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一拿脱臼骨折复位?神奇的中医正骨法
古代骨伤科手法
古代骨伤科手法
古代骨伤科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按摩、推拿、按压等方法,来恢复骨伤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2. 推脱法:用双手或器械将骨折、脱位的骨头重新安排,恢复骨骼正常位置。
古代医师通常会使用双手施力,或借助绷带、软布等辅助工具进行推脱。
3. 碎骨闭合法:对于骨折患者,古代医师会将骨头重叠的部分回纳到骨缝中,然后用绷带、木板等固定,让骨头在闭合状态下愈合。
4.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或按揉经络穴位,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内自愈能力。
针灸疗法在古代被广泛用于治疗骨伤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等。
5. 中药疗法:古代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活血化瘀的药物,如红花、桃仁等,以及骨伤愈合的药物,如骨碎补、川芎等。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骨伤科手法在技术、设备等方面相对简陋,治疗效果也有限。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骨伤科手法已经有了更科学、精准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中医骨伤科脱位复位手法
中医骨伤科脱位复位手法中医骨伤科脱位复位手法简介:脱位亦称脱臼、脱骱、脱髎。
系指正常的骨端关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分离移位,而不能自行复位者。
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很多,每一种关节脱位都有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整复手法。
一、 ...脱位亦称脱臼、脱骱、脱髎。
系指正常的骨端关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分离移位,而不能自行复位者。
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很多,每一种关节脱位都有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整复手法。
一、脱位复位手法的历史沿革脱位的复位手法,历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下颌关节脱位的口腔内复位法,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肩关节脱位椅背复位法及清·胡廷光《伤科汇纂》的“上髎歌廖诀”等。
近代除继承、整理前人的手法经验外,结合临床在脱位整复手法研究方面更前进了一步。
二、脱位复位手法操作(一)施脱位复位手法注意事项如同整复骨折一样,要求医者施行手法前要全面掌握病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结合X线片所见,明确诊断。
应分清是全脱位,还是半脱位,以及脱出方向;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存在,如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
在手法整复之前,要充分准备,选好助手并做好分工,备妥复位与固定的用具,使用必要的麻醉止痛措施;同时,作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减少患者的紧张和顾虑。
在整复过程中,根据病情选择有效的复位方法,避免使用暴力,医者精力要集中,手法要熟练灵活,动作要轻巧,掌握用力大小和方向,且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及局部变化。
脱位如伴有骨折时,应先整复脱位,后整复骨折。
(二)手法操作及适应证1.手摸心会通过手法触摸伤部,可进一步辨明关节脱位的程度和方向,做到心中有数。
2.拔伸牵引这是整复脱位的基本手法,按照“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对脱位关节进行拔伸牵引,可克服关节周围肌肉因解剖异常与疼痛而引起的痉挛性收缩。
牵引时,由一助手固定脱位关节的近端肢体,另一助手握住伤肢远段进行对抗牵引,牵引力量和方向根据病情而定。
中医正骨手法
中医正骨手法采用不同手法整复骨折移位的中医骨伤科常用外治法。
简史正骨手法历史悠久,约3000年前的周代就有专治骨折的医生。
《周礼·天官》有疡医专处折疡的记载。
唐代《理伤续断方》中介绍了揣、摸、拔伸等正骨手法,首次运用杠杆力学原理整复骨折,对后世影响深远。
明代薛己的《正骨类要》记述的正骨手法有19条,简明实用;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也记载了许多正骨手法。
特别是清代《医宗金鉴》总结前人正骨经验,提出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称正骨八法。
1949年后,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对正骨八法进行了科学研究,加以改进创新和充实提高,提出了新正骨八法。
手法新正骨八法为现代临床正骨的基本方法。
①手摸心会。
用手指指腹触摸骨折局部,并用心体会,手法由轻逐渐加重,由浅及深,从远到近了解骨折移位情况,是分离还是骨碎等,医生在头脑中要建立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
虽然通过X射线可清楚地看到骨骼的形态,但X线片只能给人以平面的指示,而手摸心会有助于了解全貌。
因此,手摸心会是临床运用其他手法对证施治的先导手法。
②拔伸牵引。
整复骨折的起始手法,由一人或是数人持握骨折远近段,先使肢体在原来畸形的位置下,沿肢体纵轴方向对抗牵引,然后按照正骨步骤改变肢体方向,持续牵引以矫正肢体的短缩畸形,恢复肢体长度,为其他正骨手法的实施创造条件。
