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8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8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8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篇一思想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使用错别字的危害,有意识的避免使用错别字,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出贡献。

情感目标: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知识目标:1.使学生明确错别字的成因。

2.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地使用汉字。

3.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加工处理资料并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能力目标:1.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使用汉字。

2.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运用资料的方法。

方法目标:小组讨论,制作演示文稿,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重点:使学生懂得根据词语的意义和语境正确使用汉字。

突出重点的方法: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或写出研究报告,在课上讲解,并出练习题检测。

难点:学生制作演示文稿或写研究报告突破难点的方法:给学生多种形式的示范。

教法:小组研究讨论法、示例法、学生演示法。

教具:多媒体、幻灯片、展板学生准备:1.每个学生找初中生容易写错的字,逐个列举,填写个人研究报告单(课下)。

2.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1)进行小组汇总并按出现频率排序;(2)小组分析10个典型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分析及诊治;(3)得出具有一定规律的结论;(4)填写小组成员个人评价表2;(5)写小组研究报告或制作演示文稿,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我们都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词汇量相当大,有很多同音、形似、近义的现象。

这就使大家使用时,经常觉得吃不大准,写出错别字来。

写错字不仅影响我们的考试成绩,也影响我们通过书面与人沟通。

使用电脑时,也时常因为认字不准,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

那么,我们经常出现哪些错别字?为什么出错?又怎样避免呢?我们看看同学整理的结果。

二.同学展示研究结果。

(多媒体、幻灯片或者大字报等等)三.教师总结:几个组的同学都上来展示了研究结果,各组都有自己的优点。

我想请同学评价一下,其它组的展示,对你们的研究分析有什么启发?(学生谈其他组的同学想到的,而自己没想到的)好,我把大家的研究结果总结一下:(一)产生原因:多由于缺乏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致形成多笔、少笔、改笔、替换而致错。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一、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

二、第二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选择1. 教学目标: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2. 教学内容:主题选择的依据、主题选择的方法、如何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

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

三、第三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资料收集1. 教学目标: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地获取和整理相关信息。

2. 教学内容:资料收集的意义、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3. 教学活动:讲解、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四、第四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1. 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整理和展示研究成果,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成果展示的形式、成果展示的技巧、如何评价研究成果。

3. 教学活动:讲解、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展示评价。

五、第五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馈1. 教学目标: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学会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

2. 教学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如何给予和接受反馈。

3.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自我评价、同伴评价。

六、第六章: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2. 教学内容:案例选择的标准、案例分析的方法、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七、第七章: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探讨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策略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种类、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策略的整合方法、教学策略的应用实例。

3. 教学活动:讲解、小组讨论、教学设计实践、分享与评价。

八、第八章:跨学科研究性学习1. 教学目标:了解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教案 走进“研究性学习”

教案   走进“研究性学习”

