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标准构建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授课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建筑工程施工( 0401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拥有相同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3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和建设工程咨询行业相关企业与咨询服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工程质量与资料检测和建筑工程监理等工作,初步拥有施工员与安全员、或质量( 检) 员、或监理员等施工现场职业岗位群专业技术和重点技术工种操作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综合职业能力;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可以将实现自己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拥有基本的科学文化涵养、连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优秀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术,拥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必然创业能力;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拥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办美的能力。
五、职业范围序对应职业 ( 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术)方向号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施工现场施工员、安全员、工程测1安全管理、建筑工程丈量、钢量员;丈量放线工、钢筋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筋翻样等。
工。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施工现场质量(检)员、资料员、工程质量与资料检测资料管理、资料检测等。
资料试验员、取样员。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监理员、安全监理员、见工程监理证员注:为了突出专业方向的主要职业岗位,施薪水料管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职业岗位和资料员、制图员证书不作举例。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拥有以下职业涵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涵养)、专业知识和技术:(一)职业涵养1.政治思想涵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自觉保护祖国的荣誉、独立、一致和各民族的团结,拥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纪,诚实守信,慎重务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和抗挫折能力;成立安全至上、质量第一的理念,拥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和节能的意识;拥有一生学习理念,不休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古建筑构件制作(榫卯、斗拱)》课程标准
《古建筑构件制作(梯卯、斗拱)》课程标准专业名称:古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名称:古建筑构件制作课程代码:5102B20501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开设学期:第三学期学分:4 学时:64一、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及设计理念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了中国建筑史、建筑初步、古建筑制图与CAD课程,具备了建筑识图能力,并对中国古建筑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仿古建筑设计工作岗位,培养学生掌握古建筑材料与性能和古建筑基本构造的能力,为后续建筑测绘、仿古建筑设计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2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对本课程《古建筑构件制作(样卯、斗拱)》的学习,使学生对古建筑的相关知识从入门到理解。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建筑设计中主要用到的材料及性能、古建筑构造方式,从而使学生具备古建筑行业的专业知识,并能将课程内容应用融入后续课程学习内容中。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够合作或独立完成。
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培养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在古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核算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节约或降低造价成本,并保证提高质量工程的专业技术性人才。
(2)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建筑类型特点等基本知识,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古建筑的营造时代特征及做法,掌握古建筑个部位的构建名称及营造作法,掌握南北方古建筑木作梯卯、斗拱的常见做法等。
1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选用材料,合理使用材料的能力,以及熟练的识读和绘制简单古建筑构造图的能力,具备仿古建筑方案设计的能力,具有独立学习继续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
3课程设计理念1.本课程以职业岗位为出发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古建筑遗存的真实案例为载体来优化整合课程内容,按照古建筑行业中工程项目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入产教融合。
新课程标准下中职《建筑制图》教材整合的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中职《建筑制图》教材整合的课堂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日益迅猛,对于建筑制图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中职《建筑制图》课程作为培养建筑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学校和教师普遍存在教材选用混杂、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于近年提出了新课程标准,要求中职教育教材整合,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对于中职《建筑制图》教材整合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和优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将围绕中职《建筑制图》教材整合的课堂教学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中职《建筑制图》教学中教材整合的必要性和方法,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分析教材整合对教学实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探讨其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评估教材整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影响,为中职《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实践依据。
