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基础(第二版)
环境毒理学重点
1,生物转运:环境化学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类似的机理,均是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2生物转化:环境化学物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过程,成为生物转化。
3毒物: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质。
4毒性:一种物质能引起机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
5中毒:机体受到某种化学物的作用而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变。
6危险度:在一定暴露条件下化学物导致机体产生某种不良效应的概率。
7危险度可分为:归因危险度、相对危险度、可接受的危险度8 LD100,绝对致死剂量:能引起所观察个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9 LD50,半数致死剂量或致死中量,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
10 LC50,半数致死浓度,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浓度。
一般观察时间14天。
TLm,半数耐受限量或半数存活浓度,一定时间内一群水生生物50%个体能够耐受的某种环境化学物在水中的浓度。
11最小致死剂量,MLD/Ld min/LD01,指仅引起一群个体中个别个体死亡的最低剂量。
12最大耐受剂量,MTD/LD0 ,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的某化学物的最高剂量。
13半数效应剂量,ED50,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学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
14最小有作用剂量,MEL,中毒阈剂量或中毒阈值,外源化学物以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所需的最低值。
15最大无作用剂量,MNEL,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采用目前最为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而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16效应,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机体的生物学变化。
17反应,机体与一定剂量的外援化学物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例。
18 局部毒性作用,某些环境化学物可引起机体直接接触部位的损伤。
19 全身毒性作用,环境化学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而呈现的毒性作用。
环境毒理学精选全文
研究方法
1. 整体试验 2. 体外试验 3. 调查研究:以已有试验结果、已有知识为基
础,采用医学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体内实验法多在整体动物进行,也称整体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
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
一般的实验动物有: 狗
小鼠
大鼠
家兔
豚鼠
仓鼠
按照染毒时间的长短:
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一次或24小时; 亚急性毒性试验(subacute toxicity),15-30天; 亚慢性毒性试验(subchronic toxicity),1-3个月; 慢性毒性试验(chronic toxicity),6个月-2年, 低剂量反复染毒
按照实验目的的不同:
繁殖实验、蓄积实验、代谢实验及“三致实验”
体外实验法:
植物、微生物、动物体外试验(器官、组织、 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试验)
调查研究
为了将动物实验的结果,在人体上进行论证,有 时需要进行人群调查.
实验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资料外推到人 群接触的安全性时的不确定性
1 实验动物和人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敏感 性不同,有时甚至存在着质的差别
3 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 人可能的暴露途径基本一致。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方向
1、多种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联合作用 2、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及
其引起的生物学变化 3、进一步研究致畸作用的机理 4、早期观察的敏感指标:环境污染物对动物
神经功能、行为表现、免疫机能的影响 5、环境污染物化学结构与毒性作用的关系 6、由细胞水平研究提高到分子水平
环境毒理学1-8章
1、环境毒理学的定义:指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动物实验(体内实验、体外实验);人群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其他。
①体内试验:多在整体动物(哺乳动物为主)进行,也称整体动物试验。
按人体可能接触的剂量和途径使试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接触环境污染物,然后观察动物出现的形态和功能的变化。
优点:不仅反映环境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而且反映在动物整体状况下环境污染物的各种生物学效应。
②体外试验:以哺乳动物游离的器官、细胞、基因等为研究对象,观察环境污染物的代谢转化和毒性作用。
多用于急性毒性的初步筛选。
优点:简单、快速、经济、易于控制,缺点:不能全面反映整个状况下的毒性效应。
③人群调查(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医学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选用适当的观察指标,对接触该环境污染物的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环境污染物与人体健康损害的关系。
④其他:以植物、微生物为试验材料进行体外、体内试验,结合生物调查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3、生物转运:环境污染物与机体接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称为环境污染物的生物转运,即环境污染物在体内发生的位移。
①吸收: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的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
A、消化道(饮水和食物中的污染物质,主要吸收部位:胃、小肠等。
)B、经呼吸道吸收(大气中的环境污染物,吸收部位:呼吸系统)C、经皮肤的吸收(较少(如局部毒性),因皮肤对环境污染物的通透性较弱。
)D、其他(主要是人为地染毒途径,如采用静脉、皮下、肌肉注射进行染毒。