③旋转屈伸。
近侧骨折段位置不易改变,远端段因失去连续可以活动,故应用旋转、屈伸、外展、内收等方法,整复骨折断端的旋转或成角移位。
④提按端挤。
用于整复骨折侧方移位的方法,古称捺正。
骨折的侧方移位分为前后侧移位和内外侧移位;前者用提按法纠正,后者用端挤手法矫正。
医者一只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只手握住骨折远段,或上下提按,或左右端挤。
⑤摇摆触碰。
用于横断、锯齿型骨折,可使骨折面紧密接触,增加复位的稳定。
用双手固定骨折部,在助手维持牵引下,轻轻左右或上下方向摇摆骨折远端至骨擦音消失称摇摆法。
触碰法可使骨折端紧密嵌插,医生一只手固定骨折部,另一只手轻轻叩击骨折远端。
中医骨伤科学推拿手法促进骨折愈合
中医骨伤科学推拿手法促进骨折愈合在中医骨伤科学领域,推拿手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
而推拿手法通过其独特的力学作用和生理效应,为骨折的康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多种细胞、分子的参与。
在骨折初期,局部会出现出血、炎症反应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骨痂逐渐形成,骨折端逐渐稳定并最终愈合。
推拿手法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影响。
推拿手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骨折后的局部组织往往会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
通过适当的推拿手法,如轻柔的揉法、摩法等,可以促进血液流动,增加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加快代谢废物的清除,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推拿手法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骨折后,由于疼痛和制动等原因,周围的肌肉容易出现紧张和痉挛。
这不仅会加重疼痛,还可能影响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运用推拿中的拿法、按法等手法,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肌肉的顺应性,减少肌肉对骨折端的不良牵拉,有助于维持骨折的稳定和促进愈合。
在骨折的中期,推拿手法可以刺激骨痂的生长。
适当的力学刺激对于骨痂的形成和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推拿时的推、扳等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骨折端施加应力,激活细胞的生物学反应,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骨痂的形成和改造。
此外,推拿手法对于调节机体的整体功能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骨折的愈合不仅仅取决于局部的损伤情况,还与全身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密切相关。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经络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脏腑,提高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手法在促进骨折愈合的应用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
首先,推拿的时机要恰当。
一般来说,在骨折早期,局部肿胀和疼痛明显时,手法应轻柔、缓和,避免加重损伤。
正骨手法有哪些
正骨手法有哪些正骨是中医治疗骨伤的手法,属于祖国医学中“十三科”之一,通过推、拽、捺、揉、拽等手法对脱臼以及骨折等进行治疗。
还可搭配针灸、艾灸、敷药等方式增强治疗效果。
以下就带领大家走近中医正骨,对常用的正骨手法进行如下科普。
仰头摇正法这种手法主要用于枕颈、寰枢关节部位的旋转错位。
伤者采取坐位,也可以是仰卧体位,低枕接受治疗。
医师一只手托住患者的枕部,另一只手托住患者下颌,托起患者的头部向上仰,之后再侧转,提醒患者要放松脖颈,缓慢动两三下,当患者头部转动到最大角度的情况下,快速施以有限度的“闪动力”,能够使错位的关节实现复位,这种操作复位时能够听到咯噔一声。
低头摇正法此种手法适合颈椎2-6后关节的旋转复位,伤者可选择侧卧、平枕以及低头的位置接受治疗,医师一只手轻握患者的后颈,通过木质按压到错位部分的横突隆起下端,当成定点,另外一个手托住患者的面部并当成动点,并将枕部当做支点,以此进行头部的转动,当摇动头部到最大角度的情况下,动点部位的手快速施以“闪动力”,与此同时定点部位的拇指压住,形成阻力。
使关节在动点和定点的互相作用下复位,根据这种方法重复约2-3次进行复位治疗。
侧头摇正法适合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错位和侧弯与侧摆型错位。
伤者采用侧卧、头前屈,医师一只手扶着患者的头耳区,另外一个手扶着伤者后颈。
拇指置于错位横突的下放,作为定点,将伤者头部抬起呈屈状进行摇头,接下来的操作和低头摇正法相同。
仰头摇正法这种手法适合枕颈与枕寰关节部位的旋转错位。
患者以仰卧、坐位以及低枕的体位接受治疗。
医生一只手托住患者的枕部,另一个受托住患者的下颌,让患者的头部朝上,这能够让患者C2-7颈椎的后关节形成一个定点,之后侧转,嘱咐患者要放松颈部,慢慢转动二三下,当患者头部转为最大角度的情况下,快速施以闪动力,就能够帮错位的部位实现复位,这种方式能够听到咯噔一声。
俯卧摇肩法这种方法适合从第5颈椎到第2胸椎范围的旋转错位。
中医正骨八法详解
中医正骨八法详解中医正骨手法中,以牵、接、卡、挤、分、旋、端、靠为正骨八法者,主要应用于关节脱位和骨折移位。
l. 牵法:又称“牵引法”或“拔伸法”,即顺骨干纵轴进行牵拉,是整复骨折和脱位的基本手法之一,四肢骨折或关节脱位常先用牵法。
2.接法:按照骨折畸形情况,分为抵接法和折接法两种。
“抵接法”是用双手分别握持骨折处的两端,两手拇指抵于骨折成角畸形的顶端,利用三点加压的原理,拇指与其余四指同时用力而方向相反,使成角畸形得以纠正。