研究目的还在于全面认识和总结教材整合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中职《建筑制图》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推动,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建筑专业人才。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对于中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标准的更新,教材整合作为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不同教材资源的整合,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和连贯,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建木作施工技术交底(DOC)
古建木作施工技术交底古建木作施工技术是一门古代传统手艺,是在古建筑中进行木质结构施工的技术。
该技术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建筑风格,其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工艺特点都具有相当的独特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古建木作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一、古建木作施工的基础古建木作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木材的选择、加工、构件的加工和组装。
在这些基本步骤中,对木材的质量要求较高,所选用的材料应当具有耐腐性、强度高、水分含量低等特点,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 木材的选择在古建木作施工中,选用的木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木材应当选择质地优良、松紧适度、纹理结构均匀的实木材料;•木材的纹理应当与所需的构件形状相匹配;•木材应当经过充分干燥处理,其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0%;2. 木材的加工选用适当的机械设备进行木材的切割、成型和加工,才能使木材达到理想的形状和尺寸。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工难度大的木材要先进行加工、优先选择原木形状和尺寸与所需构件形状和尺寸相近的材质,这样可以减少加工材料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
3. 构件加工在构件加工之前,需要先对构件进行设计和测量,然后按照设计图进行加工。
实际操作中,应先对重要的构件进行试块制作,以便验证所设计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实际要求。
二、古建木作施工辅助工具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辅助工具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古建木作施工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工具:1. 斧子斧子可以用来切削和修整木材,特殊形状的斧子还可以用来切或割出复杂的形状。
不同种类的斧子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2. 锯子锯子可用来切割木材,对于比较硬的木材,可以使用电动锯进行加工和处理。
3. 刨子刨子可用来刨平和修整木材表面,以得到光滑平整的表面。
同时,也可以通过刨子调整木材的厚度和尺寸。
4. 手工钻手工钻是一种较早期使用的工具,它可以在木材上钻出孔洞或者开口。
5. 木锤木锤可以用来敲打木材,以更好地固定构件,而且其造型落实为从中间向两边逐渐扩大的椭圆形,以符合手掌紧握手的握姿要求。
“一核双线三融”:中职建筑装饰专业木工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探索
靳 静改革创新45OCCUPATION2022 05路,即立足新时代“鲁班工匠”培育的核心目标,对接产业需求和时代期望,对标职业标准和大赛标准,以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为两条主线,融入思政、企业、信息三种元素,促进学生技能、素养双提升。
三、具体做法(一)锚定“一个目标”,全程渗透工匠精神围绕中职建筑装饰专业培育新时代“鲁班工匠”的目标,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技艺与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渗透在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全程育人。
课前,以身边大赛获奖选手为榜样,激发学生传承技艺的家国情怀,激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课中,紧扣工匠精神培育主题,通过实战任务,使用智能手段等,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对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留下深刻印象,播下大国工匠的种子。
课后,通过职业调研和与企业客户等的沟通,了解行业和社会需求,多角度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二)绑定“两条主线”,同步提升能力素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教学目文/祁 黎 冯梦梦 潘赟媛“一核双线三融”:中职建筑装饰专业木工课程教学设计创新探索一、背景职业教育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然而,由于出现手工木工技能人才断层和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建筑装饰行业急需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因此,中职建筑装饰专业要积极对接产业需求,积极思考与探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笔者所在学校作为世界技能大赛家具制作项目省级实训基地,带头坚持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着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的高素质建筑装饰专业技能人才,即新时代“鲁班工匠”。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建筑装饰专业木工课程教学应及时改变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采用行动式的项目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实现培育新时代“鲁班工匠”的目标。
二、设计思路基于上述背景,笔者在中职建筑装饰专业木工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核双线三融”的课堂教学设计思摘 要:“一核双线三融”是指基于新时代培育“鲁班工匠”的核心目标,融合思政、企业、信息三种元素,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符合建筑装饰行业需要的人才。
中国古建筑木作技术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技术
施工
建筑
书中
手法
介绍
全面
技术
建筑
进行 详细
同时
中国
中国
方面
保护
基本概念
修复