)②分布:环境污染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的运输,分散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一般地说,在提内组织器官的起始分布取决于血流量,血液供应丰富的器官,分布的污染物愈多,如肝脏。
而最终分布取决于污染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
例如Pb开始时主要分布肝脏中,最终大部分(90%)分布在骨骼中。
③排泄:指环境污染物及其代谢物由体内向体外转运的过程。
环境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学》是2010年6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建政。
内容简介:《环境毒理学(第2版)》是针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微生物、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编写,涵盖了环境毒理学从分子到生态系统水平的大部分内容。
《环境毒理学(第2版)》在阐明环境毒理学的基础、扩展概念、毒性机理和一般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典型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生物毒素与病原微生物的环境生态行为和毒性效应以及辐射与超声波污染的毒性效应,介绍了水体、土壤、大气等复合污染的环境毒理学与研究方法论,动物毒理学、植物毒理学、陆地生态毒理学、淡水生态毒理学和海洋与河口生态毒理学的一些具体研究方法,以及环境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环境毒理学(第2版)》有利于读者从概貌到细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系统学习,研究方法和实例也为实践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环境毒理学(第2版)》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毒理、安全工程和环境保护工作专业人员以及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第1章概论1.1 环境毒理学的概念及学科地位1.1.1 概念1.1.2 学科地位1.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内容1.2.1 研究对象1.2.2 主要任务1.2.3 研究内容1.3 环境毒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3.1 毒理学溯源1.3.2 现代毒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3.3 环境毒理学的发展1.4 环境毒理学发展趋势第2章污染物的环境生态行为2.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2.1.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2.1.2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和分布2.1.3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2.2 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2.2.1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转运2.2.2 外源化学物的吸收2.2.3 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2.2.4 外源化学物的排泄2.3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2.3.1 基本概念和一般机理2.3.2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2.3.3 外源化学物对生物转化酶的诱导和抑制2.3.4 生物转化的物种和个体差异2.4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蓄积与放大2.4.1 生物蓄积和生物浓缩2.4.2 超量蓄积2.4.3 生物放大2.5 外源化学物代谢动力学2.5.1 概述2.5.2 基本概念和基本参数2.5.3 外源化学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第3章化学污染物的毒性作用3.1 基本概念3.1.1 毒物和毒性3.1.2 危险性与危害性3.1.3 剂量3.1.4 效应和反应3.2 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3.2.1 毒性作用的类型3.2.2 环境化学物的毒性分级3.2.3 剂量与毒性3.2.4 环境污染物的联合毒性作用3.3 外源化合物的毒性效应3.3.1 个体水平的毒性效应3.3.2 种群水平的毒性效应3.3.3 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的毒性效应3.4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3.4.1 分子水平的毒性作用3.4.2 化学污染物的三致作用3.4.3 细胞与亚细胞水平的毒性作用3.5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3.5.1 环境污染物的结构与性质3.5.2 生物因素3.5.3 非生物因素3.5.4 接触条件第4章环境毒理学方法论4.1 生物学指标的概念及应用原理- 4.1.1 生物学指标的概念4.1.2 生物学指标的选择与应用基础4.2 生物耐受性与指示作用4.2.1 生物耐受性机制4.2.2 敏感性指示种和耐污性指示种4.3 生物学指标4.3.1 生化标志物的选择原则4.3.2 常用分子生物标志物4.3.3 指示生物4.3.4 种群和群落指标4.4 环境毒理学模型4.4.1 毒理学模型的分类4.4.2 常见的模型种类4.4.3 环境毒理学模型的优点和不足4.5 生态系统毒理学研究方法4.5.1 中宇宙和微宇宙4.5.2 全系统操控4.6 研究方法的选择4.7 复合污染的研究方法4.7.1 研究的技术路线4.7.2 试验材料的选择4.7.3 实验方法的选择及条件确定4.7.4 实验设计第5章无机污染物的毒性效应5.1 金属污染物的生态行为和毒性5.l.1 汞5.1.2 铅5.1.3 镉5.1.4 铬5.1.5 铜5.1.6 镍5.1.7 铊5.2 非金属污染物的生态行为和毒性5.2.1 硒5.2.2 磷5.2.3 氟5.2.4 砷5.2.5 臭氧5.2.6 氯气5.3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生态行为和毒性5.3.1 一氧化碳5.3.2 二氧化硫5.3.3 氮氧化物5.3.4 氰化物5.4 颗粒物5.4.1 性质5.4.2 污染源5.4.3 颗粒物的毒性第6章有机污染物的毒性效应6.1 农药6.1.1 农药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效应6.1.2 有机氯农药6.1.3 有机磷农药6.1.4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6.1.5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6.1.6 二吡啶基除草剂6.1.7 三嗪类除草剂6.2 多氯联苯6.2.1 理化性质6.2.2 吸收、分布与排泄6.2.3 毒性效应6.3 多环芳烃6.3.1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6.3.2 理化性质6.3.3 环境行为6.3.4 吸收、分布与排泄6.3.5 毒性效应6.3.6 致癌机理6.4 二噁英类化合物6.4.1 环境中二噁英的来源6.4.2 理化性质与环境行为特征6.4.3 吸收、分布与排泄6.4.4 毒性效应6.4.5 