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共5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共5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共5篇)第一篇: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浏览字体:大中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思想。

他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

陈鹤琴(1892-1982年),1914年与陶行知同行赴美留学。

1917年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就读,攻教育学和心理学。

1920年底,他以儿子陈一鸣为对象,从出生之日起,对其身心发展作连续观察和文字、摄影记录,长达808天。

他还经常把儿子抱到课堂上当儿童心理学的“活教材”。

依据这些研究和实验,他写出了《儿童心理学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书。

1923年,他在南京自己新建的住宅里办起了鼓楼幼稚园,作为推行适合国情的中国化、科学化幼稚教育的试验基地。

1940年,他在江西泰和文江村的荒山上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幼稚师范学校,同时提出“活教育”思想。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或者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

要做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服务的精神;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世界的眼光。

“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活教育”教学方法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这一原则,是脱胎于杜威当年在芝加哥所主张的“做中学”(Learnins by doing),但比较杜威的主张更进了一步,不但是要在“做”中学,还要在“做”中教,不但要在“做”中教与学,还要不断地在“做”中争取进步。

“活教育”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作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二是参考,三是发表,四是检讨。

“活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要爱护儿童;要了解儿童;要有积极的态度;要有研究的精神;要有改造环境的能力;除具有国语修养外,须有一种专门学科的特长;要有健全的体格。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她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这一理论对现代幼儿园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活教育”理论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认为幼儿应该是教育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幼儿应该通过积极的参与和实践,在真实的生活经验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创设真实的环境和情境,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机会。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方式,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体验。

“活教育”理论强调幼儿的整体发展,认为幼儿的个体、情感、智力、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通过综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可以通过游戏、音乐、美术、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活教育”理论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认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得到个别化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不应该以一刀切的方式对待每个学生,而应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优势,开设不同的兴趣小组或项目,让幼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

“活教育”理论强调师生互动和合作。

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成为幼儿学习和成长的引导者和伙伴。

教师应该倾听幼儿的声音,关注幼儿的需求,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互动,共同探索和发现知识。

幼儿之间也应该进行合作,通过互相帮助和分享,共同成长和进步。

“活教育”理论对现代幼儿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和情境,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和实践。

幼儿园教育应该强调幼儿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养。

幼儿园教育应该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提供个别化的学习支持和引导。

幼儿园教育应该强调师生互动和合作,教师应该与幼儿共同成长和进步。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儿童教育家。

他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独创的教育主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宝库。

研究他的活教育思想,对发展我国当代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活教育思想的“活”,除了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外,更强调了在目的、内容、方法上与旧的教育制度的区别。

他的活教育理论是以三人目标为中心展开的,主要包括: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活教育的日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活教育的目的蕴含丰富的哲理,具有深刻的内涵,强调了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性,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相结合的思想。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是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它以“做”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使各个学科互相渗透,方便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

活教育的课程论把儿童的视野从书本移向大自然、大社会,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是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提倡儿童在做中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做中学”要求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做中教”是指教师要在实际中教,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教师。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中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启示-2019年教育文档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中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启示-2019年教育文档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中的“活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和启示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享有“中国幼教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的美誉。

他的幼教思想是我们的宝贵遗产,对我们进行幼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再研究。

1.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1.1“活教育”的目的观陈鹤琴曾说到:“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其中包涵了深刻的哲理和内涵。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还是“人”的发展,因而陈鹤琴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于儿童,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如何“做人”。

他强调了从小塑造儿童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的重要性。

1.2活教育的课程设置陈鹤琴反对传统教育中的“书本中心”的思想,倡导一种“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

他主张“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向活的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

早期的幼儿教育大多具有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倾向,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教室里,教室很少带孩子去户外郊游学习,致使儿童与环境的接触相当缺乏,所学的内容也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没有较多的联系。

这样儿童所得的都是呆板生硬的死知识,也没有获得鲜活的人生经验。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是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

1.3活教育的方法观“活”教育的方法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在他看来,“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他认为:“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的,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

~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着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

有鉴于此,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此外,他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

2.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2.1把握兴趣点教师通过媒体、实物、以及开放性的提问等方式,引导孩子发现事物的变化。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陈鹤琴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位杰出人士,他的教育思想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对陈鹤琴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学习和研究。

