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47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47张PPT)

-15-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解析:第3题,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第4题,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答案:3.C 4.A
-16-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 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6-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3)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
尺度 同纬度的 陆地 全球尺度 区域尺度
海水温度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 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 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13-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2.赤道附近海面水温为30 ℃,极圈处海面温度为0 ℃,在4 000米的 洋底,其海水温度之差可达( ) A.2—3 ℃ B.20 ℃ C.25 ℃ D.30 ℃ 解析: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 化幅度较小。 答案:A
分布特点: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 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8-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海水的温度: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降水量与蒸发量: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3)入海径流状况:近岸地区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 (3)盐度的稳定性影响海水养殖。 (4)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第三章第二节 调频与调频方程式

第三章第二节  调频与调频方程式

第二节 调频与调频方程式前面已经谈到,调频是二次调节,用自动改变功率给定值增量P c ∆,即上下平移调速器的调节特性的方法,使频率恢复到额定值。

调速器的控制电动机称为同步器或调频器,功率给定值增量P c ∆不同,同步器或调频器就上下平移调速器的调节特性。

它是一个积分环节,只有在输入信号为零时,才不转动,停止调节。

控制调频器的信号有比例、积分、微分三种基本形式。

(1)比例调节,按频率偏移的大小,控制调频器按比例的增、减机组功率,即f P c ∆∝∆,这种调频方式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系统频率偏差。

(2)积分调节,按频率偏移对时间的积分控制调频器。

即dt f P c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无差调节,但负荷变动最初阶段,因控制信号不大而延缓了调节过程。

(3)微分调节,按频率偏移对时间的微分控制调频器。

即dtf d P c ∆∝∆,在负荷变动最初阶段,增、减调节较快,但随着时间推移f ∆趋于稳定时,调节量也就趋于零,在稳态时它就不起作用。

上述三种形式各有优点,应取长补短综合利用。

将综合后的信号作为调频器控制信号,改变功率给定值增量P c ∆,直到控制信号为零时为止。

电力系统中实现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有差调频法1)调频方程式:有差调频法指用有差调频器进行并联运行,达到系统调频的目的的方法。

有差调频器的稳态工作特性可以用下式表示,即0=∆+∆c P R f e f f f -=∆ (3-10)式中f∆、c P ∆——调频过程结束时系统频率的增量与调频机组有功功率的增量R ——有差调频器的调差系数 2)调频过程:调频器的调整是向着满足调频方程式的方向进行的。

点1:式(3-10)被满足,即011=∆+∆c P R f (01<∆f ,01>∆C P )。

点2:P 1P 2f 1f ef 2f P1212图3-9 有差调频器调频特性现在系统负荷增加了,则系统频率低于f 1,式(3-10)左端新出现了负值,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于是调频器就向满足式(3-10)的方向进行调整,使c P ∆获得新的正值,即增加进入机组的动力元素,直至式(3-10)重新得到满足时,调节过程才能结束。

第三章第二节 公路中桩、边桩放样

第三章第二节 公路中桩、边桩放样

第二节公路中桩、边桩放样一、本节重点1.已知平面点位的放样2.已知设计坡度线的放样二、本节难点1.极坐标法2.角度交会法3.距离交会法公路中桩、边桩施工放样就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点的空间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它包括平面定位和高程定位两个方面。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放样、水平角放样和高程放样。

1.平面定位可分解为已知距离放样和已知水平角放样两项基本工作。

已知距离放样可采用钢尺丈量或全站仪(测距仪)测距两种方法。

已知高程点的放样主要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当放样点过高或过低,超出水准尺的工作长度时,则需借助钢尺量取垂距。