分子毒性机理6.5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6.5.1 来源与分类6.5.2 毒性作用机制6.5.3 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6.5.4 对雌性生殖系统的影响6.5.5 致癌毒性6.6 石油6.6.1 石油污染物的环境行为6.6.2 石油污染的环境效应6.6.3 原油及石油馏分的毒性效应第7章辐射与超声波的毒性效应7.1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7.1.1 辐射源7.1.2 辐射生物效应的分类7.1.3 分子水平的毒性效应7.1.4 细胞与亚细胞水平的毒性作用7.1.5 个体水平的毒性效应7.1.6 生态效应7.1.7 实例研究——切尔诺贝利事件7.2 光辐射的生物效应7.2.1 光辐射及其生物吸收7.2.2 组织损伤效应7.2.3 生物大分子损伤效应7.3 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7.3.1 生物体对电磁能量的吸收7.3.2 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7.3.3 三致作用及对植物的诱变作用7.3.4 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7.3.5 电磁辐射对基因的影响7.4 超声波与噪声的生物效应……第8章生理毒素与病原微生物的毒理学作用第9章环境毒理学分论第10章环境毒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第11章生态风险评价参考文献。
环境毒理学2
2.1.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transport): 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相 对移动过程。
结果: 导致局部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综 合毒性强度降低或增高,引起污染范围的扩大 或缩小,污染物所处的局部条件重新发生或大 或小的变化。
迁移方式: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人体体液pH:
血液 7.3-7.5 结肠 7.8-8.0 口腔 6.2-7.2 直肠 7.8 胃 1.0-3.0 脑液 7.3-7.4
十二指肠
空肠 6.3-7.3 汗水 4.0-6.8
回肠 7.6 母乳 6.6-7.0
4.8-8.2 尿液 4.8-7.5
化学物在脂质中的溶解度: 脂/水分配系数(1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常以己烷/水分配系数或氯仿/水分配系数表示。
胞吐作用(exocytosis):将颗粒物由细胞内运出。
转化形式: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
是指污染物的外部形状、化学组成和内部结 构在环境中的表现形式。 按物理性状与结构:污染物可分为:固体、 流体(气、液)、射线等。 按化学组成与内部结构:污染物可分为:单 质、化合物。
物理转化:
是指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 以及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一种或几种过 程实现的转化。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以 及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转运、转化、蓄积 与放大, 称为污染物的环境生态行为。
2.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
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 性质所决定,以及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会在 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 化。在这些变化过程中,污染物的状态、浓度、 结构和性质等都可能发生变化,并直接或间接地 作用于人体或其他生物。 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称之为 污 染 物 在 环 境 中 的 迁 移 和 转 化 (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又 称 污 染 物 的 环 境 行 为 ( enviornmental behavior), 环 境 转 归 (environmental fate)。
02第二章环境毒理学共77页文档
第一节 环境毒理学概述
•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 非损害作用。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 变;不引起机体某种功能容量的降低,也不引起机体对额 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 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之内,当机体停止接触该种外毒化 合物后,机体维持体内稳态的能力不应有所降低。
第二章 环境毒理学
Chapter 2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Brief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环境毒理学实验 不同介质的环境毒理学 系统毒理学
本章主要介绍环境毒理学与环境风险评价相关的内容,包括毒物、毒 性、毒效应、剂量的概念,毒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与非损害作用,毒物的生 物转运与转化、毒性评价和中毒机理研究等。
第一节 环境毒理学概述
• 确定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 对正常值范围进行测定。 • 观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并且符合以下条件,则认为是损害作用。
数值不在正常值范围内
其数值在一般公认“正常值”范围内,但如在停 止接触后,此种差异仍然持续一段时间
其数值在一般公认的“正常值”范围内,但如机 体处于功能或生物化学应激状态下,此种差异更为明 显
第一节 环境毒理学概述
• 毒物的生物转化
第一节 环境毒理学概述
• 特殊转运
• 特殊转运指有一定的载体,具有较强的专一性,有一定的选 择性和主动性,生物膜主动选择某种机体需要或由机体排出 的物质进行的转运。
• 特殊转运分主动转运和促进扩散。
• 膜动转运
•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一些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其主要特点 是在转运过程中生物膜结构发生变化,转运过程具有特异性, 生物膜呈现主动选择性并消耗一定的能量。
整理环境毒理学_环境毒理学
整理人 尼克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24学分:1.5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为考勤和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包括:讲课、演讲、小论文、开卷考试,占70%)中文简介:环境毒理学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课之后,为了提高学生知识层面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环境毒理学主要特点是:一方面是理论性很强,学科交叉明显,特别是与环境学、生物学、化学等关系非常密切;另一方面是应用性也较强,学科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及机理目的是为制定环境标准和做出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有:毒理学基本概念;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及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及生殖发育毒性作用;化学物质的危险度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环境主要污染因素(如重金属、农药、内分泌干扰物等)的毒性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初步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一定的作用。
