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篇一:士与中国文化读书笔记】
《士与中国文化》①读书笔记
序
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知”,认为他们是人类得基
本价值
(如理性、自由、平等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
本价值来批判
社会上的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自序第2页
“知识分子”并不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首先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
为专业
的人;同时还必须深切的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于世界上一切有
关公共厉害之
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
的私利之上的。
所以有人指出,“知识分子”实际上具有一种宗教承担的精神。
自序第2页
康德“有勇气在一切公共事务之上运用理性”,乃为近代知识分子的
精神。
自序第4页
古希腊哲学家是否与西方近代知识分子是一脉相承的?答曰:“否。”古希腊
哲学家向往的是“静观的人生”(由希腊文“理性”翻译而来),即以
静观冥想为
人生的最高境界;他们虽重视理性,但他们的“理论理性”不屑用于
康德所谓的
“公共事务”上,也就是说他们冥想的理论并不是拿来解决现实世界
的问题。
而西方近代知识分子,他们向往的是“行动的人生”,即把他们所研
究出来的理
论拿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旨在用实践来改变世界。
自序第5—6页
基督教教士与古希腊哲学家有什么不同?与近代知识分子又有什么
关系?
基督教是一种“救世”的宗教;它不但为西方文化树立了最高的道德
标准,而且
持此标准以转化全世界。从积极的一方面看,它在中古文化史上的
贡献是无可否
认的。基督教的教士之中有人教化了入侵的蛮族,有人驯服了君主
的专暴权力,
更有人发展了学术和教育。显然和希腊的哲学家不同,他们做的正
是改变世界的
工作。希腊哲学家并没有对奴隶制度提出怀疑,中古教士则明白的
宣称奴隶制度
是不道德的,因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就文化和社会使命
而言,欧洲中
古的教士确具有“近代知识分子”的性格之一面。但另一方面,基督
教又有严重
的反知识、轻理性的倾向;知识必须从属于信仰,理性也必须匍匐
于上帝的“启
示”之前。这便和近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背道而驰了。
自序第6—8页
总而言之,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知识分子代表着一种现代精神。和
基督教的
传统不同,他们的理想世界在人间不在天上;和希腊的传统也不同,他们所关怀①①余英时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的不但是如何解释世界,而且更是如何“改变世界”。
自序第7页
中国的“士”,就其重视知识而言近于古希腊的哲学家,但就其“仁
以为己
任”及“明道救世”的使命感而言他有兼备了一种基督教的宗教情操。“士”是随着中国史个阶段的发展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于世的。“士”
在先
秦是“游士”,秦汉以后则为“士大夫”。
“士”的超越性是指超越了其社会属性,通常把士看作是中国文化传
统中的
一个未定项,即承认士有社会属性但并非为什会属性所完全决定而
完全不能超
越。所以士可以是官僚,然而,他的功能并不尽限于官僚。如汉代
的循吏在奉行
“三尺法”的时候固然是吏,而在推行教化时却已成为承担文化任务
的师了。
自序第8—9页
第一章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士的起源:
关于士的起源的讨论,大多数近代学者都认为士最初是武士,经过
春秋、战
国时期的激烈的社会变动然后方转化为文士。
——第6页
士最初是最低级贵族,低位在大夫和庶人之间。春秋战国时上层贵
族下降,
下层庶民上升,士阶层是上下流动的汇合场所,人数随之大增。当
时农人可上升
为士。这一阶层扩大,使得士不再是有职之人,从固定的封建关系
中游离出来,
进入一种“士无定主”的状态,这时出现了大批有学问有知识的士人,他们以“仕”
为专业,然而社会上没有固定的职位在等着他们。士民的出现是中
国的知识阶层
兴起的一个最清楚的标志。
——第9-21页
从孔子到孟子这一个世纪之中,士阶层的发展最为惊人。一方面士
已成为一
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集团,另一方面此集团本身又发生了学术的分化。
顾颉刚先生《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一文,言之最详。关于士的论述,此书中
有这么一段话,节录如下:
儒家以孔子为宗主,今试就孔子家庭及其门弟子言之……足见其士
皆有勇,国有戎事则
奋身而起,不避危难,文、武人才初未尝界而为二也。
自孔子殁,门弟子辗转相传,渐倾向于内心之修养,而不以习武事为急,寖假而羞言戎
兵,寖假而惟尚外表。……以与春秋之士较,画然自成一格局,是可以飐士之风之丕变矣。……
——第7页
这两段文字细细读来确觉得与作者的观点有相矛盾之处。前一段说“文、武
人才初未尝界而为二”是说当是的士乃是文、武兼备的,后一段文字也包含有士
初为文、武兼备的意思,只是后来渐不习武,专注于内心的修养,渐成文士。这
就不能说明文士是由武士转化而来的。所以此说有待进一步考证,关于文士之形
成,余先生在书的第26—33页企图从思想文化文化的角度作进一步的考证。概
括而言大致有二:一、作为官方最高标准的礼乐的崩坏,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二、政治环境的需要,促使许多人弃田圃而随文学。知识分子阶层具体而言应指的是“文士”,这则材料道出“文士”形成于孔
子之后,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形成于孔子时代。
——第21-26页
春秋时期是古代贵族文化的最后同时也是最高阶段。初秋战国的“礼崩乐坏”
是“百家争鸣”的前奏。礼乐是章学诚认为的古代王官之学,也就是古代学术的
总汇。礼崩乐坏,“道术为天下裂”这一过程即所谓“哲学的突破” 。——第26页
所谓“突破”是指某一民族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与
历史上的处境发生了一种系统性、超越性和批判性的反省。哲学的突破:在公元
前一千年之内,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都曾先后各不相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