2.用极坐标法放样平面点位时,先以已知方向为基准,拨已知水平角得放样点方向,再沿该方向量测已知水平距离即可定出放样点位置。

3.用角度交会法放样平面点位时,先在两个控制点分别拨角定出方向线,两方向线的交会点即是放样点的位置。

4.用距离交会法放样平面点位时,是利用放样点至两已定点的距离,用钢尺(或皮尺)分别按已知距离在实地画弧,两弧线的交点即是放样点。

5.已知坡度线的放样方法是:先根据坡段两端点的高程,用已知高程放样的方法定出其位置,在其中一点安置仪器,在另一点立水准尺,照准水准尺上读数为仪器高处,此时视线与已知坡度线平行,将水准尺移至该坡段的其他位置,上下移动水准尺,只要十字丝横丝对准仪器高处,尺底即在设计坡度线上。

一基本放样方法一、已知距离的放样距离放样是在量距起点和量距方向确定的条件下,自量距起点沿量距方向丈量已知距离定出直线另一端点的过程。

根据地形条件和精度要求的不同,距离放样可采用不同的丈量工具和方法,通常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钢尺或皮尺量距放样,精度要求高时可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放样。

1.尺量法距离放样当距离值不超过一尺段时,由量距起点沿已知方向拉平尺子,按已知距离值在实地标定点位。

如果距离较长时,则按第四章第一节钢尺量距的方法,自量距起点沿已知方向定线、依次丈量各尺段长度并累加,至总长度等于已知距离时标定点位。

第三章 第二节 煤样的制备

第三章 第二节   煤样的制备

图3-5 棋盘法缩分示意图
是将物料排成一定厚度 的均匀薄层。然后用铁 皮做成的有若干个长宽 各为25-30mm的格板 将物料薄层分割成若干 个小方块,如图3-5所 示。再用平底小方铲每 间隔一个小方块铲出一 个小方块,将其他抛弃 或保存。剩余的部分继 续进行破碎、混合、缩 分。
九点缩分法
此法只适合全水 分煤样的缩分。 缩分前稍加混合 即可摊成圆饼, 按九点取样。
• 球磨机。适于细碎,而且特别适于一次磨制 多个样品(依滚动轴的多少而定)。特点是 转速低,煤样在磨制过程中基本没有升温, 有较好的混合作用,磨制时间较长(3050min)。但在一次磨制多个样品时,平均磨 制一个样品的时间不长。
• 联合破碎—缩分机。将破碎设备和缩分设备组合在 一起,有些还加装了给煤机。如:
(6)煤样的缩分,除水分大,无法使用机械缩分 者外,应尽可能使用二分器和缩分机械,以减少缩 分误差。
①缩分机必须经过检验方可使用。检验缩分机的煤 样(包括留样和弃样)的进一步缩分,必须使用二 分器。
②使用二分器缩分煤样,缩分前不需要混合。入料 时,簸箕应向一侧倾斜,并要沿着二分器的整个长 度往复摆动,以使煤样比较均匀地通过二分器。缩 分后任取一边的煤样。
(4)煤样的制备既可一次完成,也可分几部分处理。 若分几部分,则每部分都应按同一比例缩分出煤样, 再将各部分煤样合起来作为一个煤样。
(5)每次破碎和缩分前后,机器和用具都要清扫干 净。制样人员在制备煤样的过程中,应穿专用鞋, 以免污染煤样。
对不易清扫的密封式破碎机(如锤式破碎机)和 联合破碎缩分机,只用于处理单一品种的大量煤样 时,处理每个煤样之前,可用该煤样的煤通过机器 予以“冲洗”,弃去“冲洗”煤后再处理煤样。处 理完之后,应反复开、停机器几次,以排净滞留煤 样。