教案:走进“研究性学习”第一章: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一、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2. 理解研究性学习对个人发展的价值3. 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步骤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3.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4. 研究性学习对个人发展的价值5.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步骤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的意义2. 讲解: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价值及方法3. 实践: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价值观念的认同程度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1.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2. 掌握常用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及其实施步骤3. 能够根据研究主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二、教学内容1. 观察法2. 访谈法3. 问卷调查法4. 实验法5. 文献综述法6. 案例分析法7. 研究性学习方法的选取与实施步骤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方法的选择2. 讲解:详细介绍各种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及实施步骤3. 实践:分组进行研究方法实践,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基本方法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各种研究方法实施步骤的掌握情况3. 学生能够根据研究主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的能力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流程1.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整体流程2. 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及注意事项3. 能够独立完成研究性学习计划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2.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阶段3.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4. 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反思阶段5.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的过程2. 讲解: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各个阶段及注意事项3. 实践: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计划设计,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整体流程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各个阶段的掌握情况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研究性学习计划的能力第四章:研究性学习中的沟通与协作一、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中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2. 掌握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技巧3. 能够与他人顺利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中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2. 有效沟通与协作的基本原则3. 沟通与协作技巧的具体运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沟通与协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2. 讲解:详细介绍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及技巧3. 实践:分组进行沟通与协作实践,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中沟通与协作重要性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有效沟通与协作技巧的掌握情况3. 学生能够与他人顺利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能力第五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与方法2. 掌握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技巧3. 能够对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评价与反思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与方法2. 自我评价与反思的重要性3. 自我评价与反思的具体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评价与反思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2. 讲解: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与方法、自我评价与反思的重要性及技巧3. 实践:分组进行评价与反思实践,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4.六章: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立项一、教学目标1. 学会如何选题:了解选题的原则和方向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选题的原则和方向:结合学生兴趣、学科特点和社会实际3. 立项报告的提交和评审:了解学校或研究机构的相关规定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分享成功的研究案例,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选题和拟定研究计划,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选题原则和方向的理解程度3. 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监控一、教学目标1. 学会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掌握研究方法,合理安排研究过程2. 学会如何监控研究进展:了解研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根据研究计划,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2. 研究过程中的监控:定期评估研究进展,解决遇到的难题3. 团队协作与沟通: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畅通,协同解决问题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实施和监控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以及监控研究进展的方法和技巧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实施和监控的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实施步骤的掌握情况2. 学生对研究过程监控方法和技巧的了解程度3. 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中的表现八章: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整理与展示一、教学目标2. 学会如何进行成果展示:了解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的技巧3. 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1. 研究成果的整理:论文结构、写作风格、引用规范等2. 口头报告的技巧: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善于互动等3. 海报展示的设计:图文并茂、突出重点、吸引观众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成果整理和展示的重要性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成果整理和展示的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2. 学生对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技巧的了解程度3. 学生在成果展示中的表现九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馈一、教学目标1. 学会如何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我评价的标准和技巧2. 学会如何接受他人评价:掌握接受和反馈他人评价的策略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能力二、教学内容1. 自我评价的标准:根据研究目标和个人表现来评价自己的研究成果2. 接受他人评价的策略:积极倾听、开放心态、合理采纳建议3. 反馈他人评价的方法:具体、建设性、尊重对方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评价和反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介绍自我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以及接受他人评价的策略和反馈方法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评价和反馈的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我评价标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2. 学生对接受他人评价策略和反馈方法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评价和反馈中的表现十章:研究性学习的总结与展望一、教学目标1. 学会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总结:总结研究过程和成果,反思学习经验2. 学会如何展望未来: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改进建议3.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前瞻性思维十一章:研究性学习在学科中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在各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案例2. 掌握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应用于具体学科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的应用案例2. 研究性学习方法与学科知识的结合技巧3. 学科教师在指导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和策略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在学科中的应用2. 讲解: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在各学科中的应用案例和方法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在学科中应用案例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应用于学科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表现十二章: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一、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2. 掌握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关系2.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3. 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和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关系2. 讲解: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方法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创新性研究中的表现十三章:研究性学习与综合素质提升一、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对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2. 掌握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意识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与综合素质的关系2.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综合素质提升中的应用3. 综合素质的提升策略和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与综合素质的关系2. 讲解: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对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和方法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综合素质提升的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与综合素质关系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综合素质提升中的表现十四章:研究性学习的拓展与延伸一、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在不同领域的拓展与延伸2. 掌握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案例2.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方法和技巧3. 研究性学习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2. 讲解: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和方法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不同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4.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在不同领域应用案例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中的表现十五章:研究性学习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教学目标1. 了解研究性学习在未来的发展趋势2. 掌握研究性学习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应用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未来视野和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2. 研究性学习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3. 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未来能力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在未来的发展趋势2. 讲解:详细介绍研究性学习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4.重点和难点解析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2.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素养。

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选择和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方法;2. 让学生了解课题选择和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题选择的方法和原则;2. 课题设计的要求和步骤;3. 课题选择和设计的实践案例。

1.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课题选择的方法和原则;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课题设计的过程;3. 开展评价和反馈活动,让学生反思和提升课题选择和设计的能力。

三、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指导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指导的重要性和方法;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2. 研究性学习指导的方法和技巧;3. 研究性学习指导的实践案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了解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过程;3. 开展评价和反馈活动,让学生反思和提升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能力。

四、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四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展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标准和方法;2.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展示的技巧和要点;3.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一、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2.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流程;3. 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3.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4. 研究性学习的流程;5.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方法和流程;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设计;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表现。

二、教案名称: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2. 让学生能够独立地确立一个合适的研究性学习课题;3. 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2.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方法;3.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过程;4.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设计;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选择和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标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2. 学生能够独立地确立一个合适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能力;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和确立的注意事项的理解程度。

研究性学习教案9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9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9篇研究性学习教案篇一研究性学习是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为了更好的贯彻研究性学习,在这一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本学年计划如下:一、课程设置目的: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重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开设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和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激活学生各学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及成果。

