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e274d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7f.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答案绪论(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
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水入侵等;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放──地下水恶化、污染;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
(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652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e.png)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9f05b43323968001c920f.png)
校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前言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叙了以下几方面内容: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及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资源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该课程全面介绍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内容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并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第二,正确地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死板地套用;第三,地下水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用系统观点考察众多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第四,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应勤于思索,弄清实质。
本次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的修订,是在1997年第一次建库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库的部分试题作了调整,本试题库选题涉及书内全部内容,因此,覆盖面宽。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上题量偏重。
全库共有试题576题。
为综合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包含五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3)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6)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9)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11)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13)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17)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19)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20)第十章孔隙水 (22)第十一章裂隙水 (23)第十二章岩溶水 (24)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26)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27)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b8327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3.png)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地质构造对地下水运动有利?a) 断裂带b) 折叠褶皱c) 岩浆侵入岩d) 石灰岩溶蚀答案:d) 石岩岩溶蚀2. 以下哪种地层对地下水不透水?a) 砂岩b) 粘土c) 砾石d) 砂砾岩答案:b) 粘土3.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流动的控制因素?a) 地层裂隙b) 斜坡c) 水文地质构造d) 岩性答案:b) 斜坡4. 地下水循环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流c) 地面径流d) 河流答案:a) 大气降水5. 以下不属于地下水循环路径的是?a) 表层径流b) 蒸发蒸腾c) 再生雨d) 井水答案:a) 表层径流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下水流动速度快于地表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2. 地下水是地球深部加热造成的。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地下水流动方向仅受地表水流动方向的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4. 砂岩地层比砂砾岩地层更透水。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5. 地下水污染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气降水、地面径流、蒸发蒸腾、地下水流动等。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起点,地面径流是指由地面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径流,蒸发蒸腾则是指水蒸发成水蒸气,地下水流动则是地下水在地下岩层中的流动过程。
2. 为什么地下水循环系统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答案:地下水循环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维持植物生长;同时地下水可以渗入地下河流、湖泊等水体,保持水体的稳定;还可以维持生物的生存,为生态系统提供所需的水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综合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结合你对水文地质学的理解,阐述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关系。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a8483c783e0912a2162adf.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4服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9暗室逢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15收复失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29QWDD 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40是多少第十一章裂隙水.....................................................42三分法第十二章岩溶水.....................................................45we福娃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一、名词解释1.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03ec3e0b4e767f5acfce72.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1) 对比以下概念: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e8f66fa300a6c30c229ff1.png)
