋窝处可以看见或摸到一肿块,其实就是脱出的肱骨头。
家长在提起孩子的前臂做抛、转动作,暴力击打孩子肩关节时容易引起孩子肩关节脱位;如果孩子趴着睡过久,突然翻身导致肩关节部位扭曲,也容易导致肩关节脱位。
手指关节:如果孩子突然出现手指部位疼痛,同时伴有脱位的手指弯曲变形,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肿胀的情况,基本可以确诊。
但是有一点需注意的是,手指关节脱位并不完全是单纯的脱位那么简单,它一般多伴有关节囊撕裂伤。
主要与较强的外部力量作用于孩子手指或摔倒挤压有密切关系。
颞颌关节:颞颌关节脱位婴幼儿因为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可能对疼痛的感觉不如成人那么明显,所以出现脱位的情况下不一定会伴随有疼痛或较剧烈的疼痛感。
我们平时只要发现孩子有关节活动突然受限或骨骼变形的情况,最好立刻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如果家长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切记盲目给孩子复位,以免贻误治疗。
编辑/王艳. All Rights Reserved.睿睿是个顽皮的孩子,有天居然放了颗豆子在鼻腔,结果拿不出来了,又不敢告诉爸爸妈妈。
几天之后,流臭脓鼻涕还带血,睿睿吓坏了,这才告诉妈妈。
父母赶紧带他到医院处理,才未酿成大祸。
其实鼻腔异物多由孩子无意中将异物如豆类、钮扣、珠子等塞入鼻腔所致。
光滑小珠或其他金属物进入鼻腔,可不产生症状,也可导致一侧鼻腔阻塞,流臭脓带血鼻涕。
而尖锐、粗糙异物,可损伤鼻腔黏膜,造成溃疡、出血、流脓和鼻塞。
育儿知识-父母警惕宝宝习惯性肘部脱臼

父母警惕宝宝习惯性肘部脱臼
昊昊今年已经2岁了。
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他奶奶拉着孩子的爸爸手练习走路。
可能出现是他爸爸用力不当,孩子的右胳膊突然不能伸直,而且大哭。
去医院检查,医生说的肘部“脱臼”了,通过手法复了位。
可是这一年来又出现明显几次这种情况。
昊昊妈很疑惑:是什么原因在于引起的?父母该如何注意?专家解答如下。
专家解答:肘关节是由肱骨、尺骨和桡骨构成。
包括3个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这3个关节共同包裹在一个关节囊中,肘关节囊后方较前方薄弱。
且桡骨和尺骨之间虽然有环行韧带包裹,但是韧带较松驰。
婴幼儿桡骨正处于发育中会,桡骨头和桡骨直径基本相等,受不当外力的牵拉影响很容易引起桡骨小头卡在环行韧带中,不能复位,形成“牵拉肘”。
或者桡骨和尺骨向后脱位,引起“脱臼”。
发生以上的情况时需要马上过来医院医院诊治进行复位。
复位以后几天不能再牵拉患肢,否则就无可避免容易成为习惯性牵拉肘或脱臼。
因此平常训练婴幼儿走路时脚掌一定要扶孩子的躯干或肘以上的部位。
平时不可牵拉孩子的前臂和手腕,尤其是小孩在跳跃、爬高和摔倒时更应该注意。
育儿知识-意外和急救的常识之脱臼

意外和急救的常识之脱臼
'关节受到外来强力撞击,就会发生脱臼,婴儿最常发生的是先天性骨关节脱臼。
孩子最常发生脱臼症状是肘内障,就是关节肌肉脱离,如果家长突然拉扯孩子的手,或是跌倒时拉他,都可能发生脱臼。
一旦发生脱臼后,有时可形成习惯性,所以在拉手时,务必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1)判断是否脱臼
突然用力拉宝宝的手,或两手悬挂地游玩时,很容易发生意外。
①手松弛无力地垂下。
②不会拿玩具或汤匙。
这时要找外科医生治疗,大多会立即痊愈。
(2)急救处理
最好的外置法是由整形外科治疗。
用三角巾固定患部后送往医院(外科),经医生复位后患部会立即愈合,虽然没有后遗症,但是容易成为习惯性脱臼。
本文由北京中山响沙
图书
发行中心授权摇篮网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岁以下的孩子,拉拉拽拽最易“脱臼”

