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扩散系数测定实验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扩散系数测定

二氧化碳扩散系数测定

二氧化碳扩散系数测定
二氧化碳扩散系数测定是一种用于研究气体传输和扩散的实验方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了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扩散特性,通过测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和时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二氧化碳扩散系数。

该系数是描述气体分子传输速度和扩散能力的指标,对于研究气体传输、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氧化碳扩散系数的测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稳态法、非稳态法、层析法等。

其中,稳态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主要利用了稳态下二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的扩散过程,通过测量空气中不同位置处的二氧化碳浓度值,从而得到二氧化碳扩散系数。

稳态法测量精度高、可重复性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空气污染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等领域。

二氧化碳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不仅涉及到实验技术,还需要考虑诸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正确选择实验条件和控制因素对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同时,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对于二氧化碳扩散系数及其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总之,二氧化碳扩散系数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对于研究气体传输和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工作。

- 1 -。

利用扩散法测定材料扩散系数的实验步骤

利用扩散法测定材料扩散系数的实验步骤

利用扩散法测定材料扩散系数的实验步骤引言:在材料科学领域中,了解材料的扩散性能对于设计和改进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扩散法能够测定材料的扩散系数,从而帮助科学家进一步探索材料的特性。

本文将介绍利用扩散法测定材料扩散系数的一般步骤。

1. 实验前准备:首先,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其中包括所研究的材料样品、扩散体、室温控制设备、计时设备、实验容器等。

确保所有设备和材料的清洁度。

2. 材料准备:将待测材料样品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和尺寸,确保表面平整。

然后,使用溶剂或高温处理清洁材料表面,以去除任何污染物。

3. 扩散体准备:选择合适的扩散体,常用的扩散体有气体、液体和固体。

液体扩散体可使用水、酒精等;气体扩散体可使用氮气、氢气等。

根据实验要求,调配扩散体的初始浓度。

4. 实验设置:将实验容器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材料样品所在的区域,另一个是扩散体所在的区域。

确保两个区域之间有良好的密封,以防止扩散体泄漏。

5. 实验开始: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样品放置在一个密封的实验容器中,并且确保与环境隔绝。

然后,在另一个区域中放入扩散体,并且控制好该区域的温度。

6. 时间测定:开始实验后,使用计时设备记录实验时间的流逝。

根据实验需要,设定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取样,以探测扩散体在材料样品中的浓度变化。

7. 取样分析: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从实验容器中取出样品,并通过分析测试设备测定样品内的扩散体浓度。

常用的分析测试设备有质谱仪、光谱仪等。

8. 数据处理:使用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绘制扩散体浓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

根据扩散过程中浓度变化的特点,可以计算出材料的扩散系数。

9. 结果验证:将实验得到的扩散系数与已知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

可以使用文献中的已有数据或者其他实验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

10.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对比分析,得出关于材料的扩散性能和扩散系数的结论。

在实验结论中可以探讨各种因素对于扩散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释和建议。

演示气体扩散实验报告

演示气体扩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气体扩散现象,了解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 掌握气体扩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分析气体扩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气体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在相互接触时,由于分子间存在无规则运动,导致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现象。

气体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两个集气瓶、一根导管、一块透明玻璃板、秒表、温度计。

2. 实验材料: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空气。

四、实验步骤1. 将两个集气瓶分别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确保瓶口密封。

2. 将两个集气瓶口对齐,用导管连接,并插入透明玻璃板。

3. 记录初始温度,打开集气瓶口,让气体混合。

4. 观察透明玻璃板两侧气体颜色的变化,记录气体颜色均匀混合所需时间。

5. 分别在0℃、4℃、20℃、30℃四个温度下重复实验步骤,记录气体颜色均匀混合所需时间。

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气体扩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在0℃下,气体颜色均匀混合所需时间为60秒。

(2)在4℃下,气体颜色均匀混合所需时间为50秒。

(3)在20℃下,气体颜色均匀混合所需时间为30秒。

(4)在30℃下,气体颜色均匀混合所需时间为20秒。

2.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扩散速度逐渐加快。

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导致分子间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加快了气体扩散速度。

六、实验结论1. 气体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 气体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集气瓶密封良好,避免气体泄漏。

2. 在观察气体颜色变化时,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板两侧的气体颜色,以便准确记录气体颜色均匀混合所需时间。

3.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时,确保温度计准确测量温度,以便分析气体扩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演示了气体扩散现象,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气体扩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气体扩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气体扩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气体扩散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通常情况下,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气体样品、实验容器、试管或烧杯、实验室垫、计时器等。

2. 样品制备:将需要进行扩散实验的气体样品收集或制备好。

样品的制备方法因实验目的和具体情况而异,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或者直接使用商业购买的气体样品。

3. 实验装置:选择合适的实验容器,如试管或烧杯,并将其放在实验室垫上以避免意外溢出。

确保实验容器干净无杂质,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 观察和记录:在实验开始前,准备好记录实验过程的笔记本和计时器。