本法适用于轻度成角畸形的骨折整复,如前臂单纯骨折等。
“折接法”(或称“反折法”)是用双手握持骨折处两端,用力加大断端成角,使同一侧面的骨皮质紧密相靠,以夹角顶点作为抵顶支点,徐徐而稳妥地折回,使断端对合整复。
本法可用于四肢长骨骨折侧方移位微有重叠,或成角畸形而分离者,一般情况下较为少用。
3.卡法:“又称”卡压“或”卡按法“。
用手指对合用力钳夹。
适用于骨折后骨片游离,或骨骺分离,以及关节脱位之整复。
4.挤法:是通过挤压而使移位对合。
有挤压与纵向挤压两种,适用于掌、指(或跖趾)骨折与脱位,以及四肢长管骨折的侧方移位而无重叠者,亦可用于髌骨骨折移位的整复。
5.分法:实际是从卡法和挤法衍化而来,利用两并列骨之间隙,借助于指力与物体加压,以保持骨间隙组织持续张力。
对于并列骨的骨折以及多段骨折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法之一。
6. 旋法:回旋转动肢体,用以矫正骨折两端旋转畸形,即采用与旋转力“反其道而行之”的手法达到整复之目的,适用于四肢长管骨折而旋转畸形者。
7.端法:端托肢体或端提下陷之骨,以纠正前后错位下陷之骨端,恢复原有位置。
8. 靠法:属于“夹缚”范畴,既是正骨手法的补充,又有固定的作用。
在具体应用中靠法不是一个单一的手法,而是卡、接、挤、旋等各种手法的综合应用。
本法适用于纠正骨折的残余移位畸形。
中医的正骨手法
中医的正骨手法正骨手法又称整骨手法、接骨手法,主要用于骨折的复位。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手法总结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在此基础上,经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形成正骨十法。
1.正骨手法的使用原则(1)明确:正骨手法实施之前,需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及必要的影像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明确骨折的移位情况和类型,明确导致骨折的暴力方向,明确所伤部位的解剖和功能特点,以便做到“心中了了”,便于采用相对应的复位方法。
(2)及时:只要身体情况允许,整复时间越早越好。
骨折后半小时内,局部疼痛、肿胀较轻,肌肉尚未发生痉挛,最易整复。
伤后4~6 h内局部瘀血尚未凝结,整复也相对较易。
一般成人伤后7~10日内可考虑整复,时间越久复位困难越大。
(3)稳妥:对骨折的复位,要求术者双手有良好的劲力,在需要的时候能应用暴发寸劲,同时又需要较长时间力量较大的拔伸牵引力,更需要心灵手巧,训练有素。
另外,整复骨折时全神贯注,体会手下感觉,并随之调整动作和力度,做到“手随心转,巧从手出”。
(4)轻巧:实施正骨手法用力大小要恰到好处,使骨折端按设计要求移动,使复位准确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施行正骨手法时要充分运用各种力学原理,掌握技巧,动作轻巧,切忌鲁莽粗暴。
(5)到位:按照不同部位骨折对对位、对线的要求,达到解剖对位或功能对位的要求。
(6)麻醉:伤后时间不长,上肢的简单骨折,估计整复较易者,选择骨折端的血肿浸润麻醉;如果伤后时间较长,或者是复杂骨折,估计复位有一定困难者,选择神经阻滞麻醉,也可采用全身麻醉。
2.正骨十法(1)手摸心会:在整复骨折前,术者用手仔细在骨折局部触摸,结合X线片或者CT等辅助检查,明确骨折的移位情况和类型,明确导致骨折的暴力方向,明确所伤部位的解剖和功能特点,整复过程中,要反复进行“手摸心会”,了解对位情况。
这是施用手法前的首要步骤,且贯穿于正骨过程的始终。
(2)拔伸牵引:是正骨手法的基础,能纠正骨折后的短缩移位,恢复肢体的长度,以便进一步整复。
中医正骨是什么?科普关于中医正骨的一些知识
中医正骨是什么?科普关于中医正骨的一些知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中强调,“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
”之所以要正骨,是因为在外力作用下骨、关节与软组织受到损伤,为了使骨骼、关节与软组织复位。
中医正骨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在长期实践中所整理、归纳的一种系统性治疗手段。
那么,你知道什么是中医正骨吗?下面就科普一些有关中医正骨的知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中医正骨是什么?中医正骨是采用中医上的专业手法将人的骨骼、关节进行复位,适用于脱臼、骨折、错位等症状,能够使骨骼恢复到正常状态。
正骨包括脱位与骨折两类,骨折则是因外伤等原因导致骨质部分或者完全断裂的一类疾病。
中医正骨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需要结合病情实施,只有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方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中医正骨如何治疗骨伤病?中医正骨的手法中医正骨有8种治疗方法,分别为手摸、牵引、旋转、端挤、摇摆、分骨、折顶、推拿。
(1)手摸。
在正骨前,需要先用手摸一摸骨折的位置,手法应先轻后重,由远及近,两边相对,明确骨折部位在肢体内移的位置后,参照X光片进行正骨,治疗效果显著。
(2)牵引。
遵循“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初次牵引时,肢体尽量处于原先位置,顺着肢体的轴向,从远近骨折区域做牵引动作。
而后,根据正骨的流程使肢体方向改变,不断地做牵引动作,以患者肌肉强度为准,实施牵引力量,注意力度适中。
对于青年男性,其肌肉往往比较发达,可增加牵引力,针对柔弱的女性、老年人与幼儿,须减小牵引力。
牵引手法是为了让患者克服肌肉接抗力,帮助患者矫正患肢的短缩移位,促使肢体长度得到恢复。
(3)旋转。
旋转手法可补充牵引的缺陷,当肢体存在旋转障碍时,由正骨者手握其远段,在拔伸作用下,以肢体纵轴为中心从左进行旋转,确保肢体的正常生理轴线得到恢复。
在屈伸的过程中,正骨者一只手对关节近段进行固定,另外一只手握住远段,并顺关节冠轴对肢体进行摆动,从而修复脱臼与骨折。
针对肱骨踝上骨折,在正骨期间要先对骨折的旋转畸形进行纠正,在牵引的作用下屈曲肘关节,这样方能实现骨折远段和近段的愈合。