2022.034岁以下的孩子,拉拉拽拽最易“脱臼”◎ 孙业青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前阵子,小王夫妇带着3岁半的儿子欢欢到家附近的动物园游玩,夫妇俩边走边和孩子玩闹,拉着孩子的手腕往上一提想把欢欢拉起来,可谁料欢欢“哇”的一声突然就哭了。
欢欢妈妈慌忙去看孩子的手腕,外表看上去没有任何异常,但孩子抱着被牵拉的胳膊怎么也不让大人动,见此情景,夫妇俩慌忙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想好好查看一番。
经骨科医生检查,欢欢被诊断为“桡骨小头半脱位”,也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脱臼”了。
经过医生的治疗,欢欢的胳膊又活动自如了。
从解剖结构上来看,人的肘关节由3个骨头组成:肱骨下端、尺骨和桡骨小头。
当肘关节做旋转运动时,桡骨头总是围着尺骨转。
为了防止桡骨在旋转的时候脱位,尺骨上有一条环状韧带紧紧套住桡骨的“脖子”。
4岁以下的孩子,肘关节的韧带和关节囊发育尚未成熟,环状韧带比较松弛,不能结实稳定地箍住桡骨小头。
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内旋时,如果受到牵拉,桡骨小头就会从环状韧带内向下孙业青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学组青年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上海委员,国际计算机辅助骨科协会(CAOS)会员,德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会员。
擅长应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慢性肩关节疼痛的韧带损伤、骨刺磨损、关节活动受限,微创治疗外伤后肩脱位、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炎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上午专家介绍4岁以下的儿童易“脱臼”54祝您健康2022.03祝脱出,环状韧带便卡在桡骨小头与尺骨间,即发生了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因肘部疼痛而不敢活动,尤其做旋转活动时,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肘部外伤之一。
一般来说,容易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这些:1.牵拉 不合适的牵拉是导致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最常见原因。
家长领着小孩玩耍时,帮助小孩上台阶、上楼梯或避免摔倒时突然用力向上牵拉小孩手腕,或大人把哭闹的小孩拉拽回来的时候,牵拉胳膊往往容易导致桡骨小头半脱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家说宝宝的手走着走着就会脱臼,这是真的吗?
昨天一年一度的史诗级开学大片在各大幼儿园里开场,各位家长们快来看看下面的视频中有没有你家宝宝的开学的样子:
视频中有不少家长会猛然牵拉孩子的胳膊、猛然将宝宝抱起,其实这些动作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宝宝的骨头尚未发育好,家长们猛然拉、抱宝宝很容易让宝宝发生脱臼的情况!
有的家长就会问:宝宝真的有那么容易脱臼吗?
1
宝宝真的有那么容易脱臼吗?
与成人相比,小儿的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较大,关节的柔韧性较好,运动范围较大,但其关节囊、韧带却还是相对比较松弛的,而且关节窝也比较浅,如果用力牵拉小儿的前臂,则有可能会因牵拉负重而导致桡骨小头从韧带内滑出,并向前外侧移位,形成半脱位,所以它又被称为“牵拉肘”,医学术语叫做“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甚至宝宝自己突然一下子用力,或抓到到某个角度,都会造成手臂脱臼。
但是宝宝根本不知道脱臼是啥,也表达不出痛。
这时候就要爸爸妈妈们擦亮双眼啦!
2
有哪些不容易发现的脱臼?
明显发生脱臼了,孩子一般会出现这些情况:
①孩子被拉拽过,或者跌倒过,或者翻身的时候手臂压在身下。
②孩子并没有外伤,但是大哭不止。
③当家长触碰孩子手臂时,哭得尤其厉害。
④孩子无法自己抬起手臂。
⑤孩子肘部或手腕关节看上去角度不自然。
※注意:虽然有些时候,孩子的手臂看上去正常,没有变形和肿胀,孩子看上去也不疼,可是却拒绝使用手臂,很可能喜欢把手臂靠紧身体,这种情况表明宝宝手臂可能是脱臼了。
3
宝宝脱臼后家长如何护理?
首先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强行把孩子的手臂拉直,也不要自己试图复位关节。
帮助孩子保持比较舒服的姿势,尽快带他到最近的医院检查并由医生来做处理。
大部分孩子在关节复位后10-15分钟就能够正常活动。
如何预防宝宝脱臼?
1.家长切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牵拉宝宝的手臂或用粗鲁的手法给宝宝穿衣服,更不要拉着宝宝的手把他提起来;
2.当孩子摔倒时,要用双手将其抱起,不要牵拉一侧上肢使其爬起,1岁左右的宝宝学走路时,家长应把手放在腋窝下面;
3.如果宝宝脱臼超过了24小时或者有反复脱臼史,因局部有肿胀,复位时的弹响声或弹跳感不明显,复位后疼痛也不会马上消失,这时候宜用三角巾将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悬吊在胸前,大概一周左右即可。
4.应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加关节的稳固性。
带娃不易,且行且珍惜,家长们在带孩子游玩、给娃穿衣时一定要轻柔再轻柔,毕竟娃是亲生的啊~今夜愿所有的宝宝都能有一个安详甜美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