观察实验开始时气体样品的初始状态,并记录下相关的观察数据,如气体的颜色、气味等。

5. 开始实验:打开实验容器,将气体样品缓慢注入容器中,可使用滴管或气球等工具控制气体的流量和速度。

确保操作平稳,以避免任何液体或气体的泄漏。

6. 计时和观察:一旦气体进入实验容器,立即开始计时。

定时记录气体扩散的时间,并观察扩散过程中的变化。

记录有关气体的地方和速率的数据。

7. 实验结束:当实验时间结束或观察到所需的数据时,停止计时并关闭实验容器。

注意将残余的气体排除,以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

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有害气体对实验者造成伤害。

实验室的通风良好也是必要条件。

2. 注意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观察实验容器中气体的扩散情况,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注意观察气体的变色、气味和浓度等变化,以便后续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3. 控制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控制实验过程中的各个变量,如温度、压力等。

尽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4. 精确测量:在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尽量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使用准确的标尺、滴管或容器来测量气体的体积或质量,以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5. 重复实验: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建议进行多次实验。

气体扩散系数的测定和计算

气体扩散系数的测定和计算

实验 气体扩散系数的测定和计算一、实验目的:1. 了解菲克第一定律;2. 求出液体表面蒸发气的气体扩散系数;3. 通过实验掌握用蒸发管法测定气体扩散系数。

二、实验原理:挥发性液体之气体扩散系数可藉由Winklemann’s method 来检测,在有限内径的垂直毛细管中保持固定的温度和经过毛细管顶部的空气流量,可确定液体表面的分子扩散到气体中的蒸气分压。

图 蒸发管法测定气体扩散系数已知质传速率:⎪⎪⎭⎫ ⎝⎛⎪⎭⎫ ⎝⎛=Bm T AA C C L CD 'N (1)式中:D = 扩散速率 (m 2/s)C A = A 物质于界面间的饱和浓度 (kmol/m 3) L =质传有效距离(mm)C Bm =蒸气的对数平均莫耳浓度 (kmol/m 3)2A p 气体BA Nz0z液体()时在01θz()时在θ1z1A p2zC T = 总莫耳浓度=C A +C Bm (kmol/m 3) 液体的蒸发速率:⎪⎭⎫⎝⎛⎪⎭⎫ ⎝⎛=dt dL M ρN L A ' (2)式中:ρL = 液体密度⎪⎪⎭⎫ ⎝⎛⎪⎭⎫ ⎝⎛=⎪⎭⎫ ⎝⎛⎪⎭⎫ ⎝⎛Bm T A L C C L C D dt dL M ρ (3) at t=0 , L=L 0 做积分t C C C ρMD 2L L Bm TA L 202⎪⎪⎭⎫⎝⎛⎪⎪⎭⎫ ⎝⎛=- (4)()()t C C C ρMD 2L 2L L L L Bm TA L 000⎪⎪⎭⎫⎝⎛⎪⎪⎭⎫ ⎝⎛=+--(5)()()0A T Bm L 0A T Bm L 0L C MDC C ρL L C C C MD 2ρL L t ⎪⎪⎭⎫ ⎝⎛+-⎪⎪⎭⎫⎝⎛⎪⎭⎫ ⎝⎛=- (6)其中:M = 分子量、t = 时间⎪⎪⎭⎫⎝⎛⎪⎭⎫ ⎝⎛=aabs T T T Vol kmol C 1 , 其中 Vol =22.4 m 3 (7)T 1B C C =(8) T a v a 2B C P P P C ⎪⎪⎭⎫ ⎝⎛-=(9))C C ln()C (C C B2B1B2B1Bm -=(10) T a v A C P P C ⎪⎪⎭⎫ ⎝⎛=(11)三、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包括: 玻璃温度计;T型管:横管为两端开口的普通玻璃管,用于气体流通;竖管为下端封口的毛细管,用于盛放丙酮溶液(丙酮为被测气体),由于使用了毛细管,可以将被测气体的扩散视为一维的竖直扩散;温度传感器、恒温槽(透明压克力箱)、泄水阀;游标尺:实验中使用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可以通过显微镜对毛细管内的液位进行测量;游标尺高度计支撑架、显微镜(由于游标卡尺刻度较密,且置于水浴箱中,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读数);温度显示面板、heater 开关、电源线、air pump 开关、air pump (黑色压克力箱)、浮动开关、伸缩管。

二元气体扩散系数的一种测定方法

二元气体扩散系数的一种测定方法

压 )恒定 , 录 水 的 原 始 液 面 位 置 距 蒸 发 管 管 口 记
的距 离 z 和 经过 一定 时 间 0 水 的液 面位 置距蒸 。 后 发 管管 口的距 离 z 由式 ( ) . 1 计算 空气 一水 系统 的 扩 散 系数. 响拟 稳 态 模 型 的 因素 有 扩 散 系 统 温 影 度 、 散 时间 ( 扩 以及 扩散 距 离 ,以下分 别对 这
统 的扩 散 系 数 的适 用 范 围 为 : >8 z 0mm,T <
3 0 K .0 >7 h. 3
系数 , 合稳 态 扩 散 理论 , 组 分 通过 静 止 组 结 将 分 B的扩散 描述 为 一维 拟稳 态 扩散 , 并对 扩 散质
组分 A进 行物料 衡算 , 用 MA L B程序处 理数 使 TA
图 1 测定蒸汽在 自由介质中扩散 系数装置
米 收 稿 日期 :02 0 —4 2 1 —4 2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0 70 8 ; 29 6 1 ) 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 目( 0 8 C 9 20R 0 ) 作者简 介 : 徐洪峰 (9 3一)男 , 16 , 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 事气 体传 递过程方 面的研究
建筑 材料 及食 品 行业 等 各 个领 域 , 散 过 程 扩
复 杂 , 括 众 多 扩散 机 理 . 包 因此 , 准确 快 速 地测 定
气 体扩 散 系数 , 利于 加深对 传质 过程 的 了解 , 有 具
有 重要 的理 论和 工 业 意 义. 由 于扩 散 系 数 的实 但 验 测定 比较 困难 , 尚无 一 种准确 而统 一 的方法 , 且 目前文 献 中扩散 系 数 的实验 数 据 远 不够 充 分 , 使