4、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等。

5、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两类:1、探究性的小课题研究。

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研究课题的能力的精神,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等主面的简单研究,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提高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创造性能力。

2、实践性的专题调查研究。

旨在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调查,掌握发现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质疑和创新思维的初步能力,培养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注。

课程实施基本要求:1、研究性学习课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一般理解和掌握。

要注意研究内容和原有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之间的联系。

2、要面向全体学生。

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自选其中一个课题。

课题设置尽可能涉及各个学科。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成: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允许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

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一、教案设计理念1.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学科交叉,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4. 增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概述: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意义。

2. 研究性学习方法:文献调研、实证研究、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

3. 研究性学习步骤:选题、制定计划、实施、总结与反思。

4. 研究性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

5. 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国内外优秀研究性学习案例分享。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优秀研究性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方法、合作等。

2. 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报告、展示等。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收获。

六、教学实施1. 课前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预习。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国内外优秀研究性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与评价。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5. 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研究性学习指导书籍、案例集等。

2. 网络资源:相关研究性学习网站、论坛、学术论文等。

3. 视频资源:优秀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讲座等。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5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5篇)

研究性学习教案(优秀5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篇一活动背景:俗话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人们通过双眼看世界,围绕“眼睛”的有关知识,班级开展了《奇妙的双眼》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其中视觉错觉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有机地将探究性活动和实效性学习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1、通过视频初步了解双眼视觉原理和视觉错觉形成的原因。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初步感受揭示视觉错觉的奥秘。

3、认识到“定性思维”不一定正确,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现生活中的视错觉,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索的习惯。

渗透全面辨证看待事物的思想和观点。

活动重、难点:重点:发现错觉图形的奥秘。

难点:自主设计错觉图形。

实施方案: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班级特色,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特别要开展好校内外实践活动,体现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7、有效激励机制,优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铅笔、直尺、彩笔。

适用年级:四年级活动过程:课前活动:玩游戏“五彩缤纷”上课之前,杨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想玩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五彩缤纷”,请看大屏幕:看着列表,说出颜色,而不是字。

谁想做第一个小勇士?(你最先举手,机会送给你)现在其他的同学就是小评委啦,只要他出错了,游戏就结束了,听清楚了吗?那就开始吧!(横着说)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吗?今天这节课,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等着大家呢,你们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了吗?充满奥秘的奇妙旅程就要开始了。

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研究性学习的教案

研究性学习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2.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4.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5. 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过程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经验和感悟。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材等教学资料。

2. 网络资源: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文章、案例、视频等。

3. 研究性学习工具:如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软件等。

六、教学活动1. 实践演练: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2.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和指导。

八、教学难点1.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 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及意义2.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3.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和创新实践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及意义1.导入a.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b.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2.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及意义a.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创新能力。

b.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

c.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互动环节a.请学生举例说明研究性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分组讨论: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第二课时: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1.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步骤a.选择课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确定研究课题。

b.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

d.成果展示: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

2.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a.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b.观察法: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实地观察。

c.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某一假设。

d.案例分析法: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e.合作研究: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3.实践案例分享a.分享一些成功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

b.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经历,交流心得。

第三课时: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1.课堂实践a.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分组确定研究课题。

b.各组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

d.各组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心得。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

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一、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阐述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3)分析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好处。

3. 教学活动:(1)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认识;(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3)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计划的设计,选取研究主题。

二、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常用方法,如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2)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技巧,如如何制定研究计划、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等;(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3. 教学活动:(1)教师展示研究性学习的案例,讲解相关方法和技巧;(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研究;(3)学生分享研究过程和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三、第三章: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 教学内容:(1)分析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2)介绍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如课文解析、写作等;(3)阐述研究性学习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3. 教学活动:(1)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学生分组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如课文解析、写作等;(3)学生展示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四、第四章:研究性学习评价与反馈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和反馈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2. 教学内容:(1)介绍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2)讲解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3)分析研究性学习反馈的重要性,讲解有效的反馈方式。

研究性学习七年级教学计划

研究性学习七年级教学计划

研究性学习七年级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七年级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研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语文:包括词语、语法、作文、阅读理解等内容,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学习和了解。

2. 数学:包括整数、分数、代数、几何、数据等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3. 英语:包括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 物理:包括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精神。

5. 化学:包括化学元素、化学反应等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7. 历史:包括古代史、现代史、中外史等内容的学习和历史事件的复述,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文化的理解。

