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
引言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
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
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
1.1 态度的定义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
1.2.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
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
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1.3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
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1]。
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
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2 态度的特性
2.1 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
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1]。
2.2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
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
即一种状态或观念。
由于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关系的反映,所以态度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客体,总是与态度对象相联系,因此,态度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它总是针对着某一事物的 [1]。
2.3 态度的稳定性
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形成的,其中情感的成分占有重要位置,并起到强有力的作用。
它使得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正是由于态度具有这种稳定性和持久性,才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客观世界[1]。
2.5 态度的动力性
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也具有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1]。
3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
3.1 双重态度模型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 Greenwald 和 Banaji在分析了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内隐性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是这种先前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
这一理论强调了无意识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的新概念——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2]。
在此基础上,Wilson和 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s Model),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所承认的外显的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的态度[3]。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的态度概念及其测量方式和态度改变技术等方面研究结果的反思,这也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2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
(1)对相同客体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能共存于人的记忆中。
(2)出现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而外显态度则需较多的动机和心理能量从记忆中去检索,而且只有当检索到外显态度的强度能超越和抑制内隐态度时,个体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否则报告的只是内隐态度。
(3)即便外显态度已经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内隐态度仍影响个体的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的或并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反应。
(4)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
(5)在面临一种有冲突的主观情景时,有双重态度的人通常报告的是一种更易获取的态度,即双重态度并不引起主观的冲突状态或矛盾心理。
(6)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评价系统相互独立,前者以内隐的方式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后者则影响人的外显反应。
(7)个体可同时存在对同一对象的内隐的消极和积极的评价,即内隐态度本身如同外显态度一样存在着矛盾现象[4][5]。
4 态度的形成
4.1 态度形成的过程
态度形成理论认为,某种态度的形成主要是受到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以及同化和内化的机理作用的结果。
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态度的形成总是要经过一段相当时间的孕育过程。
心理学家凯尔曼通过研究,提出态度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和内化。
同化是指把别人的看法、观点和判断等行为方式吸收过来,看成是自己的东西;内化是在同化的基础上,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自己的价值观,并自我认知,是态度形成的深刻的心理过程[1]。
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形成后,个体便具有了种种特有的内在心理结构,这种结构使个体行为产生一定的倾向性。
如果形成的态度是正确的,它会促使个体与外界保持平衡。
反之,则会阻碍个体在社会上的适应性。
个体总是根据自己已经形成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从而对外界的影响表现为吸收或拒绝。
4.2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态度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自身、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4.2.1 期望
态度的形成往往与个人的期望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验证明,凡是能够满足个人期望,或能帮助个人达到目标的对象,都能使人产生满意的态度。
相反,对于那些阻碍目标,或使期望受到挫折的对象,都会使人产生厌恶的态度。
这种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交替学习的过程,它说明期望的满足总是与良好的态度相联系。
有人曾对某种种族偏见(态度)的发展进行过研究,认为这种偏见具有满足某些个人期望的功能。
例如有些人需要借蔑视其他种族,以发泄自己在生活中压抑已久的敌意与或冲动行为。
这说明态度中的情感和意向成分与期望的满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4.2.2 知识
态度中的认知成分与一个人的知识密切相关。
个体对某些对象态度的形成,受他对该对象所获得的知识的影响。
但是,并不是说态度的形成,单纯受知识的影响。
心理学家进行过有趣的调查,他们把调查对象分成两种态度组,即有严密组织的宗教态度者(特征是:态度分明、无意成分少,情绪色彩低)与无严密组织的宗教态度者。
结果发现前者能够认识并且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后者则只接受自己的优点,把自己的缺点掩盖起来。
4.2.3 经验的内参照系作用
一个人的经验往往与其态度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态度的形成是认知不断积累的过程,在遇到相似或相关情况时,人们通常会反思过去的经历,聚焦到过去的态度上,以往类似经验就会对个人对待新的情境产生情绪反应,影响在新的情境下采取何种态度、行为[6]。
4.2.4 群体规范的外部参照作用
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是具有群体归属感的人,个人为了实现社会化,并从其认同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身份感,就会自觉地融入社会群体,接受群体所公认的看法#观念等群体之所以成为群体的规范!因此,反过来,群体的约束或规范就会对个体产生制约的作用,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6]。
5 态度的改变
5.1 态度改变的过程
态度是经过学习过程而形成的,因此要改变态度的强度,或以新的态度取代原来的态度(即改变态度的方向),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在它一旦形成之后,便构成了个性的一部分,进而影响整个行为方式。
因此,态度的改变和取代,并不象一般的学习那么简单。
学习活动只能改变一个人态度中的思想和信念成分,而不能改变一个人态度中的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学习活动对态度的改变只是暂时的,时间一过又会回到原来的态度。