1.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有用的毒理学理论知识,能够对今后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遇到的环境毒理学问题及其原理进行解释,并且懂得寻求降低或解除毒作用的方法和途径。
要求:了解并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常见环境污染物对人体毒作用的发生、发展和消除的各种条件和机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限于我校实验场地和条件缺乏,要进行毒理学方面的相关动物实验有困难,本课程没有开设实验,24学时全部为课堂理论教学学时。
因此,只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改革,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
环境学基础(第二版)重点
第一章绪论1.环境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质量变化的科学。
2.环境科学研究对象:研究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过程和后果,并找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3.环境产生发展三阶段:⑴早期破坏,从人类出现到18c60s,以刀耕火种和狩猎为主,主要问题是生态退化。
⑵近代城市问题,工业革命开始至20c80s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工业发展,环境问题严重。
⑶当代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开始,主要表现在臭氧层空洞,酸雨,全球环境变暖。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1.气候变化:定义1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变化。
定义2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
2.气候变化危害:⑴全球变暖导致喜马拉雅冰川消融,人类的水源告急⑵极端气候,暴雪,暴雨,洪水,干旱,冰雹,雷电台风等⑶粮食减产,因为变暖所导致的干旱、缺水等都会对粮食生产带来影响⑷海平面上升,引发海洋灾害⑸物种灭绝(6)威胁人类健康3.臭氧层破坏的危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植物的影响,对水生系统的影响4.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这种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霜雾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
6.酸雨形成因素:酸性污染物的排放so2,大气中的氨,天气,酸性颗粒物及其缓冲能力7.酸雨的危害:⑴酸雨对人体的危害,支气管炎,肺病,呼吸道疾病,⑵对水域生物的危害,水域酸化可导致鱼类血液与组织失去营养盐分,水域酸化导致水生植物死亡⑶对陆生植物的危害,叶生植物枯萎死亡破坏土壤结构,间接影响树木生长⑷对土壤危害,破坏土壤营养结构,土壤微量重金属可能被溶解⑸对建筑物的危害,容易受腐蚀8.持久性有机物污染(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现代毒理学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 (2)
现代毒理学基础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现代毒理学基础是研究毒物与生物体互作机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毒物的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毒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毒物影响机体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毒物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为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程主要介绍毒物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毒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毒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毒性评价方法等内容,并结合当今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如化工事故、新型毒物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1.介绍毒物的基本概念、毒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以及毒物代谢等内容;2.掌握常用毒性评价方法,了解毒物危害评估与控制的常见方法;3.了解当前热点问题,如化工事故、新型毒物等,进一步了解毒物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4.提高学生对毒物的科学认识和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毒物侵害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章节内容第一章毒物基本概念及其分类第二章毒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第三章毒物代谢第四章毒性评价基本方法章节内容第五章毒物危害评估与控制第六章毒物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第七章化工事故与应急管理第八章新型毒物及其相关问题四、课程学时及学分本课程为选修课程,共设32学时,学分为2分。
五、考核方法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作业、考试和课堂表现等,其中考试占80%的总成绩,作业占20%的总成绩。
六、参考教材1.《现代毒理学基础》第二版,王建华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2.《毒理学实验指导》,曲莉萍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3.《毒物学导论》,曹彦臣等,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七、课程备注本课程为高年级的化学类选修课程,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知识。