8. 地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内容的学习和地图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9. 政治:包括国家制度、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学习和政治事件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教学方法1. 多种手段教学:采用讲解、实验、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积极参与和学习。

2.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手段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的教学计划。

初中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中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中研究性学习教案教案标题:初中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初中生物学课程为例,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探究人类的遗传与进化。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入学生对遗传与进化的兴趣,如通过展示有关人类遗传与进化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探究(30分钟):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每组分配一个研究课题,如“人类的基因组”,“人类的进化历程”等。

3. 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与课题相关的基本知识。

4.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问题,并制定调查和实验计划。

整理(15分钟):5. 学生在小组内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归纳总结重要信息,并进行展示。

6.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并相互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评价(10分钟):7.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报告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

8.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拓展(10分钟):9.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遗传与进化相关的其他问题,并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究。

教学资源:1. 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如科学杂志、科学网站等,用于学生的资料收集和研究。

2. 图片或视频片段,用于引入学生对遗传与进化的兴趣。

3. 学生小组展示的材料,如海报、PPT等。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讨论,评价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研究报告,评价学生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或科研项目,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科学博物馆等,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和实践经验。

研究性学习教案范文

研究性学习教案范文

研究性学习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选取的教材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反应速度"一章节。

二、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

2.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3.利用科学方法设计并实施简单实验,观察化学反应速度的变化规律。

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并出示几个示例,使学生对化学反应速度有初步的了解。

2.学习与探究(30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

(3)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学生小组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测量化学反应速度的变化。

学生先提出实验假设,然后制定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3.实验操作(30分钟)(1)学生实验小组依照之前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4.实验讨论与总结(20分钟)(1)学生小组围绕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并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和知识框架。

(3)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进行相关解释和补充。

5.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提供与化学反应速度相关的其他实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自主拓展,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或实验工作,提高独立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探索科学发现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探索科学发现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探索科学发现第一节:引言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本教案旨在引导初一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深入探索科学的奥秘,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希望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并理解科学知识。

第二节:问题提出在初一学年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常见且易于理解的科学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为什么月球上没有空气?学生将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实验和调查,探索月球上缺乏空气的原因。

第三节:学习目标1. 了解和掌握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和组成;2. 理解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3. 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调查和实验;4. 掌握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技巧;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四节: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材料:- 月球和地球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空气组成的简单实验材料;- 科学实验方法的说明和示例。

2. 学生准备材料:- 笔记本和铅笔;- 观察记录表格;-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第五节: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 教师展示月球和地球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月球上没有空气?”2. 知识探究:- 教师简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和地球的大气层;-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月球上是否存在大气层。

3. 实验探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简单的装置观察和测试空气的存在;- 学生按照实验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学生团队合作,讨论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4. 结论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月球上没有空气的原因;- 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第六节: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编写实验报告;- 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观察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

2. 科学问题的拓展研究:- 学生独立选择一个与空气或月球有关的科学问题,并进行研究和探索;-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实验或调查。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一研究性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意义;2.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2.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作用a.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b.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c.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a.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b.文献调研: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c.实验设计: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d.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有效地处理和解读实验数据;e.结论与展示:指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和形成报告或展示。

3.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和方法a.确定研究方向和问题: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b.制定研究计划:分解任务、安排时间、确定方法;c.收集和整理资料: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获取必要的资料;d.实施研究方案:进行实验、调查或观察等具体研究活动;e.数据处理和分析:整理实验数据、作出统计和推理;f.总结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给出结论和建议;g.撰写报告或展示成果:根据规定的格式整理报告或展示成果。

四、教学方法1.情景引入法:通过具体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2.讲授法: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步骤。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深入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研究项目。

5.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利用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太阳会升起和落下?”学生通过思考和探讨,形成问题意识。

2.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3.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a.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问题。

七年级上册科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科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教学设计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设计富有特色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观察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运用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注重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形成完整的探究报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课堂上讨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小组的探究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要求学生分工合作,记录探究过程,分析结果,撰写小组探究报告。
3.阅读一本与科学探究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激发自己的探究兴趣。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4.结合课堂练习,自主设计一道科学探究题目,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实践价值。学生需列出详细的探究步骤,包括所需材料、方法、预期结果等。
5.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次家庭科学实验,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探究,培养孩子在家中也能发现科学的习惯。实验结束后,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初中研究学习课程教案

初中研究学习课程教案

初中研究学习课程教案一、教学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学习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阶段是学生研究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学习,学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等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学习能力,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套系统、科学、有趣的研究学习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研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如查找资料、整理分析、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4.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5.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研究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研究学习的过程与步骤。