第三章 第二节 景观粒度

第三章 第二节  景观粒度

第六节 景观功能
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能量和物质流动, 以及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是景观过程的
基本功能。
景观的一般功能包括景观的生产功能、生 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文化功能。
景观的生产功能:指景观能够为人类 社会和生态系统提供物质产品和生物 生产的功能。 景观的美学功能:是一个范围广泛、 内涵丰富、比较难于确定的问题。
1)通道或廊道:景观中的许多流(物流、能流、信息流、 物种流等)是沿生态交错带流动的,此时交错带相当于廊道。
(2)过滤或屏障:穿越生态交错带的流在质、量和速度上 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的交错带相当于—个半 透膜; (3)生境:生态交错带有其持有的物种和环境特征,因此 也成为一种栖息地类型。
第二节
景观粒度与对比度
1
景观粒度的表示Leabharlann • 景观粒度可以用现存所有斑块的平均直径来度量。 粗粒表示直径大;细粒表示直径小 粗粒结构景观多样性高,但是局部地点的多样性低 优点:为保护水源或内部特有物种提供大型的自然 植被斑块,但不利于多生境物种的生存
第二节
景观粒度与对比度
1
景观粒度的表示
细粒结构有利于多生境物种的生存,却不利于要求 大斑块的内部特有种生存。细粒景观整体单调, 但局部多样性高
景观边界的功能: 通道或廊道——“流”的通道 过滤或屏障——与通道功能相反 源与汇——物种丰富、向另一种景观扩散 生境——有些特有物种的栖息环境
生态交错带的特征
1)生态交错带具有边缘效应 (2)生态交错带阻碍物种分布 (3)生态交错带的敏感性 (4)生态交错带的生态风险
生态交错带的功能
景观的文化功能
自然景观的文化功能 1)自然景观是艺术创作的来源之一。 2)自然景观陶冶人的情操。 3)自然景观是人类学习的源泉。

《第三章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

《第三章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2. 能够理解并解释一些典型物质(如水、二氧化碳、金刚石等)的晶体类型。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释和预测物质晶体类型。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晶体类型,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复杂的化学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PPT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案例等。

2. 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图片等。

3. 准备相关的教学模型,如分子结构模型和晶体的结构模型等。

4. 准备一些典型的物质样本,以便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5. 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用于课堂讨论和课后思考。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区别。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入、讲解、讨论、实验、总结和作业等环节。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分别讲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区别。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和应用。

同时,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制备方法、稳定性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展示不同类型分子晶体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或者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一些常见的共价晶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

5. 总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6. 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自行查找一些常见的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和应用,或者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所学知识。

第三章第二节 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第二节  清末的学前教育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_学前教育史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 课时:______ 累计课时:______
二、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学前教育的活动
1、最早以中国女子为对象的女学创办于1825年,是英国女传教士格林脱在新加坡开办的
2、亚尔德西女士赴宁波,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宁波女塾。

3、教会的幼稚园,一般都直接附设于教堂,或附属于女学或幼稚师范,这是教会学前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方式。

4、开设的课程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英文课、二类是国文、生理卫生之类的文化课、三类是心理、教学法之类的专业课
清末的教会学校幼稚园教育的特点:
1、就过程而言,以“癸卯学制”的颁行为标志划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发展缓慢,规模小,于中国教育现实也基本没有直接关系。

后期发展速度快,并且与中国教育现实的联系加强,以解决中国幼稚园缺少师资为主要任务
2、办学程度较低,招收的主要是贫困人家的子弟,有些具有慈善性质,“癸卯学制”颁行后,一些中心城镇的教会女学,幼稚园招收的层次提高,但需要缴纳昂贵的学费,大多数学校仍然水平较低
3、教学内容方面,早期的女学,幼稚园多属于慈善性质,学生只能学习一些粗浅的宗教常识和生活技能。

幼稚园一游戏为主,并能够参照国外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指导幼稚园的办学实践。

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26张ppt)

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26张ppt)
次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 处。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逾1500人丧生,其中仅333具罹难者遗体被寻 回。
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其残骸直 至1985年才被再度发现,目前受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保护
“泰坦尼克号”首航没有进入北极海区,那么, 使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海域的呢?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 “永不沉没”的美誉 。然而不幸的是,在它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便遭 厄运。
它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科夫(Cobh), 驶向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 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间水密舱进水。
出地中海的吗?
英占
按性质分类 暖流 寒流
洋流的分类
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 水温低的海区
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 水温高的海区
由低纬流 向高纬
由高纬流 向低纬
寒暖流及其半球判断
第一步: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增或递减方向判断半球位置。 第二步:根据等温线凸向判定洋流流向,洋流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第三步:根据洋流流向确定洋流性质。水温低到水温高为寒流,反之为暖流。