他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当前的教育工作和教育实践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提倡因材施教。

陈鹤琴提倡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这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也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很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因材施教的方式和方法,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陈鹤琴教育思想在这方面对我国的教育实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强调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陈鹤琴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这对于培养学生成才和个性发展非常重要,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陈鹤琴的这一思想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重视,很多学校开始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提倡教育教学相结合。

陈鹤琴认为,教育和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方面的突出都是不完整的。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和教育的深度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既获取知识,又提升素质,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非常重要,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很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试论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试论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试论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摘要:本本文对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也是其长期从事中国幼儿教育系列活动的实践结果。

将其核心理念贯穿整个教育生涯,以“活教育”思想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同时重视家庭教育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发展一、文献综述关于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查阅相关论文,总结前人对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研究及其研究方法、各领域课程与教学、玩具与游戏、家庭教育、师范教育、比较研究以及实践应用研究等方面;陈鹤琴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开创了幼儿教育中国化的新局面。

时代在进步,事物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的,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作为历史的经典,时代赋予它的意义是不同的。

“医生是医病的,我是要医人的”。

而且“我是喜欢儿童的,儿童也是喜欢我的。

” [1]由此,陈鹤琴大步走向贡献教育的伟大事业。

为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陈鹤琴幼教思想的渊源及形成发展的过程陈鹤琴先生孜孜不倦地为中国化的教育奋斗一生,他希望结合中国实际,建立适合中国的教育。

(一)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源泉1.幼儿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外忧内患、民不聊生。

当时中国幼儿教育的特点是:一是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帝国主义国家肆意地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以教会为依附开办幼稚园;二是中国人民无办园经验可参照,又无理论依据,只得一味抄袭日本的幼稚园。

[8]陈鹤琴深感民生疾苦儿童,深受其累,感慨到“我们中国的幼稚园大抵是抄袭外人的,而外人的幼稚园时有改进,但我们的还是墨守成规,不知改良,以致陈旧腐败不堪闻问了” [1]教育“应该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又生气的教育。

”2.理论源泉陈鹤琴赴美留学时美国正兴起一种作为典型“美国版”教育学的思潮—实用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柏屈,恰恰这两个特殊人物与陈鹤琴先生有特殊交集。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教育实践的启示
陈鹤琴是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卓越的思想家。

他的思想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影响着教育理论、思想政治等多个方面。

他提出了“活教育”的理念,强调关注孩子实际需求,一心一意把孩子培养得更好,关注孩子心灵发展与德育,有助于培养孩子自我赋能、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等。

活教育以关注实际为出发点,强调要以动态形式引导学生,将教育任务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从社会活动中进行真正的学习,成为真正的主体,不仅纯粹理论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形成丰富的做人技能。

他强调要倡导孩子自主学习,树立自己目标,养成正确的观念,并不断积累各种能力和技能,学以致用,自动发展。

今天,活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实践中受到广泛重视,人们更大胆地尝试新的教育理念论断,尊重孩子的主体位置,引导孩子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学习潜力,同时教师也应完成一种新的角色转变:既与学生共同学习又与学生共同探索,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孩子思考,从而帮助他们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虽然是百年前的贡献,但却被当代的教育实践所证明了有效性,为今日的教育方式提供了启示和借鉴,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多样化良好的教育空间,让孩子得以发挥创造力,以适应互联网、高科技时代的发展。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篇一一、引言陈鹤琴,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先驱,其“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前瞻性,而且对当今的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详细探讨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生活为课堂,以自然为教材,注重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这一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儿童为中心:陈鹤琴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儿童的个性,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

因此,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2. 以生活为课堂:陈鹤琴强调教育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他主张将课堂搬到生活中,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3. 以自然为教材:陈鹤琴认为,自然是儿童最好的教材。

他提倡利用自然环境,让儿童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学习、成长。

4. 培养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陈鹤琴主张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它强调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有助于我们更加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其次,它倡导以生活为课堂、以自然为教材的教育方式,这有助于我们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它强调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这有助于我们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儿童。

具体来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教育者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和引导。