校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前言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叙了以下几方面内容: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及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资源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该课程全面介绍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内容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并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第二,正确地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死板地套用;第三,地下水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用系统观点考察众多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第四,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应勤于思索,弄清实质。
本次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的修订,是在1997年第一次建库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库的部分试题作了调整,本试题库选题涉及书内全部内容,因此,覆盖面宽。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上题量偏重。
全库共有试题576题。
为综合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包含五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3)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6)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9)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11)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13)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17)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19)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20)第十章孔隙水 (22)第十一章裂隙水 (23)第十二章岩溶水 (24)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26)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27)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水文地质学(附分析题答案)
![水文地质学(附分析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cef99ab9d528ea81c779a6.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径流:孔隙概念:某一体积岩土(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结合水:分布在颗粒表面受静电引力大于重力,而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的那部分水。
重力水:固体表面结合水层意外的水分子,时候重力影响大于固体表面的吸引力,在中立作用下运移。
毛细水:指的是地下水受土粒间孔隙的毛细作用上升的水分(毛细现象:在液体表面张力作用下,毛细管中水位上升一定高度的现象)容水度:岩土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与岩土体积的比值。
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时,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
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时,滞留于非饱和带中而不释出的水的体积与单位疏干体积的比值。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未被水充满的岩层。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
饱水带中地下水存在形式:饱水带岩石空隙全部为液态水所充满。
含水层:定义:饱含水的透水层,或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透水的岩层,或不能透过并给出一定水量的岩层。
潜水:赋存在地面以下,第一个区域性隔水层之上,而且有自由水面的水称作潜水。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时,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上会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为上层滞水。
承压高度:稳定水位与个税顶板高程指尖的差值。
测压水位:如果在某处打井那么刚渗透出水的位置叫做初见水位层,此时停止挖掘如果该处地下水存在承压水或者上层滞水那么此后井中水位不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此时该水面的高程称为稳定水位,也即该点处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位(也叫测压水位贮水系数:是指承压水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时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所释放或储存的水的体积.。
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渗流区)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渗透系数:岩石渗透性能的定量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水力梯度条件下的渗流速度流网:在渗流场中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52b5d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3.png)
⽔⽂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录第⼀章地球上的⽔及其循环 (1)第⼆章岩⽯中的空隙与⽔分 (4)第三章地下⽔的赋存 (9)第四章地下⽔运动的基本规律 (15)第五章⽑细现象与包⽓带⽔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 (22)第七章地下⽔的补给与排泄 (29)第⼋章地下⽔系统 (35)第九章地下⽔的动态与均衡 (37)第⼗章孔隙⽔ (40)第⼗⼀章裂隙⽔ (42)第⼗⼆章岩溶⽔ (45)第⼗三章地下⽔资源 (48)第⼗四章地下⽔与环境 (49)第⼀章地球上的⽔及其循环⼀、名词解释:1.⽔⽂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下⽔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圈、⽔圈、⼤⽓圈、⽣物圈以及⼈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量和⽔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类服务。
2.地下⽔:地下⽔是赋存于地⾯以下岩⽯空隙中的⽔。
3.矿⽔: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具有⼀定医疗与保健作⽤的地下⽔。
4.⾃然界的⽔循环:⾃⼤⽓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循环:发⽣于⼤⽓⽔、地表⽔和地壳岩⽯空隙中的地下⽔之间的⽔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循环:海洋与⼤陆之间的⽔分交换。
8.⼩循环:海洋或⼤陆内部的⽔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地区某⼀时刻空⽓中⽔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汽含量之⽐。