正骨八法名词解释
正骨八法名词解释
正骨八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手法治疗方法,也称为“八法正骨”。
1. 推法:指用手掌或手指按照患者身体的经络方向,施力推动肌肉、
筋膜、骨头等,以达到调整身体结构、纠正错位的效果。
2. 拉法:指用手掌或手指按照患者身体的经络方向,施力拉伸肌肉、
筋膜、韧带等,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舒缓紧张的效果。
3. 揉法:指用手掌或手指在患者身体表面按摩旋转,以促进血液循环、松解肌肉和缓解疼痛的效果。
4. 捏法: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皮肤,以刺激穴位和神经末梢,调
节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效果。
5. 扳法:指用手掌或手臂扳住患者关节或四肢进行牵引和旋转,以增
加关节活动度和纠正错位的效果。
6. 搓法:指用双手相互握住患者的肌肉或骨头,进行搓动和摩擦,以
增加血液循环和促进组织修复的效果。
7. 捶法:指用手掌或拳头轻敲患者身体表面,以刺激神经末梢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8. 掐法:指用手指捏住患者皮肤或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效果。
中医正骨技术方法
中医正骨技术方法中医正骨技术方法是一种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的特殊技术。
这种技术被广泛用于治疗骨骼和关节相关的病症,如骨折、骨刺、腰肌劳损、颈肩腰腿痛等。
中医正骨技术方法的特点是采用手法操作,不需要使用手术刀等医疗器械,操作简单却十分有效。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医正骨也被纳入了一种康复治疗手段。
中医正骨技术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利用手指、掌心、手掌等手部部位,在病人特定穴位上施加有规律的按摩和按压,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达到治疗骨骼和关节疾病的目的。
2. 刮痧疗法:刮痧疗法是利用特殊的板子在病人皮肤上磨擦,以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疼痛等。
常常在治疗身体瘀血、淤积等方面发挥作用。
3. 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将玻璃罐子贴在病人穴位上,通过燃烧棉纱或酒精等物质使罐子内部产生负压,以吸附皮肤及表浅组织,刺激经络,排除疏通皮下淤血,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还可以帮助祛湿和调理内分泌失衡等作用。
4.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利用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的一种疗法。
在中医正骨技术方法中,针灸常常用来治疗局部骨骼和关节部位的病症,如头痛、颈椎病、腰肌劳损等。
以上是中医正骨技术方法的主要方式,其疗效极佳,而且没有切口,没有药物使用,极大减少了身体受到的伤害。
但是,中医正骨技术方法的治疗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保证治疗效果。
因此,在选择中医正骨治疗时需要选择合格的医生和正规的医疗机构。
总的来说,中医正骨技术方法在治疗骨骼和关节疾病方面展现出了重要的作用。
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于那些希望减轻疼痛,恢复健康的人们来说,这种传统治疗手段还是值得尝试的。
经常性脱臼中医治疗方案
一、引言经常性脱臼,又称复发性关节脱位,是指关节在正常活动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面失去正常位置,需要手法复位。
此病多见于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中医学认为,经常性脱臼属于“脱臼”、“骨错缝”等范畴,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疗效。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经常性脱臼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中医病因病机1. 病因(1)外伤:跌打损伤、扭伤等外力作用导致关节结构损伤,造成关节面失去正常位置。
(2)劳损:长期过度使用关节,导致关节磨损、变性,引发关节脱位。
(3)先天因素:部分患者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关节结构异常,易发生脱位。
(4)邪气侵袭:外感风寒湿邪,侵袭关节,导致关节功能失调。
2. 病机(1)气滞血瘀:外伤或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瘀血阻滞,关节失养,引发脱臼。
(2)肝肾亏虚:肝肾亏损,筋骨失养,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易发生脱位。
(3)痰湿内阻:痰湿内阻,关节失于濡养,关节滑膜炎症,影响关节功能。
三、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内治法(1)活血化瘀:选用当归、川芎、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瘀血。
(2)疏筋通络:选用桂枝、桑枝、鸡血藤、威灵仙等疏筋通络药物,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
(3)补肾强筋:选用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杜仲等补肾强筋药物,增强筋骨,提高关节稳定性。
(4)祛湿化痰:选用茯苓、泽泻、白术、半夏等祛湿化痰药物,消除痰湿,改善关节滑膜炎症。