东 格 陵 兰 寒
大 西 洋 暖 流

北大西洋暖流
墨 西 哥 湾 暖 流
加 那 利 寒 流 北赤道暖流南赤源自暖流本巴格
西





西风


厄 南赤道暖流 加 勒 斯 暖 流
西 澳 大 利 亚 寒 流
北XX暖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

又如,测定碘盐中碘含量的反应原理是: 5KI+KIO3+3H2SO4 = 3K2SO4+3I2+3H2O I2+2Na2S2O3 =2NaI+Na2S4O6 (2)指示剂的选择 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或含Fe2+溶液时,不需另加指示剂。用Na2S2O3溶液滴定含I2的溶 液时,以淀粉为指示剂。 (3)计算 依据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或关系式列比例式计算,或运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计算。 (4)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广泛地应用于溶液浓度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等定量分析。
c(HCl)V ( HCl)aq V ( NaOH)aq
。欲求c(NaOH),须先求
V[(HCl)aq],再代入公式。
(1)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规范。
(3)先算出耗用标准酸液的平均值:V
=
26.11 mL 26.09 mL 2
= 26.10 mL(第二次偏差太大,舍去),
再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锥形瓶内颜色变化 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3) V = 26.11 mL 26.09 mL
=26.10
2 mL,c(NaOH)=
0.100 0 mol / L 26.10 mL
25.00 mL
=0.104 4 mol/L
(2)0.00
26.10
26.10
三 实践活动——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实验目的 【提示】课本中的“学习用图示处理科学实验数据的方法”,即应用中和滴定数据绘制滴定曲 线的方法。 2.实验原理 ·滴定曲线的涵义 前面图3-2-6中的图像就是一条滴定曲线(注意其横、纵坐标轴的意义)。它描述了酸碱滴定过 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 3.滴定曲线的意义 滴定曲线中滴定终点附近的pH变化情况,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在“突变范围之内”。 【注意】 (1)pH计和滴定管夹都属于实验中的主要仪器。 (2)c(HCl)和c(NaOH)都精确到4位有效数字。 (3)实验试剂中没有酸碱指示剂。

第三章第二节青春期发育

第三章第二节青春期发育

第二节青春期发育【学习目标】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2、同学之间通过讨论和交流,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3.正确处理青春期生理变化与心理变化,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性角色面对青春期能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人类的生殖是指产生_______繁殖______的过程,生殖是通过__________来完成的。

【自主学习】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请同学们阅读《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部分完成下列问题小组讨论分析图4.3-10回答(1)分析男、女生身高生长曲线的变化特点及其差异(2)分别描述脑部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特点。

(3)结合上述图解,想一想在你身体上发生了那些变化?1.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调节作用,导致其形态和生理机能上发生一系列相似的变化过程。

2.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和的迅速增长。

身高突增主要是由于迅速长长,体重增加是、、迅速生长发育的结果。

3.大脑皮层:内部结构和功能不断发展,使大脑对人体的功能大大增强。

4.最突出的特征:的发育和成熟。

⑴生殖器官的发育:进入青春期后,在分泌的激素的作用下,或迅速发育。

⑵第二性征:除之外,男女之间存在的差异。

表现为男性长出,突出,肌肉声调;女孩宽大,隆起,声调;根本原因是的作用。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身体形态和生理的急剧变化,生理上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3页几篇日记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上述日记内容能说明什么问题?2、假如你遇到类似问题应该怎样解决?3、概括青春期间青少年心理变化有那些特征⑴表现:逐渐增强,又具有一定的;发育萌动;情绪易冲动。

