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诸子百家名言释义

诸子百家名言释义

诸子百家名言释义1 1、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注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

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释义】人类生长在天地之间,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只是一眨眼间而已。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注释】①涯:边际,极限。

②知(zhì):知识,才智。

【释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3 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齐物论》【注释】闲闲:广博豁达的样子。

炎炎:猛烈;这里借猛火炎燎之势,比喻说话时气焰盛人。

詹詹:言语琐细,说个没完。

【释义】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

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

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注释】毫末:细小的萌芽。

累土:堆土。

【释义】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释义】厨师虽然不做祭祀的饭菜,祭祀官也决不能越位来代替他。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注释】恢恢:宽广。

游刃:运转的刀刃。

【释义】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庄子·人间世》【释义】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

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秦汉时期的诸子百家与思想流派

秦汉时期的诸子百家与思想流派

秦汉时期的诸子百家与思想流派在古代中国的哲学史上,光荣的秦汉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

这个时期涌现了多种哲学思想和流派,被统称为“诸子百家”。

这些诸子百家都体现着丰富多彩的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诸子百家的起源、代表思想和影响三个方面,对秦汉时期的诸子百家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

一、诸子百家的起源“诸子百家”这个概念是在西汉末年出现的,由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使用。

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出现这个概念,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秦国儒墨之争的激化。

在秦国儒学和墨学的争执中,儒学谴责墨学违背儒家之道,而墨学则认为儒家偏向自大。

这个斗争不仅是对儒墨两家学说的交锋,也是对教育和文化体制质疑的流露,引发了对哲学思想的更多探究和研究。

其次,秦统一六国后的社会变革。

在秦始皇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的时期,先迫害百家争鸣并烧书坑儒,以维护中央集权。

然而在秦灭六国统一之后,社会的剧变推动了思想的多元化和自由化。

此外,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因素,也是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

二、代表思想秦汉时期的诸子百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及面广泛。

这里介绍其中几个代表性思想:1. 儒家: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孔子。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崇尚礼乐、孝悌、仁义等传统美德。

儒家思想对后来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要基调。

2. 墨家: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反对战争、贵族和宗法制度。

墨家的思想对古代中国的思想和社会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

3. 道家:道家学说以著名哲学家老子和庄子为代表。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皆由道生,强调自然、养生、无为而治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4. 法家:法家以申不害、韩非等为代表,主张严惩妨害秩序的行为,推崇法治。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国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影响到儒家和道家的思想。

5. 阴阳家:阴阳家认为宇宙秩序是由阴阳两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反对循规蹈矩、刻板教条的士人思想,注重自然、易经和鬼神文化。

诸子百家的名词解释

诸子百家的名词解释

诸子百家的名词解释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流派,是指战国时期经学、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名家、纵横家等众多流派和学派的总称。

以下是对诸子百家的名词解释:1. 经学:古代修订和研究经典文献的学术流派,以注释和解释经典为主要任务,提倡尊崇传统、礼仪秩序和道德规范。

2.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思想流派,主张追求自然至真的道,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无为而治的境界。

3.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思想流派,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仁义道德、礼制教化、人伦关系和君臣父子之道。

4. 法家:以韩非、李斯为代表的思想流派,主张法治为国家统治的基础,强调严明的法律制度和权威的国家机构,以实现君主权力的集中和国家的稳定、统一。

5. 墨家:以墨子为代表的思想流派,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以和平为宗旨的社会伦理学,反对战争和杂乱无章的现实社会。

6. 名家:以名家荀子为代表的思想流派,主张追求大成的个人修养与政治治理,强调学术和才智的重要性,实现君主的理想统治。

7. 纵横家:以商鞅、鬼谷子等人为代表的思想流派,主张权谋和实用主义,强调权力斗争、策略和变通,追求权力和地位的达成。

8. 兵家:以孙子、吴起等人为代表的思想流派,研究战争和军事策略,强调战争胜利的方法和手段,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9. 管子学说:以管仲为代表的思想流派,主张以严明的法律和有力的国家机构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强调稳定和发展。