态度的改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态度的方向,二是态度的强度。
以一种新的态度取代原有的态度,这就是方向的改变。
只是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方向不变,这就是强度的改变。
同时,态度的方向和强度也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这本身既包含方向上的转变,又是强度上的变化[7]。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Kelmen)于1961年提出了态度形成或改变的模式,他认为态度的形成或改变经历了顺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1]。
1.顺从阶段
顺从又叫服从,是表面上改变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这是态度形成或改变的第一个阶段。
在生活中,个体一方面不知不觉地在模仿着他所崇拜的对象,另一方面也受一定外部压力或权威的压力而被迫接受一定的观点,但内心不一定接受该观点,这是形成或改变态度的开端。
2.同化阶段
同化又叫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他人的影响。
这个阶段比顺应阶段进了一步,即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了,也不是被迫的了,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动或新的信息。
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的态度(自己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
但在这一阶段,新的态度还不稳定,很容易改变,新的态度还没有同自己的态度相融合。
3.内化阶段
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新思想与自己原有的观点结合起来,构成统一态度体系。
这是形成态度的最后阶段,在这阶段中,
人的内心发生了真正的变化,把新的观点、新的情感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彻底形成了新的态度。
5.2态度改变的理论
5.2.1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外部刺激目标靶中介过程劝说结果
霍夫兰德和詹尼斯于1959年提出了一个关于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该模式将态度改变的过程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7]。
第一部分是外部刺激,它包括传递者(或叫信息源)、传播和情境三个要素。
传递者是指持有某种见解并力图使别人接受这种见解的个人或组织。
传播则是指以某种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或目标靶。
信息内容和传递方式是否合理,对能否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目标靶并改变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情境因素是指对传播活动和信息接收者有附带影响的周围环境,如信息接收者对劝说信息是否预先有所了解,信息传递时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等等。
第二部分是目标靶,即说服对象。
说服对象对信息的接收并不是被动的,他们对信息传递者的说服有时很容易接受,有时则采取抵制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服对象的主观条件。
第三部分是中介过程,它是指说服对象在外部劝说和内部因素交互作用下态度发生变化的心理机制,具体包括信息学习、感情迁移、相符机制、反驳等方面。
第四部分是劝说结果。
劝说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改变原有态度,接受信息传递者的劝说;另一种是对劝说予以抵制,维持原有态度。
从劝说方的角度看,第一种结果当然最为理想。
但在许多情况下,劝说可能达不到理想目标,而是出现第二种情况,具体包括:(1)贬损信源。
比如,认为信息发送者存有私利和偏见,其可信度很低。
以此降低劝说信息的价值。
(2)歪曲信息。
如对传递的信息
断章取义,或者故意夸大某一论点,使其变得荒唐而不可信。
(3)掩盖拒绝。
即采用断然拒绝或美化自己真实态度的方式抵御外部劝说和影响。
5.2.2 认知失调理论
这个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弗斯廷格在1957年提出的。
弗斯廷格把人的认知元素分成若干个基本单位,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不一致,就产生失调[8]。
失调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决策行为,一是与自己的态度相矛盾的行动。
这种失调对于态度的意义,在于能够产生某种力量,使人们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
弗斯廷格把上述任何两种元素单位之间的关系分为协调、不协调、不相关三种情况。
解除或减少失调状态的办法有以下三种:
(1)改变某种认知元素:使其他元素间的不协调关系趋于协调。
例如,认知元素A“我喜欢抽烟”与认知元素B“抽烟可能导致癌症”是不协调的。
为此,一个人要么改变认知元素A为“我不再喜欢抽烟”或改变认知元素B为“抽烟导致癌症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从而达到认知的协调。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以加强认知系统的协调。
例如,认知元素A“我喜欢抽烟”,若无法改变,则可以增加新的认知元素C——“世界上抽烟而长寿者很多”,或认知元素D——“抽烟可以减轻精神紧张,有利于心理健康”等,使不协调的强度自然降低。
(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上例中,如果个体强调元素A,他会说“我喜欢抽烟,抽烟可以使我生活得很快乐,不要为了将来可能导致疾病而牺牲我目前的乐趣。
”亦或强调元素B,个体会这样说服自己,“肺癌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我虽然喜欢抽烟,也应该尽量地克制。
”由此可以看到,认知失调的理论,确实可以说明态度的构成与改变。
5.2.3 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
海德认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或评价趋向于一致的压力。
他认为人们的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件及概念,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则互相联结起来,组合为一个整体而被我们所认识。
海德把这种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其关系可以由类似、接近、相属而形成[9]。
人们对每种认知对象都有喜恶、赞成或反对的情感与评价倾向,海德称此为思想感情。
海德还认为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方向的。
因此当单
元形成与个体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相调合时,其认知体系便呈现平衡的状态。
反之,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和对单元内两个对象所持的态度趋于相反方向时,其认知体系便出现不平衡的状态。
这种不平衡状态将会引起个体心理的紧张而产生不满情绪。
解除心理紧张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9]。
海德的平衡理论,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 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9]。
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要比人际联系否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更令人愉快。
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的态度转变的压力要大于人及联系否定情况下的态度转变压力[9]。
6 结论
综上,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包括社会性、针对性、稳定性、动力性;双重态度模型指出了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差别;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包括期望、知识、个体内经验的参照作用、群体规范的外参照作用等;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
参考文献
[1]乐国安,社会心理学,188-223.
[2] Greenwald A G, Banaji M R.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 102(1): 4~27
[3]张婉莉,钱国英.双重态度模型理论研究综述.陕西教育学院学
报.2007,23(4):18-21.
[4]吴明证,梁宁建等.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心理科
学,2004,27(2):281-283.
[5]吴明证.态度强度对内隐-外显态度关系的调节作用.心理科
学,2005,28(2):388-391.
[6]徐艳,吴新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形成的归因分析.北方民族大学
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78-82.
[7]陈林兴.态度理论在企业广告策略中的运用.企业经济.2007(3):63-66.
[8]李春玲.态度改变理论与师德教育创新.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9):41-46.
[9]韩艳,关宏志,李丹洋.基于海德平衡理论的老年人出行态度转变分析.北
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41(6):90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