流程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国古建筑木作技术》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古建筑木作技术的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古建筑木 作的基本概念、施工流程、技术手法以及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知识。 书中对中国古建筑木作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古代到现代,从城市到乡村,作者通过 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古建筑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了古建筑木作的基本特点和要素。 同时,书中还对古建筑木作的分类进行了系统介绍,如堂、楼、轩、亭、台、廊等,并对每种类 型的建筑特点和构造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 书中详细介绍了古建筑木作的施工流程和技术手法。从设计到施工,从选材到加工,从结构到装 饰,书中都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同时,书中还对古建筑木作的各种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说 明,如制作、安装、修缮等,并配以大量插图和实景照片,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古建筑木 作技术的施工过程和技术手法。
精彩摘录
《中国古建筑木作技术》这本书是一本非常详细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中国 古建筑木结构的基础知识,还涉及了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这本书的精 彩摘录还有很多,如果大家对中国古建筑有兴趣,可以阅读这本书来深入了解相 关知识。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中国古建筑木作技术》是一本关于中国古建筑木作技术的书籍,作者通过 对中国古建筑木作技术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古建筑木作技术的精髓,内容丰富, 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8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标准(试行)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工程制图与CAD绘图技术》《建筑工程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房屋构造组成、类型、作用、做法等基本知识及其识图基本技能,同时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房屋构造做法与施工图识读的知识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
L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有效识读建筑施工图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工程造价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需求,围绕建筑构造的关键能力,反映建筑施工的具体工作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建筑工程造价咨询工作涉及的基础知识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建筑构造组成、做法分析与建筑施工图识读等知识、技能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常见的建筑构造知识和识读、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技能,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1.熟悉建筑的基本组成及建筑各部位的常用构造做法,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内容及其识读方法。
2.能识读民用建筑建筑施工图,会利用建筑构造原理,分析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材料和构造方法,并能绘制常见民用建筑施工详图。
3.熟悉工业建筑构造的做法,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的主体结构在设计方面和在施工中的施工规范及工艺要求。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背景下中职红木雕刻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背景下中职红木雕刻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吕娜摘要:中职学校应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围绕本地区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诊断红木雕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职业能力需求的对接程度、课程设置与岗位任务的匹配度,构建适合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岗位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红木雕刻专业 课程建设一、 创办红木雕刻专业的缘起其一,行业发展简介。
常熟红木家具作为著名的“苏作”流 派,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 力扶持下,红木雕刻、红木古典家具的产业规模不断发展扩大,在常熟市内形成了海虞、谢桥、东张等工艺生产集中区。
现在, 常熟已成为我国古典家具的重要主产地之一。
调查显示,兼顾 发展“苏作”三大特色木雕工艺,即陈设观赏木雕工艺品、家具上的装饰木雕、建筑装饰木雕,能够形成三者互相辉映的基本格局,使其在雕刻工艺的变革中逐渐形成新的市场卖点。
其二,人才需求分析。
据权威部门调查,2018年,常熟地区 红木家具企业达300余家,年产值80多亿元。
但在作为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苏作”技艺的传承方面,苏州苏虞红木、常熟市虞林世家等企业多采用传统手工艺制作木作产品,多数采取师傅带 徒弟的传授方式培训人才,高水平人才老龄化,技术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趋势,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人才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 最大瓶颈。
二、 红木雕刻专业就业情况诊断分析教育部自2015年启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47所示范中职学校成为首批试点学校,苏州地区各学校于2017年底已经全部启动该 项工作。
很多学校积极响应,成立教学诊改领导小组,学习教改文件,出台诊改方案,对照教学诊断与改进项目、诊改要素以及 诊断点,开展以下诊断工作。
其一,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对江苏省6所开设与红木雕刻专 业相关专业方向的高、中职院校的调研显示,学生毕业就业去向 主要为家具制造企业、工艺品公司、装饰工程公司等,也有30%的学生没有进入对口企业就职。
古建筑工程技术培养方案
古建筑工程技术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学科课程与知识培养1. 专业课程设置(1)建筑材料学:介绍古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木材、砖瓦、石材等,及其选用、加工和保护措施。
(2)古建筑构造理论:介绍古建筑的构造形式、结构特点及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横梁、纵梁、斗拱等构造形式。
(3)古代建筑史: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以及代表性建筑,包括汉、唐、宋、明、清等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