⑵正确态度:遇到问题不必可向老师及家长咨询,求得指导和帮助。

三、健康地成长请同学们阅读64页到65页回答1、在青春期,由于身体发育加快,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要保证______全面、均衡,才能使生长发育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要经常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协调发展。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第二节主要内容
第三章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红军东征北上的背景和过程。

该节首先介绍了红军长征的背景,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和国共两党的军事形势。

接着,重点描述了红军东征北上的战略决策和行动计划。

红军决定在1935年秋季展开战略转移,并在
红军主力的领导下,穿过乌蒙山脉,进入四川。

然后,红军开始向北移动,穿过由国民党军队控制的陕甘接壤地区,进入甘肃。

在甘肃,红军与中共在陕甘边区的地方武装取得了联系,增强了实力。

最后,红军继续北上,最终进入了西北地区,为接下来的西征打下基础。

这一节还描述了红军在行军过程中面临的艰难条件和困境,但他们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转移任务。

第三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三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你听说过“一山不容二虎”这个谚语吗?请你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这个谚语中 的道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具有什么特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活动1 认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依据下面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途径(渠道)分别 是什么? 【提示】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食物链和食物网。
2022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通过探究学习认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明确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逐步完 善物质与能量观。
2.通过探究学习能量流动的特点,掌握定量分析法等科学分析方法,提升科学探究 素养。
3.通过探究学习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规律,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
2.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D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3.珠江三角洲某一桑基鱼塘使用蚕粪作饲料来喂鱼。假设蚕同化的能量为105 kJ,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鱼从蚕同化的能量中获得的能量为(A )。
2.能量的传递、转化和散失: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② 呼吸作用 中以 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③ 生长、发育和繁殖 等的生 命活动,其中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残骸的形式被④ 分解者 分解;另一部 分则被下一营养级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流入了⑤ 下一营养级 。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⑥ 单向 的;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逐级⑦ 递减 ,能 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⑧ 10%~20%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 不超过⑨ 5 个营养级。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 C D.气温季
3.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拔接近于海平面,请问 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温差大致为( )
C
A.16
B.20 ℃
C.24℃
D.28 ℃
4.下列关于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不同 B.等温线密集处,说明气温差异小 C.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增,南半球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增 D.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是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
图3.14 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
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2.读图3.15,完成下列要求。 (1)读出最热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2 ℃, 7月
(2)读出最冷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等温线像这样呈 封闭形状时,如 果中心气温低, 表示这里是低温 中心;反过来, 就是高温中心。 等温线密集的地 区,气温差异大。
- 14℃
-12℃
- 10 ℃
℃ -8
-6℃
等温线大致沿 东西方向延伸, 说明南北方向 存在气温差异。
℃ 12
-8℃
-4℃
-4℃ -2℃
2℃
等温线稀疏的地 区,气温差异小。
8时
14时
20时
2时
日平均气温
图3. 10 日平均气温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8 ℃ +15 ℃ +12 ℃ +5 ℃) ÷4 = 10℃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气温在不断变化。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 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作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叫作气温年变化。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第三章 第二节 罗纹组织

第三章 第二节 罗纹组织


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等组成。编织机构由针筒、针盘、三角座、舌针、导纱器等机件组成

(见上图
▪[

罗纹机编织机构
▪]



。针筒为一金属圆筒,筒面沿轴向开槽。针盘为一金属圆盘,

盘面沿径向开槽,

其槽数与针筒槽数相等。

针盘安装在针筒上方,

针筒槽和针盘槽交错配置。

针盘和针筒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以便织物通过。
▪ 纱线弹性 ▪ 织物结构(1+1>2+2) ▪ 织物密度大,弹性好 ▪ 纱线间摩擦系数小,弹性好
精品
2.延伸度
(1) 纵向拉伸与纬平针织物相同; (2) 横向拉伸大于纬平针织物。 (2) 完全组织数越大,横向延伸度越小。 (3) 线圈长度越长,延伸度越大。
精品
3. 脱散性 (1) 1+1罗纹逆编织方向脱散,顺编织方向不脱散,。 (2)其它罗纹部分纬平针区域脱散性同纬平针
(一) 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两个针床相互成90°配置。 上针盘针槽与下针筒针槽
呈相间交错对位。 上下织针也呈相间交错排列, 上下针可同时出针。
上针盘 下针筒
精品
精品