11.饱和差:某⼀温度下,饱和⽔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中⽔汽达到饱和时的⽓温。
13.蒸发:在常温下⽔由液态变为⽓态进⼊⼤⽓的过程。
14.降⽔:当空⽓中⽔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在重⼒作⽤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流。
15.⽔系:汇注于某⼀⼲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个地表径流系统。
16.⽔系的流域:⼀个⽔系的全部集⽔区域。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1f90653c1ec5da50e2704c.png)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二)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bd67250348d7c1c708a1456c.png)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二)一.填空题(30分)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原生孔隙(结构孔隙)、次生孔隙、次生裂隙。
(3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3分)33分)45重力6789和10.二.是非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是)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否)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是)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是)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C)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2A3A4.A5B)。
A4.14.24.3写出图4-1条件下的潜水均衡方程式,并注明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5分)答案:Q降雨入渗-Q河=△ω4.4停止降水后,河水位变化如图4-2中所示,试说明观1孔潜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并在图4-2中用实线画出观1孔水位变化曲线。
(5分)答案:如下图,最初观1孔水位下降速度比河水慢,后期比河水快五.概念计算题:(共10分)某地区分布面积50km2,地势平坦,含水介质均匀,地下径流微弱,已知该地区平均降水入渗系数为0.2,给水度为0.08,当降水量为40mm时,地下水获得的补给量为0.8mm,地下水位将抬高0.1m。
六.任选题(在下列题中任意选择一题,10分)6.1值)(1(2水层6.2区分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定量指标,定义具有相对性。
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区分含水层与隔水层,应当考虑岩层所能给出水的数量大小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某一岩层能够给出的水量较小,对于水量丰沛、需水量很大的地区,由于远不能满足供水需求,而被视为隔水层;但在水源匮乏、需水量小的地区,同一岩层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可被视为含水层。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5790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2.png)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地质学基础试题(三)⼀.填空题(共30分)1.岩⽯的空隙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
(3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分)3.地下⽔中主要的阴离⼦有Cl-, SO42-, HCO3-、阳离⼦有Na+, K+, Ca2+, Mg2+。
(6分)4.岩⽯的空隙给地下⽔提供了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分)5.地下⽔⽤于供⽔⽔源有以下优点:普遍分布、时间调节性、⽔质较好。
(3分)6.岩⽯的⽔理性质包括容⽔度、给⽔度、持⽔度和透⽔性。
(3分)7.地下⽔动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作⽤下,含⽔层各要素(⽔位、⽔量、⽔化学成分、⽔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2分)8.写出图1承压含⽔层中各代号的名称。
(8分)①含⽔层;②隔⽔底板;③承压⾼度;④含⽔层埋深;⑤承压⽔测压⽔位;⑥补给区;⑦承压区;⑧⾃流区(⾃溢区)。
②⼆.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2.1 弹性给⽔度:在承压含⽔层中,测压⽔位下降(或上升)⼀个单位深度,单位⽔平⾯积含⽔层释出(或储存)的⽔的体积。
2.2 溶滤作⽤:在⽔与岩⼟相互作⽤下,岩⼟中⼀部分物质转⼊地下⽔中。
2.3 降⽔⼊渗系数:降⽔量补给地下⽔的份额。
2.4 含⽔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的岩层。
2.5 地下⽔流动系统:指由源到汇的流⾯群构成,具有统⼀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体。
三.是⾮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地下⽔含⽔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2.渗透流速总是⼩于实际流速。
(是)3.当河⽔位⾼于地下⽔位时,地下⽔必然获得河⽔的补给。
(否)4.潜⽔⾯的起伏变化及坡度⼤⼩与地形、⽔⽂⽹及含⽔层的透⽔性有关。
(是)5.地下⽔可以从⽔⼒坡度⼩的地⽅流向⽔⼒坡度⼤的地⽅。
(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较砾⽯、砂、粘⼟三者孔隙度、给⽔度和透⽔性的⼤⼩。
答案:孔隙度:粘⼟>砂>砾⽯给⽔度:砾⽯>砂>粘⼟透⽔性:砾⽯>砂>粘⼟2.⽐较孔隙⽔、裂隙⽔、岩溶⽔的动态差异。
(完整版)《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4cc12d284ac850ac02421d.png)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94f1d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2.png)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三、判断题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四、简答题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2.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区域水文地质学;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与合成,转换速度缓慢;4.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5.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区别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为小循环;6.水循环的作用一方面,水通过不断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另方面,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1.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2.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3.孔隙度: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4.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5.裂隙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6.岩溶率:溶穴的体积与包括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7.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8.