10. 公羊学派:以公羊高为代表的思想流派,注重政治和制度的能力和手段,强调政治活动中的智慧和智力。

11. 柳下学派:以柳下惠为代表的思想流派,主张追求实际生活和现实利益,关注利益分配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实现和谐与稳定。

12. 钟子学派:以钟子期为代表的思想流派,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内外兼修、实行实践和英明的政治决策。

诸子百家简介

诸子百家简介

墨家
• 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就是墨家之 名的由来。 • 关于墨子的生平身世,后世对他的生平身世一直争论不休, 有说是宋人,有说是鲁人。 • 墨子的手工很巧,据说他用木头削成的车轴,能承受六百 斤重的物体;用木料拼成的木鸟,能在天上飞一天;还比 当时的巧手公输盘更早的发明了云梯等等。由此可见,这 位墨子还是一位发明家、科学家。 • 不过墨子许是为了巩固自己学说,而提出世上有鬼,还教 人敬事鬼神,进而形成了一种落后的宗教观,但无论如何, 墨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无疑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墨子本 人也是一位极杰出的优秀人才。
农家
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 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汉书·艺文志》 列为“九流”之一。后人颜仁郁曾作唐诗: “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 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就是受农家 思想。
医家
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其代表人物为扁鹊。
诸子百家的意义
• 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其 发展方向。以后2000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 术发展的道路、 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 思想(除了佛学的传入之外) 都可以从先 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 在认识学术 文化发展规律方面,先秦百家争鸣也给了 我们重要的启示。
老子
•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 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 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 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 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 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
•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 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著 有《庄子》,被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的作品,外篇是 学生门人的作品,杂篇则是伪作。亦有不 同说法,但《让王》、《说剑》等则被认 为必定不是庄子及门人的作品。

文化常识:诸子百家

文化常识:诸子百家

我们现在所说的“诸子百家”,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一切思想家及各种不同的学派。

所谓“百家”,是表明家数很多的意思,并不是整整有一百家。

西汉初期,司马谈曾把春秋战国以来的诸子,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西汉末年,刘歆则总括为“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及“小说”十家。

十家中,除“小说”家外,其余九家被后人称为“九流”,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名”“法”“阴阳”六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孔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是孟子和荀子。

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为礼乐与仁义。

“礼”指的是为区别亲疏尊卑、上下贵贱等级而制定的各种条文。

“乐”指音乐,是礼的配合,提倡乐的目的,是为了从感情上缓和上下矛盾,好使礼的作用更加显明。

“仁”指的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爱和同情心。

“义”的意思,就是适宜、合礼,也就是说,人人都要遵循和维护当时阶级社会的一套区分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

在政治思想上,孔子强调礼乐的作用,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孟子则充分发挥孔子学说的仁义部分,主张国君行“仁政”。

荀子讲究礼义,不过荀子所讲的“礼义”,另外还包含法治的意味。

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和儒家的各派学说,支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及精神生活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对中国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延长,儒家学说是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墨家学派是儒家的反对派,它的创始人是比孔子稍后的墨子。

代表他的思想的有《墨子》一书。

墨家自己虽不反对等级,但却坚决反对儒家所主张的等级制度。

墨子认为:儒家所强调的繁文缛礼和厚葬久丧制度,是一种奢侈浪费;孔子所说的“仁”,实际是对贵族的偏爱。

针对儒家的观点和当时实际存在的各国贵族的腐化现象,墨子提出了“节用”“节葬”“兼爱”“非攻”等一些主张。

墨家有自己严密的组织,凡是墨家门徒,必须服从巨子(墨家领袖称“巨子”)的命令,过艰苦的生活,严守家法,舍命行道,实行教义,分财互助。

先秦诸子百家

先秦诸子百家

先秦诸子百家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人,儒家始创人,尊为万世师表和圣人。

2、孟子:名轲,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学主要继承人,号称亚圣。

3、荀子:名况,字卿,战国赵国人,儒学集大成者,中国的亚里士多德。

4、曾子:名参,春秋鲁人,古代四大圣贤之一,尊崇为宗圣,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