2. 中药外治法(1)敷贴疗法:选用活血化瘀、疏筋通络的中药,制成药膏,敷贴于患处,起到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
(2)熏洗疗法:选用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的中药,煎煮后熏洗患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
3. 针灸疗法(1)体针:选取局部穴位,如肩髃、曲池、合谷、足三里等,行针、留针,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2)电针:选用局部穴位,采用电针刺激,增强治疗效果。
4. 推拿按摩疗法(1)手法复位:在患者局部麻醉下,由专业医师进行手法复位,恢复关节正常位置。
中医正骨治疗骨折
经脉》,夹脊亏虚养或肝及脉的而致瘀死生、:“其脉,腹中气滞或伴有,通过各配合使血止痛用消肿肿止痛中药调骨将方法,拉的动确骨位置上,然后医者站于患者身后,一手扶住其肩关节,另一手持牵拉带与患肢垂直向下牵引;另一手持推拿器(或空心棒)由后向前推挤骨折断端。
如断端有移位时,医者一手握住患肢的前侧或后侧,再以一手持推拿器的后缘进行推拉。
或者是在正骨过程中,用医者的双手托住骨折断端或患肢近端(称牵引带)使之与躯干或四肢保持垂直位。
然后医者一手拿住患肢近端固定于功能位置上,另一手持推拿器由后向前推挤骨折断端。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牵引力量应保持在牵引力的70%~90%,对粉碎性骨折和不能完全复位者,不宜进行牵引;牵引前应检查患肢是否存在骨折或脱臼等现象,如有应先进行复位,以免牵引时引起骨折断端移位;在牵引时应注意患者体位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避免因体位不适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旋转屈伸旋转屈伸治疗骨折是基于中医经络学和经络治疗理论的一种疗法。
人体的经络是一种能量运行的通道,通过刺激和调整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组织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治疗骨折的目的。
部分患者的骨折部位很难轻易被改变,可能是骨折远端部位丧失连续可活动性。
所以,若患者肢体出现旋转畸形骨折,医生需先一手握住关节的近端,使用另外一只手握住患肢远端一侧,接着做扒伸的动作,围绕患者肢体向左旋转或者向右旋转,以恢复肢体正常轴线。
提按提按是由医生一手按压住患者骨折部位的近端,然后用另外一只手按压住远端,并经过反复提按促使骨折部位恢复。
中医正骨的优势综合治疗中医正骨注重整体观察和综合治疗,它不仅治疗骨骼本身,还关注骨折对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影响。
通过调整身体的气血和经络,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全身的恢复。
自然疗法中医正骨采用自然疗法,避免了对身体的进一步伤害。
它通过按摩、推拿、牵引等手段来调整气血循环,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相比之下,西医常常依赖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可能带来更多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古代复位手法
古代复位手法我呀,一直对古代的医术特别着迷。
今天就想和你们好好唠唠古代的复位手法,那可真是一门神奇的技艺,就像一把打开健康之门的神秘钥匙。
在古代,没有咱们现在这么先进的医疗设备,什么X光啊,CT啊,通通没有。
可那些古代的医者们,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就能把错位的骨头给复位。
这复位手法涵盖了身体的各个部位呢。
就说胳膊脱臼吧,那可不像咱们想的那么简单就能治好。
我听说有一位老郎中,别人都叫他李神医。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哭丧着脸来找他,胳膊耷拉着,疼得直冒冷汗。
小伙子说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胳膊就成这样了。
李神医不慌不忙地走过去,先仔细地查看了小伙子的胳膊,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工匠在审视一件珍贵的瓷器。
他轻轻捏了捏胳膊的关节处,一边捏还一边问小伙子疼得厉害不厉害。
然后,只见他突然握住小伙子的胳膊,猛地一拉一推,那动作快得就像一道闪电。
小伙子还没反应过来呢,只听“咔”的一声,胳膊就复位了。
小伙子当时就瞪大了眼睛,惊喜地说:“哎呀,神医啊,这就好了?”李神医笑着说:“这有啥难的,只要找准位置,用对力气,这胳膊就归位喽。
”这就好比把一根偏离轨道的小树枝,巧妙地放回它原本的位置一样简单又神奇。
再说说这古代治疗脊椎错位的复位手法吧。
这脊椎可是人体的大梁啊,要是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
我认识一个从医多年的老大夫,他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官员,长期伏案办公,感觉后背疼得厉害,找了好多大夫都没治好。
后来找到一位擅长复位手法的医者。
这位医者看了看官员的情况,心里就有了数。
他让官员趴在一个特制的床上,然后他用双手在官员的脊椎两侧,像是在弹奏一首无声的乐曲一样,这儿按按,那儿压压。
他边做边对官员说:“大人啊,您这脊椎就像一座歪了的塔,我得一点点把它扶正喽。
”最后,医者双手猛地一用力,官员只觉得后背一阵轻松。
官员当时就竖起大拇指,说:“妙啊,真乃妙手回春啊。
”还有这古代治疗脚踝扭伤错位的手法也很有趣。
有个小姑娘,活泼好动,在院子里跑的时候不小心把脚踝扭了,脚踝肿得像个馒头似的。
古代对于正骨的雅称
古代对于正骨的雅称1. 整骨妙法我有个朋友,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腿都变形了。
那时候遇到个老郎中,用的就是这古代的整骨妙法,轻轻几下摆弄,那腿就慢慢恢复了原样,就像把歪了的树枝重新掰直一样神奇。
2. 正骨奇术村里有个老人,背驼得厉害。
有一天来了个游医,说是会正骨奇术。