(4)古代建筑测绘:介绍古代建筑的测绘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现代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5)古代建筑保护与修复:介绍古代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原理、方法和技术,包括修复材料选用、建筑结构加固、建筑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6)古代建筑设计:介绍古代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古代建筑的布局规划、建筑风格、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环节安排(1)实习:安排学生到国内外知名古建筑修复及保护单位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古建筑保护实际工作,在实践中提高古建筑保护技术水平。
(2)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古建筑进行综合保护及修缮设计,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体现对古建筑保护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科研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古建筑保护领域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程特色(1)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文化素养培养:通过古代建筑史、古代建筑设计等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强化国际视野:开设国际古建筑与文化交流研究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古建筑保护合作项目,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第二部分:师资力量与教学团队建设1. 师资力量建设学院将邀请古建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加入教学团队,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古建筑师资队伍。
这些专家学者将为本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学术支持,并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实践指导。
2. 教学团队建设学院将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包括组织古建筑专业师生参加国内外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学术会议、开展古建筑领域的科研训练等,以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技术研究
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技术研究发表时间:2018-01-12T09:27:46.0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作者:赵江海[导读] 摘要:我国的历史悠久,古建筑非常多,现今我国大量的古建筑木作园林工程被先人遗留了下来。
浙江省东阳木雕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东阳 322100摘要:我国的历史悠久,古建筑非常多,现今我国大量的古建筑木作园林工程被先人遗留了下来。
由于大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发展,我国相当一部分古建筑木作园林工程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修缮保护古建筑木作园林工程迫在眉睫,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修缮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本文从园林古建筑修缮的基本原则、修缮程序、修缮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技术1古建筑修缮原则1.1修旧如旧的原则我国的古建筑历史悠久,堪称经典,历史价值非常大,所以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修缮的过程不能破坏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要遵循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
“修旧如旧”其理解与检验标准就是“原汁原味”,原来是什么样就修成什么样,扩大不对,缩小不对,增添现代元素也不对,反对扩建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整体美,浑然一体的神韵美。
这和西方个体建筑的宏大审美不同,风貌的保护和修复应该尽量是整体性的,不能改变聚落与地形的格局关系。
当现代人看了以后,有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场景的感觉。
1.2按照原样进行修缮民事建筑和官式建筑都属于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因此,必须对其原样进行保护。
在对此古建筑进行修复的过程中,要对构造的建设特点、损毁规律进行分析和考虑,要对修复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根据建筑自身的特点,尽可能的原状化修缮,而不是根据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历史。
1.3保留原有工艺、使用原材料的原则古建筑的样貌直接体现当时的社会水平。
古建筑木作工程中的工艺水平,原材料的使用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水平,修缮时要坚持保留原工艺、使用原材料的原则。
高职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集中授课教学实践与研究
高职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集中授课教学实践与研究[摘要]:高职高专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古建专业)集中授课教学法:将岗位技能转化为课程任务,分组完成教学任务,集中式技能训练。
分析古建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符合高职学生岗位技能,将每种能力对应的课程中去,把课程内容转化为递进的任务链,通过对每次任务的完成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按学生的兴趣点组成团队完成任务。
以集中时间、强化训练的方式来实现技能的掌握。
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巩固和强化专业岗位技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古建筑工程技术集中式能力训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各地要引导示范院校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积极改革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依据教育部文件精神,2010年我院开始申报古建专业,结合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同期启动,集中授课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强化学生能力为目标。
现就本教学方法教学特点,试点教学实施过程,推广意义作总结说明。
剖析高职建筑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量化技能训练时间和评价标准。
将课程转化为任务链。
高职建筑类专业任务驱动集中授课教学法:将建筑类专岗位技能转化为课程任务,分组完成教学任务,集中式技能训练。