织制罗纹组织针织物的双面圆型纬编针织机。

除生产具有一定弹性的内衣、

外衣坯布外,

还可用来编织领口、袖口、裤口和下摆等辅料织物。罗纹机主要由编织机构、给纱机构、牵
4. 卷边性 (1) 因为正反面线圈的卷边力彼此平衡,1+1罗纹不卷边。 (2) 2+2、2+3等罗纹中,同类纵行中每一纵行产生卷曲。

第三章第二节变换分析法3(上课)详解

第三章第二节变换分析法3(上课)详解
反对分配方案的人是他[施事]。 反对分配方案的是他[施事]。 反对的是他[施事]。
2)因结构和意义的不平衡性产生的 同形格式:
同形格式:VP+去
(甲)“VP是动作者位移的方式”,如: “走着去” 、“骑自行车去” 。
(乙)“VP是动作者位移的目的性行为”, 如:“买菜去”、“看电影去”。
例子:乘火车去
c.名词[施事]+发现+名词[受事]+时,名词[施 事]+是+在+名词[处所]
我在飞机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我发现了敌人的坦克时我是在飞机上。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藏在草丛里的小偷。 →我发现藏在草丛里的小偷时我是在屋顶上。
b可以跟d的序列发生联系:
d.名词[施事]+发现+的+名词[受事]+是+在名 词[处所]
他在抽屉里发现了蟑螂。 →他发现的蟑螂是在抽屉里。
他在马桶里发现了小张的钥匙。 →他发现的小张的钥匙是在马桶里。
a不能跟d的序列发生联系: d.名词[施事]+发现+的+名词[受事]+是
+在名词[处所]
我在飞机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我发现的敌人的坦克是在飞机上。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藏在草丛里的小偷。 ﹡→我发现的藏在草丛里的小偷是在屋顶 上。
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受 事]
a.我在飞机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藏在草丛里的小偷。 “[处所]”是“[施事]”所在的地方
b.他在抽屉里发现了蟑螂; 他在马桶里发现了小张的钥匙。 “[处所]”是“[受事]”所在的地方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a、 b的区别可以从形式上得到验证—— a可以跟c的序列发生联系:

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动有什 么关系呢?
探究纸片振动快慢与音调之间的关系
纸片振动快 齿轮数多少 慢 齿轮少
齿轮多 结论:
声音高低
探究钢尺振动快慢与音调之间的关系
振动钢尺长 ¼钢尺长 ¾钢尺长 结论:
振动快慢
快 慢
声音高低
高 低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
问一问
1 弦乐器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 2 管乐器的音调又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一答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有关,管
乐器的音调跟空气柱的长短有关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部相同,细耳短的音调 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问一问 1 弦乐器的音调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一答 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有关,管
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原来位置的最大 距离。
声音的响度用分贝(dB)来量度。
听觉效果与声音的强弱:
声音 树叶微动 轻声交谈 正常说话 大声呼喊 汽车喇叭 载重汽车 飞机发动机 声音的强弱(dB) 10 20—30 40—50 70—80 90 100—110 120—130 听觉效果 极静 安静 正常 较吵 很响 震耳 疼痛难忍
乐器的音调跟空气柱的长短有关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部相同,细耳短的音调 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实 你见过用烧杯做这样的演奏吗? 验
用相同的力敲所有的烧 杯,每个烧杯所发出的声音 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声音高低 不同
实 你见过用烧杯做这样的演奏吗? 验
用相同的力吹所有的烧 杯,每个烧杯所发出的声音 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沪科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三章
声的世界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 量,温度持续上升。
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温度/℃
52 50 48 46 44 42 4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min
(1)熔化过程中温度上升。
石蜡熔化特点 (2)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加热。
(3)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 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 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3.熔化和凝固
熔化 固态
凝固
熔化和凝固现象
液态
气态
1.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固态 熔化(melting)。
熔 凝 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 化固
2.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 晶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 过程不需要吸热
B.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 温度上升
C.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都保持不变
D. 晶体是透明的,非晶体是不透明的
3.北京某日气温为-8℃,湖面上结了一层厚
厚的冰,此时( C )
A. 冰的下表面温度为0℃ B. 冰的上表面温度为0℃ C. 冰的上、下表面的温度都为0℃ D. 湖底的水温为-8℃
➢熔化时都要吸热 ➢凝固时都要放热
➢熔化过程要吸热 ➢但温度不变
➢都是固体
➢无熔点
➢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熔化过程要吸热
➢温度不断上升
巩固练习
1.当你身边有相同质量的0℃水和0℃冰, 需要选择其中之一来冷却物体时,你会选择
(B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课题
名称
第二节焊接熔合区的特征
进度
15
时数
2
教学目标
应知
熔合区形成的原因
应会
熔合区的宽度
教材分析
重点
熔合区的不均匀性
难点
熔合区的不均匀性的危害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资源
教材
教具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一、熔合区形成的原因
二、熔合区的宽度
三、熔合区的不均匀性
30
20
40
教学后记
作业
P93
8
课题教案
内容
所用时间
40
讲授
学习方法
需用资料
导言:熔合区是焊接接头中焊缝与母材交界的过渡区,即在焊接接头横截面低倍组织图中可看到焊缝的轮廓线。
一、熔合区形成原因
熔合区是因母材坡口表面复杂的熔化情况形成的。首先,即使焊接参数保持稳定,而由于电弧吹力的变化和金属熔滴过渡,都使传播到母材表面的热量时发生变化,造成母材熔化不均匀。其次,由于母材表面晶粒的取向各不相同而熔化程度不同,基中取向导热方向一致的晶粒熔化较快。
30
20
讲授
课题教案
内容
所用时间
学习方法
需用资料
浓度将发生突变。
固液界面的溶质分布
由不平衡凝固过程所造成的化学不均匀性程度,与溶质原子的性质有关,如硫、磷、碳等容易偏析元素,表现明显。
在凝固后的冷却过程中,扩散能力较强的元素还能在浓度梯度的推动下由焊缝向母材扩散,使化学不均匀性有所缓和。
熔合区在不平衡加热时,会出现位错与空位等结晶缺陷的聚集或重新分布,形成物理不均匀性。其中空位的重新分布对金属的抗裂能力将有很大影响,成为焊接接头延时开裂的裂源。
分析: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在电弧焊条件下,熔合区的宽度;
奥氏体不銹钢的熔合区的宽度。
三、熔合区的不均匀性
化学不均匀性是熔合区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造成它成分整个焊接接头薄弱部位的主要原因。
一般钢中的合金元素及杂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都大于在固相中的熔解度,所在在熔池凝固过程中,随着固相的增加,溶质原子必然大量堆集在固相前沿的液相中。特别是开始凝固时,高温析出的固相比较纯,堆集更加明显。这样在固---液交界的地方溶质的
熔合区附近晶粒熔化的情况
母材各点的溶质分布实际上的不均匀,使各点的有效熔点与理论熔点存在不同的差值,因而在理论熔点的等温面上必然存在了已经熔化和尚未熔化的部分,总的结果就形成固---液两相交错并存的半熔化区,即熔合区。
二、熔合区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
熔合区是固---液并存的区域,其宽度与母材的液---固两相温度之差成正比,而与熔池边缘的温度梯度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