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摘要:
一、氯化氢的性质与扩散现象
二、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的测定与计算
三、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正文:
**一、氯化氢的性质与扩散现象**
氯化氢(HCl)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常温下,氯化氢分子通过扩散现象在空气中传播。

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自发迁移过程。

**二、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的测定与计算**
扩散系数(D)是描述气体(或固体)扩散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扩散量。

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实验过程中,首先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产生一定浓度的氯化氢气体,然后通过改变容器内氯化氢浓度和观察一定时间内浓度变化,从而计算出扩散系数。

**三、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1.影响因素:
-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扩散速率越快,扩散系数越大。

- 压力:压力越大,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越小,扩散速率越快,扩散系数越
大。

- 气体浓度:气体浓度差越大,扩散驱动力越大,扩散系数越大。

2.应用:
- 预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范围:通过测定污染物的扩散系数,可以预测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有助于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 分析气体在工业过程中的传质现象:在化学、石油、冶金等工业领域,扩散系数可用于分析气体在工艺过程中的传质规律,优化生产过程。

总之,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了解其影响因素和应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扩散实验报告

扩散实验报告

扩散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和研究气体扩散现象,通过实验得出关于扩散速率和扩散距离的相关规律。

实验器材:1. 封闭容器2. 气体源3. 量杯4. 实验室温度计5. 实验室计时器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容器封闭且无泄漏现象。

2. 选择一种气体作为扩散源,并将其置于容器的一侧。

3. 利用量杯测量出特定的气体容积,并将其记录下来。

4. 将实验室温度计放置于容器内以确保实验环境温度的一致性。

5. 用计时器记录气体扩散时间。

6. 当气体扩散到一定位置或容积减少到一定百分比时,停止计时器并记录下时间数据。

7. 重复上述步骤至少三次,以得出准确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气体扩散速率和扩散距离。

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距离成正比,即扩散速率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气体分子在封闭容器内扩散的过程。

扩散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热运动而引起的,分子越活跃,扩散速率就越快。

此外,扩散速率还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影响。

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发现气体扩散速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浓度差异大时,扩散速率也会更快。

此现象可以解释为浓度差异驱动了气体分子的移动,使其更容易通过容器壁。

压力也会影响气体扩散速率。

当压力增加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更强,从而使扩散速率增加。

实验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表明,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距离成正比,扩散速率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影响。

研究气体扩散现象的规律有助于我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1. 作者1.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页码范围.2. 作者2.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页码范围.。

扩散系数测定实验

扩散系数测定实验

3.7扩散系数的测定1. 实验目的①了解依据理论设计实验装置的思想。

②掌握纯物质气体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2. 实验原理根据费克定律,气体中一个组分通过另外一个停滞组分的稳态分子扩散(单项扩散)扩散通量计算式为:(3-33)式中:— A组分的扩散通量,—扩散系数,、— A组分在1、2两点的分压,—系统总压,—惰性组分平均分压,,— 1、2两点间距离,—绝对温度,—通用气体常数、依据该式,可设计如实验装置示意图所示温克尔曼法(Winkel man’s Method)测定扩散系数的实验装置。

装置中采用恒温水浴的循环水维持恒定的扩散温度,在竖直扩散管底部加入适量挥发性扩散物质,利用风机使空气通过横管快速流过,以维持十字交叉口处扩散物质的分压为零。

由于竖管中气体不受水平气流影响,扩散物质从液面挥发后通过竖管下部的静止空气扩散至交叉口被气流带走。

由于液面处于平衡状态,扩散物在液面的分压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在上述条件下,扩散物质的瞬时扩散通量可表示为:(3-34)式中:—组分A的平衡分压,(3-35)于是(3-36)随扩散进行,液面下降导致扩散距离逐渐增加,液面下降的速率与竖直管中扩散物的传递速率存在如下关系:(3-37)式中:—扩散物的液相密度,—扩散物的摩尔质量,合并两式并分离变量可以得到:(3-38)对上式积分:(3-39)得到(3-40)化简得到:(3-41)依据上式,利用实验测定数据将对在直角坐标中进行标绘,得到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为:(3-42)依据斜率的数值即可计算出扩散系数。

3. 实验内容测定确定温度下四氯化碳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4. 实验装置与流程(1)实验装置与流程图(2)流程简介参照图3-8,循环水泵2将恒温水打入扩散室外的夹套后回流至水槽实现循环。

空气由风机6送入扩散管上方通过水平管后放空。

空气压力由U形差压计5测量;扩散温度与循环水温可分别由T1、T2测量;空气流量与循环水流量分别由相应转子流量计测量。

气体的扩散实验报告(3篇)

