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周测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一次小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闭塞.(sài) 亢.奋(kàng) 飞溅.(jiàn) 眼眶.(kuāng)
B羁.绊(jī)烧灼.(zhuó) 冗.杂(chén) 糜.子(mí)
C.束缚.(fù) 骤.雨(zhòu) 磅.礴(báng) 油馍.(mò)
D.戛.然(jiá) 辐.射(fú) 蓦.然(mò) 搂.定(lóu)
2.下列词语中没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篷勃渺远搏击
B.震撼恬静流苏
C.瞳仁躁热严峻
D.晦暗恢宏山涯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次经历使他大彻大悟
....,决定改变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B.他的演奏戛然而止
....,但我脑海中还不断回响着那优美的乐声。
C.这个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
D.看惯了城市的喧哗,蓦然回首
....,才发现宁静的村庄别有一种淡雅的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安塞腰鼓磅确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一鼓”。
B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没有不曾响过。
c.这腰鼓,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D.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闪耀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B.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男子的配偶)
二、古诗文默写(每题2分,共10分)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
2.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
4.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词(每题1分,共20分)
(1)缘.溪行( ) (2)落英缤纷
..( )
(3)仿佛
..若有光( ) (4)才.通人( )
((5)屋舍俨然
..( )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开陌
..( )..交通( ) (8)鸡犬相间
(9)具.答之( ) (10)便要.还家( )
(11)咸.来问讯( ) (12)皆叹惋
..( )
(1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14)便扶向.路( )
(15)处处志.之( ) (16)欣然规.往( )
(17)后遂无问津
..者( ) (18)诣.太守( )
(19)便要.还家( ) (20)渔人甚异.之()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每题4分,共20分)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五、文学常识(每空1分,共10分)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___,世称“___________”,生活在战乱频繁的_____(朝代),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_____诗人。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收录了从初年到_______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_________。
六、文意理解(30分)
1.文章可以用“忽逢桃花林一____________—进入桃花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5分)
3.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5分)
4.“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些内容写出来呢?(5分)
5.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5分)
6.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7分)
[链接材料]至治之极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
[注释]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2.B解析:A.篷蓬;C.躁-燥;D.涯一崖。
3.C、解析:对象误用,“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4.A、解析:B.否定失当,去掉“没有”;C.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冰冷的空气”前加“使”;D.搭配不当,“闪耀”改为“释放”。
5.D
文意理解
1.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迷失桃花源
2.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出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安宁祥和的生活画面,与桃花源以外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寄托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3.桃源人为桃源以外的人受到如此苦难而叹息,也为自己能免受苦难而庆幸。
4.“如此”包含渔人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所经历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5.作者追求的是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安宁和乐、自由平等、丰衣足食的社会理想。
6.①都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民风淳朴的社会的社会生活状态;②都是当时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