3. 研究学习中的常用技巧与策略。

4. 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

5. 小组研究学习项目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问题或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研究学习的状态。

2. 理论讲解:介绍研究学习的基本概念、方法、过程和步骤,让学生了解研究学习的基本框架。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如查找资料、整理分析、设计实验等。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研究学习案例,让学生学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研究学习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项目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学习项目展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研究学习过程,找出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提问、讨论等。

2. 学生研究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项目展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身的研究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识。

初中研究型课程教案

初中研究型课程教案

初中研究型课程教案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探索,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设计本节研究型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和解决途径,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环境问题,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和解决途径;2. 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环境问题;3. 提高环保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2.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3. 环保意识的培养;4. 实际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看法。

二、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三、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20分钟)1. 教师介绍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研究方法,针对某一环境问题进行研究;3. 各小组汇报研究进展,分享研究成果。

四、环保意识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和感悟;3. 教师提出环保建议,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做到低碳环保。

五、实际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如垃圾分类、水资源利用等;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共同探讨最佳解决方案。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 教师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一、活动目的:
一、使学生取得亲生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长于质疑、乐于探讨、尽力求知的踊跃态度和情感。

二、培育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和解答问题等多方面的探讨能力。

3、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功效,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术。

4、培育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

五、使学生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方式办法:
一、指导学生的主动探讨,活动中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讨论,鼓励学生说实话、展示自己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经验,允许学生节外生枝,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观点,变教师教授为引导、帮忙、增进,切实转变教师角色,和学生一路成长。

二、踊跃探索多种实施模式,表现学科特点。

把交流与指导密切结合,彼此渗透,灵活运用,注意组织活动的周密性,减少预设性,增强对生成性的关注与把握。

注重课程活动设计的容量与难度,符合今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兴趣。

注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合作中的探索、分享效应,提升与扩展活动的内涵。

3、争取多方面的支持,成立有利于综合实践课实施的支持网络,打破学校界限,争取家庭与社
会的支持,加倍充分地利用社会与家庭资源。

更多地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弄的活动、学校的有关活动相结合,以整合的观点看待问题、发挥他们的作用。

三、课时安排四课时
种子的萌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生,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二、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份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份在种子的萌生进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进程与方式:
一、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二、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育探讨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份的作用。

教学难点:熟悉子叶在蚕豆发芽进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
分组:培育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教学进程:
一、引入
温习: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式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
讨论:种子在如何的环境下可以萌生呢?
板书课题:种子的萌生
二、探讨进程
一、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种子萌生的进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转变?咱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2)介绍实验材料。

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式。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式,强调要领:a.不要着急;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里小心掰开,放在培育皿中。

(4)分组研究。

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份?注意比较三各种子的异同。

(5)汇报交流。

(6)熟悉种子的各部份(画图)。

双子叶与单子叶的例举。

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进程中别离起了什么作用?
二、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种子
(1)种子萌生的进程中种子的各部份发生了什么转变呢?
(2)发放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3)观察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外形。

(4)解剖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5)汇报交流研究发现。

(6)子叶在蚕豆发芽进程中的作用?
三、小结
种子最重要的部份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蚕豆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种子的各个部份在种子的萌生进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质疑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在种子结构上不同,花和受精进程也不同吗
五、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持续观察蚕豆种子发芽的转变进程并做好记录。

五、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生
种皮胚(胚根、胚芽和子叶)
↓↓↓
根茎和叶养分
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
设计思路:
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与转变,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美术知识及技术,别离将四个活动安排具体化,个性化。

在活动内容上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设计、应用”课学习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欣赏不同的环境设计作品后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室内装饰品,提高对材料的熟悉和利用能力,增加想象力和创造力。

隐形目标: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熟悉艺术和生活化的关系。

变废为宝,充分利用材料,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如何发现身旁材料的可利用性。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教学进程:
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2)
设计思路:
因为学生搜集的材料不同,而且有限,教师把全班分成5-6小组,小组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作品。

教师可以在材料准备上多下功夫,新学期开始就要求学生搜集材料,随时带来存在班里或美术教师,及时掌握情况,教师也要为学生准备一些学生可能会用的东西,比如钳子、全能胶等等。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对材料的运用,形成不同风格。

教学重点:
如何发现身旁的可利用材料。

教学难点:
不同材料的特性,如何发挥它们的特性,使作品呈现巧妙构思。

教学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