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9.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10.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保持在岩石空隙中的水;11.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孔隙上升形成一个毛细水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12.悬挂毛细水: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会保留与地下水面不相联接的毛细水;13.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14.重量含水量: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的比值;15.体积含水量: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体积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16.饱和含水量:孔隙充分饱水时的含水量;17.饱和差:饱和含水量与实际含水量之间的差值;18.饱和度: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19.孔角毛细水:在包气带中颗粒接点上由毛细力作用而保持的水;20.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21.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22.残留含水量:包气带充分重力释水而又未受到蒸发、蒸腾消耗时的含水量;23.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24.有效应力:实际作用于砂层骨架上的应力二、填空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步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2.岩石空隙可分为松散岩石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穴;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4.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风化裂隙;5.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6.毛细现象是发生在固、液、气三相界面上的;7.通常以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持水度和透水性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8.岩性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隙的大小与多少;9.松散岩层中,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孔隙大小;只有在孔隙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孔隙度才对岩石的透水性起作用;三、判断题1.松散岩石中也存在裂隙; √2.坚硬岩石中也存在孔隙; √3.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形状对孔隙度没有影响;×4.两种颗粒直径不同的等粒圆球状岩石,排列方式相同时,孔隙度完全相同; √5.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分选程度对孔隙度的大小有影响; √6.松散岩石中颗粒的排列情况对孔隙度的大小没影响; ×7.松散岩石中孔隙大小取决于颗粒大小; √8.松散岩石中颗粒的排列方式对孔隙大小没影响; ×9.裂隙率是裂隙体积与不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10.结合水具有抗剪强度; √11.在饱水带中也存在孔角毛细水; ×12.在松散的砂层中,一般来说容水度在数值上与孔隙度相当; √13.在连通性较好的含水层中,岩石的空隙越大,给水度越大; √14.松散岩石中,当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位下降后,给水度偏小; √15.对于颗粒较小的松散岩石,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较大时,给水度的值也大; ×16.颗粒较小的松散岩石中,重力释水并非瞬时完成,往往滞后于水位下降,所以给水度与时间有关; √17.松散岩石中孔隙度等于给水度与持水度之和; √18.松散岩石中,孔隙直径愈小,连通性愈差,透水性就愈差; √19.在松散岩石中,不论孔隙大小如何,孔隙度对岩石的透水性不起作用; ×20.饱含水的砂层因孔隙水压力下降而压密,待孔隙压力恢复后,砂层仍不能恢复原状; ×21.粘性土因孔隙水压力下降而压密,待孔隙压力恢复后,粘性土层仍不能恢复原状; √22.在一定条件下,含水层的给水度可以是时间的函数,也可以是一个常数; √23.在其它条件相同而只是岩性不同的两个潜水含水层中.在补给期时,给水度大,水位上升大,给水度小,水位上升小; ×24.某一松散的饱水岩层体积含水量为30%,那么该岩层的孔隙度为0.3; √四、简答题1.1.简述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有:颗粒大小、分选程度、和颗粒排列方式;当分选性较好时,颗粒愈大、孔隙也愈大;当分选性较差时,由于粗大颗粒形成的孔隙被小颗粒所充填,孔隙大小取决于实际构成孔隙的细小颗粒的直经;排列方式的影响:立方体排列比四面体排列孔隙大;2.简述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排列方式愈规则、分选性愈好、颗粒形状愈不规则、胶结充填愈差时,孔隙度愈大;反之,排列方式愈不规则、分选性愈差、颗粒形状愈规则、胶结充填愈好时,孔隙度愈小;3.裂隙率一般分为哪几种各自的定义裂隙率分为面裂隙率、线裂隙和体积裂隙率; 面裂隙率:单位面积岩石上裂隙所占比例;线裂隙率:与裂隙走向垂直方向上单位长度内裂隙所占的比例;体积裂隙率:单位体积岩石裂隙所占体积;4.地壳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地壳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1 岩石“骨架”中的水沸石水、结晶水、结构水2 岩石空隙中的水结合水、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5.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水有何特点结合水束缚于固体表面,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水分子排列精密、密度大,具抗剪强度;重力水在自身重力下运动,不具抗剪强度;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存在于固、液、气三相界上;6.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岩性、初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降速;岩性主要表现为决定空隙的大小和多少,空隙越大越多,给水度越大;反之,越小;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下降后给水度偏小;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大时,释水不充分,给水度偏小;7.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影响因素有:岩性、颗粒的分选性、孔隙度;岩性越粗、分选性越好、孔隙度越大、透水能力越强;反之,岩性越细、分选性越差、孔隙度越小,透水能力越弱;8.简述太砂基有效应力原理在松散沉积物质构成的饱水砂层中,作用在任意水平断面上的总应力P由水和骨架共同承担;及总应力P等于孔隙水压力U和有效应力P' 之和;因此,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这就是有效应力原理;9.简述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岩土压密地下水位下降后,孔隙水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加,颗粒发生位移,排列更加紧密,颗粒的接触面积增加,孔隙度降低,岩土层受到压密;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一、名词解释1.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称为包气带;2.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为饱水带;3.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4.