气体的扩散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扩散现象及其原理;2. 探究气体扩散速度的影响因素;3. 通过实验观察气体扩散现象,加深对气体扩散规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气体扩散是指气体分子在无规则运动过程中,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现象。

气体扩散速度受温度、压强、分子质量和浓度梯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扩散管、温度计、压强计、秒表、量筒、酒精灯、镊子、铁架台、玻璃片等;2. 药品: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扩散管、温度计、压强计等仪器组装好,确保连接牢固。

2. 实验一:观察气体扩散现象(1)取一干燥的扩散管,一端插入氧气瓶中,另一端插入二氧化碳瓶中;(2)打开氧气瓶和二氧化碳瓶的阀门,观察气体扩散现象;(3)记录气体扩散速度,即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均匀所需时间。

3.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气体扩散速度的影响(1)将氧气和二氧化碳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中;(2)重复实验一中的步骤,观察气体扩散现象;(3)记录不同温度下气体扩散速度。

4. 实验三:探究压强对气体扩散速度的影响(1)将氧气和二氧化碳瓶分别置于不同压强的气瓶中;(2)重复实验一中的步骤,观察气体扩散现象;(3)记录不同压强下气体扩散速度。

5. 实验四:探究分子质量对气体扩散速度的影响(1)分别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2)重复实验一中的步骤,观察气体扩散现象;(3)记录不同气体分子质量下的扩散速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均匀所需时间为60秒。

2. 实验二:温度越高,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3. 实验三:压强越高,气体扩散速度越慢。

4. 实验四:分子质量越小,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六、实验结论1. 气体扩散现象是由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导致的;2. 温度、压强、分子质量等因素对气体扩散速度有显著影响;3. 温度越高,气体扩散速度越快;压强越高,气体扩散速度越慢;分子质量越小,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气体的扩散实验步骤

气体的扩散实验步骤

气体的扩散实验步骤气体的扩散实验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种,通过观察气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扩散现象,可以了解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

下面将介绍气体的扩散实验的步骤。

实验材料:1. 扩散装置:包括两个不透气的室内,中间有个气孔。

2. 试管或玻璃瓶:用于装载气体。

3. 气体源:可以是气瓶或其他气体容器。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扩散装置,确保两个室内没有漏气现象。

b. 准备好试管或玻璃瓶,确保其干净无杂质。

c. 准备好所需气体源,确保其气体纯度足够高。

2. 实验操作:a. 将一个室内内装满所需气体。

b. 快速将试管或玻璃瓶口紧贴于气孔位置,避免气体泄漏。

c. 观察实验过程中气体的扩散现象。

3. 实验记录:a. 记录下实验开始的时间。

b. 每隔一段时间(如每隔10秒)记下气体在试管或玻璃瓶中的高度(或浓度)。

c. 持续观察和记录直到气体完全扩散到实验容器中。

4. 数据处理:a. 利用已记录的数据,绘制气体高度(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b.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体的扩散速率、扩散系数等相关物理量。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环境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2. 实验过程中尽量避免试管或玻璃瓶与扩散装置的漏气现象,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3. 在处理数据时,应注意有效数字的处理和计算公式的正确使用。

总结:通过气体的扩散实验,可以观察到气体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了解其扩散速率和扩散系数等相关物理量。

该实验也可以对气体的性质和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气体分子动理论的理解。

在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步骤和仔细的观察记录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关键。

气体扩散快慢实验报告

气体扩散快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研究气体在不同条件下扩散的快慢;2. 分析影响气体扩散速度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气体扩散是指气体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过程。

根据分子运动论,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压强、分子间作用力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气体扩散速度的差异,分析影响气体扩散速度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红墨水、透明塑料瓶、水、温度计、气压计、秒表;2. 实验仪器:实验台、烧杯、试管、滴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透明塑料瓶装满水,用滴管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观察红墨水在瓶中的扩散情况;2. 测量温度:使用温度计测量瓶中水的温度;3. 测量气压:使用气压计测量瓶中水的气压;4. 记录数据:观察红墨水在瓶中的扩散时间,记录下来;5. 改变温度:将塑料瓶放入冰箱中冷却,待温度稳定后,重复步骤2、3、4;6. 改变气压:将塑料瓶放入真空泵中抽真空,待气压稳定后,重复步骤2、3、4;7. 分析数据:对比不同条件下气体扩散速度的差异,分析影响气体扩散速度的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气体扩散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降低,红墨水在瓶中的扩散速度变慢。

这是因为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分子运动速度减慢,扩散速度变慢。

2. 气压对气体扩散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气压的降低,红墨水在瓶中的扩散速度变快。

这是因为气压降低,气体分子间的碰撞次数减少,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扩散速度变快。

3. 分子间作用力对气体扩散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温度和气压下,红墨水在瓶中的扩散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这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对气体扩散速度的影响较小。

六、实验结论1. 温度对气体扩散速度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气体扩散速度越快;2. 气压对气体扩散速度有显著影响,气压越低,气体扩散速度越快;3. 分子间作用力对气体扩散速度的影响较小。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红墨水在瓶中的扩散情况,研究了气体在不同条件下扩散的快慢。