以孝著名,有《孝经》一书,记孔子关于孝道的言论。

5、子思子:孔子之孙,名伋,作《中庸》。

孟子投其门下,建立了儒学思孟学派。

《子思》系其门徒所作,极富思辨色彩。

6、巫马子:可能是孔子弟子中的巫马期,反对兼爱理论,主张不爱别人,受到墨子的严厉批评。

他找墨子论理,遂有墨子与其有名的辩论。

7、漆雕子:漆雕凭,字马人,孔子弟子漆雕启后。

有《漆雕子》十三篇。

8、景子:景丑,齐之公族,宓子弟子,列儒家,有《景子》三篇。

9、世子:名硕,陈人也,七十子之弟子,有《世子》二十一篇。

10、宓子:宓不齐,鲁国人,作《孙子家语》《宓子》,孔子赞他是君子。

11、孟懿子:孟孙氏,姓仲孙氏,名何忌,懿是谥号,鲁大夫孟僖子之子,曾与南宫敬叔一起往孔子处学礼,《论语》中有记载。

12、公孙尼子:乃荀子弟子,有《公孙尼子》二十八篇。

杨倞以公孙子为齐相,殊无据。

13、韩非子:战国韩贵族,法家代表。

口吃不善言,与李斯同师荀子。

14、商鞅子:姓公孙,名鞅,卫国庶出公子故亦称卫鞅,法家代表人物。

先事魏相公叔痤,后入秦变法,遭到贵族保守派诬陷,被处以车裂极刑。

15、申子:申不害,相韩国19年,法家代表。

由道入法,主张权术,正名责实。

16、邓析子:邓析,春秋郑国大夫,法家先驱,名家。

办私学,宣传法治。

“操两可之说,设无究之词”,对后来辩者颇有影响。

《汉书》著录《邓析》系后人托名。

17、慎子:慎到,赵国人,由道入法。

齐宣王时长期在稷下讲学。

在法家三巨头中,慎到、申不害和商鞅分别重视“势”、“术”、“法”。

18、老子:李耳,号老聃(大耳),春秋楚苦县(安徽涡阳)人。

解释之诸子百家名词100句(1)

解释之诸子百家名词100句(1)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洪奥)指做玉石的方法,要用锯子切,锉子磋,再慢慢雕琢,最后磨光。

喻做学问还要像玉一样地切磋琢磨。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磨玉石。

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3.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诗经大雅云汉)形容做事谨慎、勤恳4.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诗经大序)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车轮外的直木与车相互依靠,唇没有了,牙齿就感到寒冷。

“辅”指车轮外的直木。

(比喻两者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6.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傅”通“附”附着,靠近。

(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常用来表示记取过往的经验教训,以作为后来行事的借鉴。

9.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10.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1.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指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3.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自满。

)1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因而不能完成。

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后一步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1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做人要守信用。

语文网:诸子百家简介

语文网:诸子百家简介

诸子百家简介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思想学术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总称。

诸子指各派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

百家泛指各学派,《荀子·解蔽》:“诸候异政,百家异说。

”《荀子·解下》:“百家之学或称而道之”。

西汉刘歆概括总结为:“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汉书·艺文志》根据刘歆的《七略》,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另外在《诸子略》中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又著录其他各家著作。

诸子百家之儒家儒家是中国哲学史上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

春秋时期孔子所创立。

《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学说内容,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主,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

据近人研究认为,儒本指以相礼为职业的知识分子。

孔子早年曾以“儒”为业,深悉礼,通六艺,并以之授徒。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率群弟子周游列国,形成影响巨大的一个学派。

孔子死后,该派被称为儒家。

战国时儒家有八派,以思孟学派和荀子学派影响为最大。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便从先秦诸子之一跃为在古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派别。

一些早期儒家著作也被奉为经典。

为适应各个时期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家总是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学说来,为统治者服务,深受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欢迎。

在儒家的发展史上,汉末至唐,儒家受到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冲击,逐渐衰落,遂形成三教鼎立的格局。

宋明时代,有兼取佛道思想成朱派和陆王派的理学,他们以佛、道思辨理论改造儒学,极大地提高了儒家哲学的思辨性,儒家又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近代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儒家学说受到西方学说的冲击,也受到激进思想家的猛烈批判,遂被各种新的学说取代。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搜狗百科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搜狗百科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派别的总称)—搜狗百科儒家儒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