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5.弱透水层:指那些渗透性相当差的岩层; 6.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7.潜水面:潜水的表面;8.潜水含水层厚度:从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9.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地面的距离; 10.潜水位:潜水面上任一点的高程;11.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位相等的各点的连线构成的图件;12.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13.隔水顶板:承压含水层上部的隔水层; 14.隔水底板:承压含水层下部的隔水层; 15.承压含水层厚度:隔水顶底板之间的距离;16.承压高度:揭穿隔水顶板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17.测压水位:揭穿隔水顶板的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18.等水压线图:某一承压含水层测压水位相等的各点的连线构成的图件;19.贮水系数: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释出或储存的水体积;20.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局部隔水层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二、填空1.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2.岩层按其透水性可分为透水层和不透水层;3.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对其水量、水质时空分布有决定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类型;4.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5.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6.潜水的排泄除了流入其它含水层以外,泄入大气圈与地表水圈的方式有两类,即:径流排泄和蒸发排泄;7.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埋藏深度变小;8.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厚度变小,埋藏深度变大;9.承压含水层获得补给时测压水位上升,一方面,由于压强增大含水层中水的密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降低,含水层骨架发生少量回弹,空隙度增大;10.承压含水层获得补给时,增加的水量通过水的密度加大及含水介质空隙的增大容纳;11.承压含水层排泄时,减少的水量表现为含水层中水的密度变小及含水介质空隙缩减;三、判断题1.在包气带中,毛细水带的下部也是饱水的,故毛细饱水带的水能进入井中; ×2.地下水位以上不含水的砂层也叫含水层; ×3.渗透性较差的同一岩层,在涉及某些问题时被看作透水层,在涉及另一问题时被看作隔水层;√4.当我们所研究的某些水文地质过程涉及的时间尺度相当长时,任何岩层都可视为可渗透的;√5.潜水含水层的厚度与潜水位埋藏深度不随潜水面的升降而发生变化; ×6.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 √7.潜水位是指由含水层底板到潜水面的高度;×8.潜水的流向是垂直等水位线由高水位到低水位; √9.潜水积极参与水循环,资源易于补充恢复;√10.潜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不论什么条件下,潜水的水质都比较好; ×11.当不考虑岩层压密时,承压含水层的厚度是不变的; √12.测压水位是指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 ×13.承压高度是指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钻孔中静止水位的高程; ×14.承压水由于受顶、底板的限制,故承压水的资源不易补充恢复; √15.承压含水层受隔水顶板的阻挡,一般不易受污染,故承压水的水质好; ×16.承压含水层接受其它水体的补给时,只需具备其它水体与该含水层之间有水力联系的通道即可; ×17.水位下降时潜水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部分空隙的疏干; √18.测压水位下降时承压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水体积的膨胀及含水介质的压密;√19.除构造封闭条件下与外界没有联系的承压含水层外,所有承压水都是由潜水转化而来;√20.上层滞水属于包气带水; √21.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运动,因此可以说多孔介质就是含水层; ×22.对含水层来说其压缩性主要表现在空隙和水的压缩上; √23.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就是贮水系数; ×四、简答题1.简述包气带特征1包气带一般含有结合水、毛细水、气态水、过路重力水;2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3包气带水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地面水渗漏和地下水通过毛细上升输入的水分,以及地下水蒸发形成的气态水;4包气带水的运移受毛细力和重力的共同影响;2.简述饱水带特征 1 饱水带一般含有重力水和结合水;2 饱水带的水体是连续分布的,能传递静水压力3 饱水带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连续运动;3.潜水的水位动态一般随季节如何变化丰水季节或年份,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水位埋深变浅;干旱季节排泄量大于补给量,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厚度变小、水位埋深变大;4.影响潜水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影响潜水面因素有:地形、水文网、含水层渗透性和厚度以及人为因素;地形缓、含水层厚且渗透性好,则潜水面缓;反之,地形陡、含水层渗透性差且厚度小,则潜水面坡度大;水文网与地下水有直接联系时,地表水体高于地下水面时,潜水面背向地表水体倾斜,潜水面高于地表水体时潜水面向地表水体倾斜;5.承压水等水位线图可以揭示哪些水文地质信息1 反应虚构的侧压水面的形状;2 确定承压水的流向; 3 确定承压水的水力坡度; 4 定性判断含水层的厚度与渗透性的变化;6.任一承压含水层接受其它水体的补给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1 存在水头差;2 有水力联系;7.一般承压水是由什么转化而来,其转化形式有哪几种除了构造封闭条件下和外界没有联系的承压含水层外,所有承压水最终都是由潜水转化而来;或由补给区的潜水侧向流入,或通过弱透水层接受潜水的补给;8.上层滞水的特点1 分布近地表;2 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为蒸发和向隔水底板边缘下渗; 3 动态变化显着; 4极易受污染;9.绘制简单水文地质剖面图,分别反映并表示地下水面、饱水带、包气带土壤水带、中间带、毛细水带10.绘制一水文地质剖面图,使之反映并表示出含水层、隔水层、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1—隔水层;2—透水层;3—饱水部分;4—潜水位;5—承压水测压水位;6—泉上升泉;7—水井,实线表示井壁不进水;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一、名词解释1.渗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2.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3.层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4.紊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5.稳定流: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不随时间改变;6.非稳定流:水在渗流场中运动,各个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水流运动;7.渗透流速:地下水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8.有效空隙度:重力水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9.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之比;10.