大班科学活动探索气体的扩散

大班科学活动探索气体的扩散

大班科学活动探索气体的扩散气体的扩散一直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而对于大班儿童来说,通过科学活动来探索气体的扩散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大班儿童的科学活动,旨在帮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气体的扩散。

首先,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小瓶子、气球、粉末和一些香水或香料等材料。

接下来,将粉末均匀地撒在一张白纸上,将白纸卷成漏斗状,放在一个小瓶子的口上。

然后,请几名幼儿一起用力吹气球,将气球充满气体后迅速放松,使气体迅速喷出,看看气体的扩散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气体迅速从气球中喷出,并快速弥散到周围,周围的粉末也随之飘散。

这说明气体具有自由扩散的特性,它会自动弥散到较低浓度的地方。

我们可以用这个小实验来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气体会自动扩散呢?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另一个实验,让幼儿们进一步探索气体扩散的特性。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香水或香料。

首先,请几名幼儿扮演“气体释放者”,他们分别拿着一瓶香水或香料,分别站在教室的不同角落。

然后,请其他幼儿们扮演“观察者”,他们闭上眼睛,等待“气体释放者”释放香水或香料的味道。

当“观察者”感受到味道后,可以告诉大家香味来自哪个方向。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气体扩散的方向是由浓度高到低的,也就是说气体会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这个实验可以加深幼儿对气体扩散的理解,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来加强幼儿对气体扩散的理解。

比如,“找味道”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有特殊味道的物质,比如水银等,将其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

然后,让幼儿们闻一闻这个容器,试图找到这个物质释放的味道从哪里来。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嗅觉,并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

通过以上的科学活动,幼儿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气体的扩散现象,并理解其中的原理。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力,还可以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科学问题。

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一、引言氯化氢(HCl)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在空气中的扩散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氯化氢的物理性质、扩散系数的定义和意义,以及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测定。

二、氯化氢的物理性质1.分子结构氯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分子,分子式为HCl。

在分子中,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一个δ键,氯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氢原子形成一个π键。

2.气体状态在常温常压下,氯化氢以气体状态存在。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压强的增大,氯化氢气体可以转化为液体和固体。

三、扩散系数的定义和意义1.定义扩散系数(D)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物质通过单位面积的扩散量与物质浓度的比值。

在国际单位制中,扩散系数的单位为米/秒。

2.意义扩散系数是描述气体在空气中扩散速率的重要参数,对于研究气体在环境中的传输、评价污染物的扩散能力以及预测污染物浓度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四、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测定1.实验方法采用静态法测定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

实验过程中,将一定浓度的氯化氢气体注入到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监测容器内氯化氢浓度的变化,计算出扩散系数。

2.结果与分析实验测得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D = 8.9 × 10^-5 米/秒。

分析结果表明,氯化氢的扩散速率与其浓度成正比,符合菲克定律。

五、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1.气体性质气体的分子大小、极性、形状等因素会影响扩散系数。

一般来说,分子越大、极性越强,扩散系数越小。

2.环境条件温度、压强和气体浓度等环境条件对扩散系数有显著影响。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扩散系数增大;气体浓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

六、结论本文通过对氯化氢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的研究,揭示了氯化氢气体的扩散特性。

了解氯化氢的扩散行为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其在环境中的污染风险,为防治大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气体扩散系数的测定和计算

气体扩散系数的测定和计算

实验 气体扩散系数的测定和计算一、实验目的:1. 了解菲克第一定律;2. 求出液体表面蒸发气的气体扩散系数;3. 通过实验掌握用蒸发管法测定气体扩散系数。

二、实验原理:挥发性液体之气体扩散系数可藉由Winklemann’s method 来检测,在有限内径的垂直毛细管中保持固定的温度和经过毛细管顶部的空气流量,可确定液体表面的分子扩散到气体中的蒸气分压。

图 蒸发管法测定气体扩散系数已知质传速率:⎪⎪⎭⎫ ⎝⎛⎪⎭⎫ ⎝⎛=Bm T AA C C L CD 'N (1)式中:D = 扩散速率 (m 2/s)C A = A 物质于界面间的饱和浓度 (kmol/m 3) L =质传有效距离(mm)C Bm =蒸气的对数平均莫耳浓度 (kmol/m 3)2A p 气体BA Nz0z液体()时在01θz()时在θ1z1A p2zC T = 总莫耳浓度=C A +C Bm (kmol/m 3) 液体的蒸发速率:⎪⎭⎫⎝⎛⎪⎭⎫ ⎝⎛=dt dL M ρN L A ' (2)式中:ρL = 液体密度⎪⎪⎭⎫ ⎝⎛⎪⎭⎫ ⎝⎛=⎪⎭⎫ ⎝⎛⎪⎭⎫ ⎝⎛Bm T A L C C L C D dt dL M ρ (3) at t=0 , L=L 0 做积分t C C C ρMD 2L L Bm TA L 202⎪⎪⎭⎫⎝⎛⎪⎪⎭⎫ ⎝⎛=- (4)()()t C C C ρMD 2L 2L L L L Bm TA L 000⎪⎪⎭⎫⎝⎛⎪⎪⎭⎫ ⎝⎛=+--(5)()()0A T Bm L 0A T Bm L 0L C MDC C ρL L C C C MD 2ρL L t ⎪⎪⎭⎫ ⎝⎛+-⎪⎪⎭⎫⎝⎛⎪⎭⎫ ⎝⎛=- (6)其中:M = 分子量、t = 时间⎪⎪⎭⎫⎝⎛⎪⎭⎫ ⎝⎛=aabs T T T Vol kmol C 1 , 其中 Vol =22.4 m 3 (7)T 1B C C =(8) T a v a 2B C P P P C ⎪⎪⎭⎫ ⎝⎛-=(9))C C ln()C (C C B2B1B2B1Bm -=(10) T a v A C P P C ⎪⎪⎭⎫ ⎝⎛=(11)三、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包括: 玻璃温度计;T型管:横管为两端开口的普通玻璃管,用于气体流通;竖管为下端封口的毛细管,用于盛放丙酮溶液(丙酮为被测气体),由于使用了毛细管,可以将被测气体的扩散视为一维的竖直扩散;温度传感器、恒温槽(透明压克力箱)、泄水阀;游标尺:实验中使用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可以通过显微镜对毛细管内的液位进行测量;游标尺高度计支撑架、显微镜(由于游标卡尺刻度较密,且置于水浴箱中,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读数);温度显示面板、heater 开关、电源线、air pump 开关、air pump (黑色压克力箱)、浮动开关、伸缩管。