由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由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

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

“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

其主要内容如下: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

“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

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

“忠”是尽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

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

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分,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

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

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着“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

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

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分,社会便能安定。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代表人物:孔子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王守仁。

代表人物介绍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

据史记所说,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

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含义: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几经周折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宋朝时期全面上位;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

史家论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司马谈(司马迁之父)对学术流派的见解,司马谈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吕思勉认为“术数”、“方技”、“兵书”三略,亦可称为先秦诸子,可算为十二家。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汉书》如何定义“诸子百家”

《汉书》如何定义“诸子百家”

《汉书》如何定义“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涌现的众多学术流派的通称。

《汉书.艺文志》确切统计,“凡诸子百八十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隋唐又有人考证,称“诸子百家”其实超过了千家,只是大浪淘沙,最终留存下来付诸社会实践的,仅十数家。

百八十家也好,上千家也罢,值得欣喜与向往的是,华夏民族上空,也曾飘过畅所欲言的自由空气。

滋生百家争鸣的土壤怎么得来呢,当时,一度理想的社会形态——周联邦——式微,群雄逐鹿,诸侯争霸,各行其是,国人迷惘。

处在少年期的中国人,尤其是知识精英,焦虑于中央之国究竟如何治理,人到底要怎么活着。

儒、墨、道、法、阴阳五行等等说教应运而生了。

诸子学说各有自己的特色优劣?三四百年后的东汉人,对其做出过结论性的定义。

依次看:1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儒家学说,是君王身边宰辅级高官首提的,意在帮君王依次依序教化万民。

儒家的精髓,散见于《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当中,反反复复讲的是仁义的大道理。

他们推尧舜作鼻祖,以文武周王为模本,尊孔子为宗师,借此提高自家言论的地位和影响力。

不过在诸家中,论道术儒家确实地位最高。

2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道家学说出自史官。

这些人多年记录编纂过往的成与败、生与死、祸与福等事件,从中发现了世事的一些规律和要领,于是乎得出了人生在世,应清静无为谨守节操,谦卑温和自我克制的结论。

其实这是帝王的牧民之术。

这种学说与唐尧的谦让精神一致,也符合《易经》上讲的隐忍。

人们如果都这样谦虚不争,天地人神可就皆大欢喜了,这是道家学说的益处。

一旦被放荡不羁的人利用,走了极端,就会将仁义礼法统统抛弃,打着清静虚无的幌子,无法无天无君无父了。

诸子百家私学的名词解释

诸子百家私学的名词解释

诸子百家私学的名词解释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学派和学说。

这些学派和学说除了对政治、伦理、社会等问题进行探讨外,也同时涉及到了私学的概念。

私学即指私人设立的学堂或教育机构,提供个人化的教育服务,与官方的国子学等官办学堂有所区别。

本文将以诸子百家私学为切入点,解释其中几个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儒家私学儒家私学是指传承和发扬儒家学说的私人学堂。

在中国古代,由于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儒家私学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这些私学一般由有志于传承儒家思想的文人士大夫开设,他们担任教育者的角色,教授儒家经典、礼仪、政治等内容。

儒家私学追求的核心目标是教育人民,培养人才,并通过这些人才的力量来影响社会和国家。

道家私学道家私学则主要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导,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修身养性等内容。

道家私学通常由道士、山居隐士等设立,为对道家思想有兴趣的人提供教育服务。

道家私学的教学方式多样,既有口传心授的方式,也有书写经典、举办讲座等形式。

道家私学致力于个体的内外修行,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悠然自得,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兵家私学兵家私学与战争和军事战略有关,主要探讨军队组织、指挥战术等问题。

兵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军事统帅和武将,他们通过学习兵家私学来提高自己的军事能力与战略思维。

兵家私学主要强调战争的目的和方式,探讨兵器装备、阵法布阵等军事技术,并为实战提供理论依据。

兵家私学扮演了当时统帅和武将思考问题、研究战争的重要角色。

法家私学法家私学则是着重研究法律法规、制度和治国理政的学派。

法家是以法律条文为中心,重视法律的实施和制度的建设,强调以法治国的理念。

法家私学由法律专家和法官开设,他们通过教育来培养对法律有兴趣的人才,传授法治思维和治国之道。

法家私学内容丰富,包括法律文化、法家经典、案例分析等,为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提供了合适的平台。