渗透系数: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 11.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流线和等水头线组成的网;12.流线: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的流向与此线相切;13.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段时间内某一质点的运动轨迹;14.层状非均质:介质场内各岩层内部为均质各项同性,但不同岩层渗透性不同;二、填空1.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紊流;2.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稳定流和非稳定流;3.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渗透流速就愈大;4.渗透流速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水力梯度愈小;5.渗透系数可以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能;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6.流网是由一系列流线与等水头线组成的网格;7.流线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迹线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8.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等水头线的方向运动,因此,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9.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10.如果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径流强度,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三. 判断题1.在岩层空隙中渗流时,水作平行流动,称作层流运动; ×2.达西定律是线性定律; √3.达西定律中的过水断面是指包括砂颗粒和空隙共同占据的面积; √4.地下水运动时的有效孔隙度等于给水度; ×5.渗透流速是指水流通过岩石空隙所具有的速度; ×6.实际流速等于渗透流速乘以有效空隙度; ×7.水力坡度是指两点间的水头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 ×8.决定地下水流向的是水头的大小; √9.符合达西定律的地下水流,其渗透速度与水力坡度呈直线关系,所以渗透系数或渗透系数的倒数是该直线的斜率; √10.渗透系数可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 √11.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渗透流速就愈大; √12.渗透流速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水力梯度愈小; ×13.渗透系数只与岩石的空隙性质有关,与水的物理性质无关; ×14.流网是等水头线与迹线组成的网格; ×15.流线是渗透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16.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17.在隔水边界附近,平行隔水边界为流线; √18.地下水分水岭是一条流线; √19.如果我们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下径流强度,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 √20.在渗流场中,一般认为流线能起隔水边界作用,而等水头线能起透水边界的作用; √21.两层介质的渗透系数相差越大,则其入射角和折射角也就相差越大; √22.流线越靠近界面时,则说明介质的K值就越小; ×23.当含水层中存在强渗透性透镜体时,流线将向其汇聚; √24.当含水层中存在弱渗透性透镜体时,流线将绕流; √四、简答题1.叙述达西定律并说明达西定律表达式中各项物理意义式中:Q——渗透流量;w——过水断面;h——水头损失h=H1-H2,即上下游过水段面的水头差;I——水力坡度;L——渗透途径;K——渗透系数;2.何为渗透流速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的关系如何水流通过整个岩石断面包括颗粒和孔隙的平均流速;渗透流速等于实际流速乘以有效孔隙度;3.有效孔隙度与孔隙度、给水度有何关系1 有效孔隙度小于孔隙度;2 由于重力释水时孔隙中还保持结合水和孔角毛细水乃至悬挂毛细水,所以有效孔隙度大于给水度;3 对于孔隙大的岩石三者近似相等;4.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岩石的孔隙性和水的物理性质;岩石孔隙越大、连通性越好、孔隙度越高渗透系数越大;水的粘滞性越小、渗透系数越大;5.简述汇制流网图的一般步骤1 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和流线;2 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3 根据流线和等水头线正交在已知流线和等水头线间插入其它部分;6.流网图一般能够反映什么信息7.在层状非均质中,流线与岩层界线以一定角度斜交时,发生折射,试写出折射定律,并说明各项的物理意义8.叙述粘性土渗透流速V与水力梯度I主要存在的三种关系1 V-I关系为通过原点的直线,服从达西定律;2 V-I曲线不通过原点,水力梯度小于某一值I0时无渗透;大于I0时,起初为一向I轴凸出的曲线,然后转为直线;3 V-I曲线通过原点,I小时曲线向I轴凸出,I大时为直线;;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一、名词解释1.毛细压强:凹形弯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强;2.毛细饱和带:在潜水面之上有一个含水量饱和的带;二、填空1.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弯曲的液面对液面以内的液体产生附加表面压强,而这一附加表面压强总是指向液体表面的曲率中心方向;突起的弯液面,对液面内侧的液体,附加一个正的表面压强;凹进的弯液面,对液面内侧的液体,附加一个负的表面压强;2.拉普拉斯公式的涵义是:弯曲的液面将产生一个指向液面凹侧的附加表面压强;附加表面压强与张力系数成正比,与表面的曲率半径成反比;3. 包气带毛细负压随着含水量的变小而负值变大;渗透系数随着含水量降低而迅速变小;三、判断题1.毛细现象是在固、液两相界面上产生的; ×2.突起的弯液面,对液面内侧的液体附加一个正的表面压强; √3.凹进的弯液面,对液面内侧的液体附加一个正的表面压强; ×4.弯曲的弯液面将产生一个指向液面凹侧的附加表面压强,附加表面压强与表面张力系数成正比,与表面的曲率半径成反比; √5.包气带中毛细负压随着含水量的变小而负值变大; √6.包气带中渗透系数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大;×7.包气带水的运动也可以用达西定律描述; √8.颗粒较粗时,由于渗透性好,所以毛细上升高度大; ×9.颗粒较细时,由于渗透性差,所以毛细上升高度小; ×四、简答题1.附加表面压强的方向如何凸起和凹进的弯液面,对液面内侧的液体,附加一个什么样的表面压强附加表面压强总是指向液体表面的曲率中心:凸起的弯液面,对液面内侧的液体,附加一个正的表面压强;凹进的弯液面,对液面内侧的液体,附加一个负的表面压强;2.当液面为凸形、凹形和水平时,实际表面压强各如何计算液面为凸形时,P=Po+Pc;液面为凹形时,P=Po-Pc ;液面水平时,P=Po ;式中:Po--为大气压强;Pc--为附加表面压强;3.为什么包气带中毛细负压随着含水量的变小而负值迅速变小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毛细水退缩到孔隙更加细小处,弯液面的曲率增大,造成毛细负压的负值更大;4.为什么包气带中渗透系数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迅速变小1 含水量降低,实际过水断面随之减小2 含水量降低,水流实际流动途径的弯曲程度增加;3 含水量降低,水流在更窄小的孔角通道及孔隙中流动,阻力增加;5.毛细饱水带与饱水带有哪些区别毛细饱水带是在表面张力的支持下饱水的,不存在重力水,打井时打到毛细饱水带时,没有水流入井内;饱水带的水主要是重力水,井打到饱水带时,在重力作用下,水能流入井内;6.包气带水与饱水带水运动的区别是什么1 饱水带只存在重力势,包气带同时存在重力势与毛细势2 饱水带任一点的压力水头是个定值,包气带的压力水头则是含水量的函数;3 饱水带的渗透系数是个定值,包气带的渗透系数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变小;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一、名词解释1.