大家都半信半疑,可那游医一番操作后,老人的背居然直了不少,就好像把弯曲的弓弩重新校正了弦一样,真让人惊叹。
3. 骨正之法你见过那种胳膊脱臼的人吗?我邻居家小孩调皮,胳膊就脱臼了。
找了个懂得骨正之法的大夫,大夫就像摆弄精巧的机关一样,一下子就把孩子的胳膊归位了,这古代的法子真是神了。
4. 正骨妙手我曾听说,在一个小镇上,有个人被重物砸到了脚,骨头都错位了。
有个老中医用他的正骨妙手,像捏泥人一样,把骨头重新摆弄好,那脚就慢慢好了起来,不得不佩服啊。
5. 骨整之艺我祖父年轻的时候,手腕骨折了。
正好碰到一个会骨整之艺的人,他就像个神奇的工匠,把祖父手腕里错乱的骨头一块一块地调整好,那手法真是绝了。
6. 正骨圣手绝技有一次,在集市上看到一个人摔了一跤,好像伤到了脊柱。
这时候来了个大夫,说是会正骨圣手绝技。
只见他双手在那人背上捣鼓几下,就像给松散的架子重新加固了榫卯一样,那人就能慢慢站起来了。
7. 整骨神技我小时候,看到一个小伙伴从树上掉下来,腿骨看着就不正常。
有个大夫用整骨神技,感觉就像把散落的拼图重新拼好一样,那腿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古代的法子太厉害了。
8. 骨正妙道我有个远房亲戚,肩膀老是疼,骨头好像有点错位。
后来遇到个用骨正妙道的医者,他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术师,在肩膀那里弄了几下,亲戚的疼痛就减轻了好多。
9. 正骨灵法记得在战场上回来的士兵,很多都有骨伤。
有个军医会正骨灵法,他把那些受伤的士兵的骨头如同修复破损的兵器一样修复好,让士兵们又能重新站起来,这法儿可真不简单。
10. 正骨玄功有个江湖艺人,表演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肋骨。
中医正骨手法不断流失的当下,为什么仍有做到长盛不衰的?
中医正骨手法不断流失的当下,为什么仍有做到长盛不衰的?最近刷到一个视频,河北邯郸的一位爸爸带着手臂脱臼的宝宝驱车200多里找到大夫,中医“趁手不注意”秒复位,这也让“中医正骨复位”直接进入热搜榜,吸引广泛关注,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正骨手法从来都有市场,即便存在所谓的手法不断流失,也会有一批坚守领地的中医能凭借自己高超的正骨手法做到长盛不衰,以下我们就中医正骨手法进行简单的科普,希望能提升大家对此的了解。
1什么是中医正骨?中医正骨主要是通过拽、推、按、捺等方法,治疗如脱臼、骨折之类的骨科疾病,在中医骨科应用比较多,治疗对象都是软组织、骨、关节等受损的患者。
在骨折后出现局部瘀斑、肿胀、压痛、疼痛、肢体功能丧失,或者是相互接触关节因外力作用脱离原本位置难以发挥正常作用时,都可进行正骨。
2有哪些正骨手法?中医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后,形成了较多类型的中医正骨手法,比如在患者错位时,可用以下正骨手法:按骶板髂法,多是治疗骶椎向后髂骨前旋的骶髂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让患者保持卧位,贴床一侧下肢屈髋屈膝,离床一侧下肢向后伸直,医生可站在患者后方,其中一只手抓住患者的髂前上棘部,另一只手按在骶椎中部,注意与患者沟通,让其放松臀部,再用爆发力双手同时一推一拉进行搬按,重复2-4次,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此外还有仰卧旋髋按压法、侧卧牵抖冲压法、俯卧牵抖冲压法等,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3中医正骨手法为什么能长盛不衰?手法+密法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中医有很多正骨手法,但是有一部分已经失传了,但是为什么有的正骨手法能长盛不衰呢?手法+密法,简单、有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就四川来说,正骨流派包括双桥罗氏洗派、京西李派、成都郑氏等,不同派系手法略有不同,如双桥罗氏洗派,发扬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以“稳、准、轻、快”四字为原则,使患者不恐惧、不害怕,甚至对治疗复位过程全然不知转而康复;京西李派代表人物正骨名家李万禄,师承黄国标,配合柳木夹板外固定是其治疗特色,是真正的手到病除;成都郑氏,创始人为郑怀贤,是我国著名的骨伤科专家、武术家,人称“骨伤圣手”,其在继承前面几位师傅骨伤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整理出了郑氏正骨12法、郑氏伤科按摩13法、经穴按摩8手法。
中医正骨手法技能
精选ppt
59
正骨八法 — 折顶回旋
利用回旋手法解除软组织嵌入时,应避免粗暴手法,因 其可能引起神经或血管的损伤。
精选ppt
60
正骨八法 — 折顶回旋
精选ppt
61
正骨八法 — 推拿按摩
用于骨折复位后,调整骨折周围的软 组织,使扭转曲折的肌肉、肌腱,随着 骨折复位而舒展通达,尤其是对关节附 近的骨折更为重要。
折顶法要领:用力大小,以原来重叠 移位的多少而定,用力的方向可正可斜。 单纯前后移位者,正位折顶;同时有侧方 移位者,斜向折顶。
精选ppt
56
正骨八法 — 折顶回旋
利用折顶手法起到先"过枉"后"矫正"
的目的。运用折顶手法时对抗牵引时间一
定要足够,准备折顶时宜稍微放松牵引,
使断端能够在"折"侧相"顶",然后利用反
精选ppt
12
正骨八法 — 手摸心会
骨折整复前,医者用手触摸骨折部位,要求手法先 轻后重,由浅入深,从远到近,两头相对,确实了 解骨折端在肢体内移位的具体方位,结合X线片所显 示的骨折端移位情况,在头脑里构成一个骨 折移位的形象,以达到良好 的治疗效果。
精选ppt
13
正骨八法 — 手摸心会
要领:
精选ppt
32
正骨八法 — 提按端挤
精选ppt
33
正骨八法 — 提按端挤
内外侧(即左右侧)移位用端挤手法。
操作方法:医者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 骨折远端,用四指向医者方向用力谓之端,用拇 指反相用力谓之挤,将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内挤 迫。
精选ppt
34
正骨八法 — 提按端挤
骨折了先试试中医正骨疗法
骨折了先试试中医正骨疗法中医正骨是我国中医的智慧结晶,早在《周礼》中就有记载。