气体扩散系数测定实验

气体扩散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原理扩散属于由于分子扩散所引起的质量传递,扩散系数在工业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物性指标。

在如图所示的垂直细管中盛以待测组分的液体A,该组分通过静止气层Z扩散至管口被另一头气流B带走。

紧贴液面上方组分A的分压为液体A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管口处A的分压可视为零,组分A的汽化使扩散距离Z不断增加。

记录时间t与Z的关系即可计算A在B中的扩散系数。

液体A通过静止气体层的扩散为单相扩散,此时传递速率:N A =D/(RTZ) ·P/PBm·(PA1-PA2) 可写成:N A =ρ/RT·D/Z·ln(PB2/PB1) (a)设S为细管的截面积,ρ为液体A密度。

在dt时间内汽化的液体A的量应等于液体A扩散出管口的量,即SNA dt=ρSdZ/NA或:N A =ρ/MA·dZ/dt (b) 设备介绍实验主界面如下图所示计算公式T形管:横管为两端开口的普通玻璃管,用于气体流通;竖管为下端封口的毛细管,用于盛放丙酮溶液(丙酮为被测气体),由于使用了毛细管,可以将被测气体的扩散视为一维的竖直扩散。

真空泵:可生成20-60kPa的负压,使毛细管中扩散出的气体迅速离开管口,以保证管口处被测气体浓度不变(接近零)。

游标卡尺:实验中使用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可以通过显微镜对毛细管内的液位进行测量。

显微镜:由于游标卡尺刻度较密,且置于水浴箱中,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读数。

水浴箱:毛细管浸于水浴池中,使毛细管内液体保持恒温。

另外,温度高时扩散较快,可加快实验速度。

实验中要求设定为50度。

系统时钟:可成倍加快实验速度,减少实验中的等待时间。

扩散系数:D=BρRT/(2M A P) ·1/ln(P B2/P B1)ρ—丙酮密度,797kg/m3;T—扩散温度,实验中要求设定为232K;M—丙酮分子量,58.05;AP—大气压,100kPa;P B2—空气在毛细管出口处的分压,可视为P;P B1—空气在毛细管内液面处的分压,P B1=P-P A*,P A*为丙酮的饱和蒸气压,232K时P A*=50kPa;B—以时间t为横坐标,Z2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直线的斜率。

气体扩散系数测定

气体扩散系数测定

气体扩散系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气体扩散系数测定的一般方法;2.认识菲克定律;3.测定并计算气体扩散系数;4.求出液体表面蒸发的气体扩散系数。

实验原理挥发性液体之气体扩散系数可藉由Winklemann's method来检测,在有限内径的垂直毛细管中保持固定的温度和经过毛细管顶部的空气流量,可确定液体表面的分子扩散到气体中的蒸气分压。

最小平方法或称最小平方差法 (least-squares method) 的最基础型——线型的 (linear).今有一组实验数据基本上呈现线型的态势,则若以表示直线方程式,其中代表斜率 (slope),代表截距 (intercept),则最小平方法就是在使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即使下式最小化(minimize),因此将上二式常规化(normalize) 得据此可由Cramer法则求出斜率和截距。

其中是的平均值,是的平均值.一般而言,线性关系的良窈可由E值的大小来判断,但要注意值本身的大小.此外,统计学家尚有一个相关系数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的判断法,相关系数R可由计算得到。

气体的扩散系数与系统的温度、压力以及物质的性质有关。

对于双组分气体混合物,组分的扩散系数在低压下与浓度无关。

测定二元气体扩散系数的常用方法有蒸发管发、双容积法、液滴蒸发法等。

这里以蒸发管法为例进行说明。

下图所示为蒸发管法测定气体扩散系数的装置。

将此装置置于恒温、恒压的系统内。

测定时,将液体A注入圆管的底部,使气体B徐徐地流过关口。

圆管中待测组分A汽化并通过气层B,组分A扩散到管口处即被气体B带走,使得管口处的浓度很低,可认为p A2为0,而液面处组分A 的分压p A1为在测定条件下的组分A饱和蒸汽压。