墨家私学墨家私学是墨子学派的教育机构,以墨子学说为指导,强调爱与兼爱、反对战争等理念。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大全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大全

《先秦诸子百家》简介大全“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

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

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后来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子”。

现在特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

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名的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约有10家发展成了学派。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最为成就、传奇也最受争议!兵家代表有孙膑、庞涓,纵横家的代表有苏秦张仪以及祖师鬼谷子。

周王室东迁以后,学术重心由王官逐渐移向民间,自老子、孔子、墨子以后,一时大思想家辈出,如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皆能著书立说,而成一家之言,后世因称这些思想家为“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诸子著作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

详情请参见“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各条。

先秦诸子与诸子散文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奴隶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

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

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完整版)诸子百家表格

(完整版)诸子百家表格
诸子百家
学派
创始人
著作
中心思想、成就
代表人物
儒家
孔子(春秋时期)
《诗》、《书》、《礼》、《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天命论”、“中庸”之道、“仁”、“礼”(孔子)2:“王道”和“仁政”、“性善论”(孟子)。
3:“性恶论”,“礼”、“法”兼用的礼治思想(荀子)。4:“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2:主张“以法为教”,“法不阿贵”。
韩非
墨家
《墨子》
1: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2:“为万民兴利除害”,与儒家抗衡并称“儒墨显学。”
墨子
兵家
《孙子兵法》(孙武)、《孙膑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体现了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孙武、孙膑、尉缭子、吴起
阴阳家
1“五材”:金木水火土。“五色”:青赤白黑黄。“五常”:仁义礼智信。
2“五行相克”,“五行相生”,“五德终始说”
邹衍
孔子、孟子、荀子、朱熹
道家
老子(春秋时期)
《老子》、《庄子》
1:以“道”为核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主张“清净”、“无为”、“小国寡民”。(老子)精髓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庄子将老子“道”发展为唯心主义,将朴素辩证法发展成为相对主义。
3: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主张君主专制,以严刑峻法治民。

诸子百家思想概论

诸子百家思想概论

诸子百家思想概论第一篇:诸子百家思想概论诸子百家思想概论1、诸子百家的概念;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

诸子所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是因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

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

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

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

“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吕不韦等。

2、简述法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法家,在春秋时期是比较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他们主张法治,推崇法律的至高无上,认为社会就必须要有严厉的法律,违法必纠,做到法律的绝对权威,即今天的人们常言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他们以在法律界及法理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闻名,并提出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相当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同时,因为法家的思想观念是维护私有制已经形成的社会,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这样,就必然已经迎合了统治阶级的心理需要,当然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喜欢,法家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占具了统治地位,统治阶级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喜欢讲儒家思想的“仁政”,以达到麻醉人民的作用,但在竭力维护他们的统治和利益的同时,更喜欢法治,因此,实际上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总是以法律来维护他们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子百家名词解释
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各种思想学派和学说的总称,其中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阴阳家、名家等多个流派和学说。

这些学派和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代表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思想和价值取向。

儒家是由孔子所创立的学派,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观念,主张的是和谐共存,维护社会秩序。

道家是由老子和庄子等人创立的学派,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无为而治的境界,追求道的简单和自然。

墨家是由墨子创立的学派,墨家思想强调兼爱、非攻、尚口而尚德等观念,主张的是爱与和平,反对战争和彼此之间的攻击。

法家是由韩非和商鞅等人创立的学派,法家思想强调依法治国,主张用严厉的法律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实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秩序。

兵家是古代军事理论家的集合称呼,兵家思想研究军事战略、战术、兵法等问题,是古代战争思想的集中体现。

农家则是专注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学派,强调农耕文明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阴阳家是研究阴阳五行、天文地理、吉凶祸福的学派,强调天人合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名家是由公输般、韩非子等人创立的学派,名家思想强调言辞之辩,主张以言辞和辩论的方式来争夺权力和地位。

以上就是诸子百家的一些主要学派和学说的名词解释。

这些学派和学说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