在历史长河中,中医正骨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法及原则,为后人正骨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了解中医正骨中医作为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明珠,其在发展过程中衍生了许多独特疗法,正骨就是其中之一。
中医相比西医更注重身体机能,与西医在手术后保证骨头原有形态的想法不同,中医更注重保留原有的机能。
正骨主要对骨折和关节错位或脱臼这一系类病症的治疗方法,正骨医生通过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最后用小夹板进行固定,保证不会再次错位,以此达到治疗骨折或脱臼的目的。
二、了解中医正骨疗法中医正骨主要分为有八法,即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在治疗中主要将着八法合并成为四个步骤,最后辅以外敷内服药品,以达到治疗骨折的目的。
中医治疗骨折有四大原则,分别是以下几点:1.筋骨并重基于该原则,在中医正骨治疗中,在将骨头恢复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软组织。
1.动静结合在为患者固定时,要多方考虑该关节的功能,在保持安全和稳定的情况下,保证患者关节可以活动,以避免关节在卸下夹板后僵硬的情况。
1.内外兼治在正骨后,中医会采取外敷和内服的方式促进骨头愈合,活血化瘀。
1.医患合作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手法,如果患者拒不配合,就算华佗再世也无法保证治疗效果。
因此,在正骨过程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才不会使最终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了解了中医正骨原则,下面让我们了解正骨过程。
在接受正骨治疗之前,中医会选择让患者先服药或外敷药品的形式,先对患者进行身体调理,让患者的伤处和身体达到适合正骨治疗的状态。
在正骨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手摸手摸即是八大法中的手摸心会,用手指轻轻触碰骨折部位,在心中勾勒出骨折的部位以及骨头的走位。
这种方法比X光以平面的形式表现出骨头位置让医生了解,更加能够让医生以立体的形式感受到骨头走向,有利于医生帮助患者快速将骨头归位,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中医正骨是如何治疗骨伤病的?
中医正骨是如何治疗骨伤病的?发布时间:2023-06-15T00:03:49.360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4期作者:高磊[导读]中医正骨是如何治疗骨伤病的?高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500)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伤病,比如车祸、摔伤、骨折等等。
这些都是很常见的疾病,而其中最难治的就是骨伤病。
骨伤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治疗方面,中医正骨也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
中医正骨是采用推、按、提、旋、挤、提等手法对关节骨折进行整复,使之复位,恢复正常关节结构,以达到治疗骨伤病的目的。
中医正骨疗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它在治疗骨伤病方面有着非常多的优势。
如果你有腰腿疼痛或者跌打损伤等症状,可以尝试采用中医正骨疗法来进行治疗。
而且中医正骨疗法对患者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正骨是如何治疗骨伤病的吧。
一、什么是中医正骨中医正骨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专门治疗骨伤病和肌肉损伤等外伤,包括骨折、脱臼、扭伤、筋骨挫伤等损伤性疾病。
中医正骨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追求疗效的真正彻底,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同时治愈病症,预防二次伤害。
中医正骨把治疗病人当做一门艺术,并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手法的操作,增强气血运行,加速身体自身的康复能力。
现代医学的发展也使中医正骨逐渐得到了学术领域的认可和普及,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二、中医正骨治疗的现状中医正骨现状良好,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加深,传统中医疗法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中医正骨来治疗骨伤病和肌肉损伤等外伤。
此外,中医正骨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保护和推广中医正骨的发展。
三、骨伤病的分类骨伤病是指人体骨骼、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由于外力、内在因素等原因所引起的疾病。
骨伤病的分类很多,但一般按病理学的特征和临床表现可分为骨折和骨裂、脱位和扭伤、骨质疏松等几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推一拿脱臼骨折复位?神奇的中医正骨法
当年在门诊跟着一位中医教授看诊,一天,有一位年轻人被几个朋友送进了急诊室,是手臂脱臼。
这年轻人有惯性脱臼史,跟朋友相约去游泳,一个动作不小心手臂就脱臼了。
当下,教授让他躺在地上,自己也坐下,只见教授拉着他的患侧的手,用脚在腋窝下一蹬,听到“咯噔”一声,脱臼的手臂就复位了。
不需住院,也没服用药物,就让他离开了。
因为是惯性脱臼,所以教授建议那青年,应该服用一些补气血的药物,才不会常患。
接骨、正骨,是中国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用以治疗骨折、脱臼等外力导致的骨关节损伤。