同时,本课程将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机体就可以干扰机体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2.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在在或即将进入的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3.外源化学物(外源生物活性物质):是指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4.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5.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物,其中以环境化学性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
6.研究的三个层次:对个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对种群的损害作用及防治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与防护7.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毒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2)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除规律,及对生物体的一般毒性作用与机理(包括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效应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与毒性,影响毒性作用的各种因素);(3)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生物体的致突变、致癌变、致畸变等特殊毒性作用与机理;(4)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代谢试验,蓄积试验,繁殖试验、迟发神经毒试验,以及各项致突变试验、致癌试验及致畸变试验等;(5)各种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早发现、早防治的理论、方法和措施。
8.环境毒理学的研究任务:(1)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对机体的可能危害及其剂量—反应关系,进行毒性和安全性评价;(2)阐明环境污染物毒作用机理及影响其毒作用的各种因素,探索污染物对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观察指标;(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标准、环境卫生标准,为预防、治疗环境污染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4)研究防治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损害的理论、方法和措施。
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9.、环境毒理学发展方向:1、从高剂量动物模型逐渐向人体细胞或组织培养的研究模型方向发展;2、制定更为合理的测试程序,继续努力改进试验方法,以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的比例;3、尽快地应用一切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领域来拓展环境毒理学的功能与概念。
4、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5、毒理学方法的替代与更新6、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膜片钳技术在化学物对细胞膜离子通道的作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荧光分光光度法已用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自旋共振技术已成为直接测定自由基的工具;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研究生物大分子构象的变化和直接探索环境污染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
)10.实验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资料外推到人群接触的安全性时的不确定性:(1)、实验动物和人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敏感性不同,有时甚至存在着质的差别(2)、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的不确定性(3)、小数量实验动物到大量人群外推的不确定性(4)、成年健康动物向年老体弱及患病个体外推的不确定性11.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特点:(1) 研究的对象比较广泛,是整个居民人群,特别重视老幼、病弱等敏感人群;(2) 它不仅研究环境毒物对居民偶然的急性危害,而且更注意研究其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对居民健康可能产生的慢性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致畸等对肌体本身及其后代的潜在影响;(3) 研究有毒化学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产物的毒性及通过不同途径对人体产生的综合影响。
12.污染物: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13.污染物的环境生态行为: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包括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与转化、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以及在生物体内蓄积与放大。
14.优先污染物: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
15.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件:(1)人类活动过程中无意释放------事故与火灾(2)废物的排放------如三废的排放(3)人类活动过程中故意的应用------杀虫剂24.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
25.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方式: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26.机械迁移:根据作用力的不同,机械迁移分为三种,即水、气、重力的机械迁移。
(1)大气的机械迁移: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作用和被气流搬运的作用。
(2)水的机械性迁移:是指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作用和被水流搬运的作用。
(3)重力的机械迁移:污染物及其搬运载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迁移运动。
27.物理-化学迁移:是指环境中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的作用力实现迁移的过程。