总溶解固体: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2.变温带:受太阳辐射影响的地表极薄的带;3.常温带:变温带以下,一个厚度极小的温度不变的带;4.增温带:常温带以下,随深度增大而温度有规律地升高的带;5.地温梯度:指每增加单位深度时地温的增值;6.溶滤作用:在水与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中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中,这就是溶滤作用;7.浓缩作用:由于蒸发作用只排走水分,盐分仍保留在余下的地下水中,随着时间延续,地下水溶液逐渐浓缩,矿化度不断增大的作用;8.脱碳酸作用:地下水中C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而减小,一部分CO2便成为游离CO2从水中逸出,这便是脱碳酸作用;9.脱硫酸作用:在还原环境中,当有有机质存在时,脱硫酸细菌能使硫酸根离子还原为硫化氢的作用;10.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一定条件下,颗粒将吸附地下水中某些阳离子,而将其原来吸附的部分阳离子转为地下水中的组分,这便是阳离子交。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edd84a33687e21af45a9aa.png)
绪论(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
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水入侵等;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放──地下水恶化、污染;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
(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地下水的形成因素?A.气候条件B.地形地貌C.岩石类型D.土壤类型答案:D.土壤类型地下水的形成主要受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以及岩石类型的影响。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地形地貌决定了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路径,而岩石类型则决定了地下水的储层特性和渗透性。
而土壤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不是地下水的形成因素。
2、下列哪一种地质构造最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A.背斜B.向斜C.断层D.褶曲答案:B.向斜向斜是地下水储存和流动的有利地质构造。
向斜轴部地表下凹,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储存,同时向斜的岩层弯曲,使得岩层之间的空隙增大,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
因此,答案为B。
3、下列哪一种地下水类型在工程中最为重要?A.潜水B.承压水C.裂隙水D.孔隙水答案:B.承压水在工程中,承压水是最为重要的地下水类型之一。
由于承压水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因此在工程中需要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确定承压水的埋藏条件、水量和水质等参数,以避免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
潜水虽然也是常见的地下水类型之一,但是由于其无压力或压力较小,因此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不如承压水。
裂隙水和孔隙水也是地下水的类型之一,但是在工程中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因此,答案为B。
二、填空题1、工程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等方面的问题。
答案:工程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地下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承压水和裂隙水三种类型。
3、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应重点调查和分析下列哪些因素对工程的影响?答案: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应重点调查和分析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其中,地形地貌决定了工程的自然条件和地基稳定性,岩土类型则影响了工程的建筑材料和使用寿命,地质构造对工程的抗震性能有影响,而水文地质条件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可靠性工程基础习题答案可靠性工程是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安全性和性能。
以下是一些关于可靠性工程基础的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它是一个度量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产品质量的重要部分。
2、什么是故障?故障是指产品不能完成其规定的功能,或者不能维持在规定的性能水平。
故障可能是由于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不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3、可靠性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可靠性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降低产品的故障率,从而减少产品的维修和更换成本,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
4、常见的可靠性工程方法有哪些?常见的可靠性工程方法包括: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可靠性预计与分配、故障检测与诊断、可靠性试验、可靠性培训等。
5、什么是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识别和分析产品潜在故障模式的方法,它通过对产品设计、制造、使用、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进行分类和评估,找出可能导致产品故障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6、如何进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进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的步骤包括:确定分析对象,收集相关信息,识别和分析故障模式,评估故障影响,提出改进措施,制定预防措施等。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可靠性工程基础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蛋白质计算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蛋白质?A.酶B.抗体C.激素D.血红蛋白答案:C解析: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物质,可以参与各种生物过程。
其中,酶(A对)是生物催化剂,抗体(B对)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物质,血红蛋白(D对)是红细胞中的携氧物质。
而激素(C错)是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虽然有些激素是蛋白质或其衍生物,但并不是所有激素都是蛋白质。
2、蛋白质的组成中,氮元素占其分子的?A. 100%B. 50%C. 30%D. 15%答案:A解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而氨基酸中氮元素的含量是固定的,因此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也是固定的,为100%。
3、蛋白质的变性是指?A.蛋白质的分子量变小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C.蛋白质的活性消失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但分子量不变(A错)。
蛋白质的变性会导致其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C错),但并不影响其水解产物(D错)。