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论 陈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活 教 育 "理 论 的 现 实 意 义
钱 海 娟
( 咸 阳师 范 学 院 , 陕西 咸 阳 7 1 2 0 0 0 )
摘 要: “ 活教育” 理 论 是 陈鹤 琴教 育 思 想 的核 心 。“ 活教 育 ” 理 论 以 其丰 富的 内涵 和 鲜 活 的教 育理 念 引领 学前 教 育 的 发 展 方 向。 对 我 国 当代 幼儿 教 育 改 革 具 有 重要 的价 值 。 关键词 : 陈鹤 琴 活教 育 现 实意 义


陈 鹤琴 “ 活教育” 理 论 的 产 生
陈鹤 琴 是 我 国现 代 幼 儿 教 育 事 业 的开 拓 者 。他 曾先 后 从 师 于孟 禄 、 克伯 屈 、 桑代克 、 杜 威 等 杰 出 的教 育 家 。 其 中受 杜 威 的影 响最 为 深 刻 。而 “ 活教育 ” 思 想 是 吸 收 杜 威 实 用 主 义 教 育 思想 的精 华 部 分 ,并 结 合 中 国教 育 国情 再 创 出极 具 中华 民族 特 色 的教 育 理 论 。 什么是 “ 活 教育 ” 呢 ?陈 鹤 琴 是 针 对 陶行 知 揭 露 的 旧教 育 情形“ 教死 书 , 死 教书 , 教 书死 ; 读死 书 , 死读 书 , 读书死 ” 而 提 出的 , 决 心 变 这 种腐 败 的 “ 死教育” 为“ 活教育” , 即“ 教活书 , 活 教书 , 教书活 ; 读活书 , 活读书 , 读 书活 ” 。 陈鹤琴的“ 活教育” 理 论 是 由我 国学 者 提 出 的 第 一 套 系统 的 教 育 理 论 和 方 法 体 系 . 被誉 为 “ 中 国幼 教 之 父 ” 。 二、 陈鹤琴“ 活教育” 理 论 的 内容 ( 一) 目的 论 : 做 人、 做 中 国人 、 做 现 代 中 国人 教 育 目的是 任 何 教 育 理 论 首 先 必 须 回答 的 问题 .是 教育 理 论 的 出 发点 和归 宿 点 。陈 鹤 琴 提 出 “ 活教育” 的 目的是 : “ 做 人、 做 中 国人 、 做 现 代 中 国人 。” “ 做人 ” 是“ 活教育” 最一 般 的 意义 和 目的 。 活教 育 提 倡 学 习怎样做人 , 怎样求社会进步 , 怎样 促 进人 类 发 展 。 作 为 一 个 人必须热爱人类 。 无论 国籍 、 宗 教、 阶级 、 种族; 他 必 须 热 爱 真 理, 以真 理 为 至 高 无 上 , 乃 至 不惜 一 切 捍 卫 真理 。学 会 “ 做人 ” 是 人 类 追 求 幸 福 的基 础 。 “ 做 中 国人 ” 体 现了“ 活教育 ” 的 民 族 特征。陈鹤琴说 : “ 今 天 我们 生在 中 国 。 是 一 个 中 国人 , 做 一 个 中 国人 与 做 一 个别 的 国 家 的 人不 同 。 ” 我们是华夏儿女 , 我 们 要 团结 一 心 , 为 国家 的 兴 旺发 达 , 为 民 族 的 未来 , 不懈努力。 这 样才能为之真正的“ 做 中 国人 ” 。 “ 做 现代 中 国人 ” 体现了“ 活 教 育” 的时 代 精 神 。 时 代 在 进 步 , 社会要发 展 , 人 类 也 要 随 之 发 展 。陈 鹤 琴 主 张 的 “ 现 代 中 国人 ” 必须满足下面五个要求 : “ 要 有健全 的身体” 、 “ 要有建设能力 ” 、 “ 要有 创造能力 ” 、 “ 要 有 合 作意识 ” 、 “ 要服务 ” 。“ 活教育 ” 的 目的 论 表 达 了陈 鹤 琴 对 人 的 发展 、 教 育 与社 会 变 革 的追 求 。 ( 二) 课程论 : 大 自然 、 大 社会 都 是 活教 材 陈鹤 琴 认 为 : 活 教育 的课 程 是 把 大 自然 、 大 社 会 作 为 出发 点, 让 学 生 直 接 向 大 自然 、 大社会去 学习 , 去 向活 的 直 接 的 知 识 宝 库 学 习 。在 陈 鹤 琴 看 来 书 本 知 识 是 间接 的知 识 。是 死 知 识。 我 们 要 学 活知 识 , 当 然 要使 用 活 教 材 。 而 大 自然 、 大 社会 就 是 我们 可 以便 捷 利 用 的 万 能 活 教 材 。 陈 鹤琴 提 倡 让 学 生 身 处 大 社 会 、 大 自然 。 通 过 自己 的所 见 所 闻及 亲 身 实 践 经 历 获 取 知 识 和 经验 , 培 养 能力 。比如 让 学 生 了解一种植物 的生长 , 应 该 让 学 生 亲 眼见 到 植 物 。 观察植 物 , 思 考它 的成 长 。 并逐 步观 察 它 的成 长 。 这 就 是 活 教 材 的妙 处 。 ( 三) 教 学论 : 做 中教 , 做 中学 , 做 中求 进 步 有 了 目 的和 课 程 , 还必 须付诸实践 , 否 则就是空谈 , 所以 陈 鹤琴 提 出 “ 做 中教 , 做 中学 , 做 中求 进 步 ” 的 教 学 方 法 。在 教 学 方法 方 面把 学 生获 得 知识 经 验 的 感性 活 动— — “ 做” 放 在 是 首 位 。做 是 教 的 中 心 , 是 学 的 中心 , 以做 为 基 础 , 贯 穿 整 个 教 学。 陈 鹤 琴 根 据 自己 多 年教 育 实 践 经 验 。 结 合 心理 学 理 论 和 儿 童 主 体 性 提 出 四个 教 学 步 骤 , 包括 : 实验 观 察 、 阅读 思 考 、 创 作 发 表 和 批 评 研讨 。这 四个 步骤 既要 体 现 以 “ 做” 为 基 础 的学 生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篇一一、引言陈鹤琴,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先驱,其“活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他的教育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前瞻性,而且对当今的幼儿教育依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强调的是以儿童为中心,以生活为课程,以实践为方法的教育理念。