清朝著名医家吴谦的“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沿用至今。
而在古时,还有一些在现代看起来颇为神奇的接骨方法。
神奇的柳枝接骨和铜接骨法
明末清初医学家傅青主在《金针度世》一书中有记载已失传的骨科治疗方法“柳枝接骨法”。
书中叙述,医家把剥去皮的柳枝整成骨形,柳枝中间打通成骨腔状,然后放在两段碎骨的切面中间,代替被切除的骨头。
再把两个切面都涂上热的生鸡血,之后涂上能生长肌肉的石青散,把肌肉缝好,再敷上中药接血膏,夹上木板固定骨位,便完成治疗。
随着骨折愈合,柳枝逐渐融为骨骼的一部分。
不但如此,手术结束后,使用甘草汤或盐汤就能解掉麻醉剂的麻醉效用,使麻醉药能很好的受到控制。
元朝医家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写到,他主张骨折或脱臼后进行复位之前应先进行麻醉,再施术。
他使用“草乌散”作为麻醉药,以酒调服让患者服下,等病人昏睡后再施行骨科的整复或手术,术后令病人服盐汤或盐水即可苏醒。
后世的《伤科大成》也有麻药的制作与应用,能使患者任刀割接骨,也不觉痛苦。
关于接骨还曾有医案记载,有人因为摔跌而断了腿骨,医生用铜末拌酒给患者服用后,就接续好了。
等病人死后十余年在迁葬时,发
现他的腿骨被接好的地方有铜末在周围。
伤科治疗法中有许多使用铜接骨的处方。
这种检视治病后的效果性实验,在许多医案的书中都有记载。
中医八大正骨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清朝著名医家吴谦将正骨手法总结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大法,后世称之为“正骨八法”。
1. 摸法
是“八法”之首。
“摸”是为了解损伤的轻重及深浅,再结合其它诊察方法,为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首先使用手仔细摸所伤之处,诊断出其病因,如骨断、骨碎、骨歪、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粗、筋翻、筋寒、筋热;新伤亦或旧伤。
先摸其或为跌扑,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依法治之。
2. 接法
使已断之骨,合拢一处,复归于原处。
凡骨之跌伤错落,或断而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乱,或岐而傍突,观看其形状,缓缓接之,使断者复续,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
医者或用手法,或用工具兼用之,看医者的选择。
骨折的类型以及骨折端移位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接法是对各种骨折复位方法的总称。
加微信ydcg365看更多好文
3. 端法
一种治疗骨折脱位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手法操作,来加大骨折端角度和扩大畸形,使骨折达到复位。
方法是两手或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
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之,不需几日骨缝即合,手法须不偏不倚,日后才不会有长短不齐之患。
4. 提法
又称为牵引法,是治疗筋骨损伤以及关节脱位的必施之法。
此法是筋骨取直之法,凡搭叠之骨离此不能复位,粉碎之骨离此
不能完整,脱臼之骨或筋胞离此不能复归。
在临床具体应用时,应本着“轻者不重提,重者不轻提”的原则进行灵活治疗。
提法是让陷下之骨,提出如旧。
方法有数种,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致仍陷者,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施治。
否则旧患虽去,而又增新患。
5~6. 按、摩法
按法,是指用双手向下按压损伤部位,有祛瘀消肿、活血止痛的作用。
摩法,是指用手徐徐揉摩患处,有通经活络、祛瘀止疼的作用。
此法适用于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
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两法常联合使用,多用于软组织损伤及骨折以及脱位后期的治疗。
7~8. 推、拿法
推者,是以手推之,使还旧处。
拿者,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以复其位。
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
盖人身之经穴,有大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
学生时代,一位中医教授谈到,西方的接骨方式,是将断骨处衔接得十分密合或用钢钉定住,可是愈合期却比中医采用的方式还要多出半年的时间。
因为断骨处需要有磨擦,才能快速长出骨痂,把断骨处衔接的十分密合,就没了摩擦的空间,所以影响了骨痂的生长,减缓了愈合的速度。
中医则经过正骨八法的手法,然后再采石膏半托固定后,再加上用药,通常可更快的恢复。
而有些粉碎性骨折的病例,碎骨留在体内会怎样呢?其实,碎骨可以被体内自动吸收,不用担心会留下后遗症,这也体现了人体的奥妙。
中医骨伤科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局部定位、中药外敷内服以及即时的功能锻炼。
目前已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和科学的闭合骨折三期分治理论与方法,对指导临床有积极的作用。
针对骨折三期的划分,一般认为,骨折开始的两周左右为初期,此时损伤局部瘀血凝结,肿胀疼痛,宜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药;二到四周左右的时间为中期,这时瘀化肿退,骨折断端已初步接合,治宜接骨续筋、和营通络;骨折四周直至愈合为后期,这阶段宜补气养血、补益肝肾。
此为骨折三期分治,虽有原则性与规律性,也有其灵活性,不能拘泥不变,还要根据人体的差异而不同,如体质的强弱、骨折的部位等因素而考虑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