此过程可近似看作稳态过程。

若气体B不能溶解于液体A中,则该过程为组分A通过停滞组分B的稳态扩散过程。

则组分A的扩散通量为)(21A A BMAB A p p zp RT p D N -∆=对组分A 物料衡算得A A A MAd N dzA θρ=整理得θρd dzMN AA A =又该过程为稳态过程则有θρd dzMp p zp RT p D N AA A A BMAB A =-∆=)(21对上式积分得⎰⎰-=zz A A AAB BMA zdzp p pMD RTpd 0)(210ρθθ得2)(2221z z p p pM D RTp A A A AB BMA --=ρθ也即2)(2221z z p p M p RTp D A A A BM A AB --=θρ测定时,可记录一系列时间间隔与z 的对应关系,便可由上式计算出气体的扩散系数D AB 。

气相扩散系数的测定

气相扩散系数的测定

实验6 稳态法气相扩散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维拟稳态扩散传质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用斯蒂芬管(Stefan Cell )测定气相扩散系数的方法。

3.对比讨论气相扩散系数的经验计算值与实测值。

二、实验原理将装有液体A 的斯蒂芬扩散管(见图2-6-1)置于恒温水槽中,惰性气体B (如空气)以恒定的流速流过扩散管顶部的水平段。

由于顶部气体流速较低,管内液面离开管顶有一定距离,故可认为在液面上部为一静止气层B ,蒸发的组分A 向上通过静止气层B 扩散至管口,在管口A 组分被大量的惰性气流B 带走。

液面处的组分A 分压为其在实验水浴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水平段组分A 分压可视为零。

由于组分A 的汽化使扩散距离Z 不断随时间增加,记录时间t 与距离Z 的关系即可计算出组分A 在气相B 中的扩散系数。

图2-6-1 斯蒂芬扩散管示意图上述扩散过程可视为组分A 通过静止组分B 的一维扩散过程,其中组分A 的传质通量可用下式表示:)ln(0AA AB AZ P P P P Z T R P D N --=(2-6-1) (2-6-1)式中,AZ N 为组分A 的传质通量,mol/m 2·s ;AB D 为A 组分在B 组分中的扩散系数,cm 2/s ;P 为系统总压,atm ;R 为气体常数,82.06 atm ·cm 3 / (mol ·K) T 为系统温度,K ;Z 为任意时刻t 时液面距水平段的距离,cmA0P 为扩散管管口A 组分的分压,atm ;AP 为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atm ; 饱和蒸汽压P A 0可由Antoine 方程,CT BA P A +-=0ln (见附录)求出。

单位面积上组分A 的蒸发速率还可用液面降低速率表示,即: dtdZM N A A AZ ρ=(2-6-2)(2-6-2)式中,A ρ为液体A 的密度;mol / cm 3;A M 为组分A 的分子量。

气体扩散原理实验报告

气体扩散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扩散现象;2. 掌握气体扩散原理;3. 观察气体扩散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二、实验原理气体扩散是指气体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过程。

气体扩散速率与气体分子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本实验通过观察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现象,验证气体扩散原理。

三、实验材料1. 两个相同规格的烧杯;2. 氯化氢气体;3. 氢氧化钠溶液;4. 温度计;5. 计时器;6. 橡皮塞;7. 铁架台;8. 玻璃管。

四、实验步骤1. 将两个烧杯分别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放置在铁架台上;2. 将氯化氢气体通过橡皮塞导入其中一个烧杯中;3. 观察氯化氢气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扩散现象,并记录扩散时间;4. 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步骤2、3,观察并记录氯化氢气体扩散现象;5. 将氯化氢气体通过橡皮塞导入另一个烧杯中,观察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并记录扩散时间;6. 比较不同条件下氯化氢气体扩散速率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氯化氢气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迅速扩散,产生白色沉淀,扩散时间为t1;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氯化氢气体扩散速率不同,扩散时间分别为t2、t3、t4;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不明显,扩散时间为t5。

2. 结果分析:(1)氯化氢气体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可以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氯化氢气体扩散速率不同,说明气体扩散速率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气体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速率越快。

(3)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不明显,说明气体扩散速率与气体浓度有关。

当气体浓度较低时,扩散速率较慢。

六、实验结论1. 气体扩散现象确实存在,气体分子可以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2. 气体扩散速率与温度、气体浓度等因素有关;3. 本实验验证了气体扩散原理,为后续研究气体扩散提供了实验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气体扩散现象,及时记录数据;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安全;3. 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气体浓度等,以获得准确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原理
扩散属于由于分子扩散所引起的质量传递,扩散系数在工业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物性指标。

在如图所示的垂直细管中盛以待测组分的液体A,该组分通过静止气层Z扩散至管口被另一头气流B带走。

紧贴液面上方组分A的分压为液体A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管口处A的分压可视为零,组分A的汽化使扩散距离Z不断增加。

记录时间t与Z的关系即可计算A在B中的扩散系数。

液体A通过静止气体层的扩散为单相扩散,此时传递速率:
N A =D/(RTZ) ·P/P
Bm
·(P
A1
-P
A2
) 可写成:
N A =ρ/RT·D/Z·ln(P
B2
/P
B1
) (a)
设S为细管的截面积,ρ为液体A密度。