分析建筑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和高职职业岗位技能,将每种能力量化到对应的课程中,把课程内容转化为递进的任务链,通过对每次任务的完成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按学生的兴趣点组成团队完成任务。
以集中时间、强化训练来实现技能的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建木工操作技能标准
xxxx木工操作技能标准高级xx木工知识要求(应知)1.古建筑普查方法,绘制古建筑测绘图方法和文物保护知识。
2.绘制xxxx的程序。
3.掌握会审图纸,发现差错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
4.与本工种有关的新工艺、新材料的古建砖瓦性能及使用知识。
5.一般木结构的计算知识。
6.各种复杂大木制作翻样的方法与建筑艺术的知识。
7.掌握本工种复杂施工工艺规程。
8.预防和处理质量和施工事故的方法。
操作要求(应会)1.绘制大木装修施工图纸及大样模型、制作样板。
2.编制xx木作施工方案及作法说明。
3.复杂的大木装修的制作、安装、维修加固。
4.编制修缮工程作法说明和绘制xx。
5.对初、中级工示范操作,传授技能,解决本工种操作技术质量上的疑难问题。
6.处理与相关工种的有关技术和质量问题。
7.了解相关工种的交接。
xx木工职业技能岗位标准1.专业名称:xx2.岗位名称:xx木工3.岗位定义:运用传统工艺、工具,结合现代加工方法,对各类木制材料进行锯、刨、凿等加工,制作各种构件、装修件。
4.适用范围:xx修建。
5.技能等级:初、中、高三级。
6.学徒期:三年(其中培训期:两年,见习期一年)。
初级xx木工知识要求(应知)1.识图的基本知识,看懂大样图。
2.常用天然、人工木材和粘结材料的种类、性能、用途及使用方法。
3.一般木结构受力基本知识。
4.xx修缮的一般方法及程序。
5.一般木作的名称、安装部位及其使用。
6.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劳动定额。
7.常用木工机械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操作要求(应会)1.一般大木构件门窗的选料、划线、制作、安装。
2.一般xx修缮工程的修补拆换。
3.在中、高级技工指导下,完成复杂部位大木构架及装修、制作、安装、修换、加固。
4.操作与维修常用木工机械及手工工具。
知识要求(应知)1.制图的基本知识,看懂作法说明书及施工图。
2.各种类型古建筑的特征、结构、构造、装修及其权衡尺寸。
3.材料力学与木结构关系的一般知识。
古建筑工程技术教学标准教案3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体例框架及编写要求前言《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根据教育部对于《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总体安排,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由建筑规划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编制完成。
本教学基本要求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职业岗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体系等开展了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而定稿。
本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本要求主要内容是: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基本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教学基本条件和质量保障;本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以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学生为招生对象、三年学制的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倡导各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色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覆盖知识/技能体系的知识/技能单元尤其是核心知识/技能单元,倡导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模式。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古建筑工程技术(540103)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A\B两列对照《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填写;C 列: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填写,具体到行业、行业大类或(中类);D列: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填写,具体到小类,可结合行业及企业现行分类方法填写;E列:依据调研结果,参考行业及企业现行通用岗位类别(或者技术领域)表述填写;F列:列举行业、企业、社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土木建筑工程行业古建筑修缮与仿建的施工与管理领域,能够从事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够从事仿古建筑设计与施工;能够从事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职培养方案古建筑
中职培养方案古建筑中职培养方案——古建筑一、培养目标本职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中职古建筑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古建筑设计、施工、保护等相关工作。
二、培养内容(一)理论知识1. 古建筑基本概念和特点;2. 古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3. 古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运用;4. 古建筑施工工艺和流程;5. 古建筑保护与修缮;6. 古建筑文化与艺术欣赏。
(二)实践技能1. 运用CAD等软件进行古建筑设计;2. 熟练掌握砖瓦、木构建筑施工技术;3. 掌握古建筑修缮的工艺和技巧;4. 学会使用古建筑保护专用工具和设备;5. 参与古建筑保护项目的实施。
三、培养过程(一)开设基础课程1. 建筑设计基础;2. 古建筑构造学;3. 建筑材料学;4. 建筑施工与管理;5. 建筑装饰与艺术。
(二)组织实践活动1. 实地考察古建筑遗址和名胜古迹,了解其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2. 参与古建筑保护和修缮项目,学习实际操作技能;3. 参观古建筑展览,学习古建筑修复的先进方法和技术。
(三)进行专业实训1. 设立古建筑实训工作室,提供实训场地和设备;2. 邀请古建筑专业人士进行实训指导;3. 开展各类实训活动,如模拟古建筑设计、施工等。
四、培养评价根据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课堂测试和考试来评价学生对古建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实训成果、实践活动的表现和评价来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参与实训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也会列入评价的考虑因素。
五、就业方向1. 古建筑设计团队;2. 古建筑施工单位;3. 文物保护单位;4. 建筑设计事务所;5. 文化旅游企业。
六、培养效果通过中职古建筑专业的培训,学生将具备一定的古建筑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古建筑设计、施工、保护等相关工作。
同时,学生对古建筑文化与艺术也有一定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能够为古建筑的传承和保护做出贡献。
《古建筑制图》课程标准