(常见形式:风化淋溶作用: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动物时通过水解作用使岩石、矿物中的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
溶解挥发作用、酸碱作用、络合作用、吸附作用、氧化还原作用)28.生物迁移: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附、吸收、代谢、死亡等的过程而发生的迁移。
(常见形式:生物浓缩、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
)29.生物浓缩(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
BCF30.生物浓缩的意义:用于阐明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评价和预测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及利用生物对环境进行监测和净化。
31.生物积累:是指生物有机体在生长发育不同阶段从环境介质或从所消耗的食物中吸收并积累某种污染物,使浓缩系数不断的现象。
BAF32.生物放大:是指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使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BMF33.影响迁移的因素:(1)、内部因素:组成该物质的元素所具有的组成化合物的能力、形成不同的电价离子能力、水解能力、形成络合物的能力和被胶体吸附的能力(2)、外部因素:环境的酸碱条件、氧化-还原条件、胶体的种类和数量、络合配位体的数量和性质34.生物膜:将细胞、细胞器与周围环境分隔开的一层半渗透性薄膜35.质膜:包围在细胞外的膜34.脂/水分配系数:一种物质在脂质中的溶解性与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之比34.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指污染物的外部形态、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在环境中的表现形式。
(即使是同种污染物,在环境中存在的形态可能不同,生物毒性、迁移、转化和富集也不同)35.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分类:(1)按物理状态与结构分为:固体、液体、气体、胶体、射线等:(2)按化学组成与内部结构分;单质、化合态(有机化合态和无机化合态);(3)按功能特点:离子态、交换态、有机结合态、胶体、难溶态等36.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37.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
38.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污染物。
39.物理转化:是指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及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一种或几种过程实现的转化。
40.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发生的转化。
1)大气中的化学转化:以光化学氧化和催化反应为主,这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2)水体中的化学转化:以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和水解反应为主,其中水解反应是最主要的步骤。
3)土壤中的化学转化:以水解反应为主;41.生物转运:环境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机体接触后,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统称。
42.生物转化(代谢转化):环境污染物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过程。
43.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水解,结合58.还原反应发生条件:①存在局部性还原环境;②某些酶可在有氧条件下催化还原反应;③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可逆反应59.生物转化的结果:代谢解毒与活化60.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1)物种差异与个体差异(2)饮食营养状况(3)年龄,性别,激素,昼夜规律等生理因素(4)代谢饱和状态(5)代谢酶的抑制和诱导(抑制:能使酶活力减弱、含量减少或催化反应速率减慢的现象称为抑制作用。
1)特异性抑制2)竞争性抑制。
诱导:有些外源化学物使某些毒物代谢酶系活力增强或酶的含量增加,并因而促进外源化学物的转化过程。
)53.吸收:环境化学物经各种途径透过机体的生物膜而进入体液的过程.分布:是指毒物被吸收进入血液或其它体液后,随血液或淋巴液流动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的过程。
56.沉积在肺泡内的颗粒物的去向:吸收进入血液;随粘液咳出;进入淋巴系统;长期存留在肺泡,导致肺泡灰尘病灶或结节。
57.靶器官:化学物对其积聚部位直接发挥毒性作用,该部位称为靶器官58.共氧化作用:在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经氧化作用形成前列腺素,在此氧化过程中,某些外源化学物可同时被氧化。
61.贮存库:指进入体液的毒物在某些器官组织蓄积而浓度较高而不对这些器官组织有明显的毒作用62.化学物的主要储存库:血浆蛋白;肝;肾;脂肪组织;骨骼组织63.体内贮存污染物的毒理学意义:可减少在靶器官中的化学毒物的量而对急性中毒的动物或人具有保护作用;成为一种可能的游离型毒物来源,如多氯化芳香烃64.代谢饱和,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物不再随毒物浓度升高而增大,代谢途径被饱和65.竞争性抑制,参与生物转化的酶系统一般对底物的专一性不高,几种不同的化学物均可作为同一种酶系统的底物.66.酶诱导:有些外源化学物可使某些代谢酶系的活力增强或酶的含量增加的现象67.排泄:环境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
68.排泄的主要途径:经肾随尿液排出;经肝随胆汁通过肠道随粪排出。
69.排泄机理:肾小球的被动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的主动转运(排泌)70.代谢动力学:用数学方法研究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代谢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目的:了解毒物在体内的消长规律,为毒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71.室:将机体作为一个系统,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室。
72.一室模型:毒物转运速率高,能迅速与体内各组织达到平衡。
73.二室模型:毒物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转运速率不同。
(将血流丰富,能与血液迅速达到分布平衡的组织和器官与血液一起,称为中央室;其它血流量少毒物穿透速率慢的组织,称为周边室。
)74.一级速率过程:指化学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速率与其浓度成正比的过程。
74.毒性: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
75中毒:机体受到某种化学物质的作用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急性中毒:病症严重,机体突然或迅速死亡。