蛋白质的变性主要发生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如高温、强酸、强碱等。
4、下列哪种物质具有免疫原性?A.变性蛋白质B.天然蛋白质C.聚合的肽类物质D.变性的肽类物质答案:B解析:免疫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天然蛋白质(B对)具有免疫原性,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变性蛋白质(A 错)、聚合的肽类物质(C错)、变性的肽类物质(D错)均不具有免疫原性。
5、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简单蛋白质?A.淀粉酶B.血红蛋白C.核糖核酸酶D.干扰素答案:A解析:简单蛋白质是指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其分子结构相对简单。
淀粉酶(A对)是一种水解淀粉的酶,属于简单蛋白质。
血红蛋白(B错)是一种含铁的复合蛋白质,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核糖核酸酶(C错)是一种水解RNA的酶,属于简单蛋白质;干扰素(D错)是一种抗病毒的糖蛋白,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如梦令李清照习题及答案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一首,她以清新脱俗、婉约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闺中女子在春夜里沉醉于梦境,又从梦中惊醒,对卷帘的侍女喃喃自语,问起庭院中海棠花的情况。
她慵懒地靠在床榻上,试图消磨漫长的夜晚,然而醉酒和梦境都无法减轻她内心的烦忧和孤独。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词人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她的作品多以女性视角和情感为主题,用自然、真实的笔触描写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她的词作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女性地位。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充满了梦幻和自由的元素。
在这首词中,她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将女子的情感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她通过描述女子醉酒、梦境和惊醒等状态,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迷茫和困惑。
她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价值。
李清照的《如梦令》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更是一幅描绘女性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的画卷。
她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女性地位。
通过对李清照《如梦令》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女性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
高级会计师考试习题及答案高级会计师考试是会计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考试,它不仅是对会计知识的测试,更是对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判断的考验。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战高级会计师考试,本文将提供一些考试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会计要素的内容?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利润答案:D.利润。
2、下列哪个账户的余额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A.库存现金B.原材料C.生产成本D.固定资产答案:B.原材料。
3、下列哪个方法不是用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A.现金流量分析B.折现现金流量分析C.会计利润分析D.内部收益率分析答案:C.会计利润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固定资产的计价?A.历史成本法B.重置成本法C.现值法D.公允价值法答案:A.历史成本法;B.重置成本法;C.现值法;D.公允价值法。
2、下列哪些项目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项目?A.应付票据B.应付账款C.其他应付款D.预收账款答案:A.应付票据;B.应付账款;C.其他应付款。
三、判断题3、会计科目的设置应遵循方便实用、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原则。
()答案:对。
4、在会计实务中,预提费用账户通常用于核算企业尚未支付但应由本期承担的费用。
()答案:对。
5、在计算所得税时,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税务筹划来减少税收负担。
()答案:对。
6、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应采用报告式结构。
()答案:对。
四、简答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ABC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2018年1月1日,ABC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以现金回购本公司股票的回购计划。
回购计划规定,ABC公司将以10元/股的价格回购本公司股票10万股。
ABC公司预计在2020年1月1日之前将完成回购计划。
回购计划完成后,ABC公司将注销这些回购的股票。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在ABC公司的回购计划中,回购的股票是否应作为库存股处理?说明理由。
(2)如果ABC公司在回购计划期间将部分回购的股票进行转让,其转让价格低于回购价格,在回购计划完成后,ABC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答案:(1)应作为库存股处理。
因为回购的股票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不再属于公司可以支配的财产,因此应作为库存股处理。
(2)ABC公司在回购计划期间将部分回购的股票进行转让时,应按实际转让价格与回购价格的差额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回购计划完成后,ABC公司应以实际回购数量为标准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五、综合题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该公司按实际成本法进行材料核算。
2018年7月1日,该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本公司当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从9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增加到1200万股。
为扩大公司规模,该公司于2018年7月1日发行了600万份面值为1元/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每份债券的初始入账价值为900元(不考虑发行费用)。
债券发行后即可转换为公司股票,转换比率为20(即每20股债券可转换为1股股票)。
该公司于2018年7月1日起按照面值发行股票和债券。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公司董事会决定增发普通股时,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是什么?说明理由。
(2)如果该公司于2018年7月1日发行的债券全部转换为股票,请计算该公司转换后普通股的数量(不考虑发行费用),并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3)如果该公司于2018年7月1日发行的债券部分转换为股票,请计算该公司转换后普通股的数量(不考虑发行费用),并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