《古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古建筑制图总学时/学分64/4适用专业古建筑工程技术撰写人审核人二、课程的地位与目标《古建筑制图》为土建大类建筑类专业,尤其是古建筑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课程采用逐步引导、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与古建筑保护和设计工作环境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规范的古建筑作图意识和较强的古建筑识图能力,掌握古建作图工具的使用,理解投影的基本原理,灵活运用制图原理绘制并识读古建筑测绘及古建筑设计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施工详图等系列图纸。
为将来从事古建筑设计、施工、测绘、建档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1.知识目标通过课堂实例教学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经过本课程学习,理解投影原理,灵活运用制图原理绘制并识读古建筑测绘及古建筑设计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施工详图等系列图纸。
2.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1)熟练掌握投影的相关知识、古建筑绘图标准和绘制步骤及绘制方法;2)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培养独立完成古建筑相关图纸绘制的基本能力。
(2)方法能力:1)能主动关注、学习新事物;2)能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将学习到的知识在学习中有机的迁移和应用;3)能准确、及时和有效的传递工程信息。
(3)社会能力:1)具有专业间相互配合协调的基本意识;2)能有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独立工作精神;能自觉用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和指导工作。
3.素质目标(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为人诚实、正直、漾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2)文化素质:具有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自学能力强;具有社交能力和礼仪知识;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3)身体和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能的要求;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思路开阔、敏捷,善于处理突发问题。
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技术研究
158工程技术 eer Tec o o y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技术研究文/徐向珍 东阳市文物建筑修缮有限公司 浙江东阳 322100【摘要】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对文化宣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还是古人建筑领域智慧的体现。
历经千年的古代建筑大部分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有的甚至已经到了濒临损毁的地步。
为了使古建筑具备更长的寿命和抵抗自然环境侵蚀的能力,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古代建筑大部分以木作为主,这与古代建筑木质材料便于获取和施工方便有着一定的关系。
但是由于木质材料的耐久性差,一些损害已经威胁到了古建筑的结构安全,为了在保护古代建筑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提高其稳定性,需要对木作建筑的修缮技术进行研究,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开展修缮工作,实现对古代建筑的维护与保养。
【关键词】古建筑;木作工程;修缮;技术木作工程作为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保存下来的数量非常巨大,这些木质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 部分古建筑如果不进行修缮和维护就会面临损毁的结局。
由于古代建筑由于年代和建筑方式的不同,维修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
为了更好的保护建筑原本的文化特色和建筑形式,在修缮过程中需要严格对修缮技术和方法进行要求,以确保木作古建筑的文化底蕴与建筑精髓不受破坏。
1、古建筑修缮基本要求1.1确保建筑的完整性在进行古代木作建筑修缮过程中,由于建筑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在修缮过程中需要以保全建筑整体风格和现有规模为基本条件。
由于古代木作建筑修缮成本高,所以一些建筑在维修过程中会选择放弃一部分损坏严重的建筑,对破坏程度较小的进行维修,这种做法虽然节约了资金,但是却会导致古建筑的规模和文化遭到破坏[1]。
所以,在古建筑维修中确保建筑的完整性非常关键。
1.2保持古建筑原本特点古代建筑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正是因为古代建筑包含着前人在建筑领域的智慧,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体现了先民在建筑领域的智慧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标准构建研究作者:邵淑河乔程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9年第10期
[摘; ; ; ; ; ;要]; 阐述了中职《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标准构建原则及研究过程。
通过对传统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的分析,将古建筑大木制作与大木施工岗位的典型职业活动转化为《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根据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出适合中职学生掌握的专业能力,再将专
业能力转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内容,将《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划分为3个学习单元共计20个学习任务,并提出课程标准实施保障条件。
[关; ; 键; ;词]; 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标准;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01-03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内容[1]。
中等职业学校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课程标准的构建,要在传承古建筑传统工匠技能的前提下,与现有古建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吻合,最终达成培育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标准制订背景
北京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集中保留地,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任务极为繁重。
为满足古建筑修缮行业的人才需求,北京市园林学校于2016年开设了“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