他主张教育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1. 以儿童为中心陈鹤琴认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性。

他强调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以满足其成长需求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2. 以生活为课程陈鹤琴提倡以生活为课程,将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教育内容,使儿童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他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将各种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儿童在全面的教育中得到发展。

3. 以实践为方法陈鹤琴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强调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提倡让儿童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游戏、手工制作、社会实践等,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要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应该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等多方面的能力。

其次,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幼儿教育应该尊重这些差异,为每个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最后,要注重实践教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幼儿教育应该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施策略为了实施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让他们在多样化的学习中得到发展。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1. 引言1.1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对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启示。

陈鹤琴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个性化发展,倡导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对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陈鹤琴教育思想提倡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推动教育与产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发展机会,使其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陈鹤琴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教育实践水平,增强教育教学的内涵和实质。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引领和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助力教育事业繁荣兴旺。

2. 正文2.1 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陈鹤琴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教育个性化、多样化,推动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创新,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推动教育改革方面,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提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也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她强调教育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的人才。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引领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2.2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陈鹤琴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意味着要注重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平衡的发展。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篇一一、引言陈鹤琴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杰出代表,其“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阐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内涵,并探讨其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实践、生活、自然的结合,强调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为中心:陈鹤琴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教育者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2. 实践、生活、自然相结合:陈鹤琴强调教育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同时,他主张教育应融入自然环境,让儿童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奇妙。

3. 在活动中学习:陈鹤琴认为,儿童的学习应在各种活动中进行,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等方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三、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具有以下启示:1. 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中,应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2. 以儿童为中心: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性、兴趣和需求。

教育者应关注儿童的体验和感受,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3.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应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4. 融入自然环境:教育应融入自然环境,让儿童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奇妙,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5. 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如游戏、音乐、绘画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6. 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活教育”的方式,培养儿童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结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为当今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2024年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范文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篇一一、引言陈鹤琴,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先驱,其“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当今的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深入探讨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儿童为中心:陈鹤琴强调幼儿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儿童的个性和需求,注重儿童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发展。

2. 全面和谐发展:他提倡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智力、情感、身体和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