在dt时间内汽化的液体A的量应等于液体A扩散出管口的量,即
SN
A dt=ρSdZ/N
A
或:
N A =ρ/M
A
·dZ/dt (b) 设备介绍
实验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计算公式
T形管:
横管为两端开口的普通玻璃管,用于气体流通;竖管为下端封口的毛细管,用于盛放丙酮溶液(丙酮为被测气体),由于使用了毛细管,可以将被测气体的扩散视为一维的竖直扩散。

真空泵:
可生成20-60kPa的负压,使毛细管中扩散出的气体迅速离开管口,以保证管口处被测气体浓度不变(接近零)。

游标卡尺:
实验中使用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可以通过显微镜对毛细管内的液位进行测量。

显微镜:
由于游标卡尺刻度较密,且置于水浴箱中,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读数。

水浴箱:
毛细管浸于水浴池中,使毛细管内液体保持恒温。

另外,温度高时扩散较快,可加快实验速度。

实验中要求设定为50度。

系统时钟:
可成倍加快实验速度,减少实验中的等待时间。

扩散系数:D=BρRT/(2M A P) ·1/ln(P B2/P B1)
ρ—丙酮密度,797kg/m3;
T—扩散温度,实验中要求设定为232K;
M
—丙酮分子量,58.05;
A
P—大气压,100kPa;
P B2—空气在毛细管出口处的分压,可视为P;
P B1—空气在毛细管内液面处的分压,P B1=P-P A*,P A*为丙酮的饱和蒸气压,232K时P A*=50kPa;
B—以时间t为横坐标,Z2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直线的斜率。

实验时每隔10-15分钟测量一次扩散距离Z的数据,以Z2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可得到B,将所有数据带入计算公式即可求得扩散系数。

注意事项
1.开始测量数据后,不要改变水浴温度,温度对扩散速率有影响。

2.测量时真空泵要一直开启。

3.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试验步骤:
进入实验后,水浴加热器与真空泵均未开启,鼠标点击两个红色开关即可打开相应的设备。

打开水浴加热器后,点击显示仪表盘可出现温度设置窗口,将温度设定为50度。

仪表盘默认显示的是当前实际温度,要察看或改变设定温度应按下右侧的“调节”按钮。

仪表盘将显示设定温度的同时,设定温度的个位或十位处于闪动状态,闪动状态的数字可以调节,再次按下“调节”按钮可以切换闪动位。

仪表盘右上方的“升高”与“降低”两个按钮可以对闪动数字进行调节。

调节完成后按下“设定”按钮即可切换到实际温度显示。

调节状态下,若30秒不进行任何操作,将自动切换回实际温度显示。

主界面的水浴温度显示盘下有3个温度指示灯,它们是用来指示水浴加热器工作状态的。

黄灯闪烁说明实际温度已高于设定值,正在降温。

红灯闪烁说明实际温度还未达到设定值,正在加热。

绿灯闪烁说明实际温度已达到设定值,正在保温。

点击真空泵的显示仪表盘也可出现设置窗口,不过实验中只是要保证气体流动顺畅,故实际上不需要对其进行调节,只要将泵打开即可。

仪表盘显示的是真空泵设定的压力,右侧的两个按钮可对真空泵压力进行调整,点击一次调整10kPa。

确定水浴温度达到50度、真空泵打开后,即可开始测量实验数据。

鼠标点击主界面上的显微镜即可出现显微镜的观测窗口。

第1次打开显微镜的观测窗口时,由于显微镜还没有对准毛细管的液面,故看不见液面与卡尺。

通过点击右上侧框格中的4个按钮,
通过点击右上侧框格中的4个按钮,可以将显微镜对准液面。

找到弯液面后,点击右下方框格中的两个按钮,将卡尺对准弯液面,有时需要再调节显微镜,找到游标卡尺对应的刻度,读取卡尺数据。

注意:卡尺度数减去10cm才是扩散高度Z,因毛细管顶端对应的刻度是10cm。

读取扩散高度Z的同时,还要读取时间t,t直接在主界面上读取即可。

向上拖动时间下的滑块可以成倍加快实验速度,在两次测量的中间等待时可以适当加快速度。

若经过授权,可以自动记录数据。

实验要求连续测量10组以上数据,每隔10-15分钟量一组。

点击主界面左侧的数据处理,可以进入实验数据部分,通过自动或手动添入测量数据。

授权后点击主界面下方自动记录按钮即可自动将数据填入表格。

若要手动记录数据,点击表格中的相应区域,在表格中输入数据,输完一组数据后按回车键确认。

注意:按回车键前要保证该组数据的完整性,若缺少任意一项数据,该组数据将不被记录。

不按回车键数据也将不被记录。

确认数据记录完整后,点击数据处理界面上方的数据作图及计算,对数据进行处理。

点击自动作图后可对测量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处理。

作图后,利用已给出的公式即可算得扩散系数,将结果填入公式后的文本框即可打印实验报告,授权后也可自动进行计算。

公式中所用到的参数可在实验设备参数中查到。

实验数据计算完毕后,检查无误后即可打印实验报告。

点击数据处理窗口下方的报表按钮后可以预览实验报告。

在预览窗口的菜单栏中可以对实验报告进行打印。

数据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