在对北京古建筑市场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与教育专家、企业专家的共同合作,开发完成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古建木作工程技术”等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逐步编写制订相关课程标准。
二、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标准制订原则
(一)以古建筑传统木作技能传承为核心
中国古建筑营造技艺,是千百年来古建工匠艺人实践智慧的结晶。
千百年来,历代建筑工匠通过“口传心授、门户相传”,将传统古建营造技艺传承至今。
“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授课内容必须严格遵循这些传统工艺与传统做法,围绕“传统木作技能”的传承这一核心目标对课程标准进行设计。
(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
实践能力是指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或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直接起稳定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2]。
《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标准的制订要基于实践能力为导向,不仅是简单地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技能水平,而是要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自身素养独立完成古建木作专项工作的能力。
三、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标准框架构建
古建木作工程技术是由古建筑大木制作与安装施工岗位群的典型职业技能转化而来的课程。
通过对古建筑大木工程施工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的职业调研,结合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定位,分析出本课程中职学生要达到并掌握的职业培养能力(见表1)。
在对中职学生古建筑木作施工岗位职业培养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与企业、行业标准对接为准则制订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分析
1.课程性质
以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作为建筑骨架,是中国古建筑的典型特征之一。
古建筑传统工种“瓦木扎石土、油漆彩画糊”(俗称“八大作”)中,木作是古建筑营造中最重要的一个工种,在传统建筑营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具有“百艺之首”的稱誉。
基于此,我们把《古建木作工程技术》的课程性质定义为中职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
古建木作工程技术的课程任务为:以传统工匠精神培养为引领、以传统工匠技能传承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古建筑木作工程施工的相关理论与传统技能;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宗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从事古建筑维护、修缮、仿建等工程施工过程中与木作工程施工相关的工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分析
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目标结合国家行业标准《古建筑传统木工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建立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三维课程目标体系(见表2)。
(三)课程内容构建
依据古建筑大木工程施工典型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的分析,我们将大木施工典型工作内容转化为三个课程单元,将每个课程单元内的职业技能培养要点,整合成若干课程任务,最终形成课程内容总体框架(见
表3)。
四、古建木作工程技术课程标准实施保障
为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及授课内容,需要对课程教学实施提供必要保障。
(一)教学条件保障
1.建立“古建技师+专任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
《古建木作工程技术》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建议本课程配备古建木作技师及木作专任教师各一名,采用“技师+专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负责课程教学实施。
其中技师应具有木作中级以上职称,或为技术传承人,能够对学生进行实操指导,保证学生学习原汁原味的古建木作营造技术。
专任教师负责课程的理论教学,协助技师完成实践课程教学,利用其在课堂教学组织、知识能力表达方面的优势弥补工匠技师的教学弱点,同时在工匠技师指导下,向“双师型”教师方向发展。
2.建立古建木作技术校内实训基地
为满足课程核心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尽早融入工作岗位环境中,应建立“古建筑大木结构认知实训室”“古建筑木构件制作工作室”。
其中,前者应配有常见古建木构架结构展示模型、古建筑榫卯结构模型、古建筑斗栱拆装模型等教具。
后者应配有古建筑大木构件制作所需要的手工工具及电动机械。
(二)课程资源保障
1.教材选择
古建木作营造技术都掌握在木作工匠的手里,近年来他们通过整理、开发,出版了若干本古建木作技术的专业书籍。
其中对北方官式古建筑木作技术研究比较权威的著作有两本,一本为马丙坚所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另一本为汤崇平所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入门》。
这两本专著都可以选用作为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课程的教材。
从长远看,可以聘请古建木作匠人及行业专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开发适合学校教学的教材。
2.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古建木构架结构是本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木构架是隐藏在房屋结构中,特别是房屋上木构架被屋顶瓦件覆盖所隐藏,在教学中很难将这部分结构讲解清楚。
为提高教学效果,可结合现代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如开发“古建筑大木构架搭建三维虚拟操作系统”“古建筑大木构件加工制作三维虚拟操作系统”“古建筑局部构件三维虚拟演示系统”等,以供学生观摩、练习、仿建等学习操作。
(三)教学实施保障
1.教学组织形式
基于课程特点,宜采用小班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人数在10至15人为宜。
小班教学适合传统工匠技能传承的教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灵活运用,可用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引导文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3.教学建议
应该在学时上给予充分保障,建议该课程开设三学期为宜,按每学期18周,每周3学时算,教学学时不少于162学时。
参考文献:
[1]张涛,周威.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标准改革提高就业质量:以桥隧施工及养护课程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8(48).
[2]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
◎编辑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