3. 实践与探索:他强调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和成长,鼓励孩子们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自然与社会相结合:陈鹤琴认为教育应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结合,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三、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1. 尊重儿童个性与需求:在当今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和需求,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其全面发展。

2. 注重全面发展:除了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外,还应关注其情感、身体和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3. 实践与探索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应鼓励孩子们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4. 自然与社会的融合:幼儿园应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结合,为孩子们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

这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 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实施“活教育”的关键。

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实施“活教育”。

6. 家园共育: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也强调家庭与幼儿园的紧密合作。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幼儿园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开创者之一,她提出的“活教育”理论对现代幼儿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理论主张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体验、亲情交流等形式,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愉快、安全的学习环境。

这一理论对现代幼儿园教育提供了许多启示。

“活教育”理论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

陈鹤琴认为,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育应该根据幼儿的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教学。

现代幼儿园教育也应该注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通过细致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服务。

“活教育”理论强调幼儿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陈鹤琴认为,幼儿应该通过亲自实践和体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展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现代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真实感受学习的乐趣。

“活教育”理论注重情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

陈鹤琴认为,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更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也是孩子情感教育的重要环境。

现代幼儿园教育应该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培养幼儿的情感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活教育”理论注重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陈鹤琴认为,幼儿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培养。

现代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品德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注重幼儿各个能力的综合发展。

“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过程的活化和游戏的运用。

陈鹤琴认为,教育应该是生动活泼的,通过游戏、体验等方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现代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丰富多样性,利用多种游戏和互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为现代幼儿园教育提供了许多启示。

这一理论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情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及教育过程的活化和游戏的运用。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陈鹤琴是中国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被誉为我国幼儿心理学之母。

她在20世纪初对幼儿教育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对现代幼儿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注重培养幼儿的活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

陈鹤琴认为,幼儿天生具有探索和创造的天性,教育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为他们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她主张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根据“活教育”理论,陈鹤琴提出了一些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她认为教师应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教师应该引导幼儿主动去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让他们通过主动探索和实践来获取知识。

教师还应该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陈鹤琴强调了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她认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幼儿园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进行选择和发展。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陈鹤琴强调了情感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她认为,幼儿是情感活动最为丰富和敏感的阶段,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情感需求,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来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情绪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教育”理论是一种注重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理念,对现代幼儿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它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注重情感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为幼儿营造积极的情感体验。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幼教领域的佼佼者,其对幼儿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贡献卓著。

她的理论体系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发展为目标、以学习为过程、以教师为引领。

本文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以儿童为中心,引导儿童实现自我价值陈鹤琴认为,幼儿教育的核心是以儿童为中心。

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和需求,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

这种思想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活动中探索世界,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体验乐趣,这些都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具体实践。

在课程设计和教育实践中,始终要以孩子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认知和发展,同时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为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

由此可见,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于促进儿童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发展为目标,关注儿童全面发展陈鹤琴认为,幼儿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儿童全面发展。

她主张发展的视角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儿童的身体发展、观察环境和探究事物的能力、语言和情感认知等各方面。

只有全面发展,才能保证孩子的未来发展。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于幼儿教育实践意义深远。

针对孩子的不同成长特点和需求,从各方面展开多元化教育活动,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并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和特长量身定制教育方案,帮助增强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孩子的情感和社交发展,帮助孩子建立正向感情和积极情绪,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以学习为过程,塑造优秀的学习品格陈鹤琴认为,学习是幼儿教育的本质。

她主张以学习过程为重点,而不是考试成绩或者单纯地灌输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品格也显得尤为重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精神、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等。

针对这一理念,幼儿教育需要注重塑造学习品格。

学习品格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游戏、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孩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述评及现实意义分析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述评及现实意义分析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述评及现实意义分析【摘要】“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在创建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幼教理论,所表达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均经过科学实验和反复实践验证,对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活教育” “活教育”理论幼儿教育陈鹤琴(1892-1982)是20世纪我国杰出的幼儿教育专家,一生致力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民族化、科学化、民主化和大众化的实践研究和发展。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他先后创办了多所幼儿教育机构和幼儿师范学校。

在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幼教思想体系,最重要的就是“活教育”理论。

由于他对我国幼教理论和实践的卓越贡献而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

一、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述评1.“活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14年,陈鹤琴赴美留学。

