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传统文化
1、中西方文化概念的异同
“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最早见于《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当时的“文化”已含有“文明教化”的含义。孔颖达在《周易古义》中的解释已明确含有“以文教化”的意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所指的“文化”是与“武务”相对应的两种教化方式。南齐王融《三月三日去水诗序》、晋代束皙《补亡诗.由仪》中的文化强调的是用诗书礼乐、伦理道德,以致典章制度教化世人,即“文治教化”。《辞海》定义: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基本含义是耕作。16世纪《牛津词典》智力、美德、道德的培养,加入人文性。20世纪60年代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理想式:人类完美的过程、状态。文献式:知识和想象的作品的整体,记录人的经验。社会式: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的描述,既包括艺术、学问中的意义和价值,也包括制度、行为中的意义和价值。1973年《苏联大百科全书》:“文化概念最初是指人对自然的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培养不仅包括培养人们遵守现有准则和习惯的能力,而且包括鼓励他们遵守这些准则和习惯的愿望,使他们相信文化能够满足人的全部要求和需求。任何社会的文化都包含这两层意思。”马克思:人的本质的现实实现过程。
在起初使用的时候,都有了人文和精神的指向。
2、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文化的分类:两分说,指文化包括物质生产文化与精神观念文。三分说,即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类。四分说,把文化分成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观念四类。六分说,将文化划分为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符号、风俗习惯等六类。
文化的结构:尽管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及划分这一概念的外延标准是有区别的,但对“文化”本质的认识一致。文化的基本结构包括实体性文化与精神性文化。物质生产文化包括实体器物形态、生产及制度机制。精神观念文化包括价值取向、
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情感、民族性格等。
3、中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异同)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先秦文化基础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入释、道观念,形成的一种成熟的伦理文化。
西方传统文化根植于古希腊世俗文化、犹太契约文化、古罗马的政治文化的土壤中,历经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而形成的一套发达的世俗文化。
天人合一、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强调在多元和谐与有限对立中,在正道直行的攀升中,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民为邦本、豁达乐观、成人成己、进退有容,其内蕴博大精深,雄浑厚重。
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契约意识构成西方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强调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表达一种向上、向外扩张的气魄,彰显一种刚健挺拔、傲然于外物的刚毅与自信,在契约、律法的前提下、求得人与人的平等与尊重,呈现出特定的宗教意识和科学精神。
34
4、中国文化形成的地理特征
多山环境(山脉众多):
西:帕米尔高原南:喜玛拉雅山东南:横断山脉东:大海北:寒冷荒漠,人烟稀少
由于周边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中华民族既在区域上构成相对独立的单元,又在文化上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备了内聚性的特征。
西北高东南低,落差大,呈梯状分布,气候、地理等丰富,形成了文化多元性与互补性的特征。
5、中国文化的三极格局论
南蛮(巴蜀)文化:夏、楚二族:约公元前21世纪,禹治水,抵御三苗,建夏。尚武,对祖先亲而不尊。
东夷文化:东部沿海地区,商族,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桀,建商。尚鬼神,敬天神,尊祖先。祖先崇拜与天神崇拜合一的粗陋的君权神授价值观和宗教信仰。
戎狄文化:西北地区,周族,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建周。尚礼乐,发展天命神授思想,但不依赖天命。“尊礼尚施”。人的主体意识觉醒。重德治。
6、中国礼乐文明的特征描述
周公制礼作乐,在于“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宣扬“贵贱不愆”的宗法制等级观念。规定名分“别贵贱”,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要求在血缘宗族的原则下,实施等级制度。周礼、仪礼、礼记
宗法制:明君臣之义,明长幼之序,贵贱不愆
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庶以贤不以长,
分封制:诸侯(公侯伯子男)、大夫、士人、庶人、野人(流民)、奴隶(家奴)宗庙祭祀制:父权、夫权。血缘宗族下的等级制
7、中国姓氏、名字的区别
生有姓、幼有名、长有字、死有谥、别有号
姓是氏的标志,氏是家族的标志。
(1)姓氏
姓:族号。春秋二十二个氏族,与生活地、图腾有关。
对外:区别
对内: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战国时,男用姓,女用氏。
百姓:指众多氏族,没有名字
氏:子孙繁衍,分散各地。氏是后起的,别贵贱。
(2)名字
名:社会上使用,三个月由父亲取。字是对名的补充,男二十、女十五取字。名字同义: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
名字相辅:张飞字翼德、辛弃疾字幼安
名字相反:曾晳字点、韩愈字退之
古书:孔子名丘字仲尼
字前:伯仲叔季
字后:父、子
字后加虚字:烛之武
女子:排行+姓+母或女:秦母、孟姜女、叔隗
(3)号:固定的别名,自己取,抒发个人情操
苏轼东坡、葛洪抱朴子、欧阳修醉翁、蒲松龄聊斋
谥号:死后别人给的庄公武帝
绰号:
庙号:唐太宗(庙)孝文(谥)帝
尊号:也叫徽号,唐玄宗: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年号:永乐皇帝、崇祯皇帝
地望郡望号:杜工部,柳河东、韩昌黎
排行:白二十二
8、中国文化的流变
(一)春秋战国
诸子百家《庄子·天下》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班固《汉书·艺文志》(二)秦汉:
黄老之学谶纬之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魏晋南北朝
《易》《老》《庄》三玄
(四)隋唐五代
佛学儒释道融合
(五)宋明
理学阳明心学
(六)元明清
朴学义理、考据、辞章
(七)五·四
西学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