1919年,陈鹤琴回国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始了对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科学实验和研究。

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鼓楼幼稚园,试验适合国情的中国化、科学化的幼稚教育。

陈鹤琴受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十分赞赏进步教育运动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倡“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和“实验”的精神。

而当时中国的教育却是因袭旧法,死读书本,脱离实际。

因陶行知批判旧教育的一句名言“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对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影响很大。

因此,陈鹤琴把它改成:“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并提出“活教育”的口号,试图用“活教育”来改革中国的旧教育。

他在“活教育”实验过程中,汲取了杜威的“做中学”、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从而提出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育思想。

1940年,他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活教育”目的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课程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活教育”方法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陈鹤琴是国内著名的教育学家,其提出的“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陈鹤琴认为,“活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和发展个性特长的教育理念。

她强调幼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是主体,教育者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发挥自己的潜能。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探索和体验,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这种以幼儿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为现代幼儿园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提倡实施“活教育”理论,可以促进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字数:244】2. 正文2.1 陈鹤琴的教育理念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深受人们的推崇和借鉴。

陈鹤琴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强调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开放的、自主的,应该尊重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陈鹤琴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他提出了“活教育”的理念,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索中发展。

陈鹤琴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这种教育理念对于现代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2.2 “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第一,强调以实际生活为教育基础。

陈鹤琴认为,幼儿的教育应当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内容应当和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幼儿在学习中体验生活,通过实践感知世界。

第二,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活教育"理论中,陈鹤琴强调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让幼儿全面发展,做到素质教育。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庞晓彤摘要: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第一位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进行儿童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奠基人。

他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

该理论符合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符合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从不同角度指导着今天的教育探索与实践。

其历史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难当头,教育救国;发现儿童,解放儿童;拨乱反正,重振幼教。

其现实意义体现在:以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五指活动课程”为基础,衍生出了我们当代学前教育领域所提倡的五大领域课程;采用游戏法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在批判继承古今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道路。

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历史影响;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3-0119-03陈鹤琴(1892-1982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奠基人,同时也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而伟大的贡献。

陈鹤琴先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尤其是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有自己伟大的理想抱负,并且付诸实践论证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方向。

陈鹤琴先生的一生就像是一盏奋进在逆境中的明灯,用自己的双手将幼儿教育托举到新的高度。

一、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陈鹤琴赋予其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

陈鹤琴先生这五条要求无一不体现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陈鹤琴先生注重人的身体发展,主张人首先要有健全健康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才是个人发展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才能有建设祖国、建设社会、建设每一个小家庭的能力。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理论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理论

浅谈陈鹤琴的“活教育”观郑人学“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于1940年在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建立的一个教育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17条教学原则和13条训育原则。

它既是陈鹤琴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又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是中西文化与教育思想融合的产物。

陈鹤琴(1892一1982)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几教育专家。

探究他的“活教育”理论及其创建过程,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有很大的启发。

一、“活教育”理论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地位陈鹤琴一生在教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活教育”理论是其中最具亮色的部分。

留美五年后的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从此,他开始了儿童心理和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

从1920年起,他以长子一鸣为对象,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实验,共808天。

他把研究成果与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相比照,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

50年代初,陈鹤琴结合教学完成了《儿童心理学》讲稿,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儿童从新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所产生的一切变化、。

正是由一于他对儿童身心发展进行了镇密的研究,因而为我国儿童教育科学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什么是活的教育?陈鹤琴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

简单的说,活的教育就是“不是死的教育”。

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

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

我们一起为儿童谋福利。

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儿都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

要教育好儿童,要使我们的教育是活的,不是死的,必定要懂得儿童心理。

引证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描写中国现在教育的情形时的两句警语: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我们把它改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活教育与死教育的区别活教育的特征:1. 一切设施、一切活动以儿童为中心的主体,学校里一切活动差不多都是儿童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作者:庞晓彤来源:《西部学刊》2020年第13期摘要: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第一位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进行儿童教育实验的教育家,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奠基人。

他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活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

该理论符合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符合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从不同角度指导着今天的教育探索与实践。

其历史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难当头,教育救国;发现儿童,解放儿童;拨乱反正,重振幼教。

其现实意义体现在:以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五指活动课程”为基础,衍生出了我们当代学前教育领域所提倡的五大领域课程;采用游戏法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在批判继承古今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道路。

关键词: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历史影响;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3-0119-03陈鹤琴(1892 - 1982 年),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奠基人,同时也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而伟大的贡献。

陈鹤琴先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尤其是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有自己伟大的理想抱负,并且付诸实践论证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方向。

陈鹤琴先生的一生就像是一盏奋进在逆境中的明灯,用自己的双手将幼儿教育托举到新的高度。

一、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陈鹤琴赋予其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要有健全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能够合作”;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

陈鹤琴先生这五条要求无一不体现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陈鹤琴先生注重人的身体发展,主张人首先要有健全健康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才是个人发展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才能有建设祖国、建设社会、建设每一个小家庭的能力。

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创造力代表着一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与潜能,代表着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程度,代表着一个人的创新性。

同时,人还要学会互助合作,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在追求远大志向与理想的过程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有所实现。

最后,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服务精神,要有服务精神的意识和态度,懂得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最终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陈鹤琴先生认为自然、社会中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只有自然、社会中的教育要素才最能促进幼儿自然的发展,让幼儿感受自然状态下自然环境的魅力,感受伟大的大自然给予我们宝贵的礼物。

只有让儿童把自然、社会中的要素当作所需要学习的书本,儿童才能在原生态环境中汲取最为原生态的知识,在自然的环境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理解世界、探索世界,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回报祖国。

陈鹤琴先生认为,传统书本上的知识较为分裂,知识与知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是相互孤立的存在,不应该将传统的课本看作唯一的教材,传统的教材过分拘泥于课程上死板的知识,儿童如若不能亲身体验知识的趣味性,那儿童学到的知识就将永远是不可利用的知識,不会利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知识迁移,不能够学以致用,导致知识本身的价值很难得到体现。

儿童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下感受自然的教育,同时也可以激发儿童对于大自然探索的积极性与好奇心。

“活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以往的学科中心组织形式,对儿童的教育并不是传统分科进行教育,而是将所有科目看作一个系统的体系,采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体系——“五指活动课程”。

按照陈鹤琴先生“五指活动课程”的设想,儿童是学习的主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着独特的学习特点,并且这种自主性的活动代替了以往的课堂教学,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儿童更高效的吸收所学的知识。

“五指活动”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是割裂开的独立部分,追求的是完整的儿童发展过程,追求的是整体的儿童生活。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 [1]。

“活教育”方法论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强调儿童的自主行为。

也就是儿童的学习是以“做”为基础,确保儿童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在教学中鼓励儿童独立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实践,只有这样,儿童才能真正的消化吸收这些书本上的知识。

这才是激发儿童主体性与主动性的最有效的手段。

第二,需要教师积极适时的引导。

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钻研自己的教育技巧,仔细观察学习中的儿童,善于去引导、鼓励儿童,用积极的引导语去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站在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进入课堂,进行朋友式教育,与儿童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互动,主动激励儿童,而不是惩罚式和灌输式的教学。

二、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一)国难当头,教育救国1923 年,陈鹤琴先生萌发了一个想要进行教育探索的想法,并于同年的秋天进行了一次中国化、科学化、本土化幼稚教育的尝试与探索。

他在江苏省南京市自己的住宅内开办了鼓楼幼稚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亲身的实践中去,经过不懈的实践与实验,不断地摸索中国化的幼儿教育之路。

20 世纪 30 年代,国内战事不断,国内时局的动荡和国民政府的态度,让陈鹤琴先生清楚地意识到,战争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境地。

1935 年,在国家、民族和千百万儿童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陈鹤琴先生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儿童年实施后的宏愿》[2]。

在文中,他提出了充满温情的九条夙愿。

陈鹤琴先生的夙愿不仅是对儿童权益进行保护的体现,也是他投身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

这也是陈先生的肺腑之声,埋藏在心里最急迫的宏愿,也是他对儿童真挚之情的体现,陈鹤琴先生对儿童教育的关注淋漓尽致地体现到他这发自肺腑的夙愿之中。

国难当头,陈鹤琴先生更感到了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重大,他被推举为上海各慈善救济团体难民教育委员会的负责人,为数十万难民的生活救济、生产自救和普及教育而奔走,他的足迹遍布各租界的难民收容所 [2]。

在国难当头的时代境遇下,陈鹤琴先生毅然愤起,努力实践教育救国。

(二)发现儿童,解放儿童陈鹤琴先生很早就表示:“我素来喜欢小孩子,小孩子也很喜欢我。

”[3] 他在 1914—1919 年间受到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和熏陶,系统地掌握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这也为陈鹤琴科学儿童观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使其儿童观为大众所认可、被社会所认同,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正确地看待儿童、教养儿童。

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充分体现了其辩证地看待事物的科学方法,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有所利用也有所摒弃,他结合了我国当时教育事业发展的境遇,提出了中国儿童的三个特点。

他把自己的儿童观建立在中国儿童的“三个不同于”之上:即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不同于洋人、儿童不同于古人 [4]。

这“三个不同于”,是陈鹤琴儿童观的理论支撑,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远不同于成人的,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给予他们独特的发展空间,不能揠苗助长。

儿童是不同于洋人的,国家社会制度不同,儿童从出生后所受到的思想上的影响也就不同,与洋人是有区别的。

儿童也是不同于古人的,时代在发展、在变化,教育儿童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跟随儿童发展而不断的变化,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发展程度和发展特点。

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是完整的、科学的,体现出了现代儿童观的一般特点,同时还反映着当时中国儿童的现实发展状况。

(三)拨乱反正,重振幼教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这场热烈的讨论也引燃了陈鹤琴心中的教育改革之火苗,为他的教育改革的想法带来了无尽的希望与可能。

此时,陈鹤琴先生已经进行了自己的教育实验,也就是自己的长子陈一鸣,他记录了关于自己教育一鸣的数百个案例,为自己的教育思想贡献了活生生的案例。

1979 年 11 月 3 日,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在南京召开,陈鹤琴先生出席开幕式并当选名誉理事长 [2]。

陈鹤琴先生在这场激烈的讨论后,更是投入到苦心研究教育的工作中去,怀着自己伟大的志向,拨乱反正,重振幼教。

三、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一)“五指”活动,五大领域“活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以往陈旧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最传统的学科组织形式,也就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追求儿童连为一体的完整生活,追求儿童在自然环境下的自主性发展学习,追求儿童整体性、全面性的学习与发展。

以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五指活动课程”为基础,衍生出了当代学前教育领域所提倡的五大领域课程。

陈鹤琴先生指出,五指活动课程之所以称之为“五指”,是因为儿童的这五大类课程是一个整体,是五根连为一体的手指,不可分割。

儿童的生活也是整个的、连成一片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若按照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分类形式去组织开展儿童课程,就会割裂知识与知识间密切的联系,孤立、单独的认识新的事物,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

现如今,我们的五大领域课程也不可分割,尤其是在不同领域课程中要相互交融五大领域的内容,内容与内容之间的交叉点无形中促进了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目标中要着重体现出促进了幼儿哪一方面的能力,还要善于发现儿童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并且取长补短,要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系统性与统整性,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课程的组织实施要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有系统的、有组织的、合理地安排,教师要了解儿童的兴趣所在,抓住每一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教育契机,发挥作为教师的教育机制,使得课程尽量整合,给予儿童完整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会。

这种完整的课程才能够体现出完整的儿童,才能使儿童得到科学、全面的教育。

(二)“游戏”精神,注入课程陈鹤琴先生明确提出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意义,他指出“名义上虽说是游戏,但所学确是很好的学问,很好的东西。

”[1] 成人是如此,更何况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儿童呢?陈鹤琴先生提倡采用游戏法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

众所周知,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儿童生来就是爱好游戏的、喜欢游戏的,采用幼兒喜爱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更能够提高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陈鹤琴先生所提倡的游戏法与当今社会幼教界所提出的课程游戏化是不谋而合的,课程游戏化就是要把游戏融入到各个细节中去,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带动教学活动对幼儿产生的积极影响。

笔者认为,游戏法就是要将游戏精神注入到儿童基本活动中去,将游戏精神融入到幼儿的生活、教学活动中去,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才会产生不一样的游戏性体验与感受,不一样的游戏性思维与思考,因此要在游戏中科学地看待儿童,科学地教育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